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转债最多中签多少
可转债最多能中签的数量就是顶格申购的数量,顶格申购的数量为1000手,总面值为100万元,但实际上全部中签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大多人一次中签的数量只有一两手,能中签三手及以上的就属于运气非常好了。
【拓展资料】
我们普通投资者平时说的可转债打新指的是线上打新,这个最简单,只要有一个股票账户就可以。没有购买任何股票也没有关系,在券商交易软件里的新债申购里顶格申购就可以了。
顶格申购是1000手,每手1000元全中的话要100万,不用担心到时候没有足额的钱缴款,因为基本上只能中1手,顶格申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签率。
在申购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会通知中签结果,中签之后才需要交钱。
为规范网下打新市场,2019年3月22日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并于3月25日晚证监会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可转债发行承销相关问题的问答》,正式规范可转债网下申购的规则,要求参与可转债网下申购的每个配售对象只能使用一个证券账户,并且不得超资产规模申购。
此前在信用申购下,转债申购中存在同一主体、多账户申购的“拖拉机账户”以及网下机构投资者顶格申购等问题。新规实施后,网下发行不再按申购金额的比例收取保证金,基于管理承销风险的考虑,可向单一账户直接收取不超过50万元保证金,大幅降低了网下打新的资金占用。
新规之前,利用注册的皮包公司都有很好的套利空间,吸引了一批人利用规则套利赚得盆满钵满。新规越来越规范之后,机构投资者网下打新的收益下降了不少,咱们普通投资者大概了解就可以了,不建议参与。
⑵ 新债最多能中多少
新债整体的中签率都很低,以3月份发行的几只新债为例,中签率达到0.01%以上的,大约只占三分之一。 所以即使是顶格申购,通常一只新债最多也就中一两手,如果全年坚持申购,能中5只以上就算很不错了。
【拓展资料】
新债就是可转债,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当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时候,投资者可以选择申购新债,新债并不是申购后就一定能买入的,而是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投资者,中签的投资者就可以以发行价格买入新债。
一般新债上市后投资者可以卖掉新债,来获取差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债并不能百分百的赚钱,还需要注意上市折价的风险,新债后续也可以转换成股票。
打新债是什么意思:打新债中的债指的是可转债,是一种可转换为股票的。打新债即认购新发行的可转债。投资者通过股票账户参与,但不要求持有股票。申购时通过抽签方式选择投资者,也就是“中签”。申购时无需预存金额,中签后再缴纳相应金额即可,对于投资者来说,申购期间几乎是没有资金压力的。
可转债的面额一般为100元每张,1手是10张,中1签就是中1手,也就是投资者中1签需要缴纳1000元。 因为打新债的人数较多,因此打新债中签的概率并不高,0.1%左右,通常最多能中一两签,所需资金在2000元左右,所以申购时可以选择顶格申购,提高中签率。
新债从中签到上市大概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资金是无法动用的。因此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多开一些股票账户,也可以提高中签率。 打新债理论上不会亏损,但如果溢价率太高,也存在跌破发行价的风险,一般新债在溢价率在5%以内是比较正常的,超过就要谨慎,以免资金被套住。
打新债和打新股有什么区别: 新股申购是新股发行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简称IPO),新股申购主要依靠新股上市后每日股价的涨幅获利 新债申购是指信用申购的可转债,新债申购主要依靠新债上市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溢价来获得获利空间
⑶ 打新债最多能中多少张
打新债最多中3签!打新债顶格申购运气好的,也只能中个1到2签,也就是1000到2000元,极少能中3签(或30张,即3000元)!因为打新的人太多了,典型的僧多粥少!打新债是很好的投资方式,可以积极参与!
【拓展资料】
新债申购注意事项:
1.除了单账户顶格申购外,多账户同时申购也是提高中签率的方法之一,多账户是指不同身份证开立的股票账户。同一身份证下的不同账户重复申购后,只有一笔申购交易是有效的。
2.新债申购实行信用申购指,申购时无需预缴申购费用,中签后再根据实际中签数量缴费。但是中签后必须在中签号公布当天缴款,过期将被视作弃购,不仅失去了申购资格,如果12个月内弃购次数达到3次以上,还将失去6个月的打新资格,包括打新股。
3.新债申购也是有风险的,上市后存在一定概率的破发风险。不过可转债下跌幅度有限,如果破发可耐心持有等待债券价格上涨再卖出。
从可转债申购来看,一个股票账户在一只新债上面最多可以申购10000张,每10张可转债对应着一个配号,所以一个账户顶格申购可以产生1000个配号,中签的配号由系统随机产生。可转债中签全凭运气,有的可转债体量大,中签率高,所以申购以后能多中20张并不稀奇。
想要提高可转债的中签率,投资者每次申购都按10000张的上限申购,获得最多的配号。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证券账号并不是指在某一家证券公司开的账户,只要是同一个人,哪怕是在多家券商开通了账户,如果用个人的多个账户去申购,最后只有一个账户的申购是有效的。
⑷ 一张可转债可以转多少股
1手可转债为10张,一般单张面额是100元,可转债转股数量的计算公式为:转股数量=转债张数*100/转股价。假设投资者有1张某上市公司的可转债,债券面值为100元每张,约定转股价为20元,那么这一张可转债的可转股数量为:100*1/20=5股。
可转债本身属于债券,投资者具有转股的权利,但也可以选择不转股,持有债券到期或通过股票账户进行买卖。
拓展资料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可转换债券具有双重选择权的特征。一方面,投资者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并为此承担转债利率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转债发行人拥有是否实施赎回条款的选择权,并为此要支付比没有赎回条款的转债更高的利率。双重选择权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最主要的金融特征,它的存在使投资者和发行人的风险、收益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股票进行套期保值,获得更加确定的收益。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有两种会计方法:
一种认为转换权有价值,并将此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另一种方法不确认转换权价值,而将全部发行收入作为发行债券所得,其理由,一是转换权价值极难确定,二是转换权和债券不可分割,要保留转换权必须持有债券,行使转换权则必须放弃债券。
当债券持有人将转换成股票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
采用账面价值法,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赞同这种做法的人认为,公司不能因为发行证券而产生损益,即使有也应作为(或冲抵)资本公积或留存损益。再者,发行可转换债券旨在把债券换成股票,发行股票与转换债券两种为完整的一笔交易,而非两笔分别独立的交易,转换时不应确认损益。
在市价法下,换得股票的价值基础是其市价或被转换债券的市价中较可靠者,并确认转换损益。采用市价法的理由是,债券转换成股票是公司重要股票活动,且市价相当可靠,根据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信息质量要求,应单独确认转换损益。再者,采用市价法,股东权益的确认也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⑸ 债转股100可转几股计算公式是什么
可转债转股数量的计算公式为:转股数量=转债张数*100/转股价。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手上持有一张面额位100元的可转债,转股价为5元,那么转股数量=1*100/5=20张。可转债转股的股数由转股价决定,转股价一般在转债发行前就已经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只有在转股期内才可以申请转股。
不得不说一下的是,现在市场上交易的可转债转股期一般是在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至可转债到期日为止,期间任何一个交易日都可转股。
拓展资料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可转换债券 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和股权的特征。
可转换债券 英语为:convertible bond(或convertible debenture、convertible note)。公司发行的含有转换特征的债券。在招募说明中发行人承诺根据转换价格在一定时间内可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换特征为公司所发行债券的一项义务。可转换债券的优点为普通股所不具备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债券不具备的升值潜力。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正因为具有可转换性,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点,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1996年我国政府决定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1997年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极大地规范、促进了可转换债券的发展。
⑹ 新债申购10000张一般能中多少
能中1000。可转债1万张就表示顶格申购的上限,根据规定,申购最小单位为1手,即人民币1千元,申购时应当为1手或1手的整数倍,如果未来中签,最少就能中签1手,即中签后,要缴纳1千元资金。根据过往发行的数量来看,可转债中签率比新股高,但是一般中签的数量不多,大多数投资者都中签1手,少部分投资者中签四五手。
拓展资料:
一、持有公司股票送可转债吗?
持有公司股票,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会配送一部分可转债。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必须在配置申购日的当天进行买入操作,否则被视为放弃本次配债。
投资者所获得的配债数量是根据其持股数量和配售比例来计算的,其中上海市场的可配售手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持有股数×配售比例/1000;深圳市场可配售张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持有股数×配售比例/100,因此,投资者持股数量较少,获得配债也较少。
比如,投资者持有深圳市场上的某股票为1000股,在20号时,该公司发行可转债,对于原股东进行配股操作,其配售比例为1,则投资者可以获得的配债张数=1000×1/100=10张。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时,还可以进行顶格申购操作。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该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有哪些关系?
可转债的价格与股价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在股市牛市时,可转债的价格都会随着股票的情况有所涨动,若是在熊市的话那就一起跌。与股票相比,可转债的风险已经属于小的了,毕竟可转债有回售和债券的收益。
⑺ 债转股10张可以转多少股
可转债转股数量计算分两市场:
上海市场:转债转换成股票的股份数(股)=转债手数×1000/转股价格;
深圳市场:转债转换成股票的股份数(股)=转债张数×100/转股价格。
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数量与持有可转债的面值及转股价格相关,而与可转债的交易价格无关。
也可通过计算转债转股后的价值和转债的价值来进行比较,转股后的价值=转债张数×100÷转股价×股票价格,转债的价值=转债价格×转债张数。
(7)股票中债券能中多少股扩展阅读:
债券转换:
当债券持有人将转换成股票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采用账面价值法,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赞同这种做法的人认为,公司不能因为发行证券而产生损益,即使有也应作为(或冲抵)资本公积或留存损益。
再者,发行可转换债券旨在把债券换成股票,发行股票与转换债券两种为完整的一笔交易,而非两笔分别独立的交易,转换时不应确认损益。
⑻ 一手可转债可以转多少股转股数量计算方法
可转债持有者可在一定期限内根据个人投资需求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不论选择转股或是不转股,目的都是将债券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转股前需要了解手中的债券到底能转换成多少份额的股票。那么一手可转债可以转多少股呢?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可转债转股数量的计算方法。⑼ 打新债中签一般中多少股
10张。一般打新债中签是中一手,就是十张。但有可能会因为可转债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中2~3手,如果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和配售,其中签股数相对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