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区别
(1)债券的价格确实不可能高于140元,因为未来现金流只有140元。
(2)净价交易指的是不计当期利息的报价,不是不计未来利息的报价。
比如说:你这张债券是6月1日付息的。那么净价交易的价格是不包括6月1日到交易发生时那段时间的应计利息的,这个应计利息绝对不会超过10元。当6月1日付息日到来时,应计利息归零。如果在12月1日双方发生净价交易,价格是99元,则实际交割的金额则要加上半年的应计利息5元。如果是全价交易,则价格直接就是104元。
另外,“该债券的剩余期限是4年,所以利息还有40元。本金还有100元,所以该债券的理论价值是140元”这句话是错误的。债券的价格应该等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而不是未来现金流本身。
折现率就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如果债券的全价为140元,则意味着到期收益率为0,是没有人会为没有回报的投资而付钱的。
正确的债券净价算法应该先确定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债券剩余期限。
设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12%
债券剩余4年,面值100元,利息10%
债券净价= 第一年现金折现+第二年现金折现+第三年现金折现+第四年现金折现
=10/1.12+10/1.12^2+10/1.12^3+110/1.12^4
=93.93
设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8%
仍然是这张债券。
债券净价= 第一年现金折现+第二年现金折现+第三年现金折现+第四年现金折现
=10/1.08+10/1.08^2+10/1.08^3+110/1.08^4
=106.65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指的是以该价格购入该种债券,并持有到期之后获得的年化收益率(假设没有违约)。到期收益率是对市场风险偏好,债券评级的最佳诠释。
收益率越低,表示市场风险偏好越低、债券评级越高、债券价格越高。
收益率越高,表示市场风险偏好越高、债券评级越低、债券价格越低。
Ⅱ 什么是可转债的债底理论价值 应该怎么计算谢谢啦!
可转债实际上是纯债与期权的叠加,一般认为纯债的价值就是债底价值。
交易费用:
1、深市:投资者应向券商交纳佣金,标准为总成交金额的2‰,佣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
2、沪市:投资者委托券商买卖可转换公司债券须交纳手续费,上海每笔人民币1元,异地每笔3元。成交后在办理交割时,投资者应向券商交纳佣金,标准为总成交金额的2‰,佣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
(2)股票债券的理论价值扩展阅读: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有两种会计方法:
一种认为转换权有价值,并将此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另一种方法不确认转换权价值,而将全部发行收入作为发行债券所得,其理由,一是转换权价值极难确定,二是转换权和债券不可分割,要保留转换权必须持有债券,行使转换权则必须放弃债券。
当债券持有人将转换成股票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
采用账面价值法,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赞同这种做法的人认为,公司不能因为发行证券而产生损益,即使有也应作为(或冲抵)资本公积或留存损益。
再者,发行可转换债券旨在把债券换成股票,发行股票与转换债券两种为完整的一笔交易,而非两笔分别独立的交易,转换时不应确认损益。
在市价法下,换得股票的价值基础是其市价或被转换债券的市价中较可靠者,并确认转换损益。采用市价法的理由是,债券转换成股票是公司重要股票活动。
且市价相当可靠,根据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信息质量要求,应单独确认转换损益。再者,采用市价法,股东权益的确认也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Ⅲ 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转换价值,内在价值和投资价值分别是什么
直接价值:采用具有相同特征的非可转换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作为贴现率,对可转换债券的现金流进行贴现,即可得到直接价值。
转换价值: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并立即按当前股票价格卖出得到的收入。
最低理论价值=MAX(直接价值,转换价值);
投资价值通过和相同特征的非可转换债券来对比。内在价值即使理论价值。
Ⅳ 债券理论价值
债券价值是指进行债券投资时投资者预期可获得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债券的现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时获得的现金两部分。当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债券价值时,才值得购买。
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因不同的计息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表示方式。
1.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
典型的债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
2.其他模型
(1)平息债券
平息债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平息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的现值+面值(或售价)的现值
【提示】如果平息债券一年复利多次,计算价值时,通常的方法是按照周期利率折现。即将年数调整为期数,将年利率调整为周期利率。
(2)纯贴现债券
纯贴现债券是指承诺在未来某一确定日期作某一单笔支付的债券。这种债券在到期日前购买人不能得到任何现金支付,因此也称作"零息债券"。
(3)永久债券
永久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优先股实际上也是一种永久债券,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没有问题,将会持续地支付固定的优先股息。
(4)流通债券
流通债券,是指已经发行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债券。
流通债券的特点是:(1)到期时间小于债券的发行在外的时间。(2)估价的时点不在计息期期初,可以是任何时点,会产生“非整数计息期”问题。
流通债券的估价方法有两种:
(1)以现在为折算时间点,历年现金流量按非整数计息期折现。
(2)以最近一次付息时间(或最后一次付息时间)为折算时间点,计算历次现金流量现值,然后将其折算到现在时点。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非整数期的折现系数。
Ⅳ 股票的理论价值是什么 A票面价值 B账面价值 C清算价值 D内在价值
股票的理论价值:
最初提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分离的是美国的帕拉特(S•S•Pratt),他在1903年出版的《华尔街的动态》(The mork of wall street,1903)一书中,提出股票价值的经济本质在于股息请示权其影响因素中,诸如:股息企业收益、经营者素质以及企业收益能力,其中以前者最为重要,其他的重要因素均属影响股息的间接因素。帕拉特认为,在理论上股票价格与真实价值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两者差异颇大。但他认为两者差异的现象并不限于股票,其他财产也有这种情形,只是股票比较特殊而已。因为就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来决定,不见得就会与真实价值完全一致。而且,除了形成股票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真实价值之外,仍有许多其他的影响因素,诸如:这种好坏消息、证券市场结构、“股市人气”、投资气氛等,加上绝大多数对上市公司的生产事业外行的投资人结合成的各种判断,帕氏虽然强调证券市场的分析,但其理论尚缺乏“严谨性”,不明确之处颇多。 其后,哈布纳(S•S•Hebner) 在《证券市场》(The Stock Market,1934) 一书将帕氏的论点加以补充,哈布纳以股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作为投资的指针,而且利用财务分析来把握股票价值,并强调股票标价格和市场因素与金融的关系,他认为“股票价格倾向与其本质的价值一致”,就长期的股价变化因素而言,与其本质的价值有关的即为长期预期收益与资本还原率。他认为,“就长期来看,股票价格的变化,主要是依存于财产价值的变化。”此外,哈布纳还致力于证券分析与证券市场分析的结合。
A票面价值
票面价值:指公司最初所定股票票面值。 股价=票面价值/银行利率 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 有关股票的价值有很多提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需要加以区分。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有的股票有票面金额,叫面值股票;有的不标明票面金额,叫份额股票。股票的票面价值仅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意义,如果股票以面值发行则股票面值总和即为公司的资本金总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净资产会发生变化,股票的市值价格会逐渐背离面值,股票的票面价值也逐渐失去其原来的意义,不再被投资者关心。 股票的票面价值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果以面值作为发行价,称为平价发行,此时公司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等于股本的总和,也等于面值总和。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募集的资金中等于面值总和的部分计入资本帐户,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净资产会发生变化,股票面值与每股净资产逐渐背离,与股票的投资价值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如此,票面价值代表了每一股占总股份的比例,在确定股东权益时仍有一定的意义。
B账面价值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 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例如: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其中,账面余额=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溢价(或-尚未摊销的折价)。 注释:在英文当中账面价值为BOOK VALUE,折旧为DEPRECIATION,摊销为AMORTIZATION
C清算价值
根据字面理解,清算的含义就是: 变卖公司所有资产,得到偿付负债的可用现金。 公司清算时,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理论上讲,每股的帐面价值与清算价值应该一致。实际上,公司清算时,即使资产的实际销售金额与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帐面价值相一致,但由于大多数资产只有压低价格才能出售,因此,每股清算价值往往小于帐面价值。不过也有个别公司的股票清算价值高于其帐面价值。参见〔股票票面价值〕。 一项资产或一个公司的清算价值等于 它能够被迅速卖出的估算价格。 如其破产时。 在蒸蒸日上的高利润回报的产业中,公司的清算价值通常要低于它的股票市价。 而在夕阳产业内,公司的清算价格也有可能高于它的股票市价。 这通常也意味公司应该尽快退出这一产业。
D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又称为:非使用价值(Non Use Value, NUV) 内在价值的定义: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之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惟一的逻辑手段. 但是,内在价值的计算并不如此简单.正如我们定义的那样,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是必须改变的估计值. 此概念有两个含义 。 在财务分析方面,指将数据输入某种估价理论公式或模型而得出的估价价值,结果应与即期市场价格一致。 在期权方面,指期权合同交割价(EXERCISEPRICE)或约定价与相应证券市场价之间的价差。例如:若某买入期权的约定价格为每股53美元而购买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55美元,则该期权具有内在价值2美元:或者在卖出期权情况下,若约定价格为每股55美元而相应股票的市场价格为53美元,则该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为2美元。赚头(ATTHEMONEY)期权或亏头(OUTOFTHEMONEY)期权无内在价值。
这个回答应该是最全面的了,望采纳!~! ^_^
Ⅵ 可转债是怎样涨跌的,与股票有关吗
可转债是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债务的价值可以通过对可转换债券约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下面是关于该问题的分析:
1. 转债理论价值是纯债价值与复杂期权价值之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正股价格、转股价、正股与转债规模、正股历史波动率、所含各式期权的期限、市场无风险利率、同资质企业债到期收益率等。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从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2. 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是纯债券价值和复杂期权价值的总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股票价格、股票价格、股票和可转换债券的规模、股票的历史波动率、包含的各种期权的期限、市场无风险利率、同资格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纯债价值可以通过贴现转债约定未来现金流计算得出,复杂期权价值可以采用二叉树、随机模拟等数量化方法确定,主要是所含赎回、回售、修正、转股期权的综合价值。
3. 转债理论价值与纯债价值、转股价值的关系是,当正股价格下跌时转债价格向纯债价值靠近,在正股价格上涨时转债价格向转股价值靠近,转债价格高出纯债价值的部分为转债所含复杂期权的市场价格。可转债的投资收益主要包括票面利息收入、买卖价差收益和数量套利收益等。
4. 可转债实行T+0交易,其委托、交易、托管、转托管、行情揭示、交易时间参照A股办理。可转债在转换期结束前的十个交易日终止交易,终止交易前一周交易所予以公告。可以转托管,参照A股规则。
Ⅶ 请分别论述股票和债券价值由哪些因素决定
1、决定股票价格的根本因素是业绩,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该行业的前景,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都能影响股价。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2、债券的价值受折现率的影响,债券价值与折现率反向变动。到期时间,溢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逐渐下降;折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逐渐上升;平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到期日的接近,价值不变。
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借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Ⅷ 债券理论价值评估和股票理论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债券是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理论上用现金流贴现的方法就可以评估
而股票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的,所以估值的理论有很多,有用红利贴现的,也有用自由现金流贴现的,还有相对估值法比如市盈率
债券的理论价格和实际不会差很多,股票就会差十万八千里了
还有一点就是债券估值模型很多参数都是死的,但股票估值模型中很多参数是人为设定的,估值者本身的喜好就影响理论估值结果
Ⅸ 股票和债券的估值理论区别是什么
股票和债券估值的区别:
1、投资者性质和扮演角色有差异。股票投资者即为公司的股东,股东有一定的公司经营权;债券投资者与发行主体之间仅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2、投资风险表现不同。股票投资的投资风险较大,而债券的风险比较小,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股票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投资回报表现不同。股票的收益最终还是看公司的经营情况,经营情况越好,收益回报越多;债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所以说股票的收益一般要比债券高很多,但要注意,这需要投资人承受更大的风险。
4、偿付顺序不同。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在股东之前获得偿付,同等条件下公司先兑付债券,再兑付股票。
股票和债券的共同点:
1、股票和债券都属于有价证券,具有偿付价值;
2、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主体都以募集资金或者筹集资本为目的的融资行为;
3、都是可以实现双赢,融资者获得足够的资金投资,投资人可以获得收益;
4、都是可流通的证券,可用于买卖和转让
相同点:资产预期创造现金流的现值是股票与债券估值的共同出发点;优先股的支付义务很像债券,每期支付的股利与债券每期支付利息类似,因此债券的估值方法也可用于优先股估价。
不同点:债券具有固定的利息支付与本金偿还,未来现金流量是确定的,可以直接套用年金和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普通股股票未来现金流不是确定的,依赖于公司的股利政策,通常需要进行固定股利支付或稳定增长股利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复利现值求和。
股票估价是通过一个特定技术指标与数学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对价格,也叫股票预期价格。
股票估价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市盈率估值.比如钢铁业世界上发达国家股市里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过这种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钢铁企业的估值=业绩*此行业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种是根据市净率估值.比如一个资源类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是4块,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这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一般市净率是多少,其估价=净资产*此行业一般市净率.这种估价方法适合于制造业这类主要靠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象IT业这类企业就明显不合适用此方法估值了.
债券估价基本原理:
债券作为一种投资,现金流出是其购买价格,现金流入是利息和归还的本金,或者出售时得到的现金。
债券的价值或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即债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加上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的现值之和。只有债券的内在价值大于购买价格时,才值得购买。
Ⅹ 债券的理论价值计算
理论价值={1000(1+4%)^10}/(1+6%)^5
你可以这样理解,即现在所要算的的债券价植按6%的利率存5年,等于一张面值为1000元利率为4%存期为10年的债券(半年付息一次,息率为8%的一年债券,可看成半年付息一次,息率为4%的半年债券。)希望你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