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泛美银行股票

泛美银行股票

发布时间:2023-04-06 20:35:35

① 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

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阿拉伯货币基金、伊斯兰发展银行、西非发展银行、阿拉伯发展基金等。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是完全由地区内的国家组成。
拓展资料枣旁:
1、欧洲投资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是在1957年3月25日,根据《欧洲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的有关条款组成的欧洲金融机构。它的成员都是欧洲共同体的会员国,行址设在卢森堡。欧洲投资银行的宗旨是,为了欧洲共同体的利益,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和共同体本身的资金,促进共同市场平衡而稳定地发展。该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在非盈利的基础上,提供贷款和担保,以资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项目,改造和使原有企业现代化以及开展新的活动。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向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2、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是1965年3月根据联合国 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即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第21届会议签署的“关于成立亚洲开发银行的协议”而创立的。1966年11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同年12月开始营业,行址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为亚太地芦耐区的发展计划筹集资金,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协调成员国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进行合作,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缴纳的股金、亚洲开发基金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3、非洲凳哗橡开发银行
非洲开发银行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于1964年9月正式成立,1966年7月开始营业,行址设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非洲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协调各国发展计划,促进非洲经济一体化。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认缴的股本以及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4、泛美开发银行
泛美开发银行于1959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1960年11月1日开始营业,行址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泛美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拉美经济的发展。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国认缴的股金、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和较发达会员国的存款。

② 美国泛美投资谁听说过

“美国泛美投资银团董事会副主席草庵居士”真相

·方舟子·

《中国青年报》2001年12月17日起连载署名“美国泛美投资银团董事会副主席
草庵居士”题为《谁在打理美国经济――全景透视美国新经济理论与WTO本质》文章,
加了编者按称:“美国经济好坏举世关注,但对如何通过美国经济现象去解读美国
经济的本质,这是一个非常大而且难的问题。草庵居士授权本报在中国独家发表的
这篇文章将用最浅显的语言阐释美国经济中最深奥的内涵。希望此文对那些深入关
注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读者有一定的启迪。限于篇幅,本报对该文略有删节,并
将分上中下3部分陆续刊出。题目有改动,小标题为本报所加。草庵居士很小的时
候就从中国大陆辗转去了美国,以其惊人的天赋和超人的努力在美国经济界打拼了
几十年。现为美国泛美投资银团董事会副主席,而该银行董事会主席就是美国前副
总统丹·奎尔,他是老布什总统的副手。”

鄙人孤陋寡闻,从来不知道有一家由美国前副总统丹·奎尔担任主席的“泛美
投资银团”,问过几位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也都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公司。幸好,
草庵居士在其网上自传中列出了这家公司的英文名字为Pan American Investment
Group,查起来就纳悉好办了。有一位网友找到了这家公司的网站:http://www.paig-usa.com/
但该网站只有一个到另一家公司Emerald International的链接,其他链接都无效。
它倒是提供了一个公司的地址:

1295 West Washington St. Suite 115 Tempe, AZ 85281

这提供了一点重要信洞皮乎息:它位于亚利桑那州。

查亚利桑那州政府公开纪录,的确有一家公司叫Pan American Investment Group,
于2000年8月11日注册。在该握宏公司的纪录中,前两名管理人员都是一家叫EMERALD
STRATEGIC INVESTMENT的公司,第三名管理人员是个名叫Huadong Li的华人,住在
加州Ontario。《中国青年报》称草庵居士是该“银团”的副主席,草庵居士在自
传中自称主席,又称自己住在加州洛杉矶,而Ontario就在洛杉矶边上。由此可知,
Huadong Li当是草庵居士的真实姓名。

可见所谓“泛美投资银团”是一家才成立一年多的小公司,管理人员实际上
就草庵居士一个人,和丹·奎尔没有任何关系。该小公司隶属于Emerald Strategic
Investment,这家公司和丹·奎尔有没有关系呢?查亚利桑那州政府的公开纪录,
回答也是否定的。该公司于1998年9月11日注册,有两个注册人,一个是SHI-EN
SHIAU,从名字拼法可知是来自台湾的华人,另一个是一家公司PRIME TECHNOLOGY
HOLDINGS COMP,位于台湾台北。查该公司的网页,有中、英两种文字,内容相似,
都没有按惯例列出管理人员名单,“丹·奎尔”当然更是子虚乌有。这里摘录该
公司的中文介绍:

“Emerald International(艾玛诺国际公司)于1976年成立于台湾台北,并
相继于中国上海,成都地区成立分公司。1995年开始在美国投资经营,公司设置于
亚历桑那州凤凰城。Emerald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企业管理,企业合并/收购,投
资合作,资金筹措,企业咨询分析等。Emerald在亚洲密切的联系纽带及人脉资源
加上美国专业的管理人员配合下,致力于发展资源联盟,资金运用,企业咨询分析
等。Emerald管理群相信最好的投资回馈是在未上市股票公司的成长而来。基于这个
理念,引导我们去寻求并收购一些在发展阶段但无足够资金的公司,或是提供原始
资金及二次,三次追加资金从二十万到一千万美金不等给那些已有完善商业计划,
产品,技术及管理阶层人员的公司。Emerald的经营理念,已带给公司内部及外界
合作伙伴极其可观的利润。”

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加面向亚洲的风险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的规模有多大
呢?其网站的“投资概况”一栏只列了三笔:1998年向Microphotonix投资160万美
金,1998年向ARC投资30美金,追加投资100万美金,1999年向Nanotron投资40万美
金,“已完成第一轮增资150万美金”。这实在是一家小打小闹的很小的风险投资
公司。母公司尚且如此,做为子公司的“泛美投资银团”是什么样性质的公司,也
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中国青年报》的另一个介绍:“草庵居士很小的时候就从中
国大陆辗转去了美国,以其惊人的天赋和超人的努力在美国经济界打拼了几十年。”
草庵居士的确在网上发表文章频频吹嘘自己在美国干得多么成功,经验如何丰富,
写了几十篇在美国的经历。但是,任何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人,就会发现里面
有太多的常识性错误,不可能是一个在美国长期生活的人所写的,倒像是一个没在
美国生活过的人编造、胡想的。草庵居士张贴了许多张自己的生活照,这些照片在
网上还能找得着: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free&idArticle=34351

从他的穿着打扮看,他不像是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更不像是个在美国经济
界工作了几十年的人,倒像是一个到美国观光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他号称自己拥有
一幢豪宅,展示了几张在摆设风格完全不同的起居室照的照片。有网友指出,这些
照片应是在房地产公司的模型房照的。的确,草庵居士在向亚利桑那州政府登记时,
提供的是一个公寓的地址,他很可能就一直住在公寓里:

135 W CEDAR ST #6, ONTARIO, CA 91762

他自称从哈佛大学MBA毕业,但经哈佛大学MBA校友查询,找不到有关此人的纪
录。

总之,除了他的公司名称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在网上吹吹牛,倒也罢了,
居然以美国资深经济学界人士的身份也在国内的媒体上招摇撞骗,就怪不得别人戳
穿底细。

③ 美国四大财团

美国金融业十大财团
第十名. 美国十大财团 -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九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八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七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六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五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四名. 美国十大财团 -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着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三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

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二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着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一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着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着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④ 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名称,国别,指数有哪些

全球比较知名的大股票指数有以下16个:
1、富时中国A50指数
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3、 标普500指数
4、 纳斯达克100指数
5、罗素2000指数
6、印度孟买30指数
7、越南VN30指数
8、英国富时100指数
9、法国CAC40指数
10、德国DAX30指数
11、欧洲斯托克50指数
12、日经225指数
13、台湾加权指数
14、香港恒生指数
15、韩国综合指数
16、俄罗斯RTS指数
股票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事实上还是很繁琐的,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是分类的一个依据,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见的最多的就是规模指数,比如说,各位都很清楚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再比如,“上证50 ”指数也属于规模指数,说的是上证市场规模较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的则是某个行业目前的整体状况。譬如“沪深300医药”的本质就是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构成,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怎么样。
如果想要表示作为人工智能或者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那些主题的整体情况的话,就需要用主题指数来表示,相关的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所以,通过分析指数,我们就能够对市场整体的涨跌状况做一个快速的了解,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⑤ 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泛美航空公司于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诺德少校和他的伙伴创立,他们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的把邮件运送的合约,但却没有能力去执行运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几位有权势和政治关系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撑,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一职。在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后,取得哈瓦那的着陆权。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这三家公司于1928年6月23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名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公司主席,特里普和其伙伴取得公司四成权益,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而泛美则成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并前,美国政府为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SCADTA在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取得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于是批准泛美的邮件运送合约,并把泛美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选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
特里普与其伙伴计划将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中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时,泛美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并向美国邮政商议前往该地区的大部份邮件运送合约。1929年9月,特里普与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到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商讨着陆隐埋权,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伦比亚。年终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翌年,因收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西往智利圣地牙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泛美亦与基斯海运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30年代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安地斯山脉地区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于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线时都会引起一阵买卖热潮。在3月的一天内,美州航空公司的股价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与其伙伴曾阻止联合飞机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对泛美提出的收购,并继续掌管泛美航空的业务。(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和联合航空的母公司) 泛美于南美洲扩展的同时,也于1937年与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尔肯(Bernt Balchen)商讨合作飞行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航线的合作协议。协议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岛雷克亚维克,再转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尔根。但计划其后搁置,泛美转而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及法国的航线。英国国有的帝国航空(Imperial Airways)非常渴望于泛美航空合作开办越大西洋航线,但法国则因为其国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扮册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并与泛美于一些航线上直接竞争而未对合作协议提起太大兴趣。但最后两国仍然与泛美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Norfolk)经百慕达及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但这条航线并未有完全投入服务。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与帝国航空合作提供纽约往百慕达的航线。泛美使用一架名为百慕达飞剪号(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飞行,而帝国航空则使用塞特(Shorts)C级水上飞机服务该航线。泛美亦于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往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业勘查飞行于1937年7月5日进行。一架名为泛美飞剪三号(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纽约起飞,停经加拿大纽宾士域谢迪艾克(Shediac)后抵达纽芬兰厅携宏与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诺·戈雷(Harold Gray)驾驶的泛美飞剪三号离开博特伍德飞往爱尔兰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国航空一架C级飞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飞前往博特伍德,于7月8日抵达蒙特娄,9日抵达纽约。这次试飞标志着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飞机于1939年初交付与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这种新型飞机每周飞行一班航班来往美国与英国。由纽约起飞,停经谢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后抵达南安普敦(Southampton)。单程机票收费375美元,相等于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终站改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飞。二战期间,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时常横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军事行动。
泛美航空于1930年曾计划经阿拉斯加前往日本及中国,并委派林白勘查航线。但因为美国对苏联及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而未能开办。特里普因而决定开办由加州三藩市经檀香山后分别前往香港及奥克兰的航线。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和马尼拉苏碧湾(Subic Bay)的着陆权后,泛美于1935年3月把价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运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飞行于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进行,又于年终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国广东的邮件运送合约。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马丁M-130飞行于11月22日启航。其后,泛美改用波音314飞行该太平洋航线,前往中国的乘客能在香港转接由泛美营运的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航线网前往中国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飞机都以“飞剪”(Clippers)命名,而飞剪一词则取自19世纪的高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 ship),这些飞机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与邮轮竞争,泛美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飞航组员都会穿着正式的海军服装,而不会像运送邮件的飞行员一样穿着皮外套和颈戴丝巾。在登机时亦采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飞剪飞机都被军队征用,飞航组员以合约方式协助军方飞行。在这个时代中,泛美率先横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于1942年初首先开办环球航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为“迪西飞剪号”(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由迈阿密飞往英属甘比亚的班珠尔,成为第一位搭乘飞机出国的在任美国总统。而《星舰奇航记》的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亦曾经在这段时期担任泛美的飞行员。1947年6月19日,日蚀飞剪号(Clipper Eclipse)于叙利亚坠毁时他也在机上。 战后,泛美航空的机队由波音377、道格拉斯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式这些速度更高的飞机取代。泛美以环球航线垄断了所有西行的航空旅客40年之久,001号航班由三藩市出发停经世界各地,包括檀香山、东京、香港、曼谷、加尔各答、德里、贝鲁特、伊斯坦堡、法兰克福、伦敦,最后抵达纽约,全程46小时。而002号航班则向东作环球飞行。
虽然,泛美航空致力提高其国际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优势正逐年减少。美国海外航空(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垄断局面,随后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竞争。如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布兰尼夫国际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西北航空(Northwest Orient)分别加入竞逐欧洲、南美洲和东亚的市场。1950年开办环球航线不久后,泛美开始研究经济客位的概念,并易名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
面对着各航线的重大竞争,泛美航空开始进行一些革新,包括购入DC-8和波音707这两种喷射客机。1958年10月26日,开始使用波音707飞行纽约至巴黎的航线。
泛美航空是波音747的首批客户,于1966年4月订购25架波音747。1970年1月15日,首架泛美波音747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由第一夫人派翠西亚·尼克森(Pat Nixon)施洗,泛美总裁纳吉布·哈拉比亦有出席典礼。首班以波音747飞行的商业航班于1970年1月21日黄昏由纽约出发前往伦敦。遗憾的是,该编号N736PA的飞机于1977年在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与另一架747相撞后完全损毁并造成583人遇难。
泛美航空于1963年6月4日签订6架协和式客机的选择权,是首三间签定选择权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最后并未有购买协和式客机,泛美亦是波音超音速客机波音2707的潜在客户,但波音2707从未有投入服务。
50年代,泛美航空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创立了洲际酒店和购入一架商务飞机。也参与了建构南大西洋导弹追踪系统和在内华达州运作一个核能发动机实验室。
随着客量逐年递增,泛美航空于1962年向IBM订制“PANAMAC”,PANAMAC是一部用作预定机位及酒店房间的大型电脑,还载有大量城市、国家、机场、飞机、酒店和餐厅的资讯。PANAMAC占据了位于曼哈顿的泛美大厦四楼全层,而泛美大厦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大厦。泛美也在纽约甘乃迪国际机场建造名为世界港(Worldport)的客运大楼,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客运大楼,椭圆形的屋顶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在高峰时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份航线都由纽约来往欧洲和南美洲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1964年起,泛美提供直升机服务来往曼哈顿与纽约主要机场。泛美机队除了DC-8、波音707、747外,还包括波音720、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SP、L-1011三星客机、DC-10、A300和A310。
泛美也有参与一些着名的人道飞行任务。当年泛美使用DC-6B每周飞航650班航班来往西德和西柏林之间,到1966年转用波音727飞航。越战期间,泛美亦为美军飞航R&R航班(Rest and Recreation,意为休息和消遣),接载美军人员到香港、东京和其他亚洲城市休假。
70年代初,泛美航线网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它的先进机队、富经验和专业的飞航组员和能操多种语言的机舱服务员已经令它受尽青睐。而当时在广告中推广的品牌口号“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变得更知名。贾桂琳·甘乃迪也首选泛美航空的头等客舱来往纽约和雅典之间,而不选择由他丈夫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拥有的奥林匹克航空(Olympic Airlines)。 好景不常,1973年,石油危机令泛美航空的营运成本大幅上升。高油价、航空旅游的需求降低加上国际航班供过于求(1969年美国开放越太平洋航线的航权,引入多公司竞争)导致泛美客量大减,也严重影响其盈利。如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一样,泛美大量引入波音747,原本希望以迎合客量增长,但情况明显与预期相违。
1974年9月23日,一些泛美航空的雇员于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认为政府的政策会危害泛美航空的财政能力。广告中举出了例子,指泛美降落悉尼机场时须缴付4,200美元,而澳洲航空降落洛杉矶时只须缴付178美元。又认为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付给外国航空的空邮运送费用是泛美的5倍。最后,广告质问为什么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以6厘利息借贷给日本、法国、沙特阿拉伯,但是泛美借贷却须要收取12厘利息。
为了与其他航空公平竞争,泛美开始尝试进入美国国内线的市场。经多次申请国内线许可失败后,泛美终于在1979年在解除空运管制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制定后获得许可在其国内枢纽之间营运国内航班。但解除空运管制法案同样影响了其海外市场,一些拥有国内航线网的航空公司开始也开始与泛美在国际航线竞争。
泛美大厦于1981年售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
在总裁威廉·斯威尔(William Seawell)的管理下,泛美于1980年收购美国国家航空公司(National Airlines)借以壮大国内航线网。但是,由于争相提价收购令泛美购入国家航空所付的金钱远远超越其市值。国家航空不但未为泛美带来盈利,反而令机队变得更为复杂,航线网亦未能配合泛美航空(国家航空航线网集中在佛罗里达州),而两家公司的文化更是不尽相同。这次收购后来被称为“斯威尔的蠢事 ”(Seawell's Folly)。斯威尔为了挽救泛美航空而出售公司部份资产,包括于1981年出售泛美大厦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及1985年将整个太平洋航线网售予联合航空。出售资产所得到的资金则用作购买新飞机,包括空中客车A310和A320(但A320从未交付予泛美)。泛美亦开始提供穿梭服务来往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然而,持续亏损、每况愈下的服务仍然困扰着泛美。
泛美的象征形象亦令它成为恐怖份子的袭击目标。为了找出保安漏洞和使公众相信搭乘泛美航班是安全,泛美于1986年设立了一个名为警报管理系统(Alert Management Systems)的保安系统。但新系统未有改善保安工作,泛美为了节省资金和减低对乘客的不便而将保安程序维持在最低水平。1988年12月,联邦航空局在29间航空公司中共发现236项保安漏洞,泛美亦因19项保安漏洞而被罚款。
1986年,泛美终于失守,泛美73号班机在巴基斯坦被劫机,超过140名乘客和机员受伤或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更造成270人死亡,令乘客开始避免搭乘泛美航空。泛美还须要面对103号班机100多个死难者家属的诉讼,共索偿3亿美元。泛美则反驳指6家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等等早已收到炸弹袭击的警告,但未有知会泛美。死难者家属认为泛美只是在推卸责任。“洛克比空难”正正给予了泛美航空致命一击。
1990年8月,波斯湾战争爆发,导致越大西洋的航空交通量大减。1990年10月23日,泛美出售来往伦敦希斯路机场这条有利可图的航线予联合航空(航线于1991年4月,在英美有关当局批准后转移)。出售航线后,泛美只剩下每天2班航班前往伦敦格域机场。虽然如此,但泛美仍然于1991年1月宣布破产。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购入泛美余下有利可图的资产,包括所有欧洲航线和甘乃迪国际机场的世界港,并注入资金维持泛美在加勒比开及拉丁美洲的服务。这段期间,泛美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在达美航空停止注资后,泛美终于1991年12月4日结业。泛美最后一班航班由一架名为亲善飞剪号(Clipper Goodwill)的波音727飞航,以航班编号436从巴贝多的桥镇飞往迈阿密。泛美的最后枢纽迈阿密由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瓜分。泛美的商标则售予投资者,这令到后来出现过几家泛美航空。
在着作《泛美:一个航空传奇》(Pan Am: An Aviation Legend)中,作者巴那比·康拉德(Barnaby Conrad)认为泛美的衰落是一连串的管理失误、美国政府不重视保护其主要航空公司和规管政策有瑕疵引致。

⑥ 泛美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什么

泛美开发银行于1959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1960年11月1日开始营业,行址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是腊举规模最大的国际开发银行。

泛美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拉滑升美经济的发展。

此外,世界上还有多个区域性金融机构,如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中非国家中央银行、欧轮让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

⑦ 贾尼尼的与摩根之战

1928年夏天,积劳成疾的贾尼尼离开了刀光剑影的纽枯冲液约华尔街,回到风光旖旎的家乡意大利米兰休养。
身在意大利米兰,心在美国纽约。贾尼尼始终密切地关注着万里之遥的纽约华尔街的情况。一天,贾尼尼突然被一条新闻惊呆了:“贾尼尼的控股公司纽约意大利银行的股票暴跌50%,
加州意大利银行的股票亦出现36%的跌幅。”
原来,意大利银行收购旧金山自由银行之后,金融巨头摩根怀疑贾尼尼野心勃勃要控制全美国的银行业,因此在摩根控制下,纽约联储银行以意大利银行涉嫌垄断为由。强迫贾尼尼卖掉公司51%的股权。私下里摩根财团则暗暗吸纳意大利银行的股份。
而贾尼尼的行动迅速而判手又果断。他一方面以退出意大利银行为条件,以求拖延时间。一方面到德拉瓦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泛美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意大利银行。但由没物于它的股票分散在大量的小股东手里,因而外人很难再怀疑它有垄断嫌疑。
他们再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把别人控制下正在暴跌的意大利银行的股票低价买进,这样一来,便挫败了摩根等人欲置意大利银行于死地的阴谋。意大利银行不仅没有垮掉,而且越来越发展壮大。后来它甚至还吞并了美洲银行,并将各分行都全部改名为美洲商业银行,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帝国。
这就是贾尼尼,宝刀不老,雄心不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力挽狂澜,平安渡过危机。
1949年6月,奋斗了一生的金融大王贾尼尼终于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此时,他的银行的总资产已达到了2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全部遗产只有价值43.9万元的私人住宅等不动产!因为他对金钱极为看淡,坚信敛聚财富会割断他和他所服务的普通大众的联系。这一点和他开办银行的平民化作风完全相同。在谢世的前一年,贾尼尼把他50万的存款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和银行员工子弟的教育奖学金。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不为自己,而为大众”的誓言。

⑧ 彼得林奇的取得成功项目投资规律(精选82句)

1、三是进行投资时没有人说三道四。

2、二是散户投资者的接触范围更广。

3、我每年也会花个15分钟看看股市走势。

4、除此以外,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遭到破坏。

5、办公室奢华的程度,和公司回馈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6、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更容易赚钱的理由如下。

7、毫无疑问,房利美公司也在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并确实收到了效果。

8、现在的问题在于,它的股价为什么会下跌呢?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9、实际上,英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人们在香皂、洗发水等方面节省了开支。

10、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不同,就是可以独立自主地作出决策。

11、股票投资需要与时俱进,而不能一直用老眼光看问题,否则会看花眼的。

12、这主要表现在,该公司专门聘请了一位成功人士马克斯韦尔来扭转局面。

13、企业跟人一样,若非因结婚才改名字,就是惹过什么烦,希望大伙全忘了。

14、投资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工夫研究基本面的话,那就会很危险。

15、投资是令人激动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16、确切地说,是因为美体小铺的洗发水价格较高,消费者转购更便宜的洗发水罢了。

17、在各个产业、各个区域内,一定有投资专家还没发现的宝藏,静静等待散户去发掘。

18、一是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有种种限制,决策时会有许多束缚,而散户投资者则没有这些限制和束缚。

19、散户投资者则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买什么股票、不买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都可以自己作主。

20、即使他(她)非常不满意你的投资行为,你也可以把你的股票交易记录偷偷地藏起来,完全不让他(她)知道。

21、听了这样的介绍,彼得*林奇决定继续关注这只股票,并且少量买进,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就增加持股数量。

22、经过上述分析,彼得*林奇确定美体小铺已经进入了跨国企业发展的第二个10年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入了这只股票。

23、那些迷信塌凯选股只是一门艺术的投资者,完全忽视研究基本面,因此简直是在玩股票,结果只能是玩火烧身,赔的钱越来越多。

24、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被高估,投资者会受蒙蔽;如果账面价值被低估,就意味着这很可能是一只属于资产隐蔽型公司的大牛股。

25、至于配偶,可能会关心你的投资,也可能不关心。即使关心你的投资,你投资错了,他(她)也只好信任、原谅你,不会把你抛弃。

26、至少,你所了解的许多上市公司都不在他们的分析研究范围之内;而很显然,在你所了解的这些上市公司中,同样会存在许多10倍股的。

27、即使你购买的是蓝筹股,或者是世界500强中几个最优秀的上币公司,也应当这么做。就像人人都需要体检一样,这里没有什么免检特权。

28、而这种经营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很难预测:今年可能会亏损几百万美元,明年就可能会赢利几百万美元,可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9、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会时时刻刻考虑如何应付客户和基金经理人的盘问,更要面对每个季度或每半年投资业绩的拷问,所以顾虑重重。

30、彼得*林奇认为,稳健的投资组合需要定期粗丛检查和思考。一般来说,大约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这样的体检,有时候则需要岩衫樱间隔24个月检查一次。

31、原来,这是一家英国的上市公司,除了这家上市公司传出了一些负面消息外,英国股市在最近几个月内遭受了严重打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2、所有这些努力,都让它成为唯一一家从1973-1991年连续盈利的航空公司,投资回报率无人能比。1978年时,它还只有4架飞机,但很快就成为美国第八大航空公司了。

33、彼得*林奇忠告散户投资者:当一只股票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可是股价却突然下跌,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继续持有它;而更好的办法是,进一步买入

34、马克斯韦尔是一名律师,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抵押保险公司并获得成功,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短借长贷;二是模仿房贷美公司的做法。

35、然而他们却并不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基本面研究……他们最喜欢给自己投资赔钱找的借口之一是:股票如女人,永远猜不透。这句话对女人和对股票都不公正。

36、投资隐蔽资产型公司的机会随处可见,当然,要抓住这种机会需要对拥有隐蔽资产的公司有实际的了解,一旦清楚了解了公司隐蔽资产的真正价值,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37、一彼得*林奇机构投资具有滞后性,这给散户投资者长期持股获取丰厚利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只要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仍然良好,股价的每一次下跌都是趁低买入的好时机。

38、关注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有许多方法。彼得*林奇认为,有时候你看它做什么,还不如看它不做什么。这就是说,关注这家上市公司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更容易触发你的思考。

39、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业一片惨淡景象。美国东方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布兰尼夫航空公司、大陆航空公司、中部航空公司相继破产,剩下的基本也在那里惨淡经营,苦苦挣扎。

40、彼得*林奇幽默地说,他当然不提倡这种做法,他只是想告诉大家,散户投资者的选择余地非常大,而机构投资者就做不到这一点:必须账目公开,而且还得向客户和领导汇报。

41、如果你发现一只股票为每股20美元,而每股现金流量为10美元,那么你应该把房屋进行抵押借款,把你所有的钱都押到这只股票上,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这种情况下大赌肯定能够大赢。

42、业余投资者持有股票数目太多就会丧失相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能够集中投资的优势。只要找到几只大牛股,集中投资,业余投资者一辈子在投资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远远物超所值了。

43、彼得*林奇说,机构投资者大约要用1/4的工作时间,来向同事解释为什么买某只股票。如果某只股票11美元卖出后,当它涨到19美元时,是怎么也不敢再买回来的,除非他不要他的饭碗了。

44、对每家上市公司进行个案研究,是彼得*林奇的一贯作风。每当遇到股市低迷时,这种做法就更值得提倡,投资回报也会更高。因为这会使得投资者众人皆醉我独醒,睁大眼睛发现潜力股。

45、散户投资者如果能在投资机构大举买入之前就提前进入,一定会获得丰厚回报;相反,当机构投资者对某只股票大唱赞歌、大举买入时,就可能到了股价的最高位,接下来就是股价掉头向下了。

46、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如果你是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或者是退休人员、脾气古怪的人,或者是冲浪运动员、卡车司机出身,你和投资机构的分析师相比,就会具有许多这方面的优势。

47、世纪70年代中期,房利美公司买进的长期抵押合约利率为80/0~10 0是短期贷款利率却高达180/0一19%。很明显,这是一桩倒贴的买卖:借人资金的成本高达18%,收入却只有8%~100/o,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亏。

48、可是作为散户投资者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像机构投资者那样去考虑问题。当你用11美元的价格卖出某只股票后,当它涨到19美元时完全可以重新买入,并不会有人指责你,关键是它还有上涨动力。

49、彼得*林奇的经验是,当上市公司拥有自然资源如土地、木材、石油、贵金属时,这些自然资源的入账价值往往只是真实价值的一小部分,所以,这时候就应该想到这是不是一家资产隐蔽型公司。

50、彼得,林奇发现,西南航空公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运营成本最低。这可以从财务年报每个座位每英里平均运营成本这一指标中反映出来。美国航空业的平均水平为0.07美元~0.09美元,而它只有0.05美元~0.07美元。

51、房利美公司是彼得*林奇最喜欢的一只股票,曾经被他称为美国境内真正最具价值的公司。与彼得*林奇所在的富达管理公司相比,房利美公司的员工人数只有富达公司的1/却创造了富达公司10倍的利润。

52、所以,散户投资者购买股票时也应当像彼得*林奇那样,好好看一看上市公司的为人,而不仅仅是看它的股价及市盈率高低。再怎么见钱眼开的丈母娘,在物色未来的女婿时,也总该打听一下对方的人品吧?

53、机构投资公司分析师的背景、经历、思维方式都非常相似,完全可以称为同一类人。其中没有年轻人、没有老年人,也不敢想象有高中都没毕业的人在内,更不会有以前做过冲浪运动员、卡车司机这样的人在里面。

54、每个企业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彼得*林奇从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枝独秀中看到,投资于这样的上市公司自己感到放心,因为他们把投资者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使,而不像有些上市公司那样,租田当自产,任意挥霍。

55、彼得*林奇认为,散户投资者根本没必要像机构投资者一样去投资,否则最终的回报也会像机构投资一样平平淡淡,算不上出色。既然这样,散户还要在那里一味迷信跟在主力机构后面亦步亦趋,就显得十分可笑了。

56、不仅股市行情非常难以预测,而且小规模投资者也总是更容易在不该悲观的时候反而非常悲观,在不该乐观的时候反而非常乐观,因此,当他们想在牛市中追涨买入以及在熊市中杀跌卖出时,往往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57、用现金流量对股票估值是一种常用手段。这里考察的关键是两大指标:市价现金流量比率、自由现金流量,重点是后一个指标。总的原则是:不需要重新投入多少资本支出,就能获得较高的现金流入,这样的股票应当作为投资首选。

58、-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只有收益增长率的一半,那么这只股票赚钱的可能性就相当大;如果股票市盈率是收益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只股票亏钱的可能就非常大。在为基金进行选股时我们一直使用这个指标来进行股票分析。

59、上市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标志。如果企业管理者被工人骂作资本家、吸血鬼,这样的企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西南航空公司规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普通员工的提升幅度;总裁

60、奇怪的是,西南航空公司却一枝独秀,不但没有倒闭,而且还活得有滋有味的,股价从1980年的4美元上涨到1985年的24美元。之后股价虽然调整了5年之久,可是这与同行纷纷倒闭相比,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果不其然,1990年后,它的股价很快就又上涨了l倍。

61、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市场上,只有美国例外,美体小铺在美国的扩张速度仍然在加快。不仅如此,在法国、日本,业绩增长速度比预期的还好(因为它在上述国家还没有竞争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面2个市场衰退所造成的损失。

62、彼得*林奇和对方见面的最后一个问题必定是你最敬佩的竞争对手是谁?这个问题很狡猾。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老总不会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没有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只要他一说出竞争对手是谁,这个名单就印入了彼得*林奇的脑海,自动列入推荐股票名单。

63、很快地,该公司1974年的股价就从9美元跌到2美元的历史最低点。于是,到处都传闻这家公司快倒闭了。可是也有人不这么看,一位专门研究房利美公司的股票分析师就预测:房利美会变成那种你乐于带给父母看的姑娘。这种论断有什么依据吗?原来,房利美公司的经营获利靠的是利率差。

64、年1月,彼得*林奇仍然认为美体小铺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只是股价和收益相比过高了,所以得等一等、看一看。很快,他就感到这样的机会来临了:当年7月,该股股价从25美元下跌到63美元,下跌了3%,市盈率为20倍。他想,如果该公司的年增长率达到25%,这只股票还是值得买入的。

65、散户投资者独立思考更容易赚钱。彼得*林奇自豪地说,在他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时,之所以会取得如此辉煌业绩,就在于他能够自主决策,受到的束缚很少。他说:我想要买入的股票恰恰是那些传统的基金经理人想要回避的股票。换句话说,我将继续尽可能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选股。

66、可是没想到,1992年2月该股股价跌至4美元,这大大出乎彼得*林奇的意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跌得这么凶。于是,他继续给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士打电话,了解是否经营状况出了什么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公司依然没有负债,新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张,只是在英国本地市场的销售业绩出了一点问题。

67、彼得*林奇选股有他自己的一套绝招。例如他在购买凯科银行(Key Corp)股票时,就是看中这家银行的霜冻地带经营理论——这家公司专门收购小型银行,在高山寒冷地区开展业务。它们的理由是,这些地区的人普遍很节俭、很保守,因而贷款违约率低,这家银行的业务因此非常红火、效益稳定。

68、彼得*林奇马上打了一个电话给美体小铺总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从而了解到,该公司的4个主要市场国分别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这4个国家在这期间都经历了经济衰退,相对而言,该公司在1991年的单店销售收入仍然有相当大的增长。更何况,该公司的产品市场非常广阔,正处于引人关注的扩张阶段。

69、尽早进场,但是不要太早。我经常把投资成长型公司想象成打棒球,试着在第三局进场。因为一家公司通常在这时候已经证明它本身的实力如何。如果你在攻守名单公布之前就买进,是在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在第三局和第七局之间还有很多时间(某些例子是10~15年),足以让人获利10~50倍。如果等到比赛快结束了才进场,那可能就太迟了。

70、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对自己关注的股票每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并不是简单地从报纸上看看股票价格而已。在这里,至少应当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和收益相比,目前的估价是否还具有吸引力?二是什么问题因素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或下降?只有这样,你才能确定下一步怎样调整投资组合,并确定是继续持有还是改变投资组合策略?

71、原来,在同行业的同质竞争中,它把自己定位于唯一一家多班次短程廉价航空公司:他们不开通飞往巴黎的航班,只从事短途航线;不提供精美的机土餐点,只供应花生和鸡尾酒;不大量举债购买很多很多的飞机,乘客中谁的袜子破洞最大谁就能赢得奖品;他们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高得离谱的薪酬,可是员工待遇却非常优厚,几乎听不到员工抱怨。

72、彼得*林奇说,6个月定期检查股票是华尔街上那些机构投资研究人员的一项必修课。除此以外,有些股票在每隔6个月的检查中并不能发现问题,需要更长的间隔才能查出原来难以发现的问题。因此,投资者还必须对某些股票进行每隔24个月的定期检查,才能考察公司的资金是否得到了有效运作。彼得*林奇自己就是经常这样做的,这让他受益匪浅。

73、散户投资者在关注隐蔽型公司股票时,要多花心思寻找这样的投资良机:如果一家普普通通的上市公司,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发展前途,可实际上每年都拥有很高的自由现金流量,而上市公司并不打算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这时就要进一步下工夫研究它了。这种企业很容易出现在租赁行业中,但电脑行业除外。因为电脑产品的更新换代快,存货很快就会贬得一钱不值。

74、年来公司高层一直在一套破旧、简陋得像军营一样的办公室里办公。’1990年,他们决定好好奢侈一下,于是盖了一座三层高的大楼,还聘请了一位设计师负责内部装修。走进装修后的新办公楼里,首席执行官看到墙上没有了原来悬挂着的优秀员工的奖牌和公司野餐的照片,勃然大怒,不但马上解雇了设计师,而且还亲自用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又把它们重新挂在墙上。

75、彼得*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后,在一开始的4年中每天都是频繁交易,彼得*林奇认为,和上市公司代表共进午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投资预警系统。既节约时间,又能减少路途奔波,还能每年与几百家上市公司高层见面交流,可谓一举数得。正因如此,他非常鼓励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人在会议室里和上市公司代表一起喝下午茶、闲聊,把它作为了解上市公司信息的一种补充渠道。

76、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全部、部分控股的子公司,或者一家公司拥有另一家独立公司的股份,在这中间就常常会隐藏着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隐蔽型资产。富达基金公司的分析师发现,在UAL的所有下属子公司中,扣除负债和税收,它们的净资产价值之和超过总公司股票的总市值。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这家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据此,彼得*林奇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闭着眼睛就赚了1倍。

77、在彼得*林奇的办公桌上,除了家庭照片以外,剩下的就是一张房利美公司总部的照片。他说,他只要一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感到心情无比舒畅。在彼得*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的最后3年,房利美公司一直是他的第一重仓股:总市值高达5亿美元。它一共为富达管理公司创造了10亿美元利润,以至于彼得*林奇要把它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它创造了金融史上一只基金系只靠一只股票获得的最大收益。

78、股票投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彼得*林奇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给《巴伦》周刊推荐房利美公司股票,都有点让人厌烦了。不过他对这家公司的认识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他总结说,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是变得更好就是变得更坏,你必须紧紧跟随这种变化调整策略才行。遗憾的是,华尔街上那些机构投资者都忽视了这种变化,因为他们只记得老房利美给人留下的糟糕印象了。

79、在掌管麦哲伦基金早期,彼得*林奇购买的这些银行股和其他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所谓的二线股(中小型公司股票),市盈率都非常低。至少,它的前10大重仓股市盈率都只有3~5倍。而当时各家基金公司的流行观点是:中小型公司股票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大盘蓝筹股的时代到来了。彼得*林奇的这种投资理念可谓反其道而行之。他坚定地认为:当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只有3—6倍时,这种投资几乎不可能亏损。

80、彼得*林奇把麦哲伦基金5%的资金投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票上,他说,如果不是证监会有限制,他会把IO%~20%的资金投在这只股票上。他特别强调,他的这种投资行为并不是基于新闻报道,也不是根据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讲话,而是基于我对一只只股票进行的个案研究。大家看清楚了:国内投资者绝大多数人决定是否买一只股票,恰恰与彼得*林奇相反,他们不是基于对一只只股票进行的个案研究,而是基于新闻报道或者某某人的股评、讲话,区别显而易见。

81、彼得,林奇在当天参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新车型时,印象最深的是小轿车,而不是总裁介绍的那种敞篷旅行车。可正是这种敞篷旅行车,最终挽救了这家公司的命运。彼得*林奇反省说,由此可见,无论一个外行对这个行业有多么了解,这个行业都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华尔街上的那些机构投资者预测克莱斯勒公司将要完蛋,实际上都属于外行行为;彼得*林奇通过对个案进行研究,从而投入巨资、最终取得巨额盈利(从这只股票上赚了l亿多美元),是打入行业内部、深入进行个案研究的结果。

82、当散户投资者确定某家上市公司是隐蔽型公司时,对其经营业绩就当另眼相看了,因为它的账面价值很可能是大大低于实际价值的。如生产药品的孟山都公司,拥有某种药品17年的独家生产专利权。如果它的真实收益是每股10美元,则要有2美元用于摊销药品专利权,账面价值只能反映8美元。一旦摊销期结束,公司收益就会呈现爆炸性增长。更何况,当17年独家生产专利权到期前,它只要对药品略作改进,这项专利权的期限就可以再延长17年。遇到这种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获利空间会非常大,而且其他公司无法仿效。

阅读全文

与泛美银行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盈利金额包括卖出手续费了吗 浏览:299
通达信股票软件如何设置止损 浏览:791
中国十大公司的股票分红 浏览:622
卫安智能股票 浏览:857
美国上市公司员工买股票 浏览:78
银行a类股票分析 浏览:101
美国报税股票账户如何申报 浏览:556
新浪股票首页app 浏览:834
在哪个软件买股票安全吗 浏览:691
广博股份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浏览:45
股票净值加资金后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152
新三板账户股票不能买 浏览:150
业绩较好股票 浏览:413
上市银行股票抵押风险 浏览:104
中国一汽相关股票 浏览:621
恒力石化股票属于什么行业 浏览:497
中欧协定中国中车股票 浏览:323
长期未分红股票 浏览:284
航天长峰股票历史资金流向 浏览:3
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投资股票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