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中印会发生战争吸
暂时不会,战争对双方都不利,中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战的,不开战并不等没有办法,而是中国还有多种办法去搞定三锅,如果开战,三锅就会分解,会输的比62年更惨。
② 17年暴涨11倍!印度为何能创造股市届的神话
因为在过去的17年里是印度最重要的是17年,就和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是具有跨时代性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印度的股市能够上涨11倍也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也曾在中国发生,而且我们中国做的比他还要夸张。
但这其实并没什么卵用,中国的地位无可取代,强大的工业实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肩,即便西方媒体吹嘘的再多,印度也不会取代中国,因为在他发展的黄金期里面,印度的工业水平并没有迅速的上涨。
印度经济的上扬只不过是与世界接轨的红利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必然落寞。而我们中国虽然道路曲折,但我相信他终将伟大。
③ 中印冲突的战争背景
印度地方当局采取这一系列行动的背景即:中印边境交恶。
同一时期的1960年4月,为缓解中印边境之争,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动率团对印度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周恩来表示:“中印两国有一切理由应该千年万年地友好下去”,“边界问题并不是不可以找到共同点或接近之点”。
而印度尼赫鲁总理保持了自己的高调,坚持中印边界问题不容谈判。
印度拒绝中国方面稍前即已提出“双方武装部队从中印边境全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的建议。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
虽然印度军方索尔少将也说,在交界地区建立非军事地带是好主意,但尼赫鲁总理的政府未予认可。这就导致印度朝相反方向采取使事态进一步升级的行动:趁中国边防军停止巡逻的空隙,在中印边境西段节节逼进,增建430个据点。
印度心目中的中印边境线、不容中国方面有任何异议的依据是所谓“麦克马洪线”。1914年3月24日,出席西姆拉会议的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伦兴.夏扎在德里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方式搞出的这条线,历来不为任何一届中国政府所承认。
但即使是根据这条线,印度军队在1959年强行占据的兼则马尼、1962年开始占据的扯冬、绒不丢、扯果布、卡龙、章多、克宁乃、日挺布、汤、娘巴等地,仍然在麦克马洪线以北,即中国境内。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公布了麦克马洪线附图的这一部分,并为此质问印度政府:究竟是谁侵占了谁的领土?
尼赫鲁承认:中国方面的报道“有些的确站住脚了”。他表示担心这会“使人看来中国人是受印度这只‘老虎’进攻的‘温顺的羔羊’,因此,你们(印度宣传机构)大家必须干得更够标准些”。
尼赫鲁在国内加紧了战争准备,声言他的国防部长梅农是“当代拿破仑”,“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印度也是一个大国。我们强大得足以对付任何挑战”。
中印边境冲突呈不可避免之势。就连一向站在印度方面的英国《泰晤士报》在1962年10月8日发自德里的一则通讯也不无担心:如果在中印边界上爆发战斗的话,“旁观者会不得不指出,正是德里拒绝进入会谈”。
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保持着极大的克制态度。但这一克制显然不是惧怕印度有一位“当代拿破仑”。尼赫鲁的强硬来自印度当时所处的左右逢源的国际地位。一方面,美国称印度为西方式民主与自由的堡垒,另一方面,苏联则试图将印度拉近东方社会主义阵营。1960年1月,中印关系日趋紧张之际,尼赫鲁致信赫鲁晓夫,邀请赫访印。赫鲁晓夫即不顾中苏特殊关系,欣然表示接受邀请,更使尼赫鲁志在必得。中国的克制,或者说有如“温顺的羔羊”的姿态,显然有着对整个国际关系的慎重考虑。
1962年10月20日开始,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战争在东、西两段大规模爆发。战争以印度全面失败而告结束。中国边防部队主动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地区,并于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了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312名全部被俘人员,退还全部缴获的武器装备及军用物资。
④ 中印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尼赫鲁为何突然挑起争端
中印战争爆发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印度统治者尼赫鲁是成长于英国殖民时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种扩张主义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针对中国的边境。再加上当时的印度国内的整体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其实因为殖民统治让印度也积攒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也引发了贫富矛盾和经济矛盾,所以为了转嫁这种矛盾,尼赫鲁也就选择了挑起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冲突。与此同时在尼赫鲁挑起边境冲突的时候,也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大力支持,这两个大国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军火,还提供了一些巨额的贷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让中印发生了战争。
最后这场战争的结局就是印度必须要为自己的所做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中国的军队也对印度军队实施了武装反击,战争结局也毫无悬念,必然是中国胜利。
⑤ 中印战争对股票和黄金石油的影响
战争爆发会使得不稳定性增强 这个时候黄金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等价物必定价格上扬 包括纸黄金和实物
⑥ 新手必须掌握的复盘方法
复盘有何作用
对于我们职业操盘手来说,交易时间都坐在电脑面前盯盘,而且还是多个屏幕,当天盘中发生任何异动都了然于胸,这样一来,晚上复盘就更加轻松了。但是,很多投资者都是上班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盯盘,对当天发生的事情不了解。所以,晚上复盘就非常有必要了。复盘可以让你了解市场的脉络,把握市场的主线,识别机会与风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人说他是做长线的,没必要复盘,每天的涨涨跌跌于他何干。此言差矣,不管你有没有交易,坚持每天复盘,对你的盘感、信息的摄取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长期跟踪市场,能在第一时间发生转折点,从而为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决策基础。
如何高效复盘
复盘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相对系统的工作,囫囵吞枣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反而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①大盘分析: 指数的运行趋势、相对位置的高低、重要支撑与压力、均线系统和成交量等情况,投资者要善于审时夺势,养成良好的大局观,只有看清形势,掌握正确的方向,才会做到事半功倍,不至于犯系统性错误。具体体现为分析大盘至少一年以上的走势,为什么一年以上呢?很多人都喜欢把K线放得很大,整个软件界面不过就显示那几根K线,请问你能看什么?
但是,如果把K线缩小成下图的样子,是不是更有助于你了解当前的形势,大格局啊!
其次要看周线,平常喜欢看周线、月线甚至年线的人,格局一定是比较大的,心中想到的都是赚几倍十倍的。最后就是分析当下的情况,见微知着,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所在。
②板块分析: 如果是通达信软件,输入快捷键“15”,回车进入进入板块概览: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天航空、卫星导航、军民融合等涨幅排在前面,说明今天军工很牛,至于为何这么牛呢?这就跟你每日的资讯阅读量有关了,原来是中印边境局势紧张造成的,军事紧张,刺激的自然是军工,但你能不能想到,这里产生了避险需要?所以,你看到黄金概念涨幅也不错。看完指数板块,则要一个一个板块地分析,分析它内部的情况,比如航空,右边是航空板块的成分股,中航高科、航天电子、中直股份、中航电子和洪都航空涨停,说明板块效应强,值得重点留意。
同样的道理,看完上涨排行榜,接下来看跌幅排行板,看看哪些板块比较弱:
③重点个股分析: 一般来说,在分析板块的同时也对相关个股进行了分析。但是这里的个股分析是指龙头股分析,比如这段时间以来的宇宙总龙头方大炭素,出货明显,龙头效应会带动其他个股纷纷倒下,所以大家发现今天大盘的杀跌是从方大炭素的杀跌开始的。除了方大炭素,还有锂电池的赣锋锂业、稀土的盛和资源,都杀跌惨痛。
④阅读当天的重要资讯 :把当天的盘面情况和今日所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提高判断力,最后写个总结,并制定交易计划。
整体的复盘就是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框架,其实这是比较简单的复盘模式,很多细节是没有回顾得到,但对于上班族还是勉强够用的。不过,现在很多财经平台每天都整理复盘内容,大家找来阅读也是可以的,比如常见的涨停板复盘,每一只股票涨停的原因都有分析到。但是,如果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盘感,建议还是自己尝试去分析。
⑦ "中印对峙导致第二次战争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中印现在在洞朗地区的对峙引发了两国民众对中印第二次战争的遐想。从民间舆论看,双方民众的好战程度都不低。在此以个人观点分析下未来的走势。以7月20日为止的局势看,双方的对峙仍在继续。本次是印军推进到中方的地段,所以主动方在印度而非中国。首先看中方的态度:中方反复要求印度先撤军,并在新闻中高频率出现在西藏演习等的新闻。从这些方面看,至少现在中方最高领导层仍是不希望打的。为啥这么说呢?凡是用兵,首先就是不能让对手知道自己会怎么打。而现在中方把演习之类本应保密的事情都宣扬出来,违反了上述原则,所以反而证实中方顶层现在还是希望和平解决,而非战争解决。这与外交部的反复声明体现的核心是一致的。中方现在也不在乎明确这个态度,因为如果互相都能平和处置,才能有气氛来缓和局势,那么现在中方至少首先是平和但严正的。这样球就在印度一边了。印度作为挑起本次对峙的主动方是否会同意撤军呢?从印度的政治局势来看,莫迪上台后进行了大幅的金融改革,去年的废钞令搞得印度流通货币匮乏,今年搞的税制改革也是搞得商家非常不满。他的作风就是:今天下决定,马上就执行,而不留充分的准备期。这个上面可见,这个莫迪政府的执政经验其实是非常欠缺的。而他又喜欢搞大动作,综合起来看,用中国成语说来就是“好大喜功”。这种人当政,一定是个“大折腾”。那么在军事上跟敌国搞点小摩擦就是政治上转移民众视线的手段了。他在国内搞得越糟,就越会喜欢搞摩擦。这个我们是要有思想准备的。说到印度人认为的敌国,第一个就是中国,第二个就是巴基斯坦。印度人看中国,就像中国人看日本,永远记得你打过我。虽然中印1962年的战争本来也是印度入侵中国导致的,但印度国内的宣传从来都是只说中国挑起的,而从来不提自己蚕食中国领土的。而且印度曾打败过巴基斯坦,但从来没有打败过中国,所以这个恨是一直在的。所以,印度1962年之后始终将中国作为第一敌人的。但中国在边境基本是采取守势且不首先开枪的态度,所以中印边境长期以来有对峙无战争,这也是印度方面时不时敢于蹭点小便宜的勇气来源。而且与中国的边境对峙上表现强硬是可以提升国内人支持率的,所以无害的用下也不错。这就是事情开局的原因。有了开局就得看怎么终局了。这个就和印度政治游戏规则有关了。印度自称是民主政治,其实印度的民主是民粹主义的风格更甚些。民粹主义的特点就是民间舆论绑架高层决策。这个政治风格下,一旦对峙事件被公开,印度进军容易,撤军难,难就难在怎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一般来说,印度有以下可能的方案:1)占着不走。如果印度方面觉得中国拿他们没法,那完全可能就赖皮下去。这个印度人绝对做得出来,因为如果按“占着的就是自己的”的暴力法则,他们永远都是有理的。况且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当然,代价就是要准备打仗。2)现在高调宣扬对峙,顺便试探各大国的态度,如果能引美俄日以前来增援,那好处统统收下。拖延到冬天,民众不再关注了,前线士兵也受不了驻地的艰苦了,然后顺势找个借口,比如大雪封山,撤下来。当然要悄悄地。中国方面是乐见其成的,所以肯定也不会去宣扬。这事就这么过去了。3)近期撤军。近期的对峙是舆论焦点,这个得有个足够好的借口才行。所以可能性不大。选1还是选2,绝对是和印度高层的决心有关的。选1就得准备打,无论结果如何,印度其实都是不如不打的,这个往下会具体分析,但印度高层的智商未必不会被一时的意气用事盖过。选2则比较明智,得了好处还不丢面子。如果真打,也有几种打法,因为是印度入侵了中国,这个打估计也多半会是中国主动打。那中国的目标设定就会影响整个的打法。中国的目标会是怎样呢?有几种可能:1)恢复洞朗地区到对峙前的状态如果仅仅是洞朗,双方最多就是互相打打炮而已,基本不触及各自的后方,将中印边界变成印巴边界的模样。这个中印在1965年的边界冲突就是这样的。双方打累了也就歇了,各自都会说打死对方多少多少,似乎都出了气,对内都有交代了,但就是摩擦级别,估计之后也慢慢就变成冲突前的状态了。2)进占印度领土中国之前没有守藏南,其实是因为地理形势造成,不是不想占藏南,而是无法在冬季长期守住。藏南其实在喜马拉雅山南面,和西藏之间冬天要翻过喜马拉雅山,难度可想而知,迄今这个情况没有大的改变。所以,一旦开战后遇到冬天,藏南地区的中国军队就几乎是孤立的,在双方技术水平差别不太大的情况下,军事上毫无胜算。所以中国对印作战的最大对手是世界屋脊的天气,而不是印军。为了不留下被打败的可能,中国军队要么在极短时间内打残印军,要么就只能主动放弃所有印军便于攻取而中方无法保证后勤的地区。这个极短时间有多少呢?冲突地区在9-10月就会开始封山,离现在只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看现在的双方外交的措辞,估计到封山都还没打起来呢。所以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适合中方在洞朗地区动手(或者说失去耐心)的时机会在何时呢?也在大雪封山之后。洞朗位置在山脊附近,那里大雪封山时期接近半年,其中任何时候中方动手,印度的增援难度都是巨大的,就算能来也会很慢。如果此时中方突袭印度守军,印度守军是无法得到及时增援的,也就是孤军。所以让我们先耐心等着那里下雪吧。
⑧ 中印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启示:其实两个国家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某些观念都不回来。我们不能站在一个过于偏袒其中一个国家的地位上评论。更应该的是调节俩者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得到平衡,得到和谐有序,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印作为亚洲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保持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持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关键。然而中印边界问题仍然困扰两国战略合作向实质性方向迈进,同时也制约中印关系的纵深发展。
中印冲突事件:
2020年4月,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该地区抵边修建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
2020年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
2020年6月6日,在中方的大力推动下,双方经过多渠道沟通,两国边防部队举行首次军长级会晤,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缓和边境地区局势。印方承诺不越过加勒万河口巡逻和修建设施,双方通过现地指挥官会晤商定分批撤军事宜。
2020年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印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