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股和新债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新股就是指刚发行上市正常运作的股票,而新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
【2】上市时间不同:新股申购之后一般在8到14天之后上市交易,而新债申购之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上市交易。
【3】打新条件不同:投资者在申购新股之前,必须满足前20日个交易日日均市值在1万及其以上。而投资者申购新债,无需市值顶格申购。
【4】申购方式不同:新债是指通过信用申购方式申购可转债,不根据投资者的账户市值确定申购数量;但在A股市场上,新股通过投资者的申购份额决定申购数量。
拓展资料:
新股申购规则
投资者首先要了解上市新股要求的最低申购股数;其次应注意,就一只新股而言,一个证券账户只能申购一次。而且,账户不能重复申购,不可以撤单,申购前要记住申购代码。如果在下单时出现错误或者违反上述规则,则会视为无效申购。
新股申购,系统会按照账户中持仓的股票市值来派发额度,有额度才能申购。额度派发的规则是这样的:假设T日为申购日,系统会自动计算账户中T-2日至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股票市值,这个日均的股票市值要达到1万元以上,才会有额度派发到账,1万元的市值对应可以申购1000股,2万元的市值对应可以申购2000股,以此类推。
另外,沪深两个市场是分开算的,如果要申购深圳的新股要有深圳的股票市值,申购上海的新股要有上海的股票市值。
申购时段
投资者在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下单申购的时候要注意时间段,因为一只股票只能下单一次,需要避开下单的高峰时间段,提高中签的概率。申购时间段选在上午10:30-11:30和下午1:00-2:00时,中签概率相对较大。
定位研究
投资者需要对拟发行的新股进行大致定位研究。新股发行上市前,研读招股说明书应该是申购前必做的“功课”。
投资前需要对公司的所属行业、利润来源、未来成长、募集资金投向、经营管理与财务状况、产品竞争力、技术优势、公司治理及其不利因素等进行详细了解,并通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特别是具有相类似股本结构的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并结合大盘当时状况,估算出大概的二级市场定位。这样当有多只新股同时发行时,投资者可以选择最适宜的申购对象。
申购条件
2016年开始,A股新股发行将按新规申购,主要包括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新股发行采用市值申购的方法,投资者只要有市值就能申购,中签之后才缴款,强调新股申购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券商不得接受投资者全权委托申购新股。2016年新股申购条件: [2]
1、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改为中签后再缴款。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按照持有股票的市值进行配售,而且不用预缴款,相当于持有流通市值的股民都有机会申购新股,但是中签率会更低。
2、三次中签不缴款挨罚调整后的规则,增加了“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3次中签后不缴款,6个月内不能参与打新”的惩戒性措施。
3、低风险高收益一去不复返。新政规定,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定价,新股发行完全市场化定价,这意味着即使中签新股,完全有破发可能,新股无风险12%收益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Ⅱ 打新股和打新债的区别
一、申购标的不同。新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新股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二、申购要求不同。新债申购没有市值要求;新股申购需要市值要求。
三、中签数量不同。新债中签一手为1000份;新股中签数量沪市一手为1000股,深市、创业板和科创板一手为500股。
四、交易规则不同。新债T+0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新股T+1交易,沪深两市首日涨幅限制为44%,跌幅限制为36%,创业板科创板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拓展资料】
新股:
新股就是指刚发行上市正常运作的股票。前些年申购(俗称“打新股”)新上市的股票是一个热点,因为当时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捡”了一笔财,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涨幅。
炒作规律:
1.当大盘处于下跌的末端,进入筑底阶段时,市场人气低迷,新股开盘价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发行价,此时是最佳的买入时期,一旦大盘反弹,该类股票会领涨。如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证券,处在大盘筑底阶段,其开盘价5.5元,当日报收5元,比发行价上涨10%,随后在大盘反弹时,该股成为领头羊。
2.当大盘处在上升阶段:此时新股为平开高走,投资者可积极参与炒作。
3.当大盘处在上涨末端,市场人气高涨,新股开盘价位很高,有的达到200%以上,一步到位,此时新股风险最大,一旦大盘从高位下跌,该类股票跌幅最大。如2004年2月19日上市的国通管业开盘当天达20.98元比发行价高200%,随后在这次大盘下跌时,该股跌幅达40%。
4.当大盘处于下跌阶段时,新股为平开低走,参与者获利机会极小,不要参与。只有等到大盘进入下跌末端,筑底时,那时才是真正的买点。此时大盘还没有调整结束,要等待其进入最后一跌时,那时很多新股会开在20%左右,再买入即会有高于大盘的收益。
Ⅲ 新债申购与新股有啥不同,收益多少
新债申购与新股有啥不同,收益多少?
1、买股票的心态不要急,不要只想买到最低价,这是不现实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点价买入也是不错的,所以买股票宁可错过,不可过错,不能盲目买卖股票,最好买对个股盘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拟买卖,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两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买入点。
3、重视必要的技术分析,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及盘面语言(盘面买卖单的情况)。
4、尽量选择热点及合适的买入点,做到当天买入后股价能上涨脱离成本区。
三人和:买入的多,人气旺,股价涨,反之就跌。这时需要的是个人的看盘能力了,能否及时的发现热点。这是短线成败的关键。股市里操作短线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态要稳,最好能正确的买入后股价上涨脱离成本,但一旦判断错误,碰到调整下跌就要及时的卖出止损,可参考前贴:胜在止损,这里就不重复了。
四卖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涨的,涨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调整,那短线操作就要及时卖出了,一般说来股票赚钱时,随时卖都是对的。也不要想卖到最高价,但为了利益最大话,在股票卖出上还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经验介绍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涨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涨停板而没有封死涨停的股票可考虑卖出,特别是留有长上影线的。
2、60分钟或日线中放巨量滞涨或带长上影线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没继续放量上冲,很容易形成短期顶部,可考虑卖出了。
3、可看分时图的15或30分钟图,如5均线交叉10日均线向下,走势感觉较弱时要及时卖出,这种走势往往就是股票调整的开始,很有参考价值。
4、对于买错的股票一定要及时止损,止损位越高越好,这是一个长期实战演练累积的过程,看错了就要买单,没什么可等的。
Ⅳ 新债跟新股有什么区别
新股是指刚发行,或者上市不久的股票,新债是指刚发行,或者上市不久的可转债,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区别:
一、申购上市的不同。
投资者在申购新股之前,必须满足前20日个交易日日均市值在1万及其以上,申购数量与市值相关,市值越大,申购数量越多,市值越低,申购数量越少,而投资者申购新债,无需市值顶格申购。
二、上市时间不同。
新股申购之后,一般在8到14天之后上市交易,而新债申购之后,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上市交易。
三、交易规则存在不同。
新股一般采取T+1交易方式,即投资者在上市之后,当天买入的新股,需要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投资者在上市之后,当天买入的新债,在当天可以卖出,即采取T+0交易方式。
四、风险性和收益性不同。
申购新债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性比申购新股要低,新股上市之后,可能出现翻倍的情况,同时,新股破发概率比新债要高,即其风险性要高。
【拓展资料】
打新债是什么意思?
打新债中的债指的是可转债,是一种可转换为股票的。打新债即认购新发行的可转债。投资者通过股票账户参与,但不要求持有股票。申购时通过抽签方式选择投资者,也就是“中签”。申购时无需预存金额,中签后再缴纳相应金额即可,对于投资者来说,申购期间几乎是没有资金压力的。
可转债的面额一般为100元每张,1手是10张,中1签就是中1手,也就是投资者中1签需要缴纳1000元。 因为打新债的人数较多,因此打新债中签的概率并不高,0.1%左右,通常最多能中一两签,所需资金在2000元左右,所以申购时可以选择顶格申购,提高中签率。 新债从中签到上市大概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资金是无法动用的。因此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多开一些股票账户,也可以提高中签率。 打新债理论上不会亏损,但如果溢价率太高,也存在跌破发行价的风险,一般新债在溢价率在5%以内是比较正常的,超过就要谨慎,以免资金被套住。
Ⅳ 新股和新债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平时进行股票申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新股和新债两种申购。新债和新股的区别:
一、新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务,而新股则是上市公司IPO成功后所带来的。
二、对于普通的股民来说,打新债的话,我们的收益并不是很高,因为新债本身不限涨幅的规则就限制了它的持续拉升。而打新股的话,投资者的收益相对来说会比较高,因为新股大多数都具有着发行溢价。
买了新债之后,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上市公司具有债权,即我们是上市公司的债权人。若是该上市公司后期破产或重组,那么我们的偿还优先级是在股东之前的,所以新债在熊市的时候是稳定的象征,操作上我们可以多多益善。当然,若是在牛市,那么我们最好还是打新股,因为它的收益很高。
综上所述,这就是新债和新股的区别。
【拓展资料】
可转债虽然具备了股票和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所具有的收益固定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1.抢权风险:可转债配售存在套利空间,因此部分正股可能会在股权登记日前由于市场“抢权”而出现大幅上涨,此时购买正股股票,存在抢权后正股股价下跌的风险。
2.利息损失风险:当可转债正股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投资者。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3.公司经营风险:可转债的发行主体是上市公司本身。如果可转债在存续期间,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或偿债能力风险时,对可转债的价格冲击是比较大的。
4.提前赎回的风险: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强制赎回。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此外,当发行人发布强制赎回公告后,投资者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转股,将被以赎回价强制赎回,可能遭受损失。
由于可转换可转换成股票,它可弥补利率低的不足。如果股票的市价在转券的可转换期内超过其转换价格,的持有者可将转换成股票而获得较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