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远景能源股票代码是多少
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没有股票代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O.,LTD.,全拼为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远景已陆续完成在丹麦奥胡斯、美国休斯敦、日本大阪、中国无锡、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全球战略布局。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是中国风电企业在丹麦最大规模的研发机构。
拓展资料:
一、买股票流程:
1、开户
本人带身份证,90元钱,到任何一家证券营业部开户,办股东卡。记住你的账户号码、密码(钱转出要用到这个密码)。开户时一定协商好交易的手续费。
2、办银行卡
在证券营业部指定的银行开户,记住密码(钱转入要用到这个密码),存入你要炒股的资金,签订第三方委托协议、权证交易协议。
3、银证转帐
按照证券营业部给你的一张说明,打电话把你存在银行的炒股资金转到你的股票账户上。
4、下载交易软件
按照证券营业部所属的证券公司,下载股票交易软件和行情软件,安装到你办公室、宿舍、家里的任何几台电脑中。
5、开始交易
进入交易软件,开始交易。点击“股票交易”,填写营业部、股票帐号、密码,就可以进入交易程序了。
输入股票代码、多少股、多少钱,“确定”,就可以等待交易成功了。
注意:股票买入最低100股、或者100股的倍数。2022年最便宜的股票也是2元多,加上0.2%到0.7%的手续费,得300元以内就可以。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
⑵ 谁能介绍一下休斯敦的能源工业。如果是英文那就最好了
Energy Instry Overview
Houstonis the U.S.energy headquarters and a world center for virtually every segment of the
oil and gas instry including exploration, proction, transmission, marketing, supply and technology.
Houston's high concentration of energy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has meanta large number of relocations to the Houston region since Shell Oil left New York for Houstonin 1971. Energy firms relocating to Houston in recent years include:
o BP America Inc. centralized its U.S.headquarters in Houston by moving personnel and
positions from their Chicago office (2007);
o Calpine’s headquarters were moved from San Jose, California to Houston(2009);
o CITGO Petroleum Corporation relocated its corporate headquarters fromTulsa(2004);
o Conoco Phillips selected Houston as headquarters after the merger of Houston-based
Conoco Inc. and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of Bartlesville,Oklahoma(2002);
o Direct Energy moved their corporate headquarters from Toronto, Canada to Houston(2012);
o GE Oil & Gas, based in Florence,Italy, selected Houston as their headquarters for the
Americas(2008);
o Heartland Oil and Gas Corporation relocated its corporate headquarters from Denver(2007);
o Nexen PetroleumU.S.A.moved its headquarters from Plano, Texas to Houston(2012);
o Schlumberger relocated their U.S. corporate headquarters from New York(2006);
o Vestas Wind Systems selected Houston as its U.S.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8).
More than 3,700 energy-related establishments are located within the Houston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including more than 500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firms,
more than 150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establishments and hundreds of
manufacturers and wholesalers of energy-sector procts.
Houston is home to 40 of the nation’s 145
publicly trade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firms, including 11 of
the top 25; nine more among the top 25 have subsidiaries, major divisions or
other significant operations in the Houston area.
The nine refineries in the Houston region proce 2.3 million barrels of
crude oil per calendar day – approximately 50 percent of the state’s total
proction and 13.8 percent of the total U.S. capacity.
The logistics for moving much of the nation's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across
the country are controlled from Houston. Sixteen of the nations 20 largest US interstate oil
pipeline companies have a presence in the Houston region that includes corporate or divisional headquarters
or ownership interests. These 16 control 69,866 miles or 47 percent of all U.S.oil pipeline capacity. Seventeen of the nation's top 20 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companies have corporate or divisional headquarters in Houston, controlling 126,085 miles of U.S.pipeline, which is 64 percent of total U.S.pipeline capacity.
In Nov’ 2012, according to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the Houston MSA held:
o 28.3 percent of the nation’s jobs in oil and gas extraction (53,400 of 188,800);
o 10.4 percent of jobs in support activities for mining (40,700 of 390,300).
Houstonis the Permanent Secretariat of the World Energy Cities Partnership (WECP), a
collaboration among 16 energy cities world wide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network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⑶ 安然公司简介
安然有限公司(股票代码:ENRNQ)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目前公司的留守人员主要进行资产清理、执行破产程序以及应对法律诉讼,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成长
安然公司(台湾译安隆)成立于1930年,最初名为北部天然气公司,是北美电力电灯公司、孤星天然气公司以及联合电灯铁路公司的合资公司。1941至1947年间,随着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权渐渐分散,到1979年,InterNorth Inc.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取代北部天然气公司在纽约证交所挂牌。 1985年, InterNorth收购竞争对手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并更名“安然”(Enron)。本来公司欲更名为“安特然”,但很快因字意不雅(Enteron:肠子)而再次缩略。 公司最初从事美国全国的电力、天然气的配送,并在世界范围进行电厂的建设、管道铺设等基建。1998年公司成立Azurix公司,进军水务业,并于1999年六月在纽约证交所部分上市。Azurix在主要的经营地布宜诺斯艾利斯未获成功,造成了巨额亏损,2001年4月安然宣布将关闭Azurix并出售其资产。 通过率先将电力、电信等业务及附属业务转化成可以买卖的金融产品,甚至包括非同寻常的“气候衍生产品”,安然自称公司一直保持着健康成长。《财富》杂志自1996年到2001年,持续6年将安然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该杂志评为“全美100最佳雇主”,在华尔街精英中安然装修奢华的办公室也被奉为美谈。然而,正如时候被揭露的,安然报表所反映的许多利润被虚增,甚至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公司通过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关联交易,将不盈利的部分留在了表外。
产品
安然在其网站“安然在线”上销售800种以上的产品,包括
广告风险控制
带宽业务
宽带服务
建筑服务
煤炭
信用风险控制
原油及其制品
电力
排放许可
能源采购
能源资产管理
智库
设备管理
森林产品
货运
媒体风险控制
金属交易
天然气
木材
液化石油气
石化产品
塑料
能源
本金投资
纸浆
日用品风险管理
货代
钢铁
流媒体
水处理
气候风险控制
风能
公司同时从事广泛的期货贸易:糖、咖啡、羊毛、鱼肉及其他肉类。
安然在线
1999年11月安然开通在线服务。安然在线是第一个在全球的商家中实现在线交易的系统,但系统只允许用户与安然进行交易。因为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失败以及网站本身所需的巨大现金投入,安然此时已陷入了现金枯竭的窘境,安然财务总部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来维持公司运行。
衰落
随着公司行贿以及在拉丁美洲、非洲以及菲律宾等地遭受政治压力的谣言甚嚣尘上,安然公司的全球形象日益受损。特别是在与印度Maharashtra 州电力公司一笔30亿美金的合约中,安然被指通过前总统比尔克灵顿和乔治布什向印度政府部门施压,2002年1月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安然进行罪案调查,并于1月24日举行国会听证会。 2001年11月中旬,在被卷入一系列会计欺诈丑闻之后,安然和其聘请的会计事务所“安达信”面临世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深渊。一项由一家较小的能源类公司Dynegy发起的“白骑士”拯救计划最终宣告失败。 在2001年里,安然的股价一路由90美元下滑至30美分。由于安然股票历来被视为蓝筹股,因此这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毁灭性打击。股价的跳水始于公司被揭发,通过与“特定目的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来虚增营业额和利润,而这些“特定目的公司”都是由安然实际控制的。这些关联交易导致公司的许多经营亏损为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这种做账手段从此被业界称为“安然经济”。
开端
内部交易,又称内线交易,这里特指公司根据大量内部消息而进行的内部证券交易,在安然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有案可查的内部交易发生在1987年:审计师Woytek与Beard发现公司的银行记录显示数百万美元的款项由安然的户头划入两个名叫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的个人户头中。 据传Louis Borget 和Thomas Mastroeni曾负责接待沙特与科威特国家元首,获取了欧佩克实施工程的内部消息。这些内部消息使公司在石油交易中能够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在事情被审计师发现后,安然公司首席执行官Kenneth Lay支持了审计师进一步进行调查以“追回每一分钱”,然而,却没有立即对责任人展开追究。 两位审计师最终搜集到足够证据证明Borget和Mastroeni 参与了内部交易并挪用公款。这些证据包括经篡改的银行记录。尽管证据充分,但两位审计师还是被公司董事长Mick Seidl和首席财务官Keith Kern告知终止调查。很显然,安然公司高层更加看重Borget为公司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之下,奉公守法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发展
安然显然没有从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训,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公司不惜以身试法。 公司先后成立了多家离岸公司,用离岸公司来避税,提升公司盈利。离岸公司的设立使安然得以随心所欲的调遣资金而不被注意,同时能够掩盖公司的经营亏损。这样,公司变得虚胖了。但同时,公司高管不得不在每个季度绞尽脑汁掩盖亏损、虚增利润,以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安然的股价屡创新高,公司的高管开始利用内部消息大把炒作自己的股票,金额达数千万美元。公司CFO一手创立离岸公司虚增利润,一手操纵股价交易,使自己和朋友们的上亿美元股本稳赚不赔,而安然公司和其他不知情的股票投资者却要为此付出代价。 2000年8月,安然股票达到历史高位每股90美元,这时安然公司董事长开始抛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他当然知道公司所隐瞒的亏损有多少。与此同时,一般投资者被建议继续吃进安然股票,股价还会无休止的长下去。安然高层向投资者承诺公司股价会长到130-140美元一股,背地里却悄悄将自己手里的公司股票出空,因为他们知道公司前景不妙。 公司高层的抛售行为导致了安然股价回落,而投资者仍然被建议继续买进或持有安然股票,他们被暗示股价即将反弹。公司CEO Lay面对市场的不利传闻,身居不出,每次直没回避时才出来发表一则声明,给投资者鼓气,保证公司运转一切正常。 到2001年8月15日,安然的股价已经跌至42美元一股。许多投资者仍旧深信Lay的讲话,认为安然股票会引领市场,他们越买越亏、越亏越买。到10月底,股价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资者却视此为一个买入安然的良机,只为Lay不断在媒体上为他们打气。直到一个月后,2001年11月28日,公众才获知了安然以前所隐藏的经营亏损,而这时安然的股价已经跌破1美元。 安然公司CEO被指控于11月28日当天售出总价超过7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以偿还公司贷款,此外,他还在二级市场抛出2000万元公司股票。他的妻子Linda,也被指控抛售总价120万美元的安然股票,但抛售所得没有进入她个人的腰包,而是被直接划入某慈善基金,用于慈善资助慈善机构。股票交割单显示Linda在当天10:00至10:20下单,而安然丑闻被公诸于世是在10:30。 安然前部门经理Paula Rieker 被指控犯内部交易罪。她曾以15.51美元的价格买入18380股安然股票,于2001年7月以每股49.77美元的价格抛出,时间正是在公众获晓她对公司10.2亿美元亏损知情的前一周。
后果
2005年12月28日,安然公司前首席会计师Richard Causey向法庭认罪,承认犯有证券欺诈罪。他被判7年监禁,并处罚金125万美元。如果Richard Causey同意配合法庭检举肯尼斯·莱以及杰弗里·斯基林的罪行,他可获减刑2年。
2006年1月13日,职业说客,绰号“谋士”的William Roberts 承认在安然案调查期间曾冒充参议院委员会职员。2004年6月,一家德国银行雇佣Roberts去说服参议院某委员会开立一份该银行已就安然倒闭做过尽职调查的证明(参考)
美国法院于2006年1月对安然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肯尼思·莱和前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基林为在公司丑闻中的作为进行审判, 一同受审的还有公司前CFO Richard Causey 。起诉书长达65页,涉及53项指控,包括骗贷、财务造假、证券欺诈、电邮诈欺、策划并参与洗钱、内部违规交易等等。安然的律师曾提出要求进行不公开审判,并把案件审理地点放在休斯敦以外的的地方,理由是他们认为在安然所在地公众的负面影响会妨碍审判的公正性,但这些要求都被美国地方法官Sim Lake 驳回。
肯尼斯·莱对自己所面对的11项指控进行无罪辩护,他声称自己事先对丑闻毫不知情,完全被手下误导了。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准备对肯尼斯·莱处以9000万美金以上的罚款,这笔罚金还不包括股民提出的的赔偿要求。同时,SEC还将取消肯尼斯·莱今后在任何上市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的资格。
肯尼斯·莱的妻子Linda的案子比较复杂。Linda在2001年11月28日-安然倒闭的消息向公众宣布的前30分钟至前10分钟里,抛出了50万股安然股票,而安然高管早在一年前就知道公司将会崩溃,这一点显然对他很不利。但是,她随后抛售股票的所得捐如家族经营的慈善基金,该基金的所有收益都将用于公益事业。同时,由于涉及婚姻隐私权,无法强迫肯尼斯夫妻披露他们之间是如何沟通安然公司事务的。因此,要证明Linda知晓安然内部消息,还需要第三方证人。这两点都对起诉构成了障碍。
安然公司前投资公关部经理葆拉·里克尔承认犯有内部交易罪。里克尔同意不再担任任何上市公司管理职务。因为里克尔曾负责安然公司向分析师披露消息,她还是本案的重要污点证人。
5月25日,负责安然丑闻案的陪审团宣布,肯尼斯·莱和杰弗里·斯基林犯有欺诈等多项罪行。[3]10月6日,美国休斯敦联邦地区法院作出判决,葆拉·里克尔因犯内部交易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缓刑两年。[4]10月17日,美国休斯敦地区法院以肯尼斯·莱已去世为由,撤销了对他的多项刑事指控。[5]
影响
安然事件的长期影响尚无法预料,但目前此事已震动到美国和英国政坛,据悉自1990年以来安然向两国政要献金超过600万美元。与此同时,以前与安然有染的机构也被殃及,为安然服务的着名五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之一安达信被诉妨碍司法公正,并因此倒闭,更由此引出另一电信巨头世通(Worldcom, 世界通讯)公司的丑闻,随后世通公司宣告破产,取代安然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倒闭案。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也因涉嫌财务欺诈,向安然破产的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赔偿金。
2002年11月1日安然舞弊行为的策划者,前CFO Andrew Fastow被联邦大陪审团以78项罪名起诉,罪名包括诈骗、洗钱等。他的妻子,公司前助理出纳Lea Fastow于1月14日向法院认罪。Andrew本人被法院判处10年监禁外加2380万美元罚金;Lea 被从轻判处监禁5个月,缓刑1年,作为回报,Lea 同意充当污点证人。
安然前出纳Ben Glisan Jr. 是最早因安然事件而被送进监狱的人,他承认犯有共谋证券欺诈以及邮电欺诈。
曾提出“死亡之星”交易策略的能源交易员John Forney也因在安然事件中涉嫌欺诈而被起诉,他的上司现在都是该案的污点证人。
安然事件导致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台湾译沙宾法案)的产生,该法案被视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证券法最重要的修改。
随着安然的破产,公司员工的养老金计划成了一个问题,为此美国养老金保险公司已经启动了一项拯救计划。
重组
自从2001年申请破产以来,安然公司一直试图重组以尽可能挽回债权人的损失。在公司倒闭后不久,公司的创新核心能源交易部门被美林公司买下。安然的同行业竞争者Dynegy公司的拯救计划曾给安然带来了最后一线生机,但谈判最终因Dynegy寻求对安然的控股方北部天然气公司的控制权而宣告失败。 最终的破产计划于2003年开始付诸实施,涉及从安然剥离出三个新的独立公司:CrossCountry Energy L.L.C., 、 Prisma Energy International Inc和Portland General Electric。 公司的剩余资产将被拍卖。
⑷ 远景能源股票代码是啥
远景能源的全称是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名称中的有限公司判断,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没有股票代码
远景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管理软件服务、智慧风电技术开发、智慧风电资产管理服务、智能电网、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等,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远景已陆续完成在丹麦奥胡斯、美国休斯敦、日本大阪、中国无锡、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全球战略布局。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是中国风电企业在丹麦最大规模的研发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CO.,LTD.,全拼为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所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⑸ 美国的休斯顿经济状况怎样
休斯敦最着名的是它的石油工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休斯敦港口(PortOfHouston)。休斯敦是世界的能源工业重镇(特别是石油),再加常上生物化学工业,航天工业及运河也是该城大部分的工业基础。休斯敦都会区包含世界最大的石化工业地区,包括提炼塑胶原料,杀虫药和土壤肥料。该区域也是世界领先的油田器械制造中心。休斯敦的成功主要是利用人工运河运送石油化学制品,休斯敦港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和世界第二的外运吨位tonnage进出港口。由于这些经济贸易,许多从美国其他地方的居民也迁来休斯敦,也有来自于全世界几百个国家。不同于多数的地区,高油价似乎都会对经济造成损害,然而对于主要产业为能源产业的休斯敦来说,高油价似乎反而有利。
自历史纪录来看,休斯敦曾有数次突发性的成长高峰(有些严重的经济衰退期(economicrecessions))与石油工业相关。1901年在休斯敦附近发现石油,带领此地的头一次经济起飞;1920年代市内人口已增长至140,000人。本市发展迅速的航天工业驱使第二次的成长高峰,因1973年石油危机而更为固定。源自于得克萨斯州对于石油的需求增加,因而许多人从东北部搬来休斯敦从贸易中获利。当禁运令(embargo)被解除之后,多数其他地区的成长几乎是停滞的。但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州)仍有其所属的炼制厂,而休斯敦港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港口。
休斯敦总部在财富500强仅次于纽约市。本市企图创建其银行体系,但休斯敦在地的公司行号却开始被全国其他公司所合并。银行对此地来说仍是重要的体系,但多数在此地运作的银行并不是以此为根据地。房地产也是休斯敦地区一个巨大的表现。
⑹ 远景能源股票代码是什么
远景能源的全称是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名称中的有限公司判断,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没有股票代码
远景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管理软件服务、智慧风电技术开发、智慧风电资产管理服务、智能电网、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等,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远景已陆续完成在丹麦奥胡斯、美国休斯敦、日本大阪、中国无锡、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全球战略布局。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是中国风电企业在丹麦最大规模的研发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CO.,LTD.,全拼为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所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⑺ 安然丑闻是什么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切欧斯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安然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而且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没有离开董事会,就不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⑻ reasons for Andersen's collapse
美国多元化、大集团化,跨进世界500强一直是近年来我们企业界追求的目标,而且在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企业逐渐丧失了原来的面目,迷失了发展方向,但其本身却浑然不觉,或许几年前的韩国现代破产事件已渐渐为人淡忘,但近日美国500强第七名安然公司的突然崩塌又再次把我们拉到对企业如何发展的深入反思之中,解析安然无疑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很多现实意义。最大的一家公司倒闭了。安然公司因为不能偿还公司欠下的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已经要求联邦法院对其保护。安然是一家能源贸易公司,买卖电力与天然气。同时,它还拥有或控制其它几家经营几种不同产品的公司。
安然请求破产保护其自身及其下十四个公司。根据破产法,公司与其债主——公司或银行——磋商其新的信用度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其业务。
随着安然的财政问题浮出水面,安然在十月开始出现破产迹象。其股票价值很快下降。星期四收市时每股股票36美分。大半年前,安然股票每股卖到八十多块美金。
安然将会在法庭保护帮助下继续开展业务。然而安然已经解散了四千员工,公司员工有两万一千多人。大多数解雇人员原来是在侯斯顿西部城市德州的总部工作。上个星期,安然解雇了大约一千一百欧洲员工。这些行动引起员工公愤,因为公司的退休计划已经损失了十亿多美金。许多员工不仅失去了工作还失去了作为退休计划的一部分而投资到公司的金钱。
据报道说美国司法部已经开始对安然公司活动进行司法调查。劳动部说该部门正在研究安然公司是如何处理退休计划的。
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在调查安然的财务。国会委员会已经宣布他们将会举行听证会,调查安然的倒闭和该公司高层官员的投资活动。
安然公司已经对Dynegy公司提出司法控诉。安然说Dynegy早前同意与安然联合。安然说此举将能挽救公司。安然说Dynegy公司拒绝承认一项合法的业务协议。安然正要求法庭促使Dynegy支付100亿美元以作赔偿。
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贸易商。它的倒闭正影响许多国家的能源市场,包括德国、英国与印度。据报道说之前借贷予安然的公司和银行至少损失50亿美元。
从安然公司倒闭看企业文化
文化之一:“只能成功”诱人作假
安然公司副董长克利福德.巴克斯特去年5月悄悄辞职,在受到一番赞扬之后默然离去。他同时也带走了出售他10年来在休斯敦的这家大型贸易公司积聚起来的股票所得的数百万美元。
他在安然公司所任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副董事长。像安然文化的其它许多方面一样,这种表象与现实并不相符。安然公司的内部人士称这一职务为“弹射座椅”,也就是该公司的上层管理者在被迫辞职之前暂坐的位置。
在安然,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指望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在巴克斯特之前,已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在几个月内相继离开的董事长肯尼思.莱。
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获得一切”这种文化的缩影。该公司过去的和现在的一些雇员说,必须保持安然股价持续上升的压力,诱使高级管理者在投资和会计程序方面冒更大的风险。他们说,其结果就是虚报收入和隐瞒越来越多的债务,从而造成了-用前经理玛格丽特.切科尼的话来说-“一座用纸牌搭成的房子” 前安然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部门负责人福里斯特.霍格伦说:“驱动力是一种非凡的形象,并且使其业绩记录不断上升。”
文化之二:人被轻视“只重结果”
巴克斯特永远不能就安然公司倒台前发生的情况和他所担心的事情作证了,警方认为,25日巴克斯特走进了他的奔驰汽车,举起手枪对准头部,扣动了扳机。当局宣布,这名43岁的百万富翁已经死亡。警方认为他是自杀,但不肯公布他留下的一张便条上所写的内客。
安然公司是一个“炼人场”,那里的经理为年岁的增长而忧愁,担心上司认为他们太弱。有些人还担心,对董事长最看好的候选人给予得不够多,可能使自已的事业前途多舛。有些人甚至从要求他们对“联合之路”组织提供大量捐款的信中嗅出了威胁的味道。前安然公司雇员萨莉.艾森说:“今天你受到了青睐,明天就可能失宠。你知道谁得势,谁失势。你希望继续与这个组织联系在一起。为此,你肯去做你所能做的一切。”全球变化同仁公司的彼得.富萨罗说,直到去年秋天,安然公司还在吹嘘它的“压力锅”文化。去年8月份,该公司发表了一项对安然公司的深入分析。
富萨罗的报告说:“安然公司如果不再需要什么人,这些人就会被取代。”报告引用了该公司的一项年度报告中的一句话—“我们只重结果.”
安然公司的一些前高级负责人说,对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升迁往往取决于争夺对公司的战略及将励之控制权的高层斗争的结果。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和安然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基林的盟友,巴克斯特因接连三的升迁而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安然公司倒闭给我们的提示
多元化、大集团化,跨进世界500强一直是近年来我们企业界追求的目标,而且在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企业逐渐丧失了原来的面目,迷失了发展方向,但其本身却浑然不觉,或许几年前的韩国现代破产事件已渐渐为人淡忘,但近日美国500强第七名安然公司的突然崩塌又再次把我们拉到对企业如何发展的深入反思之中,解析安然无疑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很多现实意义。战略管理的失败决定“巨人企业”的命运
一、解析安然
一夜之间,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子公司、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被誉为“华尔街宠儿”的美国安然公司日前轰然崩塌,它的倒下,无疑将成为破产案中的典范。
当然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出了问题,套用一句老话,叫犯了盲目冒进的机会主义错误。而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是致命的。
二、战略方向性失误
成立于1985年的安然公司,以电力、天然气产品起家,后来又扩展能源零售交易业务,并涉足高科技宽频产业。安然旗下事业包括电力、天然气销售、能源和其他商品配销运送,以及提供全球财务和风险管理服务。恰恰是这家自称为“规避风险的专家”的安然,没有规避自己倒闭的风险。
无视决策风险是当年如日中升的安然决策者们犯下的根本错误。当年的安然公司,应该是世界上所有公司学习和羡慕的对象,正所谓达到了企业发展的“自由极限”,人才、资金、科技、社会环境……安然几乎可以呼风唤雨,正是“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心态,让管理者们沉浸在过度自信之中,从而胆敢无视决策的风险。在决策者看来,根本不用担心决策的失误,所有决策都必将成功,决策于是成了“只需要在各种到达罗马的路途中选择最近的一条”,如此简单。
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号角让许许多多的科技公司飞一样地发展,所有关于企业发展的规律和教条都被冠于“传统”和 “保守”的高帽,安然的决策者也不甘心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行业,于是急功近利挺进到知识经济网络科技的最前沿。“高速电信网络业务是运用复杂而先进的网际网络线上的交易平台,实现实时获取市场信息,加上具避险功能的财务机制的支撑。”这一模式虽然至今还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但对安然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大多数的专家同意:安然破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公司盲目放弃了自己的主营业务,而转向了电子交易等新领域,导致公司失控。犹如荞麦农场种苹果,苹果虽然熟了,荞麦农场已经垮了。安然的错误是无药可治的,只有倒闭破产一条。
因为安焄是在巨无霸企业的战略方向上出了问题。
三、轻视举债风险
市场是无时无刻变化着,要求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最好是适当超前地抢占市场,安然失败的结果当然不是它没有考虑到决策风险,美国企业战略投资者的风险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安然更是以“规避金融风险”为着称——这是它的主要创新业务。
也许正是这种规避风险的“专家企业”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骄傲自大,轻视举债风险,特别是企业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带来的风险,它对美国社会经济大气候变劣显然没有做充分估计。安然和环球电讯算是豪赌“科技未来”的典型。稍懂金融资本的人都知道,在市场上,负债经营是正常的,债权人把资产的使用权对债务人在一段时间内的有条件让渡,原因是对债务人的经营有好的预期。一旦债权人对企业发展前景或经营状况失去信心,将会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资金链中断。所以在美国经济一帆风顺的时候,安然是华尔街股市的宠儿,即便有不正常的举债,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怀疑,而随着美国总体经济趋于衰退,市场需求降低时,债权人的金融风险就凸现了,许多以前可以不被重视的风险开始放大,安然也就难以维持原有的财务状况,更无法“创新”更高明的衍生工具取信于人。所以只好宣布四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高达6·38亿美元。1997年以来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谎言也自然无法再遮掩下去。根据安然最新公布的资产490亿美元和负债 312亿美元,直接导致融资给“安然”做期货交易的银行面临大量坏帐的财务危机,于是谁也挽救不了安然,只有破产才能把剩余的财产保全。
四、企业文化的迷失
办一个企业究竟是为什么?塑造怎样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战略管理。如果说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最终决定形式,安然的决策层显然是鄙视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合理性。
在谈到安然公司破产问题时,通用的前任总裁韦尔奇就点出安然对企业文化的鄙夷:“通用过去与安然有很多合作,安然是第一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商,但是安然后来转向了贸易,对这一领域他们完全不熟悉,而且雇用新的人员,改变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这种鄙夷企业的后果正是安然的高层把做实业时的理念及“专注战略”完全转移,狂妄而草率地过渡到了金融投资的所谓创新事业。1997年安然的业务扩大到天然气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2000年“商品交易”占安然销售的近90%,这些合约形式包括利率掉期,金融衍生物和其他复杂的金融商品。然而这种所谓的 “创新”就在于:传统的会计制度很难对这些新的合约收益加以确认。这就是“安然陷阱”。毫无疑问,杰夫·斯基林进入安然已经把安然的企业价值观扭转了,特别是1997年,年仅36岁的安迪·法斯托被任命为安然CEO后,开始了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新一轮的“超常规”扩张,这时的安然已经从一家大型的能源公司,沦为一家从事能源衍生交易的“对冲基金”。
新的企业文化和传统行业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不同企业文化的冲突下安然只能是二者取其一,于是就出现了“未能披露其宽频服务业务的需求下降,而且由于许多参与者缺乏信誉,其创建宽频交易市场的努力没有成功的事实”;“未能及时冲销由其首席财务长管理的某有限合伙公司进行投资的价值,从而事实上虚报了其营运收益报告”和“未能根据美国会计法则冲销受损资产”的结果。
狂妄的企业决策者鄙视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规律,正是安然战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http://news.sina.com.cn/z/eron/index.shtml)
另附:
1.安达信公司的违章行为
在安然黔驴技穷之前,助纣为虐的机构中遭人诟病最多的当属安达信公司。在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叨陪末座的安达信,在能源领域审计中可谓一枝独秀。在未替安然公司验账之前,安达信便已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拓经年,维系了一大批客户。攀上安然这一高枝后,安达信更是效尽鞍前马后之劳,在休斯敦的100多名安达信员工对安然几乎是有求必应,要知道,安达信每年要从安然身上赚取5000万美元以上的审计及咨询服务费,而且安达信还要用安然这块牌子去敲别人的门、去套更多的狼。
安达信不仅涉嫌违反财务准则做假账,更严重的是其雇员毁坏了部分有关安然公司的重要材料,其中包括电脑文件、书信、审计报告、存档文件等。美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特纳指出:“我无法想象审计师毁坏资料。这使人怀疑他们是否已构成犯罪或故意妨碍司法调查。”安达信欲盖弥彰的拙劣行径引得天怨人怒,公司高层也不得不过河拆桥、挥泪斩马谡。1月15日,安达信公司休斯敦首席合伙人大卫·邓肯除名,指责他对销毁有关安然公司的数千封电子邮件和其它文件负有责任。安达信首席执行官约瑟夫· 贝拉尔迪诺指出:“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这是必须要做的正确的事情。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维持公司整体的信心。”安达信和安然公司总部人士是否在毁灭文件中上下其手,至今仍是一团迷雾。邓肯的律师目前拒绝回答问题。
但是,这些举动是否足够呢?贝拉尔迪诺面临的真正棘手难题是涉及安达信的审计丑闻每天不断,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信誉——最终还可能触发刑事调查,如干扰司法等。调查人员正在更广的范围内追查安达信在安然倒闭案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例如,安达信在虚增了安然公司赢利的不列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合伙经营项目上知之几何?国会调查人员透露,安然公司经理谢荣·沃特金斯去年 8月份给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莱发出了一份备忘录,提醒他注意财务处理方法。随即,沃特金斯致电安达信公司一位合伙人,向他通报自己的看法。这便意味着,安达信在知情的状态下依然我行我素,丧失了一家职业会计师事务所应具备的起码的操守。除非贝拉尔迪诺能向雇员、客户、调查人员证实:安然是个孤立事件,安达信在其中所起的负面作用有限,否则的话,世界上将会剩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http://www.e521.com/cjkx/haiwai/0215105259.htm)
2.“安然事件”纪要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 是怎么赚钱的。
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的财务有“黑箱”。该文指出,安然2000年度股价上升了89%,收入翻倍,利润增长25%,18位跟踪安然公司的卖方分析师中有13位将其推荐为“强力买进”,它的市盈率为竞争对手杜克能源公司的2.5倍,也是 S&P500指数市盈率的2.5倍。《财富》质疑道:“没有人能搞得清安然的钱到底是怎么挣的!不管是极力推荐安然的卖方分析师,还是想证明安然不值得投资的买方分析师,都无法打开安然这只黑箱。”
5月6日,波士顿一家名叫“Off Wall Street”(以下简称“OWS”)的证券分析公司发表了一份安然分析报告。该报告建议投资者卖掉安然股票,或者做空,主要依据是安然越来越低的营运利润率(operating profit margin)。安然的营运利润率从1996年的21.15%跌至2000年的6.22%。按照OWS公司的分析,安然在2000年第四季度的利润率为 2.08%,到2001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到1.59%(尽管第1季度的收入为5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倍)。在此期间,高盛、美林的卖方分析师仍强力推荐安然股票。
7月12日,安然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财务状况,每股净利润为45美分(比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好3美分),营业收入比上一季度稍低。
7月12日的电话会议上,一位分析师问到安然与其众多关联企业之一LJM资本管理公司的几笔交易对第二季度利润的贡献有多大,CEO斯格林以“哦,我们和LJM只有几笔微不足道的交易”搪塞了过去。然而实际上,LJM的总经理是安然财务总监,与LJM的交易是导致安然最后崩溃的导火线之一。那次电话会议之后,媒体和多位买方分析师进一步分析、追踪报道安然的内幕。
到8月中旬,也许是已发现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安然CEO杰夫·斯格林突然辞职,此距他接替肯尼思·雷担任CEO仅八个月时间,这更加剧了媒体、分析师与其他多方的质疑。但安然断然否认斯格林的辞职说明任何问题。大多数华尔街卖方分析师此时继续推荐安然股票。
8月30日,着名投资网站TheStreet.com发表分析文章,认为安然第二季度利润很大部分来自于两笔关联交易。TheStreet.com相信,安然在通过关联企业间的高价交易人为制造利润。如果不靠这两笔“对倒”交易,安然第二季度每股利润可能只达到30美分左右,而不是公布的45美分。
10月16日,安然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称营运利润每股43美分,但如果扣除10亿美元的一次性重组费(one-time charges),每股亏损84美分。有意思的是,号称是为了响应肯尼思·雷对改善公司透明度、增强信息披露的承诺,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确实增加了几项新内容,但同时又把以前的明细款项去掉,使其季报反而更加含糊。
接下来的几天,《华尔街日报》连续披露安然许多关联企业的细节。比如,安然财务总监法斯托是安然关联企业LJM、LJM2及其他一些同类实体的主要股东或总经理;他仅从LJM和LJM2获得了300多万美元的报酬。等等。
10月16日,安然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即每股亏损1.11美元。同时首次透露因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与合伙公司经营不当,公司股东资产缩水12亿美元。
10月22日,TheStreet.com网站进一步披露出安然与另外两个关联企业马林二号信托基金(Marlin2)和Osprey信托基金的复杂交易。安然通过这两个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季报和年报中披露。该文详细分析了这些复杂合同对安然的负债率和股价潜在的致命性风险。该文指出,为兑现这些合同条款,安然可能将不得不大规模增发股票。
10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瞄上安然,要求公司自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并最终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
11月1日,安然抵押了公司部分资产,获得J.P摩根和所罗门史密斯巴尼的10亿美元信贷额度担保,但美林和标普公司仍然再次调低了对安然的评级。
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
11月9日,安然竞争对手迪诺基能源公司(Dynegy)提出9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协议,也同意一次性注资安然15亿美元,并承担130亿美元的债务。当天午盘安然股价下挫0.16美元。
11月28日,标准普尔公司将安然公司信用评级从“BBB-minus"调低至“B-minus",即垃圾股,也是最低的投资评级,并将安然从其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标准普尔100种股票指数中剔除。
同日,安然公司创下了个股交易的天量。该股的交易一度使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系统在12时30分到14时10分之间瘫痪,成交量为345681696股,是平时该股交易量的近17倍,股价也由4.11美元跌至0.61美元,大跌85.16%。
11月30日,安然股价收于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
12月2日,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安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安然在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总资产达618亿美元,这使得安然破产案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例。
12月5日,安然公司获得了J.P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近1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维持重组运作,并将裁员4000人。(根据美国破产法,如果公司和其债权人签订了重组资金计划,该公司仍可继续运作。--编者)
12月6日,美政府改革委员会成员、民主党议员亨利·维克蒙(Henry Waxman)致信美国白宫官员,就能源管理部门与破产的安然间可能的联系和接触进行问讯,从而使对安然调查案不断升级。
1月9日,美司法部官员透露,对破产能源巨擘安然进行刑事司法审查。发言人表示,已在全国招募组建一个律师特别小组对该案件展开调查。1月10,与安然有着密切联系的美总统布什正式宣布,支持对安然展开彻查,展开刑事审查程序,司法部长因曾接受安然捐款回避。
更多其他资讯请浏览 http://www.mo-mode.com
参考资料:http://www.js618.com/2006-3/2006318102529.htm
⑼ 能介绍一下美国城市休斯敦的情况吗
火箭队1967年加入NBA,当时位于圣地亚哥市,四年后球队搬到现在的休斯顿市。 火箭队的处子赛季仅取得15胜67负。此后他们有所进步,第二年以37胜45负的成绩杀入季后赛。1971年搬到了休斯顿后火箭队并无多大起色,直到76-77赛季,他们得到球星摩西-马龙、加上汤姆贾诺维奇等人,他们夺得该赛季中区冠军,可惜在东部决赛中不敌76人队。78-79赛季摩西-马龙夺得常规赛MVP,火箭队再次杀到季后赛,但在第一轮被淘汰。 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Houston)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墨西哥湾平原的上部,距离墨西哥湾80公里,海拔49英尺(14.94米)。 大休斯敦地区(包括周围6个县),面积为8778.31平方英里,人口约有422万(1995年底估计数字);休斯敦市区面积为596.11平方英里,人口为163万多(1992年美国联邦统计局数字)。主要为白人、黑人、墨西哥裔人,其中墨裔人口近年来增长很快。 休斯敦市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O.7℃,年平均降雨量为l.224毫米。夏季热而潮湿,33℃以上气温达94天。全年日照期为188天,每年7至11月多飓风。 1986年4月2日,休斯敦与中国广东省的深圳市结为友好城市 15O多年前,休斯敦地区是卡伦卡娃印第安部落的居住地。1836年,地产商艾伦兄弟购下2,69O公顷土地开发建市,他们以当时的得克萨斯共和国总统山姆·休斯敦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休斯敦由此得名。1837~184O年,休斯敦市曾为得克萨斯共和国的首都。1845年,得克萨斯被并入美国成为一个州。本世纪初,休斯敦地区发现石油,资本家蜂拥而至,休斯敦市经济迅速围绕石油工业发展起来。1914年,休斯敦市挖通了连接墨西哥湾的8O公里海运航道,建立了休斯敦港。4O年代,制药、医疗事业发展较快,成立了日后极富盛名的医疗中心。二次大战以后,石化工业、炼油工业沿海运航道两岸发展迅速。 6O年代初,美国最大的宇航中心——约翰逊宇航中心在休斯敦市建立。7O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休斯敦市凭借有利条件成为“世界能源之都”。但由于198O年美国经济衰退,油价下跌等原因,休斯敦市经济严重受挫,失业率一度高达1O%。此后,休斯敦市致力于改变单一的石油工业,向多样化发展,使其经济在8O年代有所恢复和发展。进入9O年代以后,在美国其他地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休斯敦市经济的增长势头仍然不减,已逐渐成为美国高技术中心之一。 1994年,大休斯敦地区的生产总值为1,373.O6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运输业和矿业的产值占了75%以上。休斯敦市的制造业在全美位列第7,零售业位列第11。1997年,该地区提供了176万个职位。 休斯敦是一个主要的大企业中心。在全美5OO家最大公司中,有15家的总部在休斯敦(包括全球5OO家最大公司中的5家)。而其余许多大公司也把它们的美国总部设在了休斯敦。此外,根据1995年《幸福》杂志公布的1OO家增长最快公司中有三家以休斯敦作为大本营。这些排名是依据最近几年的销售与利润增长来评定的。 1994年,休斯敦市的制造业产值达218.75亿美元,占大休斯敦地区生产总值的15.9%。主要产品包括化工品、汽油、非电力机械、油田设备、食品和金属产品等。 休斯敦市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中心。在开采、加工、运输、市场开发、服务、供应及技术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一条长达几千英里的管道沿着得克萨斯湾海岸把20O多家化学工厂、提炼厂、盐加工厂及蒸馏厂等连接起来。据统计,1994年经休斯敦港出口的塑料初级产品达93.2万吨。全美1OO家最大能源公司中有28家的总部设在这里,此外还有5000多家公司从事与能源相关的业务。休斯敦市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全世界最大的5O家银行中有近4O家在此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81赛季摩西-马龙将火箭队带到了总决赛,可惜不敌正风光的的凯尔特人,以总分2-4与总冠军擦肩而过。此后火箭队在1983年和1984年连续拿到头号选秀权,摘到桑普森和奥拉朱旺,两位中锋开始了火箭队的“双塔”时期。86年他们再次晋级总决赛,但又一次被凯尔特人斩下马来。 火箭队的冠军梦到了1994年终于得以一圆。在奥拉朱旺的带领下,他们以4-2力克尤因领军的纽约尼克斯队,历史上首次举起了总冠军奖杯。第二年火箭队得到德雷克斯勒,虽然常规赛只取得47胜35负的战绩,但在季后赛中跌跌撞撞地还是接连挑翻爵士、太阳和马刺,如愿回到了总决赛。在总决赛中,奥拉朱旺力压初出茅庐的奥尼尔,火箭队轻松地以4比0横扫魔术队,卫冕成功。“永远不要低估冠军的心”成了火箭队当年的写照。 此后火箭队未能再续辉煌,99年皮彭、奥拉朱旺和巴克利打造的强大阵容在季后赛第一轮就被淘汰,之后他们一蹶不振,2000年终于在16个赛季以来首次无缘季后赛,这一别就是五年。尽管他们此后得到了弗朗西斯,但始终无法重新品味季后赛的滋味,直到他们选来了姚明。 2002年选秀大会,火箭队以第一顺位摘下NBA历史上首位非美国背景的新秀状元——中国中锋姚明,终于迎来了新的时代。姚明的处子赛季仍没能帮助火箭队晋级季后赛,03-04赛季,杰夫-范甘迪入主火箭,日渐成熟的姚明这一回与弗朗西斯、莫布里等人一道在改习范甘迪“防守至上”的新战术思想后终于重返季后赛。可惜他们运气不佳,第一轮就碰上拥有“四大天王”的湖人队,姚鲨对决虽然吸引眼球,但却无比残酷,火箭队最终1-4败下阵来。 火箭队意识到必须进行改变,因此在2004年夏天咬牙送走了弗朗西斯、莫布里和卡托,从魔术队换来得分王麦克格雷迪,欲靠姚麦组合给火箭队带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