⑴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各是什么意思呢。
每股收益
上市公司税后利润/总股本(即股票的总数)=每股收益(每股利润)
每股收益能透露出企业经营的状况。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与股本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股本总额。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
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
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少。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评价: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果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务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⑵ 净资产收益率与股票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100%
股票收益率是每股收益率吗?
每股收益是指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每股普通股所获得的净利润
一般情况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较高,那么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较高。但是,当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时,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举例说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为5 000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为5000万股,且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均为2 600万元,但两个公司的股东权益不同,公司A的股东权益为17 000万元,公司B的股东权益为19000万元。这样,尽管两个公司的每股收益均为0.52元/股(2 600÷5000),净资产收益率却是不同的,公司B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净资产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这从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权益资本才能获得相同的净利润2600万元,因此,公司B的资本获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价发行500万元的普通股,无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当年实现净利润为2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4元/股(2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价格发行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500万股,则全部资本为2 500万元(500×5),从而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2500-500)。假设无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无负债资本,当年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8元/股(4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16%(400÷2500)。可见,尽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净利润200万元)低于公司F(净利润400万元),从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于公司F,但公司E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大大高于公司F.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资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资本公积2000万元,这部分资金同样为实现400万元的净利润做出了贡献,而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却掩盖了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并且把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创造的收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由于每年的股东权益是变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几年保持不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股东权益资本所创造的收益。因此,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每股收益进行修正:
第一种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东权益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计算当量普六合彩通股总股本,然后再计算当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设普通股面值为1元/股,则公司A的当量普通股股本为17000万股,当量每股收益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当量普通股股本为19 000万股,当量每股收益为0.1368元/股(2 600÷19 000)。两公司的当量每股收益与其净资产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种方法是将全部资本创造的净利润按资本进行分摊,计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创造的当量净利润,然后再计算当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创造的当量净利润为764.705 9万元(5 000÷17 000×2 600),当量每股收益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创造的当量净利润为684.210 5万元(5 000÷19 000×2600),当量每股收益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⑶ 净资产收益率与股票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100%
股票收益率是每股收益率吗?
每股收益是指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每股普通股所获得的净利润
一般情况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较高,那么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较高。但是,当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时,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举例说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为5
000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为5000万股,且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均为2
600万元,但两个公司的股东权益不同,公司A的股东权益为17
000万元,公司B的股东权益为19000万元。这样,尽管两个公司的每股收益均为0.52元/股(2
600÷5000),净资产收益率却是不同的,公司B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净资产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这从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权益资本才能获得相同的净利润2600万元,因此,公司B的资本获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价发行500万元的普通股,无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当年实现净利润为2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4元/股(2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价格发行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500万股,则全部资本为2
500万元(500×5),从而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2500-500)。假设无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无负债资本,当年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8元/股(4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16%(400÷2500)。可见,尽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净利润200万元)低于公司F(净利润400万元),从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于公司F,但公司E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大大高于公司F.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资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资本公积2000万元,这部分资金同样为实现400万元的净利润做出了贡献,而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却掩盖了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并且把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创造的收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由于每年的股东权益是变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几年保持不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股东权益资本所创造的收益。因此,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每股收益进行修正:
第一种方法是把除普通股股本以外的其他股东权益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按普通股的面值折算成普通股股本,计算当量普六合彩通股总股本,然后再计算当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假设普通股面值为1元/股,则公司A的当量普通股股本为17000万股,当量每股收益为0.152
9元/股(2
600÷17
000);公司B的当量普通股股本为19
000万股,当量每股收益为0.1368元/股(2
600÷19
000)。两公司的当量每股收益与其净资产收益率相一致。
第二种方法是将全部资本创造的净利润按资本进行分摊,计算出普通股股本所创造的当量净利润,然后再计算当量每股收益。如例1中,公司A的普通股股本创造的当量净利润为764.705
9万元(5
000÷17
000×2
600),当量每股收益为0.1529元/股(764.705
9÷5
000);公司B的普通股股本创造的当量净利润为684.210
5万元(5
000÷19
000×2600),当量每股收益为0.136
8元/股(684.210
5÷5
000)。
⑷ 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一、总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收益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又一个非常有用的比率。是另一个衡量企业收益能力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收益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用的比率。
即:总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二、总资产收益率的现实意义:
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利润实现效果,并经常看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进行判断。实际上,总资产收益率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总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起分析,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来说明公司经营的风险程度。也可以弥补净资产收益率对于企业负债因素考虑的不足。
三、如何判断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但各行业不同,依据风险偏好也不同,比如说一般制造企业资产利润率是在5-10%之间,上了10%-20%就算不错,但是总资产收益率不应该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否则则代表着不可能给予投资者较有利的回报,也不能偿付较高的资金成本。
四、总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利润率的区别
总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例,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资产利润率也称企业资金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利润与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由此可知总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利润率虽然说法不同,但是意思和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⑸ 总资产收益率可以代表单支股票收益率吗
不可以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从一般意义上讲当然是越大越好。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总资产来源于权益资金和负债,因此不同的资本结构下风险是不同的。
⑹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有什么区别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税后利润又称每股盈利,可用公司税收后利润除以公司总股数来计算。
例如,一家上市公司当年税后利润是2亿元,公司总股数有10亿股,那么,该公司的每股税收后利润为0、2元(即2亿元除以10亿股)。
每股税后利润突出了分摊到每一份股票上的盈利数额,是股票市场上按市盈率定价的基础。如果一家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很大,但每股盈利却很小,表明它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每股价格通常不高;反之,每股盈利数额高,则表明公司经营业绩好,往往可以支持较高的股价。
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的公司中的权益,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在会计计算上,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总股数,即得到每股净资产。
⑺ 什么是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英文 Return on Total Assets,ROTA)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又一个非常有用的比率。是另一个衡量企业收益能力的指标。 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报酬实现效果,并经常结合每股收益(EPS)及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来进行判断。实际上,总资产收益率(ROTA)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 总资产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一起分析,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来说明公司经营的风险程度;对于净资产所剩无几的公司来说,虽然它们的指标数值相对较高,但仍不能说明它们的风险程度较小;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配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司调整利润的重要参考指标。
⑻ 股票收益率是什么怎么算
股票收益率股票收益率指投资于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总额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股票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是因为购买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股票的绝对收益率就是股息,相对收益就是股票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收益额/原始投资额
其中:收益额=收回投资额+全部股利-(原始投资额+全部佣金+税款)当股票未出卖时,收益额即为股利。
衡量股票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后持有期收益率等。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称获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或红利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该收益率可用于计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于预测未来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差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股票没有到期日,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数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资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内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占投资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指标,但如果要将它与债券收益率、银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作比较,须注意时间的可比性,即要将持有期收益率转化为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现金股利收入与股票卖出价之和与股票买入价的比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投资回收情况,如果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或是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出现股票卖出价低于买入价,甚至出现持有期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此时,持有期回收率可作为持有期收益率的补充指标,计算投资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4.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在该股份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的市场价格和投资者持股数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后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数量作相应调整,以计算拆股后的持有期收益率。
⑼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各是什么意思呢。
1、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利润表中,第九条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
2、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与总股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额 /股本总股数。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每股资产价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每股资产价值越少。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
3、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应答时间:2021-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