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力帆被谁收购了
车和家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获造车资质
1、车和家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6.5亿元的价格获得了力帆汽车100%股,新帆机械为北京心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心电智能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力帆股份出售股权是为了优化公司产权结构,规避经营风险,所谓规避经营风险也就是说将不能盈利的产业链切断,从而提升自己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其实从账面上来看,力帆汽车的经营状况是非常难看的,截止到2018年11月30号,力帆汽车审计的资产净额度为161.05万元,而2018年1~11月份营业收入为19.16亿元,净利润亏损2.67亿元。
3、力帆汽车亏损而理想急着需要造车资质,所以两家一拍即合。力帆汽车在传统燃油车方面销量一度惨淡,虽然售价低廉,但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此次车和家的理想汽车收购可以搭上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很多媒体以为力帆股份将资产全部出售,彻底退出汽车行业,其实不然。
(1)力帆汽车股票最新价扩展阅读:
理想汽车除了收购力帆股份之外,还与力帆汽车签订了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除了技术、车型研发成果共享外,力帆股份有权出资且车和家同意接受力帆股份出资参与最近一轮融资。也就是说力帆汽车将会在资本等方面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Ⅱ 力帆股票为什么会跌那么多
1、力帆股票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很多:
(1)受大盘指数的影响:目前中国股市的大盘指数在不断震荡,如果大盘指数也在大跌,那么力帆股票作为个股下跌也是正常的。毕竟大盘指数本来就是由这样各种个股构成的。
(2)受力帆集团的业绩影响:根据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该公司在2014年的业绩下滑,导致很多投资者不看好这个上市公司,从而股价下跌。
(3)受汽车行业的市场影响:目前由于各种利空信息的影响,汽车股普遍下跌,所以力帆股票作为汽车股会下跌。截至8月14日,中国股市中的汽车股普遍都下跌,力帆股份(咨询 买卖)跌超3%,一汽夏利、海马汽车(咨询 买卖)、金杯汽车(咨询 买卖)、长安汽车(咨询 买卖)跌超2%,江铃汽车(咨询 买卖)、悦达投资(咨询 买卖)、比亚迪(咨询 买卖)、中通客车(咨询 买卖)、长城汽车(咨询 买卖)等跌超1%。
2、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21年发展,成为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12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产销汽车13.15万辆,出口创汇5.82亿美元,位列重庆民营企业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计申请专利8007件,其中已获授权专利6951件,各项指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公司现有员工9375余名,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7080余人。力帆已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601777,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Ⅲ 节后开盘全军覆没,疫情之下汽车股走向何方
“武汉疫情、成都地震,明天还将迎来一个坏消息:股灾!”2月3日凌晨,当成都青白江区5.1级地震将不少人民惊醒后,朋友圈开始讨论2020年的确是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情况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2月3日上午,鼠年首个开盘日,除了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相对稳健,沪深两市开盘即迎来千股跌停。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跌7.72%,深证指跌8.45%,创业板指跌6.85%。
?
对于此次与特斯拉达成合作,宁德时代认为这代表了特斯拉对公司动力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的认可,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力。宁德时代成为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无疑将继续巩固宁德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全球霸主地位,拉开与第二名比亚迪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优异的年报数据也让宁德时代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网红"。日前,宁德时代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9年实现净利润40.64亿元-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一周股评 | 美股托起小鹏,吉利抄底力帆
在下单方面不负责任地宣布,获得本周股评最佳男主角的企业是——小鹏汽车。
颁奖理由:它深耕新能源领域5年多,以追赶特斯拉为目标,几年间,耗尽财力研发自动驾驶软件系统,虽然与特斯拉进行着无休止的“自动驾驶商业机密”起诉拉锯战,但依旧凭借累计亏损近60亿元的研发实力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好感。在面对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它顺利将自己送进IPO的大门,成为继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之后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也是第四家在美国IPO的电动车汽车公司。
今天是小鹏汽车IPO后的第二天(美东时间8月28日),截止到本稿件完成,小鹏汽车股价从第一天的21.22美元收盘价,到今天(当地时间)开盘前的股价一跃升至24.01美元,上涨幅度超13%,也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小鹏汽车的确很看好。开盘后不久,小鹏汽车股价上涨至24.40美元,盘中略有回落至22.37美元,不过涨幅仍有6.72%,目前总市值162亿美元。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年逾八旬、已退休三年的尹明善正在遭遇人生中最艰困的时刻。力帆的结局,注定了尹明善以后“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2019股市回顾 | “熊”“牛”角逐
随着2020年迎面而来,2019年也逐渐封存在过往的痕迹里。在过去一年,车股跟着大盘上下波动,有的令人欣喜不已,有的令人唏嘘感慨。
2019年5月3日恒生指数开盘金额为29,818.480港元,收盘价为30,0081.550港元,涨幅0.46%。而5月6日当天一开盘,股价暴跌至29,342.38港元,收盘价位29,209.82港元,下跌871.73点,跌幅2.9%。到6月4日,股市开盘价已为26994.08港元,收盘时为26761.52港元,一个月内跌幅高至8.8%。不仅恒生指数暴跌,道琼斯、上证指数、深圳成指纷纷在5月一路下跌。
当然,力帆也好不到哪里去。2019年全年,力帆销售传统乘用车2.54万辆,同比下滑75.52%,新能源汽车全年下滑69.49%至3091辆。2019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2064.56%,全年巨亏已几成定局,表现在资本市场就是股价日落千丈。
受车市大盘影响,2019年1月~4月力帆股份呈上涨趋势,到4月26日达到最高点9.65元,随后急转直下,一路绿到底,目前单股价格在3元左右。力帆虽然在汽车市场溃不成军,好在其传统优势摩托车产业的基本面还在。
2019年的车市显然是残酷的,就像遇上了难度系数很高的高考,即便考完一片哀嚎,但总有人站在最高处接受仰望。车市寒冬,行业洗牌加速,未来汽车行业将进入持续调整期,市场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强者愈强,中小玩家将在这波寒流中摧枯拉朽。
甘芳利/文
-END-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众泰之后又一家自主车企命悬一线,力帆汽车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月24日,力帆股份(601777)停牌一天,第二日复牌交易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就在两个月之前,这如出一辙的剧情刚在另一家自主品牌众泰汽车(000980)的身上上演,一年巨亏百亿元的众泰汽车,股票简称已于今年6月先行沦为*ST众泰。
而为了避免退市警示,力帆此前试图以变卖资产求得生路。
此前,力帆汽车以33.15亿元的代价,将15万辆出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及将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出售给车和家,即现在的理想汽车。
但此次变卖资产未能将力帆从生死线上彻底拉回来,债务压力使得力帆面临破产的危机。据其公告披露,力帆股份及其旗下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重整已被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同时提醒,即使重整仍存在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若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力帆股份曾在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表示,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摩托车产业回归为公司的主业。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迫于债务压力放弃乘用车业务。
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达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公司(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合计达2.98亿元。力帆汽车当前的货币资金仅为4300万元,到期债务达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基于其经营状况,力帆汽车已被认为无法偿还债务。
债台高筑的力帆汽车,亦被收购的流言所包围。自2020年6月份以来,市场不断传出吉利收购力帆已成定局的消息,而吉利均表示不知情。消息人士称,届时力帆股份将仅保留摩托车板块,其余部分包括上市公司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车接盘。
力帆和吉利一样,都是从摩托车业务起家,享受着市场的红利,又转而进军汽车市场。但数年后,两个都抓住了时代机遇的车企走向截然不同的境遇。同为自主品牌,吉利经过多年耕耘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而力帆和众泰则在被淘汰的悬崖边,摇摇欲坠。
力帆汽车于2014年正式新军新能源市场,但始终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占优过。在经历了2016年的骗补风波后,新能源车销量更是每况愈下。根据其2020年7月产销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63辆,同比下降66.31%。而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好的成绩在2015年也仅为14974辆。
此前,力帆发公告称,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品牌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数据显示,2020年前七月,力帆汽车的总销量仅为1780辆,7月份公司传统乘用车销量为190辆,同比下降71.98%。
力帆股份预计于2020年8月28日披露其半年报的业绩。据其一季报业绩显示,力帆汽车出现大额亏损,且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10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为-1.86亿元,同比下降-105.31%。据悉,力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已经连续四年为负,最高亏损高达26.13亿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烂车企妖股之谜
文|李一帆
一不留神,凶残的2020已近尾声。要说哪些行业的复苏情况还算理想,汽车行业想必应当拥有姓名。
一方面表现在销量。
“金九”销量还没出炉,8月,我国汽车销量218.6万辆,同比增长11.6%;曾一度低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达到10.9万辆,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25.8%。
一方面表现在资本市场。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汽车板块就追随大盘,开始了大幅走高。根据时代财经的数据,A股185家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中,有173家股价出现上涨。
包括在9月,汽车板块的整体走势也明显较大盘高,比如12家整车企业里,有6家都实现了市值上涨,包括比亚迪、长城等等,涨幅都超过了30%。
但其中有个现象很有意思,那就是即便比亚迪、长城的市值涨幅超过了30%,却仍然不是9月车企里的领涨王。而且你一定不会想到,力压比亚迪、长城们的领涨王,是*ST力帆——9月涨幅近50%,并且拿下了9个涨停板。
只是,绝对不要盲目捡便宜,更不要过度重仓噢。没有利润增长做支撑的股价上涨是不持久的,是泡沫,终归会破。
被誉为“华尔街证券投资之父”的格雷厄姆,也是巴菲特的老师,在1929年美国股灾中不幸破产,破产原因就是——
抄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力帆日子难!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产/退市风险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集团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破产/退市风险如影随形。8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请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根据规定,力帆股份股票于2020年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如果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裁定书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产原因,如不及时拯救,会给债权人、股东、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书还提到,力帆股份公司从事汽车及摩通行业多年,拥有较为齐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销售渠道众多,具备重整价值,其拟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的方式实现重整,该重整预案具有可行性。
编辑点评: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不断,销量下滑、债务/诉讼缠身、经销商维权让力帆的经营现状堪忧。当国内多数车企的经营回到正轨,不断提振销量、推出新品时,力帆仍未从危机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产的边缘。下一步究竟是破局还是破产,是力帆时刻在面临的问题。(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Ⅸ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