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阿里影业股票走势

阿里影业股票走势

发布时间:2022-12-15 13:16:32

① 预亏6亿 阿里影业靠什么支撑300亿市值

阿里做电影的计划,进展并不顺利。

去年3月,文化中国宣布,阿里巴巴将斥资62.4亿港元,入股60%,这意味着阿里对文化中国的估值为104亿港元。这比文化中国收购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买下这家公司60%股权之后,阿里并不省心,很快发现这家公司的种种财务问题,并展开调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业宣布计提约3.93亿港元的减值准备,直接导致大幅亏损。今年1月26日,阿里影业发布了成立以来的首份盈利警告,称2014年全年可能出现最多6亿港元的重大亏损。

财务问题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业务也出现了种种变化,有消息称,阿里入主之后,不少文化中国的老员工也相继离职。

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也于1月22日于场外以每股1.5港元,减持6.25亿股,涉资9.38亿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对于阿里影业的未来,赵薇夫妇看好。去年12月20日,赵薇夫妇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买下19.3亿股,这一价格几乎是阿里影业近几个月的最高价。

最新的消息是,CEO张强也将与这家公司深度绑定。

1月28日,阿里影业公告称,张强将以每股1.67港元的价格,获得这家公司2.1亿股股份的购股权。1.67港元,几乎是阿里影业近几个月以来的最高价,有网友称,阿里影业几乎是以一张白纸支撑着300多亿港元的市值,这也意味着,张强要想从资本市场获利,必须带领阿里影业奋力一搏。

□新京报记者 郑道森 北京报道

阿里陷文化中国“财务陷阱”

2014年以来,互联网巨头相继布局电影领域。腾讯成立了腾讯电影+,网络成立了电影事业部,优酷和爱奇艺则分别成立了合一影业和爱奇艺影业……不难发现,这些互联网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内部孕育电影项目,或者成立主营电影的子公司。

与这些公司选择内生性的发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国。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将通过认购新股的方式,获得文化中国近60%的股权。

文化中国是一家影视剧制作公司,掌门人是国内影视圈“大佬”级人物董平。这家公司曾投资2013年国产片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获得该项目30%的股权,并与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柴智屏等诸多电影圈大咖有长期合作协议。

阿里对文化中国的高估值,曾让众多业内人士颇为惊讶。

阿里出资62.4亿港元,认购了文化中国近60%的股权,这意味着,阿里对文化中国的估值为104亿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国的市值仅为53.4亿港元,阿里对文化中国的估值几乎是这家公司市值的2倍。

这家重金买入的公司,还没有让马云实现电影业务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这桩交易,随后将公司更名为阿里影业,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业才发布了第一个项目——《摆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业发布停牌公告称,新任管理层对财务和经营状况做出初步审阅后,发现“以往会计期间可能存在不恰当财务处理及可能存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足”。

这一次停牌长达4个多月之久,复牌时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这期间,阿里聘请了普华永道,对入股前公司的诸多财务问题进行调查,时间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终,阿里影业宣布计提约3.93亿港元的减值准备,直接导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亏损。这些减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内地销售艺术品、电影、电视版权时在缴纳税款、适用税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处。

资产减值,只是阿里影业业绩大幅亏损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这家公司原有电影、电视剧发行业务的延迟。

2015年1月,阿里影业宣布去年全年亏损可能达到6亿港元,原因就是推迟发行了原定于2014年发行的若干电视剧,取消或是推迟了若干原定去年制作、发行的电影,并且,杂志行业不景气、运营团队变更(文化中国旗下还有《费加罗》杂志的运营权)。

300多亿市值背后的资产

业绩大幅亏损预期,导致了阿里影业股价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业股价长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复牌之后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个月当中,股价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赵薇夫妇持股的消息,股价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盘,阿里影业报收1.54港元。

这样的股价,对应阿里影业的市值已是32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60亿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视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仅次于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

有港股分析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326亿港元的市值,已经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业的业务事实上并未充分开工。

有股民在投资者论坛中发言称:“支撑阿里影业300多亿港元市值的,只有对阿里集团的想象,以及公司与几个影视大咖的长期合作协议。”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国曾与王家卫、陈可辛、柴智屏、周星驰,都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且向这四位影视界资深人士分别支付了5000万元预付款。

正因为此,阿里影业获得了2014年国庆档大卖的电影《亲爱的》的投资份额。阿里影业2015年开年后宣布的第一个项目——《摆渡人》,就是由王家卫监制。

此外,阿里影业旗下的资产还有《还珠格格》的电影改编权,以及《狼图腾》的海外发行权。

赵薇、张强与阿里影业“深度绑定”

与阿里影业前董事会主席董平减持不同,与马云私交很好的赵薇夫妇却入股阿里影业。

阿里影业获得了赵薇夫妇31亿港元的巨额资金入股,并且入股的价格为1.6港元,已经高于上周五的收盘价1.54港元。

换句话说,赵薇夫妇的入股已经出现了浮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阿里影业方面曾回应称:“既然股票没卖,所谓贬值的情况就不是定论。阿里影业接下来将会有一系列大动作,赵薇买我们的股票肯定不会亏!”

比赵薇入股价格更高的,未来可能是这家公司的CEO张强。

1月28日,阿里影业公告称,将授出2.85亿股的购股权,这其中的2.1亿股由CEO张强获得,购股权10年有效。不过,这一购股权的价格是1.67港元,比当前的股价还要高。

这也意味着,张强如果想真正从股权激励中获得资本收益,必须努力让阿里影业的股价获得大幅提升。

“支付宝+中影”组合靠谱吗?

阿里正在给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业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已经发起了大规模的招聘计划,招募的员工几乎都是90后,而一些文化中国的“老人”则悄然离职。

接受新京报采访时,阿里影业CEO张强表示,“我们的主力电影观众平均年龄是21.8岁,很年轻,但主力导演的平均年龄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来,电影制作人员必须实现年轻化。

在选择投资哪部影片时,阿里影业的原则是“接地气”。张强说,既然主力观众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在网上泡着的,那么电影从演员到台词,都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有时候我看到一些电影,台词非常不对味,这种片子一看就很危险。”

阿里影业第一部主投的影片并非大制作,而是一部由畅销书作家张嘉佳执导的情感喜剧片,这样的投资路数,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韩寒在电影领域的成功。对此,张强回应,大明星、大导演并非电影票房的保证,相比之下,他更愿意信赖热门文学的销量、点击量、口碑等数据。

在电影发行业务上,张强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国最大的地网发行团队。目前,这一风声已在电影圈悄然发酵,在电影发行领域,光线和乐视是地网发行做得最好的两家。

所谓地网发行,通俗地说,类似于厂商在超市里派驻的促销员,他们的任务,是帮助电影在各家影院获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张强表示,这支发行团队将由原来阿里B2B的业务骨干负责搭建,未来人数将多达200到300人,一个人负责10家电影院。

张强交给这些地网团队的任务,与以往的电影发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张强的话说,就是通过支付宝的用户数据系统,帮助电影院将周边3公里的支付宝用户发展为电影院的会员,而另一方面,这些电影院的售票系统,未来都会“搭建”在淘宝电影的平台上。

与阿里在电商领域的做法类似,张强要将全国电影院的售票系统全部搬上阿里云;与现有的在线售票网站不同,未来阿里强调的并非自己来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统,让影院实现在淘宝电影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

此外,阿里还打算为全国的电影院免费建立电商平台。“观众看电影的时候,用手机对着屏幕就可以实现付费购买衍生品,最后送货上门。”张强说:“由于是在电影院产生的利润,我们跟电影院分成。”

对于这样的计划,国内前四大电影公司一位资深人士表示:“这些计划如果能在阿里影业真正实现,那么这家公司将获得巨大的想象空间,但这一系列宏伟的蓝图,都需要具体的执行者,阿里影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一位长期从事院线管理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阿里拥有淘宝电影的平台,在线上发行上有很好的优势,做好线上的工作,对影院排片就已经可以有强大的说服力,庞大的地网发行团队固然有助于疏导用户、组织活动等等,但对于阿里来说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规模的线下发行可能也要斟酌。

■ 对话

马云的电影情结

专访阿里影业CEO张强

马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说,是《阿甘正传》这部电影,鼓励他能坚持下去。

自从去年6月更名为阿里影业以来,这家上市公司尚未对外正式发布过公司的发展战略,只是在今年1月发布了主投的首部电影。

坐拥300多亿港元的市值,阿里影业已是国内影视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仅次于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这家上市公司的未来方向如何,一直是众多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今年1月,阿里影业CEO张强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阿里影业要建国内最强的地面发行团队,不仅服务于电影院,也服务于观影人群,把数亿支付宝用户变成电影院的会员。

新京报:马云为什么要做电影?

张强:阿里做电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虑。

感性方面,马总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说,是《阿甘正传》这部电影,鼓励他能坚持下去,这个情结是很深的。去年10月,马总带队去洛杉矶,专门去了派拉蒙的片场,坐在“阿甘”坐过的椅子上拍了一张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马总深谈过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空间,未来这个市场会达到2000亿的规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们一致认为,2000亿的市场规模中,票房只占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费点播再占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现在另外两块几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报:在线点播这一块,您曾说要用60多亿资金来购买版权,是这样吗?

张强:这一块可能大家有误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业来做,而是阿里集团旗下的数字娱乐事业群来做,阿里影业与阿里数娱打配合。

新京报: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视公司有什么不同?

张强:我们会更加关注年轻一代观众的审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数据作为参考的首要条件。

我们要拍中国年轻观众最喜欢的电影,主要集中在三类:

第一类是奇幻类电影,尤其是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把视觉做到极致;第二类是有情感共鸣的本土喜剧;第三类是青春爱情类、怀旧类题材。

未来,我们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剧。对于奇幻大片,故事是国内的故事,特效我们可以请国外的团队来做。

我们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也是一本超级畅销书。我们非常看重IP的价值,IP可能是书、漫画、游戏。

新京报:您对题材选择的要求是什么?

张强:我们要做的是接地气的东西,“接地气”这三个字我一直非常强调。

现在的主力观众都是年轻人,是比较新兴、独立、有特点、有个性的一代。这一代,他们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冲击,从演员到台词,都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有时候我看到一些电影,台词非常不对味,这种片子一看就很危险。

新京报:阿里影业成立至今一直没有公开发布公司战略,一些投资者也比较困惑。未来阿里影业要做哪几件事?

张强:我们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电影模式”,也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影模式;第二是在电影和电视剧业务里面打通电商模式;第三是拍电影和电视剧。

新京报:电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么不同?

张强:过去我们看到,电影的线上发行,就是格瓦拉、猫眼;线下发行,就是乐视、光线。

未来我们既有线上的淘宝电影,也要建国内最强的地面发行团队。过去阿里B2B的铁军有1万多人,我们地面部队就是从B2B那边抽调了核心成员来组建,会有两三百人,一个人负责10个电影院。

300多亿港元市值的支撑点

与影视大咖的长期合作协议:文化中国曾与王家卫、陈可辛、柴智屏、周星驰,都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市场空白:衍生品,付费点播

管理层与公司绑定:CEO张强会认购股份

明星股东站台:阿里影业获得了赵薇夫妇31亿港元的巨额资金入股

“支付宝+中影”组合战略模式

② 赵薇炒股亏了40亿 家产都赔完了吗

赵薇股市亏40亿

作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赵薇,不仅嫁了黄有龙这个好老公,还投资房产、股市。虽然近段时间股市不好赵薇亏40亿,不过嫁入豪门捞金到手软的赵薇丝毫不心疼,只是少赚点钱而已,赵薇具有相当强的商业头脑,不但演艺事业风生水起,投资股市也是大手笔。去年时,赵薇夫妇二人斥资31亿港元,按1.6港元每股的价格购入阿里影业逾19.3亿股的股份,占股9.18%。而且,还持有唐德影视的117万股份。今年四月份,阿里影业股价升为4.4港元,赵薇暴涨了54亿。不过,进入六月份以来,阿里影业股价暴跌到1.95港元,再算上唐德影视的亏损,赵薇直接损失了40亿人民币!

③ 赵薇2015年7月炒股亏了多少钱

网上传言40多亿,其实不可信,只是相对所持股票最高价与最低价!
赵薇和马云是好友,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14年12月20日,赵薇及丈夫黄有龙斥资31亿港元,按1.6港元每股的价格购入阿里影业逾19.3亿股的股份,占股9.18%,成为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此外,赵薇还是唐德影视的大股东,持有117万的股份。
都说跟着阿里“爸爸”有肉吃,这点毋庸置疑。在今年的4月9日,阿里影业股价升至4.4港元每股,而怒斥巨资的赵薇资产更是暴涨了54亿。同日,唐德影视收盘报价103.93元,赵薇净赚九千五百万。
然而国民“爸爸”也止不住一去不回头的疯熊,自进入6月中下旬,A股港股同步上演跳水大戏。截至发稿,阿里影业跌至1.95港元每股,唐德影业跌至90.95元,按照当天汇率换算,赵薇身家比之最高点蒸发了近40亿人民币……

④ 请问阿里健康的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这么快

阿里健康自2014年借壳上市以来,股价曾长时间沉寂,但最近突然迎来爆发。6月13日,阿里健康盘中一度涨逾4%,触及8.62港元,刷新近两年股价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22%,阿里健康涨幅2.78%,报价8.50港元,全天成交额额4.25亿港元,总市值837亿港元。
如果将K线图拉长,阿里健康自5月份以来就突然进入快速上涨通道,涨势迅猛,截至今日,股价累计涨幅114%,市值增加447亿港元,同期恒生指数跌0.27%,Wind恒生医疗保健板块涨幅9.93%,阿里健康远远跑赢大盘和同业。
与此同时,Wind数据显示,港股通资金于5月初开始流入阿里健康,5月中旬阿里健康的港股通持股比例明显提升,可以看出此波上涨主要来自内地资金的助推。

Wind沪深港通专题统计前十大活跃个股成交明细数据显示,5月17日内地资金买入金额3.35亿港元,当天涨幅达到26.13%,报收5.6港元,成交额激增逾6倍至10.6亿港元。而在此前的18个月中,阿里健康宛如“僵尸股”,一直在4港元附近徘徊。

内地资金南下“淘宝”,阿里健康股价大涨,逻辑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其最新公布业绩情况。5月16日,阿里健康发布2018财年业绩,财报称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3亿元,同比增长414.2%,毛利6.53亿元,同比增长248.7%,除了营收和毛利实现强劲增长之外,阿里健康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利润达到800万元,这是2014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在业绩提振的刺激下,投资者情绪高涨。5月17日高开高走,7连涨之后,阿里健康于5月29日发布公告称,阿里健康以将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阿里巴巴附属公司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全部股权,总对价相当于106亿港元。
时报君了解,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的业务包括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商品交易总额已达人民币205.61亿元,涉及8550万活跃买家和超过3300名入驻商家,包括欧姆龙、鱼跃、强生、博士伦和杜蕾斯等品牌。
目前,阿里健康电商业务板块包含阿里健康自营、天猫医药类目代运营服务以及医药O2O一套完整体系。自从2016年9月开始代运营天猫医药类目业务以来,该业务成为天猫上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阿里健康2018年财年业绩报告显示,电商平台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71亿元,同比实现324.1%的增长。
港股某中资券商向时报君分析,此次收购将有利于阿里健康进一步整合已有的医药电商板块业务,并将服务拓展到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更多参与方,同时也将为阿里健康带来更可观的电商平台服务收入。
股价上涨是否可持续?
《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在书中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他的个性便湮灭了,而群体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这在股票市场上更是适用,一旦投资群体出现过于情绪化的行动,往往非理性可以判断,这就意味着,最后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阿里健康自5月中旬以来不仅自身股价暴涨,还带动了同为阿里系的阿里影业的一波上涨,并在5月24日大涨31.52%,创下2015年7月9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但在随后股价就一路走跌。

阿里健康是否会走出跟阿里影业类似路径?虽然阿里健康发布了一份喜人的财报,从其2018年财年业绩报告看出,其营收与毛利保持了非常快的增速,而经调整后的利润首次为正。
但是,在业绩推动上涨的这个逻辑仍存疑问,一是阿里健康的营收能否在接下来保持如此高的增速,为何去年增速更快股价却没有反应。翻看阿里健康2017年财报,发现其业绩增速也非常迅猛,营收增速高达739%,毛利增速也高达392%;
二是高增长之下,其2018财年的毛利率由前一年的39.4%下降至26.7%;
三是如果只看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利润 ,未免太过乐观,如同巴菲特所说:“几年前我们就问过这样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答案。如果期权不算补偿的方式,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如果补偿不算作费用,那它们到底是什么?如果费用不计入对利润的计算,那它们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中信证券计算机研究团队分析师张若海分析,阿里健康活跃用户和淘宝注册用户数据之比为2800万/5亿,大概是3%的活跃度渗透率,较低的渗透率一方面说明了阿里健康做的不够好,另外从消费习惯来说,用户不习惯网上购买OTC等保健品类,事实上整个在线OTC消费习惯还在生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显然,从中长期来看阿里健康能否继续维持这样高的股价是存疑的,而在市场越是疯狂时,越应该保持冷静。比如此前新经济独角兽众安保险、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等登陆港股,这些公司往往顶着母公司股东的光环,上市之前受到市场热捧,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上市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值大幅缩水,所以市场越是疯狂时,越要保持冷静。

⑤ 业绩快报丨阿里Q1营收净利高速增长,下沉策略持续奏效

8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于美股盘前发布202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核心数据方面,阿里巴巴2020财年Q1营收达1149.2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市场预期的1115.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309.49亿元,同比增长54%,远高于彭博预期的253亿元。

该季度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月活跃用户达7.55亿,季度增长3400万,半年增长56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达6.74亿。天猫总裁蒋凡亦透露618活动期间手机淘宝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29%,天猫实物支付GMV同比大增34%,增长强劲,连续10个季度增长超过30%。

财报发布后,截至发稿,阿里股价盘前上涨超过3%。

阿里在下沉市场在电商和本地服务(饿了么)方面的渗透,是GMV增长强劲的重要原因。 618大促期间天猫实物支付GMV同增长38%,其中来自四五六线购买用户占比达49%;聚划算成交同比增86%,三至五线城市购买用户和GMV同比增长翻倍。其中淘宝超过70%的年度活跃消费者来自下沉市场。在2019财年,这个比例达到77%。仅618期间,聚划算旗下的天天特卖就为产业带商家带来4.66亿笔订单。促销活动吸引了消费需求,促进了GMV的增长,品牌和商家更多地渗透到下沉市场,超过120个品牌每个产生超过1亿人民币的GMV。

此外,阿里云、盒马、菜鸟、lazada等多个业务的营收持续增长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由于每位客户的平均收入增加,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66%至人民币77.87亿元。该季度,盒马同店销售继续高速增长。在618期间,菜鸟的保税仓库促进了天猫环球进口的数千万包装的出货,同比增长超过60%。在国际电商业务方面,该季度营收达到55.67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由于整合了土耳其电商Trendyol带来的收入,以及速卖通的收入增长。此外,Lazada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了超过100%的同比增长,该季度Lazada移动DAU同比翻了一番。整合阿里巴巴影业后,文娱业务收入为63.12亿元,同比增长6%,DAU同比增长40%。

净利润远超预期和高速增长,则主要源于饿了么补贴低于预期、优酷内容成本同比下降、云计算亏损快速收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业绩向好,但由于内容大流量平台近期变现加强,中金同时也强调阿里短期内货币化率增速或有所放缓。不过长期看,相信在其他外部app流量红利消失后,商家广告预算终会回流至阿里。

财报发布前,54家机构给予阿里买入评级,目标价217美元,一边倒看好。在上次业绩会上,管理层指引FY2020财年全年营收5000亿元,同比增33%。

⑥ 果然1拆8!阿里巴巴敲定拆细比例 剑指回港上市在美股价涨声响应

7月15日晚上9点,阿里巴巴在香港时代广场办公室举行股东会议,据时报君拿到的会议资料显示,本次股东大会主要围绕三点进行:

1、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即股份1拆8;

2、选举4位董事;

3、批准任命普华永道为公司会计师审计机构。

但此次股东大会最受人关注的则是阿里巴巴何时回香港上市,时间表是否确定,拟集资金额等。

阿里巴巴确定1股拆8股

昨日阿里巴巴在港举行年度股东会议,会议上,公司提议的将其股份1拆8,计划将普通股数量从现在的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已获批,并将在2020年7月15日前进行拆股。阿里巴巴认为此举会增加未来筹资活动的灵活性,包括发行新股。

海通国际投资策略执行董事梁冠业认为,阿里巴巴的拆股有利于公司以每手较低价格发行,对于未来香港的投资者来说,尤其是散户投资者来说是利好,直接降低了入场门槛,与此同时这样的拆股有利于增加阿里巴巴股票的流动性。

据现场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机构表示,对于认购阿里巴巴有兴趣,但是并不会太关心其拆股。相较于散户关心入场门槛即每手多少钱来说,机构投资者更关心阿里巴巴最后在港上市的估值。

截至美股收盘,阿里巴巴上涨2.62%,股价为173.50美元,总市值4483亿美元。若以此最新股价计算,每1股拆8股,拆股后的股价将变为21.69美元。

资料显示,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在美上市,在美发行的是存托凭证(DR),每一份DR和基础证券的兑换比例为1:1,也就是一份DR就相当于1股阿里巴巴股票。

Wind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美发行价为68美元,上市首日大涨38.07%。其股价在2015年经历过一段低迷期,一度跌破发行价,最低触及57.20美元。但此后却迎来持续上涨,至2018年二季度突破200美元。

阿里巴巴目前173.5美元的股价在228只中概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网易(网易在美也是以DR形式挂牌,截至其DR最新价为256.24美元),阿里的这一股价在全部美股中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因此,从每一股绝对价格来看,阿里巴巴有动力拆细股份。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阿里此举是为回香港上市作准备,但阿里方面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数据显示,港交所上市公司中,目前股价最高的为腾讯控股,为360.8港元。若阿里巴巴拆股后在港上市,按当前股价计算,约为169.18港元,可排在港股第六,位居腾讯控股、香港交易所、万邦投资、恒生银行、保诚之后。

不过从消息面上看,阿里相关概念股并未受影响,阿里影业昨日涨跌持平,报1.58港元,成交额1094万港元,总市值421亿港元,阿里 健康 微涨2.1%,报7.3港元,总市值877亿港元,高鑫零售涨2.3%,报7.55港元,总市值720亿港元。

此次股东大会除了拆股方案外,阿里巴巴集团也会重选4名董事,包括香港前特首董建华、雅虎创办人杨致远、雀巢集团前执行副总裁龚万仁及被称为“马云接班人”的阿里巴巴行政总裁张勇,而张勇是这次唯一一位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提名的董事。

阿里战略投资部迎新“掌门人”,或为回港上市作铺垫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阿里除了将股价拆细为上市作准备以外,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部架构调整迎来新一任“掌门人”也可能是回港上市的另一个信号。

今年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阿里新一轮面向未来的组织升级,其中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兼任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实现战略投资业务与财务体系一体化,而此前负责该项业务的阿里集团副主席蔡崇信将继续协助武卫,帮助投资团队更好地成长。

武卫自2007年7月起加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进入阿里巴巴的第一年,武卫参与了阿里B2B子公司赴港上市工作;此后,她又在2012年参与主持了该上市子公司的私有化进程。2013年5月起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FO,是阿里13名女合伙人中颇为低调的一位。

天眼查资料显示,武卫目前通过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其还在68家阿里相关企业担任、或曾任高管。其中,武卫曾担任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该公司目前持有“饿了么”主要运作平台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 科技 ”100%股权。

武卫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以饿了么的为代表的本地服务、菜鸟的物流网络建设、云计算、Lazada的国际化布局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将成为阿里巴巴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募资额缩水过半?募资所得或用与美团竞争

此前就有消息称,阿里正在与财务顾问就赴港上市进行秘密合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募资200亿美元。香港某外资投行人士此前就对时报君表示,阿里回港上市是大概率事件,同股不同权的大门早已打开。

然而,港股IPO市场活跃度远逊于去年,这也影响了一些正在申请香港上市的公司计划,据悉,出于对港股市场不景气的考虑,阿里巴巴集团将下调上市募资额度至100亿美元,相比之前传闻募资额缩水过半,但昨日股东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并未对此发表意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阿里来港第二上市,集资所得金额可补助饿了么与美团点评外卖及 旅游 业务的“价格战”竞争。

去年6月份美团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时,饿了么曾高调宣布计划暑假期间投入30亿元人民币,在用户补贴及市场营销上,彼时外界认为外卖市场可能迎来又一次补贴战争,艾媒咨询今年4月底发布《2018-2019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饿了么和美团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更趋激烈——2018年,一二线城市订单份额分布中,饿了么份额已经达到47.4%,两者之间份额已经持平。

回港时间仍待定

根据港交所去年生效的上市新制,指引信提到,境外上市公司如果有意在港作第二上市,可按情况获准以保密形式呈交资料存盘(confidential filing)。一般而言,公司申请发行新股上市,需要递交并在港交所网页上载公司招股文件的申请版本,通过上市聆讯之后,则需要上载“聆讯后数据集”。至于第二上市的公司,就毋须上载申请版本,而是直接等待通过上市聆讯后,才递交“聆讯后数据集”。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于6月中旬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9月底挂牌。但本次股东会议上阿里并未透露回港上市时间表。

至于阿里巴巴为何拟回香港上市,时报君采访多位香港券商分析师,他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回港上市能够进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融资渠道,提高流动性。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净利润876亿元,账面现金1985亿元,虽说阿里巴巴并不缺钱,但未雨绸缪总是要的,尤其是阿里目前仍在四处投资,新零售、智能云计算,海外业务等都处于扩张阶段。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阿里系投资上市公司速度加快,今年3月,阿里巴巴46.6亿元认购申通物流,此前已投资中通、圆通。5月15日,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红星控股成功发行可交换债,以人民币43.59亿元被阿里巴巴全额认购,如可交换债换股后,阿里巴巴将获得红星美凯龙占总股本比例约10%的A股股份。

5月17日,阿里网络斥资35.95亿元入股千方 科技 ,交易完成后,阿里网络将成为千方 科技 第二大股东。

2、 紧张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通过新增融资渠道来主动分散风险,以免陷入被动。

3、 香港去年4月底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解决了同股不同权问题,同时也欢迎已上市企业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不仅如此,同股不同权公司预计在2019年年中被纳入港股通,也就是说,只要阿里在港上市,就有机会接触到内地投资者。

花旗:阿里回归有利港交所,日成交量可能增加10%-15%

花旗日前发表报告称,若阿里顺利回港上市,将有望成为2010年后香港最大型新股,进而推高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长远可带动港交所盈利,有机会令其每股纯利可录的中单位数升幅。

花旗认为,如果市场对阿里巴巴的兴趣与腾讯相若,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有望因而增加10%至15%。

摩根士丹利认为,如果阿里成功在港上市,并改善其估值及流通量,或令更多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考虑来港第二上市,带动港交所成为吸引新经济公司的上市之地。

至于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可否纳入港股通,李小加表示港股通有既定规则,大方向是“好公司会逐渐纳入”,但具体每类公司什么时候纳入、纳入的条件和形式等,均须两地交易所沟通商讨,“市场认为该发生的事情都会发生,只是时间和形式”。他强调,有信心不代表已有定案,“一件一件往前走”。他重申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时间表仍是“年中”,没有变化。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⑦ 港股牛年开门大红,电影股果然暴涨,未来趋势怎么样

春节档电影热度过后,电影股会下跌,之后缓慢上涨。

猫眼数据显示,2月16日(大年初五)电影实时票房已超5亿元。其中,《你好,李焕英》单日票房2.69亿元,是《唐探3》的2倍。《你好,李焕英》的排片比《唐探3》高7个百分点。《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18.5亿元。贾玲也因此打破了刘若英《后来的我们》13.6亿的记录,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目前,“贾玲成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已经冲上了微博热搜第1名,而“你好李焕英细节”也冲上了热搜第9名,可见其热度空前。

⑧ 赵薇有没有卖出阿里影业的股份

这种情况 她不会卖的

原标题: 阿里影业业绩大降355% 赵薇入股百日赚62亿港元

6亿港元的重大亏损,业绩下滑355%,不愿提及的财务遗留问题……3月31日,阿里影业(1060.HK)2014年年报发布之后,其年报发布的内容和业界的分析,都让阿里影业备受质疑。除去亏损,年报还提及阿里影业和陈可辛、柴智屏、王家卫、周星驰等明星,都签有拍摄协议。有行业人士认为,阿里影业未来不缺片源和明星,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利润。

明星与上市公司,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第二大股东赵薇100天赚62亿

4月8日,阿里影业发布公告,已接受其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一项资产注入建议,双方正在就一项有关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团注入若干特定的媒体和娱乐资产予阿里影业的交易进行初步探讨。据悉,此次建议注资也是阿里巴巴集团首次注资。与此同时,停牌两周的阿里影业在4月8日正式复牌。开盘后,阿里影业的股价大幅上涨,截至4月9日收盘,已升至4.4港元,两天升幅高达53.84%。

⑨ 赵薇买的哪个股票亏了40亿元

港股阿里影业HK01060和深市创业板唐德影视(300426)
2014年12月20日,赵薇及丈夫黄有龙斥资31亿港元,按每股均价1.6港元购入逾19.3亿股阿里巴巴影业股份,相当于阿里影业9.18%的股权,成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阿里影业今年上半年最高股价达4.9港元,以此计算,赵薇买入阿里影业最高账面浮盈达63亿港元。
另外,今年2月上市的唐德影视的股东名单当中,赵薇则以1.95%的原始股位列公司第11大股东。截止日前阿里影业跌至1.69港元每股,唐德影业则从200元左右跌至90.95元,按照汇率换算,赵薇身家比之最高点蒸发了40多亿元人民币。

⑩ 赵薇炒股成了亿万富翁是真的吗

是真的。

2014年12月20日,赵薇及丈夫黄有龙斥资31亿港元,按每股平均价1.6港元购入逾19.3亿股阿里巴巴影业股份,涉及资金达30.88亿港元,相当于阿里影业9.18%的股权,成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
此外,赵薇之前还斥资250万元参股合宝娱乐,与A股上市公司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娱乐整合营销。

今年1月26日,阿里影业发布成立以来的首份盈利警告,2014年全年预亏6亿港元。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也于1月22日减持股份至5%以下。最终,阿里影业宣布计提约3.93亿港元的减值准备。
1月30日,阿里巴巴股价大跌,拖累阿里概念股下挫,其中阿里影业大跌7.23%,报1.54港元。按照当日跌幅估算,赵薇夫妇单日财富蒸发约2.3亿元。
然而仅过了两个多月,阿里影业的股价是4.28港元,三个多月上涨2.67倍。
照此计算,赵薇夫妇持有阿里影业的市值达到83亿港元,已大赚52亿港元,即41.6亿人民币。

阅读全文

与阿里影业股票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购股票和债券 浏览:753
买股票财务数据怎么看 浏览:120
佳都科技的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浏览:68
什么样的股票具备高送转条件 浏览:694
中期波动期货指数etf股票市值 浏览:898
中国卫星股票是如何被市场操纵的 浏览:825
601212股票历史数据 浏览:711
股票是哪种证券 浏览:96
哈三联股票值得投资吗 浏览:475
5G智能工地股票 浏览:703
焦炭期货异常影响那些股票 浏览:886
深圳上海st股票 浏览:132
股票那个软件能买猪肉 浏览:178
中国农业银行股票卖出麻烦吗 浏览:346
哪个股票软件能用静态数据选股 浏览:826
华林证券股票手机同花顺 浏览:32
股票资金分析推演 浏览:872
中国联通股票宏观分析 浏览:112
皇家黄金股票走势 浏览:474
四元股票二十个涨停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