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光威复材股票资金流

光威复材股票资金流

发布时间:2022-12-15 12:57:20

Ⅰ 从鱼竿厂到碳纤维龙头的跃变,承兑了光威30年奋斗


碳纤维 (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比铝轻,比钢铁强度高,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称 CFRP )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大量使用于,风电,跑车,自行车,鱼竿等等产品。


威海 ,一座山东临海城市,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坐拥丰富的钓场资源。

1942年,陈光威 出生于山东威海,战乱年代,还没未生时,其父离家出走。陈光威从小就跟着外婆四处乞讨为生。从小就尝遍人间冷暖。

幼年的苦难经历,造就了陈光威先生乐观好学,坚韧不拔的精神。

媒体口中,农民出身的“中学生”,陈光威先生,用了30多年时间,一手创建了光威鱼竿厂,将其打造成渔具行业的巨无霸,而后,又创造了鱼竿厂转型成为碳纤维行业龙头的奇迹。

陈光威先生开始创业的那年,已经45岁 。

2017年9月1日 ,“碳纤维第一股”,光威复材在创业板上市。可惜,一手创办光威复材的陈光威先生,积劳成疾不幸离世,享年75岁。其夫人王言卿,代替陈光威先生完成敲钟。

由师昌绪院士题写的“发扬威海精神,创建中国碳纤维基地”,至今仍保留在光威集团。


1987年—2002年 ,第一个十五年,从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一跃成为全球渔具界“航母”;

2002年—至今 ,第二个十五年,及后续,自主研发碳纤维材料,而成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的新锐,国际头部选手的重要挑战者。


1987年11月 ,在山东省威海市田村镇政府参与乡镇企业管理的陈光威,时年45岁,接管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镇办工厂。 当时厂子累计亏损76万元,半年多发不出工资,人几乎都走光了。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90年代那会,万元户基本上就是土豪的代名词。

为给厂子找活路,多番调研,陈光威决定因地制宜,将主体业务定为鱼竿的研发。



创立时,鱼竿厂处于三无时期,没技术、没设备、没订单。当时的设备,原材料都靠进口,好不容易找到了流水线供货商,对方报价20万美刀,差不多170多万人民币,因为没人担保,做不了贷款,只能作罢。

外购靠不上,就只能靠自己动手,于是陈光威就一边钻研技术,一边琢磨设备,带领场内的技术骨干,攻克种种难题,熬过半年后,中国第一条国产鱼竿设备流水线横空出世。

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随后钓具在渔具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而且获得山东省星火计划奖,还吸引了大批厂商的关注。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席,光威的业绩却不降反升,

1999年 ,光威利税同比增长了52.68%,成为亚洲钓具行业老大。

2000年至今 ,光威集团始终稳坐世界钓具生产冠军企业的宝座。

—— 从零起步,短短十五年,乡镇鱼竿的生意做到了全球销量最大,这是独享老天厚爱吗?

—— 路对不是!

是媒体很少告诉你,大额研发投入,光威一度濒临破产,好几次,都以为撑不下去了。


原材料的困局

90年代 ,碳纤维材料在鱼竿应用上崭露头角。虽然,当时市场上酚醛树脂玻璃纤维钓竿还是主流。

当时不比现在,国内都能实现碳竿自产。尤其像某北地区的商家,友商敢降价卖,我就敢破产价甩。

钓友都知道,碳纤维竿的好,也必然听过日本东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的心酸。


碳纤维在当时属于尖端材料,主要生产力在美国和日本,因材料性能优异,除了民用鱼竿, 体育 器材,还能军用。所以国内好几家研究所想要进口生产线时都被拒绝了

虽然,光威当时只生产鱼竿,用的是普通民用碳纤维。但,美方仍委托国际咨询公司,对光威集团,创始人背景以及引进设备的用途进行深入调查 。反复审核之后,才批准日方的出口申请,光威也成为国内第一家,能批量生产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的厂商。

尽管如此,日方不放心,多次派人来查看,反复确认是否将碳纤维用在了鱼竿生产上。

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

是当时原材料供应的一大特色,没办法,技不如人,处处受限。 光威的困境,可以参考目前的华为。


扭转战局的决策总是由少数人制定的


1998年 ,不甘被人卡脖子的,陈光威先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 跳出鱼竿的“院墙”,围着“院墙”转 。就是自己搞研发, 建设自己的生产线,生产鱼竿的原材料——碳纤维预浸料

不出所料,这一想法立即遭到了内部人员的反对,原因就是风险太大。

如果不买设备不自己搞,虽然原料是有限供应,好歹不会亏。但是如果自己搞,万一亏了,整个家底都会搭进去。

很快,光威从国外某公司,进口了中国第一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因为某些原因,售后体验很差,只提供硬件,没有任何技术服务和指导。设备到货后,收货人一度不知如何使用。。。


1998年10月 ,光威的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3个月后,碳纤维预浸料开始对外销售。

2001年2月 ,由光威自主研发的首条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发达国家相关技术封锁与设备管制被彻底打破。

自此,第一个十五年内,光威实现了原材料的自产自足,以及行业供应,企业是行业老大,员工收入也很不错。



2002年,光威集团收获了可观的利润,启动了上市计划。准备继续在鱼竿领域深耕。

而当时, 科技 部领导到光威调研宽幅预浸料生产线时,一句问话,让光威迎来 历史 性的转变。

当时专家组调研时,

有一位成员问,后面的生产线干什么呢?

我们说是在研制碳纤维。

当时专家大吃一惊。


当时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1962年 ,我国就开始研发碳纤维,和国外的碳纤维研发相比并没有慢多少。到1984年,“巴黎统筹条约”对中国实施限制,我国碳纤维研究陷入困境。

国外碳纤维领域对中国实行“三封锁”,即产品封锁、技术封锁、设备封锁。

2001年, 国家 科技 部启动了“863”课题组,其中有一项科研项目就是碳纤维。

2002年 ,国内课题组即将结项,却没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之时,光威集团,此时已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


打个比方

就相当于你老板,因进口软件版权问题不能使用,没法做方案,然后花钱找了几个技术高手来自己研发,眼看钱花了,时间也到了,还是搞不名堂来,一筹莫展。这时候,你老板不经意溜道一个平时闷不吭声的同事工位旁边,忽然发现这家伙不仅把方案做出来了,而且连系统都倒腾出来了。这就是,惊喜呀!

2002年 ,光威集团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期间,承担了20余项863计划及各部委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承建了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起草了《PAN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的国家标准等。

研发 ,这是一个投资时间长不确定性风险大,收益滞后的选择。比如某为。比如芯片行业国产化。

代销 ,大部分的风险,来源于货物的周转率和供货方的关系剩下的就是产品本身,商誉口碑的维护。比如某想,某米,以及大部分外资代理。


前路险且阻,初心不负

自主研发的道路,宣传稿中是看不出其中的痛苦和磨难。

光威三个困难阶段都是哪些?

碳纤维关键技术突破

高性能纤维产品突破,

公司研发和资金链的断裂

国产碳纤维技术历经六个“五年计划”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就连相熟的碳纤维专家都劝阻陈光威先生:“我研究碳纤维几十年都难有大的突破,你轻易可别碰碳纤维。”但陈光威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一定要自己生产碳纤维。”


技术困难,怎么办?

拼的是对信念的追求和人才的储备,光威当时除了邀请企业、科研院所退休的老专家之外,还招聘材料领域的大学生自主培养,和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用好国内顶级院士引领的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顶级科学平台。


资金困难,怎么办?

40多个亿的投入,在现如今也不是小数目。在当年更是迅速地让光威,脱富致贫。 没有地方融资,资本的逐利性不会把目光停留在这种投入时间长,回报不确定的行业中。当时大钱都流进了,钢筋混凝土。

2008年 ,是光威最困难时期,融资遇到巨大困难。有5000多名员工的光威集团连续20多天账面上只有几万元,资金链随时有可能断裂。

最后,光威集团走了一步险棋,把体系内最大的现金牛,光威渔具生产的厂房、设备,甚至订单全部抵押出去,融来了资金。

光威渔具是当时系统内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而且被大部分利润一直用于碳纤维的研发。抵押渔具就相当于不留后路的破釜沉舟。

当“沈飞”的某型号战斗需要光威进行碳纤维研发、生产时,陈光威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国国防事业,不但免费为项目供应碳纤维,随时为项目调整生产线;还放弃了已经成型的生产工艺,改用新工艺;甚至为了航空应用验证将盈利时间推迟数年。

后来,即使光威挺过了难关,陈光威先生也时常自责,觉得投入军工研发让光威集团“脱富致贫”,以至于在2017年患重病期间,不时对儿子念叨“对不起光威”。

再后来,才知道,


但是,如果没有陈光威先生为国家做点事情的决心以及背水一战的魄力。

2005年 ,光威成为国内首家,实现T300级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的企业。

2007年 ,T300级碳纤维,通过军方验证,正式进入军品碳纤维供应体系。

2012年6月 ,光威生产的碳纤维在我国航空领域应用验证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光威碳纤维应用在整个军工领域,中国国防军工领域迎来使用自主材料的新时代。随着中国自主生产碳纤维材料的产业化,美日垄断市场的格局从此被打破。


光威花了15年,从一个乡镇鱼竿厂发展到鱼竿界的龙头

光威又花了15年,从鱼竿厂转型成为碳纤维材料领域的国内龙头

2017年9月,经业务分拆,光威复材,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增长49.92%和43.73%,净利润分别增长19.1%和59.07%。其中,民用领域的风电碳梁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

可惜,陈光威先生在光威复材上市的前几个月,因病去世,没有看到上市的盛况。但是我相信陈老先生心中不会有遗憾。


因为

每一架腾飞而起,保家卫国的飞机上,都有光威的贡献,这也兑现了陈老先生之前为国家做点事的承诺。



无论是山岭还是海疆,为绿色节能,低碳减排做出贡献的风力发电机组上,也有光威的一份贡献。

不用再看美日的脸色,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货的碳纤维材料行业,更有光威的一份贡献。




Ⅱ 光威复材:碳纤维产品毛利率高达80%,国内知名私募长期持股

摘要:

1、折叠手机: 华为以及三星的折叠手机一经推出都是瞬间售罄,反映了折叠手机的热销,将预计2021年销量突破1000万台,增速有望上升,关注 柔性OLED、 折叠面板、 PI 材料和MIM 铰链三条投资主线的机遇 京东方 A TCL 科技 具备柔性OLED面板量产能力, 鼎龙股份 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PI浆料和PI膜的量产能力的企业, 东睦股份 是国内MIM龙头。

2、光威复材: 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 核心产品 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 高达 80% 以上 ,公司ROE大幅提升,毛利率、费用率、存货周转、固定资产周转等财务指标均表现优秀, 2019年净利润增长30% ,机构长期看好其走势, 国内知名私募自2018年三季度以来长期持有公司股份

3、中材 科技 : 2019年营收增长19%,净利润增长48%;风电叶片业务量价齐升,随着风电行业抢装的继续,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上升,机构上调20/21年EPS预测至0.97/1.15元,原值0.90/1.03元,上调目标价至13.58-15.52元。

正文:

1、 折叠手机的核心是 这三种技术,价值量提升3倍,国内哪些厂商参与?(国金证券)

华为折叠手机Mate Xs和三星折叠手机Galaxy Z Flip一经推出都是瞬间售罄,在疫情期间折叠手机的热销有望引发相关供应链的重塑,将带来三大投资机遇: 柔性OLED、 折叠面板、 PI 材料和MIM 铰链

柔性OLED 折叠手机中价值量最大的部分

折叠手机中价值量增加最大的部分来自显示面板。以三星Galaxy S 9和Galaxy Fold作对比, 显示面板 价值量从 79 美元大幅增至 218 美元,增长约3倍!

预计2021年全球折叠手机销量有望达到1400万台,折叠手机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214亿元,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 420 亿元

全球能实现折叠手机面板量产的企业有 三星 京东方 A TCL 科技 ,在这波折叠手机浪潮中有望率先受益。

PI 材料: 实现 手机折叠的关键 材料

PI材料是实现手机可玩弯折的关键材料,在折叠手机屏幕中,PI基板、PI盖板、PI基膜得到大规模的使用,目前全球柔性OLED产能约3722万平米,对应PI材料的需求量高达10吨以上,若按均价每吨100万元计算, PI 材料的市场规模货达到千亿元以上。

目前 鼎龙股份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 PI 浆料和 PI 膜的量产能力的企业 ,PI材料已供应深天马等面板商。

MIM 铰链:支持手机 完成十万次以上折叠 的功臣

折叠手机要求完成10万次以上屏幕折叠, 铰链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 ,目前 液态金属 +MIM 工艺相结合是铰链的最佳生产方案 折叠手机转轴中含 有上百个 MIM 部件

折叠手机的放量将进一步刺激MIM市场的成长,到2021年,国内MIM市场有望突破百亿元, 东睦股份 国内 MIM 龙头,并打入华为供应链。

同时宜 安 科技 也是 华为 折叠 手机 受益标 ,给华为供应折叠手机铰链中的液态金属部件。

④建议关注京东方A、TCL 科技 、鼎龙股份、 东睦股份

2、光威复材:碳纤维产品毛利率高达80%,国内知名私募长期持股(东吴证券)

光威复材是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和风电碳梁,核心产品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高达80%以上,机构认为 公司综合治理水平优秀,因此坚定长期看好 其走势

4 项关键指标驱动 公司 ROE 提升

光威复材的预差主要在于对盈利水平的认知和预期。根据 2019 业绩快报测算公司 ROE 17% ,相比2018年有明显提升

驱动 公司 ROE 提升的 4 项关键因素: 碳纤维及织物的 毛利率、费用率、存货周转、固定资产周转。 ROE 提升主要来自利润率和周转率上升 ,利润率上升是因为碳纤维及织物业务毛利率的显着提升,以及费用率的大幅下降。周转率提升体现了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

具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从公司碳纤维产品的成本构成能够明显看出规模效应: 占比较大的折旧、 能源成本相对固定,总成本增长缓慢,同时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越来越高

自产设备的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目前碳纤维产线的大部分设备,都由子公司光威精密机械生产,自产设备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折旧也较为稳定, 长期来看是降低了总生产成本。

未来公司的产线会维持较高的运转效率, 货减值也将保持在较低水平,进一步保证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2019年净利润维持30%以上增速,估值明显低于行业其他上市公司。

3、中材 科技 : 风电叶片业务量价齐升,机构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华泰证券)

中材 科技 2019年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48%;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8%;经营性现金流30亿元,同比增长90%。

风电 行业 2020 年抢装仍将继续,风电叶片业务量价齐升

19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增长51%,销量7.94GW,同比增长42%,同时毛利率由18年的14%上升至19年的18.6%。

风电 行业 19 年行业高景气, 2020 年抢装潮仍将继续 ,公司 风电叶片业务将迎来量价齐升。

玻纤 价格下滑 拖累利润率 锂膜业务扭亏为盈

19年公司玻纤业务实现净利润8.3亿元,同比下降14%,拖累利润率。锂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518%,净利润约0.6亿元,湖南中锂并表贡献收入1.6亿元, 2020年 锂膜业务 迎来业绩释放期

机构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和目标价

上调20/21年EPS预测至0.97/1.15元,原值0.90/1.03元;上调目标价至13.58-15.52元,前值10.67-12.25元。

Ⅲ 海源复材为什么资金流出海源复材2021半年业绩报告怎么看海源复材这个股票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合材料,该行业的市场需求与利润空间大得我们没法想象,使得潜在进入者都跑来这个产业。那目前复合材料产业是否还有机会呢?作为投资者,我们该如何从中得到一些好处?下面要给大家解读的是专用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海源复材!


在开始分析海源复材之前,我准备了一份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现在让大家了解一下,点击即可领取:宝藏资料:专用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于1988年,并于1994年起公司以液压成型技术进行横向创新,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大、品类齐的专业装备供应商。


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主要经营范围为资源再生、伺服液压技术开发、高技术复合材料生产、建材机械、建材、全自动液压压机生产等。


对海源复材的信息进行简单阐述之后,海源复材公司到底有些什么优势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对此投资呢?


亮点一:装备技术优势


海源复材做了多年的液压技术及相关技术装备领域的研究,现拥有宝贵经验,目前在国内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行业起带头作用的企业。海源复材及其子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申请量达196件,已有117项专利获得授权,有96项是发明专利,有35项已授权。共有76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授权的有67项。外观专利共有24项,获得授权的有15项,


先进的装备技术关乎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对准备公司以后的扩张是有利的。


亮点二:碳纤维成型工艺的先发优势


海源复材是全球少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快速成型工艺装备的企业之一,公司所掌握的的大批量、短周期生产碳纤维汽车车身部件的主要核心装备及工艺技术,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完成了研发。


并且,由公司牵头研发设计的汽车用碳纤维车身部件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初具完整性,为后面降低成本以及扩大生产提供了应有的准备。


亮点三:品牌优势


海源复材所拥有所有的海源品牌之中,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全自动液压机的商标之一,自1993年,这个品牌就已经在全自动液压机领域运用。这个品牌通过二十多年积累、沉淀,对比同行业其他企业, 已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品牌理念及形象。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海源复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都放在这篇研报中了,点击就可以了:【深度研报】海源复材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虽然复合材料利润点大并且前景广阔,但是,复合材料同时还具有以下这些特点:资金投入量较大、市场的不确定性、生产流程与技术手段多变性等,注定这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


总之,海源复材在复合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沉淀了,具有的优势是比其他行业要大的,是一家不错的上市公司。


但是文章要比实际信息延后一点,假如需要了解海源复材更准确的未来行情,在这个链接里有你想要的,诊股就可以咨询这里面的一些专业投资顾问,看下海源复材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海源复材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Ⅳ 陈氏兄弟“平分”光威集团,光威复材已无实控人

随着光威复材(300699.SZ)一纸公告,这家威海知名民企的家族股权接力尘埃落定。

据光威复材18日公告,公司2月14日收到控股股东威海光威集团的通知,75岁高龄的大股东王言卿女士,近期将所持集团8786.72万元出资额转让给了她的两个儿子——陈亮、陈洞,其中长子陈亮获得3601.65万元出资,次子陈洞获得5185.07万元出资。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陈洞此前并未持有光威集团股份。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王言卿不再是集团股权,陈亮、陈洞持有光威集团的出资额均达到了5185.07万元,各占注册资本总额的39.89%,这也意味着兄弟二人平分了集团八成股权。

光威集团成立于1987年11月,总部位于威海,“光威”二字取自公司创始人陈光威先生的名字,这家公司最早以生产钓具起家,后成为世界最大的渔具生产基地。作为光威集团子公司的光威复材2017年8月在A股上市,是国内碳纤维材料龙头企业。

早前,光威集团实际控制人是陈光威、陈亮父子,据光威复材招股书披露,两人分别持股67.59%、12.18%,合计持股79.77%。2017年4月,陈光威先生因病去世,陈亮、陈洞兄弟自愿放弃股权遗产的继承权,这67.59%由王言卿继承。

公开信息显示,王言卿出生于1946年,曾担任威海菲诗渔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亮则出生于1969年,早先曾担任威海渔竿厂技术科长,2006年起出任光威集团董事长,并从2013年起兼任集团总经理。

陈亮近照(资料图)

光威复材表示,光威集团股权结构变动系母子间出于家庭内部安排进行股权转让,此次股权变动后光威集团仍持有上市公司37.33%的股份,仍旧是控股股东,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由王言卿、陈亮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本月初,光威复材曾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1.16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2.95%;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含织物)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受疫情影响的碳梁业务得到持续改善,预浸料业务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Ⅳ 数字经济龙头股票

排名前十的军工股票龙头股分别是:

中航西飞A股的代码为000768,股票的发行方是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1997年6月26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892.6亿元。

中航机电A股的代码为002013,股票的发行方是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4年7月5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613.4亿元。

中航光电A股的代码为002179,股票的发行方是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7年11月1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1022亿元。

中航科工A股的代码为02357,股票的发行方是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3年10月3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391.74亿元。

中航沈飞A股的代码为600760,股票的发行方是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1996年6月4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1482亿元。

航发动力A股的代码为600893,股票的发行方是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1996年4月8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1564亿元。

航发控制A股的代码为000783,股票的发行方是中国航发动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1997年6月2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364亿元。

火炬电子A股的代码为603678,股票的发行方是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7年12月2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341.7亿元。

光威复材A股的代码为300699,股票的发行方是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1992年2月5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385.8亿元。

航天彩虹A股的代码为002389,股票的发行方是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01年11月3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总市值为211.6亿元。

Ⅵ 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股有哪些

高端制造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制造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中国的高端产业方向很多可以包括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等。
其中高端制造业中股票龙头非常的多,包括有西部超导,隆基股份,中国中车,三一重工、北斗星通、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中车、机器人、航发动力、航发科技、京运通、中铁工业,国茂股份,亿嘉和、中国中车、潍柴动力等。这里就简单介绍几个高端制作业的龙头股票。
北斗星通的股票代码为002151,上市公司的名称为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智能联网与工程服务,信息装备等领域。公司2007年上市,该公司总市值高达20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31%。
三一重工的股票代码为600031,上市公的名称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工程机械产品及配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03年上市,是国内较大的工程机械制作企业,三一重工的市值高达2160亿元,净利润为15.34%。
潍柴动力的股票代码为000338,上市公司的名称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及零部件,非汽车用发动机的研究制造,并提供仓储技术服务。公司2007年上市,该公司总市值高达149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53%。
京运通的股票代码为601908,上市公的名称为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行业。公司2011年上市,是国内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京运通的市值高达284.2亿元,净利润为20.54%。

Ⅶ 军工半导体龙头股票有哪些

军工电子概念股龙头:
一、光威复材(300699)。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主力供应商,是国防装备的关键材料。
二、中航高科(600862)。大飞机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
三、中简科技(300777)。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
四、宝钛股份(600456)。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公司。
拓展资料
一、企业简介
中航军工半导体是一家独立分销商,公司现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知名IC原厂和代理商合作。公司主打品牌有:ALTERA、XILINX、TI、MAXIM、ADI,常备原装现货库存,批发经营模式,价格实惠,为客户提供供货服务,保证客户采购体验。
二、公司理念
1.中航军工目标:打造集成电路配套服务商。
2.中航军工精神:求实、专业、高效、共赢。
3.中航军工承诺:只卖原装正品。
三、公司业务范围
主打品牌:ALTERA、XILINX、TI、MAXIM、ADI等...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矿产勘探、视频图像、卫星导航、通讯、安防应用、超级计算机、医疗器械、机车船舶、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
四、公司性质
公司性质:国际集成电路独立分销商。
五、军品量增长。我国国防开支水平立足于防御性国防政策,近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趋势,但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国防军费开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军品升级、实战化训练增加,军品存在需求缺口,装备费用占比逐年提升。因此国防装备数量将逐步增长。
六、军品含硅量增长。国防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十四五重点,军工半导体是实现装备信息化的关键。一方面未来战争逐渐走向智能化、无人化,另一方面北斗三号系统部署完成、5G在我国渗透率不断提升,半导体新技术、新材料也将被逐步应用在国防装备上。因此相关电子元器件将成为实现装备信息化的关键。

Ⅷ 军工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

1、航发动力,国内唯一生产航空全种类发动机上市公司,包括: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航空发动机,承担国产军用发动机研制的重任,目前WS-10、WS-20国产发动机和直-20国产发动机是公司的三大爆款发动机型号,配置给歼20的WS-15研制更是大国重器,是国内技术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军用发动机制造商,是国内不折不扣的航空发动机龙头霸主。

2、中航沈飞,国内唯一一家战斗机上市公司,核心战斗机系列歼15、歼16、歼11、FC-31的制造商,是目前空军、海军航空兵主力机种的核心生产商。

3、中航西飞,公司是国内军民用大飞机整机制造唯一平台,经过与陕飞的整合,受益于运20整机、C919零部件以及未来的加油机、预警机、指挥机的生产。

4、紫光国微,是中国特种集成电路的龙头,也是中国安全芯片领域龙头企业,其产品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总线、接口驱动、电源管理和定制芯片等七大类近 400 个品种,产品覆盖了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重要军工领域。

5、中航光电,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军工连接器供应商,公司坚持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双轮驱动,保证了公司盈利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点是比很多军工企业要强太多,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为成功。

6、中航机电,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专门做航空机电系统整合的平台,在我国航空机电产业中具有绝对龙头地位。公司产品全覆盖,是唯一一个全科目平台。

7、中航重机,公司是我国航空航发锻造行业龙头,主要从事锻铸、液压环控等业务,锻造业务涉及国内外航空、航天、电力、船舶、铁路、工程机械、石油、汽车等诸多行业。作为我国最早开始从事军用锻造行

业企业,市占率较高且长期配套于各大主机厂,并通过两次定增募投加强自身生产能力,龙头地位稳固,有望核心受益于军用锻造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8、光威复材,国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龙头企业,在军工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公司自研创新碳纤维T300和T700级性能优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逐渐开拓T800、T1000级别碳纤维应用,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军品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70%,属于军品高端制造的独角兽。

仅供参考。

Ⅸ 2021年最有潜力的股票有哪些

2021最有潜力的十大股票是:
1、伊利股份:市场竞争格局稳定,行业双寡头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也就是行业集中度在提升。公司战略目标清晰,进军全球第一,全球化布局成效显着。不断下沉的渠道以及线上渠道的发力将助力公司抢占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农村市场。下半年来我国原奶价格加速上涨,鲜奶需求井喷,多地出现“奶荒”。原奶需求进入确定性上行周期,供给收缩的是催化剂,本质是消费升级下需求的扩展。
2、中顺洁柔:环保趋严下加速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消费升级下高端产品放量,加上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生活用纸会更注重品牌。公司渠道的下沉及线上渠道发力有望提升乡镇农村市场集中度。战略目标定位清晰,三年要做到全国第一。产品矩阵完整,定位不同人群,整体产品矩阵几乎覆盖所有群体。
3、生益科技:发力高速高频覆铜板等高端产品,下游需求爆发,迎来长景气周期:基础设施的建设(5G、充电桩、WiFi6),众多应用(新能源智能驾驶汽车、扫地机器人、VR/AR)具备推广基础,对基础元器件的需求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激增。科技不管怎么发展,包括覆铜板、PCB、功率半导体、被动元器件在内的基础电子元器件,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会用量越来越多。
4、光威复材:公司是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多年的技术研发打破了国外在高端碳纤维领域的垄断,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所需,市场空间随着军备支出的不断加大公司将长期受益。公司虽不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但在技术领先、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业链的一体化和生产成本四个方面综合优势领先。
5、华域汽车:公司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传统业务加速全球化布局且获得高端品牌的认可。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如电机电控:公司与全球汽车底盘巨头——加拿大麦格纳公司组建了华域麦格纳公司开发生产纯电动车电驱系统总成。此部件对新能源车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门槛较高。电池: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赛科利有电池壳体业务,已经取得了特斯拉的配套。
6、华夏航空:国内支线航空龙头,航空业的创新者。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可复制性高,公司规模正在大力扩张。支线航空是以后航空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市场空间大、增速快,潜力大。加上支线机场的建设,不断下沉市场需求,时刻分布,其规模有望快速翻倍。在疫情下,公司稳定性高,其业绩在半年报快速恢复盈利,成为整个行业唯一实现盈利的航司。
7、顺鑫农业:随着消费升级盒装酒向上升级走向低中端市场,光瓶酒市场竞争度下降,将独占低端市场。光瓶酒市场集中度分散,行业前三市占率仅25%,牛栏山销售额超百亿,稳居龙头位置,其他市场被地方酒占据。
8、久远银海:公司承建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第二包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成功上线。目前该系统已承载全国32个省份,400多个医保统筹区,近3万家医疗服务机构,系统交易数据准确、运行状态平稳。
9、恒瑞医药:创新药一哥,公司研发实力雄厚,多种重磅产品卡瑞利珠单抗、氟唑帕利、吡咯替尼、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等获批、且陆续进医保,进入放量收获期,未来 3 年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提速;公司研发管线有多款重磅产品,URAT、JAK1、AR、CDK4/6、PCSK9、BTK等均是目前重要创新药靶点,且研发进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每一到二年就会有一款创新药上市,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10、生物股份:非洲猪瘟对养猪行业产生变革式影响,养猪行业规模化进程大大提速产生较大的基数效应。加上疫情影响以致养殖户更注重预防,渗透率提升。

阅读全文

与光威复材股票资金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资金流入看什么 浏览:806
科创50指数ETf投资哪些股票 浏览:474
林园股市最新股票 浏览:526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 浏览:132
宜信最新股票价格 浏览:146
亚盛股票走势 浏览:452
工业设计软件概念股票 浏览:972
中国股票最高的是什么股 浏览:275
如何利用股东数据分析股票 浏览:157
同济科技股票配股价 浏览:221
股票短期融资债券到期兑付是好是坏 浏览:597
股票交通银行000001 浏览:811
债券比股票 浏览:518
中国软件这个股票怎么样 浏览:545
股票里的特殊账户 浏览:427
最准确的股票数据网 浏览:31
网商银行的股票代码 浏览:393
行业互动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浏览:556
必需品投资组合股票行情分析 浏览:623
股票看盘重要时间点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