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8万亿大象起舞,谁在爆炒招商银行
编辑 | 孙明
招商银行火了!
走过魔幻的2020,进入更加不确定的2021,招商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却突然“暴动”,股价短短一个月涨幅超去年全年,而如果从去年最低点算起,股价已经接近翻倍。
需要指出的是,招商银行并不是小盘股,其目前市值已经高达1.38万亿元,属于典型的大象起舞。
1.38万亿是什么概念?这样的市值在银行股中仅次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如果按证监会的市值算法,招商银行甚至已经超越建设银行,与工行也仅差4个涨停。
但高市值之外还有另一面,招商银行的利润仅是工商银行的三分之一。而如果以2019年资产规模排名,招行总资产为7.4万亿元,而“宇宙行”则已经突破30万亿元,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但正是这样一个标的,却正在迎来机构及普通投资者的青睐。最新的机构投资数据显示,持仓招商银行(流通股)的机构高达914家,其中仅基金就有869家,是A股第六大、银行第一大机构重仓股。而最近更是有重量级投资机构频频调研银行。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谁在爆炒招商银行?为什么会爆炒招商银行?机构选股的思路和逻辑到底在经历怎样的转变?招商银行的泡沫和成色到底几何?银行股的狂欢节已经来临了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时间,但不管怎样,招商银行都是一个值得“解剖”的对象。
进入2021年,招商银行大幅逆袭,一个多月就涨超25%,而去年一年也不过涨了20.58%。这一表现就算是在几大万亿国有行面前也是风光无两——一只万亿“大盘子”股份行活跃性竟然和几个暴涨的城商行不相上下。
也是从去年开始,A股流行各路“茅台”股价比高,眼看唱多银行的声音越来越多,这次没“上车”“银茅”的股民再次陷入了踏空的困扰。
图/视觉中国
但银行股出现“暴动”,等待券商股拉动牛市的投资者有些失望了。股吧一位拥有多年A股投资经验的散户投资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以前大家都标榜券商是牛市旗手,去年的抱团行情市场这么活跃,券商业务也都体现在财报上了,没想到银行股先起来了。”
宏观经济带来的基本面支撑,资金收紧对信贷利率的推升,二级市场风险偏好的降温,互联网金融“抢单”威胁的骤减,疫情冲击与资本让利后财报超预期……市场上对银行股看好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抱团资金担忧市场资金面收紧,或将寻找更稳健的投资标的,身处破净大潮的银行股在不少投资者看来是最佳选择。
从银行的走势来看,去年7月和11月各有一次冲高行情,但很快就大幅回调。招行虽然也是机构抱团的对象,但表现却不佳。在机构持仓的最顶端,都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中国中免、立讯精密、恒瑞医药这些行业龙头,但招商银行去年只涨了不足21%,是机构持仓TOP10里除中国平安之外表现最差的抱团股。
这次招商银行为什么能成为另一个“天选之子”?有人认为是行情分化,有人认为是高成长的零售赛道优势,也有人认为是财报助推。
不管怎么说,从去年3月19日创下新低到今天,招商银行股价上涨逾80%,同期银行指数涨了不到17%。这一表现相比厦门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必然算不上最疯狂,但作为一只“大盘子(市值)”银行股,翻倍行情并不多见。
招商银行股价飙升的结果,反过来助推其总市值在A股市场不断超越。2021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招商银行早盘一度涨超2%,股价触及56.40元/股新高,收盘回落至54.55元/股,目前总市值1.38万亿在整个A股排到第3位,前面的建行和工行已经领先不到5000亿了。招行赚钱能力虽还远不及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但超越了除此之外所有的国内上市银行,2020年预计盈利超过973亿元。
去年一年,随着公募基金新增规模突破3万亿新高,普通投资者对基金持仓和调仓动作更加关心了。在最新一季报告中,除了招商银行,基金持仓靠前的银行股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持仓基金也分别有585家、414家、329家。有机构投资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机构选择标的不只是看现在赚钱多少,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力和护城河。
机构抱团行情中,投资者喜欢把每个行业的抱团龙头称为“XX茅台”,以体现和“股王”贵州茅台一样的不可替代性:高壁垒、高盈利、高成长。在银行圈,招商银行就是那个“银茅”。
因为零售业务转型成功,招商银行被标榜为“零售之王”。最近几年,无论业绩还是股价,招商银行都实现了弯道超车,尤其在二级市场,几家万亿规模的国有大行,要么流通比例很小,比如建设银行,1.73万亿总市值只有不到700亿在流通;要么大部分流通股掌握在国资手中,比如工商银行。而招商银行1.38万亿总市值中,有1.13万亿在外流通,A股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招商局持股13.04%之外,其余都在10%甚至5%以下。
这也意味着,除了机构不断加仓,普通投资者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越来越多的散户也耐不住性子加入进来。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招商银行股东户数已经达到41.78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万多。
“银行股的低估值是A股出了名的,但没想到逆袭发生在疫情之后,”一位股民在投资交流群中向群友质疑,“疫情的影响这么快就过去了?”但也有投资者在群里表示已经毫不犹豫卖掉白酒买了银行。
市场对银行的“好感”可能源于疫情冲击后期与初期的鲜明对比。在疫情冲击经济、金融让利实体、地产调控这些压力之下,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在去年降到了 历史 低点。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转好的迹象。到了12月,一位叫李录的投资人彻底引爆了二级市场。
图/视觉中国
李录被称为最接近巴菲特的华人,管理着巴菲特好友查理·芒格的家族资产,因为向巴菲特引荐比亚迪股票“一战成名”。就在去年12月,李录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突然对邮储银行的港股股票动手,而且一出手就是43亿港元,之后继续加仓买到“举牌”(目前持股5.49%)。随后港股、A股银行板块异动不断。
早在11月,李录还调研了平安银行。巧合的是,最近无锡银行公布的机构调研接待记录里也出现了李录,同时参与调研的还有中信建投、国盛金融、汇添富基金、华泰保兴基金、长江养老,这些都是国内知名的买方和卖方机构,一举一动牵动着“韭菜”的心。
再拉长时间线,AI 财经 社发现,最近半年宁波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都有机构“拜访”,而且都是景林、高毅、睿远、摩根士丹利、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高瓴等大牌机构,其中宁波银行被多家机构反复调研。细数最近半年的股价表现,这几家银行都排在前列。
李录建仓邮储银行可能只是这次的一个导火索。虽然疫情肆虐,但去年大部分银行还是延续了之前近3年的不良率下行周期,资产质量比疫情之前还要好,这个问题让很多人搞不明白。但奈何眼前利好不断,不少散户投资者也跟着机构一起买买买。
从目前公布2020年年报和业绩预报的18家上市银行来看,在大规模核销不良贷款之后,行业普遍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下降,盈利也大部分实现了正增长。想想上半年“资本让利实体1.5万亿”的要求,这些表现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
国内的宏观经济持续转好,对银行来说也是好事儿,这是银行基本面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虽然央行表态货币政策不会“转急弯”,但资金收紧的预期逐渐形成,很多人更加认定这是利空高位抱团股、利好低估值业绩稳定的银行股。不少炒股群里因此开始人心惶惶,眼看手里的白酒、新能源等抱团股逐渐分化、“溃散”,而已经涨到2500多块一股的真茅台又买不起,有人不想再错过“赚钱的机会”,短短一周就买了4只银行股。
“我买的偏金融的基金都不知不觉20个点了。”有人在群里晒出的8月买入的某银行ETF收益率已经达到18.34%,虽然还远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超过40%的增幅,但还是在2月加仓了这只基金。2月5日,连续多日大涨的银行板块再次“爆发”掀起涨停潮,无锡银行冲击涨停,有散户投资者在群里分析:“无锡那个是赌博性质的,昨天追完就给套了,谁知道今天会涨停。”同一天,招商银行股价也创出新高,有自称炒股20多年的股民表示:“现在啥也不买,就买银行,去年买的招行已经赚一倍了。”
银行的狂欢节来了吗?
上一次银行股“暴动”还是在蚂蚁集团IPO被喊停之后。蚂蚁最大的利润来源于支付宝这个月活超过7亿人的平台,在第三方移动支付中市占率达到55%。另外,还有超过1.2万亿的余额宝,2.1 万亿(截至去年6月底)撮合贷款中有1.73 万亿是个人消费贷款(主要通过花呗、借呗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4217 亿元是小微贷款,前者在中国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中占到21.5%,流量的威力可想而知。
虽然蚂蚁不断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但左手紧握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公募、基金销售、私募、保理、小贷8类牌照,右手则是巨大流量,“交易生金融”的模式催生了风险,也动了别人的“奶酪”。蚂蚁事件之后,监管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监管新规,有网友评论:银行苦“蚂蚁”久矣。
图/视觉中国
但现在的银行真的像资本市场所反映的那样光鲜亮丽吗?
“胡扯!”对于资金收紧推高信贷利率,进而利好银行的说法,一位资深银行研究员不以为然,“银行目前的利好是已经发生的,就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宽松(滞后效应)。(反而)隐忧就是M1增速在放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他认为,当前银行类似于2018年底M1攀升、2019年春节后大涨的行情,如果接下来货币快速回落,银行股的上涨空间可能就会受限。
而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银行真的已经走出疫情阴霾了吗?
从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银行受疫情的影响从去年半年报开始明显体现出来,出现了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的情况。当时有消息称,部分银行收到了监管部门口头指导,要求适当调节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有分析称,这对不良低、拨备高的银行影响更小,调节空间更大,但反之可能波动明显。
2月2日,平安银行作为第一家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交出了一份表面亮眼的成绩单,高管在业绩会上高调宣布了空前规模的909.36亿不良资产核销,这一不良资产核销规模比2019年增加了425亿元。进一步剖析该不良资产核销情况发现,其中贷款只占了593.6亿元,其余300多亿都是投资资产。而在696.11亿元信用减值计提中,只有431.48亿元属于贷款减值损失计提,近265亿元是投资资产计提,同期拨备覆盖率环比降低了16.89%。这也意味着在减值准备消耗更多的情况下,释放拨备可能为平安提供了更大的利润调节空间。
“反正(疫情)对贷款业务影响很大,去年我们都在加班做车贷还款延期,”一位在山东省某地级县的银行员工直言贷款不好做,“我们主要做大车贷款,去年上半年车都没法跑(业务),没钱咋还款。”但这一影响,暂时还没体现出来。
不同性质的银行处境差异很大。“让利1.5万亿”的要求刚出来的时候,有传言称银行圈尤其几家国有银行要通过“降薪”来压低成本,最后被辟谣。王伟任职于农业发展银行一家地方支行,感受恰恰相反:“因为我们是政策性银行,主要还是完成政策性任务。待遇没有下降,完成任务反而还有好处。”疫情初期,王伟所在的银行响应政策扶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产业,其中为一家生产无纺布(口罩原材料)的纺织企业以年利率2%提供了1000万元贷款,成本比该行一般企业贷款低了约3.8个百分点。
“我们也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弥补冲击,但是没有降薪这回事,员工收入没有太大影响。”建设银行某地方支行副行长也对AI 财经 社表示,即使是让利他们也会选择优质客户,主要通过提供优惠利率来支持企业,这样银行反而能受益。中国农业银行某地方分行一位员工也表示:“去年贷款增长比较多。疫情一来很多人不敢投资,存款有剩余了,另一方面企业缺钱贷款需求也明显增加,银行会响应政策减费降本贷款给它们。”
银行主要有两种让利渠道,一是对净息差的挤压,二是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国泰君安银行团队测算,净息差每收窄5bp,相当于让利0.12万亿元;银行通过核销减记,核销前不良率每上升5bp,相当于让利0.06万亿元。
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的介绍,2020年银保监会通过督促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引导银行让利约4200亿元;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让利460亿元;债券利率下行向债券发行人让利1200亿元;两项直达工具让利3800亿元。这些数字加在一起与当初让利1.5万亿的计划基本吻合。
“国内发展基本稳定,大中企业还不错,小微企业一部分已洗牌,根据抵质押物比例、处置方式,每个银行的业务不太一样,具体风险也不一样,”关于企业经营不善等带来的潜在不良风险,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一位负责人对AI 财经 社表示,“风险一般会递延2-3年。”
如果滞后的风险可以在未来2-3年以后再考虑,眼下银行还面临两个难题:资管新规和地产新规。
今年是延期后资管新规整改到期的最后一年,尽管各大银行在加速推进理财子公司建设,增加净值型产品(相对理财产品)比例,但整改压力依然不小。截至去年年末,我国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5.86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约为17.40万亿元,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上升至67.29%,但达到这一比例银行已经花了3年时间。
前述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地产新规对贷款规模、营业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疫情要更直接。但也有分析表示,2021年大概率是“股市小年、楼市大年”,这对银行来说可能不是坏事。但近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楼市火爆的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对贷款市场再次形成压制。
估值争议
在招商银行股价迅速飙升的同时,市场对其估值也产生了争议。
“招行、宁波(银行)比较特殊。”上述资深银行研究员直言,这类银行并不一定严格遵循流动性规律。
如果从基本面分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宁波银行属于业务资产质量率先改善、零售业务恢复比较快的零售型银行,兴业银行属于受益经济复苏后制造业的银行,二级市场上这几家银行股价表现的确明显好于大部分银行股。
从各行业的“茅台”可以看出,高毛利的重复消耗品更容易获得成长。招商银行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银行,不少招行信用卡持有者对其并不陌生,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达到1.51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8.26万亿元,其中信用卡流通户数6526.73万户,对应9638.73万张行用卡,是国内最大的信用卡发放行。加上利润增速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机构选“茅台”的标准。
截至去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7.79亿元,占比53.10%,这一比例已经连续出现下滑,零售业务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虽然包括宁波银行在内的城商行个人零售业务也发展较快,但在异地存款限制下威胁不大,最大的对手是平安银行。平安银行主打智能零售,截至去年年末信用卡流通卡量已经达到6425万张,零售客户数也达到1.07亿户,差距逐渐缩小。
在招商银行零售客户中,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以及私人银行即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属于高净值客户,市场争夺激烈,二者在去年上半年末分别有291.79万户和9.1万户,其中私行业务资产规模2.16万亿元。同期平安银行私行达标客户(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资产超过600万元)超过5万户,近2年年均增长1.37万户,私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增速比招行明显更快。
另一个压力来自监管。“不宜以消费金融扩大消费。”2月8日晚间,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到,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并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在黑猫投诉中可以看到,用户的投诉原因包括协商还款不受理、第三方暴力催收、骚扰家人、恶意降额等等。AI 财经 社通过财报数据梳理发现,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了34.98%、13.04%、1.14%,信用卡交易额分别为37938.36 亿元、43486.15亿元、20356.57亿元,增速27.74%、14.62%、-0.12%;信用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1%、1.35%、1.85%。去年上半年,招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30.53亿元,其中主要就来自信用卡不良。
从收入构成来看,招商银行有70%以上收入来自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贡献约2成,而在利息收入贡献中,招商银行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大幅高于中长期贷款平均收益率,其中信用卡透支和小微贷款是主要推手。去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公司贷款、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为4.14%、6.10%。虽然贷款规模仍有较大差距,但去年平安银行两项收益率分别为4.28%、7.23%,都高于招商银行。对比反应盈利能力的净息差,虽然在疫情影响下行业普遍出现下滑,招商银行去年上半年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42%、2.5%,不出意外四季度或还将小幅下滑,而平安银行截至去年年末净息差还能维持在2.53%。
回到资金面,尽管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还不算高,但分化已经非常明显,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杭州银行都已经达到估值高位,动态市盈率、市净率都已经超过2015年高点。在南下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之际,招商银行港股也不断创出新高。但就在最近股价不断走出新高的时候,“聪明资金”北向资金减持了招商银行1000多万股A股股票。
资金转向背后,高位套现也开始频繁发生。社保基金最近通过减持5986.7万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超过1.59亿港元,宁波银行原始股东之一、资本大佬郑永刚旗下的杉杉股份清仓了宁波银行,第三大股东雅戈尔也在近期大幅减持,套现超过100亿元。
早在去年12月17日,大家人寿就卖出了1930多万股招商银行A股股票,持股数量降至12.32亿股。自从去年7月安邦重组为大家保险以来,大家保险陆续减持了中国建筑、万科A、欧亚集团、大商股份等股票,但对招商银行的减持还是第一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伟为化名)
2. 股票私募投资问题 投资过的进
股票市场几种常见骗术(转载)
1、假的交割单,常常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然后又贴出交割单一印证自己的确是做了某笔交易,但其实很多都是假的,这个造假的手段比较多,常见的有:用模拟炒股软件或者股票管理软件做出来的假交割单。还有就是PS的了,PS原来说的是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图片,后来就引申为了处理过的图片,其实处理一个交割单非常简单,只要略微有一点点技巧就完全可以了,你别不信,最简单,你看婚纱影楼那些做照片的是不是把你的结婚照处理的漂漂亮亮的?做这个要比处理交割单难很多。所以你要知道其实你看到的也未必真实。想要分辨很简单,让他把帐户和密码给你,你进他的股票帐户里找交割单,否则你不要看到所谓的交割单就佩服的五体投地。天天买涨停的人我还没有见过,我想即使有也不会是你我能看到的。
2、免费推荐股票,免费指导……一系列的免费大餐,很多人似乎对于免费很感兴趣,这免费那免费,但世界上那来那么多的好事,那有那么多的雷锋呀!
你信了,很多时候就是成为了人家手中的一个小乐手了,听着人家的指挥
建3个群用不了多少时间也花不了多少金钱,但运做的好,就可以控制600个会员,直接信任的可能会超过200人,假设一个人的资金是10万,那么就是意味着,这个群主可以间接控制着2000万的资金,多么庞大的资源呀。 我认识一个群主就是通过几个群的反复炒做来赚钱的,他先选择股票,然后让一个群的买,再让一个群的拉,再让一个群的继续买……到最后,有很多都有获利虽然不多,有些即使亏了也没有亏很多,等下次就反过来做,一般群里人就是损失手续费有时候能赢有时候能亏,但总体还可以,但他就赚了大钱,他这样还是好的,不是很恨的,有些干脆就是直接的让群用户来接盘,最多以后换qq号就好了,反正很便宜。看过免费知道做权证的吗?其实权证的交易就是一分半分的事情,想让人指导来做,可能吗?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被免费指导的其实就是给人家接盘而已。
3、百分百成功率:在论坛里常常会看到有人吹嘘他的指标如何如何好,百分百成功,或者86%-99%等等,但这是真的吗?指标这个东西从当年指南针开始,到分析家、飞狐,可以说走过了从机构研究到个人探索的全过程,随着编辑指标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指标编辑大军,相对应的开始卖指标的人也多了起来,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了,先出来个人说免费送,再找两拨人一边捧,另一边骂,主要目的是别让帖子沉了,当然捧的人是要最后胜利的,最后一开始收费。指标公式的确有利于我们分析股票,掌握盈利,但回头想想,股票的涨跌难道是指标决定的吗?显然不是的,指标只能反映的是股票的一种状态,就如同你去医院做的各种分析,只能是你的一种状态而已,借此可以分析出你身体以后的发展情况,指标也是这样,他只是给出一种股票的状态而已,而股票和人身又不同,所以其分析的结果更不可靠,可靠的是用指标人的经验。再或者你可以换个思路想一下,如果指标真的准确,他干嘛还要卖?现在开股票帐户又不要什么保证之类的东西,有几万块就可以了,他的指标那么准自己做不行吗?说了这么多,说回骗局,其实想做一个成功率100%的指标并不难,现在的做指标有一种叫做“鬼”的,什么是“鬼”?其实就是指标的指示可以跟着股票以后的走势进行调整而已。简单的说,我可以写一个指标就是选择出3天后涨了10%的股票,今天看没有提示,但3天后再回头看,哇,有提示了,而且各个准确,于是我说,看我的指标多神奇,100%成功。加个密然后就可以开始卖了。其实世界上就是这么的简单,骗子最难的不是如何做出东西,而是怎么把东西卖出去。如果大家都能有不占便宜的心理就好了,可惜……(昨天看一个新闻“说是卖药的,花3万,返6万,就这样的药他们也敢买,还有敢吃的,现在找不到人了哭天喊地,当初怎么想的?”)
4、所谓“高人”:论坛里当然有高人,就股票来说,金融街有高人,MACD有高人,海风也是有高人,但高人就是那些没有事情蹦出来预测今天如何如何,明天如何如何的?就是那些吹嘘自己天天涨停板的人吗?我不算高,但一年稳定盈利能达到,认识几个也都是不错的,有做短线的,也有做中线的,有做技术的也有做基础的,甚至还有专门研究资金流的,但这些人几乎从来都不到论坛发帖子,为什么?说穿了,没有必要,人做什么事情总要有个因的,或者说行为目的,你想想这些人为什么呀?学雷锋?真是社会主义好青年。所以你在论坛上,无论那个家伙吹嘘的如何厉害,你都要以平常心待之,明白的和你想法相同的可以考虑跟跟看,那些总是对,但你根本不明白原理的,干脆就把他撇到一边。大家来论坛是交流的,交流思想学习彼此的优点,以前有个斑竹的签名很有意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的给我我的给你,我们还都是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你的给我,我的给你,那么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彼此的事情,探讨才能出真知,如果你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那么最后的结局很可能就是邯郸学步,而你学的这个人还可能是一个骗子。另外注意这种高人骗子的新动态,现在不流行自己吹嘘,流行学生给吹,一般都是学生出来买个涨停板后然后说我老师是谁谁谁,又或者那个高人是谁谁谁……但真高吗?排出一些是成熟的团伙做案外,你往往会发现原来这些高人老师都和耶苏一样,三位一体。
5、涨停板的秘密:涨停板一般也是在论坛中常见的了,你看很多人都一推就涨停,这里排除一些真正是技术分析的以外,还是有很多骗人的,难度大点的就是和机构合作,这样的人大多是机构培训出来专门到各个地方当舆论导向的,我就知道有些证券公司的人员里现在有专门上网传消息的,还有些私募机构也是有专门或者业余的传消息者,这和过去电视里的黑嘴其实区别不大,但相对于电视,在网络上传播消息风险小的很多,就是到了最后也可以换个马甲再来一次,这样的人一般为了给他们打名气,会被机构在拉升的时候放些股票,有涨的多的甚至有涨停的,但大多你都没有机会买到,因为这样的票一般开盘就涨停或者直奔涨停,你梢一犹豫就错过了,而大多又都是主力控盘,所以其实你就是想多买也买不到的。剩下一些就是土八路的办法,各位闲着也可以试验一下,你把所有今天涨停的股票找出来,选一个KDJ高位向上的,用小时线分析要涨的,给出来,第二天一般很容易涨停也很容易出大的涨幅,不信你就会去翻翻股票,看看,连续涨停的票有多少?一般情况下,今天涨停的票中明天一定也还有继续涨停的。当然这种方法要考虑一下运气的问题了,不过因为有无穷的马甲可以用,而且其概率也不低,最低也就20分之一,所以还是大有可为的。
咨询机构“炒股民”伎俩大曝光
“在这个市场中赚钱太难了!但是,赚这些‘想赚钱的人’的钱则太简单了。”正是信奉着这样的箴言,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总有一群人在活跃着。他们是这个市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很多时候却游戏了市场的规则。不炒股票炒股民的他们赚走了昧心钱,污浊了整个咨询行业。他们的名字惊人的一致:黑嘴、黑心机构。
一直以来,多数咨询机构都在遵循着“不炒股票炒股民”的运营方式,在咨询机构看来,通过证券投资获取收益往往没有赚股民的钱更加积极稳妥。他们信奉:如果大家都相信河对面的山上有黄金,你不应该也去淘金,而应该在河上经营船渡。
办法一 招募会员
“为什么你们炒股票赔钱,因为你们没有跟着黄老师炒股票。”这句话出自某电视台的股评节目,业内人士均耳熟能详。就是这些充满着挑逗性的言语,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加入会员,动辄上万元的会员费投资者对咨询机构充满幻想,仿佛找到了梦想中的摇钱树。
事实上,在电视上露面的老师们往往并不了解为什么要推荐自己嘴中的大牛股,他们幕后往往有各种各样的力量在操纵着他们,他们仅仅是充当了咨询机构喉舌的作用,当他们的名声臭掉,自然会有新的老师来接替他们,而投资者在寻找新的老师的时候,可能还会坠入新的陷阱。
“昨日我们推荐的××股票今日涨停,那么我们今天再免费向最先打入电话的20名投资者赠送一只大牛股,这只股票现在刚刚结束调整,马上就要爆发向上,想知道这个股票具体是什么,快快拨打屏幕下方留下的免费咨询电话。”这是最典型的忽悠办法,买入股票就能涨停,而且全部免费,这样的好事谁不想,但当您真正打入电话的时候,接电话的往往是一位声音甜美的年轻女士,她一定会让您留下您的电话号码,并称稍后会有老师来跟您联系。
再往后就是所谓的老师给您打电话,让您加入会员,如果您不肯加入,他就会继续游说您,直道您答应为止。在这方面,有专业的人才,他们称之为“电话营销”。但是,如果老师们的水平真的够高,自己炒股早发大财了,还用在电视上苦口婆心的传道?所以加入会员的投资者最终很可能是战绩平平,甚至亏损严重。
亏钱了怎么办?肯定先找咨询公司,对方的态度也很和蔼:“您交的会员费是初级会员,所以成绩不太理想,这样吧,您再交8万元会员费,我们老师直接带您操作。”又是8万元,据说有咨询机构曾从自有资金17万元的一个股民身上榨出了12万元会员费,营销水平令人惊叹。
但是现在处于牛市当中,想亏钱还真不容易,跟着咨询机构炒股票却是也能赚到些钱,但是在大猩猩炒股票都赚钱的牛市中,交会员费真的有必要吗?根据调查,在交纳了会员费之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盈利目标,投资效果与自己操盘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咨询机构收会员费才是真正目的,股民盈利与否,他们并不关心。
办法二 妙提佣金
很多投资者都知道“工作室”,工作室是什么,是某个有经验的投资者自称老师,在某券商处承包一个大户室,带领股民炒股票,有的收取少许费用,有的干脆不收,而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券商的返佣。
每个证券营业部都想要更多的客户,更想要更多的大户,最想要更多频繁交易的大户,而工作室的老师们正是迎合了证券营业部的这种心态,开办工作室,吸收其他营业部的股民,带领他们频繁交易,短线出击,为券商贡献了大把大把的佣金,也为老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返佣收益。
老师们并不需要真的让股民赚到多少钱,他们关心的只是交易量。当然,这样的老师也必须有些真本事,如果投资者总赔钱,自己也就失去了客户,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让跟自己炒股的股民短线交易,赚些小钱,美其名曰回避市场风险,波段操作。客观地说,跟着工作室的老师炒股,一般还是能赚点钱的,所以也就有投资者慕名而来,老师惟一的要求就是,转户到指定的营业部交易。
办法三 一击必杀
这样的老师最高明,诚心诚意带投资者赚钱,赚了钱的投资者必然对老师顶礼膜拜,这样的老师背后往往有资金支持,虽然让了一些利润给投资者,但是毕竟也有会员费作为补偿,但最重要的是,当自己做庄失败的时候,这些投资者就成为了帮自己出局的最后希望。曾在市场呼风唤雨的南雷北赵,最终被市场证明为黑嘴,赵笑云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更是让广大投资者叫苦不迭。而30元以上让投资者满仓买入海虹控股,也是某大师的最后法宝。
如此炒股民,必须要有大资金为后盾,让投资者频繁赚钱,收益理想,要在股民心中建立起偶像的光环,在崇拜的声音中,你的每一条指令都能让投资者完全执行,而其后的盈利更加能强化这种崇拜。如果最后做庄顺利,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无人喝彩,不能出局,就干脆让投资者接盘,“幸福我一个,套牢千万家”。
办法四 巧傍软件
李宏(化名)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尤其在证券投资方面的天赋更是令人羡慕,熊市的5年间也取得了平均每年20%以上的收益率,可以说是炒股的奇才。但是他毕竟自有资金较少,为了更快地提高收益水平,李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大家都知道从2002年5月1日开始,证券公司不再执行0.3%的固定佣金率,可以自行制定佣金收取水平,只要不超过0.3%即可,证券公司之间的客户争夺战由此进入白热化。另外,证券软件也开始走下坡路,很多投资者大呼上当,李宏便跟某证券软件公司达成代理协议,成为了某证券软件的代理商。同时,李宏陆续变成了多家证券公司的经纪人,开始了他的投资体系构建。
一开始,由于名声还不够响亮,便从身边的股民开始,让他们买证券软件,李宏承诺:一年期间,如果在软件的指导下出现了亏损,李宏退还软件钱。有股民知道李宏的能力,便购买了软件,但是他们在使用中却发现,这套软件跟其他资讯软件也没有多大的不同,惟一一点有用的功能就是能够接收到李宏发出的买卖指令,而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由于李宏自己水平较高,一年下来,客户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通过股民介绍股民的方式,李宏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他便要求客户转到其他证券公司,并成为李宏的客户,以便得到证券公司的佣金分成。由于跟着李宏炒股票能赚到钱,股民们也就照办了。其实,做过几次的人都明白,证券软件也就是看看行情,了解一下资讯,选股选时作用都不大,李宏的下单指令才是他们赚钱的法宝。
虽然一直处于顺境,但是李宏并没有在推广的时候宣传自己的投资水平,只说软件好用,可以帮助股民解套获利。这一点正是李宏最为高明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分析股票,谁敢保证每次都对,万一哪次错了,让他们去骂软件商好了。”
说李宏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有远谋。李宏做了多家券商的证券经纪人,每一家都会给他分成。这样客户可以在很多家券商中自由选择,以免客户感到反感;同时也不会因为在一家券商开户的股民太多而招来证券公司的嫉妒,避免了券商心中的不满情绪。
但是随着客户的逐渐增多,李宏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券商们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李宏的出现,并没有带来新股民,不过是把A券商的客户带到了B券商,再把B券商的客户带到了C券商,然后再把C券商的客户带到A券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A、B、C三家券商都要给李宏分成。
券商们想过联合起来封杀李宏,也想过让李宏只做自己的经纪人。李宏肯定不愿意固定一家,而券商们的联盟也不过是花架子,谁也不敢对李宏出招,毕竟实实在在的客户流失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这样,李宏的投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收益自己得,风险软件担,券商干着急,股民很崇拜。
可以发现,上述四种炒股民的办法都是需要有大量投资者的参加,也就是说,盈利的关键是有股民的加入,加入的股民越多,获得的收益越大。然而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往往是个未知数。所以,是学会捕鱼的本领还是等着人家喂食,股民朋友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一般来说,在公开的媒体上扮演救世主角色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恶鬼要吃人,都是先变成人的样子,同理,骗子要骗人,都是先装成朋友的样子。无论怎么装,到最后目的就是吃人。
公开媒体上(以前是电视电台,现在人民比较相信网络)这类人他们的活动都是四个步骤
1.痛斥一顿社会现实,然后说点投资基本理论。投资基本理论其实人人都听过,问题在于很多散户听过就忘记,同一个坑里面跌倒一万次。所以每次听都很新鲜,一下子醍醐灌顶(他那个瓶子底是通的,灌一万次都空),击节大赞。这是救世主第一步。
2.描述一个恐怖的未来,举例子,列数据,比如国家要抓一批散户去劳改,云云。言下之意,你不跟我做,你就死无葬身之地,吓得散户连滚带爬,抖得像患了帕金森。这是救世主第二步
3.开始推荐个股了,这类个股一般都是股本很小,名字很怪,或者很有“概念”的股:他们能控制的股
大型的绩优股,他们这些私募、散庄无法控制的个股,比如招商银行,或者万科(强调一下,现在这些股我也不赞同买),他们是绝对不会推荐的,他们还要使你相信:那种股是机构坐庄,会让你不死也脱层皮。
因为是他们做了庄,所以预测会莫名其妙的准确。这样例子一多,散户们就开始顶礼膜拜了,大仙啊,大神啊,等等口号出来了。点击率开始直线飚升。这是第三步
4。开始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的联系方式,让散户自动上钩,开始收费指导,学习交流(带头大哥777之流为代表)。公开的嘴脸也
开始赤裸裸的变成庄托模样:于是大批之前被忽悠得晕头转向的散户套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5。网络上死个人比放个P容易多了,现实世界里放个P没准招人打,网上死个人不会。换个ID就是。大不了转个阵地,再来一次1~4步骤。
全面回顾一下楼主推荐的个股的时间、价位,基本都是最后拉升出货前的“濒死个股”,明摆着就是忽悠大家给庄家接货。
这种股的特点是,一推就买,一买就涨,一涨就套。当然,那些今天买明天卖的散户可能有点收益
我们理智的想想:
如果真的准确的预计大盘,那么,他炒ETF早就发了!
如果真的能准确地预测个股,那么,他炒个股也早发了
他忙着玩股票,有空来学雷锋么?
再想想
这年头是个猪头都知道如果要赚钱,你得比别人买得低,卖得高。
机构投资者的什么都可以公布,唯独是当时的仓位和个股不公布
他忙着学雷锋,难道是宁愿降低自己的收益来帮助大家么?
只有这些目的是可能的:让你散户恐慌抛售(他低吸),散户帮助拉升(他坐轿)、散户帮助接盘(他出货)
为什么电台电视里的专家口沫横飞大家不信,换个身分跑到网上来,就坚信不疑呢?
为什么绝大多数散户会死?就是因为散户不用脑子。而且,同一个坑,跌倒一万次。
瞄准新股民的攻心术
股市暗流为何如此猖狂,不高明的诈骗手段为何屡屡得逞,这与今年股票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有很大关系。
自去年股票市场一改熊市的萎靡,掉头向牛以来,牛气就一天盛过一天。今年3月股指还徘徊在3000点左右,但到了5月,就踏上4000点的台阶,而仅仅3个月后的8月初,又轻松越过5000点。大批股民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涌入股市。今年4月,A股开户数甚至一度达到每天30万户。新股民在投资者中的比重迅速扩大。
“致富”心切的新股民,正是打着证券咨询公司、理财公司乃至各大证券公司业务部旗号的不法分子垂涎的对象。在他们看来,新股民就好比新生的小羊羔,肥美可口。
今年6月9日,偶然打开一个叫做“财易网”的股票网站,并最终忍不住留下手机号的朱小姐就是这样一只不幸被“捕获”的羔羊。
自从留下手机号后,网站的工作人员就天天打电话对她讲述股票翻番的故事,同时对朱小姐本人投资的股票表示遗憾。朱小姐说,网站工作人员天天计算着她的损失,天天标榜他们选择的涨停股。
13天的电话催眠后,朱小姐终于汇出了3万元,满心期望能够一个月内将30万的本金变成60万。没曾想,除了“大盘跌破4000点,市场面临政策风险,个股普跌”的走势分析外,没有任何股票买卖的信息,网站倒是每天在收市时发布成功推荐的涨停股,问题是这些当日涨停股从未在开市的时候推荐给朱小姐。
6月29日,朱小姐醒了。“我承认在火爆的股市中曾经迷失了自己,每天只想着暴利、翻番、发财这些词汇,”朱小姐写道,“这二十天的经历就像一场遭遇肥皂泡的噩梦。”
不得不承认,“攻心术”的确高妙。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十余名“中招”的受害者,发现“攻心术”实施起来有两大步骤:第一步,诱人入瓮,先把投资者拉拢进来;第二步,深入利诱,不怕你吐不出钱来。
这“诱人入瓮”的主流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投资顾问”会声称“三七分成”或“四六分成”,投资者占大头,投资公司占小头;接着,为打消投资者疑虑,又表示可以“事后收费”,不成功绝不让投资者掏钱,一些公司甚至表示投资者如若亏损,可以包赔;最后,对付那些“难缠”的投资者,“投资顾问”又往往慷慨地表示,可以先推荐一两只股票,让投资者试了再说。
在牛市的大行情下,这些“投资顾问”的“荐股”居然也有不少命中。记者看到深圳金×麟公司的一张“客户追踪表”上就写着获利金额2700元,汇入900元。这也正是此类公司能在牛市中生存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投资者却遭遇了不菲损失。
“诱人入瓮”成功实施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让投资者被“深度套牢”。说辞普遍是这样的:当推荐的股票行情不好时,解释为洗盘震荡,能坚守到最后的才能获得胜利;当大盘不好想空仓时,解释为要做个股而不是做大盘;当迫不得已割肉出局时,解释为偶尔失利,下一只股票会为你赚回来;当一再亏损时,解释为级别不够,再追加会员费就能为你介绍更好的“老师”,挽回损失。
被迅速复制的“咨询公司”
在这轮牛市中出现的所谓“顾问”公司,主要有三种盈利模式:一是以卖“炒股软件”为名盈利,这类公司向股民推荐炒股软件,买了炒股软件的股民,往往被优惠搭售“投资顾问”的炒股咨询服务;二是卖“会员资格”,会员享受投资咨询服务,出了不同会费的会员可享受不同级别的咨询服务;三是提供个股信息,按单收费。
在实际中,这些所谓的“顾问”公司,常常同时使用“三种盈利模式”。
我国的有关证券法规对此类证券咨询活动其实有严格的限制,对从业人员也有严格的资格规定,但是这些打着“投资顾问”名号的公司却有相当部分名不副实。
8月2日,深圳方面打掉的三家非法证券公司,其实同属于一个名叫“梁×斌”的老板。
华×达是牛市以来这个神秘人物成立的第一家公司,也许是仰仗个股普涨的牛市,该公司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被投诉记录不多,但矛盾在“5.30”的大调整后爆发了,大量的客户找上门来要求赔偿。
梁×斌迅速转向,把中×富和金×麟推上了前台。来自中×富和金×麟公司的投资顾问们告诉客户,他们的竞争对手华×达做得很差,“老师”资历不够,资金规模也不够大,转到新的公司来会帮助补回损失。
不巧的是,“6.20”风暴再次袭来,客户的损失进一步加大,这终于使事情败露,引致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根据工商部门的登记资料,这三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策划、软件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以上不含限制项目)。
由于三家公司都位于正规写字楼、有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制作精良的网页,让不少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以为他们是正规的投资咨询公司。三家公司还分别号称以港资、欧资、美资为主,资金雄厚,可以拉抬股价,有内幕消息。
但事实上,所谓的内幕消息和暴涨股票不过是综合市面上知名的几个股票分析软件和各种媒体信息给出的。
“没有什么分析师,所谓操盘手的最高学历也只有大专,只是依附牛市行情、利用百姓想赚钱的心理和善良的本性,以及媒体网站上随处可见的黑马和私募的信息,这三家公司就骗取了股民约达500万元。”潘警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