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股票软件,右下角有个筹,点开,右边就出来线型,那就是移动筹码分布图。
补充资料:
如何打开移动筹码分布?
两种方法:
1、快捷键:Ctrl+U
2、组合窗口功能切换区,在k线图页面点击“筹”
如何解读移动筹码分布?
① 黄白线
进入移动成本分布状态后,点击右上角第一个图标,在K线图的右侧显示若干根水平线,线条的高度代表价格,线条长度代表持仓筹码(成本)在这一价位的比例。随着十字光标的移动,线条长短会变化,指示不同时候的持仓成本分布状况。
白线表示在当前股价下处于亏损的筹码;黄线显示当前股价处于盈利状态的筹码;蓝色线表示市场所有持仓筹码的平均成本。
② 远期移动成本分布图
点击右上部的第二个图标,显示远期移动成本分布图(也称火焰山移动成本分布)。
N日前成本*%,表示N个交易日前购买这个股票的资金占总全部成本的比例。越近时间的N日前成本分布比例越高,表示近期买入这个股票的资金越少。
比如,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上市到3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上市到6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上市到10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要注意的是,3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包含了6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因此除了它自身的颜色区域外,还包括6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颜色区域;而6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又包含了100周期前的成本分布,如此下去。 白色的表示直到5周期前的成本都没覆盖到的 也就是5周期内的成本范围。
显示了N周期前的成本分布,显示的色彩是由大红色到金黄色,(N越小)时间越长,颜色越红,(N越大)时间越短,颜色越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叠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图也是叠加的。
③ 近期移动成本分布图
点击右上部的第三个图标,显示近期移动成本分布图。
5日内成本是说最近5个交易日购买这个股票的资金占全部成本的比例。越近时间的筹码分布比例越高,表示近期买入这个股票的资金越多。
比如,可以用不同颜色显示5周期内的成本分布、20周期内的成本分布、60周期内的成本分布,要注意的是,20周期内的成本分布包含了5周期内成本分布,60周期内成本分布又包含了20周期内的成本分布。 白色表示100周期前的成本。
显示了N周期内的成本分布,显示的色彩是由浅蓝到深蓝,时间越短,蓝色越浅,时间越长,蓝色越深,也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叠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图也是叠加的。
④ 成本分布设置
点击右上部第四个图标,可以对成本分布进行设置。
平均分布:将当日的换手筹码在当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平均分布。
三角形分布:将当日的换手筹码在当日的最高价、最低价和平均价之间三角形分布。
历史换手衰减系数:系数设置越高,表示“离现在越近的筹码分布其含义越明显”。衰减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1-10,一般默认值是1。
远期成本分布和近期成本分布,可以设置n天前成本或n天内成本的参数,即n的数值。直接输入数字,点击“加入”即可。火焰山和活跃度最多可以同时显示6种不同时间的筹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