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股票估值
1、B 6
2、D 公用事业股票
3、C 32%
4、B 市净率
5、D 经济附加值
6、根据现金流贴现模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 现金流越大的资产,价值越高
B 时间越远,现金流的价值越低
D 风险越大的现金流价值越低
7、与贴现值法相比,相对估值法 多选
A 计算简单
B 易于理解
C 易于查找
8、对“现金牛”公司,以下说法正确 多选
A 公司缺乏增长机会
C 公司应将部分盈利作为留利进行再投资
D 公司应将大部分盈利进行分配
9、适用于公司自由现金流估值方法进行估计的公司通常有 多选
A 财务杠杆不稳定的公司
D 公司的价值主要来自非营运项目
10、以下有关市盈率与市净率的说法,错误的有 多选
A 市盈率适用于对周期型公司的估值
B 市净率适合对盈利为负的公司的估值
C 对于将要倒闭的公司,可能更合适用市净率
D 对于收益波动较大的公司,市盈率可能比市净率更有用
11、通常基本分析主要用于长期投资决策,技术 分析则用于短期投资决定
A 正确
12、股票估值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研究者运用的估值方法
B 错误
13、相对于估算现金股利,自由现金流量的估算,避免了管理者操控股利政策的问题,因此更能满足合理估值的需要
B错误
14、当公司的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时,通常会认为该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
A正确
15、经济附加值是长期指标,可对长期决策形成指导。
B错误
6、10、?????????? 得多少分告诉我一下
B. 现金牛会影响股票买卖吗
现金牛利好股市
C. 现金牛的货币基金
现金牛安全性、流动性足以媲美货币市场基金:不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和可转债;无交易费用;进出免费;T+2的流动性。然而现金牛有比货币基金更高的预期收益,据我们测算,现金牛的收益率可达2.4%,平均高于货币市场基金0.5%-1%。此外,现金牛也与货币基金一样,每日分配收益。
博时6号、易方达月月收益等短债基金:现金牛投资范围涵盖了短债基金的投资范围,但现金牛投资范围更广,包括新股和一级市场发行的可转债,可以获取资本市场带来的超额收益,同时我们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更低。 与紫金1号相比,现金牛进出免费;不投资股票基金;不在二级市场买入可转债;更低的管理费;每天开放。因此现金牛的投资风险更低,收益更平稳,流动性更好。从性质来说,现金牛是一个现金管理工具,而紫金1号则是一只配置型的基金。
具体见下表:
产品收益性流动性收益稳定性 风险
现金牛 高 高 高 低
君得利 高 高 低 低
短债基金高 高 高 低
货币市场基金低 高 高 低
银行理财产品中 中 高 低
1年定期存款低 低 高 低
紫金1号 高 低 低 高 可见,现金牛兼具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的优点,同时在稳定性上优于君得利和紫金1号,在流动性上强于紫金1号。
D. 如何看一只股票的好坏
益盟行业明星策略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财务健康以及股票的估值四个维度进行评分,找出各行业综合评分高的个股,这类往往是行业龙头,既可以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也可以依靠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收入。
E. 求教关于股票分红问题
股票入门有很多知识要学,你先去把基本知识弄明白吧,
推荐你可以去搜:优势财经网,里面很多股票入门知识和技巧,这个需要慢慢去学习体会,
还能查股票的资金流向主力持仓数据等挺好,我经常去那查我股票的资金动向.资金流向挺好的.
F. 现金牛是什么意思
提示:
是波士顿矩阵模型中带来现金流量的一种。指那些在成熟市场已经取得可观市场份额,利润丰厚稳定的项目。
列详细的内容参见注会会计师考试《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
G. 蓝筹股票是什么意思
蓝筹股一般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也可以说蓝筹股是市场上最值钱的股票,市值大、分红派息稳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H. 股票买入卖出
选择什么样的股票进行投资是赢钱的一个方面,股票的买入卖出时机是硬币的另一面。缺一样就赚不到钱。即所谓选股与选时的问题。先谈谈我对后一个方面的理解,抛砖引玉吧。这里谈的时机是指战略时机,远非战术层面的东西。
先提观点:选择在企业刚刚进入成长期时战略介入,进入成熟期时战略退出。
如同每个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样,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Stages of introction, growth, maturity, and decline.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用词不专请见谅)。
导入期也是投入期,企业表现默默无闻,没有知名度,也没有多少市场。企业的第一任务是要生存。这个过程有多长,没人知道,80%的中小企业只有这个阶段,然后就像路边的小草,还没开花,就被踩死了。
成长期未必到来,如果有了市场,有了利润,超过了break-even point,盈亏平衡点,并且市场和利润越来越大,这个时期就来了。在四个阶段中这个时期的上升斜率最大,有时利润呈几何级数增长,因为基数相对较低的缘故。时间跨度因企而异。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利润不断增长,品牌也得以建立。各项促销费用,研发费用也通常较高。
在成熟期,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或者缓慢增长,利润也是如此,顾客忠诚度得以体现,大量竞争对手涌现。Merger and acquisition (并购) 也常发生在此阶段。
在衰退期,市场份额和利润开始下滑,有时企业不得不进行价格战来维持市场份额,由于强势对手的涌现或者新兴替代市场的出现(没有这个要素企业能更长久的保持成熟期)导致客户忠诚度下降。营运费用高企,企业负担沉重。
当然,判断一个产品的周期比判断一个企业的周期来得容易很多,不过道理相通。我想说的是,从资金利用效率来看,我们最应该战略介入的时刻正是企业处于成长期的前夜,假如市场定价机制有效的话(短期无效,长期来看是有效的)。我们可以享受斜率最陡的一段升幅。同理,我们战略退出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刻。当然,你可以选择处于成熟期的股票来买,享受合理的涨幅以及稳定的分红。大多数人也容易为这样如日中天的企业所迷惑而趋之若骛。但你不得不承认,你的资金应该有更合理的去处。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少投资blue chip, 大型蓝筹股的道理。现在买MacDonald或者Coca-cola,就算是Buffett, 你还能期望当年的收益吗?Buffett对于Coca-cola的做法好像是要陪企业终老,我不敢苟同。当然, 投资是一把double-edged sword,投资blue chips,由于这类公司较为透明,运行较为成熟,投资者可能获得稳定的回报;而投资成长股则可能获得超额回报,但不太容易看的清,踩空了翻船的事情时有发生。我的看法是,投资者一直让投资伴随企业到成熟期甚至快进入衰退期的话,很可能自己的投资也会失去成长性,而进入stage of maturity。
某虽不才,但能身体力行。投资于张裕B和天士力的做法正是这种投资哲学的体现,当然成效如何有待检验(目前投资收益分别为288%和135%,时间为14个月和19个月)。买入时我基本确认这两个企业已经进入成长期,企业只要不断成长,现价不太高估,我就不关心大盘1000点还是5000点。我也告诫自己,就算自己在某只股票上赚了1000%甚至更多,但决不和股票谈恋爱,当我判断(判断错对是另一回事)企业进入成熟期时我会卖出而不顾自己骄傲的感受(其实就是虚荣)和情感因素,道理很简单,一定还有处于成长前夜的股票的。投资者的第一原则是要对投资负责,而不是对企业负责,the point is to optimise your investment. 这算是我的一点个性吧。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处于哪个时期呢?呵呵,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比如中集,你就很难定义,它的业务量和利润额已经不小了,市场份额也很高了,但它适时地推出了新兴业务,延伸了自己的市场。对于普通集装箱,毫无疑问这个产品进入了成熟期,但这个企业现在不仅是集装箱了。如果没有这个战略腾挪,我说你别买了,现在我不敢说。集装箱业务从star变成了cash cow, 但他又培育了半挂车这个problem child/question mark, 难说不变成另一个star的。 总体上,我感觉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进入成熟期,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倾向于中国资本市场定位水平可以高一些。如果我们把中国证券市场本身看成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有人认同吗?但是要找好企业,因为不好的企业走不完四个阶段就完了。
我还是斗胆谈一谈这个问题。总体而言,企业是否进入成长期,我看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1. 市场在快速成长吗(包括已有市场和由新技术革命衍生的新兴市场)?
2. 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术手段得当吗(包括利润导向,产品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战略执行力等因素)?
两个因素都具备了,就有可能得到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双线快速增长。
对于业务单一型的公司,处于什么时期相对容易判断一点。主要看他的主导产品/服务的市场是否趋于饱和,他的主导产品/服务的市场份额是否趋于饱和。比如中材国际(有所得罪了,这个票现在表现很好,呵呵),其主导产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要不怎么有“夕阳”工业一说呢?国内的基建潮已至高峰,公司的国际份额也已不小),但其市场份额仍然有提升空间(由企业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带来)。如果企业主导产品不变,那么即使企业没有走完成长期,至少也离成熟不远了。何况这个产业的国内部分受政策影响偏大。我个人判断中材国际的水泥工程业务用不了3到5年就将进入成熟期。问题是,企业经营者清楚的看到了吗?Yes, 我们应该做这样的假设(要不他没资格坐在那把椅子上),那么下一步就是要看企业将要培育什么新业务了,这种新业务的市场有多大,企业在新业务上的竞争力如何,这种新业务和原有业务有多大关联性(这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反观张裕,国内葡萄酒,保健酒等市场可谓方兴未艾,目前以年均约18%的速度增长。张裕的国内市场份额虽然第一,但也仅20%左右,有提升空间。而张裕的利润提升速度显然超过了市场份额增长,这说明企业的成长是良性的。张裕的国际化刚刚起步,也有提升空间。在解决了产权机制和激励问题之后(尽管有许多人诟病),企业明确了利润导向,完善了产品结构,并且加强了执行力。06年年报显示三费增长得到了控制(占比仍然有下降空间),毛利率则得到了提升(仍然有较为确定的提升空间),应收帐款和负债率均显示企业的财务稳健。高分红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现金流的健康和赢利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profit is a matter of Chinese peculiarity)。因此我说,初步判断企业处于成长初期,尽管张裕并非没有缺点。
说个简单直观的办法来参考业务单一的B2C型企业,那就是看广告。企业处于前两个阶段的时候,广告篇幅长,因为人们不了解;而成熟期的企业篇幅短,是reminding advertisement,因为仅是要提醒人们记住这个品牌,这个企业。比如宇通的几个广告较长,告诉你一些信息,旨在建立品牌,而nestle的咖啡广告有时就剩了一句话,一个画面,旨在提醒并维护品牌忠诚度。你觉得宇通的客车和雀巢的咖啡哪个成长性更好呢?我有点偷换概念了,把企业换成了产品,就那个意思吧。判断企业是要扎根于判断主导产品之上的。
对于多产品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判断起来要困难一些。需要分清主导业务和次要业务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自成长前景,不过道理是相通的。根据波士顿矩阵提示,企业产品或服务可以分为四种:stars (明星业务,市场成长快并且市场份额大),cash cows (现金牛业务,市场稳定或者无大增长但市场份额大),problem children/question marks (问题小孩或者问号业务,市场成长快但市场份额不高或者尚未形成良好的现金流),以及dogs(狗业务,市场成长及市场份额双低,有可能形成现金漏洞)。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类型可以相互转换。同时,企业可以根据情况推出新业务并且调整产品/服务结构。比如上面提到的中集,他的集装箱业务基本上是属于现金牛,市场份额大但增量不大,如果企业没有新业务支撑,显然他已经不再适合投资了。优秀的管理层总能未雨绸缪,提前预见未来并且作好准备。因此我们看到中集适时地培育了道路运输车辆这个新业务,现在可能尚未形成良好的现金流,是个question mark,但有可能转换为明星业务。同时由于产品比重的变化从而带来了结构的调整。所以不能简单判断中集的成长期已过,至少他的部分业务是具有成长性的。类似中集的还有港机。
再比如重庆啤酒,他的啤酒业务是个 cash cow(西南市场占有率为45%),正在培育的治疗用乙肝疫苗是个典型的question mark。如果这个新业务培育不起来,或者不能形成良好的现金流,或者这个业务占比过低,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处于成熟期的。反之,则企业处于成长初期。问题是,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事实上新业务处于导入期(二期临床还没完,上市还早),风险仍然很大,生物医药产业天生又具备高风险性(天坛生物的疫苗倒是上市了一段时间,较为成熟,但死了个人,股价马上从07年3月27日的30.98元跌到了3月30日的25.15元),因此重啤的新业务客观上是具有双重风险的。比较重啤和中集的新业务,应该说重啤的风险更大,回报可能更高(目前只是可能)。而两个企业的新业务中,中集的新业务和旧有业务多少是呈现一定相关性的,啤酒和生物医药又有多少关联性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是个大问题。所以尽管难以断定重啤处于哪个时期,但综上所述,现在应该不是战略介入的时机。为什么我不提倡在企业处于导入期就战略介入(往往价格更低),是因为风险过大,具有赌博性质。
有人认为,介入股票一定要结合市场,当市场低迷时,容易低估,反之容易高估。这话不错,但未免小家子气了点。真正的战略介入不应该首先看市场脸色,而是要首先看企业的成长。因为市场告诉我们,历史告诉我们,成长的,尤其是高速成长的,总是容易被低估的。当然这话不是说任何时候以任何高价格买入高速成长股都是合理的,价格/价值比始终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我们取2001年6月14日和2005年6月6日这两个间隔约4年的特殊的日子。前一天上证指数冲高至2245.12(标志着上一轮牛市的顶峰和新一轮熊市的开始),收盘2202.11点,后一天上证指数冲低998.23(标志着熊市的最低谷),收盘1034.38点。以收盘点位计算,指数回落52.98%。同日深成指数收盘分别为4734.98点和2729.20点,回落42.36%。4年熊市下来哀鸿遍野,个股惨不忍睹。但我们发现这样一些股票,他们在那两个日子里的收盘价格分别为(为方便比较,全部复权处理):
2001年6月14日 2005年6月6日 上涨%
烟台万华 34.30 41.06 19.71%
伊利股份 71.60 80.47 12.39%
中兴通讯 61.12 79.17 29.53%
云南白药 56.24 77.84 38.41%
盐湖钾肥 21.53 34.78 61.54%
金融街 37.19 48.91 31.51%
双汇发展 26.70 39.97 49.70%
振华B 1.457 2.529 73.58%
中集B 43.87 122.86 180.05%
张裕B 12.08 18.04 49.34%
这意味着,在4年熊市中,在大盘下跌约一半的过程中,持有上述股票仍然有相当不错的收益。换句话说,完全看市场脸色行事的人,就算4年前成功逃顶4年后成功抄底,他们仍然要为这些股票付出更高的价格。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在这4年中是高速成长的:
2001年净利润(亿) 2005年净利润(亿) 4年复合增长%
烟台万华 1.01 6.18 57.29%
伊利股份 1.20 2.93 24.98%
中兴通讯 5.70 11.94 20.30%
云南白药 0.75 2.30 32.34%
盐湖钾肥 0.81 5.16 58.87%
金融街 1.51 4.09 28.30%
双汇发展 1.71 3.71 21.37%
振华B 1.92 12.08 58.37%
中集B 5.43 26.69 48.90%
张裕B 1.72 3.12 15.99%
我们看到,复合增长率最低的张裕也达到了16%,钾肥,振华,万华三家高达57%以上。由于上市时间较晚,苏宁,金发,茅台等等成长股并未列入。有意思的是,这批样本企业和中国证券市场上的tenbagger 企业有着惊人的重复度(参见本人tenbagger的帖子)。当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乌鸡变凤凰的事情是能够发生的,同样我也决不相信这些企业能一直高速增长,我会保持对于这些企业的长期跟踪。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战略忽略市场因素而去全力搜寻这种高成长的股票呢?还是跟随市场趋势进退有序呢?姑且不论两种方法操作的难易度,至少在这些高成长股中,市场中的“精明者”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所以我的结论是:无论市场如何,高速成长股都值得持有。50%的市场爆跌下,你仍然找不到比持有这些高速成长股更有效的办法。
有时花时间去琢磨市场还不如潜心研究企业,找出企业的快速成长时期。然后战略介入,简单持有,直到企业失去成长性,进入成熟期,再战略退出。这样远比不切实际的期盼每次都能成功逃顶,成功抄底的做法来得简单有效。大智若愚。这个道理不是什么人都懂的,呵呵。
当然,买入成长股不等于一切结束,无须跟踪。一方面,不会有永远高速成长的股票,我们买入的企业随时在发生变化,成长期没有固定长短;另一方面不同企业步入成长期的步调不会一致。两方面因素结合,会导致不同企业的价格价值比发生变化,从而带来预期投资回报率的变化,这样就使得我们持有某一只股票的时间跨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通常会相对长一些而已。因此buy and hold只是表象,内功是不表现出来的,只是buy and hold的话,无论如何,都应该送一顶伪价值投资者的帽子,呵呵。
我也反对看图选股或者跟随趋势选股,或者所谓在研究企业基本面的基础上,结合技术面因素和市场趋势作出决定。我一再坚持认为,个股的短期走势受到太多短期因素影响,理论上说,人们是无法明辨各种短期力量对比的,即使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市场趋势,你也很难把握个股的趋势,所以我对股票短期价格走势基本持不可知论态度。这也是我反对无论出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投资还是投机股票而运用技术分析的主要原因。人类证券史本身发展至今,找不到一种技术分析方法而放之四海皆为准绳,也找不到一种技术分析一再有效。这个道理如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简单。反证法也将轻易揭穿这种信念的虚伪:如果真有一根一再有效的四海皆可的准绳,100万一根也好,1000万一根也罢,只要你我负的起,你我还会有其他选择吗?至于市场趋势,我还是慎言一些:短期内有一定实战价值,但不适合所有股票。毕竟研究市场从根本上来看,是在研究价格,你永远无法从市场趋势中研究出企业/股票价值。
之所以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不可为而为之的动作,大概只能从人性角度或者心理层面去寻找答案了:人们,尤其是投资股票的人们,大多具有贪婪而懒惰的本性/心理。就算你明确告诉人们,世上没有Midas Touch(金手指),但你永远无法使所有人不相信其存在。话说回来,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永远感激搏弈派,趋势派,技术派的信奉者的,正是这些人一手导演了市场短期错误的可能性,从而带来市场长期纠错机制的必然性。否则市场的一切始终都是合理的,又怎么产生超额回报/超额损失呢?怎么诞生Warren Buffett 这样的虚拟经济市场英雄和无数非自然死亡的投资失败者呢?
选择优秀企业,当其处于成长初期介入,从长远看,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市场不大可能给予处于这样时期的企业过分的估值水平,如果身逢熊市,更应该窃喜了,你很可能得到更好的价格,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付出一点时间成本,仍然能赢回超额利润。同样,在企业成长期走完或者刚进入成熟期而离场也是明智之举,这时企业的合理市盈率往往会向20倍以下靠拢,如果身逢牛市退出,你就得货了,如果不是,也不要紧,你至少能锁定利润。然后去找下一个成长的企业,复制你的成功故事。冀望超额回报,在我看来,只是两点内容:
1.找到成长的企业 (选股);
2.定位企业的成长(选时)。
今天谈的主要是定位企业的成长,也即选时。我的言论有局限性,针对的是追求合理超额回报的一群投资者。而选时的问题还包括追求合理稳定回报(比如高分红)和追求非理性超额回报(比如市场热度膨胀状态下的题材,重组)的人,这里涉及到常用估值方法,市场趋势,产业环境,以及一些无法说的清道的明的事情,本人并不在行,故此不在此帖讨论范围之内。
有时间的话,再谈谈选股的问题。
I. 请问现金牛、还有瘦狗是什么意思
“现金牛”就是目前能给公司带来稳定收益的业务,通常是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但这类业务市场占有率不高,已步入成熟期,以后要逐步缩小这类业务的规模
J. 请问牛股是哪个养牛场发行的股票吗
牛股:
牛股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涨幅和换手率,尤其是涨幅均远远高于其它个股的股票的俗称。一般牛股都有远景题材,业绩良好,震幅弹性较强。
牛股的选股技巧:
将一个职业(概念)区分为几个阶段:萌芽期、蓝海期、红海期、独占期、阑珊期。区分根据就是商场的普及率(浸透率)。
个股的三个面:每个面的效果不一样,底子面的效果是充任股价安全垫,决议了股价最低能够跌到哪里。资本运作起到杠杆的效果,能够将个股的涨幅扩展几倍。技能面是拿来择时的,一个股票底子面再好也并不代表任何时刻都能买进,什么时分买进就要靠技能剖析来决议。所以两个维度一叠加就形成了下面的4X3格子图:
上图标明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需求重视的目标是不一样。例如底子面目标,在蓝海时期,你应该愈加重视与生长性有关的目标,而到了红海时期,你要重视的目标就变成价值类目标了。为什么要这样?一切目标都重视不是更好吗?理论上,一切目标都符合要求当然是最好,例如某公司毛利率高、产品又好、又有独占优势、管理层又牛逼、现金流又好、股价又低。。。。但在实际操作中,你底子不可能遇到这种低价股,你当商场上一切人都是傻逼,只需你是智者?因而,我们只能要点看某一个目标,其他目标能符合要求最好,不符合也没关系。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点来剖析在不同工业阶段,底子面的剖析办法。技能面和资本运作往后有机遇再叙述吧,不然文章太长了。(有一些图片没有传上来,如果有兴趣可以网络 牛吧云播 了解更多)
将上图赤色区域稍作调整,就得到下面表格:
萌芽期:
一般都还没抵达上市规范,因而在股市里找不到标的。这儿就不提了。
蓝海期:
这个阶段因为商场蛋糕尚未被分割完毕,而且远景广阔,因而只需上市公司的老板不是傻子,都能赚到钱。因而这个阶段,你只需随意买入任何一支相关概念的股票,都会涨的很好。这个阶段,成绩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更会说故事,谁更会炒作体裁。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看PE、PB,也不要看财政报表,你仅有要看的就是:这家公司的饼能够画得多大?例如那些做途径的,99%的途径后边都会倒闭,可是只需你说“我是做途径的”,股价立刻就几个涨停板,上海钢联就是典型。例如那些做手游的,真实能完生长时间挣钱的游戏公司百里挑一,可是手游被炒疯了,又例如拍电影,韩寒一出,5亿票房到手。。。一句话,这个阶段你千万别太理性,假设你用理性、专业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概念,你就输了。
在蓝海阶段,你仅有要重视的目标就是这家公司的吹嘘水平。可是我这么说,必定有许多稳健出资者心思觉得不结壮,那好吧,那我们专业一点,从商业形式视点来衡量这个阶段的公司,这样至少听起来比较靠谱一点。我们分别从产品、客户、促销、途径四个视点来衡量一个公司的生长性怎么。
第一个问题:该公司有没有重磅产品?不废话,直接上图。
第二个问题:该公司靠谁吃饭的?
第三个问题:广告宣传做的怎样(补白:这一块内容不是很完善)
第四个问题:途径铺设的怎样?
我信任许多读者看到上面那么细的内容就心烦了(图中的+号意味着还有更多细化内容,限于版面约束,我就不展开了)。可是研讨就是一个从很笼统到很详细的进程,许多人只能做到笼统,有的人仅仅部分细化。说的简单点就是,商场上有的人只会侃侃而谈,靠吹水混饭吃。有的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光短浅。可是能像我这样把一切知识结构连成一片的人不多。我能够做到很微观很笼统,也能够做到很详细很细节,这就是艺术。
在蓝海阶段,我们要警觉几种生长性被损坏的圈套。一旦发现某公司出现下面的信号,就要提高警觉。
1、技能道路之争、规范之争中落败了。例如电池道路之争(锂电仍是镍铁电池之争)、4G规范之争,落败就意味着前期研制投入打水漂,下场往往会比较惨。
2、多元化战略。在蓝海阶段就收买许多与工业链不相关的公司,自身就阐明这家公司的主业运营出现问题,不然这么大的蛋糕不吃,还跑去运营其他职业,你真认为自己是apple公司啊?
3、途径铺设过快。一方面简单引发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假设是加盟店形式或经销商形式,会导致经销商之间相互抢生意,最终反而把自己的品牌搞臭了。
4、长时间无法找出盈利形式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许多所谓的途径,都把客户数量看得很重,可是实际上,许多网站底子就不知道怎么将客户转化成赢利。在蓝海阶段一般问题还不会立刻露出,一旦进入红海阶段,这些公司的下场只需死。
5、傍大款的公司。例如那些没有技能产值的,依托iPhone工业链出产的公司,一旦iPhone工业链开端衰败,首要死掉的必定是这种没技能含量的傍大款人物。
6、新产品不被商场认同。除非这家公司具有继续立异的才能,不然股价会遭到极大冲击。有没有继续立异才能不能靠推理,只能靠历史数据证明,例如辉瑞公司,具有的医药专利上百种,即使他推出一个新药受挫,股价也不会跌太多,因为历史证明,它具有继续立异的才能。
7、枪打出头鸟。在没有竞赛壁垒的职业里,领头羊往往很简单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引起失利。而在有竞赛壁垒且具有先发优势的职业则往往相反,领头羊会赢家通吃。因而要区分这两类职业,在没壁垒职业不要选老迈,在赢者通吃范畴选老迈。
8、靠卖广告招引眼球的。有些公司不惜重金做广告,这种公司在前期会获得十分明显的效果(他狂刷广告时持有这种公司必定不会错),可是接下来跟着广告费用的不断飙升,而营业额的上升速度却开端减缓,此刻就要当心了,这往往就是该公司到了生长极限的时刻。
9、具有许多资金却一向不干事的新上市公司。有的上市公司账面上一向留存着许多现金,可是却迟迟不用来干事情。出现这种现象,至少能阐明两点:1、他本来的工业底子不挣钱,他是靠造假上市的。2、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是傻逼,不懂资本运作的重要性,估量金融资本自动上门要求协作拉抬股价,都会被这大股东轰出门外,这样的股票,不被基金和组织列入黑名单才怪。
10、靠应收账款带来的扩张。有的职业出于结算的不同,可能对营运资金的占用本来就比较高,这是能够了解的。可是如果应收账款扩张的速度大幅超越收入增加的速度,乃至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公司的生长性就应该打个折扣了。
11、固定资产多且使用功率不高。这个多与少、高或低指的是跟业内其他公司比较,而不是跨职业比较。
12、净赢利的增加靠非经常性损益来保持。这个略微懂财政的人都看得出来问题所在,不多解说。
红海期:
望文生义,整个工业现已进入红海战。此刻靠画饼、吹嘘现已不行了,必需求真刀真枪跟竞赛对手大干一场。因而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选出哪家公司会在逝世角斗场上锋芒毕露,成为“严酷角斗士”。这个时分,那些价值出资理论就派上用场了。要调查一个公司的价值性,能够从两个视点衡量。第一个视点是:这家公司有没有护城河?护城河的厚度怎样?护城河还能保持多久?第二个视点就是成绩。关于护城河(竞赛优势剖析),篇幅较长,这儿我就不多说,出资者能够自己去检查这方面的作品。而关于成绩的剖析,这一块首要经过剖析财政报表。剖析结构如下:
在剖析财报方面,我不是行家,假设出资者感兴趣,能够去关注牛吧直播,对财政报表的分析了解相当透彻。
在红海阶段,我们也要警觉几种价值损坏的信号。
1、外来物种的损坏性竞赛。这是最有杀伤力的损坏。例如ipad一推出,汉王电子书、E人E本一夜间就被筛选。淘宝商城对商业房地产的损坏、电子书对造纸业的损坏。
2、周期性股的周期动摇。在这个国际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靠安稳收入生计的,例如医生。一种是靠盈亏生计的,例如炒股和赌博。后者的成绩动摇十分大,有时赚100%,有时却是-10%。同理,股市里的职业也存在非周期性和周期性股。周期性是不能用PE、PB、EPS之类的目标来衡量的,因而周期性股的PE为负,反而是买入的机遇,而PE高达几百时,是加仓的好机遇,反而当PE从几百降到几十,却是卖出的机遇。
3、老二有必要死的职业。有些职业是赢家通吃的,在这种职业里,一旦进入到红海阶段,有必要只购买龙头大哥的股票,那些小人物的股票都不能买(蓝海阶段能够买)。
后边两个阶段因为不是我们要点重视的,且文章现已写的很长了,又没多少人感兴趣,我也不想写太多,后边两个阶段就简单说一下好了。
独占阶段:
这个阶段意味着三国混战时期现已完毕,整个职业现已形成鼎足之势之势。因而这个阶段其实现已没啥好标的可选(就那么几只票,还有啥好挑的)。这个阶段,财政报表直接扔一边(几家的报表都简直一样的,有啥好比较的?),你仅有需求重视的就是大盘走势。这种票只会跟从大盘趁波逐浪(银行股就这样)。
阑珊阶段:
职业现已进入落日阶段,没任何幻想空间了,商场主力是不会认同这种股票的,只需几个不懂炒股的“稳健出资者”会购买这种废物公司,理由是“安全边际!”我都不想辩驳这种观点了,跟这种人争辩只会拖低我的智商。这个阶段仅有能够重视的就是那种还具有许多现金的“现金牛”,说不定他们会经过并购进行转型。例如苏宁电器宣告树立苏宁银行。纺织类企业纷繁转型搞3D打印、锂电池。。。可是这种票的剖析逻辑得用重组股的剖析结构。往后有机遇,我再给出重组股的剖析结构吧。
小窍门:
下面列的内容跟上述逻辑结构没相关,可是也归于挑选牛股时需求参阅的目标。因而我将其界说为“小窍门”
1、不要买国企,国企没生长性可言,那些大牛股往往都是民企。逻辑能够用一个段子来阐明:“儿子问我,孙悟空大闹天宫把那些神仙打的落后流水,为何西天取经时反而打不过那些妖怪,还要向神仙求救?我回答:大闹天宫时,他遇到的都是替玉帝打工的,干事但不玩命。西天取经时他遇到的都是自己出来创业的妖精,都是玩命的。”
2、市值30-50亿的公司最佳。市值太大的公司成绩难以翻倍。市值小的公司因为基数小,成绩每年翻一翻都有可能。市值抵达100-300亿,往往就需求成绩来支撑,假设没成绩,股价往往会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