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产减值损失填在利润表哪里
资产减值损失就是填写在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栏次(利润表有专门的一栏资产减值损失栏次)。
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Ⅱ 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什么位置
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上应该填写在“资产减值损失”栏中,需要填写的数据为“本期数”和“本年累计数”。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Ⅲ 股票计提资产减值什么意思
股票计提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把这个差额当做损失处理,或从公司利润中抵消,而资产减值的原因可能在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
计提资产减值一般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增加审计风险,并不是件好事。
【拓展资料】
计提指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为了计算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现行会计制度及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不同的准则中又各有表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计算现值时折现率的选取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企业计算有关指标时难以掌握,因而可操作性差,存在较大的调节空间。
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同时,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且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计提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Ⅳ 股票计提减值准备
正常来说,股票应该按市值做减值准备测试,如果你们股票赔了,即使还没出手,也该计提减值准备,这是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过,计提的减值准备,在税务上是不予承认的,即你们账上列支为损失,但是所得税汇算的时候予以不会承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准备可提可不提,关键是给你们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愿意为你们做这方面信息的隐瞒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下面需要的就是你们公司的公关操作了。
Ⅳ 资产减值损失余额在借方吗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借方余额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余额不一定在借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记在借方,月末转入“本年利润”;冲回资产减值损失,记在贷方,月末也转入“本年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收益的减少(即损失的增加)。
贷款损失准备则属于资产类(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即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增加)。
Ⅵ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在报表中如何反映
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期末要结平本科目,也就是要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处理:
发生时,借方,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等等。
期末,余额转本年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现在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
(6)股票资产减值损失在哪里扩展阅读:
损失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Ⅶ 资产减值损失在报表中哪里反应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当然在利润表里体现呀....
一般是放在利润表报表项目“财务费用”下一行次。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Ⅷ 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什么地方列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所以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不列示。但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项目,在利润表中列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2014)
一、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例如,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实质上意味着资产的价值确实发生了减损,资产项目应当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才反映了资产当时的真实价值。
二、一般企业利润表的列报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损益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有关科目的发生额填列利润表“本年金额”栏,具体包括如下情况:
(1)“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期末,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Ⅸ 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哪些内容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其常见的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矿区权益减值等。
Ⅹ 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哪里
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是用来计算经营成果的,而经营成果的财务列报,是通过利润表来填列反映的。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