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野村控股和雷曼的文化差异
自野村去年9月收购了雷曼兄弟的国际业务后,两公司间的文化和企业差异就不断暴露出来。在高管薪酬、决策速度和在工作场所对待女性等方面都出现了对立情绪
② 野村证券的并购雷曼
野村证券已决定整合日本和Asiaex-Japan(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股票业务,以此来创建一个真正的泛亚太商业模式。
最新的消息是,野村控股已经在人事安排上组建了新的领导层。
现任野村控股Asiaex-Japan股票主管的TomoyukiTeraguchi担任了亚洲股票业务的整合过渡负责人。
同时,野村控股也任命了SigurbjornThorkelsson为新的亚太区包括日本在内的股票业务主管。1992年,他在纽约作为一个股票衍生产品交易员加入雷曼兄弟,
野村控股表示,新的领导阶层无论是在为商业提供更多的有价值服务方面,还是为客户提供商品上,都是强强联合。“这个问题和他们来自哪里无关,而与他们是谁相关。关键在于补充实力,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野村控股也承认:“股票市场的资深管理团队现在已经就位,他们会与全球股票主管HiromasaYamazak团结合作,加速整合过程的进行,然后保证我们的股票业务在全球的发展。”
实际上,消息人士称,野村控股还向部分银行人士提供2009年奖金方案。
野村控股还表示将雇佣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子公司LehmanBrothersInternational(Europe)的固定收益部门的150名员工。这些雇员将加入其固定收益业务,即普通交易部门和其为客户处理结构化产品的解决方案的业务部门。 “我们计划逐一检查办公处,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整合员工和业务。作为一个金融公司,我们把员工看作非常重要的财产,相信这仍将是我们今后的方向。”野村控股称。
据报道,野村控股高层管理的特别顾问SadeqSayeed表示,野村控股将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奖金,而野村控股将保留很大一部分员工,但同时承认一些员工将离开公司。
此外,野村控股已同意收购雷曼兄弟的印度后台业务。雷曼兄弟在印度拥有约2000名员工,大多在孟买附近的Powai。Powai业务主要涵盖软件开发和后台支持,不包括在此前野村控股2.2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亚洲业务的交易中,因雷曼兄弟此前计划单独出售该业务。
“雷曼兄弟的人才非常抢手,特别是在中国区和一些重要的行业领域,我们当然很有兴趣了。”一家欧资投资银行亚洲区主管直言不讳。
事实上,行动已经开始了。瑞银集团日前表示,公司已聘请四位曾在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任职的石油及天然气领域的银行业人士,从而对野村控股挽留雷曼兄弟原雇员的计划构成打击。
③ 野村证券就是野村控股吗
http://wiki.mbalib.com/wiki/%E6%97%A5%E6%9C%AC%E9%87%8E%E6%9D%91%E6%8E%A7%E8%82%A1%E5%85%AC%E5%8F%B8
---
是
④ 美国对冲基金爆仓对市场影响几何
美国对冲基金爆仓这一事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削减向基金及其他投资者提供的融资额度,推动资本市场去杠杆化,进而加剧市场波动。但分析人士表示,尽管该事件造成诸多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引发股市波动,但应不会触发大规模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公司斯奎尔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罗尼·内姆表示,因基金清盘而出现的大宗交易可能在本周给市场带来一些波动。
不过,美国市场研究机构贝斯波克投资集团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此事件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外汇交易商欧洲货币交易公司分析师西蒙·哈维说,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事件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依然有限,受到影响的仅限于部分公司。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3月29日表示,已经开始监测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保证金违约事件,并与市场参与者保持沟通。
(4)野村控股股票走势扩展阅读
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因未能及时补足交易保证金而遭到强制平仓:
3月26日,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因未能及时补足交易保证金而遭到强制平仓,导致包括多家美国公司在内的一些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向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提供融资的国际金融巨头预计将遭受较大损失。
日本证券业巨头野村控股29日发布消息说,其美国子公司在26日与美国客户的交易中可能出现巨额损失。按当日市场价格计算,野村控股将向该客户索赔约22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瑞士信贷也表示,这一事件将对其今年第一季度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德意志银行对媒体表示,该银行大量抛售了与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相关的股票,但损失不大。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则表示,没有因此次事件而遭受重大损失。
⑤ 美国金融危机为何会冲击日本市场
美国金融风暴日益蔓延,病急乱投医的美国投行们恐怕现在最急需的就是外界“帮助”,这时,“活雷锋”日本金融机构出现了。
9月24日,日本最大证券公司野村控股株式会社宣布,收购雷曼兄弟在欧洲和中东的股票,此前两天,野村证券还收购了雷曼在亚洲的业务。分析人士称,此次收购将助野村证券的海外收入提升。预计到2011年,其海外收入占比将增加到30%以上。
这只不过是日本金融机构对华尔街抄底的最新动态。9月22日,日本最大的银行集团——株式会社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宣布,将收购摩根士丹利10%-20%的普通股。与此同时,瑞穗也宣称将投资美林……一时间,日本人的身影再度站上华尔街。
“日本金融机构这次大肆收购美国投行是个不错的机会,但风险也不可小觑。”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表示,美国金融危机给了日本公司抄底的极好机会,但由于危机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美国政府的救市能否起到效果都还不确定,所以风险也相当大。
这次日本金融机构的大方出手,不禁令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幕:许多日本企业一掷千金收购美国着名的圆石滩、洛克菲勒中心等标志性地产,并且放言“买下整个美国”。但最终日本人并没能买下美国,他们只是为美国债务埋单,落了个人财两空。这次是否会重蹈当年覆辙?
“日本企业这次能否如愿尚难下结论,但其风险相对可控。”宋颂兴表示,这次日本的收购显得比较小心,其主要目标是收购这些投行的亚太业务和欧洲业务,对于危机最严重的美国本土业务基本上没有涉及。
以前日本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其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欲望迫切,但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在人才方面准备尤其欠缺,导致了其最后的失败。现在,日本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其人才准备和国际经验都已今非昔比,所以成功的概率更大些。
和日本企业并购美国投行的实际行动相比,中国企业收购美国资产的动作则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中国企业是否应趁机收购美国投行?
“中国应适当参与收购,这不是从赚钱的角度考虑,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宋颂兴表示,中国现在的情况有些像当年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也有出去收购的愿望,但由于人才储备不够,企业也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大规模收购美国资产不现实,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⑥ 日本野村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
1925年12月25日从大坂株式会社野村银行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野村证券。
1926年1月正式营业。 1946年总公司移至东京。
1949 年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正式会员。
1961年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大坂证券交易所、名古屋证券交易所上市。
19664年 电子计算机部分离出来,成立株式会社野村电子计算机中心。
1985年野村商务服务株式会社成立。
1993年 野村信托银行株式会社成立。
1999年11月 野村企业信息子公司成立。
⑦ 雷曼事件的发生过程
2008年6月12日,雷曼宣布:荷勃特·迈克戴德将接替约瑟夫·葛里高利任首席营运长,同时首席财务官埃林·卡兰由伊恩·劳伊特取代。有评论称此次换将是雷曼的无奈选择,这两名被炒鱿鱼的高管实际上是为整个公司管理层扛起了黑锅。此前两天,雷曼爆出二季度(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预计亏损额约28亿美元,即每股收益-5.14美元。6月12日消息公布当天,雷曼股价下跌4.42%,收于22.70美元。
2008年6月30日,雷曼兄弟公司股价下跌至19.81美元,跌幅高达11%。至此,该公司股价已跌至2000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雷曼兄弟财务状况的信心跌至谷底,以及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引发出售传闻是该股股价此次创出八年新低的主要原因。
2008年7月11日,雷曼兄弟股价报收于14.49美元,大跌16%,起因为市场传言称其可能会受房利美和房地美事件的重大打击而步贝尔斯登后尘。
2008年7月22日,华尔街上最热门的消息莫过于高盛操纵贝尔斯登和雷曼股价,该消息迅速成为纽约金融界人士在周末聚会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2008年9月7日,有报道称,长期任职的雷曼兄弟欧洲和亚洲业务主管杰里米·艾萨克斯将于今年年底离任。此外,雷曼兄弟欧洲及中东首席运营官伯诺伊特·萨瓦雷特和固定收益部门主管安德鲁·莫顿也将卸任。
2008年9月10日,财务报道显示,雷曼兄弟当年第二季度损失39亿美元,是它成立158年来单季度蒙受的最惨重损失。
雷曼兄弟决定出售旗下资产管理部门55%的股权,并分拆价值300亿美元处境艰难的房地产资产。另外,代表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律师MartinBienenstock在法庭听证会上称,该行在向雷曼兄弟索取15亿至18亿美元的债务。
2008年9月12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宣称美联储不会援助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股价也因此下跌13.5%,收于3.65美元,下跌至14年来的新低。9月13日,最后的救命稻草,代表美联储意志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拒绝了雷曼的并购意向;2008年9月14日,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ISDA)宣布允许投资者冲销与雷曼相关联的信用衍生品以避免卷入雷曼破产后引发的巨大漩涡中。 2008年9月15日凌晨1点,雷曼兄弟公司只得宣布申请11号破产保护法案。雷曼超越了1990年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的破产规模,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破产案从此诞生。需要指出一点,在11号法案下申请破产保护与直接申请破产是有所区别的。直接申请破产意味着企业旋即彻底死亡而不再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只剩下被清算关张一条路;而申请破产保护则意味着公司可以在未来几个月内重组业务,死马当活马医,尽可能争取再度赢利。破产公司仍可照常运营,公司管理层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其股票和债券也在市场继续交易。
自雷曼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于2008年9月17日宣布,出资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纽约总部、两个数据中心以及部分交易资产。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 NMR)则在9月22日、23日与雷曼兄弟连续签署两项协议,收购雷曼亚太地区业务(除韩国以外)及其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业务。法国电力业巨头法国电力(Electricite de France, EDF.YY)旗下子公司EDF Trading Ltd9月29日表示,法国电力已经同意从雷曼兄弟手中收购下属公司Eagle Energy Partners I, L.P.,此举旨在优化法国电力旗下燃气供应业务。同日,私人资本运营企业Bain Capital LLC和Hellman & Friedman LLC与雷曼兄弟达成协议,将出资21.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旗下包括Neuberger Berman在内的多数投资管理业务。同年10月3日,野村控股第三次与雷曼签署协议,同意收购雷曼兄弟的印度后台业务。曾经辉煌一时的雷曼在不到三周的时间里已经被肢解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了。至此,雷曼终于彻底坠入谷底,再也无法重见天日了。
⑧ 麦道夫成功让半个世界上当,骗取500亿美金后最终结局如何
伯纳德·麦道夫,曾经是华尔街上一个富有传奇性的名字,人送外号“金融界的巫师”,是美国人眼中的传奇英雄。他凭借着犹太人的绝顶聪明,一手导演了美国至今为止最大的金融诈骗案。这是怎么回事呢?麦道夫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伯纳德·麦道夫)
直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为应付这场危机,要求从麦道夫的投资公司里赎回资金,这才让麦道夫惶恐不安。因为在金融危机中,他的公司里只有撤资者,却鲜有投资者,公司的资金链几近断裂。
2008年12月初,担任公司总经理的小儿子安德鲁向麦道夫汇报,欧洲客户要求紧急调用70亿美元,用于应付金融危机。这成了压垮麦道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麦道夫向儿子们坦诚了整个骗局。于是,“华尔街巫师”成了“华尔街巨骗”,他成功忽悠了半个世界。在其公司的4800个投资者账户中,上当受骗者遍布亚、欧、美洲,甚至包括一些慈善组织和国际机构。
当然了,美国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个别对冲基金公司损失近80亿美元,还有不少犹太学校和慈善组织也损失惨重。据事后调查的政府部门估计,这些机构的损失可能上百亿美元。
在欧洲,汇丰银行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西班牙的金融巨头桑坦德银行亏损30亿美元;瑞士金融业更是遭受重创,估计亏损超过50亿瑞郎。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部分金融巨头也深受其害,野村控股损失了近300亿日元,韩国的人寿保险公司也有1亿美元打了水漂。
2009年3月12日,经过近4个月的调查和庭审,麦道夫终于低头认罪。检察机关对他提起了11项罪名指控均成立。最终,70岁的麦道夫被判处150年监禁。
入狱后不久,麦道夫提出了人道出狱的申请,理由不外乎两点:一是他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二是他在狱中遭受了心理折磨,也算是对受害者偿还了。
不过,麦道夫的这个申请无异于痴人说梦,相对于那些被他骗得一贫如洗的人来说,这点心理折磨根本算不得什么。更何况,还有个别受害者为此选择了自杀。
麦道夫没有获得保释。不过,据说他在监狱中还过得不错,他不再是那个千夫所指、被人唾骂的对象,而是如明星一般受人追捧。
⑨ 澳元为什么走势变强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11月30日宣布将人民币作为除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时刻,意味着人民币已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短线上涨,美元走高,欧元和英镑下行。
IMF此后确认,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超出日元和英镑,但低于外界预期。在今年7月的初步评估报告中,IMF工作人员曾估计人民币的权重将在14%-16%。
新货币篮子要到2016年10月1日才开始生效。今年8月,IMF宣布将当前SDR的货币篮子有效期将从12月31日延长9个月至2016年9月30日。
对于国际市场上人民币使用的短期影响,IMF亚太部门主管李昌镛(Changyong Rhee)在周一的电话会议上对媒体表示,市场对未来人民币的需求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后,受欢迎程度上升,需求会相应上升。但也有认为,加入SDR后,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开放,会出现资本流出的情况。因此两种方向的影响都存在,“净影响”目前还很难判断。
IMF总裁拉加德表示,“执董会关于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决定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对中国当局在过去多年来在改革其货币和金融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认可。”
市场有观点认为,在人民币加入IMF储备货币行列之后,澳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会受到影响。
渣打银行预计,得益于人民币被纳入SDR,未来五年流入中国的资金将达到1.1万亿美元。瑞信、法国巴黎银行和日本瑞穗银行均认为,澳元将是人民币吸引外资流入的一个受害者。被海外投资者视为人民币替身的澳元会相应“失宠”,管理外汇储备的经理可能削减澳元持仓,中国国债会比澳大利亚国债受青睐。
近期有观点认为,澳元虽然在本季度成为表现最好的发达国家货币,但这一涨势注定将要失败,人民币纳入SDR的一个输家是澳元。对此,瑞信驻纽约的首席全球外汇策略师Shahab Jalinoos表示,过去,澳元与中国经济周期的紧密联系使澳元被当作人民币的替代品。现在,这些央行可以直接选择人民币债券,而且人民币与澳元国债收益率相当甚至更高。同时他也指出,澳大利亚并不在大多数国家的贸易中占大头,其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是有限的。
“澳元近期的涨势不太可能持续,因为在美联储势将启动加息的当下,市场低估了澳央行将再度降息的可能性,”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驻悉尼的策略师Joseph Capurso称。“中国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些因素都不支持澳元持续走强。”
然而对于上述人民币入SDR会冲击澳元地位这一观点,及对澳元之后走势的预测,澳联储(RBA)并不认同。澳联储助理主席德贝尔(Guy Debelle)上月曾表示,投资者持有澳元,并非作为人民币的替代品,人民币纳入IMF储备货币行列短期内不会影响流入澳大利亚债市的资金。
德贝尔指出,投资者持有澳元是为了在美元、欧元和日元这三个G3货币以外实现多样化。他说道:“我认为,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当中包括澳元是出于其他原因,不是作为人民币的替代品。”
对于人民币入篮是否会给澳元带来冲击,野村控股(Nomura)驻悉尼策略师Andrew Ticehurst说:“我觉得大家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探寻澳元贬值的深层原因。澳元下挫是因为可能爆发地区性货币战?还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似乎将继续走低?亚太地区是否会出现更多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