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发行、第一支上市、第一支被带ST帽子的股票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股票在枣庄中兴煤炭公司发行;
( 1881至1882年,清朝政府官员戴华藻等为了筹集资本,先后函请张莲芬、贾起胜、戴宗骞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招集股本约6万余两,中兴公司发行股票后,股民有2600多人,遍及中国各个角落,几乎全是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曾任中兴煤矿公司董事会会长;北洋ZF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国民政府财政次长钱新之曾任中兴煤矿公司总经理,除此之外,一些军界、商界名流,如张勋、倪嗣冲、张作霖、吴炳湘、张学良、叶揆初、胡希林、陈景韩等都曾是中兴公司的大股东、董事,民国期间第一任总理朱桂新任中兴公司财务总监。
‘贰’ 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支股票,并且到现在仍然上市的是哪一支
1984年第一支企业股飞乐音响发行 至今仍然在市
代码 :600651
发行日:1984-11-07
上市日:1990-12-19
希望采纳
‘叁’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发行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3)飞乐音响股票美国证券交易所扩展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设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各单位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干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于1958年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无线电九厂技术科。年轻好学、思想活跃的秦其斌被抽调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面的元件工业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吴邦国委员长是元件公司的副经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第一副厂长,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厂长成了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4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
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肆’ 1984年11月上海什么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开始发行股票。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交易时间
1、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2、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3、如果你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交易费用
股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佣金(手续费),买进和卖出的佣金由各证券商自定(最高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没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为:成交金额的0.05%,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卖出股票时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以前为3‰,2008年印花税下调,单边收取千分之一)。
‘伍’ 上海最早的八只股票被称为老八股的是哪八只
上海最早的八只股票被称为老八股的是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上海申华、飞乐股份、豫园商城、凤凰化工。
所谓老八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之前已经发行并有交易的8种股票。老八股不仅影响了中国股市早期的试点和后来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老八股已成为一种历史或收藏品,但却预示着中国证券市场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0年,豫园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股”,与飞乐音响、申华控股等成为名噪一时的“老八股”。
2017年,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为豫园股份。
2018年,复星正式控股豫园,确立其定位为“快乐产业旗舰平台”,这是豫园浴火重生的开始。
起初,复星引导豫园以“文化复兴、经典时尚”的理念为指导改良老字号,虽然效果显着、收入颇佳,但离真正转型仍有距离。
于是对外,豫园开始对化妆品、珠宝时尚等重点领域进行全球布局。
它一面深耕本土,致力于中华老字号的全新发展;一面布局全球,将国际化优秀产品引入中国、服务中国,其战略与国家的宏大规划不谋而合。
而“老八股”的其他成员却没有如此机遇。
当年的老八股分别为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电子、上海申华、飞乐股份、豫园商城、凤凰化工。
1986年,邓公会见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以新中国第一只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的股票作为对纽约证券交易所证章和证券样张的回礼。
“股票”这一概念,自此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茅台股价过千称霸A股,但中国第一只股价过千的股票其实是飞乐音响,不过那时还是1992年,1992年1月10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收盘1007.4元。
‘陆’ 中国的第一个上市公司是什么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6)飞乐音响股票美国证券交易所扩展阅读
公司成立以来,伴随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原以音响生产销售、IC卡、数字电视和电子部件等产业多元化,过渡到产业专业化,聚焦绿色照明,通过购并,做大做强,实现绿色照明产业超常规发展。
公司以全资子公司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为平台,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产品系列,产品被广泛用于上海世博园、外滩、北京天安门、八达岭长城等着名建筑、体育场馆等,并以技术雄厚、产品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2004年公司又隆重推出了“1923”品牌,其光源系列产品,以优越的性价比,已经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2009年 “亚”字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柒’ 飞乐音响股票是上证吗
是的,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票沉浮录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精致华美的橱窗内,陈列着记载世界各地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各种标志性物品。其中就有一张制作精美的中国股票,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股票。
1986年11月,邓小平将这张股票赠送给当时的美国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以此向世人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
真庆幸,在两市1500余张股票中飞乐音响一直保留着最初的名字。透过这张股票的变迁,我们可以检视中国股市传奇般的历史。
【酝酿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
43岁的秦其斌接任了当时上海电声总厂厂长职务。这是一家以生产喇叭为主的工厂,主要给电视机厂做配套,还可以做音响。
像所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一样,当时的电声总厂只需按计划完成任务,就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但身处激荡起伏的变革时代,秦其斌与许多有胆有识的弄潮儿一样: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渴望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他开始琢磨带领电声总厂开拓新的经营思路。
机会一下就被他瞅准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慢慢提高,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上海街头开始出现了“音乐茶座”这样的新鲜事物,而且生意十分红火。市面上对音响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秦其斌果断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音响生产,拓展市场。同时萌发了在原有工厂下建立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念头,主要帮助客户设计和安装扬声器。这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小飞乐”。
问题随之产生,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经济年代,计划外的经营活动最缺的就是资金。企业要发展,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但秦其斌手上一分钱也没有。上级同意了扩大音响生产的想法,但明确表态:资金上要自己想办法。
1984年上半年,秦其斌在上海长宁区参加工商联会议,偶然间听一些老工商业者聊天时说起旧上海很多民族企业都用股票来集资。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个东西,秦其斌受到了启发。他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发行股票】
“你们打算向社会发行股票么?”
“是的,向社会发行。”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对“向社会发行”的理解不同,将打算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股票集资,说成了向社会公开发售。于是,报纸头版一篇题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接受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的报道,将秦其斌和飞乐音响推向了改革浪潮的风口浪尖。
然而,对于颇具资本主义色彩的股票市场,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在那个年代,冲破计划经济藩篱的无形阻力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各种议论蜂拥而至:有人说搞股份制会培养出一批“食利阶层”,有人说这么做蕴含极大的政治风险……秦其斌可没想那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下决心趟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
所幸的是,当时的上海,理论界一直都在探讨如何利用股份制搞活企业,这为小飞乐率先尝鲜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1984年11月14日,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设立,并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股金。
发行人员背着钱箱、股票箱,当场收钱、开票。
许多人早早前来排队购买,队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盛况空前。一天之内,飞乐音响公开发售的股票便被哄抢一空。新中国第一股就在这样的偶然与必然中诞生。
严格意义上讲,当时的飞乐股票更像是一种债券。实际上,那时候人们头脑中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股票概念,大多数人将它等同于国库券。“当时根本没意识到股份关系到产权证明,如果认识到发行股票就意味着搞产权多元化改革,估计我就没胆子搞下去了”,秦其斌回忆往事时感慨,自己并不是什么弄潮儿,而是被时代潮流推赶着往前走。
但飞乐音响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前30多年,股票不仅是人们言语之间的禁忌,也是思想和观念中的禁区。因为股份制向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的代名词。
【历经混乱】
飞乐音响的股票成功发行,在随后短短的时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许多公司纷纷选择这种方法筹集资金,一时间发行股票成为一种风尚。
事实上,在当时的特定经济环境下,许多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瓶颈。企业改革开始萌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结构的拓展,急待大笔资金支持,但计划经济下的制度特点,令大多数企业无法再向国家伸手要额外的钱。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好办法,股份制的需求逐渐发展起来。
但飞乐音响和所有冲在时代前沿的股票随即遭遇了没有市场、没有监管、没有法规的窘境。在当时的中国,“有股无市”成为了这些股票需要面对的问题。
1987年,着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时,曾对当时深发展第一任法人代表王健说:“社会主义搞股份制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不容易。但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股票市场就会无章可循,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就收不回了。”
事实正是这样。早期的中国股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混乱与无序。飞乐音响的股票发行后不久,上海等地一些持有者就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缺乏市场化价格、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种种问题令最初的股票交易充斥着投机的成分。
同样是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着一张被称为“当代最大证券交易所主席和最小证券交易所经理的合影”。1986年9月26日清晨,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营业部。这就是照片中所说的“最小证券交易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股票二级市场雏形的出现。
也就是在这里,飞乐音响作为中国最早发行的股票,率先实现了柜台交易流通,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又一项第一。从此,小飞乐总算有了可以自由交易和买卖的正规场所。
那位获赠飞乐音响股票的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特意从北京飞到上海为自己的股票过户。在那个小屋子里,世界最大证券交易所的总裁告诉中国证券市场的拓荒者,美国最早的股市出现在华尔街边一棵梧桐树下。
【进场交易】
到1990年,上海已有16个证券交易柜台和40多个证券交易代理点。深圳也有了10个股票交易柜台。
但由于制度设计存在不足,私下交易并未停止,反而一度猖獗。没有交易记录,没有成交确认和过户交割机制,也没有交易监控和信息披露制度,市场一片混乱,纠纷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那是1990年12月19日11点,老上海浦江饭店大厅,一幢已有150年历史的欧式建筑,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始人尉文渊选定这里见证历史。
约定的开市时间到了,电子显示屏上开始显示交易数据。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尉文渊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声开市锣声。
尉文渊介绍,开业当天,交易所仅有30种证券上市: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股票8种。其中,上市交易的8只股票,正是中国证券史上最早进入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被人们俗称为“老八股”,而这其中就包括了飞乐音响在内。
小飞乐再一次成为中国股市的领头羊。作为着名的“老八股”之一,交易所刚刚成立,它就转入了场内买卖。而在此之前,中国人对股票交易所的认识仅来自茅盾的小说《子夜》,以及据此改编的电影:气氛总是那么忙乱,打手势配合着高声喊价。
此后,在近18年的股海沉浮中,交易所电子显示屏瞬息万变的行情表上,总能看到这只新中国第一股的身影。
今天,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交易,数千万投资者在交易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自由交易和买卖。十多年前,上海8只老股票的发行总量按面值计算仅2.6亿元,流通股总额不足7000万元,炒股也只关联到少数人,仅仅十多年后,到2007年,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32万亿,中国股民也一举突破1亿。
【缺席股改】
事实上,年幼的中国股市天生痼疾。
一般意义上,股份制最简单的道理是“同股同权,同股同价”,但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担心刚刚建立的市场无法承担全流通的压力,中国股市最初选择了“不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的发展思路。大股东的股票或者国有股、法人股都上市,却不流通。这在世界其他地方绝无仅有。
这种由历史和思想局限决定的权宜之计,其弊端终于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股市本身的发展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的不同股不同权,进一步造成了恶性圈钱、市盈率过高、大股东没有积极性、股票
市场定位模糊,不能有效与国际接轨等一系列十分尖锐的问题。
事实上,全社会范围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思想激辩与理论论证,在公开和非公开的场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制度上的酝酿与铺垫,也在艰难的摸索中一步步展开。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全面推出。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股改中,飞乐音响成了缺席者。据上证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介绍,最初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老八股”中,有4只股票在当时就属于全流通,因此并不需要参与股改。飞乐音响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最核心的对价问题(可以理解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对价可以采用股票、现金等其它共同认可的形式),证监会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每一个上市公司,同时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
这一方案的出台,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迄今为止最为激烈和广泛的争论。直至今天,股改方案仍遭到很多争议。
【稳步发展】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史上,恐怕再没有第二家上市公司能像飞乐音响这样,完整见证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进程。
1991年6月19日,飞乐音响发布了“飞乐音响1990年度经营状况说明书”,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信息。
两年后,证监会才发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正式建立。
在此之前,企业大大小小的决议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公众无从了解。
但上市公司的不断涌现,客观上要求企业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同时也通过各种股权和权益关系,不断催生着公众获取和掌握信息的意识。
翻开1990年的财务报告,当时飞乐音响的主营范围还像它的名字那样,主要是音响设备和电子乐器,全年利润总额66.3万元。今年刚刚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飞乐音响已名不副实,变身为集绿色照明、IC卡、电子部件和计算机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公司,产品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高达5387.5万元。
飞跃式的长足发展无疑离不开资本的魅力。
1997年5月,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收购“飞乐音响”股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公司先后收购三家上海公司,进入集成电路行业。2001年,又先后收购了两家公司,分别进入电子产品加工行业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行业。
与此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也从初创时的5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而前美国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手中的一股飞乐音响,经过拆细,不断送转、配股、增发,已经变成了3183股(1元/股)。当初50元的市值,也已价值14196元,增值283倍!(根据10月22日股价计算)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股市早年岁月(1984-1992))
记者马岚
‘捌’ 真假飞乐喇叭的区别
真假飞乐喇叭的区别是,第一假喇叭偷工减料,导磁夹板普遍较薄,导致磁隙长度不够。第二是用料不行,比如纸盆厚度短缺。第三是好多工艺不讲究,例如铁氧体没有倒角,装配精密程度差。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飞乐音响成立近40年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旗下包括国内的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仪电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仪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上海飞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亚尔光源有限公司等重点子公司和一家国际化的海外照明集团喜万年,此外还拥有“亚”字、“Sylvania”两大百年品牌。
在传承百年历史发展基础上,飞乐音响正积极布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通过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力争搭建各业务板块多维度、纵深化的协同融合,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飞乐喇叭经典款型:
飞乐YD78-21型3寸全频喇叭,3寸小喇叭,声音非常不错,很醇厚,做个小电脑箱,是个不错的选择。
飞乐YD120-B2型5寸全频,YD2-型6、5寸全频喇叭,经典喇叭,无论外观做工音质都是无可挑剔,声音一听就有那种怀旧的感觉,做书架箱很合适。用小胆机推,声音尤其好。
飞乐YD3-2003型8寸全频喇叭,纸盘羊毛边,做工非常的好。声音也是没得说,低音下潜得很深,高音很柔和,不刺耳,听很久也不觉得累。对于室内空间不大,希望做书架箱的朋友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玖’ 中国第一只股票是怎么产生的
您好,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这俗称“小飞乐”的股票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它让世界为之轰动。
“中国第一股”诞生?
“中国第一股”的发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秦其斌。秦其斌1940年出生,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1984年任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
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但资金从哪里来??在这之前,秦其斌曾经参加过上海市长宁区工商联的一次集会,也结识了一些老工商业主,他们集资人股办企业的事启发了秦其斌。情急之下,秦其斌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即:一方面企业拿出一元钱,另一方面再向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一元钱,这样,既解决资金问题,又能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然而,有人说,搞股份制,这不是要
培养一批“食利阶层”吗?这不是蕴含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吗??好在对于政治并不十分敏感的秦其斌也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党委已经通过了,厂里已经作了动员,这事就必须做。?
当“小飞乐”开始公开向社会发股票的时候,媒体报道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厂里电话响个不停,上门来访的也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上海外贸学院的教授就给秦其斌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称赞说:“你是英雄,走了一条非常伟大的道路,勇气了不得!”?然而,相比之下,厂里职工对出资认购股份却有种种顾虑和质疑,、这迫使秦其斌更倾向于向社会公开发行。“小飞乐”最终把目光和希望投向了社会公众:50元一股,发行1万股。发行股票的那天.许多人早早来排队购买股票,人头攒动,真是盛况空前。?就这样,“小飞乐”实现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分红是私分国有财产??“小飞乐”召开成立大会之前,必须走一道必不可少的关键程序——去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孰料,却又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工商局工作人员用疑惑的口气问道:“你们是什么所有制的?”?秦其斌回答说:“我们是股份制的。”?工商局工作人员说:“股份制?所有制中没有股份制!”?当时工商部门登记的表格上只有三
种选择:国营、集体和私营。?秦其斌想,我们肯定不是国营的,也不是私营的,那就登记“集体”的吧。最后,他拿起笔来选择了“集体”这一隶属关系,解决了这一尴尬难题。但他没曾想,“集体”这一性质为后来第一次的分红带来了困扰和代价。?
经过了种种风波之后,1984年11月18目,“小飞乐”成立大会在锦江俱乐部隆重举行。?秦其斌虽然荣任“小飞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却是“零股东”。在当时的环境下,有的领导还特意嘱咐他:“你是党
员干部,你不能买股票,家属也不能买!”后来经过讨论,上级部门最终批准秦其斌购买一股股票。?
1986年初,“小飞乐”进行第一次分红。刚刚完成了操作,税务局稽查大队就查账审核。税务局稽查大队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这是私分国有财产!”秦其斌握理力争:“我们不是国营的。”“集体的也是国家的!”稽查大队认为公积金公益金是不能私分到个人的。于是,秦其斌只好写检讨罚款。?但无论如何,秦其斌还是让“小飞乐”按照股份制的形态运作起来了,其历史性的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