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涨了买了又涨了 要不要买买什么
中秋临近,A股投资者总算也圆了一回“上涨梦”,9月18日和19日,上证指数涨幅均超1%,行业板块多数收涨,而且按照今日午盘的走势,收涨在1%以上应该问题不大,也就意味着在4个交易日内,大盘有3个交易日涨幅达1%以上,对于“久旱逢甘霖”的A股,不得不让人振奋。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波上涨?还会涨吗?该买点啥?
宏观政策持续利好,市场信心极大提振
从成交情况来看,在整个9月份中,成交量一度低迷,但在近几日的反弹中,可以看到成交量有明显的放大,9月18和19日两天的成交量明显高于9月份的平均水平,甚至略微收跌的20日,成交量也高于月平均水平。
按照行为金融的观点,市场行为反映的是投资者心理的变化。因此,成交量的放大,彰显的或许是投资者信心的回升。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国常会连提降低社保费率,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可期
从政策端来看,近期市场普遍关注的无疑是社保费率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担忧以往少缴的部分被追缴,以及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缴之后,足额缴纳对于企业成本的负担加重;
对于个人而言,则是在个税起征点提高后,可能因社保缴存额的提高导致实际到手工资反而变少的尴尬。
对于这个引发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连续两次国常会的回应和表态,无疑缓解了市场担忧,信心得到提振。
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会议明确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并决定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
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召开,提出“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市场活力,一个关键举措是要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核实,决不允许拖延和打折扣,决不允许自行其是。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违反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坚决查处征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要抓紧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从上述表述中,不难看出,整体的原则是保证社保征收的稳定性,企业担忧的税负增加的问题得到明确回应,保证“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展望政策走向,未来进一步减税降费空间仍在,值得期待。
促消费重磅文件推出,意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政策端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来源于昨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文件从实物消费(吃穿住行、信息、绿色等)、服务消费(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托幼等)再到消费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消费评价体系、消费者维权机制等)以及配套政策(分配制度改革、财税政策、信息引导等)多个维度出发,从而最终达到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的政策目标。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而从“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来看,以2018年二季度的数据来看,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已经高达78.5%,是绝对的增长主力,因此,系列政策的出台,刺激消费的背后,实质上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呵护意图明显,对于经济增长的信心,也会明显提升。
外资连续买买买,昨日创下单日净买入新高
自从A股被纳入MSCI以来,外资持续流入,参与A股市场投资,其资金流向,已然成为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外资持续通过沪深港通净买入A股,尤其是9月13日开始,连续6日净买入,其中,9月20日,北向资金净买入48亿,创下月内单日最大净买入。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银行公募理财资金将“大举入市”引遐想。虽然相关人士表示此项政策还需等监管部门下一步的制度安排,也要看各家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策略。但鉴于房地产市场、理财市场的持续低迷,理财资金入市或许将再度被提起。有私募表示,一旦银行理财产品能够更加方便地投资于股市,将带来新的流动性,也可以看做一大利好。
与此同时,增量外资同样值得期待,如央行此前提的年内开通“沪伦通”,加上市场普遍期待的A股纳入罗素国际指数,将有望带来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开放步伐的加快,增量的资金应该还不止于此。
还会不会涨?买点啥?
对于后市走向,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和名家投资观点,以供参考。
海通证券:逢低择优布局反弹或将延续
昨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等,都在对这个越发悲观冷清的市场缓缓地注入信心,虽然整体来看马上形成快速大反弹的概率不是很大,毕竟投资者情绪和风险偏好的回升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但此刻不必再过分悲观,可以选择低估个股,缓慢进行布局,还是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大行的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说明目前银行板块的会计处理偏保守,而同时绝对估值较低,可以关注后期的估值修复机会。
杨德龙:市场估值跌到历史底部四季度投资机会凸显
目前整个市场的市净率已经跌到了1.7倍,再度降到2倍以下,市场整体上已经跌出了机会。到四季度,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逐步地消除,国内政策面也会逐步地转向,包括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会适度的宽松、央行可能会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展开MLF等方式来向市场加大资金投放,预计四季度A股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海通策略荀玉根:今年真正的主线是龙头为何龙头策略有效?
①今年以来价值和成长风格表现相近,龙头策略最有效,各行业龙头股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涨幅约-5%,明显优于各大指数。②转型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公司盈利优势不断强化,18年中报显示龙头企业ROE、净利润增速均高于行业整体值。③机构持股比例上升助推龙头效应,2015年以来机构持有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从23.8%提升至31%,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PE更低、市值更大。
华泰证券:寻找估值绝对底部、高股息率的防御品种
市场连续两日反弹后微幅收跌,大部分机构认为本次靠基建刺激引发的反弹在幅度和持续性上都十分有限,参与意愿有限。三季报临近,受贸易战及国内去杠杆影响许多公司业绩并无改善且存在恶化的可能,叠加近期多起国资委接手上市公司股权案例,机构情绪非常悲观、认为市场可能出现进一步下跌。
申万宏源桂浩明:屏弃功利性思维看外资入市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沪深股市更广泛地进入了国际投资者的视野,外资入市俨然已成大趋势。监管部门近期已放行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人士等买卖A股,沪伦通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英国富时公司则正研究在富时指数中接纳部分A股股票为成分股的问题,如若成功,理论上将有规模较纳入MSCI更大的资金进入A股。此外,QFII及RQFII加仓,沪港通、深港通中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的消息也不断见诸报端。
国泰君安:滞胀预期的陷阱配置的应对
板块的轮动与盈利能力变动密切相关。在我国出现类滞胀期间,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板块收益率基本上与其所在行业企业盈利的表现密切相关。整体特点是:在类滞胀期,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上游资源品(有色、采掘)行业表现较好。走出滞胀时期,如果采用刺激政策,将是中游制造业、下游可选消费(汽车、家电)和TMT的天下;单纯走出“胀”时,整体市场表现不佳, TMT板块盈利改善明显,取得相对收益。
㈡ 海通策略荀玉根:业绩圆弧底逐步形成
盈利底已现
——2019年三季报点评
截止10月30日,99.9%的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三季报,整体上A股盈利增速与中报基本持平,业绩圆弧底逐步形成,这与我们在《盈利见底一步之遥——19年中报点评-20190901》和《中小创净利润降幅收窄——19年三季报预告分析-20191016》观点保持基本一致。
1、 19Q3A 股业绩与中报基本持平,圆弧底逐步形成
19Q3 净利润累计同比为6.9%,业绩圆弧底逐渐形成。 截至10月30日,99.9%的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三季报。19Q3/19Q2/19Q1全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累计同比分别为6.9%/6.5%/9.4%,剔除金融后为-1.9%/-2.8%/1.3%。19Q3/19Q2/19Q1全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分别为6.8%/3.9%/9.4%,剔除金融后为-2.3%/-6.3%/1.3%。整体上,A股三季报净利润增速与中报基本持平,业绩圆弧底逐步形成,这与我们前期判断基本一致。历史上,A股归母累计净利同比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走势大致趋同,19Q3/19Q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2.1%/-2.4%,低于18年的10.3%,也显示A股归母净利同比负增长,但负增长幅度收窄。回顾本轮A股盈利周期自16年下半年开始回升,17年高位震荡走平,归母净利累计同比维持在16.6%~19.8%之间,进入18年后开始回落,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17年的18.4%一路下降。进一步考察归母净利润的变动原因,按照利润表的各个科目拆分了归母净利润,即: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营业收入×(毛利率-三项费用率-有效税率)-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少数股东权益+其他报表项目。整体上,19Q3营收增速回升是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企稳回升的主因。从营收累计同比看,19Q3/19Q2/19Q1全部A股为9.4%/9.3%/10.9%,剔除金融后为8.5%/8.3%/9.5%,营收同比增速略回升。从毛利率看,19Q3/19Q2/19Q1全部A股为19.5%/19.5%/19.6%,剔除金融后为19.3%/19.4%/19.3%,毛利率震荡走平。从三项费用看,财务费率下降,管理费基本平稳,管理费率略上升。19Q3/19Q2/19Q1全部A股的管理费用率为6.4%/6.3%/6.4%,销售费用率为4.3%/4.3%/4.4%,财务费用率为1.5%/1.6%/1.7%。参考历史经验,2002年以来A股经历了5轮归母净利润增速下行周期,平均持续了7个季度,这次A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从17Q4的18.4%回落至19Q3的6.9%,已经持续了7个季度,业绩圆弧底逐步形成。
19Q3A 股ROE为9.2%,正处于筑底阶段。 全部A股19Q3/19Q2/19Q1ROE(TTM,整体法,下同)为9.2%/9.4%/9.3%,低于2005年以来的均值11.8%,目前处于05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14%分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A股剔除金融后19Q3/19Q2/19Q1为7.5%/7.7%/7.8%,低于2005年以来的均值9.7%,目前处于05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14%分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整体上,ROE整体处于回落趋势中。回顾本轮盈利周期,A股ROE自16年下半年开始回升,从16Q2低点9.4%升至18Q2高点10.6%,此后开始回落,19Q3低至9.2%。根据杜邦公式拆解ROE,具体如下:(1)全部A股19Q3/19Q2/19Q1净利率为9.7%/9.9%/9.9%,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9.0%;剔除金融后为5.9%/6.0%/5.9%,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5.4%。目前净利率相较2005年以来的均值处于高位,我们认为政府大力推进的减税降费政策起到了作用,从全部A股上市公司各项税费支出占税前利润比重这个指标(频率为半年)来看,19Q2/18年/18Q2分别为11.6%/26.7%/27.3%,2019年以来出现大幅下降。(2)全部A股19Q3/19Q2/19Q1资产周转率为0.186/0.185/0.185次,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0.231次;剔除金融后为0.610/0.619/0.620次,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0.759次,资产周转率处于低位震荡。(3)全部A股19Q3/19Q2/19Q1资产负债率为83.3%/83.8%/83.6%,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82.9%;剔除金融后为61.1%、61.4%/60.8%,2005年以来的均值为58.3%,目前资产负债率处在均值附近。参考历史经验,2002年以来A股经历了5轮ROE下行周期,平均持续6个季度,这次A股归母ROE回落持续了5个季度,我们预计ROE将在今年四季度见底。
2、 基本面相关指标进一步验证盈利三季度见底
预计A股净利润同比在三季度见底、ROE在四季度见底。 基本面上我们从库存周期和政策时滞角度预判全部A股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三季度见底,当然,未来基本面变化需进一步跟踪月度高频数据验证。以史为鉴,05年以来A股市场共经历了四次盈利见底回升的周期,参考这四次周期,我们观察到在盈利未出现明显见底趋势之前,部分领先指标已率先企稳,根据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社融存量同比/贷款余额同比;第二,基建投资累计同比;第三,PMI/PMI新订单;第四,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第五,汽车销量累计同比。我们发现,每次盈利见底之前都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领先指标出现企稳回升的现象,因此我们将三个领先指标出现企稳的情况定性为领先指标企稳。盈利见底时也往往存在部分同步指标同时企稳,我们通过将盈利的走势和一系列相关指标对比发现,部分指标和盈利的相关性很高,并且这些指标相比于季度披露的盈利数据大多为月度披露,通过观测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加高频的跟踪盈利的变化趋势,根据性质不同将这些指标分成三大类:第一,库存数据;第二,工业企业利润;第三,PPI。详见《如何预测跟踪盈利趋势?-20190919》。从领先指标来看,目前社融、基建投资、PMI等基本面领先指标已经企稳,而地产和汽车销量是否真正企稳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详见表1。这次领先指标的企稳时间为19年2月,从历史统计来看领先指标时间上领先企业盈利见底4-10个月,基本面领先指标企稳得益于年初以来宽松政策环境,而这次政策实施力度较为温和。从同步指标来看,库存周期(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工业企业利润周期(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和PPI周期(PPI累计同比)均逼近历史底部位置,详见表2。综合领先指标和同步指标数据,我们推测A股归母净利同比在三季度见底,ROE在四季度见底。
回应投资者对盈利回升的两大疑虑。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发现投资者对盈利回升逻辑有两大疑虑:其一,库存回补的力度会不会很小?导致盈利实际提升幅度有限。有人说现在的情形和13年前后相似,当时也出现过库存回补的情况,但力度弱。全部A股归母净利累计同比由12Q4的-0.05%上升至13Q4的14.45%,分板块来看,主板从12Q3的-1.60%上升至13Q3的14.85%,创业板从12Q4的-8.64%上升至14Q1的17.46%。主板盈利回升幅度不及创业板导致了市场当时的结构性行情。而我们认为现在和当时最大的不同在于产能周期背景不一致,库存周期是3-4年的短周期,而产能周期是10年左右的中周期。我们以制造业投资增速来刻画产能周期,上一轮产能周期从05/02的19.8%开始,到11/06达到32.4%的高点,其后回落至16/08的2.8%低点,共历时11年有余。13年前后库存回补时,制造业投资增速从11年的高点回落到18%左右,回落趋势未完,补库存力度受到影响。现在制造业增速再次回到2.6%,产能周期16/09以来整体底部波动,所以补库存的力度将要强于13年前后。其二,地产链下行会不会拖累总体盈利?从宏观整体来看,随着我国适龄购房人数占比下降和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未来地产对基本面的影响将变小。2016年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额/名义GDP基本维持在16%附近,2018年高点为16.7%,19H1略降至15.7%,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名义GDP从2000年的4.4%升至2014年高点14.8%,此后回落至19H1的13.7%,整体上地产销售链和投资链占GDP比重不大且处于下滑趋势中。具体到地产对销售链影响,我们认为这次地产销售周期是在以时间换空间,回顾200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经历了六轮周期,前五次周期平均持续39个月,而最近一次已持续52个月,前五次上升和下降周期平均持续9、19个月,而最近一次为13、39个月。这次地产周期拉长主要是源于16年9月30日开始我国实行“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地产调控政策,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景气度背离。一线城市地产销售增速早在2017-18年已双位数负增长,前期较低基数使得2019年增速不会太低,销售增速已在磨底。具体到地产对投资链影响,在最新一轮下降周期中,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从19年4月高点11.9%降至19年8月的10.5%,下降了1.4个百分点,从时空看这次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才刚开始。但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看,2019年1-8月房地产开发占比为21.1%,而制造业为33.5%,基建为30.9%,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企稳,基建投资增速出现回升,地产对投资链的基本面影响较小。
3、 中小创归母净利润同比企稳,非银金融业绩较优
201619Q3 中小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2.4%,剔除金融后为-0.3%。 19Q3/19Q2/19Q1中小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2.4%/-3.5%/-5.3%,中小板剔除金融为-0.3%/-7.4%/-12.8%,两者均低于05年以来中位数16.6%、14.6%,分别对应05年以来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低到高的22.4%、18.9%分位。两者分别在回落了10、10个季度后在19Q3企稳。而19Q3/19Q2/19Q1中小板归母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为7.2%/1.2%/-7.6%,在19Q3出现明显好转。19Q3/19Q2/19Q1中小板ROE为5.9%/5.7%/5.6%,远低于05年以来均值10.3%,处于05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5.1%分位。19Q3/19Q2/19Q1中小板指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7.2%/-2.0%/0.8%,低于05年以来中位数13.6%,对应05年以来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低到高的37.2%分位。19Q3/19Q2/19Q1中小板指ROE为11.4%/11.2%/11.6%,低于05年以来均值14.6%,处于05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1.7%。进入2019年后,中小板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幅度不断收窄并由负转正,加之2018年商誉减值导致中小板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当时中小板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18Q3的6.3%降至18Q4的-23.9%,所以全年中小板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正增长。结合前文分析,我们推算19年中小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对应ROE为8%。
19Q3 创业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9%,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后为0.3%。 19Q3/19Q2/19Q1创业板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9%/-21.3%/-14.8%。我们剔除对创业板整体盈利影响较大的温氏股份和乐视网,得到19Q3/19Q2/19Q1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乐视网后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0.3%/-6.2%/-7.5%,低于2010年以来中位数18.1%,对应2010年以来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低到高的15.7%分位,在回落了13个季度后在19Q3企稳。而19Q3/19Q2/19Q1创业板归母扣非净利润累计同比为46.4%/26.4%/1.2%,在19Q2开始明显好转。19Q3/19Q2/19Q1创业板ROE为2.2%/1.5%/1.9%,低于2010年以来均值7.6%,处于2010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7.8%分位。19Q3/19Q2/19Q1创业板指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1.5%/-8.8%/-23.7%,而2010年以来中位数为15.1%,对应2010年以来归母净利润增速从低到高的32.4%分位。19Q3/19Q2/19Q1创业板指ROE为8.3%/7.0%/6.1%,低于2010年以来均值9.8%,处于2010年以来ROE从低到高的18.4%分位。过去几年,创业板进行大量并购重组并作出业绩承诺,这会透支未来业绩增长空间,而且后续商誉减值也拖累业绩。18年创业板业绩大幅下滑源于商誉减值,18年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基数偏小,当时归母净利累计同比从18Q3的-1.5%降至18Q4的-69.4%,加之19年商誉减值规模变小,我们认为19年创业板业绩有望见底回升。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推算19年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为12%,对应ROE为3%。
分行业看,盈利回升趋势较好的如券商、保险等。 考虑到单个季度盈利数据受到基数影响,波动较大,我们分析三季报数据的同时,用TTM口径的归母净利同比来衡量各个行业盈利趋势,考查19Q3、19Q2和19Q1,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回升趋势较明显、且三季报原始值较高的行业如下:保险归母净利同比(TTM)为84.5%/41.6%/21.7%,原始值为83.2%/77.6%/68.6%,ROE为19.0%/17.2%/14.3%;券商归母净利同比(TTM)为25.7%/1.5%/-9.7%,原始值为68.5%/61.3%/93.4%,ROE为6.0%/5.4%/5.2%。三季报利润同比增速基本平稳但绝对值仍较高的行业是:白酒归母净利同比(TTM)为27.1%/26.4%/30.6%,原始值为22.7%/25.6%/27.8%,ROE为26.4%/27.2%/24.6%;食品归母净利同比(TTM)为16.2%/18.2%/19.4%,原始值为12.5%/12.4%/9.9%,ROE为16.4%/16.7%/16.0%。相反,盈利回落趋势较明显的行业如:通信、石油石化、国防军工、钢铁、餐饮旅游、纺织服装等,详见下表4。
盈利与估值匹配度较好的如银行、房地产、白酒等。 从各个行业的盈利估值匹配度来看,我们以沪深300指标作为基准,位于沪深300右下方的行业匹配度较好,其次是位于右上方的行业。金融、地产、周期性行业参考PB-ROE模型,19Q3沪深300(PB(LF,下同)为1.5倍,ROE(TTM,下同)为11.3%,以此为基准,各行业中银行和房地产较优。其中,银行PB、ROE分别为0.9倍,11.3%;房地产分别为1.4倍,13.4%。不过,房地产19Q3/19Q2/19Q1净利同比(TTM)为3.3%/4.7%/9.5%,净利润趋势较差,而银行为7.6%/6.6%/6.4。消费、科技类行业参考PE-G模型,沪深300(PE(TTM,下同)为11.9倍,19Q3净利累计同比(TTM,下同)为9.6%,以此为基准,各行业中白酒较优。其中白酒PE为32.4倍,19Q3净利累计同比/TTM同比为22.7%/27.1%,ROE(TTM)为26.4%。
风险提示:向上超预期:国内改革大力推进,向下超预期。
(文章来源:股市荀策)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㈢ 荀玉根是骗子吗
不是骗子。荀玉根,现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人物经历曾任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现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所得荣誉荀玉根在新财富等多个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荣获“全满贯”第一。
㈣ 荀玉根在国内算什么水平
大师水平。荀玉根,现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查询相关资料得知:此人在国内无论是技术还是分析方面都属于是大师水平。该人曾任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
㈤ 北向资金加仓推升筹码集中度 重点关注半年报预喜板块
回顾7月,北向资金整体净流入120.25亿元,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股主力资金。在北向资金大幅加仓的背景下,多只个股筹码集中度快速提升,显示外资从二级市场中收集了大量零散筹码。
破解抗跌密码!这些个股机构与北向资金在加仓,筹码明显集中
A股震荡调整,但主力资金忙着调仓换股,一些个股筹码集中度大幅变动。
Choice数据显示,在可比的223家上市公司中,有136家7月末股东户数较6月末出现下降,占比超过60%。其中,有40家公司股东户数降幅超过5%。
单从股东户数的变化上看,上述40家公司的分布有些凌乱,平均涨幅也与大盘指数相差无几。
但如果结合了北向资金、财务数据等其他指标,其中的一些强势品种便浮出水面。
取7月份股东户数降幅超过5%、北向资金持(流通)股比例增加超过0.5个百分点两个指标,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股票共有6只,分别是欧普康视、汇川技术、冀东水泥、德赛西威、红旗连锁、浙江医药。
工控行业龙头汇川技术筹码集中度同样大幅提升,7月末股东户数为28276户,较6月末减少6.99%。作为北向资金的传统重仓股,汇川技术同期获北向资金猛烈加仓,深股通持股比例从6.87%增至8.21%,加仓1.34个百分点。
除了欧普康视、汇川技术之外,同样满足条件的德赛西威7月以来股价大涨13%。
半年报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的业绩确定性同样是主力资金考量的重点。在7月筹码集中度显着提升的公司中,有多家先行披露了半年报预喜公告。
按照7月份股东户数降幅超过5%、7月内公司披露半年报预喜公告两个指标来看,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股票共有15只。这15只股票7月以来平均上涨1.15%,大幅跑赢同期三大股指。
上峰水泥7月末股东户数为41304户,较6月末的52588户大幅度减少21.46%。公司7月15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亿元至10.1亿元,同比增长80%至100%。
智莱科技7月末股东户数为16722户,较6月末减少11.11%。公司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至1.43亿元,同比增长35%至55%。
中新赛克、红旗连锁、欧普康视、飞荣达等,均在7月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且当月筹码集中度显着提升。(中国证券网)
北向资金嗅到了什么?这些股获逆势大幅加仓
从刚刚过去的7月流入情况来看,北向资金呈现出深强沪弱的格局,深股通渠道净流入量是沪股通的8倍。
从单日数据来看,北向资金在7月还多次出现沪股通净流出,深股通净流入的现象。7月15日,沪股通净流出19.39亿元,而深股通则净流入8.11亿元;7月29日,沪股通净流出13.07亿元,而深股通则净流入16.89亿元。
个股方面,近一月北向资金对白马股的减持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中国平安被北向资金出货最多,净卖出22.42亿元。贵州茅台也被净卖出22.12亿元。7月1日至30日,北向资金抛售贵州茅台约200万股,持股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
净卖出超过20亿元的还有海康威视。7月2日至7月18日的13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海康威视,仅7月10日出现小幅净买入,其余12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出多数逾亿元。7月22日北向资金大幅买入海康威视4.65亿元,随后连续6天净买入,7月31日再度被净卖出1.49亿元。
大族激光、五粮液、上海机场也分别被净卖出16.54亿元、13.59亿元和12.18亿元。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万科A、中国国旅等却受到北向资金青睐,分别净买入18.43亿元、13.35亿元和10.11亿元。美的集团、温氏股份、平安银行、格力电器等个股也在近一月有不同程度的净流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五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的过程中,资源股获北向资金重点关注,从持股占流通股变动比例看,稀土和黄金成为北向资金重点买入的对象,前20名中,五矿稀土、天齐锂业、盛和资源、恒邦股份、中铝国际、中金黄金、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均属于资源股。
从近5个交易日看,中际旭创、光环新网、光迅科技、奥士康、依顿电子、卫士通、大华股份等持股比例提升幅度居前,主要以科技股为主。
展望后市,众多机构均认为,短期科技股仍然会存在投资机会。此外,MSCI将会在8月份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因子,部分被低估的蓝筹股仍存获利机会。
东兴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在缺少主线逻辑的背景下,确定性较高的5G、自主可控等领域有望实现超额收益,科技行业或将阶段性占优。中期来看,中报季市场的关注点仍将回归到基本面,密切关注各板块盈利状况变化。下半年来看,“六稳”工作或再次重提,政策宽松仍将为基建产业链带来新的机会。
展望8月配置思路,中泰证券表示,主要可关注三个方向:
第一,8月下旬中报密集发布期,收入端发生积极变化的行业可能主要集中在科技股,华为产业链依然有上涨动能,短期风格或仍将偏向成长,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的数据;
第二,如果宏观环境短期重回“宽货币紧信用”的状态,建议关注高股息品种,尤其是中字头央企,央企分红可能是减税降费的重要资金来源;
第三,8月MSCI会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因子,对于前期滞涨,估值偏低的蓝筹而言,仍然偏利多,重点关注券商、银行和基建类蓝筹股。主题方面,建议关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国企改革等。
西南证券认为,下半年的A股将延续震荡格局,成长股有相对优势,投资者需要把握阶段性机会。
信达证券指出,二季度开始北向资金陆续减持部分消费白马,同时随着科技股估值的不断下降,北向资金的持有比例不断攀升。从中长期展望出发,该机构认为部分低估值的白马科技股已有较明显的配置价值。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参考海外经验,外资购买的是具备地区特色的核心资产,而A股的核心资产不仅是消费白马。外资在A股买过金融、消费与科技,最关键的是看业绩。(第一财经)
(云水长和)
㈥ 半年报公布前,这些“白马股”遭遇大幅减持
7月大族激光(002008.SZ)、东阿阿胶(000423.SZ)等“白马股”纷纷“爆雷”,8月初的A股因为外围不确定性而遭遇大幅调整。在多数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即将公布之际,投资者依然心存疑虑——半年报到底谁又会“爆雷”?这对投资者来说依然犹如猜谜一样难以捉摸,也让市场风险偏好大幅降低。
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声称格力不会“爆雷”,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并非每家白马股都如此。目前不少“白马股”的主要股东或者董监高都在纷纷套现,其中不乏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海天味业(603288.SH)、恒瑞医药(600276.SH)、苏泊尔(002032.SZ)等,以及市盈率只有个位数的海螺水泥(600585.SH)。
立讯精密(002475.SZ)和贵州茅台(600519.SH)在大股东和高管减持后,尽管遭遇短暂调整,但此后还是继续创出 历史 新高。
从海天味业到恒瑞医药,遭遇董监高减持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8月需要警惕上市公司中报不达预期的冲击。上证2440点的牛市反转格局未变,市场处于牛市第二波上涨前的蓄势阶段,企业盈利即将见底,跟踪国内政策落地及中美关系进展。市场下蹲为起跳做准备,中期角度这是布局期,未来牛市第二波上涨以 科技 和券商进攻,核心资产为基本配置。
涪陵榨菜(002507.SZ)半年报不如预期,股价大幅下跌。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品牌消费企业,下一个“爆雷”的会是谁?尽管这很难预计,但却有一些企业的董监高和主要股东似乎是“先知先觉”减持,尤其是海天味业和恒瑞医药的董监高减持让人有一定担忧。
4月23日海天味业发布的公告显示,因个人资金需求原因,公司董事吴振兴、叶燕桥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万股公司股份,公司监事陈伯林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0万股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陈君阳和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欣拟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30万股公司股份,以上股东的减持将于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2019年5月17日~2019年11月13日)进行。公开资料显示,5月17日至今,吴振兴、叶燕桥、陈君阳、张欣分别累计减持22万股、15万股、13.53万股和14万股海天味业股份。
5月18日海天味业公告称,陈伯林家属于2019年5月17日上午登录其账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2.3万股,成交均价为95.81元/股,成交金额11784677.00元,卖出最高成交价96.60元;同时还误操作买入公司股票2000股,成交均价95.48元/股,成交金额190960.00元。陈伯林因误操作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构成短线交易,本次误操作造成的短线交易获得收益 2240元按规定归公司所有。
7月19日,恒瑞医药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18日,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蒋新华、周云曙、蒋素梅、李克俭、刘疆、袁开红、孙杰平、戴洪斌、沈亚平、孙绪根、陶维康、周宋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共 211.43万股,占总股本的 0.0478%。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限时间已过半,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上述减持价格在每股59元到71元之间。
相比上述海天味业和恒瑞医药董监高的集体减持,苏泊尔和海螺水泥的高管减持,更有个人行为的性质。
作为小家电板块牛股的代表,苏泊尔在5月24日和6月20日遭遇到了财务总监徐波减持合共10.28万股,减持价格都在70元以上,套现近800万元。7月3日,海螺水泥公告称,减持计划实施前,副总经理柯秋璧持有公司股份29.38万股,占总股本的0.0055%。截至7月3日,柯秋璧累计减持7.34万股,占总股本的0.0014%,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从立讯精密到贵州茅台:减持并未阻碍股价新高
股东减持后股价创出新高,他们到底会不会后悔?
2019年3月4日,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4607.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2%,减持均价19.84元/股。此次减持完成后,立讯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来胜合计持有上市公司46.12%股份。
3月8日,立讯有限再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21.85万股,占总股本的0.8802%,减持均价19.5元/股。同时,立讯有限承诺自此次减持完成之日起后六个月内将不减持公司股票,前后两次减持股份参考市值合计约16.203亿元。立讯有限减持所获资金将用于其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股票质押率。
7月29日,立讯精密创出了22.66元的 历史 新高。
立讯有限在2017年9月也套现过股份,2017年9月20日公告称,立讯有限于2017年9月19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345万股,占总股本的近2%,交易价格为复权前的19.74元(相当于复权后12元左右)。
2018年9月27日贵州茅台公告称,“2018年9月26日,副总经理万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700股本公司股份,本次减持股份计划已完成。”减持价格为每股725.92元,万波借此就套现了超过50.7万元。尽管之后因为2018年三季报业绩无法满足市场预期,贵州茅台一度跌到逼近500元,但在2019年7月1日还是突破千元大关创出 历史 新高。
产业资本维持净减持,快递行业首当其冲
除了上述董监高减持以外,产业资本减持也不断涌现,上述的立讯精密只是“冰山一角”。
荀玉根表示,截止2019年7月31日,从绝对规模看,7月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净减持262.4亿元,而2019年6月净减持167.7亿元,2017年6月以来产业资本月均净减持76.3亿元。2019年7月A股公告拟净减持市值约为369.01亿元,2017年6月(减持新规实施)以来月均公告拟净减持249.86亿元。
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表示,2018年至今,除2018年2月、10月和19年1月产业资本保持净增持,其他月份产业资本均呈现净减持状态。2019年4月以来市场主题和热点较为缺乏,但价值股业绩不断暴露出问题,7月价值股跌幅明显。科创板受资金青睐,情绪较高,A股部分行业受到情绪蔓延影响,成长类行业估值有所上调。
8月1日,申通快递(002468.SZ)公布转让控股权而股价大跌。7月27日,申通快递也公告称,持申通快递46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6%)股东南通泓石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530.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
顺丰控股(002352.SZ)也遭遇到了主要股东大幅减持。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顺达丰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顺达丰润”)计划自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25日,减持数量不超过1.32亿股,减持比例不超过3%。7月31日,顺丰控股公告称,顺丰丰达已经减持了4192.65万股,减持均价31.44元,不过“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㈦ 和信投顾肖玉航:缩量震荡 市场弱势明显
周三市场总体行情呈现缩量震荡走势,盘中券商股一度拉升引领反弹,但响应有限,最终两市基本平盘报收。上海综指微跌-0.86点,而深圳成指则下跌-2.22点; 创业板指数下跌-5.09点。两市日成交总额为4077.87亿元,市场体现为缩量震荡,弱势明显的市场特征。
从市场表现来看,行业涨幅榜方面电信运营、贵金属、通信行业等品种出现表现,比如国脉科技、恒邦股份、欣天科技等,而跌幅行业上,主要于物流、造纸、医药等品种。全天的震荡中除少部分题材类股票表现外,大部分表现平淡,而从市场量能指标变化来看,呈现明显的缩量特征,此显示如果量能不能改观,在短期市场将构成了不利的市场影响。
今日市场面因素主要集中于下述一些方面:
1、隔夜外盘方面欧股普涨;美股三大股指均涨逾2%,道指涨超500点,纳指收复7500点关口;美国科技股集体反弹,苹果涨3.66%;油价终结四连跌;金价连涨五日。
2、据《每日经济新闻》信息显示: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工作正式启动,首批共3家上会的企业分别是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和天准科技。此外,第二批和第三批共6家企业的上会时间已经确定,分别在6月11日和6月13日。
3、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显示:当地时间6月4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再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下行风险。世行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6%和2.7%,比其今年1月份的预测值分别下调0.3和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2019年经济增速预计放缓至1.7%,2020年将进一步降至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9年经济增速预计下滑至4%,但2020年有望回升至4.6%。其中,世行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6.2%不变。报告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应对外部挑战及其他“逆风”。
4、据《金融时报》信息显示: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地方债发行规模为3043亿元,尽管低于一季度月均水平,但较4月增长34%。截至5月底,2019年共发行1.94万亿元地方债,较去年同期增长率达121.04%,完成全年新增限额3.08万亿元的62.99%等。
时间因素显示,科创板或将体现出台,因此后续市场资金分流、板块分流等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世行调低世界经济增速、主要与区域制造业PMI指标下落明显、贸易博弈中的不确定性等,这构成了市场博弈变局或其它风险演变的可能,须密切关注。
从当日市场涨跌比家数来看,上海为734:669深圳市场为1101:939;创业板为409:318;此显示当日上涨个股略高于下跌个股,但从震荡幅度来看,总体股价波动幅度有限。
从市场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CHOICE数据显示:当日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为-79.25亿元,净流出负值持续,如果连续观察来看,6月以来,主力资金净流出轨迹明显 ,显示市场阶段空方力量仍然占据主动。
如果从短期市场来看,目前沪综指运行一个阶段小平台(2838-2950)位置拉据较为明显,而目前这个小平台是拉据后向下,还是向上,则取决于量能指标与基本面的变化配合情况,但如果对应较大周期来看,结合年初K线轨迹总体而言,目前这个小平台更似一个头肩顶的右边部分,研究认为,如果后续量能依然有限,或使得市场出现小平台破位向下,因此后续的量能演变需要继续保持谨慎策略。
总体来看,周三市场缩量震荡,显示市场弱势特征依然明显。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密切观察市场OBV指标的变化情况,短期宜保持耐心战略观望为主,观察市场轨迹周期阶段的演变;短期投资者关注品种量能配合情况,寻机对业绩增长且股价调整幅度较大的品种适量进行关注,灵活运用市场节奏较为关键。
机构展望六月市场行情>>>
中信证券策略聚焦:转机在六月紧扣价值主线
兴证策略王德伦:市场机会应聚焦于“龙凤呈祥”(附金股)
安信策略陈果:A股反弹如约而至 重点关注六大板块
广发策略:慢牛中的震荡调整期 配置消费布局科技
长江证券:震荡中静待转机 建议短期仍需关注通胀链
海通策略荀玉根:6月仍需警惕 小心市场再次下探时强势股补跌
八大券商展望6月A股投资策略:指数反复“磨底” 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发力
点击查看>>> 六月A股投资攻略 王牌机构最新解盘 顶尖高手解盘
(文章来源:和信投顾)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