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中庄家说要联合散户坐庄,这是什么意思
股市中庄家联合,散户坐庄,这种情况只有出现在遭受金融狙击手做空或做多的这种情况才会碰到,然后还不见得是真的消息。因为这种股市上的战争根本就不是我们普通散户可以接触得到的,我们也完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来源。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庄家有可能会联合散户坐庄,就是遭受到了大的金融狙击手做空或者做多的这种情况。比如说国外着名的浑水公司。把这个公司的股票做高或者做低,然后赚取这个差价,那些大的金融公司,他们本身能够动用的资金都是上千亿的,甚至说更多的,因为这公司股票市值是1,000亿,你就用1,000亿,你就想撬动这个资金市场吗?你得拿更多的钱来撬动他们,成功了大赚一笔,他们失败了,那就被套进去,就是亏钱,你是这个公司的持有者,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股票被这么做吧,所以你需要找一些朋友,散户的力量有时候也是可以利用的,只不过散户非常不稳定。
B. 总市值,流通股本,总金额有什么关系
市值: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也即为公司名义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一般市值在0~100亿范围为小规模公司,100~1000亿为中等规模公司,大于1000亿为大规模公司。
流通市值:某特定时间内当时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流通股票总价值。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中分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等。目前只有个人股可以上市流通交易,这部分股票被称为流通股。这部分流通的股份总数乘以股票市场价格,就是流通市值。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杠杆: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建设银行:流通市值只占总市值的3.8%,那么只要用资金在二级市场拉抬这3.8%的流通股股价,企业的市值也会等比例放大。相当于用小资金,撬动了大市值。
总股本:有两种解释,1.公司发行股份数量的总和, 2.资本总额,公司资产的总价值。股市中,我们说的总股本,一般是指股份数量。
C. 股市蒸发掉的金钱去了哪里
股市市值是根据总股本计算的,总市值只是个虚值,并没有那么多钱流入股市,所以这些钱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就比如总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当股票价格从1元涨到10元,总市值就是1000元,而这当中流入的钱并没有1000元,也许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价格拉到10元。当股票价格又重新回到1元时,总市值又回到100元,就并成了蒸发掉900元。真实流入的钱就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能赚钱。
有一类人就是得到可靠的内幕消息后,凭借关系从银行贷出数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快速运作,大赚一把,然后还给银行,退出股市。难怪有人说,中国最富的人群,并不是那些抛头露面的企业家,而是暗地里调动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幕后“资本家”。还有人说,中国私人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国有资产私人化的人;二是证券市场交易内幕化的人。这或许有点夸张,但却实在令人深思。
第四类
快进快出的游资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在股市的特点是快进快出,一般只阻击有7%涨幅左右的股票,迅速拉上涨停板后,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其在涨停前已经吸够筹码,那么封停只不过是为了明天高开出货而已。第二天,他们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然后迅速卖出。一般追涨的散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全身而退了。
第五类
极个别散户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之一来计。比如着名的股神“杨百万”,其实大部分赚钱的散户都是运气好。然而,更多的股民是“下地狱”,最近有媒体报道的那个湖南娄底小股民义武从去年3月13日初涉股海,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不足7000元,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他的两个同伴的遭遇和他一样。
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英国《经济学人》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说,“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记者观察
为何多数散户资金“蒸发”快?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统称为“散户”。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财政和券商那样旱涝保收,不可能拥有“大小非”的低成本优势,更没有本事从股市里“融资”,因此,要想在股市里成功,低位买入,高位逃顶是散户赚钱的不二法门。
但自我国股市创立以来,媒体报道过从几万元炒到上亿资产的幸运投资高手,然而,这只能以数百万分一来计,出现的概率不比买彩票高多少。更多的情况是,大量股民炒股初期赚了点小钱,最后又全部赔了进去,而且,还亏掉了老本。散户为什么老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者,而不能成为永远的赢家?答案是,散户终究只是散户,这是“宿命”。
一方面,散户恐惧下跌,而且本金有限。因而在市场真正跌至谷底的时候,要么被吓傻了,不敢进场,要么是因为手里已经没钱,想“抄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散户很难买在低位。
再者,散户喜欢跟风、追高。当股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升幅之后,多数普通投资者才开始关心股市,这时进场的话,已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可言。随着股市进入主升段,“赚快钱”的独特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身股市,疯狂炒作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热门股,出于“再赚一点就走”的贪欲考虑,高位进场的多数人不再愿意离场。由于舍不得离场,散户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在随后的熊市中越陷越深,逢低“补仓”,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D. 股票杠杆,几倍几倍什么意思 - 百度知道
了解股票配资的朋友都知道,公司可以提供1倍到10倍的杠杆,但是刚进去这些公司的时候,不可能马上拥有10倍的杠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在公司里面通过你的操作,发现你的确是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且操作收入比较稳定。这时才可以慢慢的增加杠杆倍数。
甚至很多公司当客户进去的时候,杠杆的倍数仅仅只提供两倍到三倍。或者两倍到5倍,等到顾客的收益稳定了之后,知道顾客的操作水平,才能够逐渐放开高杠杆的倍数。比如可以放开10倍以上的杠杆。
杠杆配资不是说加的杠杆倍数越高就越好,因为杠杆倍数加高了,也就意味着风险会增加,很多人对于金融杠杆不理解,甚至以前都没有接触过金融杠杆。所谓的金融杠杆就是说用较小的资金撬动更多的资金,理论上来说这个杠杆的倍数可以加到很大,同时风险也会放大。
比如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如果说产生了一倍的亏损,在10倍杠杆的放大之下,你就会产生10倍的亏损。如果你加了100倍杠杆,也就是说亏损被放大了100倍,因此杠杆是把双刃剑,在用的时候必须要谨慎小心。当股票市场行情非常好的时候,很多人也是想要去玩股票,此时你可以选择把杠杆加高,因为这个时候杠杆高了,你的收益反而会提高。
E. 股市如何加杠杆
股票投资加杠杆可以开通:融资融券、期权。融资融券:投资者可以向证券借入一定的资金,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操作股票;投资者也可以向证券借入证券,再卖出证券;期权:期权的出资者需求付出少量的权利金就可以获得更大金额的股票市值。
具体流程;
1、了解股票并确定合作意向
交易者在办理前,应首先对的操作方式(使用出资方账户)、交易限制(不可操作ST、*ST等)以及交易风险(杠杆比例)进行全面的了解。此后,交易者需要选择比例并决定额。比例并非越大越好,交易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比例越高,行情向不利方向发展时对您自有资金的危害也越大。
2、签署期货资金合作协议
收到合作协议后,请您务必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尤其是关于账户风险监控细则的条款。正确理解风险监控细则对于交易者是至关重要的,如您对这部分内容存在疑问,请务必在协议签署前与客服人员联系。
3、存入风险保证金
账户查验无误后,交易者按合同约定金额及账号支付风险保证金。
4、正式开始交易
确认到款后,账户正式交付给交易者进行交易。
F. 有一百亿资金,只买一只市值60亿的公司股票,能不能随意让它涨跌
先说答案,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强行操作,那么最终你坐牢的几率或者被处以巨额罚款的概率很高。
5%的举牌线
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就必须要举牌线,以后每增加5%,都要公告。也就是说当你持有5%的时候,你就必须对外露出你的真面目了。这时候肯定会带动股价上涨,因为很多人知道有投资者盯上在这只股票了。
总结
有那100个亿好好的存银行吃利息就好了,干嘛非要操作什么股票?按照100个亿的资金量,你就是存在银行里的活期,一年的利息都可以达到:100*0.35%=3500万元;如果存在定期里,以这个体量的资金协商个5%的利率不成问题,100亿一年的利息就是5个亿,就算协商不成,以银行2.25%的大额存单利率,一年也有2.25亿的利息,有这个钱,好好的享受生活不好,偏偏想要去挑战铁牢几年游?
G. 要多少资金能拉动,市值100亿的股票,能使股价翻倍
公司又实质性利好,连续一字涨停,很少的资金就可以。如果生拉硬拽,没有任何利好,几十个亿也不够
H. 股票中杠杆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办理的
股票杠杆交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券商的融资业务,一种是民间的股票配资业务。下面介绍这两种股票杠杆交易的相关情况。
需要交易经验满6个月 ,前二十个工作日日均市值50万以上,通过融资融券业务考试,再通过营业部柜台即可申请开通。
在投资中,所谓的杠杆作用,就是指在资本结构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资金来提高普通股的投资报酬率。购买者本人投资额较少,但由此可能获得较高利润或者较大的亏损,其杠杆作用较大。
杠杆股票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采用现金保证金交易购买的股票。
二是采用权益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
三是采用法定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影响保证金的因素很多,这是因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各种有价证券的性质不同,面额不等,供给与需求不同,所以,客户在交纳保证金时也要随因素的变动而变动。
杠杆炒股的作用是放大炒股资金,例如:手里只有20万本金,可以加四倍杠杆就有了80万的账户了。当然,这加的杠杆是需要付出额外的“借款”成本的。
杠杆炒股,一方面是放大盈利,另一方面也会放大亏损。在股价上涨时,杠杆炒股还是可以的。但股价一旦下跌,问题就来了。原本正常的炒股亏了1万就是1万,而杠杆炒股就不一样了。杠杆越高,亏损得越严重。
I. 杠杆炒股如何知道么
“股票杠杆”是指以借款方式取得资金来股票。在投资中,所谓的杠杆作用,就是指在资本结构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资金,如债,优先股等,来提高普通股的投资报酬率。者本人投资额较少,但由此可能获得高额利润或者较大的亏损,其杠杆作用较大。术语这样多,很多人可能看的云里雾里的。说白了,股票杠杆是以小的资金撬动大的资金来买股票。现在在线上操作申请,账户和实名认证就可以进行操作了。线上门槛比起线下门槛是比较低的。线上杠杆的好处就是,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不需要证券账户。但是风险也是放大的,所以常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正规的就是券商的两融业务,即融资融券,融资指你向券商借钱买入股票,融券是你向券商借来股票卖出,也就是做空,但由于各种原因,两融业务基本都是借钱买入股票去做多,做空的很少,因为大部分时候很难借到股票。这个业务杠杆很低,基本都小于一倍,利息一年8%左右,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基本很难出现爆仓。
J. 为什么资金大量涌入会使股价上涨
平均利润率与股价3.1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是关于资金流动的一条客观定律,其大意为: 当两个部门间投资利润率存在差别时,资金就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直到两部门的投资利润率基本相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述平均利润率规律就是:水往低处流,资金向利润率高的地方走。 股票的价格是直接受资金的供给情况影响的,当进入股市的资金增加时,股票的价格价就会上涨,如利多消息出台时,外围资金就纷纷进入股市,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涨。 1994年7月底公布“三大政策”及1995年5月17日公布暂停国债期货的消息后,都诱使了大量资金入市,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股市的暴涨。而当股市资金向外撤时,股价就会下跌。 当某个领域的投资利润率发生变化时,股市和该领域间的投资利润率就会产生一个位差。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股市和该投资领域之间就会出现资金的流动,而资金流动的结果就会引起股票的价格发生变化。 股民投资于股市,其期望就是获得超额利润,即获得超过社会平均投资利润率水平的收益。而股民在股市中的一切操作(买进和卖出)都是平均利润率规律的集中表现。综合起来,平均利润率规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以下四个方面。 3.2给股价定位 绝大部分股民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认为股价会上涨,且一年之内的涨幅肯定要高于自己能涉足的投资领域,要不然,股民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的领域。而股民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的结果,就会驱驶股价逐步攀升,从而导致股价收益率的下降。当资金运动的结果使股价收益率接近于其它领域的平均水平时,股民购买股票与进行其它投资的收益就基本相等,此时资金的流动就会趋向于平缓,股价就会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既不上涨,也不下跌。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有给股价定位的作用。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其资金实力较小,又要兼顾工作,其在现阶段的主要投资渠道也就是银行储蓄、购买债券和股票投资。由于银行储蓄几乎无风险可言,又不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所以银行储蓄是一般市民的首选投资工具。若要进行股票投资,一般都会将银行利率作为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当投资于股票的收益要大于银行存款利率时,人们将选择股票;反之,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时,人们将会选择储蓄。所以,当一个股市的股民较为理性和成熟时,股市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就会与所在地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因而其股价也就稳定在与此相适应的水平。 衡量一个股市的投资利润率通常是用股价收益率的倒数——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由于股市的投资利润率与平均市盈率之间是倒数关系,当股价收益率与银行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时,也就有: 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 当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定以后,股市的市盈率也就稳定在一个相对应的水平,股票价格也随之确定。 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