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下股票,华联控股(000036),追加50分-200分
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你的钱很可能收不回来了,因为华联控股炒PTA期货快破产了
华联控股:国内最大PTA生产商炒期货巨亏或破产http://finance.QQ.com 2008年10月07日09:01 阿思达克财经新闻 强行接下十余万吨期货实盘的PTA多头终于撑不下去了。本报记者获悉,国内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企业——创立于2003年3月的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条已处于极度紧绷之中。未来数周内若仍无法筹集到急救资金,华联三鑫或将被迫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阿尔卑斯奶糖生产商向各大超市下发通知,要求对三款牛奶香糯软糖进行下架…
多名业内人士向本报证实,华联三鑫正是今年夏季逆势做多PTA期货0809合约的绝对主力。因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华联三鑫于9月份被迫以高价接下了巨量期货实盘,涉及资金至少十亿元。
陡然紧绷的资金面已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华联三鑫四大股东“十一”期间紧急磋商,试图尽快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年愿景:打造世界一流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3月,是由华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036)、浙江展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加佰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合资组建的特大型石化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和销售。
华联三鑫成立之初愿景远大,公司计划投资100亿元,希望通过3-5年的建设发展,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PTA生产基地,实现PTA年产能2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
2005-2006年,全球聚酯行业迎来大扩容。作为生产聚酯的原材料,PTA的市场需求也一路猛增,价格更是节节攀升。眼见生产PTA的利润颇为丰厚,国内掀起了PTA生产基地的投资热潮。
在当时,宣布提升产能的成产企业比比皆是,而华联三鑫PTA项目的上马更是被认为“不仅改善了我国PTA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大大优化了国内PTA生产力布局”。
2006年12月18日,全球首个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品种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PTA行业陷入低谷
华联控股原为华联三鑫的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一度达到51%。尽管PTA投产项目耗资不菲,华联控股等股东仍通过对外担保的方式不断向银行借款,用于华联三鑫PTA一、二期项目的投资。在股东们的支持下,华联三鑫PTA产能规模很快跃居国内前列。
但是,华联三鑫给股东带来的回报竟然是连续亏损。华联控股在2007年报中披露,截至2007年12月31日,华联三鑫公司总资产1098746.95万元,净资产107566.01万元,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796397.18万元,净利润为-95969.44万元。
华联控股在报告中承认,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PX价格高位运行、下游聚酯行业需求不旺,以及国内PTA产能集中释放和PTA进口量剧增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华联三鑫全年巨亏9亿元,PTA行业形势非常严峻。
这种局面在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多大改变。华联控股2008年半年报披露,受PTA产品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和其下游聚酯行业市场需求不足双重挤压的影响,华联三鑫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日趋严峻。2008年1-6月,国际原油均价为112美元/桶,最高达到146美元/桶。
国际国内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及频繁波动,大幅增加了PTA产品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经营难度;另一方面,纺织服装行业的持续低迷,人民币升值和银根紧缩、国内新增PTA产能集中释放,进口PTA的低价倾销,使得PTA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华联三鑫公司经营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前景不容乐观。
兵行险招 期货做多
正是这样一家资金面相当紧张的PTA生产企业,最终选择了“兵行险招”——在期货市场悍然发动多头行情,希望以此造成现货紧张的局面,借机改变PTA价格走势,重塑市场信心。
此前,本报曾连续报道PTA期货0809合约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合约的奇特现象。虽然临近交割,但PTA0809合约的价格远却高于市场价格,且持仓量也高达十余万吨。最终,PTA多头通过天马期货的交易席位,以明显高于现货市场的报价“硬”接了约15万吨的期货实盘。多名市场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华联三鑫正是持有0809合约多单的绝对主力。
按照圈内的说法,华联三鑫通过自己公司及其他关联公司的名义共接货约5万吨;此外,市场传言,按照事先的约定,与华联三鑫共同发动行情,并最终接下实盘的多头会把到手的十余万吨PTA转手给华联三鑫。
由此,华联三鑫在“0809一役”上被迫接下近15万吨现货,被套资金对多达十几亿元,若按当前现货价计算,其面临的跌价损失接近5亿元;因其本身就是PTA的生产企业,接下的现货等于增加库存,对生产经营毫无益处。
因其流动资金不足,业内人士普遍猜测华联三鑫期货市场接盘的资金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借贷。在接下实盘之后,华联三鑫虽可凭现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以缓解资金压力,但贷款比例可能只有5折。
“我们认为,华联三鑫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在于角色错位。”浙江地区另一大型PTA生产企业投资发展部经理徐智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构在期货市场上坚持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期多(生产商)不做多,期空(消费商)不做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因为生产商总希望看到多头市场,但凭一己之力强行做多是冒企业之大不韪。不仅占用生产资金,还会对本公司的销售造成困难。反之,消费商亦然。”徐智龙举例说,上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航空公司以空头身份大肆做空航油期货,一个月以后,油价虽然如期下跌,但该公司已在趋势出现之前就宣告破产。
据了解,在华联三鑫做多PTA期货的同时,其竞争对手翔鹭石化、扬子石化等公司没有响应,反而在高位大举抛出,加速了华联三鑫的失败。
原有股东恐难继续增资
华联三鑫经营出现困难引起了四大股东的高度重视。据悉,虽然是在“十一”长假期间,有关负责人仍专门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但是,从现有情况来看,想让原有股东继续出资难度很大。
或许是倍感亏损压力,原第一大股东华联控股很早就有意淡出华联三鑫的控股权。早在2007年7月份,华联三鑫宣布增资扩股,华西集团出资6.8亿元,成为第四家入股华联三鑫的大型企业,华联控股则宣布放弃增持,其持有的华联三鑫股权被稀释至35%。
今年上半年,华联三鑫再度增资扩股,华西集团、展望集团、加佰利集团均宣布增持,华联控股则又一次放弃增持权利,公司持有华联三鑫公司的股权比例由原来的35%下降至26.436%(根据约定参与所有者权益分配比例为23.2236%),退居第二大股东,失去了对华联三鑫公司控制权,华联控股公告称,此后不再将华联三鑫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公司今后的主营业务将转变为以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为主。
就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原有股东恐怕很难继续加大投入。华联控股自不消说,华西集团在经过两次增持后已动用了不少资金,要让其继续掏出真金白银,颇有难度;而展望集团、加佰利集团的热情一直就不是很高。业内人士分析,尽快寻找资金接手,或将是华联三鑫自救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海证券报 )
2. 公司购买股票有何好处
什么是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是国际通行的公司实施并购重组、优化治理结构、稳定股价的必要手段。股份回购有哪些作用?
1、稳定公司股价,维护公司形象。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是由于公司管理层认为股价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希望通过股份回购将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一信息传递给市场,从而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大大高于公司投入项目所需的现金流时,公司可以用富裕的现金流回购部分股份,从而增加每股盈利水平,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减轻公司盈利指标的压力。
3、作为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如公司实施管理层或者员工股票期权计划,直接发行新股会稀释原有股东权益,而通过回购股份再将该股份赋予员工则既满足了员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权益。
4、就是有助于股权激励。
我们都知道,现代许多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流行股权激励,尤其是高管,会拿到很高的期权,但是高管本身存在流动性,有些高管会离开,那么随着他们的离开,公司的股权就会流落到外面,有可能造成股权易手的情况发生。
而如果在进行股权激励时,约定高管离职时,公司有权用某种价格回购这些股权,这岁颤迟样既能保证高管享受到公司成长的盈利,也能避免股权旁落到别人手里。
因此,当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时,一些公司采取了自救式的股票回购,一般会传递出正面的信号,股价会出现上涨。
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
目前我国股票回购的主要目的有实施股权激励、市值管理、股权激励注销、盈利补偿、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其他,可以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类型。
其中股权激励注销、盈利补偿通常是被动式的股票回购,一般与员工离职失去行权条件、资产重组业绩不达承诺预期有关,这类回购数量占比较大,但回购金额一般不大,对股票市场价格通常不具有正面影响。
而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市值管理等回购目的则代表主动式的股票回购,这类回购对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更为明显,特别洞指是采取回购股份注销方式的市值管理,能够提升每股收益,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进行股票回购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价值:
(1)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之一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股票回购有着与股票发行相反的作用。股票发行被认为是公司股票被高估的信号,如果公司管理层认为公司的股价被低估,通过股票回购,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息。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通常是提升了股价,有利于稳定公司乎李股票价格。如果回购以后股票仍被低估,剩余股东也可以从低价回购中获利。
(2)当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明显超过投资项目所需的现金流时,可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有助于增加每股盈利水平。股票回购减少了公司自由现金流,起到了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管理层通过股票回购试图使投资者相信公司的股票是具有投资吸引力的,公司没有把股东的钱浪费在收益不好的投资中。
(3)避免股利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公司剩余现金是暂时的或者是不稳定的,没有把握能够长期维持高股利政策时,可以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利支付率的基础上,通过股票回购发放股利。
(4)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如果公司认为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的比例较高,可以通过股票回购提高负债比率,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有助于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虽然发放现金股利也可以减少股东权益,增加财务杠杆,但两者在收益相同情形下的每股收益不同。特别是如果是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可以快速提高负债比率。
3. 转债转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转债转股是利好,可转债转股是指投资者在可转债转股期间,将可转债转为正股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多方力量。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股价可能会上涨,这是好事。
但可转债转股后,股价的涨跌还受以下因素影响:市场情况转换后市场形势不佳,引发投资者恐慌。大量抛售股票会导致股价下跌。相反,在市场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市场上大量的投资者会推动股价的上涨。主要资金主力资金流入表明主力股更看好该股,认为该股后期会上涨,并进行买入操作,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反之,主力资金流出则说明主力股不看好股票,认为后期股价会下跌,进行抛售操作,导致股价下跌。
1、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将银行与企业之间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与企业之间的股权、产权关系。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债权转股后,原偿还的本息按股份转为股利。事实上,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成为该企业的阶段性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后,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等方式收回资金。
2、因此,债转股短期是好,长期是坏的,这只是权宜之计。即公司债券可以直接转换为新发行的股票(限制性股票)而无需偿还。这样,总股本变大,每股净资产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但是,这些限售股上市有一定的时间,对企业是有利的。对于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来说,未来的分红会越来越少。
3、债转股中的“债”是指可转换债券,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换债券。债转股是指债券持有人可以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点,包括三个特点:债权:可转换债券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债券持有人可选择持有到期债券并收取本息。股权: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后,原债券持有人成为公司股东,可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和股利分配。可转换性: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当然,债券持有人也可以选择不转换为股份,而是在期限届满时收取本息,或者在流通市场上出售。
4、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公司债券的利率,有利于企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以低成本筹集资金,发展公司业务,解决公司债务问题;但是,可转债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现金固定增资,增加了公司的股本。对于原股东来说,参与企业分红的人数会增加,未来分红会变少,对公司原股东不利。对于A股市场,由于债券持有人很少选择到期收回本息,他们通常选择在市场上卖出套现;而且,由于可转债的T+0和无限涨跌的特性,在市场上经常遇到投机,所以债转股没有明显的负值。
4. 上市公司能否再次发行股票,如果可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一般都可以。能否再次发行股票取决于很多方面。有上市公司的融资要求,有监管部门的限制。《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就发行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等公开征集意见。
《办法》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程序、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进行了规范。该征求意见稿在现行再融资办法基础上,根据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精神,以及今后全流通的市场条件进行了较大修改。相对而言,在再融资方式上,通过引入附认股权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创新方式来促进再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在再融资条件上,有松有紧,但紧大于松;在发行程序上则有了明显的简化;在信息披露、监管和处罚条款中,都体现了加强上市公司诚信,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精神。
《办法》将再融资方式分为公开发行证券和非公开发行股票两种,其中公开发行证券在原有的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债三种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的创新方式。附认股权公司债券是公司债券和认股权的一个综合,两者可以分拆上市交易,其债性更强。从发行条件看,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和现金流量有一定要求,规定净资产不得低于15亿,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6%的要求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不少于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从发行期限看,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只规定了1年的最短期限,没有最长期限的限制。由于附认股权公司债券的债券部分可以独立上市交易,因此这一再融资方式不仅将大大促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也将增加证监会在发展公司债市场上的主导性。《办法》对所附认股权证的数量进行了限制,预计权证全部行权后募集的资金总量不超过拟发行公司债券的金额。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附认股权公司债券有助于降低公司融资成本,特别是认股权证虽然与公司债券捆绑发行,但是发行后分别交易。从市场表现看,认股权证单独交易将避免其价格被市场低估,初试的债务人可以将权证在市场以比较高的价格卖出,有助于提高初始债券持有人的利益,避免了两者捆绑交易可能出现的权证价值被低估的可能,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债权融资的成本。认股权证方面,《办法》就关于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存续期间以及认股权证购买的股票做了明确规定。对行权价格,《办法》规定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应不低于公告认股权证募集说明书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对存续期间,《办法》规定不超过公司债券的期限,且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不少于六个月,不超过二十四个月。募集说明书公告的权证存续期限不得调整;对认股权证购买的股票,《办法》确定“向上市公司购买新股”,按此理解,也就是上市增发的股票。
非公开发行股票,即私募方式也是新增加的再融资方式。《办法》并没有对私募对象的资格加以明确规定,而是体现了上市公司自治的精神。在私募对象的数量上,《办法》予以了明确,要求不得多于10 名,且有1到3年的锁定期限要求。私募方式的增加,将为外资并购增添新的途径。
在再融资条件上,《办法》进一步体现了市场化的原则,有松有紧,但总体感觉紧大于松。松,主要表现在财务指标的降低。对于增发和发行可转债,将现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从10%降低到6%;对于配股,仅要求连续三年盈利。此外,还根据《证券法》取消了两次发行新股融资间隔的限制。紧,主要表现在市场约束机制的加强。首先,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上,更加强调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其次,在定价机制上,要求增发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以保护老股东的利益不因增发而被稀释;在发行可转债方面,规定修正转股价格须经参加股东大会2/3以上表决权投票通过,且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不得低于股东大会召开日前20个交易日该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交易日均价,以防止转股价无限向下修正不断摊薄老股东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将增加上市公司增发和可转债转股的难度。第三,在发行规模上,可转债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由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80%降低到40%;增发规模的限制虽然取消了,但在资金用途和资金管理的要求上更加严格,要求募集资金必须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决定的商业银行专项账户。第四,配股要求必须采取代销制,并引入发行失败制度。
5. 请问为什么发行股票,也能进行吸收合并企业通俗举例子解释下。
首先需要了解资本市场上最常用的两种收购方式就是现金收购和股权收购。
现金收购简单明了,就不说了。股权收购主要又有增发新股和换股两种手段。看一个国内比较着名的平安收购深发展案例就可以大致明白
2010年前,平安集团持有深发展4.68%股份
2010年5月,平安集团向当时的深发展大股东新桥定向增发约3亿股,新桥以其所持有的约5.2亿股深发展股份作为支付对价,交易完成后,平安集团持有深发展21.4%股份
2010年7月,深发展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约3.8亿股,平安人寿出资约70亿认购。由于平安人寿是平安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交易完成后,平安集团共持有深发展29.99%股份
2010年9月,平安集团宣布,以平安银行90.75%的股权以及26.9亿现金交换深发展16.39亿股份。交易完成后,平安集团拥有深发展52.38%股份,深发展成为其控股子公司。而深发展拥有原平安银行90.75%股份,成为平安银行母公司。即,平安集团控股深发展,深发展控股平安银行。
这次经典的收购案例中有现金收购、有被收购方发行股票,有收购方发行股票,有股权交换,最终都是为完成收购目的服务的
6. a股为什么这么难
A股从90年代初设立到现在,经历了多次牛市,如果从2006年的998点持有到现在,收益也是翻了几倍了。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的股市,长期来看都是正收益的。但在证金公司减持银行股,以及乐视网造假可能退市的双重夹击下,市场人心涣散,四指数均收出了周阴线。周五尾盘,虽然国家队奋力护盘,但沪指仍然收在五周均线3381点之下,大盘重回空头市场。比指数下跌更让人纠结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发出了“A股越来越难做”的叹息。这是市场各方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拓展资料:
1、5个月涨100点的 “蜗牛”市
新兴的中国股市,长时期表现为“猴”市,上蹿下跳。今年以来,竟然变成了“蜗牛”市,5个月才涨100点。如3100点平台上收盘102天,3200点平台上收盘100天,都是用了5个月才上一个百点平台。
而在站上3300点平台后,明明大盘一直在3360点上方收盘,明明数次轻松地跃上了3400点整数关,明明2016年初熔断时,在3539—3300点是跳空下来,不存在套牢盘,3400点上方是真空地带,按理大盘在3300点停留的时间可以缩短,但硬是因为大盘在3300点平台上只收盘了44天,所以大盘走上回头路,回到3300点平台上继续整固。
反观美、欧、日股市,接连高奏凯歌,大踏步地前进,今年已50多次创历史新高。可A股至今在金融危机前高点的半山腰低迷不振、驻足徘徊。这样的“蜗牛”市自然对场内存量资金和场外新增资金失去了吸引力。
2、新股高速扩容吞噬资金
从表面看,A股每天均保持着4500—5000亿的日成交量,市场资金不算少,对指数的推动力不算弱。但是,大盘为何下跌容易上涨难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活跃资金都被新股吸纳了去。按现在每周发9只新股、平均融资额60亿元的规模,1个月就扩容36只新股,融资250亿元左右;一年400多只新股,便抽取市场3000亿元左右的“血液”。这种每天发行上市2只新股的情况,堪称中外股市史无前例的扩容大跃进,超过了新增资金进场的速度,必然每日、每周、每月都在不断稀释老股和次新股的股价。A股岂能涨得上去?
3、恶炒新股加重市场失血
A股历来有“炒新”的传统,许多人认为新股概念新、盘子小、没有历史的套牢盘,容易炒高获利。但是,如今新股的这些优势,情况有变。
第一,新股上市一年后才能再融资,额度不得超过股本的20%,使收购优质资产、业绩超常提升的难度大大增加。
第二,新股上市不久就大比例高送转,受到了交易所的监管,增加了“炒新”的不确定性。
第三,创业板股从严资产重组,不允许借壳上市。
第四,新股发行增加了网下配售40%的新规定。其中A类机构(国家队、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公募基金),分配76%的新股;B类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券商自营等,分配20%的新股;C类机构,包括私募基金和6000万市值的大户,仅分配4%的新股。可见,网下的新股主要集中在大机构手里,集中的抛压大大加重。
而现在几乎所有的新股上市,首日都毫无例外地以44%的涨幅涨停。随后,至少还保持5-8个涨停板,股价比发行价高出100%——150%。一旦涨停板被打开,便是所有的机构都认为价格严重高于价值,股价超涨,某些特殊机构还拥有上百个账号配售的大量新股,抛售后获利极其丰厚。而市场的“炒新族”竟然在打开涨停后去踊跃接盘,通常当日换手率就高达60%以上,这岂不是在为国家队、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私募基金和超级大户接盘做贡献?市盈率高达60—70倍还有什么投资价值可言?“炒新族”拿到了大量新股后,若再一味恶炒,便会遭到监管层的“特停”,炒作多以失败告终。人们不妨去看看盘面,这一两年来上市的新股,现股价几乎都被腰斩,甚至跌去70%,表明绝大多数炒新股的投资者都是输家。更严重的问题是:新股上市后,涨幅多在100—150%。这就意味着,每年在炒作新股上消耗的资金,要比新股的融资额3000亿还要多一倍以上,大约需要6000—7000亿左右。二者合计,新股每年在市场抽血高达1万亿。炒新占去的这1万亿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抛售老股或割肉老股换来的资金,从而导致老股的股价越来越低,“跳楼”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