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股票资金可以流入房地产吗

股票资金可以流入房地产吗

发布时间:2023-08-25 22:57:39

⑴ 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有什么关系

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因为两者分别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代表行业,每当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谷时资金就会涌入股票市场,反之亦然。目前中国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价格却节节上涨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政府、企业和民众必须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寻求平衡,否则就会引发泡沫破裂崩盘的危机。不过作为一个以资源换发展的农业国家,在世界竞争中没有高端优势行业支持的情况下,必然选择持续大规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断激化内部市场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所以长远看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是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只是经常会有间歇式的调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会危机。

⑵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花钱买了股票,买股票的钱会流入什么地方

炒票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一种理财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股票,但是在投资股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股票的市场操作和运作,多学一些股票相关知识,才能让自己在股市里分一杯羹。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钱有一部分流到了上市公司,之后就会在股民间流动,还有的被券商和国家以手续费和印花税收取了。

在整个股市中有几千只股票,他们一同推动了股市的流动性,让它一直处于一个生态循环,所以在股市中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所以我们在炒股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股票的相关知识,还要有独特的眼光,对于股票的分析一定要透彻,这样才能确保我们能够在股市里赚到钱。

⑶ 如何理解股市交易的资金流入流出

中国股票波动性的分解实证研究
宋逢明/李翰阳
【摘 要 题】证券市场
【正 文】
一、概述
在金融学领域中,波动特性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研究,大多以沪市、深市两市场指数为对象。得到的结论普遍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较剧烈的波动,与西方尤其是美国较为发达的股票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显着大于它们的市场波动。但是分析中国市场的特性后,可以认为分解股票的总体波动性,在股票的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两个层面上对中国股市的波动进行实证研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首先,市场中有大量的散户投资者,而其中相当数量的散户持有大量个股而非投资组合。尽管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但是散户投资者及其投资总量仍在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根据markowitz(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这一类投资者不能够做到分散化投资,对于他们来说企业个别波动的影响的程度决不亚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其次,市场具有高度不完全性,缺乏完善的机制和足够的金融工具。虽然传统理论认为20至30只股票的资产组合可以很好地实现风险的分散化从而消除这些股票的个别风险,但在中国市场中由于缺少做空机制和必要的金融工具,也不能全部做到风险的分散化,构成这一组合的股票的个别风险不可忽视。
除这些特点外,中国市场中的投资理念变化也强调了分解总体波动性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市场中价值投资理念开始逐步被普遍采纳,对于某些特定股票的重视被加深,而分散化的做法反而逐渐淡化,所以股票的个别风险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还有,中国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投机者甚至是赌博者利用某一只股票在市场中的定价偏差进行套利,此时他们就充分暴露在这一只股票的个别风险之下,而不是市场的总体风险。而且市场中曾经有严重的炒作行为,这类行为也大大影响了股票的个别波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对于股票的总体波动进行分解,分别对市场波动性和个别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是有重要实际意义的。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少有研究者将总体波动性分解,并同时在不同层面(市场、公司)对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campbell,lettau,malkie和xu(2001)发现,在美国股市中,尽管市场波动并未增加,但是在1962年到1997年间,个别公司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了。但是,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尚无定论。对于中国市场的情况,宋逢明和江婕(2003)得出的结论是1998年以后的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风险与s&p500成分股所代表的美国股市相当,但是中国股市中的系统风险一直高于美国市场。
下面我们将先介绍研究中采用的波动分解模型和波动度量的估计方法,然后着重分析不同波动成分的变化趋势并对其成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波动性的分解模型和估计方法
1.波动性的分解模型
本文的研究中,将一只股票的收益分解为两部分:市场收益与个别收益。通过这种分解,我们可以构造衡量个股的两种波动的度量,这两种波动之和就是该股票收益的波动,所采用的方法优点在于无需计算股票间的协方差以及个股的β。
根据capm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种个股收益波动的分解方式:
(1)var(r[,it])=β[2][,im]var(r[,mt])+var({图}[,it])
其中r[,it]为个股的超额收益,r[,mt]为市场超额收益,且capm模型本身有r[,mt]与{图}[,it]正交。但是这种分解的缺点是难以估计个股的β,且个股β是随时间变化的。为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们给出一种简化的模型,该模型不需要个股β的信息。同时,该模型可以对个股收益的方差进行类似于(1)的分解。
首先,考虑如下不需要β的个股收益模型:
(2)r[,it]=r[,mt]+ε[,it]
注意在模型(2)中,r[,mt]与ε[,it]不是正交的,因此在计算个股收益的方差时不能忽略协方差项。根据模型(2),个股收益的方差为:
附图{图}然而,这里的方差分解又一次引入了个股的β。
但是,对整个市场内的所有个股收益的方差进行加权平均便消除了带有个股β的协方差项:
(4)∑[,i]ω[,it]var(r[,it])=var(r[,mt])+∑[,i]ω[,it]var(ε[,it])=σ[2][,mt]+σ[2][,εt]
其中σ[2][,mt]=var(r[,mt]),σ[2][,εt]=∑[,i]ω[,it]var(ε[,it])。根据这种分解方法,我们就可以利用模型(2)中的残查项ε[,it]来构造一种不需要个股β的平均个别波动度量标准。加权平均波动∑[,i]ω[,it]var(r[,it])可以理解为随机选取的个股的波动期望值(随机抽取到股票i的概率等于其在市场中的权重ω[,it])。
2.数据及波动性成分的估计
本文采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的a股股票数据来估计基于模型(4)的个股超额收益分解所得到的等式(4)中的波动成分量。样本期从1990年12月19日始,至2001年12月31日终。这一样本期内,股票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期初的8只增加到期末的1133只、股票的日交易数据共计1,311,427组。为了得到模型(2)中的个股超额收益(r[,it])和市场超额收益(r[,mt]),采用的无风险收益是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为估计等式(4)中的两种波动成分量,采用下列步骤。令s为计算收益的时间间隔,本文主要采用股票日收益数据进行估计。令t为计算波动的时间间隔,本文中t一般指月。在时间间隔t内的市场收益波动,以mkt[,t]表示,由下式计算:
附图{图}
其中μ[,mt]是时间间隔t内市场收益r[,ms]的均值。市场收益是利用时间间隔t内所有个股收益加权平均得到的,取每只股票当月的流通市值占总流通市值的比例且不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情况作为该股票的权重。这样就得到了股票第一部分波动,即市场波动的估计量。
对于股票第二部分波动,即个别因素造成的收益波动,首先要根据公式(4)计算个股超额收益与市场超额收益的差ε[,is]=r[,is]-r[,ms],然后计算个股在时间间隔t内的波动:
附图{图}
如前所述,为了消除计算中的个股之间的协方差量,必须对整个市场内的所有个股收益的方差进行加权平均。由此得到了衡量各股票个别因素造成的平均波动的估计量,以firm[,t]表示:
附图{图}
经过上述步骤,就得到了衡量市场内个股的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的两个估计量mkt[,t]和firm[,t]。
三、不同波动性成分的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和估计方法,即可对中国市场的股票收益波动情况进行分解研究。首先按照前面的估计方法,估计出市场波动以及个别股票波动这两部分波动量的大小,进行图形分析。图1(a)显示了中国股市中市场波动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包含了在上交所及深交所上市的所有a股股票,并按照流通市值进行加权平均,从图中可以初步看出市场波动成分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不够明显。
图1(b)对图1(a)中的数据进行滞后12阶(即数据滞后一年)的简单移动平均,进一步表明市场波动成分有下降的趋势。1990年至1991年股票样本数量及交易量太小,波动不明显,但1992年初,市场波动值约在0.020到0.025之间,至2001年底样本期末,市场波动值约为0.05。尤其是1994年中期过后,市场波动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图2(a)则显示了中国股市中个别因素波动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形,从图中可以初步看出个别波动成分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图2(b)同样是图2(a)中数据进行滞后12阶移动平均的结果。图中有一定的趋势,但是很不明显。期初波动值约为0.020,至2001年底,波动值约为0.010。从整体上看,图像较为平缓。
附图{图}
图2 中国股票个别因素波动(firm[,t])
从图形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市场波动成分在样本期内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个别因素的波动成分在样本期内有下降,但是不明显。而且两列时序数据都有持续的波动,说明其变化趋势有可能是随机性的。因此,除了进行图形分析,要确定两种波动成分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有确定性趋势,还是仅仅为随机性趋势,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

⑷ 上市后股民购买股票的钱公司可以用来投资项目吗

今年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去年仅有778家公司参与,规模约7000亿,今年不管是公司数量还是金额,都有了显着的上升。

只能说今年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不错,加上今年房地产调控,给房市平添了不确定因素,如果所在的行业不景气,辛辛苦苦地经营还不如理财收益高,很多投资者就会更愿意把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以获得稳健的收益。反正上市公司不缺资金,缺了还有大把的股民愿意投。

但是,A股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这些上市公司一方面对我们说,公司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了带来更多的收入,把闲置资金拿去购买理财产品了。

我花钱买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着股民的钱,去买了理财产品

但是你这边说有钱,那边又说没钱需要融资,为什么不用自有资金进行再投资,而是反复通过再融资来开发项目呢?

行行行,募资不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所以你先把自有资金购买理财,再把融资用于项目研发,算是一种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方法,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有可能损害我们股民的利益啊?

我花钱买股票,上市公司反而拿着股民的钱,去买了理财产品

风险这么高,不如我自个儿买理财

如果上市公司反复再融资,而投资的项目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会摊薄股东的权益。而且不排除会不会出现利益输送,不断摊薄股东权益的可能。

如果上市公司有着足够的诚意,投资的项目具有高额的盈利,投资者的权益还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暴涨的,但是目前来看,为投资者利益着想的公司真的是,少!

还有某些不务正业的公司,主营业务没啥起色,完全依靠着理财收益让财报更加好看,不经意得了"股神"的名号。

⑸ 股票和房地产有什么相互关系

当前国内股市火爆,吸引了各方眼球,决策者密切注意,很多学者也纷纷发表宏见,纵论是真牛市还是幻像。但这里我不想点评股市火爆背后的原因,想关注的是,股市火爆之后,那些获丰厚收益而畅怀开心的股民们会把盈利用到何方,特别是到底会把多少比例的盈利用到扩大自己的消费上。

真正意义的个人浮动资产

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政府行为处于主导。但现在已经慢慢过渡到靠内需推动的时代,居民的消费行为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这个重要性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居民在消费倾向上的微小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能凸现出来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个人资产,消费完全由收入决定,而绝大多数的收入就是靠工资,而工资高低又是由宏观经济,更准确地说,宏观经济中的实体部分来决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费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宏观经济作用,特别是国家政策和政府投资的作用。那时候,条件好一点的人能有一些现金和银行储蓄存款或者一点黄金,再后来,又开始拥有些国债和企业证券。中国居民们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个人资产,其消费模式也不再是当月吃光工资,有多少用多少,而会开始做长远决策和短期决策相结合,跨期消费。但这些个人资产收益小而稳定,资产价值几乎不会发生波动,也不会对居民的消费发生任何意外的冲击和干扰。

1991年国内股市开通,中国居民们开始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浮动资产。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几轮牛市熊市变换行情让很多人积累了大量的股票资产,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股市的阴晴变化之快,股价的变化无常。相当比例的人因为股市行情的一点波动就会使生活处境和消费能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房子有了价格

中国居民的经济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还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产市场的放开。这意味着住房不再是免费发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买卖了,有价格了,而且这个价格还会变化,且变化还很快、很大。

当资产价格变动引起居民消费的变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富效应”。这个话题在国外已经被研究了很长时间。如前面所说,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价值变化很小,一般人们主要讨论股票市场和住宅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着名经济学家、曾因为创立“生命周期消费假说”而获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迪格亚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劳动收入不变,财富每增加1美元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支出增加5美分。从那时起,资产价值变动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就逐渐成为经济学尤其宏观方针政策研究的一个讨论重点。莫迪格亚尼的5美分论断也被广泛引用,包括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参考。

之后的研究虽然对这个论断有一些微调,但总体上经济学界承认,财富变动会引起消费变动。

学者们开始区分股票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长期和短期效应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仅仅影响当前消费支出,还是会作用到很久之后的消费决策。直接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自己变富了,至少手头变阔绰了,就想多花钱了。

有人就此质疑,股票盈余还停留在账面时候不存在这个效应,“纸面财富”只有真正卖了、套现了、落袋为安了,才可能算是财富。但如果套现了,那只是一次性收益,该股民不会预期将来每次都遇上好运气,不会认为自己的一生收入(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真的发生重大改善,那么最多有短期效应,长期来看就没有什么了。所以,有人认为间接效应更重要。

直接和间接效应

所谓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动,会被人们认为是重大的宏观基本面信息,导致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简单来说,股市上升会让你对未来更加乐观,你因此增加消费。你会预期到未来收入会增加,那么何不现在就开始消费。但如果如此去理解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那股市财富效应就变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如果股票上升本身就不过是个传导信号的作用,并不是效应发生的真正根源,股价和消费只是有形式上的统计关联�correlation而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causality),那就没必要过多关注股票价格本身了,还是回到经济基本面来看消费了。

所以,对股票的财富效应是不是在真正“发生-结果”机制意义上的存在,学界还是有很多争议。不过笔者以为,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理解股市间接财富效应:股市获利,即使没有套现,感到成功的幸福和喜悦,也会增加消费,犒劳一下自己。

宏观经济学界主流的看法认为,股市的财富效应存在,而且正反两面都有:即股票价格上升会刺激消费,那么股票下跌也应该打击人们的消费欲望,抑制消费支出。所以,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崩溃,多国股市价值短短一年内损失一半多,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央行、学界都曾出现很大恐慌,十分担心因为股市的灾难,造成居民个人资产价值剧烈贬值,人们的生活消费支出会大大萎缩,那么整个经济都会陷入沉重衰退而难以自拔。但这种担心却没有来到,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居民消费支出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度降低,反而还保持相当的坚挺。中国其实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不过我们的股市没太经历互联网泡沫,涨跌周期跟国际股市不是很同步,加之股市在中国经济比重还是不算很大,一直以来很少有人去关注过股市的财富效应这个话题,所以决策层和学界都根本就没有过这个担心。

为什么股市暴跌不会拖累居民消费支出呢?美国和欧洲各地很多学者开始争论起来。有的说是股市财富效应的不对称性,股市挣钱时候人们会被诱导增加开支,股市亏钱时候人们不会增加开支了,但至少也不会减少消费,也就是说,居民消费不容易向下调整,有刚性。

这时候,格林斯潘提出,股市暴跌不拖累消费,因为房价涨了。人们之前注意到,虽然1997年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就开始复苏,但自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才开始持续强劲上涨。格林斯潘就此提出,房地产价格强劲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十分强劲,足以抵消股市崩溃对人们消费的负面影响还有余。

格林斯潘的论断启发了很多人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以及跟股市财富效应的关系,研究基本都确认了房地产财富上涨对居民消费不仅有显着正面效应,而且比股市的财富效应要大很多。

有关研究者一般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房地产资产比股票资产的受众面更大、分布更均衡。几乎人人都会拥有住房,欧美国家比例一般在60%-70%,又因为房产税,有钱人也不会拥有非常多的房子,这不像股票,股民比例毕竟不如买房比例那么大,股票资产更往往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金融大亨掌握了绝大部分。

这样,股市涨跌,只直接关系到一小部分有钱人的资产价值,而偏偏这些有钱人的消费倾向还比较低。但房价一涨,就一下影响到非常多的人的财富,其程度不是股市所能比拟的。股市不如楼市的财富效应大,还因为,股票短期波动很大,人们一般很难知道到底自己的股市资产到需要用的时候能值多少,但房价一涨,人们一般就认为会持续很久,至少短期内不会很快被逆转,所以敢相对放心大胆地扩大消费。

在国内,住房价格自2002年来也暴涨了很多,引发了大量非常激烈的辩论,但在宏观层面主要集中在高房价蕴含的金融风险问题,比较少地直接谈到对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很多人会认为,房价高企会抑制居民消费。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笔者正在做有关研究,但在没有细致和系统的研究之前不敢断言。毕竟,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还很不成熟,有关金融配套也有很多地方跟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地方。

总的来说,股市和楼市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国内讨论得还不多,但随着经济进步、居民个人资产的迅速累积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健全,其在宏观经济运行全局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很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

⑹ 买股票买房地产好不好

建议买一些科技股、或是医药股、家电股也不错。。科技股总的来说是非常有潜力的,医药股就不用说了,家电嘛。国家调控无非就是扩大内需。增强农村购买力,那么家电行业就是首当其冲了、地产股目前应该不大适合介入。当然长期来说地产肯定要涨的。至少目前正遇国家调控,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逢低买入。。 以上所说是相对于长期投资来说的,如果是短线的话,可以适度向国家的政策面靠近,一有利好,而且股市反应不错时买入,但是持有时间不能过长,两三天见好就收。

与股票资金可以流入房地产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若邦科技股票 浏览:376
股票账户可以买卖期货 浏览:135
股票发行应具备哪些条件 浏览:80
中国国航股票发行价是多少 浏览:584
目前有股票程序化交易软件吗 浏览:848
重资产的行业股票 浏览:450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控股股票 浏览:800
巴菲特现在持有的中国股票 浏览:23
麦趣尔股票走势分析 浏览:71
怎么看股票有资金介入 浏览:348
金健米业股票在哪个行业里找 浏览:314
一只梭哈的股票 浏览:975
股票换手率跟拉涨停有关系么 浏览:874
香港奥马士股票 浏览:165
主力资金流入股票还是不涨 浏览:71
上市股票是外账数据 浏览:656
股票账户同一个名打新 浏览:573
上海花博会影响下股票 浏览:436
我国股票盘前交易时间 浏览:565
股票发行时间如何计算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