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有哪些
新强联。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有新强联,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股份作为支付对价来购买资产。
②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定价后因股票大涨会改价格吗
上市公司购买的目标资产都经过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定价并得到买卖双方批准有购买正式合约,定价后不会因股价涨跌而更改购买价格。
③ 股票在上涨期是不是很好出手
这是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当股票处在上涨时期的时候,会有很多跟风操作,很多人可能会怕错过行情。
关于这个问题的逻辑,有一个专有名词这个名词叫fomo, fomo的意思是Fear of Missing Out,你可以直接理解为害怕错过,在投资市场中有很多fomo的案例。
任何资产在上涨期都很好出手。
不仅在股票市场,几乎所有的资产在上涨的行情中都会非常容易出手。我们拿身边的例子来举例,当房价高速上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房地产行情最为火爆,同时也有很多人紧急进场,因为这些人害怕错过行情,担心自己会是吃亏的一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心理原因,资产上涨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购买,资产下跌的时候反而没有人关注。
综上所述, 股票上涨期的时候确实非常好出手,在此期间不建议进场。
④ 历史上涨幅最大的股票是谁,涨了多少倍,最高股价是多少
一般来说,有着翻倍涨幅的股票有几种,比如资产注入,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借壳上市,产品突然收到某种事件利好,产品成为稀缺性产品,公司业绩爆表大增等等,也有纯粹的资金炒作股价等,股票一旦被炒作起来,吸引资金跟风,散户更是疯狂追高,股价一涨再涨,但涨的太高,就产生很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从高位跌下来也是很惨的,对于一般散户来讲,不建议做这种大起大落的高风险股,走势比较稳健的个股比较适合散户做,资金炒作的股票,看上去赚钱效应很强,但高位接盘亏起来也跟瀑布一样。
⑤ 最牛中概股暴涨1100%!超万亿外资却在争夺A股的核心资产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的 历史 。从发行B股有限开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纳外资参与A股交易,再到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落地,最终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加快与世界的互联互通。
随着A股对外开放进程提速,A股的核心资产正在成为外资“疯抢”的对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已高达11845亿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亿元,再创新高。
第一只B股诞生
回望之初,20世纪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初具雏形,处于国民经济转型浪潮中的中国企业尝到上市融资的甜头。大批企业亟需发展生产和扩大市场影响,与正在寻求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境外资金不谋而合。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动能。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此前透露:“我们吸引外资,过去是发债券这种形式,资本进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这个是客观需求,外资有要求,企业也有要求,因为我们自有的,国内的资本量不够用 ,投资上不去,那个时候缺钱,就提出这种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来了。后来我们就做了试验,就两个市场,两个价格,两种货币,就搞个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是这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扇门就是由有着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230名“股东老板”的电真空B股所开启,也谱写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 历史 。
当年2月21日上午9点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号大厅旁的贵宾厅内,一群西装革履的海外证券专家挤在窗前。随着一个锣声的敲响,电子行情屏上显示着发行价每股70.8717美元的电真空B股开盘价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资者成为幸运儿,其委托的券商“红马甲”抢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单成交的B股。电真空B发行认购相当火爆,3天内即被抢购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国香港和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B股的发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国与国际市场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要想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还只是迈了半步。因为上市公司和企业都在境内,只有投资者是境外的。
青岛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诞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中国内地企业的通道,但内地企业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对于90年代新生的中国资本市场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争论当然有了,为什么好企业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国内上啊?它就是有一个问题,国内没那么大市场,吸收不了。再一个问题,资金量的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国际上市,是国有企业股份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道路,学习国际经验,用国际规格改造国有企业,这是改革的创举。再一个,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
实际上,1990年开始,监管层就已经开始研究国有企业改组后去中国香港上市的问题。当年6月香港联交所组织30多位专家,成立了中国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有关问题。
刘鸿儒后来在镜头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来的,国务院派我带着小组专门向香港去做调查,写过意见,最后才定下来的。组织一个联合小组,香港内地联合小组,研究国有企业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国际上市问题,我们在联合小组干了一年,研究各种问题,主要是法律问题,研究完了之后,才上市的。这是国际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屏幕上,青岛啤酒成为内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这只谐音“一路发”的股票,最终获得110倍的超额认购。
“从香港联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开香槟酒庆祝,唯独青岛啤酒上市这一天,开的是青岛啤酒!”刘鸿儒在着书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这样写道。这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香港对内地首只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视。
自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国企获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几近20余年光景,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已有290家国企登陆香港市场,总募资额达近1.88万亿港元。
赴港上市,开辟了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后,这条路越走越宽,中国内地企业开始出现在美国、新加坡、伦敦等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
外资“买爆”A股
如果说H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那么,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则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正式推出QFII试点。2003年7月份,瑞银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等4只股票,正式拉开QFII投资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后,又陆续实施QDII、RQFII等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QFII、RQFII投资总额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绑。
2002年,QFII总额度为100亿美元。2012年,QFII总额度升至800亿美元,2019年则再度提升至3000亿美元。2020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时任光大控股总裁陈爽表示:“我进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当时我们觉得,中国作为在一个发展的轨道上面,人民币资产正好是进入到上升的轨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要进入到中国,我们就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发展我们海外的基金管理业务。”
经过18年多的发展,QFII等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多年来,给A股带来巨额的增量资金。
据央行网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陆股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高达2.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为参与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截至1月20日收盘,外资(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美的集团(000333)总股数达19.5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28%,触及外资禁买比例线。美的集团也因此成为2020年第一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以及A股史上第3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于军对全景网表示,“早年可能偏向于更多的是利用外资来做我们的事,现在逐步的有外资积极想参与中国的成长,不仅仅金融资本,而且战略投资人、企业,国外都纷纷来中国直接投资,展业都在这儿。总有一天人民币会自由兑换,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不仅最大的,可能是最强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涨超1000%
进入21世纪,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国内地高 科技 企业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识经济”、“新经济”概念推动,以互联网、电子上午为特色的企业成为这一时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国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东、迅雷、阿里巴巴等纷纷登陆美股。随后,海外资本市场则出现了更多中国 科技 巨头的身影。
回忆起在美国上市的情景,网络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在镜头前说:“原来觉得中国公司就跟中国制造的这种货物商品一样,应该是属于便宜的代名词。网络股票定价的时候,人家就天然的认为说你是一个中国公司,所以我们参照美国同类公司给你打一个折,就是你的定价。”
“所以我在定价的时候就跟他们讲,你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比美国公司更具有成长性,所以不应该打折,反而应该比他更贵,我对这个公司有信心。”李彦宏如是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达265家,市值合计21827亿美元(约14.28万亿元),占美股总市值比例约4%。
中概股也不断在创造 历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额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现了5只中概股。成交量暴涨意味着,中概股在美国备受追捧,其中成交额最高的蔚来 汽车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117%。
近日,多家华尔街巨头持仓曝光,其中包含桥水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在今年三季度大举加仓明星中概股。达利欧更是多次唱多中国。
北上资金、南下资金成投资“风向标”
对外开放,让国际资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企业。然而2014年以前,无论是QFII、RQFII,还是QDII,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都是单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随后的深港通与沪伦通继续加码双向开放,相继实现了深交所市场与港交所市场以及上交所市场与伦交所市场的互联互通。
随着沪深港通的逐步开放,北上资金、南下资金也逐渐成为投资的“风向标”。
中银证券日前指出,从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资金偏好消费医药,南下资金偏好 科技 医疗。从资金属性看,北上资金近期由以“配置盘”为主导的资金属性向“交易盘”属性倾斜,南下资金属性仍以“配置盘”为主。
北上资金也一度被誉为“聪明资金”。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浮盈快速增长,12月份终于迈过1万亿元大关,创造了新的纪录,最新浮盈高达10168.18亿元。
目前,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已分别成为A股与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是资金面观察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开始,从尝试开放、到有限开放、再到对世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维度的开放格局,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强与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始终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
⑥ 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股票有哪些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已于 2022年 12月 15日受理创世纪的非公开发行新股登记申请材料,相关股份登记到账后将正式列入创世纪的股东名册。
四、本次定向发行新增股份的性质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上市日期为 2022年 12月 22日,限售期自股份上市之日起开始计算,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中,国家制造业基金所认购的股份自本次发行新增股票上市起至 2024年 1月 16日期间不得转让,港荣集团及荣耀创投所认购股份在本次发行新增股票上市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之后按照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⑦ 如何确保买到涨停板的股票
有很多股票经常会出现涨停的状况,很多人都想要购买这些涨停的股票,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买进去。那么涨停股票如何买入?
涨停板股票买入技巧:
一、股价连续多日创近期反弹高点,但没有涨停。主力给近期所有套牢盘解套的机会,说明志在高远。而采取小阳线或中阳线拉升而没有以涨停方式拉升,主要是不想起过多短线资金关注,从而在相对低位收集更多筹码,通常预示加速拉升在即。
二、出现长上影阳K线,全天量比1倍以上,换手率在5%以内,振幅在7%以上。最好是早盘冲高,随后回落的阳K线,这样更有利于洗出短线获利资金。同时要温和放量,换手率最好不要超过5%,因为过大就可以判断主力出货嫌疑,过少则洗盘效果不佳。
三、当股价攻破长上影阳K线高点后,伺机买入。主力成功洗盘后,次日开盘即快速拉升,盘中成功攻破长上影线高点后,就是绝佳买入时机。如华帝股份,上周四早盘冲高回落后,给人一种短线调整的感觉,而次日低开后即快速翻红,并再创近期新高,这就是绝佳的买入时机。
四、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粘合在一起。这是股票持续调整的结果,通常是决定股价能否二次拉升的关键。如果期间大盘持续调整,个股横盘不回补跳空缺口的话,那后市突破概率就很大。同时要注意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一定不能形成死叉,以及缺口的支撑力度。
五、股价向上突破平台整理,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分离,确立买点。主力洗盘结束后,筹码仅一步集中,主力往往会借助利好进行二次拉升。一旦股价形成突破后,5日均线会再度向上,与10日均线重新分离,这个时候就是二次行情的启动点,也是我们的最佳买点,往往有较大概率捕获涨停。
六、量能持续有效放大,显示不断增量资金入场。在成交量方面,成交量急剧放大,体现出具有上升潜力的量能;在图形上,常常会以势不可挡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给人一种突破向上的强烈讯号。
七、出现阴线调整后,再创新高时择机买入。如处于3浪主胜行情中,加速飙升后出现阴线回调,随后再度上攻,成功突破前日高点,形成一个超级短线买点。
⑧ 资产重组对股价有哪些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查看上市公司发布重组公告并且上市公司发布停牌公告,但是有的上市公司发布重组消息后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较大,有的上涨幅度较小,再有还会出现下跌的可能性,那么重组对于上市公司对股价而言是构成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呢,下面我就来分类讨论各类重组对于股价有什么影响。
总结:所以在上市公司涉及资产重组中,不管是购买资产还是出售资产,一定要认真研究资产的标的的好坏,认真揣摩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和重组原因。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⑨ 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第二年股票上涨,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吗
不影响。
股票市场价值的变动既不影响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也不影响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道理很简单,如果影响的话,意味着被投资企业要时时刻刻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进行记录,同时投资企业也要时时刻刻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动情况进行记录,这是不可能的。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⑩ 买入的股票几年涨了5倍但没分红是生钱资产吗
只要从股票中获取的收益大于通货膨胀率,那就算是生钱资产。
而且如果股票涨价了5倍,那绝对算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分红力度肯定小于股票本身价格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