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买股票要是看财务报表要看那几方面具体讲讲
财务报表一般由资产负债率表 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 组成,
主要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①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②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 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 ①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三、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4.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其中:长期投资平均余额=(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5.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其他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其他资产+期末其他资产)÷2
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6.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②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7.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其中: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四、获利能力分析
1. ①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② 单一产品毛利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
单一产品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
③ 多种产品毛利额=∑单一产品毛利额
或=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综合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毛利率)
2. 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②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 ①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②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营业利润
6. 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
7.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
或=税前利润+长期资本利息
长期资本额=长期负债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期初长期负债+期末长期负债)÷2+(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五、投资报酬分析
1. ①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② 财务杠杆系数=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变动前的税前利润
2. ①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②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所以:
③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④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1-资产负债率)
⑤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3. ① 简单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② 复杂资本结构的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增发的普通股股票+真正稀释的约当股数)
③ 复杂资本结构的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票等同权益)
4.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场利得)÷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其中:每股市场利得=期末股票市价-期初股票市价
5.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6. 市净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其中: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六、现金流量分析
1.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2.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3. 偿还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负债×100%
4.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
6.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7.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100%
8.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100%
9.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
10.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100%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七、业绩计量与评价
1.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 ① 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现金费用
②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非经营活动收益
③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3.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资金×股权成本率
基本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报表总资产×资本成本率
4.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5.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6.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⑵ 付现成本怎么计算
付现成本=营业成本-折旧与摊销=总成本-利息-折旧与摊销
当企业资金紧张时,特别要把现金支出成本作为考虑的重点 。营业成本、营运成本、经营成本、付现成本之间关系,在项目投资这一章通常是这样掌握的(可能与会计上的有所不同):
营业成本就是指项目投资中项目投入运营后的总成本,其口径是包括折旧与摊销但不包括利息(注意与总成本的区别,总成本既包括折旧与摊销也包括利息即财务费用)
营运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现了,其口径与营业成本的口径是一致的。
经营成本,是指付现的营业成本,也就是营业成本中将折旧与摊销去掉就是经营成本,即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折旧与摊销
付现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现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说“付现营业成本”就是指营业成本中扣除没有付现的折旧与摊销后的支付现金的那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经营成本。
(2)股票怎么样找到现金营运指数扩展阅读:
付现成本和付现费用的区别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两者有如下区别:
1、内容不同。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帐户和原始凭证不同。费用是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账户生产成本等。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帐户是库存商品等。
6、总额不同。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7、作用不同。费用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⑶ 能给我发一份各项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能过通过报表自动计算出来数据的excel 表格
主题:现金流量表自动计算(通过负债表、利润及分配报表、财务分析自动生成)(有杜邦分析和标准财务比率分析)
邮箱中附件下载
⑷ 求各种率的计算方法
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 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 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递延期数 52、永续年金现值:P=A/i 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 5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54、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 纯贴现=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 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 55、债券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5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 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长股票:P=D/Rs 固定成长: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P+资本利得/P 59、预期报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标准方差: 6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 m-证券种类 A-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j种与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 62、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标准差 6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 6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内含报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现金流入量=(P/A,i,n) 不等时用试误法 6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相等时同内含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6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6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70、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 a-肯定当量 7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7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 73、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 74、现金返回线R= 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7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7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时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额,与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编辑]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某产品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100%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某产品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⑸ 普通股权益平均余额怎么计算,在财务报表中能找到吗谢谢!
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起来十分复杂,由于不同报表使用人需要获取的报表信息存在着差别,因此分析财务报告首先要找好立足点即报表分析的主体,只有抓准了报表使用人,解决了为谁分析的问题,才能针对具体的分析目的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分析财务报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应就单张表进行相关分析,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分析财务报告的基本思路
分析财务报告常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本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从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通过连续数期的趋势变动分析,评价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与行业指标比较,判断该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同类先进企业比较,找到差距,达到吸收先进经验的目的;通过与预算或者计划指标比较,分析企业完成预算的程度,揭示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
表单分析 ——就是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打开资产负债表后,首先浏览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统计指标中的从业人数,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单从资产总额方面考虑,4亿元以上为大型,4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型(资产总额作为企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再看一下资产的来源即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高低,把握企业债务规模和净资产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进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2)了解了总体情况后,再对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判断企业类型。长期资产比重大的企业一般都是传统企业,而高新技术其企业一般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资产。
(3)通过计算流动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资产质量。一般情况下,存货占50%,应收账款占30%,现金占20%,但先进的管理行业不执行该标准。
(4)计算长期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和潜能。长期投资的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和比重的大小,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进而反映其获利能力,如果净额接近原值,说明企业要么是新的,要么是老企业的旧资产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优质资产,如果净额很小,说明企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无形资产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的技术含量。
(5)负债方面,计算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如果流动负债比重大反映企业偿债压力大,如果长期负债比重大说明企业财务负担重。此外,还需计算负债总额中信用性债务和结算性债务的比重与流动负债中临时性负债与自发性负债的比重,判断债务结构是否合理;计算长期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分析总资本对长期负债的保障程度,计算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分析债权人风险的大小。
(6)所有者权益方面,实收资本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利益要求权的大小,资本公积反映投入资本本身的增值,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增值。如果留存收益大,则意味着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7)最后对资产的期末期初金额进行差额分析。资产总额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说明资产发生了增值,结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资产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资金、投资者投入还是自我积累转入。如果借入资金和投资者投入金额较大,自我积累转入少,可能是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如果自我积累转入金额大,说明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8)把握了总体变化情况后,再结合账簿和科目汇总表针对资产和权益各项目的期末期初差额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
2、利润表分析
分析利润表首先应分析当期的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其次再就企业本期的利润率与目标值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随后再将本报表最近几期的相关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分别计算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判断营业利润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处理资产的收益和投资收益比重过高,或者其他业务利润比重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正常,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2)分析企业本期的利润率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利润率作为相对量指标,可以对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常用的利润率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分析销售毛利率是利润表分析的头等大事。如果毛利率过低,就要考虑是价格低还是成本高。如果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对价格调整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再作决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没有挖掘潜力。如果售价和成本都没有调整余地,最好还是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增加销售量。对于销售利润率也要进行分析,对于销售利润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还是费用高,如果费用过高,则应在费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气。
(3)针对利润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纵向分析。就利润表中项目进行纵向比较,是报表分析中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企业经营轨迹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列举数期的利润金额,在历史数据中选择正常年份的指标作为基期,计算出经营成果各项目(按利润表的项目顺序列示)本期实现额与基期相比的增减变动额和增减变动率,分析本期的完成情况是否正常、业绩是增长还是下降。
将本期的营业收入构成和营业成本费用结构与合理的基期指标相比计算出项目结构的增减变动,分析结构变动的原因,判断结构变动是否正常,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的增减变动,分析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现金流量表首先应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结构以及流入流出比进行分析,判定现金收支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数,投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其次利用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数据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通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计算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这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每股现金净流量(或者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销售现金比=经营现金净流入÷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所获取的净现金。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每元净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美元总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最后,根据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据此判断收益质量的好坏。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功能是经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净流量,该表中的调整项目包括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增加)四个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
净利润+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经营资产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经营现金净流量
其中非付现费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还要加上待摊费用的减少和预提费用的增加);
非经营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收益(净损失用“-”号)-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损失用“-”号)+递延税款贷项-递延税款借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还要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者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存货的减少(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
无息负债净增加(减少)主要是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经营净收益在净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这里讲的净收益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然而这里说的经营净收益并不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因为营业外支出项目中的固定资产盘亏、罚没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和营业外收入中的固定资产盘盈、罚没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以及补贴收入等均列入了经营净收益中。净收益营运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该指数越低,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的比重越大,说明收益质量不好,经营情况不正常。
现金营运指数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的比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实得现金÷经营应得现金
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该指数小于1,说明企业收益质量不好。一方面,一部分收益尚未收到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资金形态,债权能否足额变现尚存在疑问,而实物资产更存在贬值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大了,说明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综合分析 ——是指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1、分析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除了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外,还有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对总负债的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例=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注意两个公式的分子都是负债总额,
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例=(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流动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几个公式中负债是分母,确切说流动负债是分母。
利息保障倍数=(利息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税息前利润对利息总额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的合理数值应行业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建议企业选择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比较依据。由于负债最终还需现金偿还,因此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最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举借新债的能力。
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
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2、分析盈利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从经营指标角度看,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在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上;从投资与报酬相结合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每股净收益;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销售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3)销售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里说的期间费用不仅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还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净资产收益率(也叫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
将权益净利率分解后该公式变为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实收资本总金额×100%
会计期间内若资本金发生变动,则公式中的资本金用平均数。
平均资本金余额=(期初实收资本余额+期末实收资本余额)÷2
资本金利润率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资本的利用效果越高,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该比率越低则说明资本的利用效果不佳,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弱。
(7)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
(8)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
3、分析营运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而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总额+期末应收账款总额)÷2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而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总额+期末存货总额)÷2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360天÷营运资金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营运资金
平均营运资金=【(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流动负债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负债总额)】÷2
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净营运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它是流动资产中由长期资金来源供应的部分,是企业在业务经营中不断周转使用的资金该资金越充裕,对短期债务的及时偿付越有保证,但获利能力肯定会降低。周转次数越快,其运营越有效。
在毛利大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获利越多;在毛利小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亏损越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应地节约流动资金,相当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越快,反映企业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按照不同财务报告分析主体
财务报告的分析主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报告使用人,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管理层、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这些报表使用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告,需要不同的信息。
1.企业管理层分析
企业管理层也称经理人员,他们关心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取的报酬,而经营业绩的好坏是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团体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他们对财务报告的分析也是全面彻底的。他们既关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也关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财务分析思路修改错误,通过分析错误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改进措施,以便下一个阶段取得更辉煌的战绩。前面介绍的财务报告分析思路基本上就是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关注的财务比例指标一般是按照股东对他们的考核要求设计的,前文所讲到的财务指标基本上都涉及到,甚至还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本积累率等更多的指标。为了经营业绩他们可能更愿意冒险,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大的收益。
2.投资人分析
使用财务报告的投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股股东,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收益能力和风险。他们分析财务报告是为了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的高低;(2)目前财务状况下,公司的资本构成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正常情况下,它们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非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获得高额的投资报酬。
他们分析财务报告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就是资本来源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它是通过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合理的资本结构应为4:6或5:5,但现实生活中,也不是那么绝对,对企业管理层和股东而言只要总资产报酬率远远大于债务利率,适度增加债务比重,可以享受到财务杠杆带来的好处(即节税和增加权益报酬率)。资产结构就是前文所说的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关注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偿债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离不了计算流动比例、速动比例、现金比例和利息保障倍数。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就要计算长期资产与长期债务的比率,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偿债能力的好坏反映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要知道股东对风险都是胆战心惊的。
分析盈利能力既要看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又要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稳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主要是看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和单位净资产获取经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股份公司中用每股现金净流量表示,非股份公司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商表示)。分析时既要观察一个会计期间的指标情况,又要通过数个会计期间的指标动态观察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判断经营风险与收益水平是否对称。
分析营运能力就要计算营运资金额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几个比例,营运能力的高低最终落脚在盈利能力指标上。
有时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会存在着冲突,经营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薪金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告虚构业绩。关注数个期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看看各会计期间的净利润分别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企业操纵账面利润一般是没有现金流量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例指标过低,就有虚盈实亏的可能。长期来看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应该是一致的,长期存在着大额差距必然存在问题。
3.债权人分析
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决策是决定是否给目标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分析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以前期间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借款。
债权人分析报表需要观察企业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信息,分析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变动趋势,同时还需关注相关比例的变动趋势。银行界常用的相关比例指标及其参考标准如下:
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参考值为65%—85%)
流动比例(参考值为150%—100%)
速动比例(参考值为100%—50%)
现金比例
利息保障倍数(参考值为1·5—1)
盈利能力指标
资产报酬率(参考值为10%—3%)
销售成本率
销售费用率
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额度
周转天数额度
资金指标
现金支付能力
营运资金需求
对纳税人的评估分析
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主要是出自税务稽查的需要,他们评估分析的目的就是看看企业有无逃税、漏税、偷税的嫌疑。一般评估首先从分析税负开始,然后针对税负低于正常峰值的情况展开分析。
1、增值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首先从计算税负开始,
增值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的应税主营业务收入
然后将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起来与其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而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根据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测算。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对进项税额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指标进行分析,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首先要从四个一类指标入手,这四个一类指标是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利润税负率)、所得税贡献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税利润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0%
所得税贡献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果一类指标存在异常,就要运用二类指标中相关指标进行审核分析,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及原因,这里所说的二类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费用(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应纳所得税额变动率、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配比指标。
如果二类指标存在异常,就要运用三类指标中影响的相关指标进行审核分析,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及原因,这里所说的三类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营业外收支增减额、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及税前列支费用扣除指标。
⑹ 急求项目财务分析计算公式
财务会计管理公式大全(全部)
全部财务公式
1.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 或=计划额/基期额
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
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
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
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
51、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递延期数
52、永续年金现值:p=a/i 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
5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54、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 纯贴现=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 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
55、债券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5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 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长股票:p=d/rs 固定成长:p=σ
5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p+资本利得
59、预期报酬率
60、期望值: 、方差: 标准方差:
6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 m-证券种类 a-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j种与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 证券组合的标准差
62、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标准差
6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
6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内含报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现金流入量=(p/a,i,n) 不等时用试误法
6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相等时同内含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6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 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6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70、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 a-肯定当量
7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7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
73、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
74、现金返回线r= 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7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7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7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享受折扣比例-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
7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k-每次订货成本 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 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
79、经济订货量(q^*)= 总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n^*)=d/q^*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q^*/2*u 最佳订货周期=1/n^* 陆续进货的q^*= 总成本
80、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 缺货量=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n+保险储备
81、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 式中:cd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为失去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等于信用期与折扣期之差
8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或=利息/本金
83、债券发行价格=面值/(1+市场利率)^n+σ(利息/(1+市场利率)^n)=面值现值+利息年金现值
84、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85、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
86、银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i(1-t) (当f忽略不计时)式中:ki-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i-利率;f-筹资费率 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 l(1-f)=σ[i/(1+k)^t]+[本金/(1+k)^n] 税后成本=税前成本
87、债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 式中:kb-债券成本;i-每利息; t-所得税税率;b-面值;i-票面利率;b0-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筹资费率
88、留存收益成本:股利增长模型=本年股利(1+g)/市价+g 风险溢价法=债务成本+风险溢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风险报酬率+b(平均风险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89、普通股成本=[d1/p(1-f)]+g 式中:d1-第1年股利;v0-市价;g-年增长率
90、筹资突破点=可用某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91、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σwj*kj 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
92、筹资总额分界点=tfi/wi 42921937( **) 15:23:01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 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93、经营杠杆dol=q(p-v)/q(p-v)-f=(s-vc)/(s-vc-f) 财务杠杆dfl=ebit/(ebit-i)总杠杆dcl=dol*dfl sf-偿债基金
94、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1-i1)(1-t)-sf]/n1=[(ebit2-i2)(1-t)-sf]/n2 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集筹资有利
95、总价值(v)=股票价值(s)+债券价值(b) s=(ebit-i)(1-t)/ks ks-权益资本成本(按资本资产模型计算)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b/v)*(1-t)+ks*(s/v) 或=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96、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含对辅助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
97、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约当产量
98、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99、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工资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
100、联产品成本售价法:某产品成本=某产品销售价格/销售价格总额实物数量法:单位数量(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
101、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10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103、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 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104、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盈亏点作业率=保本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 正常销售额=保本额+安全边际
105、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保本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实际订货额)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第*边际贡献率
106、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率/参数变动率
107、材料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108、工资率差=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109、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1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数 能量差=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闲置能量差=(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率差=(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11、部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管理费用
112、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资产额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113、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 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⑺ 财务报表分析中,哪些是用平均数,哪些是用期末数啊
企业财务指标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
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
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
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
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
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
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
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
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
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
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
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
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P=S(P/S,i,n)
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
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
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
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
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1]
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51、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 二、P=A[(P/A,i,n)*(P/F,i,m)] m-递延期数
52、永续年金现值:P=A/i 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
5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 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
54、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
纯贴现=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 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
55、债券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5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
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
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 零成长股票:P=D/Rs
固定成长:P=Σ[D0*(1+g)^t/(1+Rs)^t=D0*(1+g)/Rs-g=D1/Rs-g
5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P+资本利得/P
59、预期报酬率=(D1/P)+g
60、期望值: 、方差: 标准方差:
6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
m-证券种类 A-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j种与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
62、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标准差
6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6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
内含报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现金流入量=(P/A,i,n) 不等时用试误法
6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相等时同内含
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6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
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6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70、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 a-肯定当量
7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 *(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7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
73、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 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
74、现金返回线R= 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
7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7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时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额,与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编辑]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计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某产品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产量/∑(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计划产量)*100% (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某产品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⑻ 股权激励的问题求助!!!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财政厅(局),各中央企业: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6〕8号)和《关于印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印发后,境内、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积极探索试行股权激励制度。由于上市公司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为进一步规范实施股权激励,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严格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必须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按照国资发分配〔2006〕8号、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文件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在达到外部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一半以上、薪酬委员会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的要求之后,要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健全通过股东大会选举和更换董事的制度,按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确定董事会成员人选,逐步减少国有控股股东的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数量,增加董事会中由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提名的、由公司控股股东以外人员任职的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数量,督促董事提高履职能力,恪守职业操守,使董事会真正成为各类股东利益的代表和重大决策的主体,董事会选聘、考核、激励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必须到位。二、完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业绩指标和水平(一)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应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业绩考核指标应包含反映股东回报和公司价值创造等综合性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ROE)、经济增加值(EVA)、每股收益等;反映公司赢利能力及市场价值等成长性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总市值增长率等;反映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现金营运指数等。上述三类业绩考核指标原则上至少各选一个。相关业绩考核指标的计算应符合现行会计准则等相关要求。(二)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其授予和行使(指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的行权或限制性股票的解锁,下同)环节均应设置应达到的业绩目标,业绩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并切实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股权激励实施的条件。1.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股权时的业绩目标水平,应不低于公司近3年平均业绩水平及同行业(或选取的同行业境内、外对标企业,行业参照证券监管部门的行业分类标准确定,下同)平均业绩(或对标企业50分位值)水平。2.上市公司激励对象行使权利时的业绩目标水平,应结合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自身战略发展定位,在授予时业绩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不得低于公司同行业平均业绩(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凡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水平以下的不得行使。(三)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业绩考核体系,切实将股权的授予、行使与激励对象业绩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并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分档确定不同的股权行使比例。(四)对科技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业绩指标,可以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及成长规律等实际情况,确定授予和行使的业绩指标及其目标水平。(五)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相关企业的业绩指标,应通过设定经营难度系数等方式,剔除价格调整、宏观调控等政策因素对业绩的影响。三、合理控制股权激励收益水平,实行股权激励收益与业绩指标增长挂钩浮动按照上市公司股价与其经营业绩相关联、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增长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相匹配的原则,实行股权激励收益兑现与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挂钩的办法。即在达到实施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期初计划核定的股权激励预期收益为基础,按照股权行使时间限制表,综合上市公司业绩和股票价格增长情况,对股权激励收益增幅进行合理调控。具体方法如下:(一)对股权激励收益在计划期初核定收益水平以内且达到考核标准的,可按计划予以行权。(二)对行权有效期内股票价格偏高,致使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的实际行权收益超出计划核定的预期收益水平的上市公司,根据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股票价格增长情况合理控制股权激励实际收益水平。即在行权有效期内,激励对象股权激励收益占本期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授予时薪酬总水平(含股权激励收益,下同)的最高比重,境内上市公司及境外H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40%,境外红筹股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股权激励实际收益超出上述比重的,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不再行使或将行权收益上交公司。(三)上述条款应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或股权授予协议上予以载明。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上市公司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性的不断提高,将逐步取消股权激励收益水平限制。四、进一步强化股权激励计划的管理,科学规范实施股权激励(一)完善限制性股票授予方式,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水平。1.上市公司应以严格的业绩考核作为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前提条件。上市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时的业绩目标应不低于下列业绩水平的高者:公司前3年平均业绩水平;公司上一年度实际业绩水平;公司同行业平均业绩(或对标企业50分位值)水平。2.强化对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的约束。限制性股票激励的重点应限于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高级管理人员。限制性股票的来源及价格的确定应符合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且股权激励对象个人出资水平不得低于按证券监管规定确定的限制性股票价格的50%。3.限制性股票收益(不含个人出资部分的收益)的增长幅度不得高于业绩指标的增长幅度(以业绩目标为基础)。(二)严格股权激励对象范围,规范股权激励对象离职、退休等行为的处理方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重点应是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不得随意扩大范围。未在上市公司任职、不属于上市公司的人员(包括控股股东公司的员工)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境内、境外上市公司监事不得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股权激励对象正常调动、退休、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授予的股权当年已达到可行使时间限制和业绩考核条件的,可行使的部分可在离职之日起的半年内行使,尚未达到可行使时间限制和业绩考核条件的不再行使。股权激励对象辞职、被解雇时,尚未行使的股权不再行使。(三)规范股权激励公允价值计算参数,合理确定股权激励预期收益。对实行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国际通行做法,选取适当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合理估值。其相关参数的选择或计算应科学合理。对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在核定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时,除考虑限制性股票赠与部分价值外,还应参考期权估值办法考虑赠与部分未来增值收益。(四)规范上市公司配股、送股、分红后股权激励授予数量的处理。上市公司因发行新股、转增股本、合并、分立、回购等原因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动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股权授予数量或行权价格的,应重新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备案后由股东大会或授权董事会决定。对于其他原因调整股票期权(或股票增值权)授予数量、行权价格或其他条款的,应由董事会审议后经股东大会批准;同时,上市公司应聘请律师就上述调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以及股权激励计划规定出具专业意见。(五)规范履行相应程序,建立社会监督和专家评审工作机制。建立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沟通协调机制。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其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应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协调,并应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将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及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等材料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核,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建立社会监督和专家评审工作机制。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除按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予以公告外,同时还应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网站上予以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议。同时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进行评审。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议意见与专家的评审意见,将作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审核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依据。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专业监督机制。为上市公司拟订股权激励计划的中介咨询机构,应对股权激励计划的规范性、合规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以及对股东利益的影响发表专业意见。(六)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完善股权激励报告、监督制度。国有控股股东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执行国家政策,维护出资人利益。国有控股股东应按照国资发分配〔2006〕8号、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文件及本通知的要求,完善股权激励报告制度。国有控股股东向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报送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股权激励计划时,应同时抄送财政部门。国有控股股东应当及时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激励对象年度行使情况等报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备案;国有控股股东有监事会的,应同时报送公司控股企业监事会。国有控股股东应监督上市公司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进展情况,包括公司的改革发展、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激励对象薪酬水平、股权行使及其股权激励收益、绩效考核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对外披露。在境外和境内同时上市的公司,原则上应当执行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文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技术骨干应在同一个资本市场(境外或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对本通知印发之前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国有控股股东应按照本通知要求,督促和要求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修订完善并报国资委备案,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OO八年十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