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1年11月股市行情如何,趋势怎样
在股市行情和订盘上,有一个软件可以帮你:
瑞易股票值班员(瑞易股价提醒系统):股市有了动向,只要达到主人设置的要求,它就会在1-15秒以电脑图标闪烁、语音 和 短信 方式向主人报告。随时随地都能收到它的消息,绝对不错过任何机会,看准就下手,收获真不小。这个软件有着非常友好和通用的界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实实在在监控市场动向,使你受益。
下载:http://hi..com/%E7%BD%91%E8%BD%AF%E5%A4%A7%E5%B8%88/blog/item/0d8a58b6439a7d6e8ad4b2e3.html?timeStamp=1321897500587
B. 最近(10-11月)股市发生了哪些事
次级债疑案 评近期全球股市持续下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15:26 安信证券
安信证券 程定华
次级债分为原始次级债和衍生次级债,前者反应的是实体经济的变化,后者主要体现金融市场的波动。
我们判断次级债的实际违约率仍处于可控状态,危机的诱发因素并非来自实体经济的恶化,而是风险溢价的过度下降导致衍生次级债处于亏损状态,并引发短期流动性的剧烈缺失。
注资和减持海外高β资产成为应对流动性缺失的主要手段,后者导致欧美投资者对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从估值和流动性角度,我们判断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应对此次流动性风险,不会遭到致命打击。
我们估算美国道琼斯指数有能力支持12000点的水平,预期美国股市将在下周结束调整。一旦美国的流动性问题得到解决,欧洲、亚太的压力将大减,并于随后相继完成调整。
A股重估的基础仍然健康,但国外风险溢价上升导致估值的系统性下降,仍将通过H股这一桥梁对国内形成牵制,短期内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将受到制约,并影响指数的表现,重估将更多地通过结构调整的方式展开。
近期,美国次级债问题导致国际市场股市持续大幅下挫,造成投资者谈“次”变色,A股市场也间接受到影响。次级债到底是什么洪水猛兽,以至于有如此大的威力?
1.何为次级债?
简单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即可获悉,次级债本义指次优级抵押贷款证券,是相对优先级抵押贷款证券而言的,其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申请者主要是那些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贷款利率也相应比一般抵押贷款高。
但是,只了解上述书本定义是不够的,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为规避风险,银行放出的次级债往往会通过住房贷款公司,以MBS、CDO等形式转让掉,而且可以多次转让,由此产生的衍生金融市场规模远大于“原始”的次级债,两者之和才是次级债准确的定义。
2.什么导致了次级债危机?
了解上述定义对于我们分析次级债危机具有重大意义,谈到次级债,相信投资者会很快联系到经济增速放缓、房价回落、利率重置等关键词,并认为其是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原因,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知道,美国经济的放缓始于2006年,房价回落更早,2005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利率重置则每年都有,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联储就开始关注次级债的违约风险,如果上述因素是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原因,为什么直到至少一年后的2007年7月才爆发?难道成熟的美国市场敏感度竟然如此之差?
其实不然,因为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的是原始次级债市场,比如违约率上升等,但这并不足以导致危机的发生,首先次级债在银行抵押贷款中的比重并不高(大约8%),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就更低。而且,自2Q2006开始,商业银行明显放慢了抵押贷款的投放速度,其占总资产的比重出现缓慢下降(图1),结合实体经济的表现,我们判断银行体系的原始次级债总体处于可控的状态。因此,次级债危机来自衍生次级债市场。
图1、美国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占总资产比重(%)
观察图2,答案是比较清楚的。虽然自2006年以来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逐步攀升,但危机的产生与其说是违约率的失控,不如说是金融领域的投资者忽视了基本面的变化,在违约率上升的同时(而且这种上升趋势是可预见的),市场的风险溢价持续下降,并在今年一季度晚些时候降至接近违约率的水平(意味着投资抵押贷款的收益率是0),并导致2.27的发生。在经历短暂的调整后,风险溢价继续大幅下降,考虑次级债违约率的上升趋势,2007年6月底时,风险溢价已经明显低于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投资抵押贷款成为赔钱的买卖,终于导致7月份的危机。
3.次债危机的传导机制正因为次债危机来自衍生品市场,所以首先趴下的是房屋贷款公司,其次是对冲基金,其结果有两个:一是风险溢价大幅反弹(图3),二是市场流动性缺失。流动性缺失的解决途径有二——市场拆借和资产结构调整,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各大央行的注资行为,也看到了国际股市等高风险资产价格的下跌,结合同期美元汇率的升值,可以肯定地是,投资者为弥补缺失的流动性,正在大规模减持海外资产以美元的形式调回国内。
观察风险溢价的变化(图3)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已反弹到5%,接近2005年的水平,对此,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国际资本市场是否有能力承受这种风险?是否会扩散到实体经济?图4显示,全球股市PE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在20以下,尤其欧美股市的估值甚至低于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全球流动性远好于1997年的时候,我们判断国际资本市场有能力应对此次流动性风险,不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我们预期此次危机的连锁反应起于美国,最后也将在美国终结。我们估算,由于业绩的增长,考虑估值的变化,美国道琼斯指数有能力支持12000点的水平,加上海外资产的持续回流,我们预期美国股市将在下周结束调整。一旦美国的流动性问题得到解决,欧洲、亚太的压力将大减,但是由于其风险偏高(尤其亚太地区),此次资产配置调整的结束要稍晚一些,但最晚也会在两周内结束。
4.对A股的影响回到国内市场,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封闭,我们认为欧美次级债危机并不对中国构成直接影响,但它是否会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的重估?如图5所示,国际市场的变化大约从两个方面影响A股市市场:一是实体经济,二是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由于我们判断次级债并非真实的坏账损失,欧美实体经济并没有失控或出于意料地恶化,OECD领先指标也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先后见底回升(图6)。
它并不会影响到国内顺差的持续流入,重估的基础仍然健康,但国外风险溢价上升导致估值的系统性下降,仍将通过H股这一桥梁对国内形成牵制,随着A股相对H股溢价的攀升(图7),短期内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将受到制约,并影响指数的表现,A股的重估将更多地通过结构调整的方式展开。
C. 股票600917,11月18日走势分析
600917,没什么好说的,新股三连板,继续拿着,明日没收阳就可以考虑出掉,收阳还可继续持有。
D. 每年11月至12月大盘走势,适合炒股吗,吵哪些板块
按照目前的走势看,2013年会走成震荡上行的格局。城镇化、券商类的个股个人觉得有戏,建议关注券商类个股。
E. 11月股市中阳完美收官,A股12月股市行情怎么看待
11月的收官之战大盘尝试挑战3458点未果,最终出现冲高跳水,12月新的行情已经开启,随着11月份大盘持续上涨收了一根中阳月K线,大盘已经运行到关键时刻了。
根据当前的A股大盘所处的位置,对于12月的行情既期待又担忧,因为12月份的大盘方向还不明确,所以我个人对A股12月的行情有两个看法:
(1)大盘由于当前面临重要关口,如果接下来大盘放量强势突破3458点,后面的行情继续看好,12月份的行情看涨,不排除继续上攻3587点,开启真正的牛市行情。
空仓观望,等待大盘出现新一轮调整之后,有止跌迹象之时可以大胆低吸。最明显的指标就是什么时候券商股迎来涨停潮或者大阳线拔地而起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该进场低吸的信号。
汇总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12月份的行情还不明朗,目前还不敢去预测的具体走势。因为大盘当前最大的变数就是3458点这个关口,能否突破决定12月份的整个月方向。
所以当前最好的操作就是持股不动,耐心等待大盘最终选择方向,不管12月份大盘选择上走还是下走,都会做好两手准备,遵从趋势而为之。
F. 11月股市走向
第十六点-2009.11.02:先祝福创业板的投资者周一能出到货^_^.29日来一个2960牛熊分界收盘.30日刚突破5日平均线之后打压回落,来一个60天线2995平衡收盘-_-!!主力戏弄散户中..主力也不可以超越界限..界限一下..主力也难以拉起来.
预计11月行情适合短线操作-.-震荡范围2780-3240点.
2009.11.04日是变盘之日,预计近期出现一个底位之后反弹.
创业板在两个跌停之后会涌现出机会来!
大盘要拉升是少不了-金融与地产的.下周密切关注^_^
G. 11月的股票中国神话升跌走势
短期内完全不可能上涨
上市时大涨的理由是有所谓的资产注入,但却是几年后的事了,完全有可能用一年时间先跌到40.50,然后再涨回去,你能忍受一年不赚钱还进一步亏钱吗?
H. 请教一下11月27日股票暴跌后的原因和未来走势
不建议割肉,下周是以震荡整巩为主,然后继续上冲,每日的分析你可以去我的空间上看,个股上需要分析可以通过网络HI联系,我给你发一个大盘图做参考:
I. 600066股票11月走势图
自己可以通过股票行情软件查看的。
J. 08年十月,十一月股市将如何走势
很不乐观请谨慎的投资者回避.
翻翻历史记录吧,没有一次降印花税带来过反转,只是减缓熊市的步伐而已,使更多的场外资金介入被套,机构顺利减仓.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不解决1800也不是底.
中国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资者也不在意所谓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撑大盘的左右,近期从机构到媒体再到股评一边倒的喷多,感觉以前的大小非、中国经济经历的全球性危机似乎根本没存在过一样,对投资者来说也再也不是威胁了,只要未来继续出“所谓”的利好那投资者就会疯狂的介入搏杀,而利好的真实性和水分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去验证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汇金公司增持200万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户比它买得多多了),中国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万股的消息就没人去关心该消息的全部真实性(当天大单买入一共才4100万股,加散户买入的所有买入也才5100万股,这6000万股怎么买的?)增持现在还只是个象征性的动作而且里面充满的虚假数据,只不过已经被大盘涨得没股可买这种心态左右的散户会去关心这些数据中存在的猫腻吗?美国降税在中国也成了重大利好,成了炒作理由,难到投资者没想到美国之前承诺的7000亿救市资金降税后从哪里来,本来还可以通过提高税来抽取(现在是降税)一个利空在中国成了利好。而美国最新的国会表决结果是该7000亿救市提案被否决,引发了全球股市暴跌 ,这其实也是预期之内的,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投资者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引起了老百姓和很多大的势力集团的抵制,为什么投资者赢利的时候没有纳税人的份,亏损时却要纳税人去买单.这次否决该救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民意在里面.如果无法在现在将风暴刹住车,像雷曼这类超大型巨头破产可能也只是开始而已.
首先救市就需要钱来救,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做为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美国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事,欠的外债数十万亿没法还完的情况下,经济又出了问题,美国是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个可以靠强大的内需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但是这次正好出问题的是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问题,所以这和上次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不可同一而语,如果这次危机在美国捉襟见肘的救市资金下扩大成全球金融危机,那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美国可能经历超过5年的经济衰退,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冲击只是开始而已,并不想中国政府安慰中国民众的豪无影响,后续负面影响必将陆续显现出来,中国扩大内需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就算这7000亿能够顺利通过也很难扭转现在美国国内的资金面,首先房地美这两个企业带来的负债就是近2000多亿,雷曼公司就是6000亿,而这次宣布破产的华盛顿银行又带来了近3000亿的负债,而既然这次危机才开始,破产公司的步伐就不会到这里停止,后面可以预期还会有很多美国的经济巨头纷纷倒下,美国哪里来这么多钱救市??所以中国政府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当然对中国股市的考验也才开始,希望中国股市能够顶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吧. �0�2
在机构给散户描绘美好未来时让散户去抄底时,机构在干吗?
TopView数据显示,与游资的坚决做多形成鲜明对比,上周五大盘涨停当天基金买入36.832亿元,卖出70.692亿元,净抛出资金33.861亿元,而净买入最多的一类投资者为散户;周一,机构一天净流出资金随着大盘放巨量的同时放出天量,占主动抛盘的绝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营业部竟全部为净卖出!
机构机构这么看好后市干吗在鼓励散户大胆抄底的同时自己却疯狂减仓,现在只能够用疯狂这两个字来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货再配合一个个新的利好谣传(市场谣传节后将推出融资融券及T+0)(我反复给中小投资者提过,国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时候是偷袭不是提前让社会知道,有哪次不是这样?回忆下吧!也就是说该谣言可能和前期谣传了利好一样说不准全都是机构造出来配合出货的而谣言的结果都这只有一个,如果节后无法兑现那等待中小投资者只有风险)7、8月份利好满天飞了2个月都没出来可能还记忆忧新吧谣言利好的时候可能就没利好,当利好谣言破灭消失市场跌出恐慌来了没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会出来,永远站在大多数疯狂投资者的对面可能也是理智之举!在大多数人疯狂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时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没有坏处。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经理很清楚现在世面上的所谓利好都是可有可无的,不影响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坚决减仓,不过他们做得绝的是把不影响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实质性利好给了个人投资者太多希望。
汇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该公司这次在二级市场象征性买入股票有托股价的嫌疑,因为该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银行为例如果现在不托股价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国银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时候可能还会被腰斩的可能,那该公司的利润可能继续大幅度缩水到成本价附近,那该公司的战略投资就可以算是失败了,以3块为例该公司如果不托股价,任由股价跌到2元,那现在的3540亿市值可能缩水为2360亿,而这和该公司在股价最高时的10000亿比已经损失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价是为了在解禁期到期后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抛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数人考虑的看好后市长期投资,这也是被市场逼的,而且股价也不会回到大多数人被套的位置,因为该公司就是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级大非”,散户跑了它股票卖给谁?汇金购进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场将又赚一笔如此循环往复!老百姓的钱继续被吸进去填补央行对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文数字注资损失,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用于国有企业因制度和机制的原因产生的亏损也遭到部分学者专家的质疑。)<该消息短线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后,该公司不承诺不抛售股票并长期持有,那该消息在未来可能成为重大利空,因为该公司可能给股市带来近8000亿左右的抛压盘,股市能够承受得起吗?而国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回购自己的股票也很不现实很多国有企业亏损继续生存都很困难,真的有这么多钱把企业奈以生存的资金来买不知道底在那里的股票,而放弃正式的经营?>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破18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低点. 而2270是这次反弹的第一压力位(已经突破后市能否守住是关键,守不住逢高减仓了),2500是第二压力位,如果在该点位大盘就突破不了开始扭头向下了。见好就收吧。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
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足够消灭主力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大规模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