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粤泰股份被st的原因
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粤泰股份被st最大的原因就是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粤泰之所以ST,最大的原因就是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这在股市里是比较严重的违规,缺口补上了,不代表处罚结束。
⑵ 粤泰股份为什么摘帽
申请撤销风险警示获交易所批准。
经查询财经网显示,粤泰股份新增“摘帽”概念。入选理由是:申请撤销风险警示获交易所批准,证券简称变更为粤泰股份,简称变更公告日为2022,06,15。
摘帽主要是指已经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最近的年度公司财务状况恢复了正常。
⑶ 粤泰股份大股东身不由己,接下来会怎样
可能会出售自己所有的股份,因为粤泰股份是比较有名的大企业,公司的股东也比较多,相互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有的大股东会觉得身不由己,接下来可能会出售自己所有得股份然后全身而退。
⑷ msci中国a股指数完整成份股 总数 共多少只股票
MSCI Inc.在刚刚公布的半年度指数审核中,向其中国A股指数新增39只成份股,从中剔除22只。
新增成份股包括广汽集团(601238)、海天味业(603288)、大唐发电(601991)、中原证券(601375)、苏泊尔(002032)、艾派克(002180)、环旭电子(601231)、西部建设(002302)、古井贡酒(000596)、搜于特(002503)、三角轮胎(601163)、粤泰股份(600393)、建投能源(000600)、恒逸石化(000703)、吉比特(603444)、拓普集团(601689)、中化岩土(002542)、新华网(603888)、东旭蓝天(000040)、海信科龙(000921)、安洁科技(002635)、伟星新材(002372)、太阳能(000591)、北方国际(000065)、齐翔腾达(002408)、 节能风电(601016)、西部黄金、齐星铁塔(002359)、长生生物(002680)、京汉股份(000615)、中钢国际(000928)、未名医药(002581)、广誉远(600771)、嘉宝集团(600622)、杭萧钢构(600477)、工大高新(600701)、华东科技(000727)、联创电子(002036)、西藏城投(600773)。
股市指数可以说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就不在这里多加赘述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针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性质来分类,股票指数有这五种形式的分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
再次,“上证50 ”指数的性质也是规模指数,代表上证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比较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以下是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前文告诉我们,指数选取了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股票,因此通过指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市场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预测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⑸ 惨!25家开发商,卖房半年亏263亿,改行做核酸吧
唉,又到了房企发半年业绩预告的时候。
虽然,在统计数据之前,猫姐就已经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业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上一口气~
知道会差,但没想到会这么差!
38家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的房企中,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盈利的只有13家,占比34%;剩下的25家,都是亏亏亏,占比66%。
超过六成半的房企,2022年上半年,不仅不赚钱,还亏钱。
按照往年情况,一般,预告盈利最终不一定会真的盈利;预告亏损的,不亏得更厉害就算不错了。
也就是说,情况有可能比我们现在统计的,还要再差。
真的是太难了!
赚钱的赚得更少了
亏钱的亏得更多了
是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房企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就是这一句:
赚钱的赚得更少了,亏钱的亏得更多了。
不信你看:
2022年上半年,预告盈利的房企只有13家,而2021年上半年业绩盈利的房企还有27家。
也就是说,有14家房企,2022年上半年扭盈为亏了。
其中,变脸比较厉害的:
阳光城,从盈利19.9亿,变成了预亏35-45亿;
荣盛发展,从盈利26.15亿,变成了预亏18-24亿;
金科地产,从盈利37亿,变成了预亏13-28亿元;
首开股份,从盈利8.48亿,变成了预亏13-14亿;
世茂股份,从盈利11.43亿,变成预亏2.9-3.6亿;
原本赚钱的变亏钱,原本亏钱的,亏得更厉害!
泛海控股,2021年上半年亏损5.4亿,2022年上半年预亏18-23亿,翻了超三倍;
泰禾集团,2021年上半年亏损8.5亿,2022年上半年预亏16.6-22.45亿,翻了两倍;
粤泰股份,2021年上半年亏损4100万,2022年上半年预亏6亿,翻了N倍;
即便是2022年上半年还预告盈利的,赚钱能力也大大下滑了。
比如说招商蛇口,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42.51亿,今年上半年就只剩15-21亿;
华侨城,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15.84亿,今年上半年就只剩小一个亿;
格力地产,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4.88亿,今上半年也只剩小一个亿;
当然,还是有好消息的~
比如说,2021年上半年巨亏了近100亿的华夏幸福,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已经大幅收缩到不到7.5亿,是不是值得鼓个掌(泪)……
2021年上半年亏损47亿的蓝光发展,今年上半年预亏46亿,也没有恶化(再泪)……
而正面的例子,2021年上半年赚了超过100亿的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已经确定赚107亿!(用力鼓掌!)
2021年上半年只赚6亿的金融街,今年上半年可能赚超过10个亿!
虽然这样的案例几乎是凤毛麟角,但至少有!也算是个安慰吧!
房企不赚钱的那些理由
亏钱了,赚得少了,房企们照旧总要解释一番,给投资者们一个交代。
而亏损的原因,无非就是那几个!
首先第一个,疫情总是要出来背这个锅的。
这三年,疫情一直反反复复,各大城市时不时来一下的封控,所造成的经营困扰,相信不单单是房地产一个行业受到影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估计都不小,倒也不是借口。
其次,就是市场的持续下行。
2021年全年,房企的年销售额,基本都是负增长的。
今年上半年更惨,基本都是腰斩。
市场行情不好,房企只能通过降价促销,以价换量。
销售下滑,价格下行,也难怪房企的结转收入下降,盈利能力也不大如前。
最后,就是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然对房企的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要说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最缺什么,那绝对不是钱,而是信心。
购房者没有信心买房,金融机构也不敢放贷给房企(民企),曾经房企手上人人争抢的存货,现在变成了烫手山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是无奈之举。
除此之外,有息负债规模较大导致的财务费用较高,也是导致房企亏损的原因之一。
其实说起来,这几天,全国上百个烂尾楼项目业主停贷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房子无法按时交付,对房企的业绩同样也会产生影响。
因为不交付,就无法结转,就无法产生营收和利润。
当一家房企大部分的房子都无法交付的时候,其营收和利润表现,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到现在都还没有发布2021年度财报的恒大、融创、世茂、新力、佳兆业、花样年等房企,或许更值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