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买股票占家庭收入的多少用总资产的多少炒股合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投资理财,但是大多数家庭对于资产配置都不是很在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国现在大部分家庭财产的配置偏的非常严重,基本上家庭投资之中80%资产都投资到了房地产上,投资在其他理财领域的地方少的可怜。B. 如何合理配置家庭理财比例
家庭理财有五大定律C. 正确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是怎样的
过去市场上曾经流传着一张神秘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估计大家都多少有听过。
不知你有没遇到过保险顾问拿出这张图告诉你:“标普图说了,保命账户是20%,所以每年应该交20%的钱去买保险!”
事实上,如果你真这么做,就疯了。
我们还是来看看更接地气的资产配置思路吧。
02
在提资产配置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
全球市场投资组合是一个代表全球投资者偏好的总投资组合,其各类资产的权重反映了每个投资组合的平均构成。其相当于真实的全球资产配置图(消费品、私人住宅除外)。
2017年全球市场投资组合分配
在1959-2015年的56年间,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股票的平均权重为53%,而房地产、非政府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平均权重分别为3%、15%和29%。
56年间,全球市场投资组合实现了8.4%的年化收益,其中:
股票年化9.5%;
房地产年化9.2%;
非政府债券年化7.4%;
政府债券年化7.0%;
3个月期国债年化4.9%;
期间美国平均通胀率为3.8%,如果将通胀扣除的话,56年里GMP的实际年化收益为4.4%,其中:
股票年化5.5%;
房地产年化5.2%;
企业债券年化3.5%;
政府债券年化3.1%;
3个月期国债年化1.1%;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长周期里股票和房产的表现整体是最好的,每年跑赢通胀5%以上,是真正可以“生钱”的资产。
其次企业债和政府债也可以跑赢通胀,但收益率相对低不少,用来保值问题不大;最后才是国债,每年跑赢通胀1.1%,算是最稳健的选择了。
03
总的来说,由于资产的风险、收益性不同,我们可以参照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的配置进行资产规划。
首先我建议大家把资产划分为四个账户:
生钱的账户(50%)—股票、房产、股票基金、可转债
保值的账户(30%)—债券基金、固收信托
保本的账户(15%)—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
开销的账户 (5%)—货币基金
由于如今很多人手头上都有几张信用卡,花呗也都有额度,因此透支几万到数十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把开销账户去掉也问题不大。
那么资产配置如下:
生钱的账户(50%)—股票、房产、股票基金、股权、可转债
保值的账户(30%)—债券基金、固收信托
保本的账户(20%)—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
04
生钱账户
根据 历史 数据,只要配置股票、股票基金或者房产,长期大概率都可以做到财富增值。
生钱账户该配置多少比例呢?
GMP里股票和投资性房产等过去五十年 平均配置比例为50%左右。
A股从2008年崩盘之后,熊了7年才重新迎来牛市,要是60岁的老头子大规模配置股市的话,半只脚已经入土了股市却依然被套牢,因此老龄人配置太多股票显然不合常理。
但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用短期套牢风险去换取更多超额收益,非常值得。
至于具体配置多少比例,可根据 “80-年龄” 而定。
比如30岁的家庭,生钱账户可以配置50%,但如果年龄太大,就不适宜配置太多股市了,比如60岁,那么生钱账户只建议配置20%。
注意,任何股市类资产都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因此建议不要只盯着A股,适当全球化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股市的波动风险。
05
保值账户
保值资产,也就是长期至少能齐平通胀率的资产。
我们可以参照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从 历史 长河来看,高收益率的企业债和政府债券长期都可以略微跑赢通胀,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我们的保值资产,这部分 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配置了30% 左右,我认为也是个合理区间。
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保值资产比较好的选择一个是信托和私募,目前固收类信托可以达到6~7%的年化收益率,因此保值问题也不大。
但问题是,信托都是100万起步,才能买的高门槛产品,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配置不起,因此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债券基金。
纯债基金以配置高等级企业债券为主,如果是混合债基还会适当配置一些可转债用来增强收益率,这类基金也具有一定保值的功能, 历史 年化收益率也基本都在5~7%之间。
06
保本账户
保本账户的钱不追求高收益,只求本金安全,是我们资产配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美国由于没有理财产品的说法,因此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国债作为类保本型理财,而 国债在全球市场投资组合(GMP)也配置了20% .
但是国内除了国债之外还有很多选择,比如现今很多小银行的 5年期以上存款利率都可以达到5%以上 ,而且还可以享受50万以内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了。
此外,保险公司推出的一年期以上养老理财产品,以及券商推出集合资管计划等,利率都可以达到4.5%以上,而且风险也可控。
当然直接购买短债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自控力,甚至还可以购买年金险来锁定未来的现金流。
总之,保本资产的选择有很多,具体就不展开来说了。
End
最后,我改良了更适合国内行情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此图适合30岁家庭):
资产配置图
5%花钱账户(货币基金、创新银行存款);
15%保本账户(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
50%生钱账户(股票、投资性房产、股票基金、可转债);
30%保值账户(固收信托、混合债基、纯债基金)
建议大家都花点时间归类一下,计算自己目前的资产在四个账户的配比,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一方面比例过重了~
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再进行调整
D. 【保险知识】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
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银行储蓄已经不能有效的保证资金保值增值,而投资产品又都具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如何对家庭资产进行科学的分配,做到有效的风险规避和保值增值,是一个家庭必须考虑的问题。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是经过十万个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家庭理财方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将告诉您如何进行家庭资产分配。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号,四个账号作用不同,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稳定、稳健的增长。
1、第一个账户是现金账户,也就是我们的日常开销账户,要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10%,为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这个账户保障家庭的短期开销,每个家庭都有,要注意的就是避免占比过高。
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也就是要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10%,为家庭3-6个月的生活费。一般放在活期储蓄的银行卡中。这个账户保障家庭的短期开销,日常生活,买衣服、美容、旅游等都应该从这个账户中支出。这个账户您肯定有的,但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而没有钱准备其他账户。
要点:短期消费,3—6个月的生活费。一般放在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基金中。
2、第二个账户是保障账户,也叫杠杆账户,保命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为的是以小博大,专门解决突发的大额开支,这个账户保障突发的大额开支,一定要专款专用。这个账户平时看似无用,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只有它才能保障您不会为了急用钱,变卖资产、到处借钱。如果没有这个账户,你的家庭资产就随时面临风险,您有吗?
3、第三个账户是安全账户,生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30%,为家庭创造收益,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例如房产、P2P等,但是很多家庭对于投资方向很迷茫,股票、房产等传统投资方式的高门槛、高风险,让他们不知从何下手,而此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P2P就成为了他们关注的重点。为什么呢?以厦门贷平台为例:平台有着专业的风控团队和法律监管,保本保息,风险低;50元起投,门槛低;收益高于银行理财3倍、余额宝4倍,高收益等多方面优势,就让很多家庭选择了P2P来进行投资,完善他们家庭资产配置图。
4、第四个账户是理财账户,也叫长期收益账户,保本升值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为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等。这个账户为保本升值的钱,要保证本金不损失,每个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账户,收益长期稳定,持续增长,并且受法律保护。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四个账户,就像桌子的四条腿,少了任何一个就随时有倒下的危险,当我们发现我们没有钱保命或者养老,这就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是不平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考虑:是不是自己花钱太多,或者是投资过多,要重新规划,保持配置平衡,这才是家庭资产的长久之道。这四个账户,您都有吗?
E. 美国股票暴跌,对美国股民有什么影响
会让一部分股民倾家荡产的那种,因为美股可以说就是美国一个家庭的所有家当,所以现在美国股票出现暴跌,对于美国股民来说影响其实是非常的大的,毕竟美国人都是很少存钱的,钱都是在美股上面,特别是老年人,因为现在美股里面占比比较大一点儿的就是老年人和家庭了,所以这两部分人受到的影响会非常的大。
所以说到底买股票还是得谨慎,把全部的身家都给投进去了,其实对自己来说也是非常的不好的,因为股票这个东西本来就不稳定,所以还是要让自己的资金合理的分配,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但是美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美国人的股票投资组合中,比例要比专家推荐的理财比例高,所以这也让很多的股民的钱受不到保障。
F. 美国人多少资产在股市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家庭净资产在二季度达141.7万亿美元,美国居民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49.6万亿美元。
G. 股票占家庭现金资产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资者可以通过4321定律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即40%的收入用于买房或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等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之类的保障。股票只是理财中的一种,目前有多种理财方式可以让您对自己的资产进行配置规划。
拓展资料
理财的几个途径
1.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一般很低,可选类型较多,回报相对稳定,投资门槛也相对较低。但是现在银行为了吸取更多的存款,往往会发行一些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虽然是银行发行,但也有风险,而且是不保本的,需要谨慎投资。
2.基金。基金的种类有很多,风险也有不同,但是基金的风险小于股票,收益较高。
3.股票。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的风险很高,同时高风险的同时也有着高的回报和收益。
4.保险理财。保险理财是投保客户从保险公司购买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从设立条件、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再保险机制、再到人寿保险公司不得解散,每一个环节都是由银保监严格监管的。保险理财的风险较低,可选种类多,但是灵活度比较差,需要较长的期限。
5.互联网理财。很多手机APP都具备理财功能,种类较多,理财者可以自行选择,灵活度较高,风险较低,收益比银行更高。
6.购买债券。债券有很多种,根据发行主体分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债券收益固定,风险视发行主体不同差别很大。国债是国家发行,风险很小,收益也不高;地方债为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为企业发行,风险相对较大。
总之,不管哪种理财方式,都需要谨慎小心。
H.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最早哪里来的概念
从2007年到2014年间,有人做过统计,市场上所有的机构组合资产规模的平均增长了50%,只配置股票和债券的组合资产平均仅增长了39%,而优化过资产配置的组合的规模平均增长了164%。虽然统计数据一般都是仅供参考,但这么明显的差异,还是让人微微有些惊愕。 所以,配置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 普通家庭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按照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虽然说得是家庭,但是个人也可以参照四个象限分出四个账户,然后按照不同的投资渠道投资。 第一账户是短期内需要花的钱,比例为10%,要点是灵活性方便,可以存银行活期或者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随用随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紧急备用金,储备3-6个月固定支出即可,不至于临时用钱手头没钱。 第二个账户是保命的账户,比例为20%,主要购买意外险、重疾险、寿险等产品,应对疾病、意外等事故,以小博大。 第 三个账户是钱生钱的账户,也就是投资收益账户,比例为30%,这个账户主要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从时间上看,投资时间较长,以后财务自由还靠这个账户的被 动收入覆盖主动支出,如果股票基金房产的收益远远大于支出,那么恭喜你离财富自由更近了一步,当然账户的资产也要做好资产的配置。第四个账户是保本升值的 钱,最重要的是本金不能亏损,还能有所收益,这毕竟是养老的钱与孩子的教育基金,要不然老来悲凉、孩子没钱上学多凄惨。 2016年家庭资产配置,可以考虑FOF型资产配置服务型理财产品,在市场上涨时,FOF难以表现出上风,但是在控制下跌的危害上,FOF 有大概做得更好,从而得到较好的危害收益服从。可以考虑低门槛的众禄配置宝(1万起)和高门槛的私募FOF(百万起)。
I. 美国股民占总人口多少比例
美国人口3亿,股民人数8000多万,将近9000万,股民人数占总人口的近30%,这一比率远远高于中国。但由此说美国“全民炒股”,却是一个误判。“全民持股”不等于“全民炒股”。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数的1/3。
有趣的是,美国的股民也就是个人股票投资者数量远远小于基民。美国目前有九千万户家庭在股票、国债、基金等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但是,只有百分之十一(不到一千万户)的投资者自己进行股票证券交易。
对资本市场历史略有研究的人都不难发现,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不断开发股民的历史,也是不断消灭股民的历史,这个进程的催化剂就是开放式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到了今天,欧美股市最终都变成以机构投资者为绝对主流。一般小散户股民则大都依赖专业的基金经理为其搏击股市。
股市长期发展的历史残酷地证明:
普通股民投资股票往往逃脱不了“七二一”的最终结局,那就是七成的人赔钱,两成的人平本,一成的人赚钱。而美国自从1924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面世以来,绝大多数基金都是赚钱的,并且平均年复利投资收益率为10%-12%。
J. 美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各占多大的比例
从国外市场来看,证券市场的潮流应该是机构占主导。美国、英国等是保险资金、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稳定持有股市绝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则是法人机构相互持股,也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增无减。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养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险公司由3.3%上升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