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梅隆银行股票成交量

梅隆银行股票成交量

发布时间:2022-12-13 20:53:09

㈠ 美国神秘财阀梅隆家族的故事

据《镜报》消息,美国亿万富豪马修·梅隆因抗毒失败死于墨西哥坎昆的一家康复诊所,时年53岁。此前,马修正在坎昆的戒毒康复中心,突然死亡。据了解,梅隆家族是美国基业200年长青,几乎与美国同龄的富豪家族。马修的曾曾曾祖父托马斯·梅隆在19世纪创造了巨额财富,同时代的阿斯特家族都已如过眼云烟,而梅隆家族仍有高达12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

梅隆家族的一名发言人指出,马修常年依赖于奥斯康定止痛片,几乎每天需要服用80片,每月在仅这个药物上的支出就高达10万美元。虽然坚持服用奥斯康定,但是他还是未能抵抗毒瘾。就在两年前,他来到加州马里布的康复中心,告诉治疗师自己“决定放弃治疗,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马修是曾掌握美国财富命脉的梅隆家族第四代继承人,梅隆银行是家族财富的重要部分。可是“富”不过四代,马修是大名鼎鼎的败家子,继承巨额财富后根本不知钱为何物。这位浪荡小哥只会烧钱娱乐,后来在“不动本金”的家族神训下,也开始悬崖勒马、戒酒戒毒,学着商业投资。他投资加密货币赚了大量财富,200万美金投资已增值到10亿美金,位列福布斯加密货币富豪榜第五位。

作为梅隆家族的第五代,马修身后共有三名子女,分别是福斯、奥林匹亚和明蒂。富四代马修与时尚生活品牌Jimmychoo的一名创始人塔玛拉在戒酒互助社相识,2000年闪婚,但没维持很久就离婚了。马修与第二任妻子妮可的婚姻也不长久,于2015年离婚。

前妻塔玛拉评价马修说,他很值得爱护,但却不是很有商业头脑,就像普通人错过火车一样,他也错过了自己的飞机航班。不少网友都对马修年纪轻轻人就没了感到惋惜,感慨金山银山都无法拯救一个浪子,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啊。

在美国有财富超过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福特这些超级巨富的财团,梅隆家族正是这样的财团。这是一个不尽知名但实力大得可怕的家族,并且在美国政治、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梅隆家族历史悠久,曾在美国的政治、经济领域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操纵着包括金融、铝、石油、煤矿、造船、炼钢等行业在内的的上百个大企业。这样一个超级巨富家族的影响力广泛渗透进了美国的商界、政界、金融界、慈善界和艺术品收藏界,因此,梅隆家族在鼎盛时期堪称美国首屈一指的望族。仅以梅隆银行公司为例,其资产高达300 亿美元,为全美实力最强的25 家银行之一。

1818年10月1日,5岁的托马斯·梅隆随父母乘一艘近海客轮从加拿大东部新不伦瑞克省的圣约翰到达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这家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英国卡斯尔敦,从伦敦出发横渡大西洋,途经加拿大,经过长达3个月的艰苦旅行,最后到达目的地美国。在这片土地上,托马斯将作为梅隆家族的奠基人,成为与洛克菲勒同时代的杰出人物。

梅隆家族创始人托马斯·梅隆是与洛克菲勒等同时代的人物,到了安德鲁·梅隆时期,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他使家族大放异彩。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可见梅隆家族当时对美国的影响力。今天,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梅隆家族呈现衰落迹象,但仍是美国经济一大霸主。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洛克菲勒家族与梅隆家族一直共同控制着世界最大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两大军火商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纽约银行有限公司(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于2007年7月宣布,双方已经完成合并,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截至2007年6月30日,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管理和托管的资产超过20万亿美元,其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证券服务公司。

梅隆家族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

里乍得·梅隆·史凯夫美国右翼保守运动亿万富豪资助人,右派阵营的君王,曾投入巨资揭露前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

有数家报业的史凯夫,是美国保守主义事业的一位主要支持者;他的政治捐助,促进了新右翼的兴起和针对克林顿的道德讨伐运动。1990年代,他资助“美国观察家”180万美元,调查白水案和克林顿的私人生活,其中包括大卫·布罗克臭名昭着的“州警门”报料,导致保拉·琼斯对克林顿的性骚扰指控。

1964年总统大选期间,他开始卷入共和党政治。后来,水门事件让他感到幻灭(他在1972年大选中给尼克松捐献过100万美元),他开始将捐赠转向诸如“传统基金会”和“联邦主义协会”这样的保守主义思想库,目标是为当代保守主义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和培育政策决策者。

㈡ 美国的5大商业银行和5大投资银行都是谁

雷曼兄弟这家超过150年的金融“巨鳄”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季节,终于支撑不住,落得个“破产申请”惨淡下场,让国人对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重新评估。受该事件影响,昨日中国银行股大面积跌停,招商银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发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公告,所持债券即使全部损失,也仅仅影响每股收益0.0324元/股,实质性影响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资者是否会理性对待,还得拭目以待。

“雷曼兄弟面临破产!”——这一消息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然而其带来的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

继昨日华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响之后,今日招商银行(600036,收盘价16.07元)也发布了受累于雷曼兄弟的消息,公告称,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共计7000万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昨日银行股的齐齐跌停,这一不利消息的发布,又可能被市场所放大。

实质性影响有限

今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公告同时称,公司将对上述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审慎原则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70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相当于4.77亿元,这一数字对招商银行的影响会有多大呢?

如果招商银行对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计提10%的减值,那么损失将会为4770万元。按照招商银行总股本147.07亿股计算,那么影响每股收益将仅仅为0.0032元/股;

如果招商银行对7000万美元计提50%的坏账准备,那么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也只有0.0162元/股;

即使作最坏打算,对这7000万美元进行全额坏账计提,那受到的影响也不过仅为0.0324元/股,这一数字与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显然所占比重是相当之小的。

因此,民族证券分析师认为,招商银行虽然对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没有计提相应减值准备,但这一事件即使作最坏打算,给招行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也相当有限。

市场可能反应过度

“实质性影响有限!”这是业内人士对招商银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评价,但市场会理性对待吗?

昨日,受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银行股几乎全线跌停,但与其他银行股全天不小的波动相比,招商银行算得上是表现最弱的一只股票。

昨日,招商银行大幅低开5.32%,之后很快就被大额卖单打到了跌停板上。虽然上午还几度打开跌停,但午后就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盘仍有超过千万的卖单封在跌停板上,显然空方的力量是相当强大。招商银行作为机构的重仓股,昨日被牢牢打到了跌停板上,这充分显现了机构的态度。

今日,招商银行再度发布受累雷曼兄弟的公告,这会对昨日跌停的股价“雪上加霜”吗?业内人士认为,招商银行作为银行股的龙头,昨日的走势相当“疲软”,而近一个月时间内,机构减持的迹象相当明显。因此,如果没有机构的介入,而这一不利消息完全有可能被市场放大,而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股价继续下跌。因此短期内,对银行股仍然需要谨慎,不宜盲目介入抢反弹。

㈢ 海通证券:美国货币市场简析 结构、变化与启示

美国货币市场简析: 结构、变化与启示

摘要

美国的货币市场和利率体系

联邦基金市场与回购市场。 美国国内货币市场的基本体系是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市场。其中联邦基金市场是无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主要供美国银行之间借入或借出准备金。回购市场则是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参与方包括银行和非银等主要金融机构。次贷危机后联邦基金市场交易量不断下降,目前日均成交量仅在700亿美元左右,而回购市场日均交易量则接近1万亿美元。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 美国回购市场分为双边回购市场和三方回购市场,其中三方回购的优势有两点,一是有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对担保品进行统一管理,有效降低机构的交易成本;二是正回购方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抵押券,从而提升债券使用效率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还可以划分为传统的三方回购市场(交易量占比94%左右)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交易量仅占6%左右),区别在于后者由FICC公司担任中央对手方,承担一定的交易风险。

美国的利率体系。 美国政策利率的核心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此外还有用于构建利率走廊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货币市场方面,无担保的利率指标主要是联邦基金利率EFFR,有担保的利率则来自回购市场,包括TGCR(传统三方回购市场)、BGCR(传统三方回购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SOFR(三方回购市场和FICC公司清算的双边回购市场)。

次贷危机后货币市场的变化

危机中的流动性问题和应对方案。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有“日内松绑”机制,本质上是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在次贷危机期间,中介机构面临巨大的授信敞口,有动力提前抽回资金,导致市场流动性迅速枯竭。而美国政府除采用降息、加大投放等常规政策外,还出台了多项货币政策的创新工具。除救助银行外,还重点扶持货币基金等非银机构,稳定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

危机后的回购市场改革。 危机后美联储着手对三方回购市场进行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限制中介机构“每日松绑”的规模,降低日内风险敞口。二是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其中就包括推出TGCR、BGCR、SOFR三个利率指标。三是折扣率的计算更加精细化,加强折扣率的常态化管理。

危机后利率调控机制的变化。 次贷危机前,美联储通过主动的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危机后美联储超额准备金规模飙升,主动调节政策失效,开始转向利率走廊模式。一方面向准备金支付利息,用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上限。另一方面推出隔夜逆回购协议(ON RRP),通过扩大ON RRP规模和交易对手方范围的方式,使其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下限的作用。

对我国有何启示?

利率调控方面,要重视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重点解决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之后推出的隔夜逆回购协议中,也将投资银行、货币基金等非银机构纳入操作范围,加强对非银的流动性支持。而我国目前面临流动性的分层问题,对非银的支持仍待加强。

回购市场方面,可借鉴美国的三方回购模式。 目前我国回购市场仍以银行间的双边回购为主,即一对一磋商、无统一的折算率和质押品管理机构,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且机构更重视交易对手的资质,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倾向于“一刀切”,加剧中小机构的流动性压力。而交易所的回购模式类似于美国的一般担保品回购,由中证登作为中央对手方,承担交易风险。相比之下,美国传统的三方回购模式(中介机构仅管理质押品,不承担交易风险)更有借鉴意义。

1。 美国的货币市场和利率体系

1.1 联邦基金市场与回购市场

美国国内货币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市场的基本体系。 首先,联邦基金市场属于拆借市场,主要供美国银行之间借入或借出准备金。 出现准备金短缺的银行可以从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手中借入准备金,而不用提供抵押品,与回购市场有所区别。而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EFFR)。

从参与方来看,联邦基金市场参与方主要是存款机构,包括美国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储蓄和贷款机构以及政府支持企业(GEMS)等。从成交量来看,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无担保拆借市场的规模整体萎缩,联邦基金市场的成交量也出现趋势性的下降。19年至今,联邦基金市场的日成交量在700亿美元左右,而08年以前日均成交量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而美国的回购市场08年之后经历了蓬勃发展,规模和流动性迅速上升。与联邦基金市场不同,回购市场是有担保的资金借贷市场。 回购市场的参与方范围更广,包括银行、证券交易商、货币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交易方向来看,回购市场的参与方可分为担保品提供商(包括证券交易商、对冲基金等,即资金融入方)和资金提供方(包括银行、货币基金、保险公司等,即资金融出方)两大类。

从流动性来看,14年以来美国回购市场成交量稳步攀升,19年至今,回购市场的日成交量接近1万亿美元,流动性远超联邦基金市场。而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美国的回购市场又可以分为双边回购市场和三方回购市场, 从成交量来看,目前三方回购和双边回购的成交量各占回购市场成交量的50%左右。

1.2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

本节我们重点来看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所谓三方回购,就是指在回购交易中,交易双方将债券和资金交付至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托管机构,由其管理抵押品,清算资金的回购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双边回购中引入一个第三方的中介机构,该中介机构负责托管抵押品、做交易结算、为证券估值并确保保证金的交付等。在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中,扮演第三方机构角色的主要是纽约梅隆银行(此前还有摩根大通,但其16年后退出了该市场)。

三方回购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专门的担保品管理机构对担保品的标准、质押率设置、质押券选取和价值计算、期间管理、违约处置进行全流程的统一安排,可以有效降低担保品的管理成本,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货币市场工具。二是三方回购交易中不会指定抵押品,而是给出抵押品的约定范围和既定的折扣率,只要满足规定即可。因此正回购方可以更灵活的配置抵押券,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债或其他小规模券种,从而提升债券使用效率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还可以划分为传统的三方回购市场(Tri-PartyREPO)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GCF REPO)。 1)首先来看传统的三方回购交易, 其基本流程如下:首先,正逆回购双方在签署双边回购协议并与第三方托管机构签署服务协议。之后托管机构将正回购账户中的抵押券划入逆回购账户,将逆回购账户中的资金划入正回购账户,以达成回购交易。最后当协议到期时,如果没有出现违约现象,则托管机构再重新进行反向操作,正回购方的质押券和逆回购方的资金同时到账,交易完成。

抵押品方面,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抵押品类别较广,包括国债、ABS、MBS、公司债券、市政债券、股票和货币市场工具等。截至19年5月,三方回购市场担保品规模接近2.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占比较高的是国债和房地产抵押债券(MBS)。而从折扣率来看,国债和MBS的折扣率较低,非投资级的ABS、公司债、股票的折扣率较高。

特别的,美国三方回购市场还有“每日松绑”和“日内授信”机制。 每日开盘前,托管行会对所有三方交易的债券和资金进行解冻,无论该笔交易是否到期,正逆回购方在日内均可以对各自的抵押券和资金进行再利用。每日收盘时,托管行再对未到期的交易进行重新捆绑。而在解绑的过程中,转入正回购方的质押券可以进行再质押或交易;转入逆回购方的资金则由托管机构代正回购方垫付。由此又形成了托管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每日授信机制,成为了对正回购方提供质押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

每日松绑和日内授信机制的目的是增加回购交易的活跃度,提高质押品和资金的利用效率。而由于三方回购中无需指定抵押品,因此在每日日终对交易重新捆绑时,正回购方还可以根据抵押品的约定范围对具体抵押品进行再分配,进一步增加交易的灵活性,降低交易成本。不过这一机制在金融危机中却成为放大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因素,在下一章的内容中会重点提到。

2)而在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基础上,美国固定收益清算公司(FICC)在1998年推出了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 其托管和清算是由FICC公司和清算行共同负责的。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不同的是,一般担保品回购由FICC公司作为中央对手方, 因此作为中介机构的FICC公司需要承担交易风险,这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有所区别。 正逆回购双方通过做市商匿名撮合成交,成交后将合约转移至FICC公司,由FICC公司提供担保品的管理和交收,清算银行负责清算。而正逆回购双方均以FICC为交易对手方,从而消除了回购中的交易对手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担保品包括国债、MBS、以及非MBS的机构债券等资产,其中以国债和MBS为主,这与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担保品结构有所不同。参与机构方面,由于是FICC公司推出的,因此只有FICC公司下属的政府证券清算部会员才可参与,目前的主要参与者以证券交易商为主。

从交易情况来看,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流动性近年来逐渐减弱,19年以来日均成交量仅在300亿美元左右,占三方回购市场日均成交量的6%。规模上,截至19年5月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担保品价值在7000亿美元左右,传统三方回购市场担保品价值在23000亿美元左右,一般担保品市场的占比约为30%左右。

1.3 美国的利率体系和调控机制

1)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

基于美国货币市场的机构,就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简单来说, 美国的货币利率体系包括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 其中政策利率的核心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其充当了美国基准利率的角色。此外还有用于构建利率走廊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利率等。

货币市场利率方面,不同的货币市场均有相对应的利率指标。例如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利率就是 联邦基金利率(EFFR) ,其基本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走廊内波动。而美联储还利用联邦基金市场与欧洲美元市场数据,构建了 银行隔夜融资利率(OBFR) ,用于更全面的衡量美国银行业的融资成本。如果再加上离岸市场的 美元Libor利率 ,则基本构成了无担保的美元货币利率体系。

而回购市场的利率则构成了有担保的美元货币利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三方一般担保利率TGCR (即传统三方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不包括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 广义一般担保利率BGCR (包括传统三方回购市场和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 有担保的隔夜融资利率SOFR (包括三方回购市场和由FICC公司清算的双边回购市场的隔夜交易利率)。三个利率指标的涵盖范围依次递进,且均不包括以美联储为对手方的交易,仅衡量机构之间的交易利率情况。

2)美国的次贷危机前的利率调控机制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利率调控机制是“主动型”,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利率。由于当时存款机构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是没有利息的,因此存款机构倾向于尽量少的持有准备金。截至2008年9月时,存款机构在美联储存放的准备金规模仅在450亿美元左右,超额准备金规模仅有20亿美元左右。

超额准备金的规模较小,意味着美联储可以通过主动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精准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在加息时,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卖出国债或进行正回购操作,来减少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使联邦基金利率上移至基准利率区间之内。反之降息时,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或进行逆回购操作,来增加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使联邦基金利率下移至基准利率区间之内。

而银行超额准备金的交易场所不止是联邦基金市场,银行机构同样会在回购市场与非银机构进行资金交易,因此联邦基金市场就通过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交易与回购市场相连接。回购协议成为银行持有联邦基金的替代资产,回购市场的利率也自然会跟随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而变动。除此之外,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会导致银行负债端成本的波动,从而带动资产端收益的变化,利率也完成从货币市场向资本市场的传导。

2。 次贷危机后货币市场的变化 2.1 危机中的流动性问题和应对方案

美国的货币市场在次贷危机期间遭遇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其中三方回购市场成为了加剧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前面我们曾说到,美国的三方回购市场有“日内松绑”机制,本质上是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这一机制能够增加货币市场的活跃度,提高质押品利用效率,在非危机时间,市场流动性平稳时,风险较小。但一旦出现流动性冲击,中介机构就面临巨大的授信敞口,和逆回购方一样都有动力提前抽回资金,从而引发挤兑风险,并且导致市场流动性迅速蒸发。

对正回购方来说,一旦遭遇负债端挤兑,只能通过卖出资产的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而大规模抛售资产会进一步压低资产价格,使得市场上持有类似资产的金融机构同时面临资产价值的减记。这一方面会加大质押回购再融资的难度,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侵蚀利润,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例如雷曼兄弟,其在08年二季度亏损27.7亿美元,三季度亏损额扩大至39.3亿美元,最终股价大幅下跌,公司陷入破产。

为了缓解次贷危机中的流动性压力,美国政府从两方面入手实施救助和改革措施。 首先在常规的货币政策方面, 美联储采用降息、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策略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其中美联储在08年连续7次下调基准利率,至08年12月时基准利率仅为0.25%。而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也出现明显上升,并且用购买国债、MBS等资产的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除了常规的货币政策之外,美联储在次贷危机期间还出台了一些货币政策的创新工具。包括: 1)针对货币基金市场的政策工具。 由于美国货币基金是货币市场重要的逆回购方,次贷危机中货基遭遇赎回压力,导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为此,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包括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BCP MMMF)、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前者是用于支持银行等机构从货基手中购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用以缓解货基遭遇赎回后的资产抛售压力。后两者则是向SPV公司提供融资支持,用以购买货币市场的融资工具,包括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等,缓解流动性压力,增强市场信心。

2)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 ,其原理类似于我国的SLF,主要是向一级交易商提供融资支持,美联储作为最终贷款人为面临危机的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3)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 ,即允许一级交易商以一般债券作为抵押,借入美国国债,提高金融机构的抵押品质量。 4)期限拍卖融资便利(TAF) ,是一种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向合格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日工贷款融资的工具,用以提供较长期限的资金支持。

2.2 危机后的回购市场改革

而在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成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着手对回购市场,尤其是三方回购市场进行改革。根据其发布的《三方回购市场基础设施改革白皮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限制每日松绑机制的规模,降低日内风险敞口。 每日松绑机制是导致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的重要原因,危机后美联储着手限制每日松绑机制,包括将松绑时间从早晨调至中午、将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正回购方的日内授信规模纳入风险资本计提的范围等,最终的目的是要“彻底消除日内授信”。根据纽约联储的工作报告,截至15年6月,日内授信的三方回购交易量所占份额从2012年的100%大幅下降至目前的3%-5%左右,基本完成了初始目标。

2)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 目前美联储会每月发布三方回购市场的公开报告,内容包括市场规模、投资者集中度、保证金水平等,使投资者能够及时跟踪回购市场的情况。并且还推出了TGCR、BGCR、SOFR三个利率指标,使回购市场利率更加公开化。此外,三方回购的流程也更加规范,回购协议与三方服务协议需同时签订,改变了原有的先签回购协议再签服务协议的模式。

3)对抵押品折扣率的确定和管理进行改进。 一方面是对折扣率的计算更加精细化,除考虑债券评级、价格走势等因素外,还要对担保金进行动态监测,确定与市场风险相匹配的折扣率水平。另一方面是加强折扣率的常态化管理,减弱其顺周期性,也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此外,逆回购方还应针对正回购方的信用状况和担保品情况建立应急预案,计提担保品损失准备金,最大程度降低担由保品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

2.3 危机后利率调控机制的变化

上一节中我们提到,次贷危机中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多维度的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这些政策导致短期内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规模从08年8月时的2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10月份的3000亿美元。超额准备金规模的急增压低了货币市场的利率,使其逼近目标下限;而面对庞大的超额准备金规模,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很难起到精准调控的效果。为此,美联储的利率调控机制开始从传统的数量型操作,转向利率走廊的价格型调控。

美联储于2008年10月提前实施原本将在2011年才落地的为准备金付息的政策,原本的计划是以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作为利率下限,再贴现利率作为利率上限。但由于联邦基金市场中的政府支持企业(如房地美、房利美等)无法获得准备金利息,因此这些机构倾向于将资金拆借给银行,再由银行存入美联储获得准备金利息。在这样的套利体系下,准备金利率反而成为了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原本的利率走廊机制就缺少了实际的下限。

之后美联储在2013年推出隔夜逆回购协议(ON RRP),将ON RRP利率当作利率走廊下限。 具体来说,美联储每天都以固定利率来进行大规模的隔夜逆回购操作,而如果逆回购的利率高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金融机构会更倾向于参与美联储的逆回购交易,从而将其他货币市场利率抬升至逆回购利率之上,逆回购利率也实质性的发挥了利率走廊下限的效果。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ON RRP操作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大,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机构的资金需求。 从13年9月至17年之间,ON RRP的日均交易量在1100亿美元左右,明显超过此前的公开市场操作规模。而截止到17年底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逆回购的总规模接近4000亿美元,是13年初的4倍。 二是范围广,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主流的市场机构,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效果。 美联储ON RRP操作的对手方不仅包括银行,也包括货币基金、券商等非银机构,因此ON RRP还承担了美联储调控非银机构流动性的作用。

3。 对我国有何启示?

1)利率调控方面,要更加重视非银机构的流动性问题。 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除救助银行外,还重点扶持货币基金、投资银行等非银机构,稳定全市场的流动性预期。美联储在之后的公开市场操作中还进一步扩大了交易对手方,将投资银行、券商及货币市场基金等非银机构也纳入操作范围。这就使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同时惠及银行和非银机构,避免了出现流动性的分层现象。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对手方范围较窄,目前的49家一级交易商中,基本以银行为主,仅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债增信三家非银机构。这就导致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始终存在分层现象,即资金沿着“央行——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非银”的链条层层渗透。而这样的层层渗透机制是较为脆弱的,一旦出现风险事件,机构之间的信任链条打破,就会出现流动性的阻隔。即使总量上流动性非常宽裕,资金利率下行,但链条下层的中小行和非银依然会遭遇资金的结构性紧张,并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央行的总量操作工具也会失效。

包商事件以来,央行频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货币,流动性异常宽松,隔夜的质押回购利率一度跌至1%以内,但部分非银机构依然面临流动性压力。而央行近期的政策也逐渐向非银倾斜,包括提高头部券商的短融余额上限,对其发行金融债进行松绑等。参考美国的经验,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若要更加精准有效,或可以考虑扩大一级交易商的覆盖范围,尤其要重视货币基金和券商行业的头部机构,弱化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断层现象。

2)回购市场方面,可进一步发展三方回购的交易模式。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历和之后的改革方向,都为我国引入三方回购市场提供了思路。回购市场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货币交易市场,尤其是承担了链接银行和非银流动性链条的作用。但我国回购交易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银行间回购交易的占比依然较高 ,19年以来银行间回购交易的日均成交量在3.3万亿左右,交易所的日均成交量在9500亿左右,银行间回购交易的占比接近80%。而银行间回购仍是传统的双边回购,即线下交易、一对一磋商、无统一的折算率和质押品管理机构等。这种交易模式会增加回购交易的成本、且灵活性较差。并且对于部分信评能力和担保品管理能力不够的逆回购方来说,会更加重视交易对手的资质,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就会“一刀切”,加剧非银等中小机构的融资压力。

其次交易所回购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 目前我国交易所的回购模式类似于美国的一般担保品回购(GCF REPO),即由中证登作为中央对手方,实行担保品的统一折算和统一管理,相对于银行间回购交易更加标准化。但一般担保品回购模式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就是中央对手方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能会由于中央对手方的风险敞口引发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实际上美国一般担保品回购市场的发展近几年也出现了放缓,其在美国货币市场中的交易占比持续回落,目前交易量仅占回购市场交易量的3%左右,或也与这一缺陷有关。

相比之下,美国的传统三方回购交易模式更值得借鉴,即由中介机构负责抵押品的统一托管、逐日跟踪、交易结算、以及实时估值和违约处置,但不承担交易风险。这样可以降低回购交易的成本和中小机构的融资压力、使质押券配置更加灵活、并且能降低第三方机构的风险敞口。目前交易所已经推出了三方回购交易,但成交量较小,未来这一模式或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㈣ 以太坊为何忽然异军突起

信用卡巨头万事达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人计划在明年使用加密货币支付。

这项调查于5月4日发布,题为“消费者对数字支付的需求迅速增长,受访者来自18个国家的超过15500人。

调查显示,千禧一代尤其热衷于加密货币,其中超过三分之二(67%)的人认为他们比一年前更愿意使用加密货币。此外,77%的千禧一代有兴趣更多地了解加密货币,而75%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字资产,他们会使用数字资产。

美国人口普查局将千禧一代划分为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这意味着在2021年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1岁至39岁之间。

扩大加密货币使用范围的行动已经开始,2月中旬,万事达宣布将支持其近10亿用户在3000多万商户使用数字资产支付。

计划明年使用加密货币支付的40%的受访者涵盖了所有年龄段,这些受访者来自北美、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

万事达表示,尽管消费者对比特币等“波动的加密货币”很感兴趣,但仍需要努力确保消费者的支付选择和监管合规性,并保护消费者。

该报告还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数字支付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93%的人明年将考虑使用至少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如加密货币、生物识别技术、非接触式支付或二维码。

万事达首席产品官表示,该公司未来需要支持所有支付方式,包括加密货币: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支持所有的支付选择,无论是实体店还是在线购物,以塑造商业结构,让数字经济为每个人服务。”

据研究公司 Fil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比特币的交易量为 1.84 万亿美元,是苹果股票交易量 2492.2 亿美元的7倍多。比特币的 30 天平均交易量为 614.8 亿美元,也比苹果的 118.7 亿美元高出五倍多。

Fil 指出,比特币可以一天 24 小时进行交易,而苹果和传统股票的交易每周仅进行五天,还不包括假期。Fil报告表示:“比特币的大交易量表明,数字货币现在正在与传统资产类别竞争。这表明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涌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不再被淘汰”。尽管苹果公司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市值,但在股票交易量上却落后于比特币,这也凸显了比特币日益高涨的影响力。尽管比特币和苹果代表不同类型的资产,但随着比特币在交易量指标上崭露头角,加密货币的拥护者们都认为这是数字货币在未来将充当对冲的理由。

Fil分析师认为,从 历史 走势上看,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交易量通常在价格极端波动的过程中飙升,投机交易者在数字货币交易中的起主导作用。在4月份,比特币经历了多次剧烈波动,价格从 64,800 美元的 历史 高点,连续经历了多次修正,但比特币的价值在整个月内仅下降了约8%,但交易量却暴增。

2021-05-07 09:54·不想取名啊啊啊

穿透巴菲特“投资大师”人设背后,巴菲特和传统金融体制的绑定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这是巴菲特总是diss比特币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原因。

上图是伯克希尔哈撒韦2018年财报中的15项投资,伯克希尔是相当多金融机构的大股东,如美国运通、美利坚银行、纽约梅隆银行、高盛、美国合纵银行、富国银行等。

按时间顺序,可以从离现今不太遥远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找到巴菲特部分财富根源的蛛丝马迹。

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首屈一指的投行高盛受到重创。2008年9月24日,巴菲特控制的伯克希尔出手50亿美元投资购买高盛优先股以及50亿美元的普通股认股权证。仅仅过去一个月,2008年10月28日,美国财政部向高盛注资100亿美元。

2008年10月1日,伯克希尔向通用电气投资30亿美元。同样是一个月后,2008年11月12日,通用电气资本获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390亿美元的债务担保。

同样在10月,美财政部向富国银行注资250亿美元,而巴菲特早在1990年购买了富国银行10%的股权。截止最新报表,伯克希尔几乎没有减持,仍然持有富国银行9.8%股权。

此外,2008年美财政部向美国合纵银行注资66亿美元,向美国运通注资33.8亿美元,向M&T银行注资7.5亿美元。而巴菲特先生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大股东。

巴菲特事后声称,富国银行是被美国财政部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逼迫强行注资的。

最近几天的加密货币市场上,以太坊(ETH)异军突起,对于其他加密货币来说表现更为出色,本文撰写时据数据显示,ETH价格已经达到2917美元,24小时涨幅为2.5%,7天涨幅更是达到了31.9%,是比特币7天涨幅(13.2%)的两倍多。

在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的时候,以太坊价格似乎没有太大涨幅,而比特币仍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有统治地位,如果这种趋势不发生改变的话,去中心化金融合约中的锁仓总价值可能会在最近几个月有所放缓。但就在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在4月初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冲击后,这两大市场的微观结构或多或少受到了些影响,市场深度相比于数周之前的平均水平已有所下降,无论是在交易总量,还是在每个主要的现货加密货币交易所上。与往常一样,加密货币市场的微观结构表现具有指导意义,也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期风险并作出更好的平衡。

#欧易OKEx#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㈤ 孙正义和巴菲特,应该是2020年最惨的人

孙正义的名字,在全球几乎被神化,他早年间押注阿里巴巴大赚2000倍的故事众人皆知,而“亚洲巴菲特”“电子时代大帝”“互联网世界幕后人”等称号,尚不能表达人们对其追捧之万一。

然而,整个2019年下半年犹如噩梦。在软银的投资版图中,Uber股价跌跌不休,Slack惨遭腰斩,其中被孙正义热情誉为“下一个阿里巴巴”的WeWork上市失败,估值暴跌!

14 年来首次季度亏损(2019 年第三季度,同时也是第二财季),15 年来首次出现全年亏损(2019 年),88 个投资项目里至少有 15 个项目要黄,这就是 2019 年给孙正义留下的最惨痛的印象,也代表着软银在 2016 年成立 1000 亿美元的愿景基金以来,不仅没有赚到更多钱,反而亏损了高达 165 亿美元。

世界的另一边,股神巴菲特的日子也不好过!

在3月份的美股史诗级暴跌后,89岁的巴菲特1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活了89年,也没见过这种场面。”

如今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继前一周“割肉”航空股后,上周又抛售了价值3000多万美元纽约梅隆银行股票。该公司2月底3月初曾经大举抄底航空股和银行股,但却大亏,前周卖出达美航空,上周卖出梅隆银行,抄底、“割肉”,投资大众一片哗然,世界股市风向标怎么了,到底指向哪里?

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巴菲特的公司在股票中已经损失4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55亿元:在银行股中损失约250亿美元,在航空股上损失约50亿美元。大风大浪来了,股神也扛不住!

这些都曾被神话的人物究竟怎么了?

在规律面前,没有神人。

㈥ HHKSY股票现在什么价

2020年3月6日,马来西亚Hock Heng实业集团正式通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审批,同年3月16日正式公布股票交易代码—— HHKSY,未来将转战纽交所。这也是继DongFangCity Holding Group Company Limited后,东方城控股集团旗下第二家成功赴美上市的实业集团公司。

东方城是马来西亚国家立项的大型全域旅游示范项目,雪兰莪州州政府以及PKNS发展局相当重视其战略布局,着眼于此,董事长拿督李卫博士统筹规划,运筹帷幄收购马来西亚最大实业集团上市公司Hock Heng Stone Instries Bhd,以彰显其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东方城的决心以及经济实力,政府从而抛出橄榄枝将6000英亩土地出让落锤东方城。

同时为了更快的加速美国上市流程,让东方城的家人们尽早享受资本市场带来的巅峰红利,董事长拿督李卫博士决定将Hock Heng Stone Instries Bhd——马来西亚本土已上市的实业集团公司,定为东方城第二个赴美上市企业,该公司也是东方城控股集团公司旗下的一个实体产业子公司。美国证监会看中了东方城未来的发展愿景—— 一城尽览东方48国民族风情与荟萃人文,汇集人文旅居、求学求知、求财求梦、养生养老、实现人生价值、品质生活的梦想之城,更是全球人类向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的现实梦想家园!经过东方城首席金融顾问Charles以及其团队紧锣密鼓的不断推进,不辱使命按公司预定时间,Hock Heng Stone Instries Bhd于2020年3月6日正式通过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批,正式成为在美上市的合法合规企业,并于3月16日正式公布股票交易代码——HHKSY。

2020年新年伊始,东方城董事长拿督李卫博士就已委托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纽约银行梅隆公司)作为Hock Heng美国OTC上市业务的首席承销商,并要求其派出美国本土的高管亲自操刀。纽约银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美金,已跻身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行列,以其18万亿多美金的代管和托管资产成为全球领先的资产服务商,并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BK”。据美国证监会2020年3月13日披露,巴菲特3月3日增持了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增持后持有纽约梅隆银行89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在新冠肺炎疫情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的既定事实面前,美股持续“史诗级”暴跌,纽约梅隆银行已呈现反弹态势,其业务以及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3月19日,承销商纽约梅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Hock Heng(HHKSY)股票起始价格——$ 1.79。众所周知,在美国申请上市由于新股发行一旦日后退市有问责追究,承销商定价必须接近上市公司的真实估价。就在第二天(3月20日),Hock Heng(HHKSY)股票价格就增幅至——$ 1.82,增幅比例1.68%,以此判断HHKSY必呈螺旋式上涨趋势,此股价格未来可期。

㈦ 现在银行股会不会涨

从长期来看,银行股该涨,会涨,问题只在于什么时候涨,以及你是不是适合投资它。

1、在任何一个成熟资本市场,优质银行股都是核心投资标的。

以美国股市为例,过去三十年,银行板块都是为投资者带来持续良好回报的大行业。所以,美股中一说起蓝筹股,一定会有银行板块的龙头公司,比如富国银行、美洲银行、纽约梅隆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等。

2、A股正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优质银行股是稳健可靠的投资标的。

银行板块应该算是A股中分红最为稳定的一个板块了。特别是工农中建这几大国有大行,基本上每年的分红率都超过30%。而且最近银行股的股价最近一直很低,换算过来股息率就比较高,大都接近5%左右,明显超过存款和理财。部分银行,比如交通银行的股息率甚至大于6%。

从股价和估值来看,银行板块的表现明显不如白酒、医药这些板块。但从长期来看,银行板块的整体价格走势仍然是持续向上的。而银行股中的龙头,比如招商银行,其长期股价走势仍然是非常强劲的。

总体来看,我国的优质银行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随着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银行股的低市盈率高股息率会变得更加稀缺,估值修复是可以预期的。如果你是个追求稳健收益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那么优秀的银行股是可以作为压舱石的投资标的。

阅读全文

与梅隆银行股票成交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资金流入看什么 浏览:806
科创50指数ETf投资哪些股票 浏览:474
林园股市最新股票 浏览:526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 浏览:132
宜信最新股票价格 浏览:146
亚盛股票走势 浏览:452
工业设计软件概念股票 浏览:972
中国股票最高的是什么股 浏览:275
如何利用股东数据分析股票 浏览:157
同济科技股票配股价 浏览:221
股票短期融资债券到期兑付是好是坏 浏览:597
股票交通银行000001 浏览:811
债券比股票 浏览:518
中国软件这个股票怎么样 浏览:545
股票里的特殊账户 浏览:427
最准确的股票数据网 浏览:31
网商银行的股票代码 浏览:393
行业互动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浏览:556
必需品投资组合股票行情分析 浏览:623
股票看盘重要时间点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