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是怎样的
1. 股票的估价与债券的估价有何异同
股票估价是通过一个特定技术指标与数学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对价格,也叫股票预期价格。
股票估价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市盈率估值.比如钢铁业世界上发达国家股市里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过这种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钢铁企业的估值=业绩*此行业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种是根据市净率估值.比如一个资源类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是4块,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这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一般市净率是多少,其估价=净资产*此行业一般市净率.这种估价方法适合于制造业这类主要靠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象IT业这类企业就明显不合适用此方法估值了.
债券估价基本原理:
债券作为一种投资,现金流出是其购买价格,现金流入是利息和归还的本金,或者出售时得到的现金。
债券的价值或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即债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加上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的现值之和。只有债券的内在价值大于购买价格时,才值得购买。
2. 债券价值评估方法
债券评估
(一)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
1.上市交易债券的定义
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自由买卖的债券。
2.评估方法
⑴对此类债券一般采用市场法(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
①按照评估基准日的当天收盘价确定评估值。
②公式
债券评估价值=债券数量*评估基准日债券的市价(收盘价)
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债券的价值,应在评估报告书中说明所有评估方法和结论与评估基准日的关系。并说明该评估结果应随市场价格变动而适当调整。
(2)特殊情况下,某种上市交易的债券市场价格严重扭曲,不能够代表市价价格,就应该采用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方法评估。
[例 8-1]:某评估公司受托对某企业的长期债权投资进行评估,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2万元(购买债券1 200张、面值100元/张)、年利率10%、期限3年,已上市交易。在评估前,该债券未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市场调查,评估基准日的收盘价为120元 /张。据评估人员分析,该价格比较合理,其评估值为:
‘正确答案’1 200*120=144 000(元)
(二)非上市交易债券的评估(收益法)
1.对距评估基准日一年内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根据本金加上持有期间的利息确定评估值。
2.超过一年到期的非市场交易债券
(1)根据本利和的现值确定评估值。
(2)具体运用
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价值评估。
其评估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F/(1+r)n (8-2)
式中:
P-债券的评估值;
F-债券到期时的本利和(根据债券的约定计算)
r-折现率
n-评估基准日到债券到期日的间隔(以年或月为单位)。
本利和 F的计算还可区分单利和复利两种计算方式。
Ⅰ。债券本利和采用单利计算。
F=A(1+m*r) (8-3)
Ⅱ。债券本利和采用复利计算。
F=A(1+r)m (8-4)
式中: A-债券面值;
m-计息期限(债券整个发行期);
r-债券票面利息率。
3. 债券股票估价怎么算啊
这个比较困难,相对复杂,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得出了一个十分简便的成长股估价公式:
价值=当前(正常)每股收益*(8.5+两倍预期年增长率)
该公式计算出的数据十分接近一些更加复杂的数学计算例如(折现现金流估值模型)所得出的结果
增长率这一数据我认为应该取随后7到10年之间的数据并且还要剔除非经常性损益
本公式其实是求市盈率公式的变换形式:市盈率=当前价格/每股收益,所以(8.5+两倍年预期增长率)也就是表示当前市盈率
下面拿“格里电器”来举例子:从和讯网可以得例如格里2010年每股收益大约为1.23人民币,2011预期每股收益和2012年预期每股收益的数值可以保守计算出它大约每年18%%的速度增长(得益于国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所以:
1.23*(8.5+18*2)=54.73人民币
所以他的每股价值大约为55元,现价22.8元价格远远低于当前价值处于低估区间安全边际很大,这是一个例子,简单的估价模型,他计算出来的数据和经典传统的折现现金流估值法计算的数据结果相差无几,下面是折现现金流估值的例子…关于股票估值最难的就是对自由现金流的增长率和价值折现率的确定,如果稍有失误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增长率估计过快将导致股价过高从而产生错误的安全边际,这对投资人来说将是致命的,如果增长率估计太过保守虽然很安全但是直接导致股价低估进而可能过早抛售,赚不到可观的价差利
Ⅱ 债券及股票的估价模型一般有哪几个
股票估值分两大类:
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绝对估值就是用企业数据结合市场利率能算出来的估值
具体思路就是将企业未来的某种现金流(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股息,净利润等)用与其在风险,时间长度上相匹配的回报率贴现得到的价值
常见的方法有三中:
1.Discounted Cash Flow(DCF)现金折现法
2.Dividend Discount Model(DDM)股息折现法
3.Earning Growth Model(EGM)盈利成长法
三种方法从不从角度去看公司所产生的价值,然后用相应的折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变成公司的现值,理论上三者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由于操作上的不同处理,往往会得出不一样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大体上应该相同,差异则体现了计算时对公司的不同解读
相对估值在操作上相对简单,在默认市场对同类股票估值正确的前提下,用不同的企业数据(账面股本价值,销售额,净利润,EBITDA等)乘以相应的乘数(乘数是由市场上同类股票的估值除以其相应的企业数据得出的)
由于未来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无论用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得出的往往都是一个价格区间
债券的估值则相对简单
对于现金流稳定的债券(如国债,假定无风险,未来现金流完全确定),只需找到和其风险,时间长度相应的市场利率,折现即可得出债券的价格,此种方法类似与股票的绝对估值法
希望能回答到你提出的问题
Ⅲ 股票和债券的估值理论区别是什么
股票和债券估值的区别:
1、投资者性质和扮演角色有差异。股票投资者即为公司的股东,股东有一定的公司经营权;债券投资者与发行主体之间仅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2、投资风险表现不同。股票投资的投资风险较大,而债券的风险比较小,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股票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投资回报表现不同。股票的收益最终还是看公司的经营情况,经营情况越好,收益回报越多;债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所以说股票的收益一般要比债券高很多,但要注意,这需要投资人承受更大的风险。
4、偿付顺序不同。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在股东之前获得偿付,同等条件下公司先兑付债券,再兑付股票。
股票和债券的共同点:
1、股票和债券都属于有价证券,具有偿付价值;
2、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主体都以募集资金或者筹集资本为目的的融资行为;
3、都是可以实现双赢,融资者获得足够的资金投资,投资人可以获得收益;
4、都是可流通的证券,可用于买卖和转让
相同点:资产预期创造现金流的现值是股票与债券估值的共同出发点;优先股的支付义务很像债券,每期支付的股利与债券每期支付利息类似,因此债券的估值方法也可用于优先股估价。
不同点:债券具有固定的利息支付与本金偿还,未来现金流量是确定的,可以直接套用年金和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普通股股票未来现金流不是确定的,依赖于公司的股利政策,通常需要进行固定股利支付或稳定增长股利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对复利现值求和。
股票估价是通过一个特定技术指标与数学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相对价格,也叫股票预期价格。
股票估价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市盈率估值.比如钢铁业世界上发达国家股市里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过这种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钢铁企业的估值=业绩*此行业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种是根据市净率估值.比如一个资源类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是4块,那么我们就可以看这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中一般市净率是多少,其估价=净资产*此行业一般市净率.这种估价方法适合于制造业这类主要靠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象IT业这类企业就明显不合适用此方法估值了.
债券估价基本原理:
债券作为一种投资,现金流出是其购买价格,现金流入是利息和归还的本金,或者出售时得到的现金。
债券的价值或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即债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加上债券到期偿还本金的现值之和。只有债券的内在价值大于购买价格时,才值得购买。
Ⅳ 可赎回债券估值计算题
在0期债券市场价格为1000. 票面利息为C
在1期,若债券赎回,价值为1075+C,概率为50%;若债券不赎回,市场利率为8.25%,债券价值为C+C/8.25%,概率为50%。
所以,在1期的债券价值为:1075*0.5+0.5*C/0.0825+C
折现到0期,即有等式:1000=(1075*0.5+0.5*C/0.0825+C)/1.07
C=75.40
和结果还是差一点,仅供参考讨论。
Ⅳ 债券估价的三种模型公式
债券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
1、债券价值=目前每个未来期间的利息收入价值+本金的目的价值在未来或销售价格提前出售
2、折扣率:根据此类风险投资的当前市场利率或投资者所需的必要税率
3、债券的基本要素包括:债券面值,优惠券率,利息支付方法和债券到期日。
4、有三种类型的债券估值模型:平静的债券,纯折扣债券和流通债券的价值。
5、普尔债券。债券是债券,其中利息在此期间平均支付。付款频率可能是每年一次,半年或季度。
6、纯折扣债券。纯折扣债券是指承诺在某个未来日期以面值支付的债券。这种债券也被称为“零优惠券”,因为买方无法在到期日之前获得任何现金支付。如果没有在零优惠券上指出息息计算规则,则通常采用复合利息计算年息规则。
1、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和其他债务人根据法律程序发布的证券,并承诺债权人偿还指定日期的校长和利息。
2、债券债券/债券是一种金融合同,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直接向投资者发出的债务证书,直接从社会借款筹集资金,并承诺以某种利率支付利息根据商定的条件偿还本金。债券的本质是债券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买家或投资者之间存在债券,发行人与债权人的权利与债务之间的关系。债券发行人是债务人,投资者(债券买方)是债权人。
3、债券是证券。由于债券的利益通常预先确定,债券是一种固定利息证券(固定利息证券)。债券可以在发达金融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列出和分发。在中国,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债。
4、虽然有多种,但它们都包含内容中的一些基本元素。这些要素指的是必须在发布的债券上陈述的基本内容,这是澄清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协议,包括:
(1)债券的面值
键的面值是指键的面值。发行人应在债券到期后偿还债券持有人的校长金额。这也是企业按计划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不一定与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一致。大于面值的发行价格称为保费问题,小于面值称为折扣问题,等效问题称为奇偶校验问题。
Ⅵ 债券内在价值计算例题
这是付息债券,每年付的利息即现金流=6%x1000=60元。
计算公式为PV(内在价值)=60/(1+9%)+60/(1+9%)^2+60/(1+9%)^3+1000/(1+9%)^3=924.06元。
当票面利率小于预期收益率时债券折价发行(发行价格相当于内在价值)。
Ⅶ 债券如何估值
交易所债券估值及查询方法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每日发布的中债估值数据中已包含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估值。目前,对于仅在交易所交易上市的债券,用户可通过交易所债券代码或债券简称查找;
对于跨市场上市交易的债券,用户可通过该券的银行间代码(或债券简称)及相对应的流通场所查看该券的交易所估值。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
(7)债券股票估值例题扩展阅读
基本要素
1、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等价发行称为平价发行。
2、偿还期
债券偿还期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3、付息期
债券的付息期是指企业发行债券后的利息支付的时间。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