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29年10月29日这天美国发生了什么事
1929年10月29日
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狂热的华尔街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一次大战和死亡2000万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人们开始享受灾难之后的欢愉: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反复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历史最高点。
当时,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每天,人们热切地讨论着股票走势,小道消息满天飞。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华尔街甚至成了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参观的去处:每天早上,旅游者们夹道欢迎那些来上班的经纪人们,向他们鼓掌。
美国做了个噩梦
危机已经悄悄降临,人们却没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着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着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着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虽然当天中午多位银行家和财团老板决定出资托市,暂时稳住了股票价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稳定。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着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6。
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使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经济学家研究,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股市的过度狂热没有得到适时的引导,而融资买卖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卖压之下失去控制。二是当时美联储运用调高利率的错误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量大幅减少,造成市场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势。
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对美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理智的约瑟夫·肯尼迪被任命为主席。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⑵ 百分百控股公司有哪些
100%控股是指间接控制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 100%控股不等于收购。收购可以直接控制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一般情况下,目标有限责任公司在交出全部经营控制权或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会提出收购该公司股份的要约。其本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拓展资料:
1.纯控股公司,不从事任何实际业务,仅以购股控制其他企业为唯一目的和经营方式。
2.混合控股公司,它不仅通过购买股票来控制其他公司,而且还从事某些业务运营。美国1970年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曾经规定了美国银行业的控股公司。任何控制银行25%以上股权的公司都是控股公司。二战后,美国银行业的股份制公司得到广泛发展。控股公司数量和实力不断增强。美国的许多大银行都有自己的控股公司。
3.例如,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的控股公司被称为芝加哥第一公司。洛杉矶的“西银公司”也是着名的银行控股公司。早在1974年,它就在世界主要银行中排名第27位。它拥有 183 亿美元的资产,并控制着西部 11 个州 20 多家银行的大部分股份。这些银行控股公司本身并不经营银行业务,而只是为了控制银行股份。 “美通公司”是美国另一种大型控股公司。 1960年代,其股本仅3亿多美元,而其控制的16家企业总资本高达2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实际上是一家控股公司。其纽约总部仅对各分公司提供政策指导和控制,其控制下的埃克森美孚、埃索东方、埃克森化工、埃克森研究与工程开展各种具体业务活动。因此,通过设立控股公司,金融资本可以控制和操纵许多其他资本超过自身财富的企业,这成为金融资本通过参与制进行统治的重要手段。
4.股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也可以说是对法人的控制。如果您获得企业法人100%的股权,您将获得对企业法人100%的控制权。如果股权在国家手中,企业法人最终会被国家控制;股权在公民手中,企业法人最终由公民控制;股权在母公司手中,企业法人最终会被母公司控制。股权转让会导致企业财产所有权的整体转移,但与企业产权无关。企业及其财产整体转让的形式为企业股权的全部转让。全部股权的转让,意味着股东大会成员的大换血和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变更。
⑶ 美国花旗银行股票价格
花旗集团昨日收盘价为57美元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以Citi为商标)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于1998年由花旗公司及旅行家集团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
花旗集团的历史由花旗银行的成立为起点,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
花旗集团是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信用卡发行量约6000万张。
⑷ 银行股在什么情况下会涨或跌 什么因素影响着他的涨跌
其实股票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其内在价值(标的公司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而且波动在价值上下。
像普通商品一样,股票的价格波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影响着它的价格波动。
就像猪肉,市场上需要很多猪肉的时候,供给过少,需求过多,价格就会上升;当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达不到所卖猪肉的量,猪肉产量过剩,价格下降是理所当然的。
在股票上就会这样体现:10元/股的价格,50个人卖出,但市场上有100个买,那另外50个买不到的人就会以11元的价格买入,这样一来股价就会上升,相反的话股价就下跌(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将交易进行简化了)。
通常,会有多方面因素造成买卖双方的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供求关系,其中对此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有3个,我们来详细讲讲。
在这之前,先给大家送波福利,免费领取各行业的龙头股详细信息,涵盖医疗、军工、新能源能热门产业,随时可能被删:【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是什么导致了股票的涨跌?
1、政策
行业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比如说新能源,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开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有关的企业、产业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补贴、减税等。
这就招来大量的市场资金,对于相关行业板块或者上市公司,都会不断的寻找它们,这些都会影响股票的涨跌。
2、基本面
长期来看,市场的走势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场整体就向好,比如说疫情后我国经济回暖,企业盈利增加,股市也就一起回升了。
3、行业景气度
这个比较关键,行业的景气程度,非常影响股票的形势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股票挂钩,行业景气度好,公司股票就好,比如上面说到的新能源。
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到最新资讯,我特地掏出了压箱底的宝贝--股市播报,能及时掌握企业信息、趋势拐点等,点击链接就能免费获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二、股票涨了就一定要买吗?
很多新手刚刚接触到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涨势大好,赶紧买上几万块,结果一直往下跌,被套的死死的。其实股票的变化起伏可以进行短期的人为控制,只要有人持有足够多的筹码,一般来说占据市场流通盘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价。如果你是刚刚入门的股票小白,把长期持有龙头股进行价值投资作为首要目标,避免短线投资被占了便宜。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⑸ 1929金融危机与股票
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不可避免”。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这样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西方其它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流入和向美国的商品输出。这些国家一旦失去美国的资金和市场,也就随之被卷入了经济危机。接着,西方工业国又把经济危机扩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工、农、商业旷日持久的危机,终于导致了金融大混乱。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因无法收回对本国和东欧各国企业的贷款,1931年5月宣告破产。这马上在德国引发银行存户挤兑存款风潮,国民银行等大银行因而倒闭。英国也出现了纷纷向银行提取黄金的风潮,7月中旬至10月外流黄金价值2亿英镑。9月下旬,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停止兑付黄金。接着,其它一些国家也废除金本位制,西方的货币制度开始崩溃。
欧洲的金融风潮波及美国,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1933年初,18000多家银行共吸收存款410亿美元,而库存现金还不到60亿美元,根本无法应付储户提款。到3月初倒闭银行6000多家,美国公众人心惶惶。
发生在1929年10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危机持续的时间过去一般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左右,而这次危机却长达四年。危机以后,进入了萧条时期,此后的两三年内,经济只有少数活跃和回升,没有出现复苏和繁荣。1937年便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⑹ 对冲基金之父:48岁才筹集10万美元发行第一只对冲基金
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
1952年,就在琼斯创立自己的基金3年后,一篇名为《投资组合选择》的短文发表了。作者哈里·马克威茨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投资的艺术不仅仅是将收益最大化,而是将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股票,还取决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至此,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诞生了,而琼斯早已在实践中贯彻了这样的理念。
在华尔街,有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是其中最神秘的一群人。他们行事作风低调,却往往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他们当中有广为人知的投资精英,包括大鳄索罗斯,靠“量化黑盒子”成名的詹姆斯·西蒙斯,还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保尔森。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莫衷一是。有人指责他们是金融市场嗜血的秃鹫,但索罗斯却表示自己只是“保守的成功者”。
作为对冲基金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Alfred Winslow Jones),没有上过商学院,也没有计量金融学博士头衔,更没有在大摩、高盛这样的“天才孵化器”里接受启蒙。相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学家,喜爱谈论国际形势。
琼斯直到48岁的“高龄”时才筹集了10万美元,并于1949年在布罗德街(Broad Street)一所破旧的办公室里发行了第一只“对冲基金”(Hedge Fund),意外地开创了一个持续至今的新投资架构。
社会学家跨界金融
1900年,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出生在澳大利亚。他的父亲是通用电气在澳大利亚的业务主管,鉴于这种背景,他们是澳大利亚第一个有车的家庭。
富裕的家庭背景令琼斯衣食无忧。长大之后,琼斯随父母回到美国定居,并遵循家族的传统进入了哈佛大学就读。1923年,琼斯从哈佛大学毕业。与当时变动不安的时局相似,琼斯并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曾花了一年时间周游世界,又在一个投资咨询公司做过统计分析师。最后,他参加外交部考试,进入美国国务院。
1930年,琼斯作为美国副领事被派往柏林。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萧条的经济年景。大量的失业工人成为德国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德国工作期间,琼斯写了两篇关于德国工人状况的文章:一篇谈论食物,另一篇谈论居住。
在德国的这段经历令琼斯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直到多年之后,琼斯早已成为华尔街知名的富翁,他的谈话内容更多是关于国际政治形势而不是金融。
1934年,琼斯回到纽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在当时,琼斯根本没有思考过进入金融业的事情。当时的华尔街还未从1929年10月的暴跌中恢复元气。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的最高点下降了89%。
股灾之后,美国进入了长达四年的经济衰退。投资者从市场撤离,忙乱的经纪业务变得冷清。据说从证券交易所旁边着名的街道经过时,透过开着的窗户只能听到玩西洋双陆棋时掷骰子的声音。
1941年,琼斯的研究成果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为名出版,并成为标准的社会学教科书。《财富》杂志发表了这篇论文的浓缩版,并供应给琼斯一份记者的工作。当时,琼斯负责《财富》杂志生活板块的编辑,他写了各式各样题材的报道,涵盖商业到教育领域。
1949年3月,琼斯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预测的时尚》的文章。这是他转向金融业的契机。在这篇文章中,琼斯利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对“传统的老套的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方法”运行了批判。
“举个例子来说吧,1946年夏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周内从205点下降到163点,这造成小小的恐慌。然而在股票市场下跌之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甚至在股票下跌的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业绩,是从未有过的良好业绩。”琼斯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写道。
在这篇文章中,琼斯认为根据货运汽车装载、商品价格以及其他经济数据计算股价的方法已经过时。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大繁荣,但是华尔街却置身事外。194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也仅仅达到200点,只是1940年点位的两倍,而在同一时期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了原先的3倍,公司利润的增长更是远远不止这个比例。
批判了基本分析方法后,琼斯把重点转移到一个他认为更有效的前提——价格的变动由投资者可预测的心理模式造成。钱可能很抽象,只是一串数字符号,但它也是一个媒介,通过它,贪婪、恐惧和嫉妒都呈现出来,它是大众心理的反映。
当琼斯发表这篇文章时,他已经从《财富》杂志辞职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只对冲基金。这并不是说他突然对金融有了热情,只是——他需要钱。关于这一点,多年之后琼斯在接受美国《机构投资者》杂志记者Peter Landau采访时,曾坦率地表示自己从华尔街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从商业活动中抽出身来,“重拾我对社会事务的兴趣”。
这也是琼斯成立基金的初衷。他曾表示,自己的合伙人大多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有所专长,他希望他们能不为金钱所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有所成就。
保守的投机者
琼斯的投资事业始于百老汇街上一个只有半个房间大小的办公室。他向自己的一个合伙人温斯洛·卡尔顿旗下的保险公司租了一些地方。在创业初期的一天里,早上卡尔顿开车到琼斯的公寓接他,然后他们一起到东区的办公室。
在这里,他们根据市场的趋势运行交易。专业投资者通常的做法是在股市即将上涨之前大量买入股票,而在股市即将下跌之前则将股票变现,持有大量现金。琼斯对这种做法运行了改进。
当市场趋势暗示牛市来临时,琼斯借款购买股票。而当熊市来临时,琼斯并不仅仅将股票变现,他通过做空股票减少风险。也就是说,基于股价下跌的预期,他向其他投资者借入股票并卖出,到时候再以低价买入,这样便可获利。
杠杆效应和卖空策略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都被用到过,不过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拿自己的钱投资的人。但是1929年的灾难让这两种方法臭名远扬,对受托打理他人存款的专业人士来说,它们过于激烈。琼斯的创新就是看这些方法怎样可以不过激。琼斯一直在强调自己是通过“投机的手段达到保守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琼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的“道德本能”。他在采访中表示,如果自己不能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我在晚上都睡不好觉”。
事实上,虽然琼斯创立了第一家对冲基金,但类似的投资方法并不新鲜。上世纪20年代时,就有经纪人采用了对冲基金的管理模式。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于1919年创办了一家实质上相当于对冲基金的公司。
在一战后的投机大潮中,凯恩斯通过对美元做空英镑和对马克、法郎、里拉做多英镑积累了巨额财富。在这些辉煌战果的鼓励下,他于1919年创办了一家公司,实质上相当于一家对冲基金。
凯恩斯的基金于1920年1月1日开始运营,到2月底就增值了近20%。然而当年3月和4月,英格兰银行意外提高利率,使得对美元做空英镑的凯恩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与单纯的投机者不同,琼斯希望利用这种投资策略更好地对抗市场风险。因此,即便没有趋势表明市场要下跌,琼斯也通过做空一部分股票作为一种惯常的预防措施。这使得他能大量买入有希望升值的股票而不必担心道琼斯指数下跌。
在1961年私下散发给外部合伙人的招股说明书中,琼斯用一个例子解释了套期保值的魔力。他假设有两个投资者,给他们每人10万美元,再假设他们同样擅长选股,而且对市场持乐观态度。
第一个投资者用传统的基金管理原则投资,用8万美元买他认为最好的股票,剩下的2万美元买无风险债券。第二个投资者按琼斯的方法投资,借入10万元使资金总额达到20万美元,然后用13万美元买好股票,卖空价值7万美元的不好的股票。
这使第二个投资者在做多时有了多样化的优势:有13万美元,他可以买更大范围的股票;这同时也使他有较低的市场持有:用价值7万元美元的空头平衡7万美元的多头,所以他的“净持有”为6万美元,而第一个投资者是8万美元。这样,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就同时拥有了较低的择股风险和较低的市场风险。
理论先行者
琼斯发明了对冲策略,这种策略听起来很精彩,但其本身并不是利润来源。只有选择正确的股票才能放大这种优势,而如果选股错误,那么对冲策略也会放大劣势。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股票之间的波幅不同,因此买入价值1000美元的波幅小的股票并卖空价值1000美元的波幅大的股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套期保值。如果市场平均上涨20%,波幅小的股票可能只涨10%,而波幅大的股票也许涨了30%。
如何将不同股票的波幅以及相对应的持股比重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投资组合的利益最大化?这是琼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比同时代人的高明之处。通过研究每只股票和大盘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琼斯发明了一种“速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不同股票的波幅大小。
琼斯考察了自1948年以来西尔斯-罗巴克的大幅价格波动,并确定它的波幅相当于市场平均值的80%。于是他将西尔斯-罗巴克的“相对速率”定为80。另一方面,有些股票的波幅大于整个大盘,比如通用动力公司的相对速率为196。
显然,买卖同等价值的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在向投资者出具的报告中,琼斯指出投资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股票的速率,但要理解一只股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就得根据它的速率调整持股的多少。
1952年,就在琼斯创立自己的基金3年后,一篇名为《投资组合选择》的短文发表了。作者哈里·马克威茨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投资的艺术不仅仅是将收益最大化,而是将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其二,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股票,还取决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至此,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诞生了,而琼斯早已在实践中贯彻了这样的理念。
在琼斯的投资中,他要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哪些公司的股票,第二就是用杠杆效应决定冒多大的风险。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琼斯请经纪人运行“模拟投资”。每个人分别选出他最看好和最不看好的股票,并关注它们的变化,就好像在做真正的投资一样。
琼斯用这种虚拟投资组合作为选股理念的来源,他用统计方法将选股的效果和市场变化的效果区分开来,使得他可以确定每个经纪人的投资业绩,再根据他们选股的好坏对他们运行补偿。
在琼斯之前,华尔街投资机构的受托人是根据资产管理规模获得报酬,而不是绩效。他们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客户运行证券买卖时所缴纳的佣金,所以他们有极强的动机去鼓动客户频繁交易,不论这些交易是不是符合客户的最大利益。而琼斯的方法打破了这个模式,使得每个人都是选股人,从而彻底击败了华尔街。
牛市结束
据美国作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在《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一书中透露,到1968年,琼斯的累计回报率几乎高达5000%,这意味着l949年投资的1万美元现在相当于整48万美元,他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们。在1965年之前的5年,琼斯的收益率是325%,远远超过当时最热门的共同基金225%的收益率。
尽管到了20世纪60年代,琼斯已经成为家财万贯的人物,但直到1964年,琼斯的公司还是美国惟一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琼斯从来不在报纸上为自己的基金做广告,以保持其“私人”性质。甚至在基金公司合伙人即将突破100人时,琼斯选择另开一家新的合伙公司,以规避法律登记和监管。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没人理解琼斯的投资方法。琼斯这么做当然无可厚非,当投资者的技巧被对手了解并模仿时,他的优势也随之消失了。
然而,到了1966年,一篇新闻报道让琼斯成为媒体的焦点。卡罗·J·卢米斯首次对琼斯基金的组织结构和投资策略运行了报道。这篇报道指出,琼斯的基金比大部分共同基金的业绩都要好。
随后几年,琼斯的基金辉煌的业绩激发了一些投资者的竞相效仿。他公司的内部资金经理人纷纷离开公司创立资金的对冲基金。1964年底,在琼斯公司工作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辞职,创立一只竞争性基金,还带走琼斯的一些客户。
到196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记录在案的对冲基金达到140家,而全世界大约有200只对冲基金。
然而此时危机的种子已悄悄埋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
繁荣的经济催生了华尔街长达10年的大牛市。195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654亿美元下降到3631亿美元,而道琼斯指数却增长了125点,在2月13日创下了大萧条之后的新高——报收于294.03点,这是自1930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而到当年12月份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终于冲破了1929年的最高纪录——381.17点,此时离1929年已经过去了25年。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市,此前与华尔街毫不相关的人开始关注股市,电台和电视评论员开始供应选股建议。而身处其中的经理人们更是早已将“套期保值”原则抛到脑后。他们认为卖空是只有失败者才做的事情,相反,他们加大了杠杆效应的利用度。
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通货膨胀、越战、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形势开始恶化。1967年10月,联邦贴现率还在4%的水平,但到了1969年初,它就上涨到了5.5%。到了4月份,这一利率进一步提高到6%,这是1929年以后从未达到过的高水平。
同时期的道琼斯指数也反映了市场对经济状况的担忧。1968年底,道琼斯指数报收于943.75点,但到了1969年7月末,该指数就下降到了801.96点,跌幅为15%,这是近10年来的最大跌幅。当琼斯公布到1970年5月为止的年报时,他不得不告诉客户他的情况比大盘更糟——他亏损了35%。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只下跌了23.4%。
1984年后,琼斯逐渐离开了自己奋斗半生的基金行业,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平队。和平队由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成立,它的使命包括:向国外供应技术援助,帮助美国以外的人员了解美国文化以及帮助美国民众了解别国文化。
有趣的是,即便在公益组织中,琼斯也念念不忘“对冲”的概念。他以和平队为蓝本创建了一支“反和平队”(Reserve Peace Corps),资助其他国家的志愿者来到美国,与美国人一起工作,了解美国的文化。
⑺ 花旗银行好吗
问题一:花旗银行怎么样? 但是服务非常差。可能是由于工作强度高、待遇比不上国内的银行,招的人员的素质比较差。这非常不符合一个国际银行的身份。建议不要赶这趟浑水。(有一个很好的例证 你们自己可以打一下他们400的电话 会发现 选2选1的那些菜单设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滑稽的是有时候手机按键的信号他们400竟然没有接收到,你换座机打就没问题)十分无语
问题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哪个好 怎么说呢,花旗是属于美国第一花旗财团的银行,建立了无所不容的金融超市,而且国内的银行实际上有中国人作为法人代表,和花旗本部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所以楼上那位的顾虑可以忽略,只是,无论花旗还是汇丰的开户底线都是10万,如果没有,就不推荐
问题三:花旗银行现在可以开户吗 国内银行卡(借记卡)开户,只要身份证即可,如果要存款,存10元现金即可。
花旗银行开户指南:
花旗银行简介:
花旗集团是一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在全世界拥有89400名雇员,在98个国家和地区约3200个网点为个人、企业、 *** 及金融机构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作为惟一一家推行全球业务战略的银行,不单为遍及56个国家的5000万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在近100个国家为跨国、跨区及当地的企业客户服务。除了花旗银行, 没有哪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资源足以在如此之多的地方,应付如此之多的需要。 花旗银行已成为金融服务的世界品牌。花旗银行的名称即意味着服务, 不仅是满足客户的需要,更要比客户预期的做得更好。
美国花旗银行个人香港开户指南
使用Citibank HK以方便调度资金,因为没有外汇管制。只要你的账户保持3900usd(或者等值货币)之上,就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服务(否则200港币/月管理费)。 每次电汇汇款费用180港币 (1万港币以上,每次最多3万usd。)。
1万港币以下 使用网上银行汇款每次50港币。
开户后,你可以得到一个citicard现金卡。
atm 取款每日上限2万港币或等值货币,ATM 全球范围Citibank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Cirrus, The Exchange, Star System, Jetco & EPS. 它提供的外汇交易服务,由于保证金要求太高- 10% 即一单交易需要1万usd作为保证金,同时点差8-10点,所以大家可以参考对比。
美国花旗银行香港开户具体步骤:
(1)citibank的原则是,在你签署文件的时候,需要有他们的员工在场见证(就是你签字,旁边有个人在,同时当场复印你的证件,那个是citi的人)。
(2)去香港直接办理。
(3)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两地的citibank也可以按照指令见证。
(4)开户后资金周转可以使用免费电话或网上银行。
(5)本公司可以帮助你:这个银行服务的内容、替你约定时间见证签字。
(6)所有文件签署,提交,以及账号/atm卡的领取,资金周转都由你自己办理,我们不介入,只提供咨询。
请各位注意:不要让任何人介入你的资金和文件往来。无论有多麻烦,成本有多高,只可以使用银行来传递你的资金(切忌使用地下钱庄)。 不要授权任何一个代理人去替你开户, 你签字的文件直接给银行。
注意:个人在香港开户没有第3方案!!
美国花旗银行公司本土开户指南(公司帐户)
美国公司开户文件要求:
根据公司资质,选择开户银行(美国银行或花旗银行)
安排开户银行行向内地分行发出签名鉴证指示函
准备由美国会计师签署的开户文件
美国公司注册证书复印件
公司董事会银行开户授权书
公司董事会秘书签字认可授权
公司所有银行帐户签署人护照复印件
公司所有银行帐户签署人签名见证
申请美国联邦税务身份号码(EIN)
填写银行开户申请书
存入公司新户头的现金(建议$200美元)
开立美国银行帐号
美国花旗银行中国业务
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没有开办离岸公司业务。
据介绍,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部目前所提供的服务只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私人银行开户金额的底限一般在100万美元以上,通常每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
问题四:花旗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样? 花旗银行的基金全部是骗人的,所谓的按月派息产品全部是美国的垃圾债券,就是一直会破产的企业,派息也是从你的本金派给你,全部是骗人的 一般债券类型的一年kui10%,股票型的得亏15%,还有一个保本一年期的基本收益都是0.5%,和活期一样,大家千万别被骗了
问题五:花旗银行的发展 在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的总部设在华尔街,到了19世纪末,已在美国的其他州和海外开设分行。同时花旗银行也是第一个成立国际部的美国银行,在1904年第一个推出旅行者支票。1902年起,花旗银行开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后分别在新加坡、英国、中国、香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开设分行(这时花旗在美国不可跨州开展业务,却跨国开设分行)。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该行取得美国 *** 第29号特许状,国民银行执照,改为花旗银行。该名称当时没有叫起来,同时有混用现象。但美国花旗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纽约第一城市银行,美国花旗公司,国际银行,万国宝通银行都属于花旗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该行,将它作为美孚石油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纽约花旗银行脱离了洛克菲勒财团,自成系统。当时,由于业务每况愈下,曾一度依附于摩根公司。到了40年代,纽约花旗银行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大力恢复和扩充业务。战后,纽约花旗银行业务不断扩展。5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纽约花旗银行在竞争中壮大起来,于1955年兼并了摩根财团的第二大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随后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此时该行资产急剧扩大,实力增强,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当时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旗公司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通过这一发展战略,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花旗集团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蓝色字标。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着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
问题六:花旗银行工资怎么样 做客服的话工资在3000左右,至于节假日休息你就要看运气了。因为做客服这一行,休息时间都是根据排班来看的,因为都是三班或者两班倒的,轮到你上班你就得上,不管是不是节假日。柜员一般税后3400左右,可能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花旗银行工资待遇-所有职位
职位名
平均工资 月薪范围
理财顾问 ¥21000 ¥16000 ¥26000
销售主管 ¥10000 ¥8000 ¥12000
高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 ¥7200 ¥6000 ¥8000
操作部实习生 ¥2200 ¥2000 ¥3000
sales supporting ¥2080 ¥2000 ¥3000
问题七: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和中国五大银行哪个好啊 小弟愚见
中国五大行依靠 *** 机构的强大背景 在国内商业银行领域有垄断性的地位 并对中国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 但是实质上只是储蓄银行(deposit bank) 他的业务领域大多还是比较低级
汇丰、花旗、渣打是全球性的跨国银行 也是全球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
汇丰是欧洲最大的金融巨头 各种业务占比均等 对欧美亚的经济贸易有重要作用 同时在香港、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金融领域也有相当重要地位 他也是数一数二的私银和财富管理机构 是交行的第二大股东 并且汇丰中国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大外资行、以资产记排名前20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
花旗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零售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之一 他的定位着重在零售银行 尤其是工商金融、信用卡和消费信贷、个人银行 但他也有投行部门和公共部门 也为跨国贸易和全球金融起着重要作用
渣打相比前两者稍逊 但是他的地位也不容小嘘 在非洲、中东和东盟地区均有完善的布局 将这些地区与发达国家、亚洲等新兴市场紧密相连 对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八:渣打,汇丰,花旗都是哪个国家的?哪个银行更好? 汇丰银行全球业务最多,如果您的业务遍布全球且存在很多企业业务与其他复杂业务,建议您选择汇丰;花旗特色在于零售银行业务,就是我们国内常说的个人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也就是说如果您个人常常到世界各地去或者您想把自己的资产配比到世界各地,建议您选择花旗;而渣打银行的业务特点在于亚洲、非洲和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如果您平时的个人、企业业务大多集中于这些地区您可以选择渣打,另外渣打银行非常重视中国和香港市场,渣打是港币的发钞银行之一,对满足条件的优先理财客户会给予非常好的服务和非常多的增值服务,白金借记卡费率也是三家最低,全世界银联ATM跨行取款免手续费,如果您重视增值服务也向您推荐渣打。
问题九:大连花旗银行好进吗? 哎呀。这个我去面试过。我就要2500的工资都不给。很郁闷呀。也没什么出路。还不管吃不管住的。就是像高级工人一样打资料。很枯燥的说。我当时问面试官来的。反正后来我没去。就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去的多。先找他当驴,然后慢慢找正式工作。看你什么水平了。对外地人来说可能就像个临时的地方罢了吧。建议找日企正式工作。建议努力学习。嘿嘿
问题十:花旗银行的信用卡怎么样 一开始觉得花旗最大的问题是还款难,但是最近可以支付宝还款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大的有点是刷卡活动多,经常有不错的礼物可以刷卡兑换
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安全性问题,本人最近就遇到了信用卡被盗刷的问题,现在正在等花旗所谓的调查小组电话,一周了毫无音讯
⑻ 银行股为什么一直涨这么好呢,意味着什么,科学吗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每年5月到7月都会分红。虽然主要银行的股票表现不理想,但从多年来主要银行的表现来看,他们的股息非常积极,特别是自上市以来,四家国有银行每年都坚持股息,股息不小,近年来许多银行每10股股息可以达到2元到3元。今年各大银行公布分红的时间比往年早了一点。比如3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了分红方案 ,3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也发布了分红方案。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适当放松,购房贷款的发放也进一步放松,这对于各商业银行增加利润绝对重要。房地产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银行贷款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放松地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是银行业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利润的重要好消息。那么在伴随着四大行逐步公布年报业绩,大比例分红的好消息,银行股在之前确实迎来一波浪潮。在上半年银行股的表现应该都还不错,但是到了下半年还是要看宏观经济的方向以及实体经济的总的表现。所以说大的行情应该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小行情还是不断的。
⑼ 美国第一银行的详细介绍和它的CEO的介绍
花旗银行总部坐落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盛顿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人财政总监(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
20世纪初,纽约国民银行开始积极发展海外业务,1902年,该行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国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万国宝通银行之前,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已在拉美、远东及欧洲建立了37家分支机构(Muro,1984,p.47)。万国宝通银行成立于1901年,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展对中国及菲律宾的贸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国在华的第一家银行分行,不久又相继在远东其他地区设立海外分行32家。通过兼并万国宝通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的海外分支网络扩大了近一倍。到1939年,花旗银行(1927年以后,纽约城市国民银行的中文行名改为花旗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00家。
20世纪20年代花旗银行开始开拓零售银行业务。1921年成立了第一家专对个人服务的分行,1928年成为首家提供个人贷款的商业银行,70年代花旗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它成为美国VISA卡与万事达卡的最主要发行者之一。1977年,花旗银行率先大规模将ATM机引入银行系统,目前,花旗银行已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者。为把零售金融业务推向全球化同时扩展分销渠道,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设于15个国家的共2,600家分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
1929年和1930年,花旗银行先后收购了农民信贷与信托公司和纽约美国国民协会银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花旗农民信托公司,1959年花旗农民信托公司改名为第一花旗信托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Trust Co.),两年后合并于第一花旗银行,成为其信托部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5年3月,花旗银行兼并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同时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合并后的第一花旗银行成为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美国第三大银行,1962年第一花旗银行更名为第一国民城市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1961年第一花旗银行率先推出了大额可转换定期存单(CD)业务,该业务使花旗银行能够与政府债券竞争资金,花旗银行取得了新进展。同时,花旗银行进一步国际化,到1982年底,花旗银行已在94个国家拥有1490余个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资产和收益占花旗银行全部资产和收益的60%。
1967年花旗银行组建了控股公司——第一花旗公司(First National Corporation),1971年第一花旗公司改组为多银行持股公司,1974年3月28日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花旗银行也同时更名为Citibank,N.A.。花旗银行是花旗公司的核心附属机构,资产在70年代中期占整个控股公司资产的95%以上,以后有所下降,在80年代改比例在85%左右,目前约占60%左右。花旗银行的董事长、总裁也同时是花旗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
20世纪80年花旗公司先后兼并了Diner’s Club、加州忠诚储蓄银行(Fidelity Savings)、芝加哥第一联邦银行(First federal of Chicago)、迈阿密比斯肯联邦银行(Biscayne Federal)、华盛顿特区的国民永久储蓄银行(National Permanent Savings)。同时,其跨国业务业有了进一步进展,海外分支机构扩展到了芬兰、新西兰等国。
20世纪80年代末,花旗银行由于在海外及商业房地产方面的不良贷款而陷入了困境。1990年至1992年3年内,信贷损失准备达到100多亿美元,1991年税后利润亏损9.14亿美元。不过,经过里德领导的三年复兴计划(1992-1994),花旗银行迅速调整了资本结构、恢复了资本实力。1995年,花旗银行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5亿美元,资本总额也上升到了277亿美元。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上升到了192.4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1.9%。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宣布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旅行者集团原是一家生命与财产保险公司,后来它通过收购一家美国投资银行—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公司,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7年,该公司又以90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新组建的所罗门?史密斯?邦尼(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旅行者集团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有:生命与财产保险、投资银行、商业信贷、私人理财、资产管理等。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企业兼并案,合并后组成的新公司成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合并后花旗集团的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通过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公司之一,由1997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58位一跃升至1998年的第16位。
1999年,花旗集团与日本第三大证券行日兴证券于日本共组合营企业-日兴所罗门美邦。该合营企业自成立以来各项排名均突飞猛进,2000年更于股票及相关交易界别中荣登榜首。在2001年上半年,日兴所罗门美邦于日本市场安排股份配售交易所占的市场份额为55%,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2000年4月,集团的投资银行旗舰所罗门美邦成功收购宝源投资,建立了一家一流的泛欧洲投资银行,令花旗集团于殴洲市场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为把零售金融业务推向全球化同时扩展分销渠道,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设于15个国家共2,600家分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2001年,为壮大其在墨西哥以至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地位及业务表现,花旗集团以逾120亿美元收购墨西哥第二大金融机构Banamex。
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达1兆美元,于全球雇有二十七万名雇员,为逾一百多个国家约二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以红色雨伞为标志的花旗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花旗银行、旅行家集团、所罗门美邦、CitiFinancial及Primerica金融服务公司。集团2000年的核心收入达140亿美元,2001年收入达146亿美元,为全球盈利最高及财政最稳健的公司之一,其股本总值达880亿美元(2001年),一般股本回报率为20%。雄厚的资本促使集团能运筹帷幄,顺利过渡逆境并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大展鸿图。在2001年、2002年《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中,花旗集团皆名列第5位,在全球金融界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