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认识资产配置和大类资产
从制作财务表中我们学到财富管理的方法,要想加快财富积累,得通过财富管理开源节流,今早增加自己用来投资得资产。利用时间得魔力让我们把雪球滚起来。
那有了继续之后,市面上这么多产品,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要建立资产配置理念,认识大类资产得的特点。
一、资产组合的调整和再平衡
资产配置这个词是1990年马科维茨和几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核心理论就是资产组合的选择理论。像我们常听到的风险平价模型,均值方差模型都是基于资产配置发展出来的理论。2017年出的一种全新公募基金--FOF基金,称基金中的基金就是走资产配置的路线。
资产配置就是通过选择多种资产,按照适当比例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让这个组合能够满足自己的财务目标。
其实做理财的目标,不是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希望自己的财富获得长期、稳定增长,而资产配置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不二法门。
我们在买股票的或者债券的时候,思考的是单一产品的情况,能否赚钱,风险多大,但实际上,这种逐一判断产品的方法,则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各类资产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投资最后能否赚钱,资产配置则提供了一种从总体上考虑投资品种的方法。
why?为啥投资一定要采用资产配置的方法。
(1)资产配置的意义首先在于分散性。
有句名言“鸡蛋不要。。。。。。。。”,长期来看,大部分资产总体的价格都是上涨的,股票会随着上市公司的盈利增加价值,债券靠时间产生利息,房子收租,即使是黄金,也会随着通货涨价。
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在投资里亏了钱呢?原因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价格上涨,并不是平摊在每一天的,资产价格的重大变化往往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连续上涨下跌,形成我们所说的趋势,只要你能一直在市场里,就总会等到这种集中上涨出现,从而长期获得平均的正回报。如果你不能在市场里生存得够久,就可能错过机会。
so,要想赚钱,先确保你自己能一直站在市场上。那资产配置,就能帮你避免致命打击,确保不会被提出市场。那其实你已经赢了一半了。
分散得核心作用在于,它能使你永远屹立在市场上,而这是获得长期投资回报得必要条件。
大多数赔钱的人,就是重仓某个品种,其实再好的品种都有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那你就很可能被踢出市场了。
再者,你也不可能再大涨前就预测得到要上涨然后买入,所以,分散化的投资还能让你不会错过历史性的机会,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
当然,如果你寻求一夜暴富,想在抓住上涨机会时候大捞一笔,如果分散了,仓位太低,赚得就少了,那也有可能是你买的资产不如预期,这时候风险就很大了。所以做投资得时候不能太过想着一夜暴富,而是首先考虑的是下行得风险。就算是巴菲特和芒格,虽然他们对分散性颇有微词,但巴菲特对普通投资者得建议也是买标普500指数吖,而且,这其实也没对比性,毕竟巴菲特他有资源啊,也有钱啊,他买了公司,靠他的资源,能把这个公司搞起来吖。
(2)资产配置能够改变金融产品得特性,从而为你量体裁衣得定制出个性化得组合。
做投资的时候,最关键得三个基本特征,收益、风险和期限。但是三者又不能兼得,市场上找不到一个收益又高,风险又小,期限还特别ok的产品。那怎么办,用资产组合的方式配一个咯。
举个例子。用一个最基本的资产配置策略:每年年初将资产平均分成两半,一半债券一半买股票,每年调整一次。假设股票选我们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把分红的再投资也算进去,表示了你买沪深300指数并持有能够产生的收益)。债券选择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代表你买市场上债券所能获得的平均收益)。
接着我们看07年到16年的情况。分别是,只买股票,只买债券,和各买一半三种情况。结果如表格,各买一半的收益率远远高过其他两种,而且单年最大亏损从-65%下降到-27%。
不可思议是吧,这就是资产配置的力量,它改变了股票和债券的金融特性,没对市场做任何判断,组成了一直无论从收益还是风险来看都更优质的投资者资产。
其实秘密就在于,债券和股票不会同涨同跌,准确的说,还有相反特性,就是股票涨的多的年份,债券往往涨得少,而在股票大跌的年份,债券往往容易涨得多。
比如,今年股票大涨,那次年年初的资产平衡,会多分配一些资金在债券,也就是让高风险高收益股票赚到的前,进入到低风险债券中,其实这里面也是时间的魔力,因为股票回调,你的钱在债券里,可以享受增长还能保护本金,避免雪球变小,等股票下来,那你通过再平衡买入更便宜的股票筹码,这就是里面的逻辑。
so,资产配置的核心方法就是要去把资产分配到相关性不高的资产上,这样做的好处是
1.构建出一个再风险和收益特性上同时都更有优势的组合。
2.搭配出一个风险程度符合个人承受能力的组合。
(3)资产配置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有据可依的投资决策方法,让我们投资更有章法,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性的弱点。通常我们买股票都是,听别人说什么好就买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卖,那就是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那资产配置就是这套方法,各部分仓位比例,何时调整仓位,依据系统投资,我们会有更强的心里支撑。通过一整套资产配置的方法,你能够有计划地去调整自己的组合,当市场出现下跌的时候,你会指导这是组合本身要承担的风险,而且通过分散化都得资产配置,也能够减少净值回撤,就不会手忙脚乱很慌了。
心理素质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环,完善的交易系统帮你增强信心,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
做好资产配置的两个点
1.资产组合必须是符合个人的财务和心理特点的,这就说明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万能的资产组合,必须因人而异。
2.资产组合必须由能够提升整体组合效能的产品组成,不是什么产品都能丢进来。
所以资产配置就是将资金分散配置到多种资产上,能够形成具有与原始金融资产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组合,让资产组合具有更好的收益风险比,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易系统,给我们的交易心里更好的支撑。
② 资产配置什么意思 资产配置简单介绍
1、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2、在现代投资管理体制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机构投资者资产和负债问题的本质、对普通股票和固定收入证券的投资特征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资产管理还可以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来改善资产配置的效果,也可以采用其他策略实现对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不同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支付模式,并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投资需求。
③ 资产配置是什么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在现代投资管理体制下,投资一般分为规划、实施和优化管理三个阶段。投资规划即资产配置,它是资产组合管理决策制定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机构投资者资产和负债问题的本质、对普通股票和固定收入证券的投资特征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资产管理还可以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来改善资产配置的效果,也可以采用其他策略实现对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不同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行为特征和支付模式,并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客户投资需求。
资产配置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从范围上看,可分为全球资产配置、股票债券资产配置和行业风格资产配置;从时间跨度和风格类别上看,可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和资产混合配置;从资产管理人的特征与投资者的性质上,可分为买入并持有策略(Buy-and-hold Strategy)、恒定混合策略(Constant-mix Strategy)、投资组合保险策略(Portfolio-insurance Strategy)和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Strategy)。
买入并持有策略
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指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买入并持有策略适用于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偏好变化不大,或者改变资产配置状态的成本大于收益时的状态。
恒定混合策略
恒定混合策略是指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恒定混合策略是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因而最优投资组合的配置比例不变。恒定混合策略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
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④ 什么是资产配置基础知识
财物这个近年来逐步流行起来的延伸概念,是一种将你的所有出资在彻底不同的证券类型中,以到达希望的出资报答和风险程度的分散出资办法。这些证券类型中最常见的是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债券和国债)、货币市场、现金和房地产。财物是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正如股市教给咱们每个人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不总是正确的。所有市场都具有周期性,都会对不同的事情做出反响。例如,当你考虑股票、债券、房地产和货币市场(四种常见的类别)的走强或走弱的前史时,很明显它们能够互相独立运转。对于财物有三点有必要着重:
1.财物这个概念应独自考量而不应当被普遍运用。财物作为一种在不同的投财物品间本钱的办法应该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进程。因而当我看到主张持有50%股票、40%固定收益产品、5%房地产和5%现金时,这让我置疑:为什么这要被运用于每个人?事实上,财物只有契合你的风险情况并契合个人在特定时刻点上对于市场的假定才会见效。
2.房地产应被包含在组合之内。你或许现已将大部分可用的资金投入到自己的房子上了,或预备在未来某一天投入到房子上,这意味着你资金的一大部分都到了房地产上。从前史上来看,这一直是个不错的主见,由于房地产(至少在2008年前)跑赢了大多数其他市场,并且一旦阑珊趋势完毕,房地产有可能会稳定下来。你能够选用另一种办法,行将个人房产排除在组合之外,然后经过房地产出资信托基金(REIT)或房地产ETF将-部分资金到房地产出资上。
3.股票被作为独自一类。就我而言,财物最大的问题是把股票看作单一市场。我以为,在多种不同的股票间进行才更为合理些,股票出资包含直接持有小盘股、中盘或大盘股,以及一起基金或ETF,这些都应作为独自的类别。在这些类别里,你也需求确认是否要运用基金或ETF.只有将股票组成部分划分红相关联但又独立的类别,你才能真实分散你的出资组合。
作为出资组合分散化的一种延伸和久远的观念,它的优点便是能够协助你从更大的经济环境来考虑你的出资,而不仅仅是将它作为一种寻觅的办法。作为小盘股出资者,你能够经过确认如何在小盘股和其他股票类别(例如,大盘股、中盘股或一起基金)之间来充分利用财物这一主意。
分散化出资和财物是出资组合管理的重要东西,这些东西的意图是下降风险。当然,经过将风险分散到宽广市场的不同部分来削减全体风险,乃至像我之前说到的那样,依据不同的风险水平来分散出资,这些都非常重要。实施分散化出资将会进步出资组合自一体体现,并在市场骤变时协助你防止灾难性的损失。
⑤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简单说就是通过对不同风险、不同期限、不同区域的理财产品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达到财富稳定长期增值的目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控制风险,一个是满足流动性也就是平常使用的需要。⑥ 如何理解资产配置
1.资产配置的意义
大卫·史文森在《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阐述的资产配置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
理解这个思想大致包括几个方面:
1).理解各个大类资产的长期收益水平和价格波动特点;
2).理解择时和证券选择的困难,以及它们对总收益的贡献很低,理解配置决定收益;
3).结合自身的资金性质、心理特点等,有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
4).设定各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用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收益预期;
5).在持有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使得大类资产的比例偏离一定程度时,进行交易使之恢复到既定的比例。
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意义在于一旦理解并按此操作,那么你在投资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绪,做到知行合一,就能达到比较不错的收益水平。
另一个意义在于,这个思想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和处理投资的框架,也是一个实践的起点。我们可以先采取“资产配置+指数化+被动再平衡”的投资策略进入市场,如果不愿意深入研究,那么就这样效果也不错;如果确信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就一步步前进。
2.择时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择时的意思是主动调整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购赎回的统计数据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申购基金相当于投资者整体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赎回则表示减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来衡量投资者整体的择时能力。统计结果显而易见,投资者整体上在做高买低卖,择时对收益的贡献为负的。
但是,投资者整体不可能跑赢市场,另一方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少数人赚钱。所以上述统计只能说明择时之难,而不能说择时无效。
根据技术指标来择时是很难的。但是如果锚定一些基本面指标,比如某类指数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据此设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则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择时。这种择时保证了低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大,高估时股票仓位相对较小,真正做到了大级别上的高抛低吸。
3.证券选择之难
在资产配置框架里,证券选择是指偏离指数化而进行主动选择股票来购建组合。史文森主要通过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基金的业绩对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了证券选择之难。我对此毫不意外,如果统计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价值投资者的业绩,结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都是证券选择的高手。
证券选择确实很难,从收益来源分解来看,在统计主动证券选择的收益时,只有超越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证券选择贡献的收益。这个定义本身就对证券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
为什么说配置决定收益,为什么说统计表明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刚才提到如何计算证券选择的收益贡献那样,超过指数收益的那部分才会算作证券选择的贡献。对于择时来讲也类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为基准,择时(调整股票比例)的结果超出基准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择时的收益贡献。
再考虑到投资七亏二平一赚的残酷现实,那么大量样本的统计结果出现“资产配置贡献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告诉我们,择时和证券选择很难,靠资产配置就能取得投资成功。
5.择时和证券选择的意义
尽管如此,择时和证券选择对于积极投资者仍然是有意义的。一般地,从风险和收益来衡量,择时或证券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在风险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险;
3).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收益。
其实不仅这些,只要能带来足够的好处就是值得的,可能还包括:
4).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缩短了投资期限,适用于到期后仍能有较好的再投资选择,提高了周转率;
5).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换到了期限更长的证券,前提是这个收益率很满意愿意长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决策的麻烦;
6).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低了波动幅度,有利于心态稳定;
7).在风险和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构建的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于把握的。
6.择时 vs. 证券选择: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来,从基本的资产配置框架出发,择时比证券选择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数的PB作为锚进行股票比例的主动调整,涉及的知识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实践。但证券选择涉及的知识就太多了,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前只会适得其反。
从资产配置框架出发,积极投资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择时,即根据估值水平调整股票比例;另一个可选方向是研究各类风险套利机会,以及类似网格交易等系统化的操作策略;最难的是主动选股。
⑦ 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作为普通人来说该如何理解呢
上图显示的,是小乌龟投资组合和沪深300的历史回撤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从2015年年中开始,由于A股大跌,因此买股票的投资者,最大回撤接近50%。也就是说,往股市里投1万元,在最糟糕的时候,账户上仅剩5000元。在2018年,类似的情形再次发生,让股民们欲哭无泪。
但是秉承多元分散投资哲学的小乌龟投资者,在相同期间的最大回撤,为30%左右。虽然也是跌,但跌幅要比股市好很多。因此,其坚持长期持有的信心也会更强。
总结
广大投资者普遍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选择什么时候买入和什么时候卖出。如果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投资者将遭受巨大的投资损失。通过资产配置的思路进行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解决该难题。这里的资产配置,是根据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如本金多少,想赚多少钱,能承受的最大亏损是多少,多久要用钱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配置比例。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要想从资产配置中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投资者们需要谨记以下几个原则:
1)控制成本:只选择那些最便宜的ETF和指数基金进行投资。
2)多元分散:把投资目标尽可能多的分散在不同的资产类型中。
3)长期坚持:这个投资方法,无法保证你在短期内一定赚钱。但是如果有耐心长期坚持下来,投资者就能获得很不错的回报。
4)有效系统:坚持定期或者动态的进行再平衡,是提高投资回报的有效方法。
⑧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