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芯片股票龙头前十名
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
1、同方国芯-NAND闪存技术拥有西安华芯51%的所有权,拥有华芯自主品牌大容量DRAM内存产品
2、国民技术-射频芯片移动支付限制域通信RCC技术
3、景嘉微-军用GPU(JM5400型图形芯片)
4、全志科学技术-a股唯一独立IP核心芯片设计公司(类似大型ARM)
5、艾派克-通用印刷消耗品芯片。
6、大唐电信-子公司联芯科学技术(LC1860芯片-中低端产品)、恩智浦(灯调节器芯片、门驱动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大唐微电子(金融IC卡-国内唯一模块包装生产线的芯片公司)
7、欧元-SOC、芯片卫星等国内航空宇宙控制芯片(S698系列芯)
8、北京君正-自主创新的XBurstCPU核心技术-MIPS结构M200芯片
9、汇兑技术-世界领先的单层多点触摸芯片,世界首个触摸屏近场通信技术GoodixLink,世界首个Android手机正面应用的指纹识别芯片,世界首个InvisibleFingerprintSensor(IFS)
10、士兰微-完全自主IP的单芯片MEMS高性能六轴惯性传感器
‘贰’ 蔚来发布财报后股价大跌!业绩暴增却仍在亏损:每卖一台车赔2万
和讯 汽车 综合。4月30日,蔚来 汽车 发布了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其中交付量和营收创 历史 新高,公司净亏损持续收窄,但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48.75亿元 ,较上一季度相比扩大226.7%。
蔚来 汽车 财报发布当天,美股收盘股价大跌超过5%。
具体来看, 蔚来 汽车 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量20060辆,创下 历史 交付量新高, 其中包括4516辆ES8、8088辆ES6和7456辆EC6。
出色的交付成绩也使得蔚来在营收方面实现新突破, 2021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79.823亿元 ,较上年同期的13.7亿元增长481.8%,较上一季度的66.4亿元增长20.2%。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在81.461亿元至85.045亿元之间。
蔚来方面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受益于持续增长的交付表现和坚挺的平均成交价,一季度的整车毛利率达21.2%。
据悉, 蔚来 汽车 一季度车型平均售价超过42万元,在一线豪华品牌中仅次于奔驰,超越宝马的41.67万元和奥迪的32.5万元。
亏损方面,第一季度蔚来 汽车 净亏损大幅收窄,亏损人民币4.510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收窄73.3%,较上一季度相比收窄67.5%。 以一季度2万台交付量计算,蔚来 汽车 每卖出一台车仍亏损2.2万。
同时,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到了48.750亿元,远超预期的亏损11.98亿元,公司每股亏损3.14元,市场预期亏损1.06元,去年同期亏损1.66元。
数据显示,从2018年-2020年,蔚来 汽车 每年净亏损分别为 96.39亿元、114.13亿元和53.04亿元, 三年净亏损总和超过260亿元。
“今年二季度的主要挑战仍然是全球芯片短缺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李斌在蔚来 汽车 一季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此前,蔚来 汽车 曾对外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蔚来制造工厂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 按去年蔚来 汽车 43728辆的交付量来计算,本次停产5天将至少减产600辆 汽车 。
由于蔚来 汽车 采用订单式生产,因此新车交付车主的时间会相应后延。
李斌也表示,停产5天对蔚来4月份的交付造成了一定影响。二季度,全球供应链的整体产能仍将持续面临巨大的挑战,但 预计蔚来 汽车 第二季度交付量将稳中有升,达21000-22000辆。
蔚来 汽车 一季度财报发布当天,美股市场却遭遇了股价大跌。截至北京时间4月30日凌晨美股收盘, 蔚来 汽车 股价 跌幅达5.07%,报39.1美元/股 , 公司最新市值为640亿美元。
2019年到2020年,在李斌带领下,蔚来经历起死回生, 股价从逼近1美元退市红线, 一度涨至66.99美元/股,涨幅超过3000% ,成为了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另一只“奇迹股”。2021年一季度,随着美股新能源板块的集体走衰,目前蔚来股价在40美元上下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蔚来 汽车 公布2020年财报时,美股市场同样给出了“不看好”的信号,当日收盘跌幅超13%。
‘叁’ 蔚来汽车市值
蔚来汽车市值是2642亿港元。
蔚来是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代表国产高端电动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C6、蔚来ES8、蔚来ES6、蔚来EP9、蔚来EVE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网络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中国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宿松路3963号智能科技园F栋。2020年2月25日,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合肥,合肥市人民政府并对其100亿元战略性投资。2021年4月15日,中国石化分别与奥动新能源、蔚来汽车两家新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2021年11月25日,蔚来发布公告称,已与国际能源巨头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12月18日,蔚来汽车将发布全新车型。2022年5月20日,蔚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NIO”。
‘肆’ 蔚来股价是多少
截止于2020年4月2日,蔚来股价只有2.050美元,是上市以来的新低。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二日在美国股市上市的时候发行价为6.26美元,与如今的股价相比,可以说跌了至少一半多。
蔚来股价连续暴跌,从三月五日的最高点10.16美元跌至当前的2.050美元,近几个月以来蔚来汽车市值缩水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了。
在蔚来股价暴跌背后,更令人担忧的还有蔚来汽车的销售数据。今年六月四日,蔚来公布了上个月份销售数据。上个月蔚来共交付汽车1089辆,比起今年三月和四月份的1373辆和1124辆,交付量进一步下滑。
蔚来首款面世的量产车是蔚来ES8,一八年的总交付量为11348辆。然而,今年以来,蔚来ES8未能维持住良好的势头,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
蔚来ES8上市后,曾因为续航里程等问题被用户吐槽。今年4月和5月发生的两起蔚来ES8自燃事件更是对其销量产生影响,而其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缓慢的更新速度也使蔚来ES8在与同类车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伍’ 蔚来的未来在科创板市值蒸发640亿“新造车”第一股的寒冬何时结束
车市下行、融资趋紧,蔚来 汽车 的未来越来越不被看好。
19日上午,一则蔚来计划回科创板的消息刷屏,消息还称,蔚来已经关闭了其硅谷办公室,并开启了新一轮裁员。
登陆纽交所近1年以来,外界对蔚来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但这只国内新造车第一股的确未被投资者看好,股价从上市之初的6美元一股跌至不足3美元,期间最大跌幅高达74.57%,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逾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41亿元)。
尽管午后蔚来作出回应,称其硅谷办公室仍有500员工,对回科创板不予置评。但科创板推进如火如荼,这则传言还是让蔚来 汽车 再次站上“圈钱”、“玩不动”等舆论风口。
传言四起
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蔚来 汽车 正计划回科创版, IDG、高瓴资本等为参与操作者。此外,蔚来新一轮裁员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报道称,经三方独立信源交叉验证,蔚来还在继续新一轮裁员,新一轮裁员将从8000人减至5500人。一位车企供应商透露称,蔚来还将继续裁员。
报道指出,蔚来曾经在硅谷设立两个办公室,共640人。今年5月,加州就业中心文件显示,蔚来硅谷共计裁员70人,其中20人来自旧金山办公室,还有50人来自圣荷西办公室。目前,蔚来已经关闭旧金山办公室。
今日午后,蔚来官方微博就上述报道发出澄清信息,称上述媒体报道皆为不实报道,硅谷办公室是蔚来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一直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目前蔚来把体系化效率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员工优化会有序进行,近期没有回科创板的计划。
今年4月以来,蔚来 汽车 裁员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从计划裁员3%,将人数控制在9500人,到继续裁员至8000人。8月16日,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在“2019新能源消费论坛”上首次正式回应裁员传闻,“本次减员是为了优化、提升运营效果,更为了迎接车市寒冬储蓄资本。”李斌透露,过去蔚来员工已接近一万人。
裁员之外,蔚来或面临人事上新的挑战。日前,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蔚来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郑显聪等相继离职。
8月17日,36氪未来 汽车 日报发表文章《那些离开蔚来的年轻人》,展现了部分曾在蔚来 汽车 任职过的年轻员工的视角。次日,蔚来 汽车 便正式回应称,受访者“碎片下窥见的一二事并不代表全面的客观事实。”讨论蔚来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目前尚言之过早。
寒冬能否结束
国内车市下行、市场变革,蔚来 汽车 进入寒冬本身或许并不是传言,李斌也在上述裁员回应中间接承认了这一点。
6月27日,因使用的动力电池包存在安全隐患,蔚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共计召回ES8电动 汽车 4803辆。自去年开始,蔚来ES8车型发生多起火自燃事件,公司口碑受到重创,ES8也受 汽车 召回的不良影响,销量急剧下跌,补贴退坡又给包括蔚来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造成了新的冲击。
今年前7个月,蔚来共计交付 汽车 8379辆,仅占公司销售目标的21%左右,其中7月份交付 汽车 837辆,较同年六月份环比下滑37.5%。
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成为上述裁员潮的根源所在。有行业人士分析,在融资和车市大环境不景气之下,蔚来上市前的融资可能已被“烧完”。
李斌曾就公司销售下滑、股价暴跌回应称, “多大点事儿”,特斯拉从成立品牌到盈利用了16年,蔚来肯定比特斯拉快的多。
资本的态度
回想去年上市之初,蔚来追赶甚至超越特斯拉的目标似乎还在视线之内。1年时间不到,蔚来业绩、股价双双跌至低谷。现在讨论其商业模式成功与否,是否真的言之过早?
就在上述报道中,有车企供应商表示,“蔚来什么都自己做,研发成本跟宝马差不多,是中国其他车企的七倍。”有分析师表示,“现在对蔚来的机构持股越来越高,机构在砸盘,因为国内资本市场一般给的估值更高,可以回来套利。”
在上述针对36氪文章的回应中,蔚来 汽车 列出了几组数据,大意是公司拥有专利数千项,2018年研发支出接近特斯拉的3倍。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一季度 汽车 销售毛利率为-7.2%,即不考虑公司整体的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卖出去的每辆ES8亏损约27600元。2018年,蔚来实现总收入49.51亿元,净亏损96.39亿元,同比增长92%。特斯拉同期数据为,营收1472.93亿元,净利润-72.93亿元。
去年9月上市以来,蔚来股价累计跌逾74%,市值较高峰时期缩水90余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其中今年以来3月以来累计跌逾67%,同期特斯拉股价跌了26%。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新数据,高瓴资本翻倍增持蔚来 汽车 2061.85万股,并加仓66.83万股特斯拉。目前,蔚来的市值为31亿美元,特斯拉为396亿美元。
‘陆’ a股最低价和最高价相差倍数最多的股票有哪些
答:贵州茅台2003年9月23日的20.71元(除权价)600519贵州茅台,上市日期:2001-08-27发行价格:31.39元/股首日开盘价:34.51元历史最低价:20.71元截止2022年12月7日收盘1684/股
‘柒’ 惨遭空头狙击,蔚来大跌10%!汽车股还能买吗
蔚来汽车连夜下雨,试车从楼上掉下来的风波还没过去,又被热销机构灰熊“咬”了一遍。蔚来汽车认为,通过使用Valeant等会计游戏来增加收入和提高净利润率,它正在实现目标。我们发布了一份题的报告。报道称,蔚来汽车可能会通过非合并关联方(武汉威能)来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能力。蔚来高管也与瑞幸咖啡密切相关,瑞幸咖啡在两年前披露了财务欺诈行为。
但总的来说虽然,蔚来汽车大跌10%,但是汽车股还是值得购买的。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其他的汽车发展的都还不错的,只要我们把握住,每一个汽车的走向,就一定不会在股票当中吃亏。
‘捌’ 当前A股股价最低的股票有那几只
截止2020年,如下:
中弘退的退市也是创出了A股首例。中弘退本名中弘股份,因为目前为退市期故名中弘退。之所以退市,乃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是A股首例跌破面值退市的股票。
从11月16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今天是中弘退7个交易日,此前6天一字跌停,今日虽然仍然跌停,但盘中一度打开跌停。加上复牌前2个跌停,中弘退已经连续9个跌停。截至上午11时,成交额2.08亿元,换手率6.88%,总市值为30.21亿元。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以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中弘股份自2018年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30个交易日,证券简称将变更为“中弘退”,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10%。
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中弘股份成为首家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
‘玖’ 蔚来成就的“合肥效应”,不必太神化
在中国的城市中,合肥是不太有存在感的那一个。
没有成都的安逸,没有重庆的热辣,没有上海的洋气,没有北京的 历史 感。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合肥没啥知名景点,甚至不值得专门去 旅游 一次。
但现在,合肥有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蔚来。
而合肥国资在蔚来最低谷时抄底的故事,也被坊间津津乐道,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合肥投资神话”的报道。
但行业从业者也建议,“不要神化合肥”。有人就认为,当时合肥的 汽车 工业亟需转型,因此与蔚来是相互需要。机缘巧合之下,二者相互成就。
而要论新能源车造车实力,上海仍然是全国第一,接下来是深圳,再下来才是合肥等城市。
在一众造车城市中,合肥是成果显着的那一个,但接下来的竞争会越发激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1、 赢家合肥
虽然很多新能源车企布局全国,但人们往往会将一家车企,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上海有特斯拉、威马和上汽乘用车,深圳有比亚迪,广州有小鹏,常州有理想,杭州有吉利,柳州有神车五菱宏光……
而一说蔚来,人们就会想到合肥。蔚来,已经成了中部城市合肥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合肥的战绩确实很难让人不眼红——2019年,合肥国资在蔚来最低谷时“抄底”,70亿投资如今膨胀成了1000多亿。
投资新能源车在内的新兴产业,对合肥有什么好处?
最近发布的两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第一个,是商务部的去年国家级经开区区域综合发展考核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中国有218个国家级经开区,合肥经开区排第11位,是中西部的首位,比上一年蹿了两位。
而蔚来、江淮大众、国轩高科,都在经开区。
另一个,是2020年,合肥实现GDP10045.72亿元,同比增长4.3%,迈入“万亿俱乐部”。在中国600多个城市中,这个成绩排第20。
此前三年,合肥在全国GDP排行榜上的位置,分别是:第25位、第26位、第21位。
在这个排行榜上,合肥甚至超过了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
2019年,东莞还排在第19位,GDP比合肥高73亿。
到2020年,东莞掉到了第24位,合肥GDP反超东莞395亿。
合肥为什么能超越老牌工业重镇东莞?秘密,或许就在产业结构中。
合肥的产业比较新,东莞的产业则比较传统。
在合肥发展迅速的,是 汽车 及零部件、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产业。
而东莞的五大支柱产业,相对“古老”得多: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从数字上来看,合肥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比东莞的快。
“合肥发布”曾称,2020年前三季度,蔚来交付车辆数超过去年全年。“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全市 汽车 及零部件产业增长16.9%,上拉全市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合肥的 汽车 及零部件、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25.1%、25.9%和29.4%。
因此,合肥这一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这个数字,比全国水平高5.5个百分点。
而在这一年,东莞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下降了2.1%。
正是因为这些数字,在全国GDP排行榜上,东莞的排名被合肥超过。
在GDP排名方面,千万不要小看地方政府的“攀比心”。
原因是,武汉市领导说,东风的神龙公司在成都投产了新车,直接导致了武汉排名被成都反超。
得新兴产业者得天下,对地方政府来说,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曾经,中西部城市被认为只能承接沿海城市转移的产业,但谁说它们不能弯道超车?
2008年引进京东方,2017年成立长鑫,2020年引进蔚来……现在,合肥喊出了口号:加速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若干年前,人们会觉得合肥是在吹牛。如今,大家都信了。
2、 是合肥需要蔚来,还是蔚来需要合肥?
现在,合肥被网友戏称为“霸都”。但一度,合肥被戏称为“全国最大县城”。
十年前的合肥是什么样子?
文旅操盘手“大秦笔记”回忆,十年前自己路过合肥,觉得合肥是中部最落后的城市:
“楼矮、路窄,街边小贩多,行人随意过,喇叭声、争吵声交织在一起,燥、吵、闹。”
2011年,合肥市区的市民月最低工资标准是1010元。那一年,合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刚超过全国水平。
到上海和南京都不远,没有区位优势,没有政策优势……合肥的地位被认为有些尴尬。
但合肥的工业基础早就打下。从2005年确定“工业立市”方针后,合肥逐渐成为国内家电制造重镇。合肥又引进京东方,布局液晶面板产业;与半导体产业龙头兆易创新成立合肥长鑫,生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一大批面板和半导体的上下游企业随之而来。
在 汽车 产业方面,安徽早就有了江淮、安凯、奇瑞等品牌,江淮和安凯就在合肥。合肥可以说是老牌 汽车 工业基地。
合肥也是最早开始试水新能源车的城市之一。12年前,合肥加入了新能源 汽车 “十城千辆”工程。现在,合肥已经有江淮、长安和吉利等新能源车项目,以及国轩高科、华霆动力等上下游企业。
2019年,合肥迎来了蔚来。当时,蔚来正岌岌可危。
“是合肥需要蔚来,还是蔚来需要合肥?我觉得是相互需要。”熟悉 汽车 行业的从业者董明告诉略大参考。
对蔚来而言,除了融资需求外,新能源 汽车 要落地一个城市、迅速投产,需要当地已经有深厚的传统 汽车 制造业积淀,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非平地起高楼。
北京、上海、珠海、南京、广州、武汉和合肥等,都是这样的城市。
“蔚来最早找的是江淮代工,小鹏最早找的是郑州海马代工。”董明称。
雷帝网创始人雷建平在一次演讲中透露,蔚来曾经与武汉光谷洽谈得非常愉快,项目快要落定的时候,武汉层面出手干预,希望蔚来落户到武汉经济开发区。遗憾的是,当时武汉经济开发区的领导们思维保守,未能抓住机会。
雷建平说,这件事,让光谷的领导们遗憾了很久。
“不要神化合肥。”董明指出,如果对全国各大城市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实力进行排名,深圳应该是第一,上海第二,接下来才是合肥和其他城市。
这是因为,深圳车企的电子化水平高,有比亚迪这样既生产整车,又生产电池的龙头企业。此外,深圳还有众多互联网企业,因此 汽车 的智能化、车联网化程度也高。
而上海的造车基础雄厚,有上汽、大众、通用,还有明星企业特斯拉。
“合肥虽然是老牌的 汽车 工业基地,但江淮和安徽品牌奇瑞的发展迟缓,所以合肥的转型诉求是最强烈的——当时,当地没有合资品牌, 汽车 工业在衰落,不转型就废掉了。”董明认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合肥才更有动力和大众合作生产新能源车,也更有动力投资蔚来。
3、 谁是下一个合肥?
新能源造车,已经从前几年的PPT造车,变成了实打实的新风口。
与以往的其他任何风口都不同的是,这是一场需要地方政府深度参与的战役。
1月初,合肥与零跑 汽车 达成战略合作,总部在杭州的零跑,将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厂。
早就布局新能源车领域的珠海,最近也非常积极。1月底,一则消息传出,引爆媒体:珠海国资拟向贾跃亭的FF投资20亿元。
珠海也借鉴了上海对赌特斯拉、合肥对赌蔚来的经验,与FF设定了对赌条件。
“谁又能确定FF不会成为下一个蔚来呢?”有媒体感慨。
从某种角度来看,合肥之所以受到各界关注,与蔚来在资本市场的亮眼表现不无关系。
新能源 汽车 产业还处于早期,上市企业不多,因此,蔚来、理想、小鹏和特斯拉,就成了资本的宠儿。
蔚来股价最低时,一度跌至1.19美元。而今,蔚来的股价已经涨到了接近58美元,涨幅超过48倍。如果当时买了20万元蔚来股票,现在就几乎可以财富自由了。
目前,特斯拉市值已超过8000亿美元,蔚来、理想和小鹏的市值分别为903亿、275亿和375亿美元。
但这一情况即将被改变。
一个原因,是野心勃勃的跨界玩家和传统车企,正在对造车新势力形成狙击之势。
去年全年,全中国卖出了2531.1万辆车,其中新能源车只占5.4%。
这个市场仍然是传统 汽车 的天下。
在新能源车和智能 汽车 领域,它们早已有了相当积累,只是囿于赛道太多,还没有全力投入。
在中国市场,今年3月,大众的纯电动车ID.4就将交付。
“随着ID.4的推出,大众将成为全球电动 汽车 市场的领导者。”大众方面称。
而那些跨界玩家,比如谷歌、苹果、华为和恒大,也各有优势。比如苹果有出色的软件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华为有世界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
“卖房送车行不行?如果恒大每卖出一套房子就送一辆车,一年送出去10万辆车,瞬间就能碾压很多新能源车企。”董明说,跨圈营销,也是造车新势力很难做到的。
接下来,造车新势力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它们背后的地方政府,也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另一个原因,是上市的新能源车企会越来越多,标的不再稀缺。
目前,威马 汽车 已经完成了上市辅导,今年年初将在科创板上市。威马的总部在上海。
而在科创板排队等待的,还有哪咤 汽车 和吉利 汽车 。哪咤 汽车 总部在浙江桐乡,吉利 汽车 总部在杭州。
在可见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新能源车企上市。届时,市场的关注度会被分散,蔚来和合肥的明星效应也会因此减退。
需要指出的是,合肥的成功,是天时地利的结果。但投资未必就有回报,追风口都有风险。
2月1日,南京拜腾 汽车 关联公司南京知行再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过117万元。
根据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售占比才能达到20%。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一年卖出2500万辆车,到2025年,新能源车能卖出500万辆。
但据 汽车 媒体统计,中国至少有23个新 汽车 工厂正式投产或启动建设,年产能为499万辆,这些工厂里的绝大多数,将在2021年底或2022年竣工投产。
这其中的过剩产能如何消化?
烧钱的新能源车企业,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财政黑洞。
但无论如何,那些传统 汽车 工业布局比较完善的城市,在这一轮轰轰烈烈的造车大战中,胜出的概率更大,翻车的风险更低。
“在我看来,重庆、长春、南京、杭州、广州和武汉,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合肥。”董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