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商誉占净资产30的上市公司股票

商誉占净资产30的上市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2023-01-27 11:26:05

1. 商誉指标大于多少的公司有风险

商誉评估值不超过30%则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内,商誉评估值超过30%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
拓展资料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三元论”
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着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着《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好感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方面。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总计价账户论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2. 股票商誉70%是什么意思

股票商誉70%的意思是被并购企业的业绩不良,有商誉减值的风险。以商誉在公司净资产中的占比为依据,占比越高风险越大,商誉占净资产比例在30%左右为合理中枢,商誉占比大于50%就要引起关注了,大于70%以上的,说明商誉占比远超正常水平。这时需要非常关注被并购企业的业绩情况,避免商誉减值带来的巨大风险。商誉确认后,持有期间不再摊销。但合商誉必须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如后续收购标的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恶化,则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一旦确认要商誉减值,这些减值部分都会计入当年的利润,形成亏损。

3. 商誉指标大于多少的公司有风险

商誉占净资产考量,商誉占净资产比率如果在10%以内,形成减值产生的风险不大;如果超过20%,则为高风险水平。
商誉比例达到30%就要注意商誉减值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避免高商誉的股票,高商誉的股票潜在的风险较大,若股票发生了商誉减值,那么股票下跌的概率较大。
商誉减值是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追逐市场热点、炒概念、做高股价,而高溢价收购,导致商誉不断膨胀,但最后又因为被收购的资产业绩不佳,公司承诺无法达到预期而导致的。
(3)商誉占净资产30的上市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一,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比如A公司要收购B公司,收购价格是50亿,实际上B公司的市值只值30亿,多出的20亿就是商誉,
商誉是一家企业在并购另一家企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收购对价大于或小于被并购对象的可辨认的对应净资产,即我们俗称溢价或折价的那部分差价。但商誉并非在并购后就有,而是在并购后形成的母子公司在合并报表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商誉可以讲并不是一个会计科目,而只是一个报表项目。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多数会计人员平时可能根本接触不到,更不要说普通投资人。
二,用什么指标来分析商誉?
由于2018年报,多达近200家企业引爆了商誉为主的资产减值,令这个市场中的投资者不少人踏中“地雷”,防不胜防,对商誉噤若寒蝉,很多还算有点水平的投资者也来问我商誉的问题,把握不准备商誉该不该减值。
所以我们建立了两项指标来分析商誉的大小,分别是商誉占总资产比和商誉占净资产比率。
商誉占总资产比,顾名思义,就是商誉占企业合并报表的总资产的比例;
商誉占净资产比率,就是商誉占企业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三,商誉资产减值损失,是指通过商誉减值测试后,判断当前账面上所记录的资产未来无法全部变现或只能部分变现,那么,这部分不能变现的资产当然就是坏资产,所以我们在报表中,就会当成损失来处理,进入资产减值损失中。所以,商誉上爆雷多少就要看商誉本身有多大,其爆雷的上限就是全部商誉减值,用商誉占总资产比和商誉占净资产比率就是看假如商誉全部爆雷,分别对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影响有多大。
其次,商誉的减值损失,跟企业收购的公司盈利有关系。如果被收购企业的盈利达不到设定的目标,或盈利仍不断下降,通常情况下,对此类被收购公司形成的商誉,上市公司就会产生资产减值损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爆雷”。
四,分析商誉的指标具体怎么用?
商誉占总资产比及商誉占净资产比率,是负向指标,其值越大,意味着对企业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商誉占总资产比率5%以内,减值风险不大,如果超过10%,那就要注意风险偏高;而以商誉占净资产考量,商誉占净资产比率10%以内,形成减值产生的风险不大,而超过20%以上,对应为高风险水平。

4. 股票商誉占比多少合理

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净资产的比值越大,说明商誉减值的概率就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要注意商誉的风险。
举个例子:发生在收购当中,假设A公司要收购B公司,谈判的收购价格是80亿,但是实际上B公司的市值只值50亿,因此多出的30亿就是商誉。
股票的商誉没有明确的合理范围,因为只要上市公司有商誉,都会在年底进行商誉减值。
如上举例,假设公司当年净利润为40亿,商誉减值就是将净利润弥补被溢价的30亿商誉,所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此哪怕当年赚得多,最后股票一样没有分红,所以短期内要注意高商誉的股票。
不过每年年底进行商誉减值,也是为了次年能轻装上阵,这样次年盈利的钱就会归所有者权益。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5. 商誉/净资产30.8%是什么意思


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举个例子:发生在收购当中,假设A公司要收购B公司,谈判的收购价格是80亿,但是实际上B公司的市值只值50亿,因此多出的30亿就是商誉。
所以一般在年底的时候,就常有商誉减值的说法。商誉减值是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预期的赚钱,需要重新评估价值,所以需计提商誉。也就是说以前买公司买贵了,因此在年底净利润中需要扣除多花的钱,所以业绩亏损而引发股价下跌。
当公司的商誉占母净利润比值超过1倍,业绩将因商誉减值由盈利变成亏损。商誉/净资产的比值越大,说明商誉减值的概率就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要注意商誉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常同花顺商誉扫雷等进行查看,剔除商誉也是为了次年轻装上阵,扭亏为盈。
【拓展资料】
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为了防止公司在做账时夸大自己的商誉,有规定表明公司不能自行确认内部产生的商誉,只有真正有人出资买,才能在报告出现公司商誉。而且我国要求拥有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的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鉴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一般情况下,商誉占比越高,其商誉减值对于公司来说影响也越大。比如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承诺后期净利润不低于多少,但实际的报告中,却不如预期。在报告期末,则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就是当初夸下的海口,并没有实现,这就是高商誉所带来的雷。
现在A股市场上的高商誉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风险,股票商誉值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不合理的,当商誉值大于30%,投资风险一般就比较大了

6. 商誉指标一般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大于多少认为公司存在较大风险

商誉评估值不超过30%则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内,商誉评估值超过30%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商誉是在将来能为企业经营带来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在旧会计准则中,商誉是归入无形资产的,商誉的处理方法与其他无形资产一致,自创商誉不算。

商誉减值测试的基本要求: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所以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但不应当大于企业所确定的报告分部。

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

对于已经分摊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不论是否存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每年都应当通过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

7. 商誉比例达到多少危险

商誉占总资产比率如果在5%以内,减值风险不大;如果超过10%,那就要注意了,因为此时风险偏高。
商誉占净资产考量,商誉占净资产比率如果在10%以内,形成减值产生的风险不大;如果超过20%,则为高风险水平。
风险的来源是商誉减值,而不是商誉本身。
如果商誉本身没有减值风险,比例再高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商誉是确定要减值的,那么,只看占净资产的比例是不够的。还要看占净利润的比例。一个公司的商誉占净资产比例可能不高,但是商誉一旦发生减值,公司由盈转亏(商誉减值损失高于经营利润),股价就会暴跌了。
【拓展资料】
财务分析一定要结合商业实质。不要盲目适用指标。
商誉指标解释:
商誉占总资产比例=商誉/总资产,即公司使外界相信的未来可能创造的超额价值/总资产。商誉通常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经济收益,商誉值的大幅增加一般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件有密切关系。说的日常一些,就是品牌溢价。
有时候我们去挑衣服,明明都是运动服,材质看着差别也不大,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却是千差万别。此外,各种明星的代言,表面上看都是流量“惹的祸”,其实这也是在无形中提升该品牌的商誉。
商誉比例达到30%就要注意商誉减值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避免高商誉的股票,高商誉的股票潜在的风险较大,若股票发生了商誉减值,那么股票下跌的概率较大。
商誉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比如A公司要收购B公司,收购价格是50亿,实际上B公司的市值只值30亿,多出的20亿就是商誉,商誉减值是由于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追逐市场热点、炒概念、做高股价,而高溢价收购,导致商誉不断膨胀,但最后又因为被收购的资产业绩不佳,公司承诺无法达到预期而导致的。

8. 商誉指标一般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大于多少认为公司存在较大风险

商誉评估值不超过30%则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内,商誉评估值超过30%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小心谨慎一些。

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当比例大于30%时,就需注意商誉风险了。

举个例子,在资本市场中,假如某一家上市公司要被收购了,实际账面净资产只有1亿元,但是被收购的公司的品牌在市场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有公司愿意溢价,以2亿元的价格来收购,那么这多出来的1亿元就是该上市公司的商誉值。

净资产是真实反映上市公司财富实力的核心财务指标,在上市公司遇到困境时能够直接解决问题的是净资产,而非商誉,因此,占比超过30%就表明上市公司在关键时刻的解决难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商誉占比越高,其商誉减值对于公司来说影响也越大:

比如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承诺后期净利润不低于多少,但实际的报告中,却不如预期。在报告期末,则未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就是当初夸下的海口,并没有实现,这就是高商誉所带来的雷。

现在A股市场上的高商誉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风险,股票商誉值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不合理的,当商誉值大于30%,投资风险一般就比较大了。

9. 商誉指标一般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大于

商誉指标一般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不超过30%,则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内,商誉评估值超过30%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小心谨慎一些。商誉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减值是指对企业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一般来说,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商誉减值概率越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六条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阅读全文

与商誉占净资产30的上市公司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知名销量最高的饮料股票 浏览:67
股票启明星k线 浏览:170
东南大股票走势 浏览:925
目标风险激进指数etf股票 浏览:318
美邦股票走势 浏览:142
股票账户会有利息吗 浏览:415
股票长期持仓要费用吗 浏览:713
中国哪些股票在美国上市 浏览:685
excel股票实时数据视频 浏览:492
鱼跃医疗的股票趋势分析 浏览:114
中国哪些公司股票 浏览:149
股票主力卖出大于买入 浏览:434
股票软件能交易的基金 浏览:155
国海证券配股的股票啥时候上市 浏览:239
片仔癀这支股票还有投资前景吗 浏览:590
新农开发股票最新走势分析 浏览:694
格力电器股票走势图3年 浏览:743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浏览:95
散户长期关注几只股票为好 浏览:860
看股票行情哪个软件最好 浏览: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