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怡亚通市值是多少
截止2015年9月,怡亚通共发行31,000,000股,当前市价为73.15元/股,总市值为2267650000元,
注意:市值是随着股价的变化的,并非是固定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总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总股本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股票总价值.
沪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沪市总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总市值。总市值用来表示个股权重大小或大盘的规模大小,对股票买卖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但是最近走强的却大多是市值大的个股,由于市值越大在指数中占的比例越高,庄家往往通过控制这些高市值的股票达到控制大盘的目的。这时候对股票买卖好像又有作用。
❷ a股最低价和最高价相差倍数最多的股票有哪些
答:贵州茅台2003年9月23日的20.71元(除权价)600519贵州茅台,上市日期:2001-08-27发行价格:31.39元/股首日开盘价:34.51元历史最低价:20.71元截止2022年12月7日收盘1684/股
❸ 股票问题:怡亚通002183与中国重工601989近期哪个更具有做短期价值
怡亚通002183 运输物流概念股票, 目前流通的股票为83412.62万股,总股本为 83412.62万股,目前是流通状态。 这波调整从最高的7块33跌到最低的4块15,今天收盘价为4块45。 累计跌幅(最高到最低)为43.3% 近五日涨幅为4%。
中国重工601989 机械船舶概念股票 , 目前流通的股票为 406634.37万股, 总股本1466770.65万股,目前是部分流通。属于大盘股。 这波调整,从最高的 6块86 跌到最低的 4块51,今天收盘价为 4块83 。 累计跌幅(最高到最低)为 34.2% ,近五日涨幅为 2% .
首先从概念上来看, 中国重工601989 要比怡亚通002183的概念要好,并且中国重工601989海是军工概念的股票,近期钓鱼岛问题是这个概念的利好。 二看流通盘, 怡亚通002183 的盘子要比中国重工601989的小,且 怡亚通002183 还是全流通,所以 怡亚通002183 要好。三看 调整幅度 怡亚通002183 为43.3% ,且近五日涨幅为4%,而中国重工601989 在这一块都要逊色于怡亚通002183 。
在看走势,怡亚通002183 明显短期走势要比中国重工601989强势的多。
所以从多个方面分析,短期 怡亚通002183 要比中国重工601989 更有投资价值!
❹ 怡亚通股票今天为什么会突然大幅下跌
今天整个A股都大幅下跌、受此影响怡亚通也大幅下跌。
❺ a股历史上最便宜的股票
目前,A股中最便宜的股票是*ST海润,报价是2.83,其次是农业银行,报价是3.01。
3元股有:农业银行、京东方A、华菱钢铁、马钢股份、包钢股份、*ST阳化、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
4元股:山东钢铁、工商银行、TCL集团、国电电力、太钢不锈、营口港、海南航空、鲁丰环保、四川成渝等。
❻ 怡亚通:饼那么大,股价为什么还是这么低
周董:每一个饼都是含着泪画出来的
周董的员工及股民:周董画的饼,含着泪也要假装吃下去。
这里的周董,指的是周国辉,怡亚通的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和顶级推销员。
先来扒一扒怡亚通:1996年成立的公司,2007登录A股中小企业板,作为供应链服务业的带头大哥,简单概括就是年事已高,曾经辉煌,跌入神坛,一蹶不振。
说起它的股价,李宗盛《山丘》有句歌词到是很应景:越过山丘,虽然已白头,跌跌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从2015年37元的高位到现在7元,怡亚通足足跌了2年,跌幅达到超80%。
2017年11月中旬生生地被移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
悲者,周董也,痛者,怡亚通。
强心针不强
2017年12月7日,怡亚通发布公告:董事长周国辉号召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
董事长一声吼,股价抖三抖。
2017年12月7日,午后,怡亚通股价一度上涨超8%,最后以7.47元/股收盘,上涨5.81%。
兜底增持曾被视为是拯救股价的“特效药”,而周董对公司发展前景的这一信念发声,顶多算是一剂强心针,果然没多久,怡亚通又焉了(目前横盘中)。
这一针强心针之所以不强,当然是有踪迹可寻的——一、周董号召员工增持,但自2016年中期至今,周董本人却没有增持过公司股票。而在此这号召员工增持前不久,公司监事张家兄弟,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常晓艳先后两次减持公司股票共计7.5万股;
二是此次号召增持不兜底,要知道,目前股价远远低于员工持股的11元和定增价格的12元,员工持股也被深套,心疼员工10秒。现在又来搞这一波空头喊话,不知道怡亚通员工作何感想;
三是戏路太重复,观众视觉疲劳。今年宣布兜底增持的上市公司一抓一大把,已成振奋市场的固定戏码,其感动大众的效果自然要减分。说白了,投资者不吃这一套,毕竟骗子都是戏精;
四是个人英雄主义已不被追捧。在前有贾某人不让高管减持自己狂套现100亿的神操作之后,大众已被深深刺痛。
最后,当然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此次公告暗戳戳地指明,本次倡议仅代表周国辉先生的个人建议,并非董事会决议,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看到这里,悲伤的眼泪掉下来,拿什么来拯救小怡的股价?
怡亚通模式
关于怡亚通的主营业务收入,怡亚通周董曾曰过:“不靠某一块业务挣钱,而是靠很多‘+’挣钱。”
于是,20年里,一个自带狼性文化的供应链服务企业,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略转型,时间点分别在2004年、2009年和2015年。
2004年2月20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具深府股20044号文批准,深圳市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怡亚通专注于为各类企业、客户、增值服务商、商店以及它们的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生态产品和服务。
不过,在2008年的时候,因为“广度供应链服务”的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大批模仿者进入,代理费点数不断下降,怡亚通的业务量在突破200亿后增长放缓,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怡亚通不得不再次转型,将目光投向国内快消领域,开始启动了380平台建设(即“深度供应链服务”)。
所谓的380平台指的是计划3-5年内,入驻380个城市(覆盖1~6级城镇),设立深度供应链分销平台,推动集团业务量达1000亿元。380平台的目标,是期望提供一站式分销服务,将品牌商产品直供终端,淘汰落后的多级分销渠道,减少品牌商和终端门店之间的分销层级和渠道成本,最终实现渠道的扁平化。
看起来非常牛逼,当然, 当时的资本市场也是争相吹捧。
当时的一些研报、股吧、博文,清一色对怡亚通杀入快消,布局380,对万亿市值充满了想象空间。当时和怡亚通对标企业都是亚马逊、沃尔玛等世界巨头。
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线上线下资源出现整合趋势,怡亚通顺势升级“380计划”,提出了“O2O商业生态”的构想,华丽转身成一家“贸易+物流+地产+金融”的四不像企业。
如果对O2O有印象的话,2015年可以说是其顶峰,于是,一众散户被这一副奔放洋气有深度的供应链生态“帝国”图景所迷惑,高位接盘。
事实上,自2009年推出深度380平台战略之后,怡亚通前期经营并不是很顺利,2012年深度供应链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1.66%,不过从2013年开始,该项业务收入加速增长,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深度供应链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8.47%、107.99%、55.43%。
但是,故事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怡亚通收入连年高增长是以牺牲现金流为代价的。380平台的基本业务是分销,分销的商业模式是需要垫资,且怡亚通本身无任何的造血能力,这意味着未来新增的运营资金需求,要全部来自外部融资,这已为后面惨淡慢下伏笔。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怡亚通在全国布局了280个平台,持股比例均在60%以上,业绩量为753亿元。2017年预计会达到千亿营收。但是,这过程中出资60%形成合资公司,网点铺货,仓储网络建设,存货周转,全部需要大量资金垫付。这也是为什么怡亚通净利润高的同时,负债也更是惊人。
周董战略宣传的“三通、三合、三维、三纵”开始逐步走向现实:2009年怡亚通开始380平台建设,2013年380平台开始爆发,2017年开始了星链新流通征程,按周董的话怡亚通就是b2b的沃尔玛,然而,这也是一种风险极高的重资产模式,扼住了整个企业命运的咽喉,却没有人提示风险。
但是,我们还是要敬畏风险,高达80%负债率,且定增计划实在是进程缓慢,这让怡亚通每天都在走钢丝当中,因为怡亚通的扩张方案当中,目前只有融资这一条道路,在2018年预测融资不能继续支撑的情况下,怡亚通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减慢,加上央行加息,又削减了怡亚通微薄的利润,预测2018年将更加难熬。
一直以来,怡亚通都是如下模式:它的行情、业绩与它的融资速度息息相关,当融资顺利的时候,业绩增长的速度会远远高于股权稀释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带动股价飞速上涨,而股价飞速上涨又使融资更加容易,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定增方案迟迟不通过,商业模式的泡沫破裂,资金吃紧,股价跌倒谷底,分分钟爆仓的威胁,让从来不在乎市值管理的周董事长也开始焦头烂额起来,似乎大量发行发债和可转债,集团没有任何办法可想。
除了现金流这个狼之外,怡亚通的业务也迎来了更强烈的竞争对手——腾讯和阿里,从2016年开始,阿里、京东、腾讯等线上大头开始布局线下新零售,这给怡亚通这种老牌的带头大哥带来了前后夹击,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压榨,且其烧钱也烧不过这些个互联网公司。
行业利润太薄,重资产的运作模式导致怡亚通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
或许,怡亚通的未来还是有光的,只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走出黑暗。
摘自雪球: 我觉得现在布局怡亚通还真是不错的一个长线选择,假设一:加紧定增实施,客服现金流问题,公司度过难关,加快发展,自然股价有所回升,如预期实现,进入快车道,那股价也会表现出来。假设二:定增推迟,靠发债维持现金流,期间股价会在次处横盘(7.6—8.5之间),跌多了危及质押股权,公司会自救,涨多了,拉高定增价格,股东成本上升,唯有待定增通过,股价可缓慢回升。假设三:定增不通过,借债无法周转,资金链彻底断裂,那周董请交出股权,阿里、腾讯随便嫁一个,那股价……真不敢想了。
❼ 历史上中国股市最低点是什么时候
历史上最低点发生在1991年5月23日,是107.35点。
拓展资料:
中国股市基于1990年12月19日,从100点开始;上证综指1992年5月26日飙升至1429点,这是大牛市在中国股市的第一个“高峰”。一年半后,上证指数大涨1329%。之后股市迅速回落,陷入恐慌。1992年11月16日,经过5个月的暴跌,上证综指几乎恢复到原来的形态,跌回400点以下。
上证综指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第二轮“涨跌”。这一次,涨势更加猛烈,从400点附近到1993年2月15日收盘的1536.82点(上证综指首次突破1500点)。仅在三个月内,股市涨幅就上涨了284%,上证综指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以上盘整4天后,掉头继续下跌。这一次,基本上下跌没有遇到什么力量,但是持续了17个月,下跌的时间比上一轮要长。上证综指1994年7月29日跌至本轮行情最低点,收于333.92点。
由于三大救市政策,1994年8月1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行情,这一轮大牛市更加猛烈,更是昙花一现。短短一个多月,上证综指飙升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占215%。然后一个更长的熊市开始了。
直到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跌至512 .80点的最低点。这轮下跌总共花了16个月。
这一波大牛市在1996年初定期年报的披露中悄然开始。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以上开始,1997年5月12日达到1510点。上证指数不到半年上涨近300%,大盘暴涨1000点。股市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1999年,‘519’市场井喷。短短一个半月,股指上涨近七成。1999年6月30日,上证综指上涨至1756点。第一次把历史的“盒子顶”(1500分)顶破,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然后股市大幅回落。2000年1月4日,上证综合指数达到1361点。
在欧美股市大幅上涨的刺激下,中国股市终于奋力拼搏,终于冲到了当前市场的“最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到了2245点的历史高点。此后,它正式宣告了中国这轮大牛市的真正结束。
❽ 股市最低点是哪一年
1991年。历史上,中国股市的最高点出现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点03分,是6124.04;最低点发生在1991年5月23日,是107.35点。
(8)怡亚通股票历史最低扩展阅读: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场长期升势与长期跌势更替出现、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通俗地说,股票上涨下跌的一个循环,即熊市与牛市不断更替的现象。详细描绘股市周期及形成原因的教材是《聪明的投机客》。
一个股市周期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牛市阶段——高位盘整市阶段——熊市阶段——低位牛皮市阶段。
股市周期性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长期基本大势的趋势更替,不是指短期内股价指数的涨跌变化。股市每日有涨有跌,构成了股市周期性运动的基础,但不能代表股市周期。
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整体趋于一致的运动,而不是指个别股票、个别板块的逆势运动。
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基本大势的反转或逆转,而不是指股价指数短期的或局部的反弹或回调。
股市周期性运动是指股市在运动中性质的变化,即由牛市转为熊市或由熊市转为牛市,而不是指股价指数单纯的数量变化。牛市和熊市的性质是不同的,但牛市中也可能出现股价指数下跌的现象,而熊市中也可能存在股价指数上涨的局面,关键要看这种数量的变化能否积累到使基本大势发生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