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黄金坑,贪嘴乐,春笋,财神到是什么意思大智慧导入黄金坑代码后的图形如何看懂
都是买卖信号,黄金坑应该指的是短线机会,贪嘴乐应该是追涨吧,春笋是底部,财神到是加仓。
⑵ 投资基金先“认识你自己”:灵活配置基金比主题行业基金更适合初学者
投资基金亦然,尤其是初学者,往往在投资基金时过分盲从,对于市场声量较高的基金品种尤其是主题基金趋之若鹜而忽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2019年后许多年轻投资者开始投资基金,而投资重点往往是市场火热一时的医药、 科技 、白酒等权益类主题基金,但近两年来板块轮换频繁,往往相关主题净值大起大落,不少基金被投资者“骂上热搜”。
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或对基金不甚了解的新基民不妨将投资重点转向回撤较小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并适度规避主题基金,避免追涨杀跌对财产造成损失。
新基民更热衷权益类主题基金
2019年后权益类基金业绩连续两年大涨,基金再次成为投资者尤其是95后投资者最喜爱的投资品种。与此同时,网络上各路“博主”、“网红”、“大V”、“UP主”们突然变身“资深基金投资者”,并向新手投资者推荐基金,微博上甚至有美妆博主开始推荐基金。此外,还有不少突然出现的所谓“财商教育平台”开始大谈基金,甚至放出狂言:基金跟着买就行。
在微博搜索中输入“基金”,入目尽是各种“资深基金投资者”指导贴文,且如上图所示,推荐的基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酒”,且所有推荐基金的配文总是一些似是而非却又让入门者挑不出任何差错的“洗脑式”言论。而无一例外,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资深投资者”们几乎不提示风险,也不会对投资者阐述“白酒基金”、消费主题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固收基金的区别。
而随着年轻群体阅读习惯逐渐向社交媒体转移以及当前大众阅读习惯的“碎片化”,“网红”几乎成为新手投资者最直接接受基金知识的渠道,而“网红基金”毫无疑问只能是一段时间内市场上涨幅一时无两的行业主题基金,如白酒主题基金、医药主题基金、 科技 主题基金等。
对于不少新手投资者来说,基金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多数投资者对基金一知半解,对不同基金的投资方向不明确、不明白不同类型基金风险等级。而网上忽然冒出的所谓“资深基金投资者”更愿意以抓眼球的“白酒、新能源、医药”等字眼吸引粉丝,对于投资者教育相关话题兴致不高,通过此类渠道认识基金的投资者往往扎堆于“网红基金”且忽视了基金存在风险。
如何辨别行业主题基金
行业主题基金就是相对全行业基金的一个称呼,从投资范围角度做的划分,即投资的股票资产相对较为集中。行业主题基金其实是分开看的两个概念,即行业基金和主题基金。行业基金指主要投资于某一行业内股票的基金,比如医药行业,消费行业,或者军工、金融等等。主题基金则是集中投资于某一主题相关的股票,比如国企改革、人工智能,还有现在比较火的新能源、5G、碳中和等等,主题基金并不按照一般的行业划分方法来选择投资标的,而是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将某一类主题作为选择行业、投资的标准,从而满足投资者对投资标的的个性化需求。
普通投资者如何去判别:某基金是不是行业主题基金呢?一是看基金合同。若在基金合同-基金投资内看到“投资于XXXX相关行业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看到这条,基本确定就是行业主题基金了。基金的方方面面都会在合同里约定,投资范畴、对标基准、投资策略、目标、手续费成本等等,跟普通投资者息息相关。二是看业绩比较基准。一般而言,行业主题基金对标的基准也会是相应行业的指数,具体占比可能不同。三是看行业集中度从历次季报看行业集中度,通过持股明细去判断行业主题基金。看重仓股也能帮忙我们消除一些“伪行业主题基金”,还能通过重仓股看出基金经理更擅长哪些行业。
主题基金的设计,也使得基金管理人能够展开深入研究,把握单一类的投资机会,精准地驾驭相应的投资主题。因此,主题投资仍然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投资分析框架,针对区位或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动因进行前瞻性研究,挖掘尚不被市场看好且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行业与企业。主题投资的另一魅力则体现于分散整体股票投资的风险,投资者通常期望当大市面临下行风险时,主题基金能相对独立于市场行情,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幅。
我们常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行业主题基金强调的是精选一个篮子集中投资。集中度高既是优势也是风险,基金净值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行业的波动情况,行业兴则基金涨,行业衰则基金跌。若行业受益,对应的行业主题基金可能短时间内实现较高超额收益。当风口过去,或者是行业遭遇了“黑天鹅”,行业主题基金净值必然持续下跌、波动也大,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弱的投资者持有。但投资者盲从心理下,不少新手投资者开始“追涨杀跌”,造成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尴尬局面。
一位基金经理私下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对行业有深度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所表现,那就可以选择行业基金或者行业指数基金。如果你不懂也不知道,那你最好在投资行业主题基金之前要深思熟虑。因为沪深300和中证500两个组合起码会有市场的平均收益,你即便无脑定投,也差不到哪里。
灵活配置型基金更适合追求相对较高收益的初学者
我们常说投资要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那什么是风险承受能力呢?
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多大能力承担风险,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你的正常生活。风险承受能力要综合衡量,与个人资产状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等都有关系。
你能承受多大的短期波动,你的投资周期和投资目标将决定你对短期波动的承受程度。人非草木,面对波动,你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要事先做功课,考虑什么样的短期波动导致你的反应可能影响理财目标的实现。然后,尽可能减少组合短期波动的可能性,例如进行分散化投资。
最后,不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提升你关于短期波动和风险的理念。 你能够承受组合一年的损失程度是多少? 你能够承受组合五年的损失程度是多少? 你可以承受单只基金或者单项投资的最高损失是怎样的? 你计划如何来分散投资? 你在决定是否将某只基金或者某项投资纳入组合之前,会对其做怎样的风险考察?
灵活配置型基金通过股票和债券之间投资比例的合理配置,得以实现其攻守皆宜的灵活性。根据海外几十年来基金发展的经验看,对普通基金投资者最适合、最经典的也正是灵活配置型基金。
投资者总是希望获得高回报但又害怕风险,灵活配置型基金由于投资比例范围比较宽泛,既可以通过提高股票投资比例,积极分享牛市的高回报,又可以通过提高债券投资比例,有效规避熊市的下跌风险。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19日至3月19日股市快速下跌的一个月内,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ETF净值平均跌幅分别为13.31%、13.43、10.42%,而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型混合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分别为9.21%、7.98%、2.50%。而今年上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ETF平均涨幅分别为10.86%、8.92%、6.29%,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型混合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涨幅则为7.28%、3.99%、3.13%。
数据对比可见,灵活配置型基金在股市快速下跌时回撤较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低5%左右,而在上半年基金整体盈利的大环境下,灵活配置型整体收益率仅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低不到4%,甚至比偏股混合型基金低不到2%,灵活配置型基金净值曲线较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平滑、波动率更小。
此外,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表现也与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能力、基金规模大小等因素相关,也并不意味着灵活配置型基金涨幅会低于其他类型基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涨幅靠前的部分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涨幅甚至高于普通股票型基金。
⑶ 如何选出涨停板股票与孤岛晨星、遍地黄金战法
<strong>如何选出涨停板股票与孤岛晨星、遍地黄金战法
顺着市道而为之,比如大盘刚由强势转入弱势并破位的头几天,你别急着买入,因为你再有看盘的经验和选股的经验,在大盘刚转入弱势时,你买入的股票有可能当天上涨,但由于T+1,涨了你也无法当天卖出,第二天很有可能跳空补跌,那样会得不偿失。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投资者是不会乱冒风险的,待大盘下跌的风险释放差不多了时,虽然并没完全走好,由于前几天的下跌释放基本到了一个小的阶段,这时有符合买点的个股,你可以出击一下,但一定要设好止损位。就像游击战那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保存实力是投资的首要之道。
不管你的买入价是多少,它从当天的高点回落超过3%,就应该引起注意,回落了3%以上的个股,当天走势往往不会太好,很难再创新高。但这不是绝对的,是卖还是留,还得看个股的形态、量、量能线、量比、内外盘以及换手率,还要看它已经涨了几天。
不少投资者有一种错误的投资理念,那就是手里持有几只或十几只股票,却不知在这动荡的股市中要守好几只乃至十几只股票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赚钱了,可以这样说,大盘向好时,你手中的股票也许有几只能赚钱,但由于你的看盘经验和能力有限,如果突然变盘,你很难在短时间内了结手中的所有股票。其实你完全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两只股票上,对其进行细心观察,符合买点就买,不符合就等待机会,只要行情不是太坏,有很多值得投资的股票会像春笋一样冒出来。
⑷ 军工股有望迎来大暴涨吗
军工,一不打仗,二少出口,三无业绩全靠吃补贴,大暴涨是忽悠。
大暴涨不会,慢慢涨是可期的。
军工股订单加速+业绩高增+一定的高溢价,2021春节后行情会有的。
军工股是啥不用多说,大家都懂。
军工产业大周期启动元年,2021有望迎来更强行情。2021年将是国防建设由提“质”转入上“量”的大周期元年。
军工股上涨是业绩推动的,即将进入3年快速增长期,订单与产能均会大增。有些上市公司已经显示军工“十四五”订单大幅增长,也就是说 2021~2023 年军工景气度会环比上升。
反正从上周二到周五(26号 29号),我自己都在买军工股,留着到年底。
军工股想涨的背景已经逐渐失去了,估计军工股大暴涨只能存在于股民的睡梦中了。
本人心心念念的标准军工股893从年初的20元左右,一直到快八十元,现今开始回头,到60元了,不知道后面在哪里筑底构建平台。遥想几年前。他还是20左右时(最低到过14元左右),大盘启动,他在20元左右徘徊,那时候,盘面疯狂,百元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它慢悠悠蜗牛一般,本人是不断给身边人呼吁买入,最后涨到85元左右,没有舍得卖出,期盼过百,最终变成空想,55元出局,沉寂了5、6年,终于给了坚守者以回报。
2020年,有几大要素促使军工股向上进发——1/.台海局势突变。光是演习就是多次,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2/.印度和周边的“风云突变”。和巴基斯坦,和我们国家,和尼泊尔,不管是那一方失控,都是军工股的“春天”。
3/.海湾的局势。特朗普为了获得连任,不断和伊朗隔空对垒,尤其是1月3日,对伊朗名将苏莱马尼的暗杀,导致伊朗对美军驻伊拉克基地的导弹打击,这些稍有不慎战争立马开启,军工股当然会闻风而动。
4/.纳卡战争。纳卡是出人意料的开战,而且是一开战就进入战争状态,虽然对我们的军工没多大影响,但是股市本身就是编故事借题发挥的“阵地”,谁愿意去阻挠呢?
本人认为军工股已告一段落。
美国会折腾胡折腾的总统特朗普走了,海湾要平静一段时间。
印度经过这一折腾有些骑虎难下,想持续下去,估计也会难以为继。
我们的东边估计不会有大的起伏,所以,对于庄家能够拉台的理由已经消失,而且他需要消化获利盘,重新布局,一切从头再来,但需要时间。
2021年1月31日 19.15
按照十四五规划来讲,军工行业景气度非常高,各大券商也是一致看好它的上涨趋势,但是根据这一个月的军工表现来看,暴涨不太可能。
现在很多人都在想,军工到底涨不涨,到底能不能回本,买了就没涨过一直跌的大有人在。
说实话,这个行业小白真的不建议碰,因为太不透明了,现在天天下跌是因为,之前政策规划出来看好一波,顺势大幅拉高一波,结果现在一部分年报数据出来并没有跟上,因此军工近期持续不断下跌。
但是长期来看,这个板块确实在政策影响下会发展不错, 所以现在要么直接别碰,要么就短期别抛 。
如果真想要减仓的那这几天上涨就可以考虑了。没必要纠结今天减还是明天减,不要指望每次都操作在最高点。
风险和收益是同存的,避免风险,就要放弃掉一部分利润,而想追求更高的收益,就要继续承担风险。
同时,也不太建议频繁加仓,加仓时注意看大盘高不高,同时建议盯紧两会消息。
要知道现在军工已经高高在上了,想要再度大暴涨是不可能了,军工短期调整之后只会缓慢走高。
军工不会迎来大暴涨的理由如下:
第一,现在军工已经处于高位了,股票市场有句话这样说的高处不胜寒,尤其是一些被抱团股已经炒作过后的股票,目前已经被高估的军工股,想要再度暴涨更加不现实。
军工不会有大暴涨,反而近期军工跌幅最大,近期军工板块出现持续下跌,这就是一个补跌的行情。
第二,因为军工是大周期很强的板块,走的是长远路线,并非是一些小题材股,趁热点的形式。
当热点来了,是时机的时候就会启动暴涨,就会启动大幅拉升,趁机疯狂炒作一波。而军工不会,军工是走长线计划的,暴涨暴跌不现实。
第三,军工不会暴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市场炒作规律,军工想要大暴涨,必然会带动大盘指数拉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管理层必然会干预的。
而且超大资金不一定会选择军工炒作,还有其他板块炒作的,军工并非最好的炒作目标股,没有超大资金军工想飞都飞不起来。
总之我个人认为以上三大原因就是为什么军工不会出现大暴涨的真正原因,仅供大家参考。
当然军工不会出现大暴涨,并非代表军工不好,军工短期调整之后,后市继续看好,中长期必须看好军工,因为军工业绩非常好,有业绩才有更高的股价。
4
暴涨个大毛线团子!就算暴涨也是为了坑更多的人!军工我是从来不碰!原因主要有两点:1.你看看军工三大龙头股的财务指标就明白了,毫无业绩,只靠讲故事,卖情怀,说白了情怀能当饭吃?还不是博傻。坑人!2,军工很多信息是保密不对外公开的,所以行业没法跟踪!
基于以上两点,劝大家少碰军工,市场赚钱的地方有很多,为什么在这个无底洞这里一根筋?!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对军工股大涨不抱希望,我买过军工股一直在盘整,大盘涨它在盘整,大盘跌它比谁都跌得快,也就是去年年底涨了一波,太平时期还是不要轻易买军工股。
军工股能不能再一次爆发,取决于三大大因素,一是国际局势,二是其业绩与现实需求,三是出口。
军工股最核心的要素是国际局势。主要是中美的对抗和中印边境对峙的事态发展,当然,还得考虑台海局势。中美在军事领域的对抗,应该说特朗普时期局势相对比较紧张,而拜登上台以后,总体局势有所缓和,虽然,这几天南海局势依旧比较紧张,但那也是美军在试探,我国的应对比以前反应比较迅速,力度也比较大,拜登政府应该能够明白。
中印边界局势,印度国内疫情严重,各地游行示威不断,自顾不暇,在边境坚持对峙也就是虚张声势,只是为了应对民粹而已,总体也是有所缓和。
台海局势。不能细说,说了审核不通过!
这三个方面都可能形成热点,但相比特朗普时代,热度降低。这也是最近军工类股票下跌比较大的原因。
军工股要考虑的第二个要素是业绩与需求。从需求的角度看,应该是航发系与北斗系。如果这两个系统的股票有业绩,应用领域存在着巨大的需求,那后市可期!
总的说来,前一个要素是炒热点(也可以说是预期,概念),后一个要素是炒业绩。
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下军工方面的出口,如果国际局势不稳定,尤其是出现局部不稳定因素,有些国家就需要军事装备,那么,涉及出口业务的军工企业肯定可以介入。
军工股的今后要介入的话,必须考虑国际局势,业绩,出口,还有就是基金“抱团”。
建议:对业绩比较好的军工股,特别是航发系和北斗系,等其技术指标走好,特别是有量能放出(相当于抱团的信号),再买入比较稳妥。
军工也许会涨但终究不是普通股民的选择!(一)军工背后牵扯太多的政治和外交博弈,而这些政策是不可能对外披露的。
(二)军工的路线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高投入性,而且这些技术研发需要超高投入,在投入和产出上基本背离市场规律。
(三)投军工的涨跌大都是技术路线,而技术层面的短线对普通人来说大都亏多赚少。
⑸ 股市数据用什么技术指标分析准确率高
在我本人看来KDJ指标最好用,而且最容易简单.
技术指标精解
大盘腾落指数(ADL)
1. 指标说明
腾落指数(A·D·Line),是以股票每天上涨或下跌之家数作为计算与观察的对象,以了解股票市人气的盛衰,探测大势内在的动量是强势还是弱势,用以研判股市未来动向的技术性指标
为什么股价指数与腾落指数有关系呢?因为指数是以股价和股本来加以计算的,这样使得高股价与大股本额股票(一般为主流股),升跌在指数运算中所占比例重大,而腾落指数把每种股票都作为股市一个分子,两者的结合分析,可以看出股市的走势。一般来说,若是多头走势里,维持上升走势一定要有重心,重心即所谓的主流股,当主流股大涨小回以维持中长线的长打实户信心,而其余股票则采取轮涨的步调上扬时,上升的步伐将是十分稳定的。如果在K线上升而ADL下降,就是提醒您大盘的上升气势已有偏于某一族群的味道,而涨势不均匀并非是件好事,通常在连续这种背离现象时,都是大势回档的顶兆。反之,在空头的行情里,虽然K线仍然收黑,但ADL已翻上,代表了多头主力企图以点的攻击增强对面的扩张,既然大多数的股票回升了,大盘的止跌也应该不远了!
ADL走势与指数走势多数有类似效果;因而也可用趋势线和型态研判。
2. 运用原则
腾落指数与股价指数比较类似,两者均为反映大势的动向与趋势,不对
个股的涨跌提供讯号,但由于股价指数在一定情况下受制于权值大的股只,当这些股只发生暴涨与暴跌时,股价指数有可能反应过度,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实的信息,腾落指数则可以弥补这一类一缺点。由于腾落指数与股价指数的关系比较密切,观图时应将两者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股价指数上和或,腾落指数亦上升,或两者皆跌,则可以对升势或跌势进行确认。如若股价指数大动而腾落指数横行,或两者反方面波动,不可互相印证,说明大势不稳,不可贸然入市。
具体来说有以下六种情况。
股价指数持续上涨,腾落指数亦上升,股价可能仍将继续上升。
股价指数持续下跌,腾落指数亦下降,股价可能仍将继续下跌。
股价指数上涨,而腾落指数下降,股价可能回跌。
股价指数上跌,而腾落指数上升,股价可能回升。
股市处于多头市场时,腾落指数呈上升趋势,其间如果突然出现急速下跌现象,接着又立即扭头向上,创下新高点,则表示引情可能再创新高。
股市处于空头市场时,ADL呈现下降趋势,其间如果突然出现上升现象,接着又回头,下跌突破原先所创低点,则表示另一段新的下跌趋势产生。
大盘涨跌比率(ADR)
1. 指标说明
涨跌比率, 又称回归式的腾落指数,是将一定期间内,股价上涨的股票家数与下跌的股票家数做一统计求出其比率。其理论基础是“钟摆原理”,由于股市的供需有若钟摆的两个极端位置,当供给量大时,会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则往需求方向摆动的拉力越强,反之,亦然。
2. 运用原则
当涨跌比率(R)大于1.5时,表示股价长期上涨,有超买过度的现象,股价可能要回跌。
当涨跌经率(R)小于0.5时,表示股价长期下跌,有超卖过度的现象,股价可能出现反弹或回升。
当涨跌比率(R)在1.5与0.5之间上下跳动时表示股价处于正常的涨跌状况中,没有特殊的超买或超卖现象。
当涨跌比率(R)出现2以上或0.3以下时,表示股市处于大多头市场或大空头市场的未期,有严重超买或超卖现象。
除了股价进入大多头市场,或展开第二段上升行情之初期,涨跌比率有机会出现2.0以上的绝对买卖数字外,其余次级上升行情超1.5即是卖点,且多头市场低于0.5元现象极少,是极佳之买点。
涨跌比率如果不断下降,低于0.75,通常显示短线买进机会。在空头市场初期,如果降至0.75以下,通常暗示中级反弹机会,而在空头市场末期,10日涨跌比率降至0.5以下时,以买进时机。
对大势而言,涨跌比率有先行示警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反弹或回档方面,更能比图形领先出现征兆。若图形与涨跌比率成背驰现象,则大势即将反转。
振动升降指标(ASI)
1. 指标说明
ASI(Accumulation Swing Index)中文名称:振动升降指标
由 Welles Wilder所创。ASI企图以开盘、最高、最低、收盘价构筑成一条幻想线,以便取代目前的走势,形成最能表现当前市况的真实市场线(RealMarket)。韦尔达认为当天的交易价格,并不能代表当时真实的市况,真实的市况必须取决于当天的价格,和前一天及次一天价格间的关系,他经过无数次的测试之后,决定了ASI计算公式中的因子,最能代表市场的方向性。由于ASI相对比当时的市场价格更具真实性,因此,对于股价是否真实的创新高或新低点,提供了相当精确的验证,又因ASI精密的运算数值,更为股民提供了判断股价是否真实突破压力,或支撑的依据。
ASI和OBV同样维持“N”字型的波动,并且也以突破或跌破“N”型高、低点,为观察ASI的主要方法。ASI不仅提供辨认股价真实与否的功能?另外也具备了“停损”的作用,及时地给投资人多一层的保护。
2. 运用原则
ASI走势几乎和股价是同步发展,当股价由下往上,欲穿过前一波的高点套牢区时,于接近高点处,尚未确定能否顺利穿越之际。如果AIS领先股价,提早一步,通过相对股价的前一波ASI高点,则次一日之后,可以确定股价必然能顺利突破高点套牢区。股民可以把握ASI的领先作用,提前买入股票,轻松的坐上上涨的轿子。
当股价由上往上,欲穿越前一波低点的密集支撑区时,于接近低点处,尚未确定是否将因失去信心,而跌破支撑之际。如果ASI领先股价,提早一步,跌破相对股价的前一波ASI低点,则次一日之后,可以确定股价将随后跌破低点支撑区。投资人可以早一步卖出股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向上爬升的ASI,一旦向下跌破其前一次显着的N型转折点,一律可视为停 损卖出的讯号。
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高,而ASI却未相对创新高点形成“牛背离”时,应卖出。
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低,而ASI却未相对创新低点形成“熊背离”时,应买进。
乖离率指标(BIAS)
1. 指标说明
乖离率,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势的可信度。
乖离度的测市原理是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不管股份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趋向平均线。而乖离率则表示股价偏离趋向指标的百分比值。
2. 运用原则
乖离率分正乖离和负乖离。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其乖离率为正,反之则为负,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一致时,乖离率为0。随着股价走势的强弱和升跌,乖离率周而复始地穿梭于0点的上方和下方,其值的高低对未来走势有一定的测市功能。一般而言,正乖离率涨至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短期间多头获利回吐可能性也越大,呈卖出讯号;负乖离率降到某一百分比时,表示空头回补的可能性也越大,呈买入讯号。对于乖离率达到何种程度方为正确之买入点或卖出点,目前并没有统一原则,使用者可凭观图经验对行情强弱的判断得出综合结论。一般来说,在大势上升市场,如遇负乘离率,可以行为顺跌价买进,因为进场风险小;在大势下跌的走势中如遇正乖离,可以待回升高价时,出脱持股。
由于股价相对于不同日数的移动平均线有不同的乖离率,除去暴涨或暴跌会使乖离率瞬间达到高百分比外,短、中、长线的乖离率一般均有规律可循。
下面是国外不同日数移动平均线达到买卖讯事号要求的参考数据:
6日平均值乖离:-3%是买进时机,+3.5是卖出时机;
12日平均值乖离:-4.5%是买进时机,+5%是卖出时机;
24日平均值乖离:-7%是买进时机,+8%是卖出时机;
72日平均值乖离:-11%是买进时机,+11%是卖出时机;
布林线(Bollinger Bands)
1. 指标说明
该指标由John Bollinger设计,利用统计学原理标准差求其信赖区间,本指标相较Envelopes,更能随机调整其变异性,上下限之范围不被固定,随股价之变动而变动。
2. 运用原则:
布林线利用波带可以显示其安全的高低价位。
当变易性变小,而波带变窄时,激烈的价格波动有可能随时产生。
高低点穿越波带边线时,立刻又回到波带内,会有回档产生。
波带开始移动后,以此方式进入另一波带,这对于找出目标值有相当帮助。
情绪指标(BRAR)
1. 指标说明
BRAR源起于日本,图表外观看似西方技术指标,实则蕴含东方“气”的哲学,“气极则衰,衰极则盛”,是我们中国太极阴阳循环的道理,股市群众的情绪,更是将“阳盛则衰,阴盛则强”的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BRAR就是从这层道理上衍生出来的,读者如果无法从这个角度看待BRAR,则很难渗透BRAR指标的内涵。
BR是一种“情绪指标”,套句西方的分析观点,就是以“反市场心理”的立场为基础,当众人一窝蜂的买股票,市场上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好消息,报章杂志纷纷报道经济增长率大幅上扬,刹那间,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此时,你应该断然离开市场。相反地,当群众已经对行情失望,市场一片看坏的声浪时,你应该毅然决然的进场默默承接。无论如何,这一条路是孤独的,你必须忍受寂寞,克服困难走和别人相反的道路。
AR是一种“潜在动能”。由于开盘价乃是股民经过一夜冷静思考后,共同默契的一个合理价格,那么,从开盘价向上推升至当日最高价之间,每超越一个价位都会损耗一分能量。当AR值升高至一定限度时,代表能量已经消耗殆尽,缺乏推升力道的股价,很快的就会面临反转的危机。相反地,股价从开盘之后并未向上冲高,自然就减少能量的损耗,相对的也就屯积保存了许多累积能量,这一股无形的潜能,随时都有可能在适当成熟的时机暴发出来。
我们一方面观察BR的情绪温度,一方面追踪AR 能量的消长,以这个角度对待 BRAR的变化,用‘心’体会股价的脉动,这是使用BRAR的最高境界。
2. 运用原则
BR是以100为中心,当BR位于100时,意指群众的情绪完全处于一种极度均衡的状态,当股价开始波动时,BR会上升至200~300~400,也会下降至80~60~40
BR在超过300以上,很容易引发获利回吐的卖压。
BR由80→60→40下降至低水平位置,并且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时,股价正在 蕴酿底部的可能性相当大。
BR先在100附近的均衡状态徘徊,而后开始上升,则由此均衡状态区内的低点起算,BR上涨一倍时为获利卖出的好机会。
BR由高档下降一半,此时选择股价回档买进,成功率可以高达95%。
AR由60→80→120→150上升至180以上时,必须时刻注意股价反转下跌的机会相当大。
AR由100→80→60→40逐步下降时,代表能量已经累积至一定成熟程度。
3减6日乖离率和6减12日乖离率(B3612)
1. 指标说明
3减6日乖离率和6减12日乖离率,就是用n1日均线减n2日均线,其
中n1、n2值可调,要求n2>n1。
成本均线(CBJX)
1. 指标说明
成本均线,反映了股票的移动平均成本,移动成本和一般的股价均线的不同在于引进了成交量的概念。
顺势指标(CCI)
1. 指标说明
CCI(Commodity Channel lndex )中文名称:顺势指标
本指标是由DonaldLambert所创,专门测量股价是否已超出常态分布范围。属于超买超卖类指标中较特殊的一种,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之间。但是,又不须要以0为中轴线,这一点也和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的指标不同。然而每一种的超买超卖指标都有“天线”和“地线”。除了以50为中轴的指标,天线和地线分别为80和20以外,其他超买超卖指标的天线和地线位置,都必须视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个股特性而有所不同。独独CCI指标的天线和地线方别为+100和-100。这一点不仅是原作者相当独到的见解,在意义上也和其他超买超卖指标的天线地线有很大的区别。读者们必须相当了解他的原理,才能把CCI和下面几章要介绍的BOLLINGERBANDS、ROC指标,做一个全面完整的运用。
什么是超买超卖指标?顾名思义,“超买”就是已经超出买方的能力,买近股票的人数超过了一定比例。那么,根据“反群众心理”,这时候应该反向卖出股票。“超卖”则代表卖方卖股票卖过了头,卖股票的人数超过一定比例时,反而应该买进股票。这是在一般常态行情下,经常最被重视的反市场、反群众理论。但是,如果行情是超乎寻常的强势,则超买越卖指标会突然间失去方向,行情不停的持续前进,群众似乎失去了控制,对于股价的这种脱序行为,CCI指标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看法。
按照波浪理论的原理,股价以5波的方式前进。而发展到最后第5波阶段时,无论处于上涨波或下跌波,都是行情波动最凶、最猛的时候,群众毫无理性的疯狂,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度完成最大幅度的波动。
有些股民想在最安全的范围内买卖股票。但是对于部分冒险性、赌性较高的股民而言,他们宁可选择在高风险的环境下,介入速度快、利润大的市场。这种市场经常是一翻两瞪眼,下赌注要快,逃得也要快!可以让人赌得痛快淋漓,给赌性坚强的股民一种快刀斩乱麻的畅快感。
如果说以0~100为范围的超买超卖指标,专门是为常态行情设计的。那么,CCI指标就是专门对付极端行情的。也就是说,在一般常态行情下,CCI指标不会发生作用。当CCI扫描到异常股价波动时,战斗机立刻升空做战,而且立求速战速决,胜负瞬间立即分晓,赌输了也必须立刻加速逃逸!
注意!CCI的“天线”是+100,“地线”是-100,这个范围也有可能因为个股股性改变而稍有变动,这可要靠各位读者明察秋毫加以增减。但是,大体上不会差异太大。
2. 运用原则
CCI从+100~-100的常态区,由下往上突破+100天线时,为抢进时机。
CCI从+100天线之上,由上往下跌破天线时,为加速逃逸时机。
CCI从+100~-100的常态区,由上往下跌破-100地线时,为打落水狗的放空卖出时机。
CCI从-100下方,由下往上突破-100地线时,打落水狗的空头,应尽快鸣金收兵回补买进股票。
佳庆指标(CHAIKIN)
1. 指标说明
佳庆指标CHAIK1N (Chaikin Oscillator),是由Marc Chaikin所发展的一种新成交量指标。他汲取JosephGranville和Larry Williams两位教授的理论精华,将A/D VOLUME指标加以改良,衍生出佳庆指标。MarcChaikin 本人对佳庆指标的设计原理,做了以下简要的叙述:
为了将市场的内在动能,真实地表现在分析图表上。现有的技术指标,不管应用在大盘或者个股,都必须将成交量列入考虑的范围。在价格的波动趋势中,成交量分析有助于掌握股价本质上的强弱度。成交量与股价的背离现象,经常是确认反转讯号的唯一线索。JosephGranville和Larry Williams两位教授,直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注意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他们发现,必须在成交量总额中,筛选出较具意义的部分成交量,才能创造出更具代表性的指标。多年来,大部分的分析师,将上涨股的成交量全部视为正值,将下跌股的成交量全部视为负值。但是,这种论调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必须加以改良,才足以反应股价的真实本质。
以OBV累积能量线为例子。如果当日股价上涨,则当日所有的成交量总额,一律视为多头动能。如果当日股价下跌,则当日所有成交量总额,一律视为空头动能。这种论点太过于简化,而且不符合实际的现状。一段完整的趋势行情,会发生很多次重要的短、中期头部和底部,然而,OBV指标主要是针对极端的行情起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成交量极度萎缩或极度扩张的状况下,OBV指标才能发挥作用。
Larry Williams将OBV加以改良,用来决定当日的成交量,属于多方或空方力道。OBV以当日的收盘价和前一日的收盘价比较。然而,Williams却以当日收盘价和当日开盘价比较,并且设计了一条累积能量线。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则开盘价距收盘价之间的上涨讽度,以正值百分比表示,并乘以当日成交量。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则开盘价距收盘价之间的下奠幅度,以负值百分比表示,再乘以当日成交量。经过这样的改良之后,其侦测量价背离的功能,显然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使用本指标之前,必须注意下列三大要点:
以中间价为豁准,如果收盘价高于当日中间价,则当日成交量视为
正值。收盘价越接近当日最高价,其多头力道越强。如果收盘价低于当日中间价,则当日成交量视为负值。收盘价越接近当日最低价,其空头力道越强。
一波健全的上升趋势,必须包含强劲的多头力道。多头力道就像火箭升空,须要消耗的燃料一般。如果多头力道虚弱,则视为燃料不足,没有推升股价的条件。相反的,下降趋势经常伴随着较低的成交量。但是,波段下降趋势即将成熟前,经常会出现恐慌性抛压。这些卖盘,有部分来自于法人机构的大额结帐抛售。这一点,相当值得注意!股价不断的创新低点,成交量也相对呈现缓步的缩减。在这量缩低迷的期间,注意突然暴出的大量,这个现象发生时,经常是底部完成的讯号。
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绝对完美的,建议搭配其他指标辅助,可以避免假讯号的发生。一般将21天的Envelope指标、超买超卖指标、佳庆指标组成一个指标群。运用在短、中期的交易上,成效相当良好。
2. 运用原则
佳庆指标与股价产生背离时,可视为反转讯号。(特别是其他搭配运用的指标群,正处于超买或超卖水平时)。
佳庆指标本身具有超买超卖的作用,但是,其超买和超卖的界限位置,随着个股不同而不同,须自行认定。建议至少须观察一年以上的走势图,从中搜寻其经常性的超买和超卖界限,才能界定出一个标准。
佳庆指标由负值向上穿越0轴时,为买进讯号。(注意!股价必须位于90天移动平均线之上,才可视为有效)。
佳庆指标由正值向下穿越0轴时,为卖出讯号。(注意!股价必须位于90天移动平卷线之下,才可视为有效)。
能量指标(CR)
1. 指标说明
先在N日内统计强势累加HIGHN和与弱势累加和LOWN。若某日的最高价高于昨日中价,则将今日最高价与昨日中价的差累加到HIGHN中;若某日的最低价低于昨日中价,则将昨日中价与今日最低价的差累加到中LOWN。
缺省时,系统在副图上绘制四条线,分别为26日CR,以及CR的5日均线MA1、10日均线MA2、20日均线MA3。
2. 运用原则
CR的性格介于AR与BR之间,比较接近BR。一般而言,CR低于100时买入风险不大。
平均线差(DMA)
1. 指标说明
利用两条不同期间的平均线,计算差值之后,再除以基期天数。
2. 运用原则
DMA线向上交叉AMA线,做买。
DMA线向下交叉AMA线,做卖。
DMA指标也可观察与股价的背离。
动向指数(DMI)
1. 指标说明
动向指数又叫移动方向指数或趋向指数。是属于趋势判断的技术性指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在上升及下跌过程中供需关系的均衡点,即供需关系受价格变动之影响而发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环过程,从而提供对趋势判断的依据。
动向的指数有三条线:上升指标线,下降指标线和平均动向指数线。三条线均可设定天数,一般为14天。
2. 运用原则
动向指数在应用时,主要是分析上升指标+DI,下降指标-DI和平均动向指数ADX三条曲线的关系,其中+DI和-DI两条曲线的走势关系是判断出入市的讯号,ADX则是对行情趋的判断讯号。
升指标+DI和下降指标-DI的应用法则
①走势在有创新高的价格时,+DI上升,-DI下降。因此,当图形上+DT14从下向上递增突破-DT14时,显示市场内部有新的多头买家进场,愿意以较高的价格买进,因此为买进讯号。
②相反,当-DI14从下向上递增突破+DI14时,显示市场内部有新的空头卖家出货,愿意以较低价格沽售,因此为卖出讯号。
③当走势维持某种趋势时,+DI14和-DI14的交叉突破讯号相当准确,但走势出现牛皮盘档时,应+DI14和-DI14发出的买卖讯号视为无效。
平均动向指标ADX的应用法则
①趋势判断。当行情走势朝向单一方向发展时,无论是涨势或跌势,ADX值都会不断递增。因此,当ADX值高于上日时,可以断定当前市场行情仍在维持原有趋势,即股价会继续上涨,或继续下跌。特别是当+DI14与ADX同向上升,或-DI与ADX同向上升时,表示当前趋势十分强劲。
②牛皮市判断。当走势呈牛皮状态,股价新高及新低频繁出现,+DI和-DI愈走愈近,反复交叉,ADX将会出现递减。当ADX值降低至20以下,且出现横向移动时,可以断定市场为牛皮市。此时趋势无一定动向,投资者应持观望,不可认为±DI14发出的讯号入市。
③转势判断。当ADX值从上涨高点转跌时,显示原有趋势即将反转,如当前处于涨势,表示跌势临近,如当前处于跌势,则表示涨势临近。此时±DI有逐渐靠拢或交叉之表现。ADX在高点反转斩数值无一定标准,一般以高度在50以上转跌较为有效。观察时,ADX调头向下,即为大势到顶或到底之讯号。当走势维持某种趋势时,+DI14和-DI14的交叉突破讯号相当准确,但走势出现牛皮盘档时,应将+DI1L4和-DI14发出的买卖讯号视为无效。
3. 评 价
不需要主观判断,只需要在有效市场讯号下采取行动。而且上升指标与下降指标的交错讯号容易理解。
在动向指数中增添ADXR指标,能够扩充动向的指数的功能。ADXR是ADX的“评估数值”,其计算方法是将当日的ADX值与14日前斩ADX值相加后除以2得出。ADXR的波动一般较ADX平缓,当±DI相交,发出买卖讯号后,ADXR又与ADX相交,则是最后的出入市机会,随后而来的行情较急,因此应立即采取行动。
ADXR还是市场的评估指标,当ADXR处于高位时,显示行情波动较大,当ADXR处一低档,则表明行情较为牛皮。
计算复杂,公式不易掌握。
简易波动指标(EMV)
1. 指标说明
EMV(Ease of Movement Value)中文名称:简易波动指标,
由“Cycle In The StockMarket”作者Richard W·Arms Jr,根据等量图(Equivolume Charting)原理制作而成。如果较少的成交量便能推动股价上涨,则EMV数值会升高,相反的,股价下跌时也仅伴随较少的成交量,则EMV数值将降低。另一方面,倘若价格不涨不跌,或者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时,则EMV的数值会趋近于零。
这个公式原理运用的相当巧妙,股价在下跌的过程当中,由于买气不断的萎靡退缩,致使成交量逐渐的减少,EMV数值也因而尾随下降,直到股价下跌至某一个合理支撑区,捡便宜货的买单促使成交量再度活跃,EMV数值于是作相对反应向上攀升,当EMV数值由负值向上趋近于零时,表示部分信心坚定的资金,成功的扭转了股价的跌势,行情不但反转上扬,并且形成另一次的买进讯号。
行情的买进讯号发生在EMV数值,由负值转为正值的一刹那,然而股价随后的上涨,成交量并不会很大,一般仅呈缓慢的递增,这种适量稳定的成交量,促使EMV数值向上攀升,由于头部通常是成交量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市场人气聚集越来越多,直到出现大交易量时,EMV数值会提前反应而下降,行情已可确定正式反转,形成新的卖出讯号。
EMV运用这种成交量和人气的荣枯,构成一个完整的股价系统循环,本指标引导股民借此掌握股价流畅的节奏感,一贯遵守EMV的买进卖出讯号,避免在人气汇集且成交热络的时机买进股票,并且在成交量已逐渐展现无力感,而狂热的群众尚未察觉能量即将用尽时,卖出股票并退出市场。
2. 运用原则
当EMV由下往上穿越0轴时,买进。
当EMV由上往下穿越0轴时,卖出。
注意!读者将在指标图型中发现,EMV指标曲线大部份集中在0轴下方,这个特征是EMV指标的主要特色,因此,图型上可以看出EMV位于0轴之上的机会并不多,就好像雨后春笋一般倏地冒出。由于股价下跌一般成交量较少,EMV自然位于0轴下方,当成交量放大时,EMV又趋近于零,这可以说明EMV的理论精髓中,无法接受股价在涨升的过程,不断的出现高成交量消耗力气,反而认同徐缓成交的上涨,能够保存一定的元气,促使涨势能走得更远更长。从另外一个角度说,EMV指标已经为投资人过滤了行情,凡是过度急躁冒进的行情都不被EMV看好,EMV重视移动长久且能产生足够利润的行情。
指数平均数(EXPMA)
1. 指标说明
英文名称:EXP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中文名称:指数平均数
本指标原属于均线型指标,但是EXPMA是以交叉为主要的讯号,因此,本说明将其归入趋向型指标。
因为移动平均线计算时,必须采用前N天的价格综合平均,平均线的走向,受制于前N天的价格高低,而不是以现在的价格高低决定平均线的走向,因此,其交叉讯号经常落后行情数日时间。例如股价已经反转下跌,但是,移动平均线因为平滑的关系,采用前N天的价格,为计算因子的结果,造成均线仍然持续上升,无法迅速反应股价的下跌,等待均线相对反应的时候,股价早已下跌一段幅度。
为了解决移动平均线落后的问题,分析学家另外寻求EXPMA及VMA…等类型均线指标,用以取代移动平均线,EXPMA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EXPMA可以随股价的快速移动,立即调整方向,有效地解决讯号落后的问题。
2. 运用原则
当第一条0.15的EXPMA由下往上穿越第二条0.04的EXPMA时,将对股价造成推升力道。
当第一条0.15的EXPMA由上往下穿越第二条0.04的EXPMA时,将对股价造成推降的力道。
股价由下往上碰触EXPMA时,很容易遭遇大压力回档。
⑹ 基金定投稳赚40%+,做好4点就够了
Coco坚持定投已经超过10年,作为一枚老基民,至今仍雷打不动坚持定投。
刚刚工作的时候,每个月薪水才1k多,觉得凭工资实现那么多人生愿望实在艰难,挺茫然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想法,就揣着工资本跑银行问了柜台的大姐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钱变多点。她说:“那你试试定投吧”,就放了一张基金列表在我面前:“就这么多,你选”。
和现在一打开基金网站,就几百上千只基金让你无从下手不同,我记得当时表上总共才50来只,但也足够让我眼花缭乱了。稀里糊涂就选了两只,月入1k+,被定投每个月强制储蓄下来300块。刚好,当时好闺蜜介绍我看了一本 理财 书,里面有大量的章节在介绍基金定投。误打误撞地,我跟着这人生第一本理财书,比较系统地理解了基金的盈利原理。
从此,我的人生开启了理财的大门。伴随着二十几到三十多的人生变化最多的路程,我从单身,买房装修、嫁人、生育两胎,到给娘家装修 买车 位,光靠死工资收入,是无法支撑这么多支出的。
我是真正从定投尝到甜头的人!
收入低、本金少,但也试过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不到半年投入的1万元,一下涨到3万多。今年春节前后,陆续赎回大部分基金, 收益 达到40%以上。
我算了一下,定投能给我带来15%的平均年化收益。试问,还有有哪里一类的投资方式,可以如此省时不费脑?
基金定投的优势,是正好迎合了普遍百姓的理财需求的:
1.基金定投相当于强制储蓄,长期不间断地扣款,即便收入低如刚刚工作的我,月入1k,也能一年存下来几千块。
2.基金定投是所有投资品类中最容易上手的,这么多年学习理财、指导别人理财,我可以肯定地说,真没有哪种投资方式,可以比基金更容易入门、更容易学会。
3.稳健,比高收益更重要。投资大师巴菲特经常强调,保持本金不亏损,是投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大师尚且如此,何况小老百姓?
散户在股市一赚二平七亏,我们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和团队打理,其实就是交 手续费 购买他们的专业能力。而基金上市的严格监管、市场的成熟,更加把很多真假难辨的所谓理财方式,远甩好几条街。
不过,既然如此好,依然有很多人在基金定投这件事上赚不到钱,又是为什么?
coco用多年的定投收获,再对比理财论坛上看到的很多失败案例,总结出了以下4个点。只要你做好这4点,你不需要像coco一样坚持十年,也能很快体会定投给你带来的好处:
一、 掌握基金定投简单的盈利原理
基金定投的盈利原理真的很简单,就是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坚持买入低价份额,摊平成本,然后守株待兔,等着市场上涨的时候赎回,获得收益。
听起来很简单,把原理简化成下面这张定投微笑,相信很多人看过:
可即便道理这么简单,依然有很多人在图片左边下滑的阶段是不敢入场的,因为谁也没办法告诉你:什么时候,市场就会到达右边的上扬阶段。
更何况,市场其实不会像上面的图片一样直上直下,实际的市场是像下图这样:
这个图片来自Wind网,是从2001-2017年的上证指数走势。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这6年,A股市场经历有5次“小微笑”,如果坚持的时间够长,从2001-2008和2008-2015,也可以看做是市场的一次“大微笑”。
真正应该买入和坚持的,就是我标了绿色方框的位置。可是,大多数的小白,都是在红色圈圈的位置入场的 。
他们通常都是在听到别人赚钱的时候,满心欢喜地跟风。然后,又在下滑的时候,骂骂咧咧地恐慌割肉。
从这几年的新基金成立集中阶段,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每逢牛市,新上市的基金会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募集期一结束,新基金就能募集到动辄几十亿的资金。相反,在熊市阶段,新基金成立的数量会很少,市场反应也会很冷淡。牛市资金特别好募集,就是小白们跟风的结果。
人性总是这样,在都疯狂的氛围下,自己也难保持不瞎嗨。
二、把控好自己的闲置资金,分账户理财
从上面的实际微笑曲线,我们也可以看到要实现好收益,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等待。要保持账户有足够多的金额可以扣款,甚至在大市场比较走低的时候,加大定投的额度实现买入更多“便宜货”。这一点,相对还比较容易做到。
但是,这些投进去的钱可以多久不动用,就很多人没有很好的预估了。
谁也预测不了市场,市场有规律,但是也并不总按照人们预想的发展。还看2001-2017年的上证指数走势,从2008年到2015年一轮牛熊转换,市场用了7年。但从2015年到现在2020年,上证最高也就是在3000点左右徘徊,远没有达到牛市的状态。再加上受疫情的影响,全球市场受波及的时间,恐怕要持续好久。那么,最近投入的资金,或者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吧?
要保持我们基金账户里面的资金长期不动用,首先就是确保资金是闲置资金。其次,即便是浮亏也能忍受、不被市场影响情绪,这一点,也是很考验人性的。
三、懂买会卖,不贪不躁
都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父”,长期定投要坚持,但是不代表放着一动不动,而是要学会止盈。
用数据更有说服力。沪深300指数代表的是沪深证券市场里面最具规模和流动性的300只股票。投资了沪深300指数,相当于投资了中国市场上最龙头的300个企业。它相对应的基金,大家可以随便挑选一只相对应的基金,来查看历史收益情况。
coco选择的是160706,投资这只基金,就可以获得基金市场的平均收益(大部分指数基金表现都差不离),再随便找个网站的定投收益计算器来模拟,就能看出结果。
参考上面2001-2017年的上证指数走势,从2001年开始每个月定投1000元,在2008年账面上的收益率就会很漂亮,计算器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收益率高达210%。
至于是2008年的牛市前赎回,还是暴跌之后一两天闻风赶紧撤走,其实在收益率上差距不会太大。
但如果你错过了这个赎回点,就要一直等到2015年再次牛市,才有更好的收益了,收益率会剩下106%,再摊上多了7年的时间成本,实际上平均年化就更低。
适时止盈,对于定投来说,是一件跟选基金同样重要的事情。
在大家都疯狂的时候冷静赎回,不要想着“一定要赚到最满”,是一个成熟投资人应该有的心态。像今年春节后,coco继续把大部分持有的基金都赎回,收益率40%+,但要再晚两天,收益可以再多几个点,我其实是算卖早了点。可是,谁能刚好就掐在最高一刻就赎回呢?再晚就大跳水了呀!
赚够就走,克服贪婪,也是我们做定投时候需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四、克服懒惰,再简单的知识也要花时间吸收
一提到定投,小白一般都是这样的提问顺序:
读一句问你买哪一只,第二句问你多久能赚钱,有些直接绕过第二个问题,直接问你什么时候可以卖。
其实,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基金定投的所有入门级知识。虽然只有三个问题,但是解决第一个问题可能一两天就学会,解决后面两个问题却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恐怕再好的老师,也没法及时告知你要止盈——总得他记得你呀,对不对?
亏损的时候,到底是基金不好,还是环境不好,是人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我们要有起码的判断。而大环境,是可以通过数据、估值、历史对比来判断的,这些,花一点时间去学习、去了解,看一两本跟定投有关的书,或者耐心跟着一些理财达人的文章掌握他们多年实操获得的经验,很必要。
“定投适合懒人”,是比对其他投资品来说,但不代表它就不需要你花心思。我也始终相信,投资获利,是知识的变现,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要想赚钱,就要克服懒惰。
说到这里,我们也发现,定投获利四要点,其实就是要克服跟风、抗衡没耐心、杜绝贪婪和打败懒惰,这些,都需要跟我们的本性抗衡。无怪乎,也有人说,定投就是一项“忤逆人性”的行为呢!
⑺ 拓日新能股价走势,002218股价走势
现如今光伏发展得到了人的重视,对其发展的火热程度不断上升,我国的光伏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光伏企业得以更好地成长,拓日新能也是光伏产业的一种,这只股票走势如何,有没有投资机会,现在我带领大家从各个角度对此股票进行分析。正式讲述拓日新能前,我们先一块来看一下这份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效太阳电池、高效光伏组件、多样化便携型太阳能电源、光伏电站支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建设及运维等业务。
对拓日新能就稍微介绍这些,下面结合亮点分析来看拓日新能是否适合投资。
亮点一: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经验丰富
拓日新能是国内首批实施BIPV绿色屋顶和绿色工厂的光伏企业,而且在08年初始就对外承接了比较多的工业园区以及高层建筑BIPV项目投产建造。拓日新能在光伏屋顶电站项目设计及建设方面表现的十分突出,所收获的经验也非常多,取得了承建屋顶光伏电站的能力,成立至今陆续建成的五大生产基地均采用光伏屋顶,开创了绿色工厂先河,实现“屋顶绿色发电、屋下绿色生产”。
亮点二:产业链完整,非晶硅太阳电池销量国内第一
拓日新能经过多年的行业发展,关于产业链统筹,从开始到现在建设了七大生产基地,形成以公司产业基地为核心辐射国内市场的产业结构。其主导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进入欧美等八大超级市场和电站工程,企业品牌TOPRAYSOLAR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商,公司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产量以及出口量位于国内的第一。因篇幅有限制,还想更加深入了解关于拓日新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知识的话,我整理了一番,全部都在这篇研报里面了,各位可以点击查看:【深度研报】拓日新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近几年,光伏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通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2020年,我们国家新生产的光伏装机量已经有48.2GW。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光伏产业规模比较庞大,为我国光伏组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就是我们国家,光伏组件是组成光伏产品的极为紧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使得光伏组件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此外,HIT电池目前规划产能已达到了70GW,机构预测2021年新增产能投放应该能够达到10GW-15GW,HIT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在2025年的时候超4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80%。假定盈利的净利率能有20%,PE为25倍,据同行计算HIT设备的市值有2000亿元,估计行业龙头市占率有希望超过50%,未来达千亿级市值还是很有希望的。
总的来说,在十四五规划的期间,光伏行业或将迎来行业快速上升阶段,拓日新能是国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数一数二的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显着,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是文章通常会有些延后,那些想更准确地知道拓日新能未来行情的朋友,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看拓日新能估值是高是低:【免费】测一测拓日新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⑻ 保险专业对数学的要求高吗 都是涉及数学哪些方面的还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不是数学底子也很好
今年,当以往最受投资银行青睐的沃顿、芝加哥、哥伦比亚商学院的MBA们毕业的时候,这些天之骄子们却发现他们想进入投资银行工作的难度比往年大大增加了,除了因为经济不景气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有了一个虽然年轻却很强大的对手——金融工程硕士,MFE(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到底什么是金融工程?笔者抱着疑惑通过E-mail咨询了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的刘华先生。刘华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在某着名跨国公司作了几年财务工作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工作,他想进入更具挑战性的金融领域。然而没有相关学历,想找到金融方面的工作谈何容易。于是,刘华打算申请MBA,在考完GMAT后,他发现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除了提供MBA学位外,还提供MFE金融工程硕士学位,而且只需一年即可获得学位。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念头申请了MFE,为了增加自己的机会,他参加了GRE数学Sub考试。本来他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当年MBA申请竞争异常激烈,虽然他的GMAT成绩和工作背景都相当优秀,但他所申请的几所商学院MBA全都遭拒绝。而当收到伯克利大学MFE的录取通知的时候,他坦言惊讶大于欢喜。经过一年高强度的学习,再经过激烈的应聘竞争,虽然面临着经济不振的压力,刘华还是获得了美菱、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所罗门史密斯等着名投资银行的青睐。刘华选择了在摩根斯坦利银行旧金山分部从事金融衍生物交易的工作。他说,虽然没能进入他最向往的高盛公司,他对现在的工作仍然十分满意,他坦言现在的工作是在一年多以前所不敢想象的。以下是笔者得到的关于金融工程的介绍。
金融工程在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名称:Financial Engineering, Financial Mathematics,Mathematical Finance,Computational Finance , 然而无论是叫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数学金融还是计算金融,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it represents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wherein mathematical tools are used to model financial markets and solve problems in finance,即以数学工具来建立金融市场模型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复杂,在以往传统的股票和债券上发展出了期货、期权等一系列新型投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金融衍生物。而如何对这些金融衍生物进行定价,是投资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由于金融投资工具的复杂化,一些基金管理公司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投资方式难以保持基金的高成长率,他们需要设计出更加高级的投资组合来获得盈利。因此,他们大量需要那些既通晓金融市场又有数学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稀缺。金融工程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而产生的。金融工程是一门综合了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通常由大学的商学院、数学系和工程学院联合授课,其课程由于集中于金融领域,所以深度远远超过MBA金融方面的课程,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分析、投资组合分析、期货和期权、资产定价、资本预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金融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一般为全日制1年,同MBA一样,是一种职业教育(Professional Ecation)而非学术研究教育(Academic Research Ecation),因此无需撰写硕士论文。其全部课程均围绕金融学的应用展开,具有实用性很强的特点,最适合那些立志于从事金融工作的年轻人。在美国,持有金融工程硕士学位的人才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基本上全部被各大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所聘用。
MFE和MBA有什么不同?MBA是一种泛面商科教育,而MFE则是专门培养高级金融人才的专项教育。金融工程硕士的课程全部集中于金融领域,如果你感兴趣的是会计、市场营销或人力资源管理,那你应该是去学习MBA课程,因为MBA的课程更广泛。此外,申请金融工程硕士不需要有工作经验,这和MBA有很大不同,但是,申请金融工程硕士要求申请者在大学本科必须修过两门课——微积分和统计,因此不适合那些大学学文科的人们。最后,MFE的学习是一年,而MBA由于课程覆盖面广而通常需要两年。
据笔者了解,现在,已经有不少美国大学开设了金融工程的课程,如加州伯克利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密西根安阿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等。除美国外,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和约克大学,等等。亚洲的国家中,新加坡作为东南亚金融中心走在了前列,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学院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更多的大学可以查看国际金融工程师联合会IAF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 的网址,其中有各所开设MFE课程的大学的链接,网址是:
笔者列举了几所着名大学金融工程项目的相关链接
建立在商学院的有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Graate School of Business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Finance
建立在工程学院的有
Prince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Operations Research & Financial Engineering
M.S.E.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In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M.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College of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建立在数学系的有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s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MS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Mathematics in Financ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Master of Science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加拿大的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sters Program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York University
Graate Diploma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英国的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Centre for In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ostgraate Diploma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Management School
MSc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在亚洲,新加坡已经走在了前列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Centre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anyang Business School.
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更多的,请看此链接
什么是金融工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全球范围,融资与其相关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就不会有金融变革的发生。在今天的金融业中,任何正常的金融交易和业务活动,都离不开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分析,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相关的高级计算机应用系统特别是一些分析预测系统。在这些分析中,为了中和由于市场利率或汇卒波动而产生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有效地定价和套期保值,换言之,必须能作到预先对金融资产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设计,这就诞生了金融工程。
确切他讲,金融工程是在8O年代未出现的一门新兴工程型学科。它将现代工程方法和高新技术引人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的、信息的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拓扑、仿真模拟、数据仓库等众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操作,从而实现规避风险、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各类金融问题。所以一方面金融工程需依赖数值计算、图表和仿真技术,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实践。但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支持。所以专家们早就指出:金融工程学产生的背景是金融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联盟。
今天金融产业已经和传统产业一样,面临着产品推陈出新的课题。所以它就必须面对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标准与工艺、营销和交易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正是为了支持金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融工程成为可以支持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门工程学科。
金融市场信息及其预测是全融工程的基础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或各类金融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在金融市场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它对于引导投资者和筹资者正确合理地参加金融活动,保证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规避风险都是十分必要的。
金融市场的实践已经充分表明,有效的金融市场依赖于信息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公开性。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将庞杂的金融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传播网络成为可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类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活动的拓宽,其不稳定性也越来越增大,对加强经济金融预测、增强预先防范能力,避免风险就变得尤为重要。
金融信息预测依赖于信息的采集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常言道:“巧妇难为元米之炊”。任何预测分析工作离不开占有丰富。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在金融信息的采集中,要特别注意它的时效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对金融信息的存贮。加工和利用又离不开金融信息系统特别是相关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在金融领域的数据库主要应该有:宏观经济环境数据库。金融机构业务信息数据库、客户资信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有赖于长期的积累和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反映了三类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们的具体内容有以下特点:
第一类金融信息属于宏观经济与产业信息,因为任何金融市场的活动都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离不开产业或行业经济活动的走势。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中必须包含宏观经济统计信息、经济监测与景气循环信息以及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类宏观经济政策信息,此外还必须包括产业机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产业布局等领域的信息。
第二类金融信息属于各类金融市场信息,其中包括直接融资市场信息和间接融资市场信息。从信息的具体内容来说,又可以包括货币票据市场、资本市场、外汇汇市场、贵金属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等范畴的信息。
第三类金融信息属于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各类企业含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等。
所有这些都属于宝贵的信息资源,其开发和积累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要作好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依赖于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的标准规范。金融业务以及相关的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金融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金融业务人员信息意识的强化与素质的提高等。我们相信,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加工和利用,将日益成为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任务。
金融工程的核心是防范金融风险
众所周知,所谓工程是指运用特殊的工具或手段对一个复杂系统中全体或部分组件进行精细的磨合和适时的调整,从而达到使之功能运作日臻完善。其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就包括了金融信息资源和准确的预测方法。金融工程的定义则是通过金融工具的运用,重建金融资产的存量,使之达到一个合意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效益,回避风险。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工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常用的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按分类而言,金融工具又可分为现货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在现货金融工具中,又涉及到四类市场信息:外汇市场、货币市场、情举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又直接涉及到诸如远期比率(含远期汇价、远期利率及其协议和综合远期外汇协议)。金融期货(含短期利率期货、债券期和股指期货等)、互换和金融期权等信息。
风险通常与信息预测特别是与未预测到的结果和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来定义,即风险是指期望结果的任何变化。面对风险,金融工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用确定性代替风险,二是仅仅换掉与已不利的风险,而将对已有利的风险保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趋利避害”原则。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信息及其预测。
应该强调的是,在常用的金融工程应用中,如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构造组合中,在所有这些应用中,都有三个“离不开”:即离不开金融信息库。离不开测算模型、离不开风险与决策分析。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金融信息则是金融工程的基础。所以现代金融工程必须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各种灵活有效的控制模型,实现对风险的最佳控制。
从去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金融运作的重要性。今年我们面临的深化改革的重任和压力,也使我们不得不更加深了在金融体制改革中,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所以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部门、信息部门应该联手合作,加快金融信息资源的开发,更好地运用金融工程学的原理,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运作实践,为最大限度地回避金融风险、赢得效益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资料来源:《经济与信息》1999年第6期
20:19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通告 (0) | 金融工程
固定链接 关闭
.
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发展
刘学贵
一、金融工程的内涵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一词最早出现在50年代的西方有关文献中,但作为一门科学则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80年代末,美国金融学教授芬尼迪(John·Finnerty)首次对金融工程给予界定。另外,动态套期保值策略一组合保险的创始人利兰德(Hayne·Leland)和鲁宾斯坦(Mark·Rubinstein)也开始讨论“金融工程新学科”。1991年,国际金融工程师协会(IAFE)成立,该协会为非盈利性组织,旨在为那些从事金融工程理论和实务的人提供联系和交流的途径,传播有关信息,加强对金融工程的教育和研究,促进本行业的发展。1997年初,IAFE在全球范围已达1600多名会员。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以表彰他们和已故的费希尔·布莱克(Fisher·Black)教授在期权定价领域所作的开拓性研究,也反映了人们对金融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当以索罗斯(G·Soros)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时,他们不是在盲目下注,而正是利用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出非常精妙的大规模套利和投机策略,矛头所向,天翻地覆,风声鹤唳。
金融工程是一门边缘性的新兴学科,它融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于一体,采用尖端的数理分析技术、电脑电迅技术、自动化和系统工程乃至运筹学、仿真技术、人工神经元网络等前沿技术,为金融领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对于什么是金融工程,经济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具有代表性的:其一,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西蒙管理学院教授史密斯(Cifford·W·Smith)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经理史密森(Charles·W·Smithson)认为:金融工程创造的是导致非标准现金流的金融合约,它主要指用基础的资本市场工具组合而成新工具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金融新产品为顺应这种变化趋势,越来越向个性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即为客户量体裁衣(Customize),设计出非标准的现金流工具。其二,英国的格利兹(Lawrence·Galitz)教授认为:金融工程是使用金融工具对现有财务结构进行调整,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即金融工程在于实现某种特定的财务目标。如,对于筹资者来说,能低成本地筹集到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能使其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而不必承担额外的风险。其三,芬尼迪(JOhn·Finnerty)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性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这里关键在于“创造”和“创新”,指发明新的金融工具、设计创新性金融手段,对企业整体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略。综观三者,史密斯和史密森强调了非标准现金流,但是现金流的变化并非是金融工程的根本原因。格利茨强调应用金融工具的重要性,但在许多场合,金融工程还包括金融制度和运行方式上的变革。芬尼迪的定义则很好地涵盖了目前金融工程应用的主要领域,被广为接受。
金融工程对特定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法,其所依赖的还是一些基本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基本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等传统工具以及远期(Forwards)、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互换(Swaps)等衍生工具,这些金融工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零部件组合起来,达到特定的金融目标。据估计,目前新型金融工具已达3200多种,名义价值达18万亿美元。基本的金融手段包括:证券的上市与交易、电子资金划拨等。
金融工程处理问题的程序,可分为提出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提出问题即明确客户所要达到的某种特定金融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哪些困难,困难的性质。分析问题即在不违反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依据现有的金融理论、金融技术、市场状况及本公司和客户的资源状况,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工具,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解决问题即按上述最佳方案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并根据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和本公司的开发成本计算产品的价值、撰写研究报告,并对金融产品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从局部来看,金融工程的运作是参与交易各方之间一种零和博弃,但对整个金融市场来说,金融工程的实施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市场效率,从而不只是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而是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效益。
二、金融工程发展动因
(一)现实动因
早在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特里芬就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流动性困境”(Liquidit Dilemma)。果然,这种与黄金美元双挂钩的体系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而难以为继,并于70年代初正式崩溃,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汇率变动将任何一个拥有外国资产或承担外债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都抛入了巨大风险之中,汇率又通过“利率平价”与利率联系起来,利率变动亦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为规避这种汇率和利率风险,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便应运而生,如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工程技术即为风险管理技术,此其一。其二,70年代两次石油价格冲击,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胀的压力导致了市场浮动利率的盛行。金融工程中的互换有时就是针对浮动利率而设计的。其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市场规模扩大,竞争加剧,使公司更多地以债务杠杆来增加收益,这又增加了公司对利率和汇率变动的敏感性,需用更复杂的技术来管理公司的金融资产。国际贸易的本质是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资源的相对优势,而金融资源的相对优势为金融工程带来了用武之地,如两国间利率的差异,税收的不对称等。其四,逃避金融管制。80年代以前,基于对咧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有40%的银行倒闭,西方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管制。如美国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the Glass-Steagall Act)》,规定银行贷款业务与证券业务严格区分,存款规定利率上限等,这些旨在强化金融机构安全性的措施,给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带来了影响。这样,金融机构便通过组织创新、工具创新等来逃避金融管制。凯恩(E·J·Kane)提出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呈互动的螺旋上升关系。80年代之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国际金融监管的基本趋势是放松管制(DeregUlation),金融创新更是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工程进一步发展。
(二)理论动因
金融理论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得以确立的基础。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侧重于定量分析,越来越多地从微观层面对金融进行研究。一般认为,现代金融理论始于50年代。1952年,马克维茨(Harry Markowitz)发表了《证券选择组合》的论文,详尽论述了投资目标函数、组合的方差及解的性质等基本理论,为衡量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奠定了证券投资的基础。1958年,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金融资本结构的基本——MM理论(Modigliani一Miller Theorem)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第一根支柱。60年代,威廉·夏普、简·莫森和约翰·林特纳在一起创造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第二根支柱。1973年,费希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发表了着名的《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成功地推导了欧式期权定价的一般模型,开辟了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新纪元,构建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第三根支柱。80年代达莱尔·达菲(Darrell Duffie)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经济学研究证明了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合理性和对提高社会资本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意义,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技术动因
如果认为现实动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发展的“需求”因素,理论动因是金融工程形成和发展的“供给”因素,则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计算机、卫星、光纤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普遍使用,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传递、交易清算非常迅捷,各国的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投资者可在伦敦买进某种金融产品,也可在新加坡对冲其头寸。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70年代初,1万股股票的大额交易,市价100美元的每股股票的交易成本为1美元,而90年代已下降到0.02美元。如果某市场一种金融工具与另一市场相关金融工具的价差在0.25美元,在70年代无利可图,而在90年代,则可使金融工程师大有作为。
三、金融工程运作机理分析
(一)风险转移和再分配
市场活动总是和风险相伴,而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希望回避和转移风险,有的是风险中立者,对风险采取无所谓态度,少数人是风险偏好者,为获取高收益不惜冒高风险的代价。金融工程正是利用这一点,将部分客户承担的风险“卖”给另一部分客户,或者将某一客户承担的风险部分“卖”出去,其余保留。这里可将风险理解为一种负商品,卖出风险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风险的分配都限于各方可接受的程度,社会总效用得到提高。远期协议、期货、期权等已成为管理风险的有效武器。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市场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如公司经理阶层较之债权人掌握更多公司信息。在信息不对称时,享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将通过信息优势牺牲掌握信息处于劣势一方的利益。金融工程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基本的方式是设计一个机制,以作“信号显示(Signalling)”,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基础上让外部投资者据以了解内部人所掌握的信息涵义。如可售股票的设计,规定如果在未来某一时点发行者的普通股价低于某项设定值时,持有者可按预先设定价格将可售回股票卖给发行者,此预设价格向投资者“显示”了发行者对公司未来价值的看法。
(三)金融比较利益差异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学说,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其实,在金融市场上,也存在金融运作的相对成本差异,通过各方的比较利益交易,可使市场参与各方都降低运作成本,达到“双赢”效果,这是金融工程运作的重要思路。最着名的例子当属IBM公司和世界
⑼ 股票拓日新能股票近期走势拓日新能个股k线图分析今日拓日新能股票最新点评
如今世界上刮起了一股光伏发展热潮,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也紧跟时代浪潮开启了快速发展之路,许多光伏企业得以更好地成长,拓日新能也算在光伏行业里面,这只股票怎样呢,有没有投资的价值呢,接下来我来为大家剖析此股票。正式讲述拓日新能前,我整理好的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马上拥有:宝藏资料:电气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效太阳电池、高效光伏组件、多样化便携型太阳能电源、光伏电站支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建设及运维等业务。
简单介绍拓日新能后,下面结合亮点分析来看拓日新能是否适合投资。
亮点一: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经验丰富
拓日新能是国内首批实施BIPV绿色屋顶和绿色工厂的光伏企业,整体上是从08年开始就面向外承接许多的工业园区包括高层建筑BIPV项目建造与开发。目前拓日新能在光伏屋顶电站项目设计及建设方面,已经累计了很多经验,拥有承建屋顶光伏电站的能力,成立至今陆续建成的五大生产基地均采用光伏屋顶,是绿色工厂的开创先锋,已经可以实现"屋顶绿色发电、屋下绿色生产"。
亮点二:产业链完整,非晶硅太阳电池销量国内第一
拓日新能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对于产业链的建构,累计建设了七大生产基地,产生以公司产业基地为核心辐照国内市场的产业结构模式。其主导产品很受各国欢迎,遍及欧美等八大超级市场和电站工程,在国际上,企业品牌TOPRAYSOLAR具有较高知名度,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商,公司非晶硅太阳电池的产量、出口量于国内排名第一。因篇幅受限,关于拓日新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比较多,我已经帮大家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了,各位可以点击查看:【深度研报】拓日新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这几年,我国的光伏产业有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们国家新生产的光伏装机量已经有48.2GW。从整体上看,我们国家在光伏产业规模是非常庞大的,为我国光伏组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国家是生产光伏组件最大的生产商,光伏产品与光伏组件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使得光伏组件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并且,HIT电池当前的规划产能就已经达到了70GW,机构预估2021年的新增产能投放应当会达到10GW-15GW,HIT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在2025年的时候超4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80%。在净利率20%的盈利假定下,25倍PE假定下,HIT设备在行业内的市值为2000亿元,预计来看,超过50%的市占率对行业龙头上来说是有很大的希望的,未来达千亿级市值还是很有希望的。
通过上文从而得知在十四五规划的期间之内,光伏行业发展势头或将越来越强劲,拓日新能是国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翘楚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显着,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不过文章多多少少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拓日新能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拓日新能在估值方面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拓日新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⑽ 求未来5年最有潜力的行业
中国人才报告透露未来几年可能走红专业
大学毕业找工作,总希望所学的专业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好职业。但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不少几年前还炙手可热的专业,等到自己毕业那天却很可能已经成了人才市场上的“滞销品”。如何能预知今后几年哪些专业在市场上最为紧俏?其实也并非无迹可循。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10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而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精算、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汽车服务人才全面紧缺
汽车产业是“十一五”规划重点产业之一。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处副主任汤海山提供的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维修人才缺口80万。汤海山说,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类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而汽车服务人才却还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汤海山说,目前,全国只有几所高校设置汽车服务专业,规模也不大。但从国际标准来看,这类人才非常重要,缺口非常巨大。
据了解,目前在高校中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有:同济大学、武汉 理工大学、上海 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华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工学院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经过4年学习,学生应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解决从新车使用到汽车报废回收全过程中各种技术问题和因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废弃物等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后汽车时代,汽车文化人才也非常紧缺。
民航业人才缺口24万
伴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民航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开始同步扩大。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
事实上,民航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各航空公司高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内各航空公司相继展开大规模招聘活动,揽才范围从飞行员、空乘到维修、地勤人员都有,涉及范围极广。其中,飞行员成为各大航空公司的招聘重点,薪酬一般都设在每月2万元。
中国民航学院教授都业富说,由于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航空公司,参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国内民航业对民航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以奥凯、春秋、鹰联为代表的民营航空公司已经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大战。
都业富认为,在未来几年内,飞行员、空勤人员、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专业人才在我国最为吃紧。
机电一体化需要复合型人才
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智联招聘网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 市对该专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从职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个。可以说,机电一体化类专业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在上述需求职位中,技术类占到了40%,销售类占到了30%,客服类占到了20%,管理类占到了10%。而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生物制药业、环保业以及快速消费品业。
业内专家分析,这个行业的人才比较强调技术性。用人方都希望招聘到既有专业知识,又会管理、懂开发、有销售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那些希望到外企工作的,除了专业知识要掌握好之外,外语能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精算师“钱”程无忧
精算师,是一个公认为“钻石领”、国外年薪过百万、国内月薪上万元的职业。目前,精算师是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精算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仅有百余名精算师,随着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我国未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其传统的工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精算师的工作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
目前,每年高校精算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几十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等各类知识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在保险企业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精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熟悉所处保险市场的保险法规以及与保险相关的税务、会计、投资等领域的知识。
据了解,我国开设精算专业的高校有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护理学就业前景看好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同时,护理人才又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
目前我国材料行业的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据一家科技产业公司的技术总监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碳化硼、碳化硅等产品的研发,但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因为高校相关的专业不是很多。“目前,我们的人才主要来自当地的化工研究所,都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还有就是引进外国专家。但两者的成本都很高,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目前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才匮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我们急需大量的人才支持。”这位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
据了解,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设有材料类专业的高校有420余所,占本科学位学校的66%;“211”工程高校中设有与材料相关专业的有80余所,占总数的88%。由此可见,我国对材料人才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人才的数量也应该是比较充足的。但材料学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因此人才市场对材料学人才的需求也是持续增加的。
中国材料网理事会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新材料研发上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在材料学领域自主创新的空间非常大。因此材料学人才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拓展创造性思维。
未来中国市场最赚钱的十大行业
www.eastday.com.cn 东方网
东方网4月7日消息:据经济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依次是:
耐用消费品销售行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未来的消费格局将向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对照相机、电脑、电视、VCD等产品的消费每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从事这些产品的销售,估计会有10%-35%的投资回报。
家用汽车行业。据预测,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在今后10年内将会高速发展。与汽车行业相关的配件、维修、洗车业也同样会有利可图。
室内装饰业。近几年来,国内城市的居民大都热衷于装修自己的住房。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房改措施的出台,个人买房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室内装饰市场还会越来越火。据统计,现阶段城市居民为自己装饰房屋付出的金钱每户平均达2万元左右。
房地产业。随着个人买房热的兴起,单位再也不会无偿分房给职工居住,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与此相关的房产地经纪、咨询、供楼业务也会大有可为。
邮电通讯业。目前中国的电话装机率达4%,与世界10%的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可以预见这是未来中国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之一。
快餐业。快餐业在现代中国都市已逐步受到上班族的青睐。还有与此相关的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银色”行业。到“九五”末,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3亿,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因此,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药品、服装、眼镜、助听器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旅游休闲文化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双休日的推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去旅行和进行文体休闲活动。运动产品、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旅行社等行业将会更加繁荣。
女性用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钱最好赚”。因此,凡是对女性容颜、身段有改善和保护作用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她们的欢迎。
保险业。随着保险业的兴盛,国外许多保险公司纷纷投资中国保险市场,这样就会使保险业更好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保险业会成为年轻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选择之一。
如何选择未来趋势行业:
需求量大;市场大;竞争对手少;产品行业被复制难;所代理产品是领导品牌;投资金额小,可以以小博大;有成功模式
不错的利润空间;不需要管理,行政模式,或越少越好;不需要太多的售后服务;不论喜欢不喜欢的产品,未来一定会拥有,就是趋势!
成功的铁率:成功的人一定懂得比较多
懂领导力,懂策略(超越对手方法和步骤),懂行销,懂推销,懂得设立目标的方法,懂时间管理,懂情绪管理,懂激励他人和自己,懂学习增强行动力和自信心.
或许有关房地产的消息你都比较关注。也或者你对钢铁行业很感兴趣。再或者食品业和风险投资业的相关报导你一个字也不会放过。但是你能什么都看吗?不可能。
所以《华尔街日报》一年一度的“趋势”报告就非常有用——也很受欢迎。快速、简便、轻松的阅读中你便抓住了你或许错过了的东西。
证券业-跟着利率走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就像太阳月亮的运动主宰着地球上的潮涨潮落一样,金融市场的动向也决定了华尔街的趋势。以下就是对华尔街未来趋势的一些分析。
1.债券将强于股票
自从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灭、并拖累整个股市陷入低迷以来,金融市场就一直被固定收入证券所主宰,简而言之就是被债券所统治。规模最大的一只股票指数共同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平均每年下跌了2.1%,而与之相应的债券市场基金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ndex的年平均回报率却达到了6.4%。
在顶级证券公司中,债券部门的管理人士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而股票市场部门的一些元老却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同时那些在债券市场优势最强的公司表现也会好于其他同行。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Fed)为保护经济少受冲击而采取了一系列的降息措施,由此点燃了债券市场的火爆行情。然而现在的Fed早已改弦更张,举起了加息的大旗,自2004年6月份以来,Fed已经连续12次调高目标利率,前景到底如何尚不得而知。
2.出现更多的私人资本交易
投资者(主要是公共退休基金和公司退休基金)向私人资本投入了更多的资金,用它来取代传统的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希望能由此获得更多的回报。虽然私人资本运营公司从投资者那里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但这些公司用于收购的资金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现金,其他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借贷。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公司能否继续完成大规模的收购交易,取决于他们能否承受借贷成本的压力。如果利率上升至过高的水平,并购交易的强劲势头恐怕就要随之消散了。
3.并购的热浪
今年截至10月底,全球市场的并购金额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明年预计也将会是并购活动颇为活跃的一年,虽然经济的整体滑坡有可能会抑制企业的大规模支出行为,不过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当收购方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债务负担时,高杠杆效应的私人资本交易将难以达成,借贷方和公司管理层由此将会对收购交易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4.股票交易所通力合作
为了尽量满足客户对快速、经济地交易各类股票和期权等衍生品的要求,全球各地的股票交易所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并购活动。客户们对于组建大型交易所的想法表示欢迎,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不过让他们担心的是,新的交易所巨头可能会减少创新,并且获得垄断性的定价优势。近来许多交易所都变成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在增大公司规模、增加盈利方面的压力随之增大。一些股票交易所和股票期权交易所相互进行了合并,行业观察人士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此类合并。
5.监管问题
在一连串金融欺诈案催生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的三年之后,企业方面正促使监管者减少采取激进的措施。虽然没有迹象表明严格监管的氛围会消失,但监管者开始倾听企业的意见,并且出现了一些监管环境正在放松的信号。
6.ETF起飞
如今ETF持有的资金总量达到2,590亿美元,其中许多资金还是来自于小投资者。近期ETF的增速更是迅猛:今年ETF持有的资产已经增长了15%,增幅是传统基金的两倍多。ETF和股票一样在交易所进行全天交易,而传统的共同基金每天只报价一次。不过,真正吸引投资者的是ETF成本较低,持有ETF的成本只有持有传统共同基金的几分之一。即便是那些不发行ETF的基金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Fidelity Investments近期削减了其指数基金的费用,原因之一就是要更有效地与ETF展开竞争。
7.火热的商品市场
由于股票市场止步不前,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公司增加了自然资源方面的交易业务,三年多来,自然资源的价格一直在普遍上扬。比如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就在原油和其他能源市场用自有资金进行交易,而且收益颇丰。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及其竞争对手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均股价猛涨。
8.对冲基金增长放缓
投资者对于对冲基金的热爱可能正在降温。
目前对冲基金维持了不错的业绩。然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对冲基金的表现仅仅略微好于股市大盘,而去年它们的平均回报为9.6%,也低于标准普尔500接近11%的回报率水平。它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由于近来股市和债市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特别是股价既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低,这让最擅长从市场波动和股价异动中获利的对冲基金束手无策。
9.交易佣金下跌
市场交易正日益变得自动化和大宗化,交易佣金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往,研究报告成本都是纳入交易佣金中,而此次Fidelity将两者的费用分开计算,由此降低了交易佣金成本,这也表明华尔街的佣金收入正在受到挤压。而在Fidelity之前,一些公司已经退出了经纪业务。今年8月份,富国银行(Wells Fargo Co.)取消了针对机构投资者的股票交易业务,“华尔街的机构股票业务正面临困境”,Sanford Bernstein Co.分析师欣茨(Brad Hintz)在8月份曾这样写道。
10.用自己的钱冒险
营交易员(proprietary trader)为公司赚回了大笔的钞票,他们利用公司自有的资金在股票、债券、商品以及货币市场上进行交易。眼下证券公司这方面的境况还算不错,部分原因就是它们的风险控制水平有所提高。这其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风险:一旦出现了有关利率或美元的负面消息,就有可能带来巨额的亏损。持怀疑意见的人士担心,华尔街可能在这种危险的业务上正越陷越深。
地产业-繁荣的背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这几年,地产业的发展环境真可以用“完美”二字来形容。住宅价格较5年前平均上涨了53%。大家都认为如此迅猛的价格涨势难以持久。但分歧在于这场繁荣是会缓慢温和地、以价格增幅逐渐收缩的方式结束,还是某些市场的价格率先暴跌、令买方经受梦想破灭之痛,然后再慢慢恢复信心呢?无论结局如何,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种种因素正在重塑地产业的格局,在此我们略作分析。
1.空地有限
广袤的美国国土上仍有大量空旷的领地,但很多地方并不能吸引人们前去居住。而在某些经济活力充沛的都市地区,尤其是东海岸和西海岸市场,建房企业却发现获得新屋建筑许可越来越难了。住房供应受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政府条例,而非地理局限。另外业主们越来越精明,纷纷组织起来阻挠那些将在自家周围新增更紧凑住房的规划,担心这会让他们现有房屋的价值下降。在某些拥挤的地产市场上,房屋价值已经与建房成本关系不大了。在旧金山,一套住宅的结构本身往往只占住宅价值的不到30%;其余部分则是购地和获得政府审批的成本。
2.预算有限
地产业的繁荣兴旺让很多美国人富裕起来,他们的房产不断升值。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分享到这块蛋糕。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的数据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家庭将收入的逾30%用于房产,八分之一以上的家庭这项开支超过了50%。对某些地区的中等收入人群来说,房屋价格的上涨已经令他们力所不及。
3.人均住房面积有望减少
但有些专家和业内人士相信,美国人会喜欢更小、更接近市区的住房,避免长途通勤之累。位于加州圣拉斐尔的Hearthstone Inc.为住宅开发项目提供融资,公司首席执行长普加什(JamesZ.Pugash)预测,美国各大城市会逐渐向欧洲城市靠拢,兴建更多中层楼宇,人均住房成本上升,住房面积下降。人们对综合了住宅、娱乐及办公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环境的期盼有所增加。对市区居住环境的渴望——预计还会不断升级——已经推动了分户出售的公寓的蓬勃发展。
4.风险重重
面对房价有增无减的上涨势头,贷款人一直在积极放贷,帮助人们购买他们不贷款就无力承担的住房。这些“量力而为”的贷款安排可以压低最初几年的月供,但后期月供会高出很多。银行监管机构已经对所有这些行为提出了质疑。他们担心有些申请人夸大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或者等到该偿付高额月供时无力偿付。他们还担心,这些“量力而为”的贷款使得人们可以购买长期来看超出其支付能力的房产,已经人为抬高了房价。
5.房产好比存钱罐
购房者通常的目的都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在退休前偿清贷款。但现在,很多美国人似乎早就忘了这一点。
为了乘上低利率的东风,美国人定期将贷款进行再融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拆借更多——实际上是将房产变换成现金,用于其它支出。看来这一代人相信房产价格会永远持续上涨,所以根本用不着偿还本金。这种乐观态度推动了消费者支出的不断增长。
6.外资狂热
在这种风险偏高的抵押贷款方式日渐流行之际,外国投资者在美国住房市场融资领域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国人对美国抵押证券的投资总额一直没有可靠数据,因为很多购买行为都是通过美国的实体间接完成的。但是,资金流向很明确。外国人持有的不经房利美或Freddie担保的抵押债券激增至400亿美元,此前6个月的总额为300亿美元。
7.地产经纪商压低费率
在住宅地产交易领域,互联网未能像在机票预订等领域那样成功削减交易成本。业内人士估算,房产中介的平均佣金仍然能超过5%,有时还高达7%。一些传统的经纪机构虽然通过对制定最低服务费标准的州法律的大力支持来力求保住全额佣金的业务,但也纷纷尝试着成立了自己的折扣服务机构。美国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在向地产行业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他们给新的业务模式提供尝试的机会。
8.大者愈大
一直以来,房建项目大多数都是由本地公司承接的,目前全美国仍有大约80,000家房建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小型公司。但规模最大的那几家正在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大型公司之所以能够占据上风,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资金雄厚,能够获得黄金地段。
9.需求更多
美国人已经在房产上赚了这么多钱,因此忍不住想买更多房产。Fed表示,投资性物业和度假屋已经占到去年新增按揭的14%,而2000年只有7%。在这些购房交易助长了近期房产市场强劲升势的同时,它们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动荡。因为第二套房产和以出租为目的的物业与第一套住宅大有不同,如果房主失去信心,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租户,马上就会把房子卖掉。
10.关注评分
以汽车质量调查而着称的咨询和研究机构J.D.Power Associates也对新屋购买群体展开调查。这项调查始于1997年,现在已经涵盖了30个大都会地区。在调查中表现不错的公司,例如Pulte Homes Inc.和Centex Corp.等,都以此自夸。这也迫使其他同行竞相争取评分。但是,地产行业的一大难题是,完成一个地产开发项目要依靠一系列的分包商,从地基浇筑、供热管道安装,直到屋顶射钉,都是由分包商完成的。这就很难保证一个项目各方面都能达标。
零售业:提升品位降低价格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零售商们正在争相打造高尚品位的形象——或者至少希望顾客们感觉是这样。他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倾注在吸引中产和富裕消费者方面。其举措包括提升形象、改装店面、调整货品以及放弃大卖场改建更时尚的购物环境等。但难题在于,购物环境可能变得越来越舒适,但消费者们对低价品的偏好却丝毫未减。
下面来看看这一趋势的方方面面和零售业的其他趋势:
1.形象至上:零售商正在针对希望在更豪华场所购物的消费者量身定制它们的广告、商品和店铺模式。因为“这种提升品位的现象背后存在情感和社会驱动力,”Bath Body Works首席执行长尼尔•菲斯奇表示。
2.强者更强:许多大零售商已经纷纷展开并购活动。
理由很简单,许多公司遭受竞争打击,需要一个伙伴来扩大广告影响,并帮助它们增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一些专家认为,这股并购风还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该行业将出现进一步重组。
3.构筑更美好生活:户外步行街、几十个小店、没有大型的主力店。地产商正在用这种“生活时尚中心”的模式替代传统的封闭的购物中心。
4.提供增值服务:为了不断追求更高的单位面积销售额和利润,零售商们开始在出售商品的同时提供更多附加服务。
5.面向所有人群:由于购物者越来越没有耐心,而且对某一店铺或服装潮流的忠诚度下降,更多零售商开始推出一系列多样化的店铺和商品。“如果你迎合各种购物类型的人群,至少你的其中一种风格会在某一时间赢得青睐。”
6.开辟自营品牌:零售商的自营品牌商品将会继续占据更大的市场。
这部分商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是零售商整合的产物,另外也因为其能够对自营品牌商品制定低价同时保证高额利润。此外,还可以在与其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有更多的筹码。
7.寓购物于乐:人们逛商店不仅为了购物,这也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如今,这种娱乐方式的品质和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8.进军媒体:零售商们正在通过资助、发起和拥有各种媒体渠道来拓展它们的营销范围。其中一些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杂志。
9.开设独立店铺:随着零售商们逐渐发现它们离开大卖场也能很好地生存,它们开始争相进驻生活时尚中心或者规模更小的户外购物场所,甚至完全开设独立店铺。
10.充分利用顾客信息:许多零售商,尤其是食品杂货零售商,正在改进追踪顾客购买纪录以及如何回馈他们的方式。
食品业-新食品新面貌
食品零售店纷纷旧貌换新颜。
几十年来,年销售额高达6,240亿美元的食品销售业一直由传统的超级市场占领。但是,自从沃尔玛在2001年登上美国第一大食品销售商的宝座,其他零售商也纷纷新增食品柜台以来,食品零售业出现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改观。
但是,现在还很难说这些做法能否提振食品零售业走出低谷。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食品零售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吧。
1.放弃中端市场
超级市场有些瞄准高端,有些放低身段,目的都是将自己与那些尽力争取中层顾客的同行区分开来。
2.食品随处可见
药店、批发折扣店,甚至五金店都先后增加了食品柜台,尤其是生鲜食品。传统的食品零售企业保住自己领地的压力与日俱增。食品的利润率较低,但零售商们都喜欢增添食品种类,因为这会吸引顾客更频繁地光顾。公司希望他们能顺带买些高价格的商品。
3.离开中心货架
近几年来,零售食品的销售额一直是店铺中心货架商品中表现最差的一类。这些货架上往往堆满了洗涤剂、牙膏、垃圾袋和烹调用品。导致食品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