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可转债是什么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基本收益:
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就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
最大优点:
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要充分注意以下风险:
一、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二、利息损失风险。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最后,强制转换了风险。
投资防略:
当股市形势看好,可转债随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价时,投资者可以卖出可转债,直接获取收益;当股市低迷,可转债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债或将转债变换为股票都不划算时,投资者可选择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业绩看好时,预计公司股票价格有较大升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
==========
转债的根本还是"债",需要还本付息;
但是这种债有个特殊性,就是债权人有权利根据债务人的股票价格的情况把债转换为股票,相应得,债权也就转换为股权.
当你认为该公司的业绩增长会比较好而股价表示很高时,就是将"转债"转换为股票的时候.
转债,全名叫做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CB)
以前市场上只有可转换公司债,现在台湾已经有可转换公债。
简单地以可转换公司债说明,A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言明债权人(即债券投资人)于持有一段时间(这叫闭锁期)之后,可以持债券向A公司换取A公司的股票。债权人摇身一变,变成股东身份的所有权人。而换股比例的计算,即以债券面额除以某一特定转换价格。例如债券面额100000元,除以转换价格50元,即可换取股票2000股,合20手。
如果A公司股票市价以来到60元,投资人一定乐于去转换,因为换股成本为转换价格50元,所以换到股票后利即以市价60元抛售,每股可赚10元,总共可赚到20000元。这种情形,我们称为具有转换价值。这种可转债,称为价内可转债。
反之,如果A公司股票市价以跌到40元,投资人一定不愿意去转换,因为换股成本为转换价格50元,如果真想持有该公司股票,应该直接去市场上以40元价购,不应该以50元成本价格转换取得。这种情形,我们称为不具有转换价值。这种可转债,称为价外可转债。
乍看之下,价外可转债似乎对投资人不利,但别忘了它是债券,有票面利率可支领利息。即便是零息债券,也有折价补贴收益。因为可转债有此特性,遇到利空消息,它的市价跌到某个程度也会止跌,原因就是它的债券性质对它的价值提供了保护。这叫Downside protection 。
至于台湾的可转换公债,是指债权人(即债券投资人)于持有一段时间(这叫闭锁期)之后,可以持该债券向中央银行换取国库持有的某支国有股票。一样,债权人摇身一变,变成某国有股股东。
可转换债券,是横跨股债二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由于它身上还具有可转换的选择权,台湾的债券市场已经成功推出债权分离的分割市场。亦即持有持有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人,可将债券中的选择权买权单独拿出来出售,保留普通公司债。或出售普通公司债,保留选择权买权。各自形成市场,可以分割,亦可合并。可以任意拆解组装,是财务工程学成功运用到金融市场的一大进步。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期间,因以下情况下暂停交易:
暂停原因及停牌时间
公布因发行股票、送股等引起股本变动 暂停交易半天。
如在交易日内披露,则见报当天暂停交易半天;如在非交易日披露,在见报后第一个交易日暂停交易半天。
公布进行收购、兼并或改组等活动
公布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
公布发生涉及公司的重大
诉讼案件
公布中期报告或年度报告
公布股东收益分配方案
公司公布有关股份变动涉及
调整转换价格的信息暂停交易一天。
在交易日召开股东大会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的规定,当可转换债券公司在交易日召开股东大会,从召开当日到信息披露需要一天半的时间,这点也与A股一样。
=======
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属性的衍生品种,其条款之复杂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股票或债券,而近期雅戈尔等转债发行条款的修改,又使得判断其投资价值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那么,投资者应如何分析,才能做到简单明了而又不失准确呢?
可转换债券条款虽多,但最影响其投资价值判断的,无非是四条:利率条款、转股价格、赎回条款、回售条款。
票面利率只具有象征意义
与一般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是比较低的,目前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多在1%上下,只具有象征意义,利率的高低对可转换债券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的规定是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不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一般债券的年利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40%左右;从另一方面看,可转换债券的利率越高,说明其债券属性上升而股票属性下降,投资者从转股获得的收益相应下降,可能反而得不偿失。总而言之,票面利率不应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转股价格是所有条款的核心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越高,越有利于老股东而不利于可转债持有人;反之,转股价格越低,越有利于可转债持有人而不利于老股东。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司控制在老股东手中,所以发行人总是试图让可转换债券持有人接受较高的转股价格。
目前新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普遍低于面值,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阳光转债发行以后,各家发行人及承销商都接受了这样的"国际化思路":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要高于二级市场价格一定幅度,最好在30%以上。殊不知,简单的拿来主义势必造成严重的水土不服:与国际市场不同,国内市场股票的价格与流通盘的大小有相当大的关系,可转换债券全部转变为股票以后,必然造成流通盘的大幅度增加,进而必然拉低发行人的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由于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在条款设计上,与转换前的二级市场价格挂钩,这样,一旦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期开始以后,投资者就会发现,初始转股价格原来如此高高在上。这里仅仅论及流通盘的因素,更不要说可转换债券转股造成收益的稀释(在目前的A股市场,这几乎是必然的)、股性的呆滞、对当时指数位置的判断等等。
为了吸引投资者尽快把债券转换为股票,应对二级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利润分配等造成的股本变动,一般可转换债券都规定了转股价格的修正条款。为分配红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现金分红等设计的调整公式虽然复杂,但这个公式一般是严密而周全的,对发行人和投资者都能够做到公平合理;关键在于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一般而言,由于转股价格相对保持不变,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走高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促使其积极转股,有利于发行人和投资者双方达到最初目的,所以转股价格一般不会向上调整;但是,如果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低迷,甚至长期低于转股价格,投资者行使转股权就要出现亏损,不利于发行人达到转股的目的,也不利于投资者获取收益。所以,可转换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向下修正条款。也就是说,在股票价格低于转股价格并且满足一定条件时,转股价格可以向下修正,直至新的转股价格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并促使其转股。应该说,向下修正条款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
‘贰’ 什么叫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亦称“信用工具”或 “交易工具”,资金缺乏部门向资金盈余部门借入资金,或发行者向投资者筹措资金时,依一定格式做成的书面文件,上面确定债务人的义务和债务人的权利,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它是随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现代错综复杂的资金融通关系,不可能靠口头协议办事。口说无凭,容易引起争执,也不能使债权或所有权在市场上转让、流通。为了适应多种信用形式的需要,产生了商业票据、银行存款凭证、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
任何金融工具都具有双重性质: 对工具的发行者 (借款者),它是一种债务; 对投资者 (贷款者),它是一种金融资产。每种金融工具,适应交易的不同需要而各有其特殊内容,但也有些内容是共同的,如: 票面金额、发行者(出票人) 签章、期限、利息率 (单利或复利) 等。
(2)兼有股票和债券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是扩展阅读:
金融工具按其流动性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
1、法定货币符号
这是指现代的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有两种形式: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可看做银行的负债,已经在公众之中取得普遍接受的资格,转让是不会发生任何麻烦的。这种完全的流动性可看作金融工具的一个极端。
2、有价证券
这些金融工具也具备流通、转让、被人接受的特性,但附有一定的条件。包括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它们被接受程度取决于这种金融工具的性质。
3、长期债(一年以上)
⑴证券类(securities)=债券(bonds)
⑵其他现金类=贷款(loans)
⑶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类=债券期货(bonds futures)
4、短期债(一年以下)
⑴证券类(securities)=钞票(bills,CommercialPaper)
⑵其他现金类=存款, 定存(CD)
⑶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类=短期利率期货(short term interest rate Futures)
5、外汇交易
⑴证券类(securities)=无
⑵其他现金类=无
⑶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类=Spot foreign exchange
‘叁’ 目前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有哪些
金融工具有:
1、法定货币符号:这是指现代的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有两种形式: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可看做银行的负债,已经在公众之中取得普遍接受的资格,转让是不会发生任何麻烦的。这种完全的流动性可看作金融工具的一个极端。
2、有价证券:这些金融工具也具备流通、转让、被人接受的特性,但附有一定的条件。包括存款凭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一般认为,金融工具具有以下特征:
1、偿还期
偿还期是指借款人拿到借款开始,到借款全部偿还清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各种金融工具在发行时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偿还期。从长期来说,有l0年、20年、50年。还有一种永久性债务,这种公债借款人同意以后无限期地支付利息,但始终不偿还本金,这是长期的一个极端。在另一个极端,银行活期存款随时可以兑现,其偿还期实际等于零。
2、流动性
这是指金融资产在转换成货币时,其价值不会蒙受损失的能力。除货币以外,各种金融资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流动性。其他的金融资产在没有到期之前要想转换成货币的话,或者打一定的折扣,或者花一定的交易费用,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如果具备下述两个特点,就可能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第一、发行金融资产的债务人信誉高,在已往的债务偿还中能及时、全部履行其义务。第二,债务的期限短。这样它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很小,转现时所遭受亏损的可能性就很少。
3、风险性
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以及债务人的社会地位。另一类风险是市场的风险,这是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跌落的风险。当利率上升时,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则金融证券的市场价格就上涨。证券的偿还期越长,则其价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大。一般来说,本金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越大,安全性越小。本金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与债务人的信誉也成正比。
4、收益性
是指金融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人带来收益的特性。金融工具收益性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衡量的,其具体指标有名义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等。
由于金融工具具有表外风险,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均要求操作金融工具的企业在财务报表的主体和附注中披露金融工具的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大多数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则包含在应付债券、投资、股东权益等准则之中。
‘肆’ 混合证券有哪些
混合证券其中现货商品(或称原始证券)包括侦券、基金、存款及股票等金融市场常见的商品。保本型基金以及第五节的结构型债券都可称为混合证券。
混合型证券是股票与债券以一定的方式结合的融资工具,形式多样。混合型证券兼具债券和股票双重融资特性,结合了债券和股票最突出的优点。这类新型融资形式能够削减公司税负并降低融资成本,同时维持其信用评级。分析人士称,混合型证券属于投资风险较大的金融工具,但同时该融资形式的回报也较高。
“混合"这个名词,最常应用于农产品或水混合证券臂如将两种不同品种的玉米混合(杂交)成新品种的玉米;混合证券或者将木瓜和芒果混合成新品种的芒果等。同样地,混合证券我们也可以将两种证券结合成另一种证券,混合证券其实新产品的设计好比堆积木一样,混合证券由四种基本的积木及相关积木,混合证券便可以堆出各式各样不同形状的商品。混合证券是一种新的证券。但是具有两种以上证券的性质。
混合型证券具有股票与债券的双重特性,其股性与债性的体现与相关的税收、监管、会计和法律规定有关。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商业目标与融资要求设计不同的证券结构。对于发行公司而言,附认股权公司债或可转债的发行,具有降低公司债利息、节省发行成本及易于销售等益处;就投资人来说,有获得固定利息及享有发行公司股票未来上涨获利的优点。
‘伍’ 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是一种什么金融产品
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特性的特殊企业债
可转债是指一种允许持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成发债公司确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的特殊的企业债,目前一般由上市公司发行。由此可见,可转债兼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性,一方面,它具有面值、期限、利率等一般债券的特征,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另一方面,它可以按照一定比率转换为对应公司的股票,因此可转债的价格变动与公司的股价变化密切相关。在证券市场上,可转债因其独特的优势正日益被投资者所认同。
“下跌风险有界,上涨收益无限”的独特优势
由于兼具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性,可转债将风险和收益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够在牛市的时候转换成股票享受高收益,又可以在熊市的时候选择债券来保证本金安全,从而避免了股票风险大和债券收益低的缺点。这对于既注重投资本金的安全又不放弃获取较高投资回报机会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具体而言,可转债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债券价值和选择权价值。前者更强调本金安全,后者则注重收益回报。
债券价值是指可转债每年支付的利息和期满时获得的本金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的当前价值。通常,可转债的价格是不会跌破其债券部分的价值的,也就是说可转债具有“下跌有界”的特点,“界”指债券价值构筑的保底线。对投资者而言,在任何一个价位购买的可转债都可以明确地知晓最低可回收的投资本金。我国可转债的发行条件决定了所有可转债的信用等级可以等同于中央企业债券、金融债,这就进一步提高可转债的下方风险保护能力。
选择权价值主要是指可转债转换为股票的转股权价值。转股权价值相当于一个看涨股票期权,可转债持有人可以通过支付少量成本获得转股权,来享受未来公司股价上涨所带来的转股收益。理论上,在基础股票价格超过转股价后,可转债与基础股票价格同步上涨,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转债具有“上涨无限”的特点。
不难看出,如果在股市处于熊市期间,基础股票价格下跌,但由于可转债有债券价值保底,可转债的下跌幅度将远小于基础股票,表现出强于股票的抗跌性;而在股市处于牛市期间,可转债与基础股票同步上涨,同样能够享受到基础股票上涨带来的高收益,因此,可转债是一种攻守兼备的投资品种,具有较低风险、中高收益的特征.
还可以参考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154&Data=S&Tid=156914
上面有可转债的定价等各方面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陆’ 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融资工具是
债券型基金是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影响债券型基金涨跌的因素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有几种,比如市场行情、预期收益率、资金流动性、投资标的及信用情况等。
但如果想仔细判断的话,这里我们首先要确认题主说的是哪类债劵基金。债券型基金主要的分类有纯债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债基等种类。
所以,不同的债基投资产品之间也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影响它们涨跌的因素也就并不相同。
1. 纯债基金
纯债债基仅投资于债券,故而这种债基的涨跌,就是受到所投资债券的涨跌才会产生影响。而这类债券会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债券到期的利息收益,另一方面是债券市场波动,而这种波动又是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的,比如货币政策松紧,利息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和预期收益都会引起债券市场波动,只要市场有波动,就会出现基金涨跌,就会有出现低买高卖。
2. 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这两类债劵基金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资于债券,大概比例在80%以上,其中投资股票类基金的投资占0-20%不等,一般情况下在10%左右。
这种债基相比纯债债基会多一种影响因素,就是所持有或投资的股票波动情况。虽然持股比例较小,但由于股票市场波动要比债券市场大很多,所以完全可以给整个债基带来影响。也就是说,这种可以投资股票的债基,具有稍高的风险性,股市会对其造成影响。
3. 可转债基金
主要用于投资可转债,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转换为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可转债债基受股市影响极大。该类型债基的持债和持股比例均在50%左右,属于中等风险基金。
也就是说,影响债券型基金涨跌的原因,我们不能只考虑单个因素,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大家要先查看产品构成,再分析市场原因,毕竟债券基金远比货币基金的收益原理复杂得多,想要投资获得收益,大家还是要多了解学习一些理财知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