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板块资金 > 兴业银行股票行情龙虎榜

兴业银行股票行情龙虎榜

发布时间:2025-02-23 04:32:11

1.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着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3月A股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703笔减持,485笔增持,减持与增持的比例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兴业银行25日晚间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77.9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着,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10474.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2. “十一”前后股市上涨情况 五维度揭示主力路径@

“十一”前后八成概率上涨

偶然机会,听到说,A股最近十年有个惊人的规律,就是十一前后,股市表现都非常好!

有多好呢?过去十年,十一长假前一周,10次里面,七次涨;长假后第一周,10次里面,八次张。

当然,过去十年八次涨,根本不等于说,上涨的概率是80%。从统计学上说,这远远没有达到统计的时候,要求的样本数量啊。这个道理应该懂吧。

不过,我们就几十年历史的股市,即使你把二十多年一起算进去,也还是不够样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主观的去从逻辑的层面去猜测,这个十次里面八次涨,有没有逻辑支撑。

我可以想到的是,2005年-2007本身,就是一个大牛趋势。而2009年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而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在9月中下旬就有一次。上周我们刚刚经历一次,下图是去年的美联储议息表。记得2010年国庆后,有色股带动股市暴涨,也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

第二个可能,就是国庆前后,股市消息面一般偏暖,这个我相信容易理解吧

第三个可能就是来自博弈层面,一般人国庆长假前夕,前不就开始抛售了,真正到国庆那周抛压可能没那么大,其实今年中秋前,应该就有这种感觉。然后,长假后,这部分资金回流,这个逻辑,其实有点像春节长假。春节长假前后,A股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

但是,如果看2005年以前,也就是不仅仅看最近10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其实国庆前一周和后一周,股市表现好的概率没那么大,我自己的一个猜测是,2006年开始的大牛市之前,股市整体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专业人士和重度股民为主。普通群众的旅游,这种行为,对市场影响还比较小。另外,黄金周也是1999年才开始,可能出游的习惯也还在慢慢养成。所以刚开始的几个长假,这种资金潮汐不那么明显。

总结一下一下,无论如何,10一前后最近十年表现,多少有一定的逻辑支撑。但远远够不上什么科学统计,所以参考一下就好了。真正操作,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

五维度揭示主力投资新路径

近期,A股一直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弱势震荡中,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增量资金入市不足、监管趋严使得风险偏好再度承压、小盘股上涨已露疲态、产业资本减持高压重返、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流动性短期将面临压力,在此背景下,各路资金的流向以及操作布局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今日特以专题形式,从大宗交易、沪股通、龙虎榜、产业资本以及融资融券等五个路径,探寻主流资金的最新动向,以供广大投资者布局参考。

一大宗交易:9月份以来日均成交81笔环比增三成

在大盘维持箱体震荡格局这段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量也较此前有所回落。《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自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降至471.80亿元,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上涨态势后,截至现在,大宗交易月内成交额仍徘徊在466亿元左右。

从行业角度来看,截至9月22日,房地产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47.02亿元位居首位,电子行业紧随其后,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达45.82亿元,机械设备和化工商银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40亿元以上,分别成交44.98亿元、44.97亿元,而非银金融和计算机等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分别达到39.81亿元和38.79亿元。

个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88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共计成交1134笔大宗交易,平均每日成交81笔,较8月份环比上升约30%。

从上述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次数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15只个股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美的集团大宗交易次数最多,达到47次,众信旅游、*ST山水大宗交易次数则分别为39次、20次,此外,期间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的个股还有,绿地控股、吉艾科技、蓝光发展、美年健康、电科院、皇氏集团、柳州医药、利亚德、上汽集团、瑞茂通、亚邦股份、景峰医药。

而在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期间的大宗交易成交额方面,共有112只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超1亿元,具体来看,永泰能源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位居首位,达到216368.54万元,格力电器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超10亿元,达到113031.17万元,此外,绿地控股、吉艾科技、国投安信、皇氏集团、光大证券、吴通控股等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8亿元以上。

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当前的震荡行情下,投资者需规避那些被产业资本减持的个股为宜。

二沪股通:月内逆市净流入24.14亿元

进入9月份,A股场内交投持续清淡,量能维持低位,尤其是9月12日大盘跳空下行以来,资金的参与热情极速下降。但沪股通资金对A股后市表现仍持相对积极态度,在9月份以来的15个交易日中沪股通资金有7天是净流出,其余的8天全部实现净流入,本周四沪股通资金结束了连续七天净流出的局面、周四、周五连续2天均实现净流入,累计净流入资金18.01亿元,月内累计净流入资金为24.14亿元。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运行统计,9月份以来的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共涉及39只A股标的,从上榜次数来看,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海螺水泥、民生银行、中信证券、伊利股份、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9只个股均上榜5次以上,分别为14次、14次、8次、7次、7次、7次、7次、6次和6次,是短期内沪股通资金最为关注的标的。

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以净买卖金额计算,有23只活跃股9月份以来获净买入。其中,中国平安、亨通光电、海螺水泥、上汽集团、青岛海尔、保利地产、和邦生物等7只个股期间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在亿元以上,分别达到11.04亿元、3.20亿元、2.31亿元、1.83亿元、1.25亿元、1.23亿元和1.03亿元。另外,月内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个股还包括长江电力、恒瑞医药、驰宏锌锗、工商银行、国泰君安、天士力、东方金钰和中国建筑等。

在沪股通资金的追捧下,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月内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期间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月内累计下跌1.67%)的个股有22只,占比56.41%。其中,和邦生物、烽火通信、长电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4.74%、13.70%、10.10%。另外,期间实现上涨的个股还包括天士力(8.64%)、中国动力(8.45%)、外运发展(3.30%)、恒瑞医药(2.63%)、中国平安(2.55%)、宇通客车(2.50%)、民生银行(0.75%)、航天动力(0.71%)、海通证券(0.38%)和亨通光电(0.15%)等。

市场普遍认为,纵观近期市场表现,板块、个股的热点持续性均较差,观望氛围相当浓厚,市场挣钱效应较低,未来市场能否打破僵局,取决于场外资金的态度。在投资热情低迷的大环境下,外资通过沪股通流入A股市场,对A股市场一定程度起到稳定的作用。沪股通资金动向体现了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的投资判断,从历史来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上述沪股通资金买入个股的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三龙虎榜:月内258只活跃股登龙虎榜

近期市场持续走出缩量震荡的行情,面对大盘上下两难的纠结态势,不少个股却表现活跃,并频频出现在龙虎榜之上。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共有258只个股登上龙虎榜,其中月内登榜次数在10次以上的个股有20只,剔除近期首发上市的次新股后,东方新星、光洋股份、中电电机、金轮股份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居前,分别为12次、11次、11次、10次。

按登榜原因分类,有178只个股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登上龙虎榜,剔除近期首发上市次新股,共有152只个股因该原因登榜,合计登榜次数为192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累计登榜6次,此外,岭南控股(4次)、东方新星(3次)、力源信息(3次)、台基股份(3次)、南极电商(3次)、天山纺织(3次)、甘肃电投(3次)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也均在3次或以上。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上述152只个股中,有31只个股龙虎榜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超亿元,其中欣旺达、飞亚达A、安洁科技、安利股份累计净买入金额均超过2亿元,分别为23342.90万元、21338.73万元、21235.26万元、20743.16万元,而兰石重装、方大化工、科泰电源、榕基软件、金科股份、乾照光电、国星光电、深赛格、太阳电缆等个股净买入金额也在1.5亿元以上。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152只登榜个股几乎囊括了月内的全部牛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股价实现翻番,累计涨幅达105.97%,而力源信息(65.00%)、台基股份(46.45%)、蒙草生态(41.04%)、金轮股份(40.83%)、大杨创世(40.63%)、岭南控股(40.60%)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也在40%以上,成为当前震荡市中最耀眼的明星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个股普遍为时下热门概念板块的龙头标的,以蒙草生态为例,公司是两市PPP概念的龙头之一。而从行业的角度上看,机械设备、化工、电子、电气设备等为月内登榜个股最为集中的申万一级行业。

四产业资本:逾20亿元增持三峡水利等9只个股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合计出手624次,涉及个股234只,其中85只月内累计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147只出现净减持。总体来看,月内产业资本累计净减持金额约为5.81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多数上市公司股票遭减持,显示出产业资本对未来A股走势态度较为谨慎,不过,正因如此,近期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的个股则更需关注。通常来看,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形势以及当前股价被市场低估,在当前弱势的行情中,产业资本的正向操作更加凸显其对公司股价回升的信心,而逢低关注相关个股,不失为当前投资者布局的较佳策略。

具体来看,从月内净增持股份数量来看,两市有24只个股月内受到产业资本增持逾百万股,其中,三峡水利、新筑股份、东华能源、金科股份、盛屯矿业、恒顺众升、西安旅游、ST慧球等8只个股月内产业资本净增持股份数量均在千万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月内有11家公司产业资本净增持数量已超过公司流通股总数的1%,其中,康跃科技(7.48%)、三峡水利(5.59%)、新筑股份(5.15%)、西安旅游(5.05%)4只个股净增持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过5%,此外,ST慧球、熊猫金控、恒顺众升、北纬通信等个股净增持数量也达到流通股总数的2%以上。

良好的业绩预期无疑为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增添了底气,据统计显示,上述85家月内获得净增持的公司中,有38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29家公司业绩均预喜。其中,恒逸石化、苏州固锝、东华能源、世荣兆业、盛路通信、中南文化、小商品城等7家公司预计三季报业绩有望实现同比翻番,而北纬通信、瑞泰科技两家公司则预计业绩将实现同比扭亏。

市场表现上,上述87只个股中,月内有14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10%,大杨创世(40.63%)、三峡水利(24.94%)、西安旅游(24.72%)、山西三维(23.11%)、九鼎投资(22.78%)、格力电器(20.99%)、金科股份(20.96%)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过20%,显示出在产业资本用实际行动看好自身股票后,市场对相关个股也抱以更为积极的态度。

五融资融券:53只标的股月内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当前存量博弈行情的延续,使得两融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市场影响被逐渐放大。《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9月22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8960.28亿元,环比下降0.16%,结束此前三连升。

分行业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银行、家用电器、房地产、建筑装饰、化工、公用事业、汽车、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等10类申万一级行业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状态,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02550.35万元、100581.17万元、99691.80万元、96178.70万元、82412.56万元、68140.08万元、22019.88万元、13070.33万元、4769.21万元、3247.39万元。

而在融资融券标的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07只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态势,累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达238.88亿元。其中,248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更有53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具体来看,万科A(235772.75万元)、格力电器(149175.87万元)、民生银行(85913.47万元)、东旭光电(69946.25万元)、三聚环保(62115.51万元)、中国动力(40174.94万元)、东方园林(36057.21万元)、蒙草生态(35187.35万元)、安徽水利(34657.33万元)、中信证券(34485.75万元)、中安消(33990.17万元)、太平洋(33738.14万元)、宋都股份(29149.13万元)、天士力(28982.70万元)、正泰电器(28421.29万元)、中科三环(27068.84万元)等近期在市场上较为活跃个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从期间买入额与偿还额的比值来看,民生银行(2.3006倍)、新力金融(2.2480倍)、中国动力(1.7586倍)、青岛啤酒(1.6655倍)、天士力(1.4981倍)、交通银行(1.4741倍)、格力电器(1.4682倍)、滨化股份(1.4491倍)、宋都股份(1.4488倍)、中化国际(1.4233倍)等个股该比例居前,且买入额均达到偿还额的1.4倍以上。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较少的偿还额显示出融资客对于相关标的未来走势的分歧较小,而此类个股后市有更大可能走出震荡攀升甚至单边上涨行情。

那么,上述备受融资客青睐的标的股二级市场表现如何呢?统计显示,在上述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的标的股中,共有149只个股9月份以来实现上涨,其中,28只个股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超10%,蒙草生态、商赢环球、新力金融、三峡水利、申华控股、格力电器、君正集团期间累计涨幅在20%以上,分别为41.04%、34.60%、31.90%、24.94%、24.94%、20.99%、20.67%。

3. 低价股的简介


70年前,已故美国投资大师约翰·坦伯顿用借来的1万美元买入104只1美元以下的低价股;4年后,坦伯顿将这些股票全数出售,3倍的盈利使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数年后,坦伯顿如此总结自己的投资理念:买“便宜好货”。
坦伯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便宜依然有好货,低价股也能赚钱。回望上一轮998点至6124点牛市,低价股的表现明显强于高价股;再看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这轮反弹,一些股价高高在上的股票表现平平,而不少低价股却出尽风头。这让投资者深切感受到低价股的威力不可小觑。
优势1:绝对价格低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从成本考虑,在买入同样股数的情况下,买低价股所需的资金会远低于高价股。而且,由于A股的买入数量必须是100股的整数倍,因此对于只有数千元的小散户而言,高价股往往在无形中设置了参与门槛。相比之下,低价股的买卖则灵活得多。 而从收益情况看,买低价股的回报率未必比高价股差。尤其是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低价股普遍表现上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手头有5万元资金,在5月的最后一天以3.57元的收盘价买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601988),则总共可买14000股,闲置资金20元。截至6月24日(本周三),中国银行的收盘价为4.72元,投资浮盈将为1.61万元(不考虑佣金和印花税因素)。
而如果是在5月底以27.99元买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则总共可买1700股,闲置资金2417元。截至6月24日兴业银行收盘价为34.99元,投资浮盈将为1.19万元。很明显,同样的资金,买中国银行的盈利高于兴业银行,低价股除了涨幅更高外,闲置资金也更少。
其次,从心理层面上说,低价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在经历了上一轮熊市“残杀百元股”的过程后,投资者普遍对高价股有了畏惧心理,而低价股则没有这个方面的负担。
另外,A股向来齐涨齐跌,尤其是在行情较好的前提下,低价股的重心不断上移。比如,在去年下半年1664点附近,不少股票已经只有1元出头,但是之后的大行情中,1元股、2元股陆续绝迹,甚至连低于4元的个股也寥寥无几。这点绝对是A股特色,对比中国香港股市,永远有“仙股”(价格低于1元的股票)存在。因此,只要行情向好,低价股必然将继续抬高底部。
优势2:市净率低 据Wind统计,去年1664点时,两市破净(市净率小于1,不含负值)的股票共有178家,而截至本周一,除了长春经开(600215,股吧)(600215)的股价还略低于其净资产外,A股所有股票的价格均在净资产上方。 一般而言,净资产是股价的一道“底线”,当市场出现大面积破净的局面,往往是即将见底的一个标志,相反,一旦市场进入牛市,市净率也会水涨船高。6124点时,两市平均市净率超过7倍。
截至本周一,两市A股平均市净率为3.71倍,仍有不小上升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本周一收盘股价低于6元的240只低价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2.63倍,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四川长虹(600839,股吧)(600839)、安阳钢铁(600569,股吧)(600569)、经纬纺机(000666,股吧)(000666)、明天科技(600091,股吧)(600091)的市净率还不到1.1倍。
低市净率除了能封杀股价的下跌空间外,也并不妨碍上涨。如大连金牛(000961,股吧)(000961),1664点时的市净率是0.77,但目前该股的股价已由彼时的3元涨至本周超过16元,涨幅逾500%。长城电脑(000066,股吧)(000066)、高淳陶瓷(600562,股吧)(600562)、上海汽车(600104,股吧)(600104)等一度破净的低市净率股票也在近期的行情中表现惊艳。
最近涨幅甚好的钢铁股也昭示了这一点。以宝钢股份(600019,股吧)(600019)为例,该股近半年多来一直徘徊在净资产附近,但近期持续走强,截至本周四该股在6月已经上涨超过20%。
另外,市净率不高的莱钢股份(600102)近期也涨势凌厉,6月23日(本周二)的涨停使其一举突破10元大关,从龙虎榜来看,当日前五名的买入席位中前三位为机构席位,可见机构也已介入市净率低、前期滞涨严重的低价股。
优势3:超跌效应大 去年的大跌,使得不少个股股价严重超跌。从6124点到1664点,上证综指下跌73%。两市1581只有交易记录的A股中,530只的跌幅大于大盘,跌幅超过80%的个股也达到374只。如果以从个股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落差来算,超跌幅度将更为恐怖。 但经过近8个月的反弹,一些超跌的个股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截至6月24日,当时跌幅超过90%的云南铜业(000878,股吧)(000878)已上涨223%,从不到7元涨至21元。又如焦作万方(000612,股吧)(000612)、株治集团(600691),涨幅都超过200%。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去年超跌的个股在这轮反弹中,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截至本周三,在157只当时跌幅超过80%的个股中,有41只个股股价涨幅在2倍以上,涨幅超过100%的只有136只。其中莱茵生物(002166,股吧)(002166)股价由不到6元涨至6月18日(上周四)收盘时最高的35元。而这些超跌反弹的个股中有46只个股在1664点时股价低于3元。
由此可见,股指反弹过程中,那些超跌个股的爆发力非常强。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一些去年跌幅严重的个股,目前距离高位仍有相当距离。截至本周一,相对2007年10月16日6124点高位跌幅仍超过70%的低价股还有*ST锌业(000751)、ST东盛(600771)、ST金泰(600385)、漳泽电力(000767,股吧)(000767)、ST东航(600115)等。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股价超过6124点当日收盘价的股票已有约300只,接近所有A股的两成。随着行情的深入,低价超跌股后市将有望迎来巨大的上升空间。
优势4:填权效应强 高送转是每年必炒题材。还记得中兵光电(600435)么?这家在年报中10转增10的公司是今年最早爆发的个股,并带领高送转概念股集体走强。1月15日分红方案公布后,该股1个月内上涨了100%,完成了完整的抢权行情。所谓抢权,是指股票高送转方案出台后再除权前炒高股价,坐享送转股。 而苏宁电器(002024)则是在今年4月高送转除权后,出现了填权行情。所谓填权,是指股票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被炒至除权前的价格。
一般而言,抢权和填权行情两者至少必有其一,并与市场氛围密切相关。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维维股份(600300,股吧)(600300)、大橡塑(600346,股吧)(600346)、迪马股份(600565,股吧)(600565)、中捷股份(002021,股吧)(600565)的送转比例都超过10转(送)8,并已于前期完成了除权。
其中迪马股份曾于2006年6月13日实行过一次10送10的送股方案,近一年后,迪马股份的股价回到了除权之前,完成了填权。也就是说,尽管当时的除权令迪马股份成为低价股,但除权后的低价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迪马股份股价上涨的空间。当然,迪马股份的填权过程比较顺利的前提是当时的A股正是调整向上、处在一轮牛市开始之际。
而现在迪马股份的情形和它彼时情况部分相近:行情上升之势确立,股价在除权之后成为低价股,如果说之前迪马股份的经历具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现在低价的迪马股份将来填权的过程也许会给股价带来一定的上涨空间。
相对而言,对于原本就是低价股的个股来说,如果仍然含权(即有送转预案但尚未完成除权),由于除权后其理论上将成为更低价股,股价的上涨空间也将更大。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申华控股(600653)是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唯一一只有转增股方案但尚未实施的个股。截至6月24日收盘,申华控股收报于4.69元,若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按照10转增2的方案,除权后的股价为3.9元,而如此股价在目前的股票中算是为数不多的低价股了,值得投资者关注。
优势5:重组题材多 低价股中不少都是业绩极差的股票,但其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组预期的炒作。一旦完成重组,“山鸡也能变凤凰”,上市公司可能迎来脱胎换骨,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节节高升。 来看几则最近的例子。首先是还没有止住连续涨停步伐的*ST九发(600180)。本周三,*ST九发的重组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虽然重组方案还欠证监会“一锤定音”,但自4月20日复牌后,*ST九发截至本周四已经连续21个涨停,而且每天都是开盘即死封涨停板,资金对该股的追捧可见一斑。经过重组后,*ST九发将由主营食用菌的A股“蘑菇大王”变身为房地产公司。
最近因重组预期而涨势凶猛的低价股还有高淳陶瓷(600562),该股由停牌前的7.5元涨至6月24日收盘时的21.5元,这期间出现了11个涨停。
主业还未转身,股价先行。低价股很多时候受到资金青睐,重要的一点便是炒重组预期。小投入、大回报亦是有重组预期的低价股受到投资者热捧的重要原因。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共有42只股票存在重组预期,也就是说每6只低价股中就有1只个股有可能进行资产重组,这还不包括有重组传闻的公司。
可见,低价股中具有重组预期的个股的比例不小。而且,这些股票大多价格较低,置换成本不高,有利于吸引重组方。
优势6:机构易认可 2009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了近1200点,有趣的是迄今为止今年新发基金也超过了1200亿元。对于尚未来得及完成建仓的基金和部分踏空资金来说,其选择介入的目标也很可能就是低价股。一来,这样可以避免介入已被拉高的股票替人抬轿;二来,低价股中也有不少大盘蓝筹股,吸纳资金的容量不小。 目前低价股中,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股吧)(601998)、上港集团(600018,股吧)(600018)、中国南车(601766,股吧)(601766)、中海集运(601866,股吧)(601866)的总股本都超过100亿股,十分适合大资金的入驻,这些股票也大多是机构常驻的品种。
事实上,从一季报来看,已经有一些机构“潜伏”到低价股中。如济南钢铁(600022,股吧)(600022),一季度有5只基金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海南高速(000886,股吧)(0000886)有5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华电国际(600027,股吧)(600027)有4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而根据Wind统计,3月份至今共有20只股票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成立。其中,股票型基金共募集519.85亿元,混合型基金募集123.19亿元。
由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在60%~90%、30%~80%之间,由此推算,股票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11.91亿元~467.87亿元;混合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6.96亿元~98.55亿元,即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量为348.87亿元~566.42亿元。
目前A股市场确实存在局部泡沫,因此有观点认为,新资金很可能更偏向于买入股价不高,但后市业绩会转好的低价股。
优势7:复苏空间大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低价股股价之所以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业绩拖累。去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不少低价股的业绩受到严重冲击。 据Wind统计,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去年有162只发布过年报业绩预告,其中共有127只个股的业绩下滑,如此就不难解释其价格为何处于市场末端。从近期的中报预告来看,这些低价股中公布中报预告的有84只,其中预增的个股有2只,扭亏的有5只,略增的有3只,续盈的有1只。
虽然,从公布的业绩还不能看出低价股业绩大幅好转,但是国家统计局本周表示,中国经济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那么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好,低价股的基本面也将逐步改善,而其股价也能随之上涨。
而且,相较于绩优股,绩差股的业绩基数低,其中又有不少股票也是曾经的绩优蓝筹,一旦行业出现拐点,这些公司的业绩上升空间会非常大。最为明显的就是汽车股,随着近几个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汽车股的业绩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当然,由于一些行业处于经济产业链的中下游,因此其行业转好仍需时日,那么该行业所对应的股票上涨也会相应慢些,不过,其后劲却可能十足。比如钢铁股,从上一轮牛市的表现看,钢铁股的后劲不容小觑。如酒钢宏兴(600307,股吧)(600307),2007年年初时的股价在5元左右,而到了10月,股价已疯涨至36元。
还有一些行业由于受到外需影响较大,如航运业、纺织服装等,这些行业所在的低价股股价回升同样需要时间。

4. 低价股的简介

70年前,已故美国投资大师约翰·坦伯顿用借来的1万美元买入104只1美元以下的低价股;4年后,坦伯顿将这些股票全数出售,3倍的盈利使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数年后,坦伯顿如此总结自己的投资理念:买“便宜好货”。

坦伯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便宜依然有好货,低价股也能赚钱。回望上一轮998点至6124点牛市,低价股的表现明显强于高价股;再看自去年年底以来的这轮反弹,一些股价高高在上的股票表现平平,而不少低价股却出尽风头。这让投资者深切感受到低价股的威力不可小觑。

优势1:绝对价格低 首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从成本考虑,在买入同样股数的情况下,买低价股所需的资金会远低于高价股。而且,由于A股的买入数量必须是100股的整数倍,因此对于只有数千元的小散户而言,高价股往往在无形中设置了参与门槛。相比之下,低价股的买卖则灵活得多。 而从收益情况看,买低价股的回报率未必比高价股差。尤其是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低价股普遍表现上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手头有5万元资金,在5月的最后一天以357元的收盘价买入中国银行(601988,股吧)(601988),则总共可买14000股,闲置资金20元。截至6月24日(本周三),中国银行的收盘价为472元,投资浮盈将为161万元(不考虑佣金和印花税因素)。

而如果是在5月底以2799元买入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则总共可买1700股,闲置资金2417元。截至6月24日兴业银行收盘价为3499元,投资浮盈将为119万元。很明显,同样的资金,买中国银行的盈利高于兴业银行,低价股除了涨幅更高外,闲置资金也更少。

其次,从心理层面上说,低价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在经历了上一轮熊市“残杀百元股”的过程后,投资者普遍对高价股有了畏惧心理,而低价股则没有这个方面的负担。

另外,A股向来齐涨齐跌,尤其是在行情较好的前提下,低价股的重心不断上移。比如,在去年下半年1664点附近,不少股票已经只有1元出头,但是之后的大行情中,1元股、2元股陆续绝迹,甚至连低于4元的个股也寥寥无几。这点绝对是A股特色,对比中国香港股市,永远有“仙股”(价格低于1元的股票)存在。因此,只要行情向好,低价股必然将继续抬高底部。

优势2:市净率低 据Wind统计,去年1664点时,两市破净(市净率小于1,不含负值)的股票共有178家,而截至本周一,除了长春经开(600215,股吧)(600215)的股价还略低于其净资产外,A股所有股票的价格均在净资产上方。 一般而言,净资产是股价的一道“底线”,当市场出现大面积破净的局面,往往是即将见底的一个标志,相反,一旦市场进入牛市,市净率也会水涨船高。6124点时,两市平均市净率超过7倍。

截至本周一,两市A股平均市净率为371倍,仍有不小上升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本周一收盘股价低于6元的240只低价股的平均市净率只有263倍,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四川长虹(600839,股吧)(600839)、安阳钢铁(600569,股吧)(600569)、经纬纺机(000666,股吧)(000666)、明天科技(600091,股吧)(600091)的市净率还不到11倍。

低市净率除了能封杀股价的下跌空间外,也并不妨碍上涨。如大连金牛(000961,股吧)(000961),1664点时的市净率是077,但目前该股的股价已由彼时的3元涨至本周超过16元,涨幅逾500%。长城电脑(000066,股吧)(000066)、高淳陶瓷(600562,股吧)(600562)、上海汽车(600104,股吧)(600104)等一度破净的低市净率股票也在近期的行情中表现惊艳。

最近涨幅甚好的钢铁股也昭示了这一点。以宝钢股份(600019,股吧)(600019)为例,该股近半年多来一直徘徊在净资产附近,但近期持续走强,截至本周四该股在6月已经上涨超过20%。

另外,市净率不高的莱钢股份(600102)近期也涨势凌厉,6月23日(本周二)的涨停使其一举突破10元大关,从龙虎榜来看,当日前五名的买入席位中前三位为机构席位,可见机构也已介入市净率低、前期滞涨严重的低价股。

优势3:超跌效应大 去年的大跌,使得不少个股股价严重超跌。从6124点到1664点,上证综指下跌73%。两市1581只有交易记录的A股中,530只的跌幅大于大盘,跌幅超过80%的个股也达到374只。如果以从个股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落差来算,超跌幅度将更为恐怖。 但经过近8个月的反弹,一些超跌的个股已经有了较大的涨幅,截至6月24日,当时跌幅超过90%的云南铜业(000878,股吧)(000878)已上涨223%,从不到7元涨至21元。又如焦作万方(000612,股吧)(000612)、株治集团(600691),涨幅都超过200%。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去年超跌的个股在这轮反弹中,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截至本周三,在157只当时跌幅超过80%的个股中,有41只个股股价涨幅在2倍以上,涨幅超过100%的只有136只。其中莱茵生物(002166,股吧)(002166)股价由不到6元涨至6月18日(上周四)收盘时最高的35元。而这些超跌反弹的个股中有46只个股在1664点时股价低于3元。

由此可见,股指反弹过程中,那些超跌个股的爆发力非常强。从统计中,我们发现一些去年跌幅严重的个股,目前距离高位仍有相当距离。截至本周一,相对2007年10月16日6124点高位跌幅仍超过70%的低价股还有ST锌业(000751)、ST东盛(600771)、ST金泰(600385)、漳泽电力(000767,股吧)(000767)、ST东航(600115)等。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股价超过6124点当日收盘价的股票已有约300只,接近所有A股的两成。随着行情的深入,低价超跌股后市将有望迎来巨大的上升空间。

优势4:填权效应强 高送转是每年必炒题材。还记得中兵光电(600435)么?这家在年报中10转增10的公司是今年最早爆发的个股,并带领高送转概念股集体走强。1月15日分红方案公布后,该股1个月内上涨了100%,完成了完整的抢权行情。所谓抢权,是指股票高送转方案出台后再除权前炒高股价,坐享送转股。 而苏宁电器(002024)则是在今年4月高送转除权后,出现了填权行情。所谓填权,是指股票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被炒至除权前的价格。

一般而言,抢权和填权行情两者至少必有其一,并与市场氛围密切相关。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维维股份(600300,股吧)(600300)、大橡塑(600346,股吧)(600346)、迪马股份(600565,股吧)(600565)、中捷股份(002021,股吧)(600565)的送转比例都超过10转(送)8,并已于前期完成了除权。

其中迪马股份曾于2006年6月13日实行过一次10送10的送股方案,近一年后,迪马股份的股价回到了除权之前,完成了填权。也就是说,尽管当时的除权令迪马股份成为低价股,但除权后的低价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迪马股份股价上涨的空间。当然,迪马股份的填权过程比较顺利的前提是当时的A股正是调整向上、处在一轮牛市开始之际。

而现在迪马股份的情形和它彼时情况部分相近:行情上升之势确立,股价在除权之后成为低价股,如果说之前迪马股份的经历具有借鉴意义的话,那么现在低价的迪马股份将来填权的过程也许会给股价带来一定的上涨空间。

相对而言,对于原本就是低价股的个股来说,如果仍然含权(即有送转预案但尚未完成除权),由于除权后其理论上将成为更低价股,股价的上涨空间也将更大。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申华控股(600653)是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唯一一只有转增股方案但尚未实施的个股。截至6月24日收盘,申华控股收报于469元,若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按照10转增2的方案,除权后的股价为39元,而如此股价在目前的股票中算是为数不多的低价股了,值得投资者关注。

优势5:重组题材多 低价股中不少都是业绩极差的股票,但其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重组预期的炒作。一旦完成重组,“山鸡也能变凤凰”,上市公司可能迎来脱胎换骨,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节节高升。 来看几则最近的例子。首先是还没有止住连续涨停步伐的ST九发(600180)。本周三,ST九发的重组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虽然重组方案还欠证监会“一锤定音”,但自4月20日复牌后,ST九发截至本周四已经连续21个涨停,而且每天都是开盘即死封涨停板,资金对该股的追捧可见一斑。经过重组后,ST九发将由主营食用菌的A股“蘑菇大王”变身为房地产公司。

最近因重组预期而涨势凶猛的低价股还有高淳陶瓷(600562),该股由停牌前的75元涨至6月24日收盘时的215元,这期间出现了11个涨停。

主业还未转身,股价先行。低价股很多时候受到资金青睐,重要的一点便是炒重组预期。小投入、大回报亦是有重组预期的低价股受到投资者热捧的重要原因。

经理财一周报统计,在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共有42只股票存在重组预期,也就是说每6只低价股中就有1只个股有可能进行资产重组,这还不包括有重组传闻的公司。

可见,低价股中具有重组预期的个股的比例不小。而且,这些股票大多价格较低,置换成本不高,有利于吸引重组方。

优势6:机构易认可 2009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了近1200点,有趣的是迄今为止今年新发基金也超过了1200亿元。对于尚未来得及完成建仓的基金和部分踏空资金来说,其选择介入的目标也很可能就是低价股。一来,这样可以避免介入已被拉高的股票替人抬轿;二来,低价股中也有不少大盘蓝筹股,吸纳资金的容量不小。 目前低价股中,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股吧)(601998)、上港集团(600018,股吧)(600018)、中国南车(601766,股吧)(601766)、中海集运(601866,股吧)(601866)的总股本都超过100亿股,十分适合大资金的入驻,这些股票也大多是机构常驻的品种。

事实上,从一季报来看,已经有一些机构“潜伏”到低价股中。如济南钢铁(600022,股吧)(600022),一季度有5只基金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海南高速(000886,股吧)(0000886)有5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华电国际(600027,股吧)(600027)有4只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而根据Wind统计,3月份至今共有20只股票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成立。其中,股票型基金共募集51985亿元,混合型基金募集12319亿元。

由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在60%~90%、30%~80%之间,由此推算,股票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1191亿元~46787亿元;混合型基金入市资金量在3696亿元~9855亿元,即偏股型基金入市资金量为34887亿元~56642亿元。

目前A股市场确实存在局部泡沫,因此有观点认为,新资金很可能更偏向于买入股价不高,但后市业绩会转好的低价股。

优势7:复苏空间大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低价股股价之所以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业绩拖累。去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不少低价股的业绩受到严重冲击。 据Wind统计,上述240只低价股中,去年有162只发布过年报业绩预告,其中共有127只个股的业绩下滑,如此就不难解释其价格为何处于市场末端。从近期的中报预告来看,这些低价股中公布中报预告的有84只,其中预增的个股有2只,扭亏的有5只,略增的有3只,续盈的有1只。

虽然,从公布的业绩还不能看出低价股业绩大幅好转,但是国家统计局本周表示,中国经济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那么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好,低价股的基本面也将逐步改善,而其股价也能随之上涨。

而且,相较于绩优股,绩差股的业绩基数低,其中又有不少股票也是曾经的绩优蓝筹,一旦行业出现拐点,这些公司的业绩上升空间会非常大。最为明显的就是汽车股,随着近几个月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汽车股的业绩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当然,由于一些行业处于经济产业链的中下游,因此其行业转好仍需时日,那么该行业所对应的股票上涨也会相应慢些,不过,其后劲却可能十足。比如钢铁股,从上一轮牛市的表现看,钢铁股的后劲不容小觑。如酒钢宏兴(600307,股吧)(600307),2007年年初时的股价在5元左右,而到了10月,股价已疯涨至36元。

还有一些行业由于受到外需影响较大,如航运业、纺织服装等,这些行业所在的低价股股价回升同样需要时间。

四川长虹股票代码

35亿元投资大单进军3G市场,被严重忽视的龙头!

四川长虹在"2005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合作洽谈会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论坛"上与多方战略合作伙伴签逾35亿元的投资大单,开始进入多个新产业。长虹此次签约,最主要的是将成立两大新产业公司--国虹通讯技术公司和长虹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据称,国虹通讯技术公司将作为长虹进军通讯领域的排头兵,主营3G手机的生产与销售。国虹通讯注册资本将在2亿元以上,长虹处于控股地位,同时还将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虹集团认为,长虹进入通讯业是有优势的。长虹与飞利浦、东芝、西门子等跨国公司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为长虹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其中长虹与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与多媒体控制中心方面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长虹进入3G手机的门槛。同时彩电积累下的大规模生产制造经验,也为长虹量产手机打下了好的基础。 另外,随着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普及、3G环境的成熟和3G融合的产业趋势,未来将出现更多功能更大的信息终端。这些终端可能用于信息处理、娱乐,也可能用于数字化办公、数字化家庭,而3G手机终端因为其众多优势将会成为这些终端中的重要一环。因而长虹选择这样的时机切入是经过深谋远虑的。另外据国虹通讯集团任战略总监朱学锋接受《中华工商时报》时明确表示:国虹通讯数码集团作为长虹集团的核心业务、战略业务、新兴业务单元。公司进军3G市场不会因牌照放的进度而改变进军通讯数码产业的步伐。目前正在排队准备迎接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在此准备期间,公司正抓紧企业内部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在产品开发方面投入了精兵强将,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新品一旦上市会一炮走红。长虹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老百姓非常喜欢的品牌,这种品牌的喜好度和忠诚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特别是以赵勇总裁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大胆改革,奋发图强,大举突围,长虹品牌正走出昨日沉重老化的阴影,焕发出勃勃生机。它进军通讯数码产业,其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是,集中资源专注在智能电话、3G手机和手提电脑等IT信息产业的研究开发。加速长虹品牌从一个以彩电为主的消费电子品牌转变为以数字技术涵盖3C产业各领域的数字长虹品牌。简要地说,我们的战略就是P3C战略。手机从单纯的语音通讯工具向多媒体数据通讯的发展趋势以及IT厂商向通讯市场的渗透标志着一个整合了IT、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的新型产业正在兴起,这个产业不仅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而且面临的是一个年容量达数千亿的巨大市场。长虹在这方面已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并决意在这一领域迅速率先突破。

股价严重低于净资产,爆发欲望强烈!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与美国微软公司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媒体领域正式开始全面合作。由于与微软公司合作,可改变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能规避一些技术壁垒。长虹引进微软世界领先的IT技术和软件产品后,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公司因与微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从二级市场上看每股净资产为475元,目前股价却只有345元,价值已被严重低估,而同行业的一些家电类个股和通讯类个股已纷纷大幅上扬,加上长虹又具备了目前最火爆的3G题材,报复性上扬行情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

四川长虹代码600839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虹集团)是集军工、消费电子、R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537万元,同比下降2509%。

拓展素材

长虹于1956年5月在四川省德阳县开始筹建,1958年5月迁至绵阳县继续筹建。

从1970年开始,长虹通过对电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以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过程,逐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企业发展之路。这是长虹彩电发展壮大的阶段性历程。

从2004年开始,长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机制体系因时而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国内智能融合产业布局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四川长虹、美菱电器、华意压缩、长虹佳华四家上市公司。

2017年5月,中国移动携手互联网公司、IT和家电企业、创业公司发起成立数字家庭合作联盟,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数字家庭新生态。长虹等33家涵盖智能家居、家电、安防监控、芯片领域的合作伙伴加入。

2015年8月18日,长虹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近2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彩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互联网电视的冲击以及投资未回是长虹利润亏损的重要原因。公告显示,长虹上半年营业收入29853亿元,同比增长932%;利润总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9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

阅读全文

与兴业银行股票行情龙虎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股票代理公司有哪些条件 浏览:785
股票涨停后会继续涨吗 浏览:843
溢价买入股票走势 浏览:640
世界杯开赛时有关股票的走势如何 浏览:464
股票账户登录显示的英文 浏览:263
中国真假股票交易印花税 浏览:928
高顿股票全部指标 浏览:361
银行股票投资论文文献 浏览:888
股票中国黄金股吧东方财富 浏览:911
股票涨到10个点就涨停 浏览:294
特斯拉员工基本工资加股票 浏览:217
创意的股票软件推广 浏览:709
北京神农投资股票 浏览:71
股票筹码获利多主力会用啥方法 浏览:783
李大霄预测2020年股票走势 浏览:814
今日医疗股票走势分析 浏览:663
欧洲银行股票如何 浏览:671
券商软件怎么开通达信股票池 浏览:242
限售解禁对股票有什么影响吗 浏览:933
盈利抛股票成本 浏览: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