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偏股型混合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通常为有哪些
偏股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较高,债券的配置比例相对较低。通常,股票的配置比例在50%~70%,债券的配置比例在20%~40%。第三步,按安全垫的一定倍数确定风险资产投资的比例,并将其余资产投资于保本资产(如债券投资),从而在确保实现保本目标的同时,实现投资组合的增值。风险资产投资额通常可用下式确定:风险资产投资额=放大倍数×(投资组合现时净值一价值底线)=放大倍数×安全垫风险资产投资比例=(风险资产投资额/基金净值)×100%
⑵ 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是怎样的股票应该占多少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⑶ 在-50度到-40度之间时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配置比例可以是多少
股票基金又被称为股票型基金,就是指项目投资于股市的股票基金。证券基金的种类许多。现阶段在我国除股票型基金外,也有债券型基金、个股债卷混合基金、金融市场股票基金等。投资建议有使用价值型、成长性、均衡型。
销售市场波动无可避免,谁也不可以确保说将来长时间一定是大牛市,即便环顾在历史上以前的大牛市环节,又有多少激进派的投资人一旦销售市场大幅度回调函数便深套在其中。大家不会太难发觉投资基金风险性是有显着差别的,投资人在配备时还要依据本身状况来开展挑选。作为一名完善投资人或稍有理财规划意识的,对股债组成配制愈来愈高度重视。
⑷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投资该类产品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不同的年龄建议比例分配不同,年纪小,抗风险能力强,建议多买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的比例应该30%~40%,债券基金30%左右,其余的买货币基金。50岁以后建议买股票基金的话,控制在10%以内,安全基金30%货币基金左右,余下的买货币基金。
⑸ 关于资金管理(或仓位管理)的思考
我是个懒人,可能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投资想法不是很成熟,所以不会写什么,也怕写不好,不过突然想对资金管理或者是仓位管理的想法记录下来,可能这也是不成熟的想法,很多人对仓位管理有非常不同的意见。
这里说的资金管理主要是说可用于股票或者债券等投资的资金的管理,对不能及时变现的或者是不能带来现金的资产不做考虑。
本杰明·格雷厄姆 在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75—25”法则,即:持有普通股的资金比例控制在25%至75%的范围,现金及债券则控制在75%至25%的互补区间之中,当股票资产因占比超过75%时,卖出一定数量的股票,增加现金或债券比例,当因股票资产占比到低于25%时,则卖出一定的债权增加股票的比例。当然,股票资产与债券(现金)的比例并不是完全铁定的75%至25%,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高估或低估情况以及投资自身的特点设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如50%至50%等。格雷厄姆说,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克服人性的弱点;让投资者总是有点事情可做,不至于太单调。同时,格雷厄姆的投资组合非常分散,持有很多数量的证券,单只证券的占比很小。
巴菲特 在现金管理方面喜爱总是保留一定数额的现金,在近10年以来,巴菲特总是保持至少200亿美元的现金,截止2011年6月30日,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是478.9亿美元。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投资了通用电气和高盛后,巴菲特减持了部分股票,他减持的理由是:现金偏少,让他觉得不踏实。他对于保持大量现金的理由是:不希望命运掌握他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量的现金可以让人睡得踏实等。事实上,正是由于总是喜爱持有一定的现金,巴菲特才可以安然度过多次经济危机及金融危机,并能够在危机中优秀公司出现非常低估的价格时,还有能力买入,而大部分投资者此时已经失去买卡入能力。巴菲特在资金管理方面堪称完美,是最值得借鉴、学习的投资大师。
卡拉曼 投资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喜爱持有大量的现金。他在《晚上睡得着比什么都重要》的演讲说到:“在过去的25年中,我们试图每天为客户做正确的事情,从不使用融资杠杆,且有时会持有大量现金”,他有时候会持有40%多的现金(如1999年4月30日投资组合现金比例为42.1%)。他认为:“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满仓投资简化了投资任务,投资者似乎只要找到的最好的投资就可以了。相对诱人成了唯一的投资准绳,而无需满足绝对的价值标准。此类投资顶多只会带来普通的回报,最糟糕的情就是会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指错过了下一个出色的投资机会——并承受了出现巨大损失的风险”。同时,卡拉曼的投资组合比较分散,单只证券投资比例不高。
以上都是比较成功的价值投资大师对于仓位管理的最重要和深刻的理解。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模仿和学习。
对于我们身边的人也有仓位管理独特理解和操作较为成功的投资者,仓位管理而投资成功的典型莫过于SOSME,最有代表的是他写的《动态再平衡带来价值投资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体现了SOSME前辈的保守的投资观,也是保证他持续获得收益的法宝。其中对于动态平衡SOSME是这么说的:在详细了解了资产配置理论以后,我对这套理论非常感兴趣。当然,我的动态再平衡理论比史云生(大卫-斯文森)的再平衡理论更为激进一些。他们的配置方法比较简单,举例来说,50%的股票+50%的债券,当股价下跌导致股票资产占比下降时,卖掉一部分债券买入股票,重新恢复各占50%的配比,这是所谓的“再平衡”策略。而我的方法是“动态再平衡”,仍以50%股票+50%债券的配置比例为例,当股票下跌以后,本来就需要卖出债券买入股票,但如果股票下跌越多其分配的比例还会越高。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就是65%的股票+35%的债券了。资产配置的平衡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市场波动越大,动态再平衡策略越有效。
还有比较成功的投资人 东博老股民 无疑,他是仓位最激进的投资者之一,而他投资的历史并不短也获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最近甚至运行了融资买入的策略。详细见两篇博文:《融资融券的思考 》《关于融资的话题》老股民先生一直都是满仓操作,股票价值非常低估时满仓,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如果有相对大幅低估于自己投资股票的投资标的全仓换股。并且在熊市末期考虑融资买入。我说老股民仓位激进但并不代表老股民先生是一个激进的投资者,因为他买入时充分考虑了价格的因素,买入价格拥有绝对安全边际。他在他的《关于实验账户》博文中提到:实验帐户的原则是:不能空仓,不能做差价,不能频繁调换品种,现金分红当天买进,不能有现金,尽可能的长期持股。 对于融资他提出了十个禁忌,这十个禁忌我想应该把大部分人的人都排除在可融资人群之外了。
以上有国内外的投资者对于仓位的理解,有过去的大师的理解也有现在的成功者的理解。但是这些仓位管理是否适合自己呢?我对于仓位的控制又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以上仓位管理方法虽然不大相同,但每个人的仓位管理都是结合自身现状决定的。对于三位大师级人物他们时刻手里保持大量现金,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掌握主动权,在最悲观的时候能有钱买入廉价的标的。而且对于他们的所有资产来说,他们的股票投资实在是太重了。
对于SOSME前辈来说,他保守的性格和投资策略还有成熟的年龄都决定了他需要保持大量的资金仓位。
对于老股民先生来说,全仓投入这只是一个实验账户,并不影响他自己整个资产的收益,而且属于实验性质,满仓实验账户对他的心态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我需要什么样的仓位管理呢?我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首先在年龄上,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具有优势。其次我只是一个业余投资者,我有稳定的工作为未来投资供应可靠的现金流,这样仓位其实是动态变化的,这个动态变化是我和他们的主要区别。所以我认为我的仓位主要取决于现金的成本和股票的价值,记住是价值。也就是说股票收益能否覆盖现金成本。在熊市中,我持续满仓,但我的满仓和以上大师的满仓并不是一个概念。比如我投入10万元满仓,如果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可以用来投资,那么对于1年后,我现在并不是绝对满仓,因为如果这每个月5000元没有买入股票,其实我的仓位已经降至62.5%,所以对于一个业余投资人来说,在熊市满仓不断并不是激进策略。并没有违背大师们的教诲。但是满仓必须是熊市来说,因为没有更好,没有更高收益率的投资标的。比如净资产的价格买入净资产收益率平均20%以上的股票,20%以上的年收益,哪有那么多的好事。巴菲特说过,要用桶来装金子,本来我们桶比较小,而且桶确定会慢慢长大,可不可以有金子的时候借点桶来装呢?于是在熊市,大熊市中,我也考虑融资了,首先是无利息的融资,这个最好,但是也存在风险。必须在绝对考虑投资标的安全的情况下融资。我给同事理财,保证4年以后保本,当然这笔资金不大,是可以承受的,即使亏损50%对我的生活和心理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这个就属于无利息的融资。另外我向银行贷款融资8%左右的利息,分期还款,我认为20%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就是有利可图,那我可以承担一定风险运行融资,这个贷款用未来收入且本来是用于投资的收入的一部分还款量不太大,不影响投资心理的稳定。另外对于融资融券的融资业务我也没有拒绝,因为融资的利息8.6%也是远远低于现在一些优质股票所带来的收益,至少股息能够覆盖大部分利息。净资产收益率持续稳定并高于20%,我为什么不能用8.6%的融资来做呢?但是融资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因为半年需要还款并重新买入,故得计算你最大能承受的风险,我在2000点一下用了全部的融资额度,这样即使跌倒1200点也不至于被清盘,而且还有后续的资金做保障,那么我在800点还活着。我想这就是我融资的底气。
仓位管理很重要,但是买股票,我更想把做买的一篮子股票看成一个企业,如果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20%,那么以8%的利息贷款,而且保证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不至于现金流断裂而破产。但是如果所拥有资产只有5%的净资产收益率,以8%的利息贷款就没有任何理由。
所以我资金管理的思路就是以企业主的角度看待投资的资金管理。
⑹ 股票,正股要持有多少股才能配债,是怎么算的呢
可转债配售是按投资者持有的股数来推算的,因为每只发行可转债的股票其发行规模和配售比例都不一祥,那么投资者要满足配售条件,最低持有的股数也是不一样的。
可转债最小申购单位为1手,每手金额为1000元,也就是说持有的股数乘以每股配售金额必须得大于1000元才能满足配售条件。
举个例子,假如某只股票配售可转债的比例为每股配售2.5元,那么要达到配售条件,最低持有的股数为1000元/2.5元=400股,且必须在股权登记日当天收盘后仍持有不少于400股。如果持有1000股股票,那能配售到的可转债计算过程为:1000*2.5=2500元,2500/1000=2.5手,最终获配数量为2手(最低单位为1手)。
⑺ 持股配债比例
配债可配数量的计算:
上海市场:可配售手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持有股数×配售比例/1000。
深圳市场:可配售张数=股权登记日收市后持有股数×配售比例/100。
备注:不足1手(上海市场)或1张(深圳市场)如何处理以公告为准。
操作配债可通过交易软件选择卖出或买入菜单,输入配债代码、配债数量下单。在申购日当日,需要账户里足够的可用资金。操作是否成功,以当日清算后资金是否返还为准。
股票配债是指上市公司依据原股东的持股数,向原股东配售一定可转债以进行融资的行为。投资者只要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还持有股票,便会有优先配售权。
【拓展资料】
一、债基配置比例选择
现在市场上,不管是新发行的基金还是存量基金,混合型基金占比明显多于股票类基金,也就是说大部分基金都是通过资产配置,调整股债配置比例,来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股债之所以能搭配,是因为长期来看,两者相关性并不高。债券具有低波动属性,股票具有高波动属性,他们的组合,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又能争取更高收益。
二、债基该持有多久?
对于债基来说,绝大部分债基走的是滚雪球路线,波动较小,收益随着时间慢慢变大。持有时间过短不仅很难取得稳定的收益,而且还会面临高额的赎回费用。
举个例子,如果选择的债基比例是债7股3,年度收益存在一定波动,2016年还有较大亏损可能。
从2015年开始持有,第1年收益为8.28%,净值也变为1.0828,但第2年收益为-1.38%,基金累计净值变为1.0679,这个时候如果心态不稳卖出,两年的总收益仅为6.79%,这还是不包括赎回费的情况下。
如果能一直持有到2020年底,基金累计净值为1.4389,平均年化收益为6.25%。所以从过往6年的情况来看,长期持有获得可观收益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对于过往产品业绩的复盘就到这了,在实操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个小问题:到同一只基金,却有A/B/C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