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雅虎股票 的走势怎么样啊在哪里可以查到
金道投资就可以查询到走势的,或者在金道下载软件查询页可以,合法权威的 平台,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出之第1及2类受规管活 动牌照 (证监牌照ce编号:aue994).
2. 雅虎空间的雅虎简介
杨致远,一位20多岁的台湾移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时,与同窗DAVIDFILO(29岁的美国青年)——两位Internet网上老手——合作,为方便上网查找资料,编出一个专门用于整理INTERNET上各个节点资料的程序,并于1994年4月正式在互联网上推出。
杨致远1968年出生,并在台湾渡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他的母亲是讲授英语和戏剧的教授。在杨致远两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以后,一直是他的母亲抚养和教育着他和他的弟弟。杨致远有一个姨母生活在美国,10岁时,杨致远随家人移民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他坚持认为自己当时是一个比较懒惰的孩子,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也许情况确实如此,但他的学业还是完成得不错。杨致远学习起点确实比较低,第一天上学的时候,他知道的英文只有一个单词——shoe(鞋子),但在完成了中学学业以后,于1990年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杨致远用4年时间,完成了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学业并获得了学位。快到毕业的时候,他发现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并发现自己没有完全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于是他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求获得更高的起点。也许是上帝的安排,这时恰好大卫有个研究项目需要人帮忙,于是他们俩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博士学业,也开始了他们后来创业的关键一步。
当初,杨致远和大卫认为自控软件有很多的创业机会,便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但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个方向的创业机会已经被几个公司垄断,留给他们的机会并不多。就在他们万分沮丧又百无聊赖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刺激两位决定走上经营搜索引擎业务同样也有两个因素,准确地说,是一件事和一个人。一日,两人无意中登录了一个叫“梅尔玫瑰”的搜索站点,尽管该站点内容空洞贫乏,缺少新意,但整个站点采用的分类目录的做法吸引了他俩。为什么不组织一个像这样可供登录者按自己的需求查询内容的站点?这种创新的思路导致了雅虎的诞生,并成为后来雅虎建立网站的技术方向。同时由于关键字技术的使用,查询速度更快,远非从前那些仅供上网者误冲误撞的搜索引擎可比,用杨致远的话来说:“雅虎是大器晚成的网络巨人。”
如果说“梅尔玫瑰”是雅虎的正面动力、框架蓝图的话,可畏的迪·梅尔彻老师则是一根镶满铁钉、催人奋进的鞭子了。这两位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小有名气的高材生,起先也很有一番长青藤大学学生发迹的常规思路:读好书,拿上一连串的“A”到大公司报到上班。然而,这个美好的幻梦被他们后来称之为“救命恩人”的博士生导师迪·梅尔彻及时摧毁了。当这两位好学生在租来的一间小阁楼里启动他们的凌云壮志时,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却由于他们那台宝贝服务器每天受到几万次的登录而不堪重负起来。迪·梅尔彻老师在三番五次劝说无效后,终于发起了脾气,最后通牒:要么放弃工作,要么卷铺盖走人。两人走了一条折衷道路,将实验室搬出了校园。
“开始时的一切如同恶梦一般,我们没有了电脑,没有服务器,杨致远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购买了几台电脑,至于服务器,则是靠免费为美国在线、网景这样的大公司作pop-up(一种弹出式广告)而租用他们的;更要命的是,在我们手头最为拮据的时候,上述两家大公司都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想高薪聘用我们,我们好不容易才挺过来了。”大卫·费洛在回忆这段往事时,露出一脸无奈的神情。
1994年4月,当时刚出现的因特网浏览器Mosaic很快就把他们迷住了。于是,他们制作了自己的主页,把喜欢的靓站网址收集起来,链接到自己的主页上。他们在因特网上通宵达旦地游历,博士研究工作自然也被放到一边。像许多上网的人一样,杨致远和大卫各自收集自己喜欢的站点,然后互相交换,先是每天交换,接着是几小时一交换,而后随时交换。随着收集的站点资料日益增多,他们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系统来管理资料,并把资料整理成方便的表格,将它命名为“杨致远和大卫的www网站面”。站点的名单越来越长了,于是他们将站点分成不同类别,很快每一类站点也太多了,他们又将每一类分成子类。雅虎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核心就是按层次将站点分类,这很像中国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将图书根据内容分成大类,大类下面再分小类、细类,直到书名目录。
起初,杨致远和大卫只是把指南的地址给几个朋友,但没过多久就有数以百计的人开始访问他们的指南。他们在设计指南时,并没有想到给大学外的人使用,纯粹是自娱自乐的性质。但杨致远的电脑属于斯坦福大学网络的公开部分,所以只要知道地址就可以随时来访问。
杨致远和大卫一起设计的这个软件投放到网络里后,大受欢迎,无数的人都到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的地址上来查询,以至于使得斯坦福大学的网络显得十分拥挤,校方抱怨连天。随着站点的访问者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得意,也越来越用心,不断扩充指南的功能,提高搜索效率,加上最新站点、最酷站点等功能。伴随着每一点进步,他们都会收到大量鼓励的电子邮件,有些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完成的,但是得到人们的注意总是一件好事。他们不断增加更多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访问者,站点的名字也改成了雅虎。到1994年冬天,他们的流量获得巨大增长,同时整个Web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期。Netscape正式成立。随着雅虎流量的与日俱增,两个没有经验的男孩十分为难,但不管怎样,雅虎的价值不容忽视,雅虎每天要接待数以万计的访问者,任何拥有大量忠实追随者的事物总是有价值的,杨致远坚信这一点。
在这样的情形下,也许有人会说,那杨致远还不如干脆离开学校,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说不定会发大财。 这正是杨致远所做的。于是杨致远便中断了学业并成立了雅虎公司。公司的股票在华尔街上市后,杨致远的个人资产在一瞬间飞升为1.7亿美元。杨致远是Internet催生的亿万富翁。Internet上充满了机会,杨致远抓住了机会,在Internet上威风八面的雅虎,就是这位来自台湾的华裔青年研制的。雅虎让杨致远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真是财从天降。这也许让人觉得,他的经历好像同另外一个与电脑有关的家伙相同?不错,现在已经有人把杨致远称为“比尔·盖茨第二。”只不过,杨致远自己不愿意把他同那个在哈佛大学中断了学业创建微软(Microsoft)公司的年轻富翁相比。他说他是“杨致远第一。”
自命为“首席笨蛋”的杨致远在接住从天而降的财富以后,正在解决下一步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不了解电脑发展史的人都会知道,电脑肯定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模样,或者说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电脑,是人创造了电脑。所以,电脑从诞生到发展,就是人类不断向自己的能力挑战的结果。仔细回味一下,一部电脑发展史,就是一部智力竞技史。电脑,就是智力的竞技场!
这块竞技场,如同在体育的竞技场上一样,交织着成功者的喜悦和失败者的悲伤,飘洒着得意者的笑容和破落者的泪水!这块竞技场,温存地留下了胜利者,也无情地淘汰了失败者。这块竞技场,使比尔·盖茨成为青年的偶像,也使更多的人成为后来者的铺路石。据日本人估计,每一个像比尔·盖茨的亿万富翁的背后,都站着近万名失败者。这块竞技场,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天生的贵族。
如果从空中来俯瞰这个竞技场上的风云变幻,就会发现有水流风转,电脑界的走势正被两股力量所拨动,一个就是硬件厂商的努力,一个是软件业的不断追求。而且电脑元器件的每个焊点上都记载着一系列的竞争,有时这种竞争是很严酷的。商业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竞争。IBM公司在推出PC机的时候,一下推出了两个小公司,一个是硬件领域的英特尔公司,一个是软件方面的微软公司。当他们三家合起来对付苹果公司的时候,利益是一致的,可是IBM PC成为市场上的主角以后,他就对微软和英特尔不再感冒了,先是冷落英特尔公司的80386芯片,继而是试图甩掉微软公司。
现代社会,智力竞争当数电脑业为最。在电脑这个行业中,年龄是个敏感的话题,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是20岁上下,否则精力、体力、想象力都不适合于电脑业,这一点一如体育界。乔布斯、比尔·盖茨、克拉克、杨致远、安德森……无一不是少年有成。在中国,看一看联想、巨人这些大公司的领导层,有几人超过30岁?中国的“微软软件”WPS研制人裘伯君成事也仅是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 要进入一个国家,需要通过它的国门。要进入一座大楼,需要经过它的大门。同样的,要进入因特网世界,也需要经由它的网络门户。网络门户提供各种各样站点地址,使用户很快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在网络时代要获取财富扩大“疆土”,便要通过网络门户来实现。
在众多网络门户中,最着名的要数雅虎(Yahoo)。它被视为网络时代成功的楷模,成为许多创业者崇拜的偶像。尽管雅虎创业不过三年,股票上市也才两年,但它的辉煌业绩足以令所有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通过雅虎进入因特网的人每月有4000万人,比收视率最高的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每周收看人数3000万人还要多。雅虎的股票成为天价,两年后已是1996年刚上市时的23倍。1998年8月25日它的股票价格为97.50美元,是1998年计划每股红利32美分的305倍,公司市值达91亿美元。连计算机产业盈利首户微软都感到震惊,因为它的股票价格才是其预期红利的52倍。据美国《商业周刊》1998年12月18日公布的数据,雅虎是1998年股票增值最快的公司,股值增长率达455%,居第二名。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Jerry Yang)创立的,他生于1969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他们喜欢在万维网上冲浪,并把他们所喜爱的站点编成一个名单以便寻找。有次他们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一名单在网上公布,供网友使用,并将这一名单叫做“Jerry'sGuidetotheWorldWideWeb(通往万维网的杨致远指南)”。没有料到这一行动大受欢迎,发生了轰动效果。于是,1995年他们便放弃了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从事创建网络门户的工作,并把主要站点的名单起了新名字“(另一层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缩写词Yahoo便成为这一网络门户的名字。 现在雅虎正面对着激烈竞争,竞争中最强大的武器便是其驰名品牌。有了它便有人愿向它投资,有了它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光顾。据统计,现在有51%工作中的网上冲浪者和42%家庭中的网上冲浪者在使用雅虎。预计2002年时雅虎的广告收入至少是所有网络门户总和的四分之一,这就是雅虎在竞争中的优势。
雅虎虽只有600人,但却正在开拓网络门户以往没有涉及的领域,例如要使门户通往电话、电视、字显BP机、掌上型设备等。1999年雅虎生动活泼的万维网网页将可以接受来自任何装置的往任何地方的访问。雅虎还向国外发展其业务,它正以9种语言在不同国家运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中国、德国、日本等,雅虎的信息流量中,大约有30%来自北美以外的国家。
由于雅虎不断壮大,它的股标价格涨势使微软都大吃一惊。雅虎股票涨幅为其1999年预期的红利增长率4.1倍,而微软的只有2.7倍。要使雅虎的股票能和微软一样物有所值,1999年它的盈利应增加66%,但分析家们预测它只能增加45%。另外雅虎自己也认为它的毛利率只能达到88%,而微软的毛利率可达到92%。尽管这样,雅虎的股票却更加走俏。这是因为人们看到了它的前景,认为它有潜力成为第一个因特网巨人。由于用以前的理论无法说明雅虎的股票何以会这样高,于是1998年7月10日有人提出信息业中的另一个法则“雅虎法则”。
在此之前,摩尔法则说明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但价格却降低一半。梅特卡夫法则说明网络的价值同节点数目的平方,也就是用户数目的平方成正比。雅虎法则说明金钱(财富流量)同信息名义价格和货币收入之间的比值存在内在关系。它用以解释雅虎股票在实践上背离工业社会的规则(即股票市值与物质资本市值应有一定对应),说明何以信息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会和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收入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别。
按照工业社会的理论,认为信息业不能创造财富,只有工业创造财富。雅虎这样高的收益,照理不应归他所有,是雅虎通过“心理”手段,把本应归于工业家所有的财富“再分配”给信息家。因此市场应当恢复秩序,雅虎的暴利应该被剥夺
3. 雅虎股票的市值
2000年,雅虎市值曾一度超过1250亿美元。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
而现在的市值如图
4. 关于yahoo!的兴衰
杨致远:十年玩出的YAHOO酋长
“仅仅是在1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改变了网民处理所有事情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凡的美妙体验。自始至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我们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去发现,去实践更多、分享更多、交流更多。”
继王安之后,谁是最令华尔街分析师兴奋的华人?如果非要挑出一个,那这个人就是杨致远(JerryYang)——雅虎的酋长(ChiefYAHOO!)。
1978年,年仅10岁的杨致远和弟弟KenYang牵着妈妈的衣角移民美国的时候,还是一个羞涩的小男孩。只是由于2岁就失去父亲,杨致远比同龄的孩子看上去更成熟、稳重一些,但是见过他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28岁的时候就能够成为纳斯达克的奇迹。
华尔街从不缺少奇迹!
玩出的YAHOO!
雅虎是杨致远和好友费罗(DavidFilo)玩出来的。
10岁之前,杨致远在台湾度过了童年。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是一位英语和戏剧教授,独自抚养着杨致远和弟弟KenYang。杨致远的姨母当时住在美国,为了孩子的教育和将来的发展,全家搬到了美国,定居于加州的圣何塞。
少年时代的杨致远,进入了美国的主流文化,性格变得逐渐开朗。
杨致远学习很努力,1990年考入斯坦福大学。他喜欢工科课程的严格性,并且深受“硅谷”的影响。尽管学校课程很紧,杨致远还是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无意中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为日后独当一面,驾驭一家轰轰烈烈的媒体公司奠定了基础。另外,杨致远还选修了经济类课程,他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将来办公司,这些可能会派上用处。
杨致远用了4年时间读完本科和硕士,在读博士时认识了费罗。在学习、工作和后来的创业过程中他们成为至交。
杨致远性格外向,喜欢交际;而费罗则是一个内向的人,从来不愿接受记者的采访,他只对技术感兴趣。杨致远说,他与费罗是最佳组合,“在商业意义上很难再找到比我们更好的互补型搭档了,我们彼此能相互体谅,虽说天性很固执,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彼此理解,表现得一点也不固执”。他们对世界、事理和技术均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甚至有共同的博士生导师,并且费罗就住他隔壁的宿舍。
面临毕业的时候,杨致远和费罗都为学习需要查找大量资料。“其实,我们当初的主意是个很平常的创意,就是在网上把一大堆网站收集起来,做一个搜索器,方便人家去找,去搜索。”
杨致远和费罗将他们的软件起名为“Jerrr万维网指南”。1994年秋季,它的访问量已首次突破100万人次。1995年,杨致远和费勒根据斯威福特所着的《格列佛游记》中的野兽将其站名取名为雅虎(YAHOO!)。
对于创业,杨致远认为就是起源于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其实现在谁都可以想到。但是,那是在1994年产生这样的想法,然后碰到一个愿意进行风险投资的人,拿出100万美元来做这个投入,然后再想办法去赚钱,就不是太容易了。
但是,雅虎确实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候,1995年成立的公司,1996年的收入就达到1800万美元,并于这一年成功上市。
不做CEO
与王安电脑的创始人王安对企业绝对的控制欲和权谋管理文化不同,杨致远和他的伙伴从一开始就把雅虎打造成了一家非常开放的公司。
1995年4月,在SequoiuCapital的资助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资产约400万美元。同时SequoiaCapital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总经理人选——蒂姆·库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于是,雅虎由库格来负责管理事务,费罗和杨致远就可以专注于研究工作。后来费罗负责技术开发,杨致远负责对外公关。
当然,雅虎最具价值的还是杨致远和费罗。杨致远比较外向,时常沉湎于过去。费罗正好相反,很内向,总是尽量婉拒记者的采访。
1995年秋,雅虎不得不展开第二轮投资战,此前虽有不少广告收入,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有限。这时日本的一家大财团Softbank开始向雅虎投资,这使杨致远的公司走向了新阶段。
Softbank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虎的。杨致远得知Softbank要投资非常激动,这正是在日本创建日本本土雅虎的最佳时机。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Lycos、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SequoiaCapital投资时的200倍。
“当我们创业时,就知道我们两人中谁也不会当CEO,我们知道两人谁也不会听对方的,因此我们得有第三方来仲裁。”他们准备找一个职业CEO。有人敲门了,但他说:“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名字。”两人一听,马上开门送客。如今,他们两人都是“YAHOO酋长”。
十年之路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3月2日,雅虎迎来了10周岁生日。作为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的庆祝活动之一,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TerrySemel)以及费罗等管理团队上午出席了纳斯达克股市的开市仪式,并一起敲响了交易钟。
回顾往昔,雅虎公司从一个一开始只是怀着使互联网世界更具秩序的简单想法、曾栖身于斯坦福大学一辆拖车中的小公司,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公认的互联网知名品牌,在全世界有着超过3.45亿的忠实用户。
在这10年中雅虎从互联网的巅峰到低谷,但一直坚持了下来。过去的10年中,有很多远胜于雅虎的互联网公司销声匿迹,如网景、Infosys……
杨致远说:“仅仅是在1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改变了网民处理所有事情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凡的美妙体验。自始至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我们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去发现,去实践更多、分享更多、交流更多。”
作为雅虎10周年生日庆典的一部分,雅虎还推出了《雅虎网络回顾展》专门网站。该网站通过99个目录、讲述互联网在过去10年中发展的重大故事。这些目录将囊括每一个或伟大、或微小的互联网发展瞬间,以此作为一个整体来庆祝这一媒体和产业,以及雅虎自身过去伟大的10年。
这些目录的每一单元都有一个自由交流论坛。在这里,雅虎的用户可以彼此间和与雅虎进行交流,来分享各自的记忆和观点。第100个目录模块将留给雅虎用户,请他们来书写自己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设想。毕竟雅虎目前走过的路,还只是互联网刚刚起步的阶段。
看好中国市场
雅虎进入中国五年,但一直惨淡经营。当eBay收购易趣,亚马逊准备进入中国的时候,杨致远坐不住了。他也希望通过收购完成雅虎在中国的布局。
2003年11月,杨致远与周鸿袆在香港达成协议,以1.2亿美元收购3721公司的全部业务,并把“土鳖”派的周鸿袆扶上雅虎中国总裁的位子。当时杨致远是希望通过周鸿袆达到“鲶鱼效应”,从而使雅虎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起来。
在雅虎中国的员工大会上杨致远曾发表讲话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正代表着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未来。
收购3721后,杨致远二次来到中国。每次都是深入到基层,看中国的市场到底怎么样。
杨致远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就拉着周鸿袆直接去了网吧,并认真看了好长时间。而第二次,杨致远一行到京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的时候,还特地去了上海的太平洋电脑市场,观看中国的电子零售业情况。
即使是这样,杨致远对中国的业务还是始终无法满意。雅虎在中国的门户计划也已经无限期搁浅。
当Google、MSN纷纷进入中国的时候,杨致远的心里怎能不急?
在软银总裁孙正义的牵线下,杨致远与阿里巴巴的马云走到了一起。
YAHOO发展历程
1994年1月,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filo创立网络指南信息库;
1995年3月,YAHOO公司成立;
1995年9月,获路透和软银投资;
1996年4月,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00年3月,推出B2B业务;
2004年1月,1.2亿美元收购3721;
2005年8月,中国区业务卖给阿里巴巴,两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关系。
从2001年开始,Microsoft、Yahoo 和 Google 就开始了收购竞赛,虽然那个时候的 Google 在 Yahoo 和 Microsoft 眼里还是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不值一提。但现在的 Google 已经在 IPO 上盖过了 Yahoo,人气上紧追 Microsoft 了。在 Web 1.0 时代,这三家公司经营的业务可谓井水不犯河水,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和搜索引擎,但现在时代变迁了,Web 2.0 让互联网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操作系统,旧有的模式和概念到现在都不再适用,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网络的进化让这三家巨头彼此纷争。大家除了加强自身产品的开发和战略部署之外,还不时地收购些小公司来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下面是三家公司从2001年到现在收购历史的时间线。
(点击图片,在打开的网页里面左右拖动鼠标,以Timeline 连续浏览)
从2001年到现在,三家公司一共收购了85家公司,价钱最高的应该算是 Google 在 2006 年10月收购的 YouTube ,16亿美金(股票,不是现金)。在这些收购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三家公司的发展策略:Google 偏爱搜索、统计技术的公司,最近还比较偏爱在线协同(Online Collaboration),例如 Writely 和 Jotspot;Yahoo 则对大型的社区和社会网络服务比较感兴趣,例如 delicious、flickr 和最近才购入的 Bix;说到 Microsoft,操作系统与 Office 这两个基本路线是肯定不能变的,如何将它们网络化(不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所淘汰)才是最关键的,所以就会购入 Groove Networks、ProClarity(智能商务) 和 DesktopStandard(Web Content Management)。
再这样继续下去,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基本上就被这个新时代的网络三巨头给包办了。不过互联网的架构天生就注定了对于任何参与者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新的模式和标准也并不是由哪一家商业公司来制定,任何概念和应用都要接受所有互联网用户的集体筛选,当这些筛选的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的变革浪潮也就到来了。所以说不准谁就成了下一个 Google。
网上找的一点资料 lz整理下啊
5. 雅虎的发展历史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于 1994年创立了雅虎。
1996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华尔街上市,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5亿美元,而YAHOO(雅虎)1995年的营业额不过130万美元,实际亏损63万美元,直到1996年底,才赚了区区9万美元。
1997年元月,《今日美国》为全国信息网的网络族筛选“内容最丰富、最具娱乐价值、画面最吸引人且最容易使用的网络站台”,结果发现“雅虎(Yahoo)”连续数周在内容最优良、实用性最高、最容易使用等项目上夺魁。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
2005年8月11日,雅虎投资10亿美元于阿里巴巴,同时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网站。
2005年、2006年,中国雅虎分获由IT风云榜评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风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搜索大赛“搜索产品用户最高满意度奖”等殊荣。
至2006年10月,多个国家雅虎网页主页已经推出新版面。已经推出并全面改用新版面的地区:美国(英文)、美国(西班牙文)、加拿大(英文)、加拿大(法文)、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英国与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印度、韩国、香港、中国台湾、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纽、中国大陆。未推出新版面的地区:美国(中文)、希腊、丹麦、荷兰、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芬兰、加泰隆、俄罗斯、亚洲、日本。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三。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达成股权回购协议。
2012年5月24日雅虎发布了自己的浏览器:Yahoo! Axis。
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以71亿美元,包括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阿里巴巴优先股,向雅虎回购17%股份。
2012年12月31日雅虎耗费成本9400万美元完成撤离韩国市场,这是新任首席执行官梅耶尔今年7月上任之后,雅虎第一次退出某个国家的市场。
2013年5月12日雅虎当地时间周五在Twitter上正式宣布自己在过去一周时间内已经收购了包括Astrid、 GoPollGo、 MileWise和Loki Studios在内的初创公司。通过这一系列交易,雅虎新增了22名移动行业企业家。
2013年8月20日中国雅虎邮箱已于2013年8月20日停止服务
2013年8月31日中国雅虎宣布停止,于2013年9月1日零时起,不再提供资讯及社区服务。原有团队将专注于阿里巴巴集团公益事业的传播。
2013年9月5日雅虎正式发布了公司新Logo,雅虎沿用了近20年的Logo也即将“退役”。新Logo中大写字母保持不变,保留了感叹号,但从整体来看,字体更为纤细。
2014年3月6日据GeekWire网站报道,雅虎宣布收购社交信息可视化技术创业公司Vizify。Vizify能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信息转化成可视化格式。
2014年3月雅虎宣布,将不再支持使用Facebook和谷歌帐号登录其多种服务。
2014年9月28日消息 ,雅虎今日宣布将关闭搜索引擎Yahoo Directory,以及Yahoo Ecation、视频分享Qwiki等服务。
2014年10月2日凌晨消息,据雅虎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该公司通过在阿里巴巴集团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中出售持股获得了94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2015年
2015年2月19日,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在旧金山举行的雅虎移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该公司在2014年的移动营收突破12亿美元,移动端月用户访问量约为5.75亿,雅虎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广告公司”。
6. 雅虎财经股票分时图
那都过时了,都取消了
7. 雅虎 股票历史数据 有哪几个 指标变量
行情数据源在上交所和深交所,需要购买,而且很贵!
像投资者平常看到的行情,是券商营业部所买,连到服务器,从而收到数据。
可以通过p2p数据接口进行连接查看数据
P2P数据接口使用说明
1. 压缩包包含四个文件,分别为P2P.exe,P2P.CFG,zlib.dll和使用说明.txt,可以解压到任意盘任意目录下使用。
2. 支持的行情分析软件有:
(1) 分析家2006,2005等,要求分析家主窗口标题最前面的几个字是"分析家 ",是否是破解版关系不大,
最好是下载分析家官方网站的正版分析家,网址是http://www.fxj.com.cn,
(2) 飞狐交易师,支持飞狐交易师,要求飞狐交易师主窗口标题最前面的几个字是"飞狐交易师"或"证券分析师",是否是破解版关系不大,最好是支持正版,用正版的。
(3) 大智慧新一代,要求大智慧主窗口标题最前面的几个字是"大智慧Level" 支持的版本号有 09.0226,08.0907,08.0801,07.0205 共四个。
注:如果分析软件的窗口标题不符合上面说的,则分析软件无法接收数据。
以上三个分析软件最好都是正版的,只要下载正版的软件,安装后,无需做任何修改即可使用。
接口再次说明一下,接口中的四个文件解压到任意目录下使用都可以,而无需解压到某个分析软件的某个目录下,或替代某个分析软件的某个文件。
接口完全是绿色的,无需安装,也不会在注册表中留下任何信息。
3. 每天9:15分以后用行情软件中的数据管理功能先清除当天的行情数据,然后把右下角“发送数据”发送数据前面的钩选上。
4. 如果不能在开盘前打开该软件,比如10点半才打开,那么该接口会自动补充10点半之前的行情数据,为了能够尽快的把前面的数据补充完毕,请把速度调节到100以上。
但如果是飞狐,则把该值调低一些,否则飞狐会来不及处理数据,把大量的数据放到内存中,造成飞狐使用内存越来越大,最后由于内存耗完造成飞狐或接口非法退出。
大智慧和分析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5. 收盘后,该接口具有白天行情的回放功能,回放前,最好先清除行情软件中当天的行情数据。
8. 雅虎股票问题
1995年4月Sequoia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在Sequoia的资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他们开始了4000万美元的集资活动,路透社和软银成了伙伴。其中软银买下5%的股权,使雅虎走向了新阶段,并开始共建雅虎日本网的计划。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Lycos、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资本”投资时的200倍。创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记录。
1997年,雅虎收入6700万美元,亏损2300万美元。从账面上看,这完全是一个失败的公司。但是在互联网上,它却是最大的明星。市场价值超过网景,升至28亿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过浏览器大王网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软体银行以四亿一千万美元脱手雅虎2%的股票,净赚三亿九千万美元,当年以一亿美元购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亿美元。
1998上半年 ,每个月至少有3000万用户访问 Yahoo!, 每天浏览下载量达到1亿页!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净收入为2,510万美元,收入为8,610万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强势增长。
1999年,杨致远和费罗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达到75亿美元。
浏览量从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亿增加到2.35亿,增幅达41%,同时注册用户数量从3,500万人增加到4,700万人。2月份用户增长率是前十名网站中最好的,并且是整个网络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9. 雅虎财经网页中,股票的历史成交价格怎么查(开盘,最高,最低,收盘)
改版后的雅虎财经,股票历史成交价格确实不象以前那样熟悉了,感觉不是在主页上能够找到的,希望我们都一起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