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2003年春节后股票走势

2003年春节后股票走势

发布时间:2023-01-07 03:01:49

❶ 过年后什么股票会涨

1.相对于A股节前八连阴走势,市场表现显然过于沉闷。淘金客认为,不管节后第一天A股涨跌如何,该涨的股票依然会涨。
2.首先,可关注部分底部启动的中小板股票。淘金客认为,根据价值投资和成长性投资理念交替主导市场的规律,新一轮行情启动,以创业板为首的高成长的自主创新类股票很可能是主力主攻对象。
3.而在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中小板股票表现非常抢眼,部分股票甚至已经创出历史新高。淘金客认为,中小板股票近期表现较好,一是因为暂时没有大小非解禁压力,二是缘于创业板上市炒作预演,三是部分股票确实具有高成长性。
4.当然,对于短线涨幅较大并且明显见顶的中小板股票,可以不必再追高了;但对于底部才开始启动的次新中小板股票,还是可以。
拓展资料:
股票的涨跌大致分为两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的主要包括政策、宏观经济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都是一般原因(间接原因),都要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两个根本的法则来起作用。 下面就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过根本的两个法则对股市产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当然,有时候政策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股票的价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公布国有股减持政策,不流通的国有股要通过减持变成能够流通的流通股,这就导致原来的流通股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时候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影响股市的涨跌,有时候是通过价值关系来影响股市。
2、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 因为当大盘涨的时候,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比较高,市场的资金供应就比较充裕,从而使得个股的资金供应也相对充裕,从而推动个股上涨。
当大盘跌的时候,则反之。 特别是在大盘见底或见顶,突然变盘的时候,大盘的涨跌对个股有很大的影响:当大盘见底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底上涨;当大盘见顶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顶下跌。
在大盘下跌的时候买股票,亏钱的机率极大;在大盘上涨的时候买股票,赚钱就容易很多了。 实践也证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盘见到历史大顶,之后一路下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
在这段时间,可以说,只要买股票,就会被套牢。很多投资者平均亏损在30%以上。 同样,在大盘见底的时候,即使随便买入一只股票,都可以给你可观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了20%以上。
大盘变盘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的时候对于股票的涨跌影响很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当大盘没有变盘,处于横盘的状态的时候,大盘的作用就显得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大盘大多时候处于横盘趋势,此时大盘对于个股的涨跌影响就不明显,个股的涨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价值关系的影响、主力资金的运作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这样,2003年初,在大盘横盘的情况下,所谓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为几个有价值的板块被主力资金充分发掘而形成的。
总之,不能一味的强调大盘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大盘的重要性。大盘在不同的时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❷ 历年元旦前后股市情况

从元旦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表现来看,上述19个年度中,有12个年度出现上涨,上涨概率也超过六成,其中2020年元旦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涨3.58%,这一涨幅也是近些年最高。
上证指数元旦后5个交易日出现上涨的年份有13个,上涨概率达68.42%,接近七成,上述19年的平均涨幅为1.60%。这其中,2020年元旦后股市表现最佳,当年元旦后上证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高达13.06%。2021年A股开年A股的表现也较好,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
(2)2003年春节后股票走势扩展阅读:
一,A股会走出这一神奇规律,是因为一季度资金面比较充裕;由于年报未出处于朦胧期,春节前后是个股、板块行情最活跃的阶段。
发现15年间,沪指有9年上涨,上涨概率60%,平均涨幅1.8%。并且,元旦至春节沪指上涨的9年间,有6年涨幅超5%,2007年、2003年春节前夕,沪指涨幅更是超10%。
二股票相关知识
1.股票交易时间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定,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为股市开市时间,每天交易时间为4小时。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2.股票交易规则
股票买卖中,以手为交易单位,一手等于100股,低于100股的叫做零股,在委托买入中,数量必须为100的整数倍,实行T+1交易制度,即当天买的股票T+1日才能卖出,当天卖的股票T+1才能取出现金;另外,设有涨跌幅限制,一般情况下涨跌幅限制为前一交易日收市价上下10%。
3.股票交易费用
买卖股票主要有两种费用产生,第一是所有人都要交的印花税,按千分之三收取;第二是交易佣金,基本是按万分之二五或万分之三收取。两个费用都是卖出后,从账户自动扣除,单向收费。
4.股票技术分析
对于炒股来说,基本的技术分析是少不了的,技术分析一般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面,也就是常说的k线。一个是基本面,一般基本面分析分成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宏观分析就是面对现在的经济大环境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目前的政策方向上判断正确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之后的产业发展侧重方向。公司分析就是对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
5.保持正确的投资心态
投资者身处社会中,难免受到各种市场和外围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应当保持客观冷静,理性拒绝煽动效应,保持良好的耐心,全面地分析企业的基本面,甄选真正具有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且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顺势而为,不追涨,不杀跌,切勿盲目透支。

❸ 历年过完年股票的涨势

从以往近几年A股市场在过年后的走势表现来看,市场大概率是处于上涨趋势中的。投资者也会根据市场的这个特性加大投资,带动股票的上涨。过去十年中,上证综指节后一周上涨的概率为90%,深证成指为70%。特别是代表着大蓝筹的上证50指数,上涨概率更是仅有50%。其中,只有2013年春节后,上证50在节后一周内跌幅达到7.78%,创下了节后一周下跌的记录。此外,上证综指以及深证成指的跌幅也分别为4.86%以及6.25%。

温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3-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春节股市一般怎么变化

春节股市没有固定的规律的:
这里是很详细的记录
http://bbs.laoqianzhuang.com/viewthread.php?tid=589185

你可以去看看

如果以12年为一个轮回来看,从1997年的牛年至今正为一个周期,1997年上证指数上涨超过30%,可谓牛年小牛市,而2009年的牛年会否会迎来牛市呢?在迎接牛年的前夕,我们来回顾一下自1997年来历年春节前后走势。

1997年,牛年。由于96年的牛市延续行情,本年春节前大盘走小阳碎步上攻,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964点,逼近千点,节后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投资者做多激情强烈,节后首日高开在969点,随后一周内突破千点大关,从而展开了上半年的绩优蓝筹行情。

1998年,虎年。节前一周稳步上升,收盘于1222点,节后股指开于1257点,跳空30多点,可是最终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大家都处于观望,股指随后走低。

1999年,兔年。节前连续阴跌使市场信心不足,股指逼近千前大关,节后低开1076点,在随后的一轮小反弹后,股指在5月创出新低并再次逼近千点,随后“519”行情暴发,科技股崛起造就未来两年的大牛行情。

2000年,龙年。节前一周大盘稳步上升,收于1534点,节后开盘首日恰逢西方“情人节”,又由于管理层宣布市值配售的利好消息,股指从跳空高开至1591点,当天大盘接近涨停,涨幅为9.05%,这一年又是中国龙年,中国股市展开了全年慢牛盘升行情,这一年大盘突破2000点大关。

2001年,蛇年。当时市场处于高位,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迎接新年,收于2065点,但由于市场人事对大盘高位的不认同,节后首日大盘高开低走,首日跌幅接近3%,形成蛇年第一根大阴线,随后在跌破2000点大关,但由于赚钱效应使一大批新投资者入市,在上半年行成2245的高点,之后股指走下坡路,形成了四年的熊市。

2002年,马年。节前收于1506点,节后受到降息等利好刺激,股指高开呈震荡走势,节后首日涨幅为1。57%,02年最受关注的还属624行情的爆发。

2003年,羊年。节前大盘经过了一轮百点拉升行情之后,正处于整理中,最后一日收于1499点,节后开盘首日由于获利盘的回吐,大盘低开低走,跌幅达到1。31%,收于1480点。

2004年,猴年。节前大盘处于升势中,最后一日收盘在1600点整数大关。节后首日大盘沿路了节前的强势上攻行情,大盘一路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1。78%,收于1629点。随后在当年创出了自2245来反弹新高1783点。

2005年,鸡年。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收于1269点,涨幅为2。15%,节后首日延续节前反弹之势,在高位震荡,收于1278。88点,拉出新年首根小阳十字线,虽然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但由于受到全流通的不确定性影响,在节后短暂反弹后继续探底,本年创出自2245来调整新低998点,而该点也验证了许小年的“千点论”。

2006年,狗年。这一年在尚福林主席对于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坚定态度下展开了稳步上升的走势,摆脱了千点底部。节前最后一日大盘收于1258点,这一数字被私募理解成“要让我发”,节后大盘高开高走,以长阳回应了节前的吉利数字,全天涨幅达2。29%,收于1287点,随后,在短暂调整后步入了超级大牛市。

2007年,猪年。大盘持续上升,突破了2245点,解放了几乎全部投资者,节前最后一日大盘高位震荡,盘中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收盘收于2998点,虽然没有能收在整数关口,令人有点遗憾,但是在牛市行情中人神共奋,每个人都沉浸在欢天喜地中。节后首日虽然低开,但由于众多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买盘众多,一举将股指推上3000点上方,当天收盘收于3040点。猪年的开门红使得这一年的牛市行情继续扩大,并且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鼠年。在创出6124点新高之后,这一年随着大小非的逐渐解禁,市场压力显现,新年伊始大盘便跌破5000点大关,随后节节败退,在跌破年线之后的一根大阳线将大盘救于危难之中,节前最后一日大盘在大阳线之内整理,跌幅达1。55%,收于4599点。由于大小非因素以及信息不足,节后首日开盘低开整理,收于4490点,跌幅达2。37%,随后的日子里,大盘跌破4000点大关,之后3000点,2000点大关均告破,之后创出1664点低点,全年跌幅达60%,创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跌幅年。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除这12年的行情回顾外,前几年的走势笔者根据统计资料进行了整理。1991年,春节后大盘从110点附近一路盘升至135点附近。 1992年,春节前大盘从310余点一路升至春节后的360余点。 1993年,大盘在春节后跳空扬升,从780点一路飙升至最高点的1558点。1994年,市场正是熊市,春节后大盘平开低走,击穿了所谓“政策铁底”的777点大关。 1995年,大盘在春节后低开低走,再度考验500点大关。1996年,由于降息导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松动的利好预期,使得大盘节后就由节前的552点高开于583点,从而展开了一轮大牛市。

❺ 贵州茅台的股票在2003年为什么是-15元左右

分红会导致股票价格下降。2002年7月贵州茅台除权后,股价一直跌到2003年9月,只有21元(不复权)的股价,跌幅大概36%。所以贵州茅台股票在2003年是-15元左右。

知识拓展: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白酒行业股票暂时的下跌大部分是受到市场纪律的影响。因此次行情炒作的是成长性,虽说一线白酒业绩很好,但是增进的速度很缓慢,没了“增长性”这个关键字,仅此而已。但白酒还是基本面很棒的行业,贵州茅台仍然是那个A股中超级无敌的存在。

一、短期看,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前后的白酒动销依旧景气,高端酒价格向上。
那么短期来看的话,在端午旺季在宴席等消费需求拉动下,整个消费动力会大大的提高。分价位来看,在高奢酒类中,贵州茅台的批价一直是居高不下,根据下面的数据显示得知:茅台箱与散装批价格相差在几百块钱左右,前者为3300-3400元,后者为2750-2850元,跟5月做比较,价差有所收窄,散装茅台价格上涨显着。系列酒新增产能将分批投产,很有希望会成为贵州茅台的重要增长极,非标类和系列酒的提价也有望在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出来。

二、中长期看,高端扩容持续推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表现的不错,保持的比较稳定,并且也在不断的上升。
按照中长期来看,随着国人越来越觉得要理性饮酒,以及财富增长带动对于饮食精致度的提升,自打2017年起,白酒行业销量持续小幅下滑,行业进入了“量平价增”的时期,但在中低端酒类销量下滑的同时,高端酒类市场持续增长,行业水平不断高升。在行业规模上,2017 年高端酒的整体销售额差不多有1000亿元,2019年高端酒市场规模接近1600亿,2017-2019这三年的复合增速赶超20%。在白酒行业吨价上面,从2017年的4.7万元/吨提高为 2019年的7.2万元/吨,复合增加速度约为15%。

三、总结。
短期而言,白酒动销没有因为端午节的到来而没落,高端酒价格向上;以中长期来看,随着高端市场不断地前进,贵州茅台的获利能力表现的不错,保持的比较稳定,并且也在不断的上升。有这种强大的背景支撑下,可以预测出来,一线白酒茅台的业绩也能够稳步上升。

❻ 519股市井喷是哪年

1999年,具体背景:1999年的5月19日,深沪两市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史称“5·19”行情。“5·19”行情的导火索就是当年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提交的“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项政策建议获得批准。

“5·19”行情正式发动的当天,上午还相当平静,变化起自下午。大量涌入的场外资金不断推高指数,成交量大幅放出,此后连续3天,市场量能梯次推进,从75亿元到102亿元,再到145亿元。市场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胀,场外资金蜂拥入场,直到放出沪市单日445亿元的成交天量,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最高见到1700点之上,涨幅超过50%,而其中的龙头亿安科技、海虹控股、四川湖山等股价更是被炒到了一个非理性的高度。

次年春节,沪深股市在充分消化5.19行情的获利筹码之后重拾升势,上证综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持续长达两年的大牛市,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拓展资料:
第二次井喷:
2003年~2004年的跨年度行情,“五朵金花”的故事是人人皆知。2003年的“五朵金花”是指钢铁、汽车、石化、能源电力、金融这五大板块,其中钢铁股是以宝钢股份为首,汽车股是长安汽车和上海汽车为代表,石化股则以扬子石化(被中国石化吸收合并)与中国石化为头羊,能源电力则是以华能国际和长江电力为先锋,金融由招商银行带头。

当时,随着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开始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钢铁、汽车、石化、能源电力及金融等行业上,而这些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自然提升了相关的大盘蓝筹上市公司的价值。2003年~2004年的跨年行情中,钢铁、汽车、石化、能源电力、金融五大板块的累计涨幅分别为32%、29%、32%、44%、25%(这是在全年的涨幅榜中统计,包含了下半年的大幅回调,如果计算最高涨幅,百分比要远远大于这组数字)。

阅读全文

与2003年春节后股票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资金流入看什么 浏览:806
科创50指数ETf投资哪些股票 浏览:472
林园股市最新股票 浏览:5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 浏览:132
宜信最新股票价格 浏览:144
亚盛股票走势 浏览:450
工业设计软件概念股票 浏览:971
中国股票最高的是什么股 浏览:274
如何利用股东数据分析股票 浏览:155
同济科技股票配股价 浏览:219
股票短期融资债券到期兑付是好是坏 浏览:597
股票交通银行000001 浏览:811
债券比股票 浏览:518
中国软件这个股票怎么样 浏览:545
股票里的特殊账户 浏览:426
最准确的股票数据网 浏览:30
网商银行的股票代码 浏览:393
行业互动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浏览:555
必需品投资组合股票行情分析 浏览:621
股票看盘重要时间点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