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公司有1000万总资产,其中20万现金,还有100万负债,如果有一百万股股票,那股价怎么计算
(1000万-20万-100万)/100万=8.8元/股
这就是习题吧,现实里的公司不可能这样的资产结构吧。
㈡ 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是怎样的股票应该占多少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㈢ 公司总资产跟原始股的换算。如总资产1000万能有多少原始股又能发行多少上市的流通股
1000w应该不能上市,太小了。
总资产是公司价值多少,是会计公司估价出来的。
原始股只是扩股钱的股票,和扩股后的股票一样。
这四个没必然联系,没有数字关系。
公司总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递延税项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
价格就是买卖成交价。
㈣ 100万以上可用资金,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如果是为了跑赢通胀,保值增值,那直接买一个固定收益理财。建议直接做正规的固收类产品,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发行的受监管的产品,尽量不要碰P2P,目前行业风险偏高。风险比较低的有信托,资管,契约型等。
信托类的年化收益6-8%,契约型基金一年期8-10%,但前期需要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个东西。我的专栏里有介绍这些理财的种类,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目前国内百万以上的投资方式并不多,主流的就是买这类私募产品了。未来10年股权应该会兴起,如果碰到好的股权项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的话也可以关注一下。
如果是为了高风险高收益,那方式就多了,股票,基金,期货,外汇,什么会玩什么,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风险与收益同在,看自己能力了。
㈤ 股票占家庭现金资产的比例多少最好
投资者可以通过4321定律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即40%的收入用于买房或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等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之类的保障。股票只是理财中的一种,目前有多种理财方式可以让您对自己的资产进行配置规划。
拓展资料
理财的几个途径
1.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一般很低,可选类型较多,回报相对稳定,投资门槛也相对较低。但是现在银行为了吸取更多的存款,往往会发行一些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虽然是银行发行,但也有风险,而且是不保本的,需要谨慎投资。
2.基金。基金的种类有很多,风险也有不同,但是基金的风险小于股票,收益较高。
3.股票。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的风险很高,同时高风险的同时也有着高的回报和收益。
4.保险理财。保险理财是投保客户从保险公司购买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从设立条件、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再保险机制、再到人寿保险公司不得解散,每一个环节都是由银保监严格监管的。保险理财的风险较低,可选种类多,但是灵活度比较差,需要较长的期限。
5.互联网理财。很多手机APP都具备理财功能,种类较多,理财者可以自行选择,灵活度较高,风险较低,收益比银行更高。
6.购买债券。债券有很多种,根据发行主体分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债券收益固定,风险视发行主体不同差别很大。国债是国家发行,风险很小,收益也不高;地方债为地方政府发行,企业债为企业发行,风险相对较大。
总之,不管哪种理财方式,都需要谨慎小心。
㈥ 1000万如何做资产配置
方法千千万万种……还有是1000万现金还是1000万资产(包含房产、商铺、各种金融工具、企业经营等),这1000万是全部资产还是资产的中的其中一部分,配置你是想要保守点的还是进取点的?对于这1000万的流动性要求又是如何?
只能一般的结构建议,10%-30%做防守,50-80%做稳健,10-20%做进取。然后分散在各种领域的市场上,最后根据经济和切身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㈦ 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比多少才合理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理财习惯,都是把所有钱存在余额宝里,资产以万份收益一块多的速度缓慢增长。
其实在两分钟金融看来,这种投资理财观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谢百三教授曾经讲过的,炒股可能会亏损,但不炒股可能穷一辈子。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炒股,毕竟两分钟金融自己都被套着!只是想说,在家庭总资产中,适当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是有必要的。
至于具体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个实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占家庭总资产的合理比重,不高于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你今年30岁,股票可占总资产的50%,这个风险也是这个年纪能承受的,而到了50岁,则要降到30%。
当然,在实际运用80定律的时候,要活学活用,避免四个误区。
1、总资产中,如果房产占了比较高的比例,那么80定律就未必适合你;
2、不能把定律当真理,死板按照(80减去年龄)进行投资;
3、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明明可以多投资一些在股市,却放不开;
4、不要忽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风险,却硬着投资要投资股市。
而在两分钟金融看来,80定律真正传达的是年龄与风险投资的关系,年轻时比较激进,要能承受较高风险,而随着年龄增大,则转向对本金保值的要求。
㈧ 某企业目前拥有资本1000万元,其结构为负债资本30%(年息21万元),普通股权益资本70%
一、、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
(EBIT-21)*(1-25%)/(10+5)=(EBIT-21-35)*(1-25%)/10
解得EBIT=126
二、由于追加筹资后息税前利润预计为16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126,所以选择B方案。
三、发行债券资金成本=0.1*(1-0.25)/(1-0.02)=0.0765
发行优先股资金成本=0.12/(1-0.03)=0.1237
发行普通股资金成本=0.12/(1-0.05)+0.04=0.1763
A方案:加权平均成本=2000/5000*0.0765+1000/5000*0.1237+2000/5000*0.1763=12.59%
B方案:加权平均成本=1500/5000*0.0765+1500/5000*0.1237+2000/5000*0.1763=13.06%
A方案的成本低,选择A方案。
四、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资金筹集费用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律师费、公证费、担保费及广告宣传费。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给发行公司的手续费不作为企业筹集费用。
因为此手续费并未通过企业会计帐务处理,企业是按发行价格扣除发行手续费后的净额入帐的。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他人资金应支付的费用,或者说是资金所有者凭借其对资金所有权向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如股东的股息、红利、债券及银行借款支付的利息。
(8)1000万资产股票配置比例扩展阅读: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银行借款,应付公司债及长期应付款。从资金成本的基本原理来讲,长期应付款与长期借款的情况类似。下面主要讨论长期银行借款与应付公司债的资金成本的计算。
长期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
长期银行借款是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偿还期长,利率在债券期限内不变,利息费用作为费用于税前列支,因而,利息可产生节税效应。
对于无抵押借款来说,不存在筹资费用或筹资费用较小,可不予考虑;对于抵押借款则有筹资费用,还要考虑抵押及担保资产的机会成本。
无抵押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实际上只是税后资金占用成本,即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例〗某企业从银行借入50万元,三年期,年利率为12%的无抵押长期借款,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则:
该无抵押借款资金成本率=12%×(1-33%)=8.04%
㈨ 股市持有资金达到1000万的股民有多少
“市值1000万”的账户,大约是9633 / 0.64 = 15051 人
个人账户资金的数据已经不公开了,只能通过一些新闻来推算。①根据新三板公募基金 投资比例限制将取消,风险等级调降 这个新闻,可以推算。新三板市场合格投资者人数继续增长。②记者从全国股转公司获悉,截至7月17日,全市场合格投资者账户数160万,较2019年末新增130万。③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开发行申购,开通询价权限的网下投资者达9633户,占符合开通条件的64%;共有80.26万户投资者参与公开发行申购,占全部合格投资者的49.38%,新开户投资者中参与申购比例达60%。④看下开通询价权限的条件:证券业协会网下投资者注册并开通精选层网下询价权限准入门槛:非限售流通股、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1000万(含)以上。个人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时间应达到五年(含)以上;机构投资者持续经营时间达到两年(含)以上,从事证券交易时间达到两年(含)。
在1.48亿股民之中,个人投资者占比极高,人数高达1.477亿人,占比99.76%,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为35.5万户,占比仅0.24%。所以股民经常被笑称为“韭菜”,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割完一茬还有一茬,生生不息。
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占比情况
人数多,并不代表持仓市值高,因为财富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很低,远低于人数占比仅0.24%的机构投资者。数据显示,99.76%的个人投资者仅持有28.53%的A股流通市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割韭菜”很多时候可能都是机构之间在“互割”而已,个人投资者资产太少,完全经不起“割”。
A 股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流通市值口径,2019年三季度数据)
与此同时,国内财富分配不均的事实在股民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股民资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按照中证登2017年1月数据(后停止更新)简单估算,市值50万以下的账户数有1.38亿人,占比93.61%,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散户。
在这些散户中,72%的人持仓市值低于10万元。其中,市值1-10万账户数为7079万人,占比48%,市值1万以下账户数为3600万人,占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