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散户持有几只股票最合适
持仓几只股票,是散户经常问到的问题,那么对于散户而已,应该持仓几只股票比较合理呢?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一般情况下资金量都不足20万,这种资金量最好就持有一只股票就可以了。
无数残酷的事实证明,持仓股票数量越多的股民,越不容易赚到钱,而满仓一只股票的股民,更容易踩雷。
对于资金量20万以下的小散,建议持仓不要超过3只。
对于资金量100万以下的普通股民,建议持仓不要超过5只。
对于资金量更大的股民来讲,建议持仓也不要超过10只。
持仓越多,代表对于行情的把握越不精准,虽说风险被分散,但是收益也同样被分散了。
永远不要满仓一只股票
不要满仓一只股票,这是给所有普通散户的忠告。
尽管有很多人说,股票看准了为什么不满仓,但始终会有黑天鹅的出现,哪怕概率很低。
有突发利空的,业绩暴雷的,扇贝逃跑的,猪突然病死的,账上钱不见的,商誉减值的。
也有突然停牌的,涉及资产重组的,要增发股份的,要配股抽血的。
突发的利空很有可能改变股票的趋势,从而措手不及。
即便消息本身并不一定坏,但停牌几个月,一定会让你感觉“生不如死”。
满仓一只股票,是股市中的大忌,因为我们可以规避灰犀牛,却无法准确预测黑天鹅。
一次几率很小的踩雷,可能会导致半年一年甚至时间很久的本金折损,这是不被允许的。
好的股票没那么多,两三只就足够
很多股民喜欢同时持有多只个股,最主要原因是觉得每一只股票都会涨。
如果你问他哪一只股票可能会涨更多,他一定会回复你不好说。
其实,这是典型的选股标准低导致的。
很明显,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好的股票,选择的越多,买到垃圾股的概率越大。
所以在买股票的时候,永远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优解。
比如看好两只股票,告诉自己只能买其中一只,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做二选一,把自己认为更优秀的选出来。
选择股票的门槛越高,并不代表收益一定越高,但风险一定会越低。
至于买的几只股票,仓位如何配比,其实均分就好,因为没有孰好孰坏,在你眼中都是好股。
还有一点,股票走势是动态的,就像企业发展本身也是动态的,所以需要动态观察。
两到三只个股非常方便观察,而股票一多,往往会分散精力,顾此失彼。
建立股票池,不代表什么都要买
成熟的股民,一般都会建立股票池。
把各行各业的龙头都选出来,放在自选股中,有时间可以观察一下市场的热点轮动。
原则上,建立股票池的做法是对的。
但是股民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一只股票刚卖出,就急着寻找股票池中的另一只股票买入。
这样不仅每次买入都容易出现追高的情况,还大概率会出现连续亏损。
举个例子。
你喜欢一个女生,追到手了,同时又关注着其他女生,你可以分手后去找,但尽量别脚踏两只船。
选择权越多,更换的越频繁,腰包瘪的就越快。
建立一个股票池,是为了让你更多的关注到市场东西,并不是让你全都拥有,喜新厌旧可以,但别每天都在喜新厌旧。
不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又怎么知道这枕边人到底是好是坏。
最后给几个小忠告。
1、控制仓位,主要是针对熊市,而不是牛市,牛市就该满仓。
2、满仓可以,但持仓不要过于集中,也不要过于分散。
3、不要因为缺少资金,要换股,而盲目卖出股票。
4、不要因为出现损失,就想通过买入另一只股票去弥补。
5、尽量留下正在涨的股票,而不是留下跌的,抛弃涨的,强者恒强。
6、如果没有看好的股票,一定要懂得休息,千万不要退而求其次。
7、股票里赚自己的钱,没有人有义务对你的钱负责,我不会,市场更不会。
‘贰’ 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多少合适
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最适比例为7:3。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很重要的是根据你个人的风险偏好而不同,如果是风险偏好型,全部闲余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且股票比例高于基金(股票70%,基金30%);风险中立型,80%闲余资金购买股票和基金,且基金高于股票(基金60%,股票40%),风险回避型,基金和股票都要少配置,而且基金只买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两种固定收益类,股票买波动小的大盘蓝筹股(银行、煤炭、汽车之类的特大企业股票)。购买股票和基金的资金占闲余资金的40%即可(股票30%,基金70%)。
如果你是纯粹的价值投资,并且能真正做到多年的盈利,证明自己确实有足够的投资实力,我觉得最少可以投资6成以上在股市中。当然前提是你能较好的预判股市的整体估值状态是不是高估/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判断你的持仓的股票估值是不是高估 我目前的状态是全部投在股市里面,一是国家的发展速度仍旧在全球来说都是OK的,二是各种结论证明了股票权益的投资长期来说都是能跑赢其他各种投资的。 买基金个人还是建议指数基金 股票投资不是炒股,不是赌博。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再进入股市。
拓展资料:
怎么配置股票型基金
再往细了讲一讲,光决定好比例就行了嘛,如果这70%的钱都all in了一只基金,那波动起来可能会要了你的命,譬如某专门投半导体的渣男基。今天让你嗨上天,明天让你心态爆炸。
所以这70%的钱里面,也得做个配置。
用基金做配置主要把握三个原则:
低风险+高风险;国内+国外;短期+长期。
例如:低风险+高风险
低风险是为了保证短期资金的安全性,高风险是为了提高长期资金的收益。
总体的比例上,一般是以100-你现在的年龄来确定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譬如你现在30岁,那么可以考虑将70%的资金投向股票。
风险的高低可以通过基金的波动率来看,譬如天天基金上的信息看了这个2.88%的波动率后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高还是低。 毕竟高低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嫌麻烦,那就看基金详情页给出的答案吧。 查看方法:进入基金详情,直接查看基金下方的标签,如天天基金上基金详情页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风险分级有五个档:低-中低-中-中高-高。 通过检查这个指标可以看看你现在的基金组合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
1、我给自己安排的养老计划里面有5只基金,1只高风险,3只中高风险,还有一只货基,低风险。货基是用来调仓的。计划总体上风险比较高。
不过这个计划我大概30年后才要用到,所以这个风险对我而言是完全没问题的。
2、除了这个高风险的养老计划外,我还有一支低风险的组合。
这组合里的钱是每年要交的保费,给爸妈的过年红包等,反正就是1年内要用到的。
两只都是中低风险,一只债基,一只对冲基金。都比较稳,当然收益也一般般。
3、从风险的搭配上,长期的钱我偏向于高风险,短期的中低风险。这个风险搭配是依据这些钱的投资周期来的。
‘叁’ 股票每次进货量为多少就会被主力盯上
这个一般就不用担心了 那点儿钱 对于庄家来说 实在是没什么 但是主力要是想拉升的话一定会试盘 看下市场对于这支股票的反应 如果庄家认为市场的大部分筹码认为涨 那么庄家就会大力拉升如果庄家稍一拉升就有很多获利筹码跑掉 那就说明市场还存在矛盾 那么他如果拉升的话就要花很多钱 所以他可能会考虑向下打压 把那些没有信心的筹码打掉 在低位接回来再进行拉升
打到不管怎么向下打 市场都没有筹码跑了 就说明到时候了 这个时候的成交量一般来说也就是地量了 庄家再拉升 花很少的钱 拉升 而且 还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
股票市场也是博弈 庄家就想怎么样获得廉价筹码 获得最大利润 你研究了庄家的动作 对你炒股很有帮助的 希望能给你帮助
‘肆’ 用二十万元炒股,应该买多少支股票呢理由是什么
假如是价值投资者,并且风险承受能力非常大,那持股就集中化点,重仓股持有几个乃至一只小看绩优股。自然,为避开个股非系统性风险,一般不推荐只持有一只或二只个股,避免出现灰犀牛事件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假如题主较为稳定,一般建议个股持仓不超过资产总额规模的20%,最大不超过30%,个人想法在10%到20%中间比较合适。假如资金投入经营规模再大些,例如上百万甚至上百万一定之上,很有可能持股更分散化,
仔细找寻适合自己的蹭热点5只股票。一边努力学习分析股票运作规律性,一边找寻更强绩优股便于调仓换股时适时比较低部位买进。假如个股分散化过多,可能连指数值都跑不赢。特别是现在这类结构性行情越演越烈时,许多股跑输指数的。更何况分散化过多,你可能看不来。因此,二十万归属于小资金,重仓股一个股,最终赢利很有可能比较多。这也是依照赢利为宗旨做出来的对策。
‘伍’ 如果你有100万,是选择2-3只股票投资还是选择10只以上
我不止100万了,但是我的原则还是持股数量不超过4只!
为什么呢?
2、个人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持有的股票数量过多,会导致资金分配的不均匀。
3、赚不赚钱和持有股票的数量没有关系,和持有股票的质量有关。如果你没有足够高的认知,你选择100只个股都不会降低风险,反而会提高风险。
我认为!
对于许多新人散户,或者认知还不够,经验还不足的散户来说,持有过多的股票反而会加重自己踩雷的风险,买到垃圾股的概率。
甚至对于有100万资金的散户来说,我认为持有2-4只个股最佳,可以让你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持有的个股,而避免精力分散,资金分散的尴尬。
当然了,如果你有100万的资金。
持有2-4只个股是最佳的,但也可以考虑持有2个不同自然人的账户,比如你和你另一半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中签概率哦。
三四只还是比较科学的,然后一般50w股票 50w持币。如果是中长线持有,最好个股选择有相互对冲效果的。
首先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强行推荐我的操作方法。
在股市操作,其实仓位控制是很重要的,我的仓位不大,大概只有你说的一般多一点点吧,我的仓位从来不会超过六只票,即使超过了也是当天尾盘买的,第二天开盘就出了。我的一般操作就是两支重仓长线票,三支短线票,然后留着做套的一部分资金,细分的话就是长6短2备用2,长线呢我只是每天做个日内T0就好,短线是一夜情,验证自己做套的预期,来增加成功率。备用金就是做套和抄底用。
当然这些也需要根据大盘和个股趋势来决定增减仓位。
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用
如果买2-3只股票就选消费类行业龙头,如买10只以上还不如买指数基金或消费、 科技 等行业内2-3只基金呢?后者更稳,专业投资者除外。
没有做过股票,并且 财经 专业毕业的人,会说10只以上,这样分散风险。但只要做过股票,并且不忽悠你的,都会说2~3个足够了。10个股票100%是没经历管过来的。你连看这个10个股票的走势都未必来得及。更别说分别研究他们的信息、财报、行业发展前景、是否有机会成为市场面热点了。
这本森就是一个没有定数的情况,只是更多的经验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仓位不宜过多分散,同时叠加易论个人12年以来的投资经验,100万以下的账户持仓股票数量不能超过5个。
1、普通投资者分析能力有限
跟专业投资者比起来,普通散户最大的弱点就是专业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普通散户买股票纯粹就是猜测,但是,具备分析能力并不一定能赚钱,如华尔街至理名言,如果让华尔街的分析师跟一只猴子同时从两个股票里选择一个,那猴子抛硬币选出来的股票成功率跟分析师是一样的。
那这么一说,分析师还有什么专业优势可言?实际上在投资的过程中能不能赚钱跟专业的要求不大,但是专业能使你尽可能的少犯错误,胜率自然远大于散户。
2、风险偏好
正常来说,投资者都应该是风险厌恶者,区别在于有的人能够接受一定风险,从而谋取高收益,还有更多的人既不愿意承担风险,又想获得高收益,最后大概率只能损失本金。
这是文化属性的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直白点说就是人性的贪婪,而投资者最难克服的就是人性,比方说我是能接受风险的投资者,你不能接受,但是你又忍不住在各个行业去找寻股票来买入,几百个行业随便找个10来只股票肯定可以找到,于是你就忍不住每一只买一部分,结果其中半数都有可能是追高买入,结果可想而知,这就跟猴子搬包谷没什么本质区别。
3、资金分配问题
如前文所言,100万买十只股票,每只平均10万,看起来是充分的分散了风险,但我想说的是你还不如买个指数基金,一款指数基金的盘子比你大,股票选择能力比你强,资金配置比你合理,你自己买10个股票跟指数基金的区别在于别人具有相对稳定性,你什么都没有。
那么假设你只买入3-5个,首先是你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其次,这里边就算有热门概念的追涨,那也最多1/3或者1/5,能真正实现规避风险,最后可以在满足前两点的同时,能够合理的分配资金,比如有价值的占5成,有成长性的占3成,追热点的只占两成,这样一来,你的股票资产配置就相对合理了……
文/易论
2020.6.1日
过来人告诉你如果用100万去炒两三只股票,你会被庄家很容易消灭掉,庄家只需要很少的资金就能把股价打压到只剩个零头,而你的100万会亏的只剩十万!但是你去选择10只甚至100只股票,那么庄家就需要10倍乃至100倍资金来围剿打压你!现在你明白了吗?
1000万以内3-5只票足够了。
个人觉得,股票配置既不好单独重仓一只,也不好持仓太多,个人觉得100万的话,选择3只股票持仓就可以了,选择10只以上会很不好,太分散并不是好事。
重仓一只和持仓10只以上,在我看来,是两种极端的仓位管理,重仓一只是风险和机会都压在这一只上面,博弈的难度加大,而持仓10只以上会让你每天都筋疲力尽,看不过来这么多。
为什么说不能持仓过多?
我们买股票都是要经过反复推敲,研究,观察盘面选择买点的,并不是说看好的公司立马就买了,我们通常在确定标的,选好股票后,还要择时。
这个择时需要我们跟踪盘面,去选择,那么假如你100万买10只以上的股票,那要花多少精力去跟踪,平时的公司公告、行业新闻、产品价格、等等,10只股票怎么去跟踪透,而且后期还要研究卖点。
所以,综合来看,持仓股票应该控制在2-3只。
答案:我可能会选择5只左右的股票。原因:
第一,如果只是选择2-3只股票,虽然集中度可能很高,也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但是整体的风险度可能就会很大,万一这一两只股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导致自己整体投资的失败。
第二,如果选择10只以上的股票,虽然可能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但是这些股票的表现可能不太一样,这10只股票里面可能只会有几只,真正表现的非常好,剩下的大部分可能会低于平均的水平,这样的话,即使你选择的10只股票里面有极其好的股票,但是最终由于投资太过分散,最后整体的投资收益率可能还不会很高。
第三,所以个人一般会选择5只左右的股票,既不会太过集中而可能有很大的风险,也不会太过分散而降低了整体的投资收益率。
总之,也让只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任何的投资建议,个人也不承担任何相关的责任,切记。
‘陆’ 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比多少才合理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理财习惯,都是把所有钱存在余额宝里,资产以万份收益一块多的速度缓慢增长。
其实在两分钟金融看来,这种投资理财观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谢百三教授曾经讲过的,炒股可能会亏损,但不炒股可能穷一辈子。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炒股,毕竟两分钟金融自己都被套着!只是想说,在家庭总资产中,适当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是有必要的。
至于具体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个实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占家庭总资产的合理比重,不高于8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你今年30岁,股票可占总资产的50%,这个风险也是这个年纪能承受的,而到了50岁,则要降到30%。
当然,在实际运用80定律的时候,要活学活用,避免四个误区。
1、总资产中,如果房产占了比较高的比例,那么80定律就未必适合你;
2、不能把定律当真理,死板按照(80减去年龄)进行投资;
3、不顾家庭实际情况,明明可以多投资一些在股市,却放不开;
4、不要忽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风险,却硬着投资要投资股市。
而在两分钟金融看来,80定律真正传达的是年龄与风险投资的关系,年轻时比较激进,要能承受较高风险,而随着年龄增大,则转向对本金保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