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贝壳找房股票走势

贝壳找房股票走势

发布时间:2023-01-07 04:55:42

① 杭州推出房东直售房源政策 贝壳找房股价应声大跌

8月20日,杭州住保房管局官网上的一则消息引发行业热议,有观点认为这将要“革中介的命”。

或受此消息影响,8月19日晚间,贝壳股价跌幅达14.86%,目前总市值202.57亿美元。据悉,贝壳找房为国内房屋租赁交易服务平台龙头,平台上拥有大量房源信息,覆盖各省市二手房、新房和出租房。

近日,已经上线近5年的“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两天前突然上线了一个新功能——个人售房者可以跳过中介,在政府平台网站上自主挂牌房源。

不过,杭州这一举措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不少人在评论区中称,希望类似政策在全国马上推广。

② 一场投资 融创套现35.4亿元出售贝壳ADS

融创开始出售贝壳的美国存托股(ADS)。
据10月29日早上公告,6月1日至10月28日(纽约时间)期间,融创中国累计出售约1863.9万股贝壳美国存托股票,相当于约5591.7万股贝壳A类普通股,总代价约为5.54亿美元(人民币约35.4亿元)。
关于出售原因,融创中国在公告中表示,“出售事项乃按计划收回财务投资,支持本集团聚焦主业发展,并进一步优化本集团的资产结构。”
此次减持带来的27.2亿元的税前亏损,将会体现在融创中国2021年度的表内。但从投资贝壳起,到出售完成后,出售股票仍实现税前溢利约人民币24.3亿元。
公告中所言,仍然寄予对贝壳未来的期望。“本集团投资贝壳已逾四年,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持续看好贝壳未来的发展。”
孙宏斌的看好始于2017年。
那时,贝壳还处于“前身”链家,链家有着惊人的规模扩张速度,逐渐趋近房产中介龙头,引来各路投资,其中有两家房地产背景企业,融创和万科。
2017年1月9日,融创中国的公告显示,融创与北京链家及其经营股东订立增资协议。据此,融创将通过增资事项以人民币26亿元的价格获得北京链家6.25%的股权,并将有权向其委任一名董事。
不久后的11月,链家地产变更了工商信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和时任万科副总裁的刘肖进入董事会。
那时融创中国就表示,看好中国房地产存量房交易市场的发展空间,且北京链家已经在该市场建立了绝对优势。所以认为此次增资是一次较好的投资机会,相信未来将会为公司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融创中国对未来存量市场的看好不止于此。2018年1月,链家旗下独立的业务发展线,长租公寓品牌自如获得40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华平资本、红杉资本、腾讯3家机构领投,华晟、融创中国、泛大西洋投资、源码资本、海峡、新希望等机构跟投。
融创中国向自如战略投资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成为唯一一家拥有房地产开发背景的投资方,此前亦尚未涉足长租公寓。
而后,2019年3月,左晖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原投资方在链家的股份平移到贝壳找房。2020年,贝壳成为融创中国投资的唯一美股IPO的公司,且未辜负它的投资者。
2020年8月13日,首日上市的贝壳找房便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当日在发行价20美元/ADS的基础上大涨87.2%,总市值达422亿美元。在这之后,贝壳找房股价起起伏伏,数次逼近80美元/ADS的高点,市值一度突破900亿美元,超万科、保利、绿地等房企总和。
若按照先前所述,2020 年上市股权被稀释后,融创大概持有贝壳找房约 4.4% 的股份,且仍占有董事会一席,这个赚头让融创的财报增色不少。
2020年报中,融创“其他收入及收益”一栏从2019年的142亿元增加到约198亿元,其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额从2019年的7.8亿元增至96.6亿元,这便得益于持有贝壳股票的浮盈。
然而,近期贝壳找房股价已达至历史底部,截至美东时间10月29日11:36,回跌至发行价以下18.79美元,市值223.7亿美元。贝壳在2021年并不顺利,政策对楼市的调控、灵魂人物左晖去世、传言争议质疑等等都在资本市场上体现。
在2021年8月31日融创中期业绩会上,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谈及贝壳股价波动时表示,“贝壳确实下半年股价有一些波动,对我们下半年的账目利润会有一些影响,但对核心利润没有影响。我们长期看好贝壳,也在寻求一个妥善的方案。”
在此时抛售也许是一个投资止损点,需要见好就收。据接近融创的相关人士表示,这是既定的一个投资安排,投资回报在财报上显示亏损,到了一个收回的节点。
但融创尚未全数收回这笔投资。据数据显示,贝壳找房IPO后的总股份数约为34.3亿股(A类股),融创中国出售的5591.7万股(A类股)占总股份的1.6%,如果按照稀释后融创占股比4.4%来算,融创仍然继续持有2.8%的股份。

③ 贝壳找房,一家披着“伪科技”和“垄断”皮的公司

文丨吴大郎
出品丨牛刀 财经 (niucaijing)

上市一周年,贝壳的神话,彻底破灭了。

就在贝壳找房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前的一周,其股价跌破20美元每股的发行价。

财报发布后,由于贝壳找房业绩不及预期,股价低开为17.17美元每股,收盘价为19.66美元每股,依然低于去年上市时的发行价。

而贝壳找房上市,恰恰就是2020年8月13日。

上市一年,犹如黄粱一梦。

贝壳找房顶着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的光环,凭借着房产交易的巨大GTV,以及互联网 科技 股的光鲜外衣,市场曾经一股给予极高的估值。

不仅上市当天股价涨幅一度高达87%,此后,贝壳找房的股价一度达到79.4美元每股,总市值超过900亿美元。

8月11日晚间,贝壳找房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贝壳找房2021年第二季度总交易额达到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二手房交易总额为6520亿元,同比增长11.7%;新房交易总额为4983亿元,同比增长32.3%。

营收上,贝壳找房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4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二手房营收为9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9%。新房交易营收为1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5亿元增长31.9%,增速远高于二手房交易。

财报发布后,贝壳找房的股价开盘大幅低开,主要是由于业绩不及分析师预期。

贝壳找房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11.16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8.39亿美元,同比下降61%;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16.38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9.51亿元。

此前,华尔街5名分析师平均预期,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贝壳找房第二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票收益将达0.25美元。财报显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贝壳找房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调整后每股美国存托股票摊薄净利润为人民币1.37元,不及分析师预期。

早在贝壳找房上市之初,市场就对其“ 科技 ”外衣的身份有怀疑。 脱胎于链家体系,贝壳找房实际上是以链家为基础,把一整套线下门店等业务装入了线上的贝壳找房体系内。

但是由于其“ 科技 ”的外衣,市场给予了极高的估值。市值高点的900多亿美金,超过了万科等一众房企,即便是当下,40多倍的市盈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从财报数据中可以看出,贝壳找房第二季度的GTV依然处于增长状态,另外,今年年初有报道指出,贝壳找房的买卖房屋交易服务费用从买方的2%调整为买方2%+卖方1%。意味着,一套200万元成交的二手房,中介费4万元。费率上调后,同一套房子中介费上涨到6万元。

GTV增长,再加上交易服务费用提高,贝壳找房的利润竟然下滑。

财报中还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贝壳找房的营收将在145亿元到155元之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4.6%-29.4%。

自从贝壳上市以来,行业利空不断。

其中贝壳找房对行业是否形成实质性的垄断,这一隐患开始不断放大。

尤其是年初重庆贝壳和链家将交易服务费上调为3%这一行为,让市场更是担忧其通过垄断地位来对行业进行价格控制。

首先,数据方面 ,贝壳找房在深谙房地产的基础上建构了大数据与云计算,并推出了轰动业界的楼盘字典。楼盘字典是房屋信息数据库,也是链家网引以为傲的核心资产。

另外,贝壳找房依托"楼盘字典"的底层基础数据,结合业主、客户、经纪人、平台之间深度连接产生的海量交互数据,打造和升级了全生命周期的真房源验真系统,层层把关进行动态实时验真,提高了买卖双方的找房体验和交易效率。

要知道,当前中国几乎所有房地产中介企业做的都是小数据,而非大数据。

其次,流量方面 ,在很多平台上面,贝壳找房目前占据了所有的搜索入口,这意味着贝壳找房已经占据了所有的线上用户。与竞争对手相比,贝壳找房拥有的是:线上的大数据与云计算,线下的无数门店触点 (加盟的德佑+自营的链家) ,线上线下正在高频交互。

线上抢流量、线下抢门店、内部抓管理,用技术赢得核心竞争力,这或许是贝壳找房迅速发展壮大,并让对手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

过去两年多时间,贝壳找房,把线上线下两件事强力糅合在一起,凭借着强大的融资能力,他们在中介领域打垮了所有对手。

据了解,贝壳找房分为三个体系,平台本身依靠向入驻的中介品牌收取平台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贝壳找房门店数量达到52868家,代理商数量为54.86万人。

用左晖的话来说,“我们在做一个球场,希望在这里踢球越来越多,大家踢球的规则越来越好。我们的利益其实在市场的利益上。一个公平公正的协议和规则对贝壳平台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我希望未来在这个平台达到100个品牌,有一个链家还有其他99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博弈,最大的利益应该是博弈的规则。如果行业效率始终这么低,我们就永远没有成长空间; 我们的商业基础结构在发生变化,要么对抗要么一起往前走。但行业必须走出信用损伤的囚徒困境,这是一个负循环。 所有人都在受损,只不过我们没有感知。”

从上线之日起,关于贝壳找房的争议和质疑就没有停过,公司还一度受到同行的“围追堵截”。

不同于链家主打线下直营,贝壳找房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平台,贝壳找房以共享真实房源信息为号召,吸引中小地产中介、经纪人与经纪公司入驻,在带看、成交等各个环节取得回报,共同切分收益。

创始人左晖就曾经说,有望将贝壳找房做成一个包含链家在内的房产中介都入驻的平台,大家配合分享资源和收益。

然而, 贝壳找房的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行业内的质疑和反对。

同行们认为, 贝壳找房本属于链家体系,链家入驻贝壳找房后,贝壳和链家就既是平台还是做买卖的商家,既是中介行业制定 游戏 规则者,又是参与者。

贝壳找房虽然定位于互联网平台,但是最后的成交仍然要依靠链家等线下门店。

此前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谢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接表示:“ 那种既做线上、又做线下的平台,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在商业伦理和操作逻辑上是我们不太能接受的。 这个行业需要的是百花齐放,而非一枝独秀。”

事实上,链家联合中介抵制开发商的同时,自己也在被行业抵制。2018年,58集团牵头组成“反链家”联盟;金华百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反壳联盟条约》。

对贝壳找房和链家“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行为进行抵制。

这也许是贝壳被质疑垄断的原因。

什么是垄断?指一个行业里有且只有一家公司 (或卖方) 交易产品或者服务。

该 (征求意见稿) 明确地指出,在特定个案中,如果直接事实证据充足,只有依赖市场支配地位才能实施的行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且损害效果明显,准确界定相关市场条件不足或非常困难,可以不界定相关市场,直接认定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实施了垄断行为。

真金不怕火炼。贝壳找房是否真的垄断了市场,只有看市场相关部门是否具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④ 如何看待贝壳找房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7.2%事件

美国东部时间8月13日上午9:30,贝壳找房在美纽交所正式敲钟上市,股票代码为BEKE,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
贝壳找房的IPO指导价定在每股20美元,以筹资21亿美元。开盘当天,其股价大幅上涨,最终收涨于87.2%至37.44美元/股,市值达到422亿美元。这一市值已十分接近中国互联网巨头网络。
贝壳找房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贝壳集团房产及租赁交易总额(GTV)达到2.13万亿元,营收达460亿元,同比增长60.6%。从交易额来看,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也成为了阿里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201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房销售规模约为16万亿元,其中贝壳代理销售新房的成交额为7476亿元。通过不到5%的市场渗透率,贝壳就获得了200亿元的巨额收入。
独霸一方的市场地位、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贝壳找房的未来看起来极其光明。但如同每家拥有光鲜表面的企业一样,贝壳找房的背后也存在着涌动的暗流。亿欧网认为,想要继续稳住当下的发展势头,贝壳找房还需要在盈利、口碑和竞争壁垒方面做地更加扎实。
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贝壳找房虽然都实现了税前盈利,但在净利方面,还是分别出现了5.38亿元、4.28亿元、21.8亿元的亏损。
时间走到2020年,疫情的出现,加重了贝壳找房的亏损。今年一季度,贝壳找房净亏损12.31亿元,亏损额度已超2019全年亏损总额的一半。
贝壳找房方面表示:“亏损是由高额的佣金拆分以及内部佣金和补偿形成的收入成本造成,主要是向协助完成交易的其他机构及渠道支付的佣金,以及向中介及销售人员支付的交易提成。”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贝壳找房的内部佣金及补偿金额分别为156.63亿元、157.68亿元以及194.44亿元,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5.53%、72.4%和55.96%。
但目前已经看到了向好的苗头。8月8日凌晨,贝壳找房更新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6%至5.6亿元。期待贝壳找房能够让盈利势头继续。
由于房产行业信息不对称、标的非标准化、交易金额大、涉及金融服务复杂,所以,行业内经常出现各类纠纷、官司、诈骗案件。
在大规模扩张下,最终为消费者服务的个别中介存在能力、品性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虽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贝壳找房旗下两个中介服务平台链家和德佑仍仍会时不时遭遇负面消息:欺骗消费者、服务不专业、乱收费、拖欠房款等情况多次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知乎问题“贝壳找房真的很坑吗?”下面有数十人回答,虽然有人为贝壳找房鸣不平,但仍有大量消费者吐槽为其服务的中介如何“坑”人。
近日,链家又被消费者投诉至媒体。浙江电视台报道称,火车司机谢先生反映,通过链家中介购买房子时,中介连基本的贷款方式都没弄清,有引诱顾客商贷的嫌疑。
当然,链家方面也已及时澄清这次误解,并最终获得了谢先生的谅解。
虽然很多问题并非贝壳找房这家企业造成的,而是为其服务的个别中介,但由于贝壳找房的中介数量和消费者人群极大,且由于两方认知差等问题难免会出现相互误解的情况。
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消费者误解,帮助品牌获得更好的口碑,是贝壳找房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眼馋的新入场者也并不服气让贝壳找房成为国内最大的居住服务平台。就在贝壳找房向美国递交招股书一周后,房地产服务商易居就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增持,第一期计划投入50亿元。
此外,在房产销售领域探索许久的京东也正式上线了“自营房产”业务,首次便和中骏地产合作上线了1000套房源。
虽然房产销售生意更适合线下场景,但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巨头们擅长的线上销售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
此外,房地产商方面则不希望中介来分走利润。疫情期间,恒大推出“全民经纪人”活动,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推荐他人买房获得返现。此外,恒大哈推出缴纳3000元定金获得购买优惠和推荐资格。这两招让恒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去中介化”。
虽然贝壳找房有大股东腾讯的资金和流量支持(微信九宫格),但是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容小觑,贝壳找房还需要寻找新方法去应对新对手的挑战。

阅读全文

与贝壳找房股票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资金流入看什么 浏览:806
科创50指数ETf投资哪些股票 浏览:469
林园股市最新股票 浏览:52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 浏览:132
宜信最新股票价格 浏览:144
亚盛股票走势 浏览:450
工业设计软件概念股票 浏览:971
中国股票最高的是什么股 浏览:274
如何利用股东数据分析股票 浏览:155
同济科技股票配股价 浏览:219
股票短期融资债券到期兑付是好是坏 浏览:597
股票交通银行000001 浏览:811
债券比股票 浏览:518
中国软件这个股票怎么样 浏览:545
股票里的特殊账户 浏览:426
最准确的股票数据网 浏览:30
网商银行的股票代码 浏览:393
行业互动对股票市场有什么影响 浏览:555
必需品投资组合股票行情分析 浏览:621
股票看盘重要时间点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