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期指持仓 > 黄大仙股票软件

黄大仙股票软件

发布时间:2025-02-17 20:09:04

‘壹’ 香港有哪些特点

香港的特点:

1、政治制度,实行一国两制;

香港实施行政主导的管治模式,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 会议领导的管治体制和代议政制架构。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的基本方针。

香港拥有自己的区旗和区徽,同时也拥有与中国内地有别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香港发行自己的货币和邮票,在国际体育比赛上,香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赛。

2、经济结构;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3、旅游业发展迅速;

香港旅游景点众多,截至2014年5月,来港旅客人数逾2403万,较之2013年,同比增长13.6%。其中,5月来港旅客人数约为459万,同比增长10.8%。

2014年上半年,香港旅游业印花收入为1161万港元,较之2013年,同比增长0.8%;6月,印花收入为234万港元,同比增长7.9%。

4、城市建筑;

香港城市以现代建筑为主,大量摩天大楼分布维多利亚港两岸,高度逾90米的建筑超过3000座。全球最高100栋住宅大楼中,最少一半位于香港。

香港摩天大楼数目居世界首位。香港的建筑中包括有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以及由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香港国际机场的建筑设计也出自其手笔。

5、地形地貌;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最高点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

香港的平地较少,约有两成土地属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别为元朗平原和粉岭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冲积平原;其次是位于九龙半岛及香港岛北部,从原来狭窄的平地外扩张的填海土地。

虽然习惯一名取自香港岛,但香港最大的岛屿却是面积比香港岛大2倍多的大屿山。

‘贰’ 香港的特点是什么

建议到[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网站浏览一下: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index.jsp
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官方网站,可以帮您了解香港。
网站内容包罗香港旅游资讯,如:购物血拼、美食餐饮、观光/旅行团、酒店/旅馆/饭店/住宿、地图、亲子活动、文化活动/艺文节目、节日庆典、历史文化、传统风俗、都会风采、海港风光、郊野景致……这样对作业该有帮助!
也可以查阅:
http://ke..com/view/2607.htm
http://www.so-quickly.com
找一些您想要的关于香港方面的资料!
以下是一个要,希望合用!

香港----国际商务中枢
地理位置优越(中国的南大门)
香港地处中国东南端,同时也位于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位置优越。香港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及新界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香港的235个离岛也归入新界范围,最广人为知的是大屿山。大屿山既是香港新机场的所在地,也是香港迪士尼乐园的选址。在中心驾车或乘搭铁路,迅即便可直达,十分便捷。本港公司在亚洲区以至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而香港的企业家亦凭以业务触觉敏锐兼具备“生意头脑”而驰名海外。香港拥有一个深水港,人口达680万,秉承中国人刻苦耐劳的精神,与中国有不可分割的深厚关系。香港人处事灵活、教育程度高,而且富创业精神,正是香港能爆发惊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原因。香港地理位置特殊,每当北美地区夜幕低垂,而欧洲各国晨曦初现时,香港则已日光照耀。换言之,只要跨国公司在北美与香港、或欧洲与香港同时设有办事处,实际上便可利用两地时差,全日24小时运作,处理不同项目。对于从事信息科技及金融服务行业的公司而言,无疑十分便利。
全球服务中心
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中逾80%来自服务业。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包罗万象,由遍及世界各地的海空运输以至承包生产、软件设计,无一不达国际先进水平。鉴于竞争激烈,本港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近年国际长途电话市场开放,本港长途电话收费亦随之显着下降,现时由香港致电美国的收费,比起美国州与州之间的电话费还要廉宜。
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在一九九九年,共有880家公司以香港作为亚洲区总部。美国公司设于本港的地区总部数目最多(205),其次是日本(114)和英国(82)。此外,约有1,650个国家都选择香港为其地区办事处。这些地区总部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出入口贸易、其它商业服务(例如会计、广告、法律等行业)、金融财经、制造、运输及相关服务。
政府行政架构精简
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香港政府亦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而知名,既乐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却又极少干预市场运作。在过去连续六年,香港都获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列入“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香港的投资
香港信息开放,法治制度完备,政府开明廉洁,都是吸引企业选择来港经营的主要因素。根据工业署的《海外公司驻香港 地区代表调查1999》显示,本港的外商企业达2,400家,其中840家 为区域总部,另1,650家则为区域办事处。受访者表示,政府廉洁、信息开放、政治稳定、银行及财务设施优良、地理位置及税务制度等 ,都是他们作出投资决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认 为香港信息发达,加上一流的银行及财务设施、低税率、简单的税制 、完善的基础建设,以及廉洁的政府,令香港获得很高的评价。
香港是进出中国内地经商及投资的大门,同时也为内地经济现代化提供所需的人才及资金。 目前约有半数出口货品仍然经香港转运内地,而香港在内地的投资额亦占当地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约五成。 每天约有800班渡船、100班航机、35班列车及 27,000部车辆穿梭中港两地。 香港约有50,000家公司于华南地区自置生产设施 ,聘用员工约达500万名。目前本港约有10万人在内地工作,主要负责管理及培训职务。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也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投资者, 国内约有2,000家企业在香港注册,资产总值接近2,000亿美元,是香港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者。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香港凭着本身的技术及与内地机构的联系,定能加强在世界贸易市场的地位,香港经济多个行业亦会有良好的前景。随着金融业的开放,有兴趣投资东亚地区的投资散户及机构投资者将会陆续增加投资,中小型外资企业亦有可望进一步增加直接投资,鉴于香港一直扮演中介的经纪角色,这项发展将令香港受惠。
香港的电讯业亦可从中受惠,原因是企业及日见普及的互联网服务将于未来数年对电讯造成需求,而国内亦订立新例,准许外资电讯供货商拥有50%股权的企业在国内经营。部分人士更预期,香港将会带头发展新互联网软件,研制特定软件及互联网素材, 迎合国内用户及世界各地华人社会的需求。对于这个行业而言,小型公司股票市场在香港及区内其它地区崛起,加上外国投资者及风险资金企业参与发展的途径越来越多,定必有助业务发展 。
香港与外界的联系
中港两地的联系许多专门论述在中国内地经商的着作都鼓励企业预先打通关系,才好应付内地复杂的营商环境。国内有不少举足轻重的人物可对公司的业务造成影响,因此,人际关系及声望往往是企业在国内洽谈商务时最重要的资产。
人际关系正是香港企业家的过人之处。香港代理商在内地交际广阔,认识当地厂房、供货商及散户买家,可以轻易物色到分销商,进行市场调查,并且熟悉不同地方掌管土地的机关,同时亦深谙与各省市政府打交道的窍门。与主要人物及机构建立关系,可令企业事半功倍。建立这些关系代价不菲,但香港代理商、顾问及企业家通常已掌握了一定关系。外商如有意到内地经商,不论是在内地销售产品或者在当地从事生产,都可与香港企业合作或 委托香港代理商经办,以节省起步时间,使业务发展更为顺利。香港总商会、本港各行业组织及管理顾问公司都可为您提供资料,物色具备国内营商经验的合作伙伴。
香港的电信网络服务
随着香港电话有限公司的本地电话服务专营权于1995年6月30日届满,三间公司分别获发牌照以竞争形式营办固定电讯服务。
香港是首个拥有全面数码化电话网络的主要城市。亦是亚洲以至全球电话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每100人便有72具电话或55条电话线。
2000年全港约有490万具电话。电话及其辅助器材均以具竞争力的价格供市民随意选购,并直接接驳本地电话网络。
此外,本港市民亦可享用各种各类的数据通讯服务。本港在1996年12月巳引进来电显示服务。同时适用于本地和海外通话的公众收费电话多不胜数。本地电话收费只需港币1元,比很多主要城市的便宜。
截至2000年4月,全港的传真线达392,000条(每100 条商业电话线有24条传真线),增长速度维持在每月2000条左右。目前,香港有超过230万个互联网用户户口 。
香港的旅游
旅游业香港是一个旅游热点,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 。香港酒店林立,丰俭由人,各式餐厅食肆约共6,000家,旅游名胜多不胜数 。
为香港带来的经济效益
以目前价格计算,香港迪士尼乐园在未来的40年,预计将总共为香港带来约1,480亿元的增值经济得益,例如各行业的利润及雇员的收入。香港迪士尼乐园首年预计会有超过500万人次进场参观。约在15年后,每年最高会递增至1000万人次。香港迪士尼乐园落成后第一年, 将可吸引约340万名外地游客(包括140万名额外游客)。
在15年后,预计游客数目将增至730万名(包括290万名 额外游客)。香港迪士尼乐园启用后第一年的游客额外消费预计约为83亿元; 而由第20年开始,每年的额外消费会增至168亿元 。
香港的信息科技教育
现时,在高等教育界,大约五分一的学生修读有关信息科技或工程系的课程。大约10%的研究拨款用于信息科技方面。另外,各高等教育院校致力提供及更新有关设备,改良教学及学习过程,务求使学生能多接触最新的信息科技,以应付大趋势下的新挑战。此外,网上课程亦是高等教育的新趋势。香港公开大学计划于未来两至三年提供某些主要以网上教学为基础的课程。香港公开大学现时亦拥有亚洲最大的电子图书馆。另外,教资会最近亦拨款5,100万元支持本港三所大学共同发展一个有关信息科技的项目,以发展信息科技成为香港的其中一个卓越领域。此外,政府亦大力施行各项主要措施,包括为中小学添置电脑、为所有学校接驳上网、透过信息科技教育资源中心为教师提供专业及技术支持等,另亦于部分中小学实施先导计划,借以建立一套利用信息科技教与学的最佳方法。
香港的基础建设
香港现正进行多项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基建计划。各项大型基建计划往往能依时完成,甚少出现延误,亦毋须经过繁复的审批程序。本港近年建造的铁路、隧道及道路项目均能一一依时竣工。在未来五年,政府将耗资逾 2,350亿港元(300亿美元),进行多项大型铁路、道路、土地、港口建设工程 和众多较小型的工程。这些工程不但有助保持香港作为地区运输枢纽的地位, 亦可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质素,并且将提供数以万计的职位,刺激本港经济增长 。
正在计划和实施六项铁路工程,将令本港现时长143公里的 铁路网络增加超过60公里,并且有助开发新界西北部作进一步发展。计划进行 的道路工程,包括改善及兴建约100公里长的策略性道路,这不但有助纾缓市 区道路挤塞的情况,而且将提供通往边界的重要新道路,连接本港与中国南部 及内地其它地区。计划进行的土地工程,将为九龙、港岛及新界开拓超过600 公顷新土地,以供兴建房屋,以及拨作商业、零售及康乐用途 。
香港的文化
香港融汇了古今中外的优良传统,这点最能从遍布全港的文 化博物馆及艺术馆反映出来。正因为文化根源深厚,本港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除了展出珍贵的中国历史文物外,还摆放了不少当代艺术杰作,堪称中西合璧,一应俱全。香港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饶富教育意义,前往参观诚属赏心乐事,实在不容错过。
香港科学馆的展品多属互动形式,益智又有趣味性;香港太空馆放映阔银幕的全天域电影及天象节目,引人入胜;而全港最大的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长期展览中国艺术品,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对茶艺有兴趣的人士 ,不应错过位于港岛区的茶具博物馆(Flag staff House Museum of Tea Ware) ,重温华夏文化的茶道艺术及精萃。
在语言方面,香港通行多种语言,其中粤语(广东话)及英语同属香港的官方语言。广东话是华南地区的方言,也是香港最普遍的口语,香港有97%人懂广东话。不少人也能听、讲英语,而本港的政府部门及法庭亦使用英语。本港有部分人能操普通话(中国内地的官方语言),而一般人都能 听懂普通话。此外,另有部分人士使用中国其它方言,他们多属从华南地区及沿海省市来港的居民。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劳动人口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 。
香港的治安
香港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罪案率与新加坡相若,实际上比东京还要低。相对伦敦以至美国各大城市,香港的罪案率还低得多。在香港 ,持有枪械属严重罪行。无论昼夜,任何人都可安心在街上行走。香港人口大多为华人,主要来自华南地区。在一九九九年年底,在港的外籍人口有495,200 人。此外亦有相当人口来自北美洲、东南亚、澳洲、英国及印度。
香港的医疗
香港的医疗系统十分全面化,在亚洲区内数一数二;护理服 务可媲美全球最优秀的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均能操英语,香港亦有提供各项主要专科医疗服务。香港设有多家医院,各类房间收费不同。香港的医疗及保险费用较大多数西方国家为低,而且求医方便,质素极佳。

‘叁’ 关于香港的资料

香港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万,主要产业包括零售业、旅游业、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工贸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中文名称: 香港
外文名称: Hong Kong
别名: 东方之珠,购物天堂
行政区类别: 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政府驻地: 港岛中西区
电话区号: +852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南部
面积: 约1,104平方公里
人口: 702.64万(2009年)
方言: 粤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
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火车站: 红磡站、罗湖站等
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中原指以陕西中部、河南西部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2年9月,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历史沿革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 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 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当时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香港的英文名称来由
香港的英文名称,,是照广州语音, 原译作Heung Kong, 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读" 香" 为"康 " , 所以英文名称也就随着改拼为Hong Kong,现在仍有人把香港称作" 香江" " 香海" "香岛" "香州" 等。

地理概况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此外,香港的地每年都会下降3厘米。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香港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香港位处北半球亚热带,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极为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香港市区天气炎热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长。
资源物产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 ,主要是红衫 、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 ,草地和灌木地占49.8% ,荒地占4.1% ,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 ,鱼塘占2% ,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 、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中国内地供应。

行政区划
香港粗略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部分,详细一点则可以分为18个区(和中国内地不同,这些区纯粹非政权性的区域)。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油尖旺区、观塘区、黄大仙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

区旗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荆花象征着香港的繁荣,红色的背景象征着香港永远背靠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区徽模仿香港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外圈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香港)。

社会经济
香港在回归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香港有独立的司法制度,香港发行和流通自己的货币港元,独立发行邮票(邮票的标记是“中国香港”),在国际体育比赛上,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体坛的盛事。香港以独立的身份“中国香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很多其他国际组织。香港运行自己成熟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
回归十年
在2007年,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里香港稳步发展,依然是“东方之珠”。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市民一起,战胜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型肺炎等一系列的困难,经济得到稳定、恢复和发展,民生得以改善。回归十年的时刻,香港经济强劲增长,2006年新股上市的集资额更超越纽约,仅次于伦敦。十年前,国际社会曾忧虑香港前途。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刊登《香港已死》的文章,预言香港在回归后将日渐衰落,但2007年6月2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公开发表文章,坦诚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回归后的10年,香港经济结构已明显转型: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2006年的3.5%。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8%上升至87.4%。在1997~2006年期间,香港所有服务业的净产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2.4%。10年中,香港就业人数持续从制造业转往经销贸易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可简称特首,英语:Chief Executiv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及香港最高代表,此职位成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代替以前香港总督的职务。每届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历任行政长官 董建华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他完成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部分任期。2005年3月12日,他在未完成第2届任期的情况下以健康理由辞职。按照《基本法》规定,由当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曾荫权 曾荫权
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5年6月16日成为2005年行政长官补选中的唯一候选人,因此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自动当选,2005年6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行政长官,即日就任,并于6月24日赴京正式宣誓就职。两年后,他在2007年3月25日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中以649票对123票击败对手梁家杰,连任成为新一届行政长官,并于4月2日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007年7月1日宣誓就职。
编辑本段宗教民族
人口结构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1日发表数字显示,2009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02.64万人,与2008年底相比增加37500人,增长率为0.5%。 统计显示,以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计算,2008年底至2009年底的人口自然增长为41900人。不过,同期香港居民人口净迁移人数(即移入减移出)为净移出4400人,从而抵消了部分人口增长。因此,香港的整体人口增加为37500人。 香港总人口680万(2009年年中),包括 香约21万名流动居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平均高达每平方公里21000人。香港的人口绝大多数为华人,大部分原籍广东,主要说广州话(粤语),但英语很流行,说潮州话和其他方言的人也不少。新界土着居民很多说客家话。近年普通话甚流行,一般机关和机构也鼓励应用。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共有约51756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30810)、印尼(114020)和泰国(28360)。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因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时,仍然能保留大量未开发的郊野土地。 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香港本地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女性居民的数字多于男性居民,而且这个差距在继续拉开。 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5个国家及地区中是最低的,1990年代以后,每一千人中只有6至7个新生婴孩,每名香港妇女只出生0.91个婴孩,再加上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将越趋老化。估计到了2033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有27%,相对2003年的11%,这是一个极高的人口老化增长率。这些发展影响到香港政府今后的城市发展规划。
劳动人口
截至2005年12月,全港劳动人口360多万人,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大部分就业人口(85.3%)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占34.4%;运输、仓库及通讯业10.5%;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1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26%;从事制造业的只占5.3%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1841 年已设罗马天主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教传教区。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 。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 ,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 万人。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其他宗教还有:伊斯兰教教徒约5万人 ,其中半数以上是华人,印度教教徒约1.2万人;还有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编辑本段语言文字
目前香港的法定语言(不称作“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俗称广东话或粤语)、普通话和英语。香港华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广东话,而非华裔人口则多以英语作交际语。香港大部分居民都并非本地原居民,从中国内地、以至世界各地迁居的人,都会把自己故乡的语言带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响。因此,在香港所听所见的语文远不止广州话和英语。 由于中国内地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汉字书体是繁体中文。 随着香港人与中国内地交流日益频繁,香港人普遍认识常用的简体字。市面上也不难看见为外地旅客而制作的简体字标语和指示牌。部分学校容许学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课及考试中,使用简体字作答。考评局也容许学生在公开考试中,使用合乎国家规范(即在1986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编辑本段经济金融
经贸概况与国际地位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着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目前已与186 个国家和地区的472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8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香港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主要经济数据
本地生产总值:14,723亿港元(2006年)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214,710港元(2006年) 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6.8%(2006年)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2897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9名)。 人均GDP 41,614美元(305,018人民币。中国行政区第1名;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名义上) 2030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7名)。 人均GDP 29,149美元(中国行政区第2名;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8名)。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2952亿美元(购买力评价,2008年世界和地区排名第36名) 人均GDP29350(世界和国家排名第27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2005年数据,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PPP)为34,111美元,全球排名第9,亚洲排名第1,超越西欧的四个主要经济体系;按国际汇率则为25,555美元,全球排名第26,亚洲排名第5,次于卡塔尔、日本、阿联酋及新加坡。综观香港各产业,以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最高,2005年数字为91%,当中进出口贸易业占GDP 22.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19.2%,金融及保险业则占12.7%。
香港的货币
香港的货币是港元(HK$)。港元的纸币绝大部分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下由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三家发钞行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另有少部分十元钞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自行发行。香港流通的钞票的新净程度一向非常高,残破的旧钞回流后会被发钞银行收取和销毁。每年约有三分之一流通钞票被认定为不再适合流通,并由新钞取代。 中国银行发行的1000元港币钞票
【银行业】 香港的银行业十分发达,满街都是香港本地和世界各地银行的分行。在1970年代,香港人就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来形容香港大街上银行之多,意思是银行的数目比卖米的店铺还多。截至2008年年底,香港有143间持牌银行、27间有限制牌照银行和28间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88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分行总数约1300间。这些外资银行来自37个国家,其中71间是属于全球最大的100间银行。香港的银行从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如接受存款、贸易融资、公司财务、财资活动、贵重金属买卖及证券经纪业务。 【外汇市场】 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 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 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黄金市场】 香港不仅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其黄金市场尤为着名,作为全球四大金市之一的香港,是全球的第三大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所叫金银业贸易场。 【股票和债务市场】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间,资本市值总额达94,110 亿元(12,065 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香港的债务市场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巿场。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于1990 年设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提供结算和托管服务。 在2006 年9 月,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63 亿港元。截至2006 年9 月底,未偿还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数额约为1,304 亿港元。在2006 年上半年,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数额共达1,120亿港元。
与内地的商贸往来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香港饮用水和蔬菜、肉禽蛋的主要来源地。2009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6.5%。内地同时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香港也是内地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融资、保险、运输、会计,以及销售推广等。
编辑本段政府架构
香港实施行政主导的管治模式,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领导的管治体制和代议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产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法案和财政预算案、颁布法例、决定政府政策以及发布行政命令,并由行政会议协助制定政策。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现任行政长官(2005年3月至今)是曾荫权。政府的主要施政和行政工作由12个决策局和61个部门和机构执行,日常执行的人就是为数约18万人的香港公务员队伍。香港政府本身也是香港最大的雇主。

‘肆’ 关于香港的资料

香港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万,主要产业包括零售业、旅游业、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工贸服务业、社会和个人服务业。香港把华人的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

中文名称: 香港
外文名称: Hong Kong
别名: 东方之珠,购物天堂
行政区类别: 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政府驻地: 港岛中西区
电话区号: +852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南部
面积: 约1,104平方公里
人口: 702.64万(2009年)
方言: 粤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
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火车站: 红磡站、罗湖站等
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中原指以陕西中部、河南西部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2年9月,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历史沿革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 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 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当时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香港的英文名称来由
香港的英文名称,,是照广州语音, 原译作Heung Kong, 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读" 香" 为"康 " , 所以英文名称也就随着改拼为Hong Kong,现在仍有人把香港称作" 香江" " 香海" "香岛" "香州" 等。

地理概况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61公里,北距广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此外,香港的地每年都会下降3厘米。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略大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仅大于全中国面积的万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的已发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多达40%。

香港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6~30℃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香港位处北半球亚热带,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极为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香港市区天气炎热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长。
资源物产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资源匮乏。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广东省供给。矿藏有少量铁、铝、锌、钨、绿柱石、石墨等。香港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 ,主要是红衫 、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林地占总面积的20.5% ,草地和灌木地占49.8% ,荒地占4.1% ,沼泽和红树地占0.1%,耕地占6.7% ,鱼塘占2% ,城郊区建设发展土地占16.8%。农业主要经营少量的蔬菜、花卉 、水果和水稻,饲养猪、牛、家禽及淡水鱼,农副产品近半数需中国内地供应。

行政区划
香港粗略可分为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部分,详细一点则可以分为18个区(和中国内地不同,这些区纯粹非政权性的区域)。 香港岛:中西区、湾仔区、东区、南区。 九龙:九龙城区、油尖旺区、观塘区、黄大仙区、深水埗区。 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 新界西: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离岛区。

区旗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荆花象征着香港的繁荣,红色的背景象征着香港永远背靠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区徽模仿香港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外圈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香港)。

社会经济
香港在回归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运作模式,香港有独立的司法制度,香港发行和流通自己的货币港元,独立发行邮票(邮票的标记是“中国香港”),在国际体育比赛上,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体坛的盛事。香港以独立的身份“中国香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很多其他国际组织。香港运行自己成熟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香港。
回归十年
在2007年,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里香港稳步发展,依然是“东方之珠”。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市民一起,战胜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型肺炎等一系列的困难,经济得到稳定、恢复和发展,民生得以改善。回归十年的时刻,香港经济强劲增长,2006年新股上市的集资额更超越纽约,仅次于伦敦。十年前,国际社会曾忧虑香港前途。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刊登《香港已死》的文章,预言香港在回归后将日渐衰落,但2007年6月2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公开发表文章,坦诚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回归后的10年,香港经济结构已明显转型: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2006年的3.5%。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78.8%上升至87.4%。在1997~2006年期间,香港所有服务业的净产值平均每年实质增长2.4%。10年中,香港就业人数持续从制造业转往经销贸易业、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以及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可简称特首,英语:Chief Executiv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及香港最高代表,此职位成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代替以前香港总督的职务。每届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 历任行政长官 董建华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他完成了第一届和第二届部分任期。2005年3月12日,他在未完成第2届任期的情况下以健康理由辞职。按照《基本法》规定,由当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曾荫权 曾荫权
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5年6月16日成为2005年行政长官补选中的唯一候选人,因此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自动当选,2005年6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行政长官,即日就任,并于6月24日赴京正式宣誓就职。两年后,他在2007年3月25日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中以649票对123票击败对手梁家杰,连任成为新一届行政长官,并于4月2日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007年7月1日宣誓就职。
编辑本段宗教民族
人口结构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1日发表数字显示,2009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02.64万人,与2008年底相比增加37500人,增长率为0.5%。 统计显示,以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计算,2008年底至2009年底的人口自然增长为41900人。不过,同期香港居民人口净迁移人数(即移入减移出)为净移出4400人,从而抵消了部分人口增长。因此,香港的整体人口增加为37500人。 香港总人口680万(2009年年中),包括 香约21万名流动居民,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2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密度平均高达每平方公里21000人。香港的人口绝大多数为华人,大部分原籍广东,主要说广州话(粤语),但英语很流行,说潮州话和其他方言的人也不少。新界土着居民很多说客家话。近年普通话甚流行,一般机关和机构也鼓励应用。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共有约51756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30810)、印尼(114020)和泰国(28360)。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因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时,仍然能保留大量未开发的郊野土地。 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香港本地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女性居民的数字多于男性居民,而且这个差距在继续拉开。 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5个国家及地区中是最低的,1990年代以后,每一千人中只有6至7个新生婴孩,每名香港妇女只出生0.91个婴孩,再加上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口将越趋老化。估计到了2033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有27%,相对2003年的11%,这是一个极高的人口老化增长率。这些发展影响到香港政府今后的城市发展规划。
劳动人口
截至2005年12月,全港劳动人口360多万人,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大部分就业人口(85.3%)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占34.4%;运输、仓库及通讯业10.5%;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1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26%;从事制造业的只占5.3%
宗教信仰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1841 年已设罗马天主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教传教区。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约有25.8万人 。天主教会在香港办有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基督教1841年传入香港 ,现已有50多个宗派,信徒28.5 万人。它在香港也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其他宗教还有:伊斯兰教教徒约5万人 ,其中半数以上是华人,印度教教徒约1.2万人;还有少数锡克教和犹太教徒。
编辑本段语言文字
目前香港的法定语言(不称作“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俗称广东话或粤语)、普通话和英语。香港华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广东话,而非华裔人口则多以英语作交际语。香港大部分居民都并非本地原居民,从中国内地、以至世界各地迁居的人,都会把自己故乡的语言带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响。因此,在香港所听所见的语文远不止广州话和英语。 由于中国内地推行简化字的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汉字书体是繁体中文。 随着香港人与中国内地交流日益频繁,香港人普遍认识常用的简体字。市面上也不难看见为外地旅客而制作的简体字标语和指示牌。部分学校容许学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课及考试中,使用简体字作答。考评局也容许学生在公开考试中,使用合乎国家规范(即在1986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编辑本段经济金融
经贸概况与国际地位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香港的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和少政府干预见称。香港连续多年获国际着名评级机构和组织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典范。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目前已与186 个国家和地区的472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从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8条航线。香港也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5 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62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400 万人次。每日有128 班轮船、约100 班航机、超过400 班列车及40 200 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体制,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香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五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香港是亚洲最多国际公司设立地区办事处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欢迎的旅游地点之一,也是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热门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主要经济数据
本地生产总值:14,723亿港元(2006年)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214,710港元(2006年) 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6.8%(2006年) (购买力平价) 2897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9名)。 人均GDP 41,614美元(305,018人民币。中国行政区第1名;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 (名义上) 2030亿美元(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7名)。 人均GDP 29,149美元(中国行政区第2名;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8名)。 2952亿美元(购买力评价,2008年世界和地区排名第36名) 人均GDP29350(世界和国家排名第27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2005年数据,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PPP)为34,111美元,全球排名第9,亚洲排名第1,超越西欧的四个主要经济体系;按国际汇率则为25,555美元,全球排名第26,亚洲排名第5,次于卡塔尔、日本、阿联酋及新加坡。综观香港各产业,以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最高,2005年数字为91%,当中进出口贸易业占GDP 22.5%,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19.2%,金融及保险业则占12.7%。
香港的货币
香港的货币是港元(HK$)。港元的纸币绝大部分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下由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三家发钞行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另有少部分十元钞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自行发行。香港流通的钞票的新净程度一向非常高,残破的旧钞回流后会被发钞银行收取和销毁。每年约有三分之一流通钞票被认定为不再适合流通,并由新钞取代。 中国银行发行的1000元港币钞票
香港的银行业十分发达,满街都是香港本地和世界各地银行的分行。在1970年代,香港人就有“银行多过米铺”的说法来形容香港大街上银行之多,意思是银行的数目比卖米的店铺还多。截至2008年年底,香港有143间持牌银行、27间有限制牌照银行和28间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88间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分行总数约1300间。这些外资银行来自37个国家,其中71间是属于全球最大的100间银行。香港的银行从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如接受存款、贸易融资、公司财务、财资活动、贵重金属买卖及证券经纪业务。 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 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 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香港不仅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其黄金市场尤为着名,作为全球四大金市之一的香港,是全球的第三大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所叫金银业贸易场。 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6 年5 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144 间,资本市值总额达94,110 亿元(12,065 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香港的债务市场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巿场。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于1990 年设立,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提供结算和托管服务。 在2006 年9 月,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63 亿港元。截至2006 年9 月底,未偿还的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数额约为1,304 亿港元。在2006 年上半年,私营机构发行的债务证券数额共达1,120亿港元。
与内地的商贸往来
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香港饮用水和蔬菜、肉禽蛋的主要来源地。2009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6.5%。内地同时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香港也是内地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融资、保险、运输、会计,以及销售推广等。
编辑本段政府架构
香港实施行政主导的管治模式,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领导的管治体制和代议政制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产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法案和财政预算案、颁布法例、决定政府政策以及发布行政命令,并由行政会议协助制定政策。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现任行政长官(2005年3月至今)是曾荫权。政府的主要施政和行政工作由12个决策局和61个部门和机构执行,日常执行的人就是为数约18万人的香港公务员队伍。香港政府本身也是香港最大的雇主。

阅读全文

与黄大仙股票软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每股公积金和净资产的差别 浏览:723
股票能量指标怎么调出来 浏览:425
股票用现金买吗 浏览:597
好股票网生命线指标 浏览:116
手机上怎么看股票业绩 浏览:192
中国最大树脂厂股票号 浏览:153
推荐微信的股票软件 浏览:644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浏览:745
小窗口的股票软件 浏览:896
重新开一个股票账户 浏览:124
国家队持仓股票信息 浏览:108
股票回购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的是 浏览:630
恒康医药股票走势 浏览:1005
中国国债股票 浏览:443
股票很久没涨停 浏览:109
股票看盘软件教学视频直播 浏览:116
中国银联股票有吗 浏览:50
etf和普通股票一样买卖吗 浏览:25
搜于特股票今天走势 浏览:895
煤炭价格上涨对煤股票的影响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