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异象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异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30 04:43:17

1. 第十七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年会评述

风险-不确定性等效与现代金融理论的诞生

经济理论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分往往会追溯到富兰克·奈特,他将风险划分为数值可测的,将不确定性划分为不可测的,这样的区分在当代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文献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奈特说:“一个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或“风险”,与一个不可测量的不确定性截然不同,前者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不确定性。”

1944年,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第一次正式的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统一到经济理论中。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定义了期望是各种结果的概率组合,后来被称为效用。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以公理形式证明了悄裤悔伯努利的期望效用是各种结果按概率加权后效用的总和,并建议用数启正字来测量效用。认识论上的不确定性由此转变为实体论上的风险,是关于世界各种可能状态的分布函数。

战后经济学用风险来代替不确定性理论上是由两个主要力量推动的,他们的结合使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变成了现在的模样。首先,正如巴克豪斯所阐述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决定性的数学化代表了经济学一个主要的新分支,尽管数学在经济学上运用已经有较长 历史 了,包括马克思、凯恩斯等。《通论》在当时是一本被认为高度数学化的书,由此也被老一代经济学家广泛拒绝。其次,经济理论的学科与方法经历了一个关键的重新界定。冯·诺依曼与摩根斯坦恩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莱昂内尔·罗宾斯(1933)提供,他认为经济学不是被研究主题所区分,它不是关于商品的买卖,不是关于失业与商业周期,而是处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殊方面:在不同使用者之间如何分配稀缺资源。《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代表了第一个在不确定性下的一致性、可预测选择理论,强烈反对经济学中在不确定性下的人及心理因素等人类行为的数学处理。

这样,不确定性,这个仅在20世纪30年代被介绍进经济学的概念,被表达为可计算的形式,并且因此降维为风险。这种做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诞生了现代金融理论,即1952年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与1964年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它能把衍生品的风险进行定价。现代金融理论可被称为是不确定性量化科学。

不确定性的回归

不确定性的量化在现代金融理论的里程碑中达到顶峰,它产生了几乎前所未有的政治和实践影响。其中最为中肯的论证是由唐纳德·麦肯齐给出的,他于2006、2007年在关于“经济理论的表演性”的研究中指出,期权定价理论的广泛应用对金融实践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它的假设——最初与市场的经验现实严重不符——变得不那么不现实了”。费希尔·布莱克他自己曾在1989年说到:“交易员们现在广泛地使用公式及其变种。他们如此频繁地使用它,以至于市场价格通常接近公式的定价,即使在那些应该有很大偏差的地方。”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被誉为对“金融真相的科学发现”,它也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全球衍生品市场实现巨大增长的关键。与有效市场假说一起,这个公式在衍生品通过动态对冲能减少 社会 风险的假定下进一步合法化。引用纯岩一位经纪商的话:“我们交易越多, 社会 就越美好,因为风险越小”。

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结果,并迅速通过证券化产品,如CDO,CDS衍生品在全球扩散,这场危机使得人们通过概率数字来评估风险的信心嘎然而止。不可计算的不确定性以“黑天鹅”的形式回归,“黑天鹅”是指一种没有预期到的尾部风险事件,伪装成正态分布,但实际上它的相关性不能被风险模型所捕捉,这也是非理性的“贪婪”的投机。

用复杂系统理论 探索 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

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警钟之一,在风险管理领域中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将不确定性降维成风险存在很强的误导性和局限性,而这一认知也推动着新研究视角的产生。在国内,就有高校长期致力于从复杂系统的视角,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作为金融系统工程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天津大学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至今已举办到了第十七届。2019年年会以 “百年变局下的金融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 为主题,旨在研讨如何认识和把握复杂金融系统运行规律和理论,明晰金融系统工程和风险管理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百年变局下的伟大民族复兴助力。

百年变局使我们的眼界和信息不同以往,金融发展的本身出现了‘实践快于理论’的现象, 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新的问题,值得各位学者从更广泛的视角,运用更全面的数据去开展研究,这也体现了系统工程学科的独特价值与活力

以下为本次大会主题报告及专题报告的简要概述。

香港城市大学李端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Revised Progressive-Hedging-Algorithm Based Two-layer Solution Scheme for Bayesia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他指出,随机控制既有固有的随机系统噪声,又缺乏对系统参数的认识,构成了强化学习中的一个基本挑战。对此,李端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两层解方案,用于将可约系统的不确定性与不可约的不确定性分离到两层,并直接逼近最优策略。该方法可应用于动态投资组合的选择问题中。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杨晓光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涨强跌弱’与中国市场异象” 。该研究通过日度和日内高频数据,阐述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正反馈交易现象,即中国股市追涨的强度远远大于杀跌的强度,而这一现象主要的成因是占据市场交易主体的散户“追涨守跌"力量大过了机构投资者的”追涨杀跌“力量。他指出,这种不对称性,降低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削弱了市场的有效性。

天津大学张维教授进行了题为“百年变局中的管理科学:几点思考的分享”的主题报告 。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正在进行的“十四·五”战略研究课题,张维指出,在当今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颠覆性技术的重要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的最佳实践以及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影响管理活动规律的重大因素。张维以颠覆性技术对金融活动规律的影响为例,分析了未来管理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重要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

复旦大学张金清教授进行了题为“指数基金的股指期货对冲策略研究”的专题报告 。张全清认为,指数型基金较主动型基金绩效更好,有强烈的风险对冲需求,而将模糊厌恶引入指数基金的股指期货构建的对冲策略能够显着提高ETF组合的投资绩效。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房勇副研究员作题为“融资融券的处置效应及动量策略研究”的主题报告 。他分享了其在融资融券以及动量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证实中国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整体存在显着的处置效应,且不同市场中同种因素对处置效应个体的强度影响不完全相同。

上海交通大学吴冲锋教授以“移动交易特征研究”为题作主题报告 。他认为,移动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也推动了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业的创新与变革。他指出,移动交易端的出现改变金融市场参与便利性、参与者主体的广泛性、渠道的普及性、直接交易成本与信息获取成本等等,从而改变了传统金融创新带来的供求特性、流通特性、损益特性和风险特性,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李建平研究员以“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集成”作主题报告 。他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集成方法”进行研究汇报,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构造了新的风险识别模型,成功地将非结构化文本与结构化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风险因子分层体系。

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作题为“牛市风险与牛市贝塔”的主题报告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牛市风险的概念,发现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牛市贝塔与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并证实了牛市风险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定价因子的新定价因子。

吉林大学陈守东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状况分析” 。陈守东在报告中分享了他最近的研究工作,包括构建包含关键性风险因素的金融状况指数,进行经济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强度分析,进行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期限效应分析等研究内容,为中国金融状况的分析、预测以及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作出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黄登仕教授以“企业R&D投入强度是锚定政策门槛还是联结企业”为题作主题报告 。他指出,企业高管在研发投入决策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锚定和调整行为,不仅锚定政策门槛,同时还锚定联结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政策门槛对研发投入决策的正向影响更大。

山西大学张信东教授的报告主题为“Does supplier concentration affect corporate innovation?” 。她认为,高水平的供应商集中度减少了公司的创新投入,且这种影响在小规模、私营、耐用品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同时她指出,风险承担、资源占用和议价能力是造成这种影响的三个渠道。

华东理工大学周炜星教授从预测大地震的发生概率出发,提出了时间序列的重现时间间隔分析(Recurrence interval analysis)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设定事件发生的阈值,假设重现时间间隔的几种概率密度分布情况,并通过KS检验进行验证。该方法可以运用于股票涨跌情况的概率预测,进行风险预警。

北京师范大学李红刚教授以“ 社会 经济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系统风险”为题作主题报告 。他运用复杂经济金融系统与计算实验的方法,建立“金融机构网络与系统性风险”、“交易者信息交互与行为趋同”与“交易者策略交互与行为级联”等多主体模型,开展 社会 经济系统复杂性与金融系统风险研究。

湖南大学马超群教授作了题为“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主题报告 。他首先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各种痛点,比如融资难融资贵、技术资产抵押难、资金流传慢等一系列问题,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区块链保证底层数据真实可靠的性质,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解决方案目标。

厦门大学郭晔教授的主题报告题目为“后资管新规时代的影子银行与中国资产证券化” 。她针对后资管新规时代的影子银行与中国资产证券化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定义与分类,对比资管新规前后,中国资本证券化的发展,以及中美两国关于资本证券化的界定与风险,提出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更具有影子银行的典型特征。

从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明确的区分,到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等效,再回到对风险并不等同于不确定性的认知,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演变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曾说过,“对我而言,我们对 社会 中和自然界事物运作方式的了解就像一团团模糊不清的云。不论是 历史 的必然性,重大的外交计划,还是关于经济政策的激进观点,信仰确定性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祸端。对个人或 社会 而言,开发具有广泛影响的政策时,谨慎是必需的,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结果。”在由不确定性统治的世界中,对结果的预测不是简单、确定的线性关系,真实的世界永远是复杂的,多维度的,随机游走的。而在同样由不确定性统治的金融市场中,我们亦需要时刻保持对它的敬畏。

2.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股票市场财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考文献:

[1] 唐国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

[2]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2005.6.1.

[3]黄迪.《股市财富效应研究》.武汉金融.2004.2.

[4] 谢永添.《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1.

拓展: 外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的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快速扩张。同时,上市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很多经营不良的上市公司股票仍然在市场交易,股票退出机制的问题不断的出现。本文通过对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退出机制的研究,为我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股票 市场 论文

一、股票退出机制的意义

退市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在成熟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机制,使发挥证券市场各项功能的必要途径。其建立和完善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可以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各项功能

股票的退出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退出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一国的产业调整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难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调整。在股票市场中,资金的流向表明了市场对股票,进而对相关产业的判断,从而影响的`对不同产业的不同投资。而股票退出机制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股票数量的持续上升和资金的相对稀缺。其次,股票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不仅提高了希望上市的优质企业的上市成本,同时很多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不及时的退出市场。影响了股票市场引导资金向高回报高发展潜能产业投资的功能。通过制定股票退出机制,能够解决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的种种问题,优化配置有限的市场资源。

(二)减少市场投机氛围,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系统风险较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市场没有完善有效的退出机制使市场中风险大,本应该退时的股票不能及时的退出。而完善的退市机制能够使得不能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公司推出市场,将系统性风险分解为非系统性风险,有效提高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三)退市机制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在上市公司出现违规违法等情况时,公司会不符合上市交易的条件,导致股票的退市。会保证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合规经营。同时,缺乏退市机制将使市场缺乏法律约束,证券市场将难以长久发展。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退市机制,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使证券市场真正的建立法律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和企业更加成熟,才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

二、成熟股票市场退出机制——美国股市的借鉴

在制度完善的市场中,上市公司企业退市是股票运行周期中重要的一环。根据数据显示,仅2009年,纽交所就有212家公司退市,相对应的,该年度上市公司仅94家。同样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有78家退市,德国证券交易所61家退市,伦敦证券交易所385家退市,其当年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3家、6家和73家。在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不仅仅是进入市场,同样重要的还有退出市场。此时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选择美国市场来进行研究。

(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的退市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在其上市的公司提供了详尽的退市标准,这些标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上市公司是否满足退市条件的主要指标包括:股权分散程度、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以及资产规模等等。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将其退市标准分为了数量和非数量标准,在其上市的公司一旦无法继续满足其持续上市数量标准和非数量标准,交易所就会暂停或者终止该公司股票在交易所继续交易。

(二)纳斯达克市场退市程序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退市程序采用的是聆讯制。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裂导致了纳斯达克指数从5048.62一路下跌,仅6天就下跌将近9个百分点。最终导致了近80%的股票下跌达80%,近40%的股票退市。这使得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终止了程序化的退市机制。自2003年以来,纳斯达克市场平均退市率在8%左右。当一只股票不再满足继续上市交易的要求之后,交易所的主管部门将通知公司其股票将被退市,并告知其所拥有的权利,如果公司不认同交易所的决定,其可以选择向上申诉,直至美国证监会。

三、美国股票市场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以上我们选择了美国主要的两个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来进行研究,其分别代表了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制定的退市标准和退市条件较为严格,不仅仅提出了对公司持续经营的指标,同时还设置了反映市场变化的指标。这些退市程序安排使得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监管者能够更有效地工作,使市场能够公平、有效率地运行,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退市程序执行过程中,美国证券交易所作为执行主体,将退市工作的执行作为其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股票符合退市条件时,证券交易所可自主决定停牌,并进入退市程序。只有当上市公司对交易所决定有异议时方才提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这种安排使退市执行非常有效率,同时避免了行政过度干预。并且在美国证券市场为退市股票安排了场外交易市场或三板市场,股票退市后可继续交易,这种安排保证了股东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广胜,刘大勇,王慧颖.浅议股票退出机制建立的作用[J].北方经贸,2002,6:63-64.

[2]党胜利.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2:210-211.

[3]刘乐乐.中美退市机制比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37-38.

;

3. 孔东民的个人作品

1. 独着:《噪音交易、信念偏误与有限套利宽棚:理论与档枯实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 独着:《中国股市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视角》, 华中科慎蠢则技大学出版社, 2008。
3. 译着:《行为金融》,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4. 译着:《股票市场入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5. 参着:《现代金融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007年发行第2版)。 74. Minority Shareholder Activism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 (with Weiqiang Tan, and Wenming Wang)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73. The Manipulator's Poker: Order-based Manipula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Revised and Resumbitted.(with Maobin Wang)(SSCI, IF:0.953).72. Being Good When Being International in Emerging Economie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 (with Stephen Cheung, Weiqiang Tan, and Wenming Wang)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71. Energy Saving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China, 2012, Energy Economics, Revised and Resumbitted.(with Yunhao Dai and Shasha Liu)(SSCI, IF:2.344).70. Investor Reaction to Food Safety Incidents: Evidence from China, 2012, Food Policy, Revised and Resumbited.(with Maobin Wang and Shasha Liu)(SSCI, IF:2.054).69. Information Asymmetry, Mutual Fund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forthcoming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with Yunhao Dai and Li Wang)68. How Does CSR Affect Minority Shareholder's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thcoming in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SCI, IF:2.388).67. Environmental Policy, Compan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forthcoming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ith Shasha Liu and Yunhao Dai) (SSCI, IF:1.448).66.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tter in the Food Instry? 2012, Food Policy, 37(3), 323-334.(SSCI, IF:2.054).65. CSR, Investor Behaviors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2011,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01: 129-141. (with Maobin Wang and Chun Qiu) (SSCI, FT45 Journal, IF:0.963).64. An Anatomy of Trading Strategies: Evidence from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2010, 46(2), 51-64. (with Haigang Zhou, and John Geppert) (SSCI, IF:0.953).63.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arnings Quality and Asset Liquid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Stock Market, 2012,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6(3). (with Shasha Liu)62. Institutional Trading in IPOs: Value-based VS Speculation? 2011,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5(1). (with Yuanyuan Shao and Jing Huang)61. Asymmetric Information, Firm Investment and Stock Prices, 2011,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1(1). (with Tusheng Xiao and Shasha Liu)60. Illiquidity and Asset Pricing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2011,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1(1). (with Maobin Wang)59. Financial Specialty of Outside Directors, Firm Idiosyncratic Information and Earnings Conservatism, 2010,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3). (with Xiaolin Chen and Xi Lin)58. 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与中小股东参与,《会计研究》,将发表。(与黎文靖)57. 机构投资者、流动性与信息效率,《管理科学学报》,将发表。(与杨洋、刘莎莎)56. 产品市场竞争、产权与政府补贴,《经济研究》,2013, 2, 封面文章。(与刘莎莎、王亚男)55.投资者关注与盈余公告周一效应:基于中国股市的研究,《金融研究》,2012, 11。(与王磊、叶志强、张顺明)54.冷漠理性吗?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经济学季刊》,2012, 12(1)。(与刘莎莎、黎文靖、邢精平)53.中小股东仅能“搭便车”么?来自深交所网络投票的证据,《金融研究》,2012, 3。(与黎文靖、刘莎莎、邢精平)52.产品市场竞争和异质波动:“自然避险”还是“信息不确定”?《产业经济评论》,2012, 11(3)。(与杨薇)51.现金股利抑制了过度投资吗?《投资研究》,2012, 3。(与冯曦)50.股价同步性与信息效率,《金融评论》,2012, 1。(与代昀昊、陆婷、杨薇)49.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公开信息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南开管理评论》, 2012, 2。(与陈小林)48.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开放程度与企业投资效率,《南方经济》, 2012,3。(与傅蕴英、康继军)47.基金投资风格与业绩研究,《证券市场导报》, 2012, 2。(与伍静茹)46.谁在坏消息中交易?《投资研究》, 2011, 11。(与王磊、赵婧、李捷瑜)45.公众为何参与股市?《投资研究》, 2011, 8。(与刘莎莎)44.机构投资者、盈余质量与资产流动性,《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0。(与邵园园)43.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1。(与王茂斌、刘莎莎)42.订单操纵的新发展及监管,《证券市场导报》, 2011, 1。(与王茂斌、赵婧)41.知情交易风险被市场定价了吗?《金融评论》, 2011, 1。(与刘莎莎、邢精平)40.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过度反应,《南方经济》, 2011, 3。(与王磊、陈巍)39.竞争还是垄断?哪种机制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绩效,《南方经济》, 2011, 2。(与肖土盛)38.最终控制人、政府背景与企业投资,《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1, 1。(与谭伟强)37.交易冲击与资产的非对称波动,《金融评论》, 2010, 3。(与梁丽珍、王茂斌)36.知情交易与中国股市投机溢价,《金融评论》, 2010,2。(与代昀昊、李捷瑜)35.信念、交易行为与资产波动:理论与实证,《金融学季刊》, 2010, 5(2)。34.独立董事的财务专长、公司特质信息与盈余谨慎性,《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10, 3。(与陈小林、林昕)33.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与预期回报:基于套利定价模型的检验,《当代财经》, 2010。(与王茂斌)32.参与知情交易提高了基金业绩吗?《南方经济》, 2010, 8。(与王茂斌、彭晴)31.投资组合的行业集中度与基金业绩研究,《管理评论》, 2010, 4。(与李捷瑜、彭晴、邢精平)31.风险厌恶测定与我国银行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2010,6。(与敬志勇、厉吉斌)30.信息环境、审计治理与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评论》, 2009, (第1卷第3辑)。(与陈小林)29.信息披露、机构持股与股价的稳定性,《证券市场导报》, 2009, 1。(与魏诗琪)28.噪音/知情交易、投资者心态与资产定价:模型与实证,《中国金融学》, 2008, 6(2) (总第14辑)。27. Is There a Risk-return Trade-off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8, 3(1), 1 - 23. (with Hening Liu and Le Wang)26.有限套利与公告后价格漂移,《中国管理科学》, 2008, 6。25.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策略研究:基于一个噪音交易模型,《管理学报》, 2008, 4。24. R2、异常收益与交易中的信息成分,《中大管理研究》, 2008, 3。(与申睿)23.谁驱动了中国股市的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PEAD)?《金融研究》, 2007, 10。(与柯瑞豪)22.市场透明与交易者行为: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证券市场导报》, 2007, 11。(与王茂斌)21.通货膨胀阻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20.信息环境、R2与过度自信:基于资产定价效率的检验,《南方经济》, 2007, 6。19.市场透明与市场效率:基于纯粹限价指令市场的模型,《金融学季刊》, 2007, 3(2)。(与王茂斌)18.股票市场的有限套利:一个行为金融模型,《管理学报》, 2007, 1。(与冯智坚)17.中国股市噪音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南方经济》, 2007, 1。16.横截面风险还是时间序列可预测性?中国股市异常收益的来源,《金融学季刊》, 2006, 2(1)。15.噪音交易、认知偏误与市场波动|基于一个状态可变经济,《管理科学》, 2006, 1。14.噪音交易、市场情绪与日内股价行为,《中国金融学》, 2006, 4(1) (总第10辑)。13.股票收益率的异方差:基于交易量及异质信息的检验,《南开管理评论》, 2006, 3。(与毕秋侠)12.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南方经济》, 2006, 3。11.中国股市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影响因素研究,《世界经济》, 2005, 10。(与付克华)10.基于NCT指标的股市噪音成分研究:以七个亚洲市场为例,《中国管理科学》, 2005, 6。9.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4。8.中国股市竞价机制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研究,《中国金融学》, 2005, 3(1)。7.中国股市反转收益的分解和后持有期检验,《中国金融学》, 2004, 2(2)。6. Lotka-Volterra系统下市场结构的演进,《管理工程学报》, 2005, 3。5.中国股市的日内特征:持续还是反转?《管理评论》, 2008, 6。(与梁丽珍)4.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指标定价研究,《管理科学》, 2008, 3。(与梁丽珍)3.中国股市波动与经济波动的传递性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6。(与郭磊)2b.大股东的内部市场与上市公司价值—基于效率观点和掏空观点的实证检验,《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7。(与郑国坚、魏明海)2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ternal Market and the Firm Value: An Empirical Test of “Value Added View” and “Tunneling View”,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 2007. (with Guojian Zheng and Minghai Wei)1.股市惯性与反转策略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 2006。(与付克华)

4. 以中国股市为课题可以进行哪些范围的研究/

中国股市成长性和投资机会研究<br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规模效应”研究<br />中国股票市场某月效应的实证研究<br />中国股市收益波动的区制特征研究<br />中国股市泡沫测度与控制研究<br />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

5. 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论文

经济增长股票市场论文

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那么,经济增长如何促进股票市场呢?

一、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中,AIC是信息秩统计量,用以确定检验模型采用的滞后阶数k,AIC值越小则采用的滞后阶数越理想。

通过检验,可知LGDP、LCAP、LVAL、LTURN几个变量水平序列不稳定,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在不同显着水平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为典型的I(1)时间序列。

(二)协整检验

Engle和Granger指出,协整关系是指属于同阶非零单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间序列尽管是非平稳序列,但如果它们的某个线形组合可能构成零阶单整序列,则认为两个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从协整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经济意义所在,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已认知的经济理论出发选取变量,回归残差往往是非平稳的,不能排除伪回归的现象,而协整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检验模型变量选取是否合适的方法。

协整检验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EG检验。

二、我国股票市场不稳定性分解与经济增长在流动性

过剩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显现出了从潜在的不确定性向现实的不稳定性逐渐转化的趋势。

而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加快和强度增加,更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对于金融稳定的研究与探讨得到了包括学术界、业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而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所以对于股票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研究也备受关注。

总体分析,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自身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值、成交金额、上市公司盈利和分红等;二是来自于宏观经济变量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出、投资、消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学术界对于股票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关联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首先,由于股票市场具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所以对于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其次,货币政策逐渐成为熨平经济波动的主要宏观政策,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与其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关联研究也同样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发展有显着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经济增长是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经济增长能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提升股票市场收益率,同时能提升股票市场的交易率。

这些研究结论也符合相关的`经济理论。

经济发展有利于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融资,这正是股票市场筹资功能的体现。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资本增值的渠道,这为投资者进行资本市场的交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为股票市场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

(二)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在本文的实证检验中,交易率、筹资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会有明显的作用,加大股票市场的容量,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筹资率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关系着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以及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

此外,股票市场发展的其他选取指标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干扰作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发展股票市场,培育股票市场的竞争力,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万正晓等,2008)。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多数投资主体投资理念缺乏且股票市场不完善。

这样,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不能提供合适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

同时,股票市场不能降低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及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分散,也不能通过股价表现市场信息和配置资源,更不要谈对企业的监控职能。

因此,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弱。

四、结语

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多的复杂问题。

本文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仅作初步探讨。

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利用最新的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数量模型;同时,还可以结合模型探讨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探讨股票市场的微观作用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者探讨股票市场的伦理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战颖,2008)等问题。

;

6. 瞻望中国股票市场的发现前景论文

(一)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现状及其评价
市场是按照一定规则正常运行的,不规范的股市对我国资本市场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重新认识股市的作用
政府、社会、投资者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股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在股票市场上参与者管理者中对股票市场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存在一定的误区。从政府角度上看,股票市场是筹资的重要场所,发展股票市场可以有效地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不足,因此积极推荐本地区的企业上市,这种认识使得一些企业上市后只是为了圈钱,而不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造。表现在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经营观念和管理机制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很快就出现了亏损。
因此,政府应把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证券市场的首要功能,通过上市公司基本面促使资本流入有更大赢利可能的公司。
从投资者角度上看,由于股市存在着投机行为,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投资就是炒股票,寻求买卖价差,改为应当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投资企业靠企业发展和资产的增值使自己获得较高的长远收益;另一方面,投资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并成为真正的股东,享受股东的权力,可以从企业获得应有的红利。
从企业角度上看,股票市场的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实施,随着PT水仙被摘牌和8家PT公司面临着退市风险,市场已经按优胜劣汰的机制重新配置资本资源,靠”圈钱”和包装上市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这样才能使企业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乃到国际复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是否上市筹集资金或通过其它途径筹集资金需要认真思考,特别是现在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想上市必然会泄露一些商业秘密,所以应从企业根本利益考虑,上市并不是惟一的途径。
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
改革现行股票发行制度,尽快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问题,逐步实现我国股票市场的统一。我国现行股票发行是核准制,证券管理部门对证券发行公司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取消证券发行实行计划管理,规模控制方式,放开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国有、民营、合资企业均可以申请发行上市;股票发行价格改革以定价为主向竞价方向发展,逐步让市场决定具体发行价格。
另一方面,逐步解决国有股,法人股问题,可以以各种方式,如根据市场容量,继续实行国有股配售减持,引入优先股方式,将国有股转换为优先股,扩大各种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的范围,通过网上交易,协议转让等各种方式扩大法人股流通,降低国有股与法人股比重,增加个人股数量。因为,国有股和法人股如果不上市,和个人股比较不能实现同股同权,企业资产的优化组合也很难实现,既不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和市场机制,也不利于个人投资者的积极性。
再另一方面,我国股市的交易只能是在场内交易的,和我国经济改革的现状相背。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场内与场外交易相结合的方式,使股票市场畅通,也有利于退出机制实施后,被摘牌的上市公司的顺利退出场内交易,以及不愿上市的企业股票参与流通问题。
培养股市的坐市商
抑制投机行为,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着重培养我国股票市场的坐市商。投机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各种社会游资会大量进军证券市场,规范投资理念,不断培育机构投资者也显得愈加重要。
证券投资基金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居多。开放式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刚刚开始,所以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扩大投资基金规模,培育发展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同时,吸引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股市的投入,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成立中外合作基金,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经验大力培育我国专家经纪人——坐市商。
在美国,坐市商大约占会员总数的25%左右,大约有30%-40%的股票交易量是在坐市商和佣金经纪商之间成交的。坐市商在稳定股市,防止股价暴涨暴跌,以维持股票市场的连续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坐市商要发挥作用,不仅要有雄厚的资本,而且还要持有相当数量的股票,才能在股票价格暴涨暴跌时趋于平缓。
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证券法》、《公司法》,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大监管力度。为了保证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应的税收政策和适应证券市场需要的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资产可信度,增加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杜绝不法市场行为,加大对操纵股价的查处力度。
(二)我国股票市场宜采取的对策,以及未来的出路
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
1、 从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现状谈起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发挥着经济增长“晴雨表”的功能,而从我国的股票市场情况看,股价指数与GDP走势出现了双向背离、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过低的状况 。因此,如何实现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出现背离的原因
【1】股权分裂造成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投入产出的严重差异; 股权分裂是我国股市特有的现象,造成了中国股市对非流通股东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而对流通股东投资价值较小。
【2】股权分裂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对股市与国际接轨的恐惧; 股权分裂扭曲了中国股市,造成了过高的股价和市盈率,使境外投资者认为中国股市无投资价值。股民害怕管理层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成功引入QFII,把A股股价及其市盈率打下至使境外投资者认为有投资价值为止;也害怕引入QFII使大量无法在国内市场赢利的机构投资者抽离资金投向境外。
【3】我国股票市场参与各方弄虚作假,缺乏诚信; 股民害怕弄虚作假。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形同虚设”,对大股东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侵占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如信息批露不规范、短期行为、过度圈钱、过度投资和忽视小股东权益。管理层对责任和诚信义务的意识淡薄,甚至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过失问题。市场股评人士素质不高等都都致使股民造成损失而丧失信心。
【4】上市公司热衷于圈钱,不思回报; 高市盈率的发行价和上市价,各上市公司无节制的高价增发和配售新股。可是,不少公司募集到大量资金后,当年就陷入亏损。募集来的资金有的用于炒股,有的不知道去向。给广大股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5】全球经济衰退,股市低迷。 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股市有不小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表现杂微观上市公司来说,就是公司业绩的下滑。
3、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1】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到2011年,宏观经济已保持33年的高速增长,主要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股票市场处于试点阶段 ,境内股票市场筹资所占比重很小。
【2】 要使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不能再靠过去的近乎单一的融资方式,必须大力发展股市等资本市场,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本市场是联结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纽带。发展资本市场,才会把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不仅有利于分散银行的金融风险,而且会使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使资本市场继扩大内需、外贸出口、引进外资后,成为推动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3】 发展股票市场,既要扩大股市规模,又要提高股市效率。扩大股市规模,是要使股票市场的市值与GDP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扩大直接融资。
【4】 按目前全球新兴市场股市占GDP比例和直接融资比例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股市市值规模需要有一个大发展。提高股市效率,必须调整股市结构(股权结构、股价结构、投资者结构等),优化资源配置,股市的投资应重点流向业绩好、成长性好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使更多的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成为广大投资者可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
4、当前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过低
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多数年份里,股指走势与GDP走势一直相背离,宏观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股指走势却是高低互现,波动运行其根本原因在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不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股票市场规模过小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比较,规模太小,两者很不相称 ,我国流通市值相当于GDP的比重是12.19%,而全球新兴市场这一比例平均约是70%,成熟市场是100—130%。股市相对宏观经济规模过小,妨碍了二者的有效互动,有时宏观经济增幅下滑没有妨碍股指大幅走强,有时宏观经济走强,也没能阻止股指大幅下跌。
【2】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差。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素质不高,股价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联,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业绩实现的。从理论上说,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走势向好,是因为微观经济(公司)业绩好,股价指数自然强劲。但实际上,我国股指走势与上市公司业绩、上市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发展这三者没有太大的关联。
【3】股票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股票市场规模小和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差这两个问题,是由股票市场所处的阶段决定的。 (1)从监管体制看 :直到1998年8月5日,中国证监会才被正式确认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从股票发行体制来看:2000年3月16日 ,我国股票发行体制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 (3)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我国股票市场散户投资者所占比重较大,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过低; (4)从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看 ,多数为中小券商; (5)从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看 ,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目前该法还在重新修订之中。
从上述基本架构看,中国股市确处于由试点阶段向正常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如这个过渡期能与我国入世过渡期同时结束是最好的。
5、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宏观经济部门都应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宏观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关乎宏观经济全局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2】要加强股票市场基础建设。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都可归因于股市的不成熟。应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股市的基础建设。例如,改革公司上市、退市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完善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丰富股票市场产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强化信息披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加强对股市运行严格、有效的监管,健全股市法律体系。
【3】要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 上市公司的高素质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在股市中,国家收取的印花税、中介机构的佣金、投资者的回报等,都应是上市公司创造的,这才谈得上股市具有投资价值。 可以说,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是股市建设基础的基础。
【4】要解决好全流通问题。 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既要加强市场基础建设,也要重视解决股市试点中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5】 要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在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增强后,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会很快在股市上反映出来。回顾近百年来国际股市风云,各国股市大盘遭遇重创,大多是因为宏观经济出了问题。我们应重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强的优势,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适时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国股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实体经济环境。

7.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在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牛市后,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一度下降。但在2019-2020年间,股票市场流通情况重新变好,股票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都已非常逼近2015年水平。随着2021年经济增长恢复和十四五开年背景,预计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活跃度将再次提高。

1、股市流通股本与市值规模

2011-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总数量自2011年末的2342家增长到2020年末的4154家。2020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总计1800家,较2019年增长了228家,增长幅度为14.50%;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数量总计2354家,较2019年增长了149家,增长幅度为6.76%;两者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总计4154家,较2019年末总计同比增长了9.98%。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从股票的流通股本来看,2011-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股本呈现平稳上涨趋势,十年中共增加了36114亿股。

截止2021年1月底,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为42674亿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中的流通股本共有18994亿股,总计61668亿股。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时间内当时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流通股票总价值。从我国股票市场流通总市值来看,我国流通总市值首先在2015年牛市期间迎来一波高峰,随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在2020年后半年再次走高并且已经超过2015年的顶峰。

截止2021年,我国股票市场共有流通总市值64.81万亿元,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38.26万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有流通市值26.55万亿元。

2、股市股票交易规模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成交数量来看,2014-2020年,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成交数量不断增长,曾在2015年牛市期间达到顶峰值17.10亿股。2020年全年股票成交量共16.74万亿股,同比增长32.2%,但还未达到2015年水平。

从我国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来看,2014-2020年间我国股市成交金额呈在经历2015年牛市过后出现了下降,随后在2019年开始回升,2019年重新破万亿成交额。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达到206.82万亿元,同比增长62.3%。

在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和2020年疫情背景下,我国沪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金额总体却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当代人理财和投资意识的增长,预计我国的证券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2021年,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中国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8. 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

(8)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异象研究扩展阅读:

2013年影响股市表现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将在2013年实现温和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将逐步好转。与2012年每个季度经济增速均低于年初预期相比,2013年每个季度实际增速有望不断超出年初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仍不会有起色,但内需的增长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铁、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增无减,投资仍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9. 社科院预测2016年股市大盘点位是多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课题组16日表示,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慢牛”可期,预计上证综指在3200点至4000点范围内波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日共同举办2016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课题组表示,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已经很低;大类资产配置渠道偏少,股市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渠道;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及所具备的融资功能使其通过增发融资收购优质资产达到做大自己成为可能。总书记已经不下5次提及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融资功能的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高层领导在不同场合也明确指出股票市场不能大起大落。这些都构成了股票市场指数逐步上行的动力。
课题组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依旧,形势还没有完全好转,产能过剩和负债过多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大量该死未死的僵尸企业和濒临死亡的企业苟延残喘,消耗资源,财务费用太高,大量资产用于偿还债务成本。这些都使得经济效率偏低,融资成本难以降低。还有IPO开闸,注册制实施的逐步临近等将制约股票市场的上行。
蓝皮书认为,随着改革的推进,不利于中国股市上行的阻力和障碍将逐步减少。未来市场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对市场估值的边际支撑作用将递减。与增长及改革相关的预期主导风险溢价的阶段性上升及下降,市场估值也将对应波动,投资者信心将逐步恢复并增强。
蓝皮书称,中国股票市场2016年的运行轨迹将发生明显变化,股票市场价值波动中枢不会有太大变化,上证综指很可能在3200点至4000点的范围内波动,稳定健康的“慢牛”值得预期。

10. 求一篇关于中国股市行情分析的论文,要有论文的标准格式

论文:论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论文写作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不断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市场也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起来。股市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放大,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大,对中国的股票市场形成压力。中国证券如何面对世界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发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起来。本文讨论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对历史资料文献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资本市场股票市场

一、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截至2007年8月9日收盘,沪深股市总市值首度突破21万亿大关,总市值合计为211491亿元,而2006年GDP总量为210871亿元人民币,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首次超越GDP,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量为106768亿元。

根据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收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163648亿元,流通市值46843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47817.48亿元,流通市值为23989.06亿元。到目前为止,泸深股票账户总数已经超过14000万,占人总总数的10%以上,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虽然很快,但股市对民生问题的影响也是显然的。股票市场有一亿四千万账户,也就是说它的涨跌将关系到一亿多个家庭的生活了。

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演变过程

根据我国政府对WTO承诺,我国证券对外开放的内容主要包括:

1.外国证券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股交易。

2.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

3.允许外国机构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加入三年内,外资比例不超过49%。

4.加入后三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合营公司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股的承销,从事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

5.允许合资券商开展咨询服务及其它辅助性金融服务,包括信用查询与分析,投资于有价证券研究、咨询,公开收购及公司重组等;对所有新批准的证券业务给予国民待遇,允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入世以来,随着证券市场开放承诺的一步步兑现,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经过有关方面近半年的周密准备,QFII制度于2003年年中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12月底,共批准成立7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共成立24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占成立基金公司数量的42.86%。截至2007年1月31日,68家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取得外资股业务资格。

至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领域形成了从加入世贸组织协议框架下的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开放,到外资直接参与国有产权和非流通股权的并购转让市场,再到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市场等渐次展开的全方位开放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本基本上都为外资进入建立了政策和制度的通道。资本市场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是允许进入国内的外国资本的大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浪潮也是一种趋势,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也将高度纳入到其中,资本市场也将高度开放.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实体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股票市场上优为明显。

三、改革开放程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会导致出口增幅下降、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随之上升,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和投资者信心下降,最终使证券市场行情下跌。其中,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贸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对其股价的冲击也最大。

1.金融安全方面的影响。在金融安全方面,股票市场并没有像外汇市场那么惹眼。但我们并不应该忽视它在金融安全方面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现在虽然足够大,国家行政干预强,但明显存在很多的漏洞,以前,国际资本流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比较简单,国际性的金融投机的形式较为单一。但是,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结构的复杂化,机构投机者不但可以同时在多个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而且在每个金融市场上还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金融品种的投机,从而使投机带有立体的性质,从而使投机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加入WTO后,国际投机者同样可以对我国的金融领域进行冲击,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开放越大,冲击也就可能越大。

但由于最富有投机性的商品是股票和房地产,现代泡沫经济最典型的表现是因投机而造成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升。由于机构投机者一般不介入实物资产的投机,股票市场的泡沫便成为机构投机者掀起投机风潮的理想时机。机构投机者对泰国和东南亚国家发起金融攻击,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存在泡沫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2.直接影响了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度。中国股市将迎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时代。股票市场是一种具有共同规律、通行共同语言的投资场所,其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其内在的本性和特有的规律。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各类股的价格和流通方式又都完全不同,这使得上市公司转轨不转制问题日益突出。伴随中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股市将迎来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时代;封闭式的股市发展格局即将被打破,中国股市将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迎来逐步开放的时代。十多年来,中国股市(特别是A股市场)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QFII制度的启动,这种封闭的股市发展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实现,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步伐将逐步加宽、加快。

3.外资进入方面的影响。2006年,QFII走完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三年的试点历程,迎来了转折之年。截至2006年12月末,QFII中国A股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达到37.72亿美元,直逼300亿元人民币。QFII在中国的市场影响力正与它的规模一起与日俱增。

但是,郎咸平指出,中国股市引进QFII的原因是认为他们是做长期投资和基础研究的,想借此引进先进的投资理念,可是,其实QFII是比国内庄家还要厉害的庄家,是互相勾结的庄家。

四、结论与建议

2006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其总市值已经位列世界第四。研究表明,至202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会达到650万亿元,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资本市场。虽然发展迅猛,但中国证券市场仍存在结构失衡、证券产品供应不足等问题,具体如下:

1.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是股本结构畸形的市场。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急需改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使占

总股本三分之一的流通股面对巨大压力,股价畸高。如果一旦证券市场全面开放,不仅因国内股票缺乏投资价值难以吸引国际证券资本,而且中外市场在股价上的巨大落差,必然导致国内股价大跌。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上没有做空机制,投资者难以避险。
2.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商品、货币、资本是资源配置的三个层面。一个国家的开放顺序是从贸易开放到

货币市场开放,再到资本市场开放。也就是说,在经历贸易自由化、汇率和利率自由化之后,证券市场才可能实现自由化。如果将开放的时序错乱,将会潜伏爆发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目前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尚处于商品市场国际化接近结束并向货币市场国际化转化阶段。短时间内不可能指望利率、汇率、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来支持证券市场的全面开放。
3.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还不能有效抵御市场开放风险。相应的金融资产规模支持相应规模的证券市场开放。面对强大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资本快速的进出,以我国证券市场现有规模尚不具备抵御巨大冲击的能力。

4.人民币尚未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制约证券市场开放进程。人民币实现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进程事关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的情况下证券市场不可能实现全方位开放。

5.我国证券监管体系有待完善。证券市场开放需要更高的监管水平,尤其是监管者对跨国界的交易行为的本质和特征有很强的评价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效、务实的国际合作。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自主地调整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开放进程,最大限度地避免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应当选择一种渐进式的开放策略。面对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出现的与国际联系增强、受外部环境影响加大的情况,我国应尽快建立风险监管和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

[2]曹凤歧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3]中国证券业机构: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阅读全文

与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异象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上控2013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 浏览:217
那个股票长期拿着 浏览:392
中国最好股票排行 浏览:24
国美股票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855
指南针股票APP上市了没 浏览:594
股票是不是连续三年亏损就退市 浏览:948
瑞德股票走势 浏览:844
股票中签与资金量 浏览:290
中国一汽股票app 浏览:734
股票每股净资产有什么意思 浏览:825
能显示趋势通道的股票软件 浏览:139
中国红蜻蜓股票 浏览:803
股票盈利第一股价低不涨 浏览:768
股票重组什么意思6 浏览:530
股票软件三个字 浏览:65
股票账户开户成功后多久能交易 浏览:533
鸡瘟禽流感疫苗生扬科技股票 浏览:638
股票账户里冻结的股票 浏览:32
新三板股票申购要先交资金 浏览:7
去年柳工股票最低多少钱一股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