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英德法股票走势

英德法股票走势

发布时间:2023-04-14 09:31:52

① 1990日本股市崩盘的原因(详解)、过程

1990日本股市崩盘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具体如下


  1. 利率太低,资金泛滥,引导失误监管失控。

    1985年9月美英德法日五国财长聚会纽约的广场饭店,就争执许久的日元升值达成协议。之后一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一倍以上,由此对出口造成巨大冲击。日本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完成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过度,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基础利率跌至历史最低点,货币供应量连续每年超过10%,1998年超过15%,造成市场上资金极其充沛。

    但是由于当时日本上下对日元升值和经济转型的困难认识和准备不足,大量资金并不如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流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是流入容易吸纳和“见效”的股市楼市,造成股市楼市价格双双飙升。1985年以后的4年时间中,东京地区商业土地价格猛涨了2倍,大阪地区猛涨了8倍,两地住宅价格都上涨了2倍多。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引流资金和监管资金,而是听之任之。


  2. 盲目扩大信贷,滥用杠杆作用。

    在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紧缩的信贷不仅没有紧缩,相反进一步扩张,推波助澜火上加油。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日本各大银行将房地产作为最佳贷款项目,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1990年危机已经一触即发,但是银行继续大规模贷款。这一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银行向房地产发放贷款总额达到50万亿日元,占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五年间猛增2.5倍。尤其错误的是为了扩大杠杆作用增加利润,日本银行违反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协议,将持股人未实现利润当作资本金向外出借,造成流通领域里的货币数量进一步扩张。

    1991年日本银行总贷款额达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而美国仅为37%。为了争夺利润和分享市场,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不顾政策限制,跻身于房地产金融行业,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总额高达40万亿日元。可以说日本金融机构是房地产泡沫的最大鼓吹者和最后支撑者,为泡沫源源不断输送能量直到最后一刻。


  3. 投资投机成风,股市楼市连动,管理监督形同虚设。

    日本和香港完全一样,股市和楼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严重程度。当时日本居民从股市中赚了钱投资到楼市中去,从楼市中赚钱投资到股市中去。无论从那一个市场赚钱都十分容易,很多人所赚之钱比一辈子工作积蓄的钱多得多。股市楼市比翼双飞,同创一个又一个“高度”。

    1985到1988年日本GDP增长16%,土地市值和股票市值分别增长81%和177%。1989年底日经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近39000点,房地产价格也同创历史最高。这段时间里,房价日长夜大,数月甚至数天价格又上涨了。人们千方百计从各个地方借钱投向房地产,炒作和投机成风,很多人辞去工作专职炒楼。人们用证券或者房产作抵押,向银行借钱再投资房地产。

    银行则认为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由此作抵押没有风险,所以大胆放款,造成大量重复抵押和贷款,监督管理形同虚设,资金链无限拉长,杠杆作用无限扩大。但是市场转折后立即就形成“中子弹效应”,一个被击破,个个被击破。日本大公司也不甘寂寞,在炒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关系进行土地倒买倒卖,数量极大倒手率又极高,每倒一次价格就飙升一次。在此过程中政府很少的应对政策也严重滞后。大公司倒卖土地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政府增收94%重税后才被迫停止。

    泡沫破裂后许多日本居民成为千万“负翁”,家庭资产大幅度缩水,长期背上严重的财务负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严重影响正常消费。日本银行及非银行机构的不良债务高达100万亿日元,最后成为坏账的达到几十万亿日元。倒闭和被收购的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不计其数,大量建筑成为“烂尾楼”。建筑业饱受重创,1994年合同金额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国民经济陷入长达十年的负增长和零增长。日本的沉痛教训应该在中国房地产发展进程中引以为戒。

② 截至目前30年内的金融危机都有哪些能详细介绍一下。

2013年算不上经融危机,下面介绍历史上有名的几次金融危机: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2、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3、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
4、1907年银行危机
美国1901年的5月,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跌落,到了5月9日,一次暴跌开始了。在一次交易中,北方太平洋股票就下跌了400点。这次下跌引起了大规模的恐慌。到了1903年,美国才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 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
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随着恐慌的加深,储户一窝蜂地拥到全市各家银行提款。还有一些储户因为疲惫不堪便雇人给他们排队(后来成为华尔街名人的高盛公司的悉尼·温伯格,当时排一天队赚10美元)。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600万,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 有过的。
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
5、一九二九年黑色星期四
繁荣与乐观似乎是戛然而止,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
那些平时被认为可靠的大公司股票价格一路向下翻着跟斗,29日股票惨跌到一个新低,一天之内被抛售1638万股,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农业资本家为维持高价,确保利润,除缩小耕地面积、实行减产外,还把大量农产品、畜产品加以销毁。美国将1000多英亩的棉花毁在田间,将大量小麦当燃料烧,将所存牛奶倾入密西西比河中。加拿大让小麦烂在田里,阿根廷将猪肉坏在仓库中,巴西将咖啡投入炉中做燃料。这就是此后3年目睹之种种怪现状。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战后第一次危机
1948年8月开始至1949年10月结束。这次危机是美国经过了战后短暂的繁荣后的突然爆发。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10.1%,失业率达到7.9%,道· 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下降了13.3%。这次危机是由战争时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缩小的矛盾造成的,危机导致了着名的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7、七十年代“石油危机”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来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到了1978年,伊朗发生政治局势的变换,造成了石油生产的不稳定,生产一度从每天600多万桶降到了70万桶。这样,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出现了。
8、八十年代债务危机
7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迅速膨胀,到了1981年,危机从墨西哥开始。其到期的公共债务本息达到268.3亿美元,墨西哥无力支付本息,要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支付,但是遭到拒绝。政府不得不在1982年夏宣布无限期关闭兑汇市场,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从此爆发了债务危机。
9、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10月20日,伦敦股票市场下跌249点,损失达11%,约为500亿英镑。香港股票停止交易。巴黎股票市场下跌9.7%,东京股票市场下跌14.9%。
造成美国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投机,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美国连年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是引发这次股票暴跌的罪魁祸首。在1987年暴跌以前,美国连续5次提高利率,投资股票的利润相对较低,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持有人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次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损伤。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债券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同时使汇率下跌,对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
1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泰国中央银行在无奈之下,宣布放弃实施14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由市场浮动决定汇率。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随即大幅下跌,而由泰铢贬值为序幕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各国,并触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日本、香港等金融市场和全球股市激烈动荡,中国经济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从表面上看,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国际金融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实际上,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则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性失调;金融调控不力;经常项目赤字过高;过分依赖外国游动资本等众多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两年多,是战后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金融危机。它使一些国家经济一度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放慢,1998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只达1997年的将近一半。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区域性通货紧缩,以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解除。时至今日,虽然一些国家的经济开始步出低谷。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之路仍将是曲折的。
11、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机
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③ 董登新: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价指数

世界最好也是最差的股价指数

——从道指成份股更替看美国经济变迁

武汉 科技 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于1896年,是由道琼斯公司编制的。截止20世纪末,道琼斯公司编制了3000多个股价指数,覆盖全球34个国家或地区市场、样本股覆盖5000多个上市公司,但大多数指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一直被公认为世界最知名的股价指数,在新闻媒体及大众口头的“道琼斯指数”或“道指”,都是特指DJIA。

由于道指DJIA诞生在美国工业化初期,伴随美国工业化而成长,其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在工业化时代,工业企业的表现通常与经济增长率直接挂钩。当一家公司对美国经济的代表性下降,或者发生了更广泛的经济转型,道指DJIA的成份股就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例如,一家因财务困境而遭受市值损失的公司,可能会被道指DJIA除名。

在后工业化时代,道指DJIA成份股首次纳入了金融股;在互联网时代,道指DJIA成份股又吸纳了新经济概念股,目前它追踪着30只在纽约证交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挂牌的大市值蓝筹股,因此,道指DJIA成为美国经济主流的代表和晴雨表,进而也成为了当今世界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 历史 最悠久的股价指数。

但是,多年来,道指DJIA一直受到批评。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一些论点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美国市场,因为它只包含30家大型股公司,而且不以市值为权重,指数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存疑。

(1)道指DJIA成份股代表性太小或不足。相对于许多其它指数,道指在整个股市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事实上,美国股市挂牌股票最多时有近1万只。然而,道琼斯指数只跟踪了其中的30只。出于这一原因,许多投资者更喜欢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等样本容量更大的指数。

(2)道指DJIA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存疑。DJIA的编制公式十分简陋,从最初的12只股票价格的简单平均数=SUM(12只成份股价格)/ 12,到今天的30只股票价格的所谓加权平均数=SUM(30只成份股价格)/ 道琼斯除数,很显然,股价较高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较大。 因此,一个价格更高的成份股,将对指数值产生更大的影响。1928年道琼斯除数最初值为 16.67,目前最新值是0.14748071991788。

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当天指数为40.94点,2020年2月12日,道指DJIA创下 历史 最高记录29568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5次大股灾,DJIA成份股经历了52次更替,这一切都折射出了美股百年兴衰与沉浮。

一、DJIA成份股初设为12只,工业覆盖面很窄(1896——1916年)

道琼斯指数的早期成份股主要分布在铁路、棉花、天然气、糖、烟草和石油等行业。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正式诞生,最初共有12只成份股,它们分别是:美国棉籽油公司、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北美洲公司、美国糖制品公司、 通用电气(GE) 、田纳西州煤铁及铁路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拉克列德煤气公司、美国皮革公司(优先股)、芝加哥煤气灯及可口可乐公司、National Lead、美国橡胶公司。

从这12只成份股行业归属来看,它们全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其中, GE有幸成为DJIA创设时的第一批成份股。 这一批成份股主要来自美国“西部大开发”及工业化初期的主要制造企业。

截止1915年底,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过11次,其间GE经历了“三进两出”的过程。1898年9月,DJIA成份股GE被美国像胶公司替换, 这是GE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1899年4月21日,DJIA成份股退出4只:American Spirits Manufacturing、拉克列德煤气公司、标准绳索及麻线公司、美国烟草公司;同时新引入4只成份股分别是:联邦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及电线公司、GE、大陆烟草公司,其中, GE是时隔半年后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01年4月1日,DJIA成份股退出5只:美国棉籽油公司、联邦钢铁公司、太平洋邮轮公司、美国钢铁及电线公司、GE;新纳入DJIA的5只成份股分别是:美国铜矿开采公司、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优先股、美国炼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优先股。这是 GE第二次退出成份股。

1907年11月7日,DJIA成份股田纳西州煤铁及铁路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GE,这是 GE第三次进入成份股 。从此以后,GE再未退出过成份股,直至110年后,2018年6月26日,GE最终退出DJIA成份股。

GE 外, GM (通用 汽车 )也是DJIA成份股 历史 最悠久的公司之一。1915年3月16日,通用 汽车 (GM)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1880——1920年间,是美国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二产业快速转换时期。尤其是铁路建筑的大规模开展给重工业部门以强大的刺激,也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开发,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及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使美国的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学和 汽车 制造等,在美国也先后发展起来。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900年,美国铁路的长度超过了西欧各国铁路长度的总和; 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总和还要多。1906年1月,DJIA首次突破100点大关。

二、DJIA成份股增至20只,工业覆盖面有所拓展(1916——1928年)

1916年10月4日,DJIA成份股首次从12只增至20只。其中,此次退出成份股共有4只:GM、National Lead、Peoples Gas Light and Coke、美国钢铁公司(优先股);此次新引入成份股多达12只:美国甜菜糖公司、德克萨斯公司、美国罐头公司、鲍尔温机车公司、美国机车公司、犹他州铜业公司、B.F. Goodrich、西部联盟电报公司、Republic钢铁公司、西屋电器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Studebaker 汽车 公司。其中,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也就是后来的AT&T)第一次进入成份股,而 GM 则是第一次退出成份股。

1924年1月22日,DJIA成份股第一次引入 杜邦 (E.I. Pont de Nemours & Company);1924年2月6日, 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就是后来的雪佛龙) 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1925年8月31日, 杜邦、加州标准石油 公司同时退出成份股,但 GM 第二次进入成份股。后来GM一直充当DJIA成份股84年,2009年6月8日,GM最终退出DJIA成份股。

1916年至1927年底期间,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过9次。很显然,这一时期新调入成份股大多为重化工业股,它代表着美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1914—1918年,由世界霸主英国与欧洲霸主德国之间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参战的国家多达34个,近1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直接参战人数达7000万人,1000万人战死,2000万人受伤。战争严重削弱了几乎所有参战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但只有美国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尤其是军工生产飞快地发展。大战期间,工业品总值增加了一倍半,与军工生产相关的部门增长更快,如钢产量增长了90%, 汽车 产量增长了一倍多,商船队的总吨数增加了两倍多。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一倍半还多,其中出口额增加两倍多。

1920年,美国钢铁产量近8000万吨,占世界黑色金属总产量的60%以上。其中,美国钢产量比英国多三倍半,比法国多13倍。1916—1920年期间,美国石油开采量占世界开采量的66.8%。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战争结束时,它已从负债累累一跃而成为各国的债主,从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其间美国黄金储备增加了一倍多,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掌握了世界1/3的黄金储备。美国作为新的世界霸主从一战中崛起。

一战后,1923—1929年间,美国经济又经历了“柯立芝繁荣”。 1923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较战前上涨42%,此后,美国工业有了空前发展,工业产量激增。1923—1929年6年间,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 汽车 产量达到531.5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1929年,美国资本输出比战前增加了3倍多,在1919—1929年间,美国对外贷款总额超过了所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贷款的总和。生产与资本集中过程加速,稳定时期,许多大银行实行了合并。一场大萧条(经济危机)在美国人的自信与自负中悄悄来临。

三、DJIA成份股固定为30只,金融股首次入围(1928——1999年)

1928年10月1日,DJIA成份股从20只增至30只,这一成份股数量一直保持至今天。此次成份股退出6只:美国 汽车 及铸造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橡胶公司、美国机车公司、美国药店、西部联盟电报公司。同时,新引入成份股16只:通用铁路信号公司、B.F. Goodrich、 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Exxon的前身) 、国际镍矿公司、德克萨斯州海湾硫磺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大西洋炼油公司、纳什 汽车 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北美洲公司、胜利者唱机公司、 克莱斯勒 (Chrysler)、西屋电器公司、Postum公司、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赖特航空公司。这是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第一次退出成份股,也是 埃克森、克莱斯勒 第一次进入成份股。

1928年至1997年底期间,DJIA成份股总计调整19次。其中,涉及主要知名公司的成份股进出调整批次如下:

1930年7月18日, 加州标准石油 第二次进入DJIA成份股。

1932年5月26日,美国烟草(American Tobacco B)、制药公司(Drug Incorporated)、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 Company)、Loew’s, 纳什 汽车 公司、国际制鞋(International Shoe)、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及可口可乐(Coca-Cola Company)取代Liggett & Myers、麦克卡车(Mack Trucks)、联合航空运输公司(United Air Transport)、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ublix)、广播公司(Radio Corporation)、德克萨斯湾硫磺公司(Texas Gulf Sulphur)、国家收银机(National Cash Register)及哈德逊 汽车 公司(Hudson Motor)。这是道指DJIA首次大规模更换成份股。 宝洁、IBM、可口可乐 三家公司都是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但截止2020年5月,这三只股票仍是道指DJIA的成份股。

1935年11月20日, 可口可乐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杜邦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39年3月4日, IBM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而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76年8月9日, 明尼苏达州采矿制造公司 3M 前身)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埃克森公司(Exxon Corporation)。

1979年6月29日, 克莱斯勒 第一次退出DJIA成份股,同时, 默克 (Merck)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 IBM 则是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82年8月30日, 美国运通公司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这也是道指DJIA首次将金融股纳入其成份股。

1985年10月30日, 麦当劳( McDonald's)第一次进入DJIA成份股, 加州标准石油公司更名为雪佛龙(Chevron)

1987年3月12日, 波音公司(Boeing) 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 可口可乐(Coca-Cola) 第二次进入成份股。

1991年5月6日, 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JP摩根(J.P. Morgan)、迪斯尼 (Walt Disney)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JP摩根是道指DJIA纳入成份股的第2只金融股。1991年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更名为AT&T

1997年3月17日, 惠普( Hewlett-Packard )、旅行者(Travelers)、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沃尔玛(Wal-Mart) 四家公司同时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 历史 上一次性调整成份股数量最多的第二次。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1998年10月19日,旅行者集团更名为 花旗集团 (Citigroup Incorporated),这是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第3只金融股。

1999年1月4日,美国铝业公司(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改名为 Alcoa 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大的灾难:

(1)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1929年至1939年)。1929年9月,道指最高381点 ,1932年6月,道指跌至43点。其间,美国GNP跌去一半,失业率高达25%,银行倒闭1万多家,美国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街小巷都是排长队等待稀饭施舍的穷人。直至1939年,美国仍未完全走出大萧条阴影。

(2)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相关,二战是不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声音。在二战初期,美国凭借从一战获利的经验,仍以“中立”为借口,试图再次尝试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等待时机成熟再来坐收渔人之利。直至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人被迫参战。1942年1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24个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畸扔下了刚刚试爆成功的两颗原子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历时8年,战火蔓延亚欧非三大洲40个国家的领土,唯一幸免的是美洲;先后有61个国家、世界4/5的人口卷入战争,1.1亿人参战,死亡人数达5000多万人,其中,2700万人死于战场,财富损失达4万亿美元。二战结果,德意日惨败,英法虽胜犹败,战后西欧一片废墟。

美国虽为战争献出了30万士兵的生命,但战祸并未殃及美国本土。同其他盟国相比,美国付出的战争代价最小,但战争获益最大。二战期间,美国经济突飞猛进,1939——194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50%,战争让1/3的美国人进入中产阶级。战争结束时,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2/3,并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美国在战争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 科技 优势,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海陆空三军,垄断了原子弹,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军事大国。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美国终于确立了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统治地位。

美国不仅从二战中大发战争财,而且战后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继续让美国经济受益,同苏联的冷战则大大激发了美国战略扩张的动力。1956年3月,道指首次突破500点大关。

(3)资本主义滞胀(20世纪7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再次发生全面危机阶段,其表现形式是, 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涨,这两个方面状况同时并存。滞胀现象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变得日趋严重。1972年11月,道指首次突破1000点大关,1974年12月,道指暴跌至577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走出滞胀,重获生机。1987年1月,道指首次突破2000点,同年8月最高涨至2746点;同年10月股灾爆发,道指暴跌至1616点。

自1987年股灾后,世界经济开始步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美国股市同步进入了一轮长达十多年的慢牛。1990年7月,道指首次突破3000点。1995年2月,道指首破4000点,1995年11月 首破5000点,1996年10月首破6000点,1997年2月首破7000点,1997年7月首破8000点,1998年4月首破9000点,1999年3月首破10000点,1999年5月首破11000点。这时,互联网泡沫已达极致,又一场股灾即将到来。

四、DJIA成份股首次扩展至NASDAQ(1999年至今)

1999年11月1日,道指DJIA新引入4只成份股: 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 、家得宝(Home Depot)、西南贝尔电信(SBC Communications),同时,雪佛龙、西尔斯罗巴克、美国碳化物公司、固特异轮胎及橡胶公司4只股票退出成份股。其中, 微软与英特尔 两只成份股均来自NASDAQ市场,这是DJIA首次从NASDAQ选取成份股。雪佛龙第二次退出成份股,同时,也是家得宝首次进入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 历史 上一次性调整成份股数量最多的第三次。

1999年12月1日,Exxon更名为Exxon Mobil公司;1999年12月2日,AlliedSignal Incorporated在并购Honeywell International后,更名为Honeywell International。

2001年1月2日,J.P. Morgan在兼并Chase,2003年1月27日,J.P. Morgan 更名为 JP Morgan Chase ;2002年4月8日,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为3M公司。

2003年,Mobil与Exxon合并为 Exxon Mobil ;AlliedSignal更名为Honeywell International;Philip Morris更名为Altria Group;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更名为 3M 公司。

2004年4月8日, 美国国际集团 (AIG)成为第4只入选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金融海啸发生后,于2008年9月22日从道指DJIA成份股移出。

2008年,作为加工食品巨头的卡夫食品(Kraft Foods)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2012年,卡夫管理层决定将公司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同年被移出道指DJIA成份股。

2009年6月1日,通用 汽车 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政府将向重组后的通用提供总计达到300亿美元的援助。同一天,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Indexes)宣布, 思科 系统(Cisco Systems)和旅行者财产险集团公司(Travelers Companies)将取代通用 汽车 和花旗集团,成为道指DJIA的成分股。 思科 是第3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旅行者财产险集团公司是第5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美铝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位置被耐克取代。

2008年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首次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它是第6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但2013年被投行 高盛 (Goldman Sachs)所取代,高盛是第7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3年之前,惠普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维萨卡( Visa) 取代惠普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维萨卡是第8只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金融股。

2015年3月18日, 苹果 首次纳入道指DJIA成份股,取代AT&T。 苹果 是第4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8年,通用电气(GE)被剔除出道指DJIA成份股,这是道指DJIA成份股的“元老股”,自1907年11月GE第三次进入并一直连续充当道指DJIA的成份股至2018年。药店连锁店 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 取而代之。 沃博联 是第5只来自NASDAQ并进入道指DJIA成份股的股票。

2015年,陶氏化学(Dow)和杜邦公司(DuPont)宣布,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一致通过了一项最终协议,根据该协议,两家公司将合并,然后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2017年底,杜邦和其化学产品竞争对手陶氏化学(Dow Inc.)正式合并,在合并后的公司称为陶氏杜邦(DowDuPont,股票代码为DWDP)。 该公司计划分拆成行业领先的、在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领域上市的公司,预计分拆将在18个月内进行。

2019年, 陶氏化学完成了与杜邦的分离,陶氏公司高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并以“DOW”股票代码开始正常交易,并同时取代杜邦(DWDP)在道指DJIA成份股的地位。

2019年6月9日,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和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进行对等合并,将创建一个国防/航空巨头。合并后的公司称为雷神技术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合并计划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2020年4月,联合技术公司股票正式更名为雷神技术公司,股票代码由原先的UTX更名为RTX,并继续留在道指DJIA成份股中。

截止2020年5月11日(周一),在道指DJIA的30只成份股中,除来自NASDAQ的5只“新经济概念股”外,其余25只成份股均来自纽约证交所,其中,5只金融股,其他基本上是美国主要制造企业。

附:道琼斯公司简史

道琼斯公司百年兴衰史,折射出百年老字号确实不易。它百年前打造的《华尔街日报》及道琼斯指数,现如今已归属不同的新东家,前者归属美国新闻集团,后者归属CME集团。

道琼斯公司(Dow Jones)创设于1882年11月,公司紧挨着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公司的第一项业务是从股价指数编制起步的。1884年7月3日,道琼斯开始计算股价变动的指标,当时所采用的样本股多为铁路公司股票,共有11只成份股,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指数(DJTA)。这11只成份股包括9家铁路公司(含1只优先股)、1家电报公司、1家邮轮公司。

1889年7月,道琼斯公司创办《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1896年5月26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诞生,当天指数为40.94点,它是根据通用电气(GE)等12家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它成为后来世界上最知名的股票价格指数。

20世纪最鼎盛时期,道琼斯公司编制了3000多个股价指数,覆盖全球34个国家或地区市场、样本股覆盖5000多个上市公司,但大多数指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成为了世界最知名的股价指数,人们习惯称之为道琼斯指数,简称“道指”。

从1920年代到2007年,道琼斯公司一直由Bancroft家族控股64%,但2007年美国新闻集团(News Corp)收购了道琼斯公司及其旗下的《华尔街日报》。

2010年2月,新闻集团将道琼斯指数业务90%的股权作价6.075亿美元,转让给了芝加哥期权期货交易所集团(CME Group)。


④ 请问有人知道证券发展历史吗

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国最早出观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的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汉唐以后,国家因军事需要临时向富商举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现象。随着商业的发展,飞钱、会票、当票等商业票据出现,证券的品种更加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特征,而"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当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的出现,在中国则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端口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端口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中国仿效西方,采用股份制发行证券组织近代企业公司的活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此同时,清政府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举办旨在"自强"的军事工业。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经费难以为继,70年代后,为借重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洋务派仿效西方股份制,采用"官督商办"和"商办"等形式,兴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国近代民用企业。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随着该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继航运业后,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险业、矿业、纺织业和通讯电报业等方面得到普遍运用,于是又有一批华商股票应运而生。如仁和保险、济和保险、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原先附股于外资企业公司的中国人,此时也纷纷移资或投资洋务民用企业,或自立门户举办近代工矿企业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至此,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
证券一经产生,证券交易不久也随之出现。据史料记载,1861年以前,上海等地就已有证券买卖交易活动,但仅局限在外商之间,买卖并不兴隆。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殖民经济的初步"繁荣",外商证券交易在上海非常活跃。6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棉业投机热潮席卷上海,在华外资银行获得丰厚利润,其股票普遍大幅升水。如1864年利华银行面值10英镑的股票,市价曾高达25英镑;(注:《字林西报》,1866年7月5日。)此外,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资航运公司获利也很丰厚,航运公司股票成为银行股票以外的另一买卖热点,以致市场上证券交易额"日以百万计,投机交易有时延至深夜"。
有了外商企业股票的交易,也就有了从事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后来又有几家这样的公司相继设立。"店多成市,该业始发达"。(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之略史》,载《银行周报》第3卷总第116期,1919年9月16日。)到19世纪80年代前后,外资又开始进入租界公用事业和其他实业,市面上又出现了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电灯公司等十几种新股票。西商各证券掮客为谋本业前途的发展,于1891年联络同业,组织上海证券掮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以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至于中国华商进行的证券交易,若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商附股外资企业公司的证券活动除外,至少在70年代初就零散出现。五六十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社会资金大量聚集上海租界;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新办的近代企业不久便获厚利,加上个别企业发放优厚股息的刺激,各色商人在地产、银洋买卖投机之外,又热衷于对新式企业的股票、债券的追逐。
1882年前后,先前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近代厂矿企业经营成功,获利很高,股票价格成倍增长,如轮船招商局面值100两的股票,1882年却涨到了200两以上;(注:《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下册,第31页。)1881年年底,开平煤矿正式投产前夕,其面值100两的股票在上海市场上的价格就涨至150两左右,到1882年6月,竟还有人愿以每股237两的价格收进。(注:《申报》1882年6月13日。)受此影响,人们争相购买荆门煤铁矿、长乐铜矿及鹤峰铜矿等十几种刚上市不久的矿业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很快超过其面值。如长乐铜矿和鹤峰铜矿的股票面值均为100两,1882年最高价分别达到220余两和170余两。(注:《平淮公司各股份市价》,见《申报》1882年各期。)当时的《上海新报》和《申报》等华文报纸,对此都有专门报道。这些矿业股票筹集的股金就有白银300万两,其市场交易额估计在1000万两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资金。
受矿业股票上涨行情影响,其他上市的洋务企业股票价格也随之全线上涨。如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1882年曾突破了200两大关;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15%左右。(注:《平淮公司各股份市价》,见《申报》1882年各期。)
华商证券交易,起初既没有固定的场所,又没有相应的交易规则,证券转让、买卖一般在亲朋好友、熟人中"以亲带友、以友及友"进行。成交的价格却视外商证券行情和证券本身的市场供求而定。后来,随着证券发行量的扩大,持有证券的人增多,手中持有证券的品种和数量也越大,证券买卖变成了经常的需要。于是"为各项公司通路径而固藩篱"(注:《申报》1882年9月27日。)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9月成立。该公司内部组织分明,还订有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便利。它的设立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中国自设证券交易所的权舆。
由于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加之买办商人胡光墉投机丝业失败和中法关系趋紧等其他原因,引发了1883年10月的倒账金融风潮。矿业股票连同其他华商股票即行下跌。低价出售也无人承接,连平时素有信誉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的价格也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矿业股票更是无人问津,几乎形同废纸。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质押的钱庄受累倒闭,破产者不计其数。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注:《论商务以公司为最善》,见《申报》1891年8月13日。)"公司"二字"为人所厌闻",(注:《矿务档》第七册,第4358页,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编,1960年版:《洋务运动》(七)第316页,中国史学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可见这次风潮对证券投资者心理打击很重。
若把1895年前的中国早期证券和证券交易视作中国证券市场的萌芽的话,那么,1895年以后至清末,中国证券市场就进入了初步形成阶段。
随着国外资本投资的银行、工矿企业和铁路公司在华的设立,以及铁路借款、矿业借款与政府借款的签订,外国在华发行的外资证券规模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振兴工商、实业救国"的呼声再一次引发了中国第二次设厂办公司的高潮。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兴办各式银行、企业。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率先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1901~191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新式厂矿企业386家,资本额达8.8亿多元,华商在机械制造、电力、采矿、棉纺和其他工业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华商股票的发行量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
公债制度也在1894年前后移入中国。1894年清政府为筹措甲午军费,仿效西方,向国内发行公债,"息借商款"。此后,又发行了"昭信股票"和"爱国公债"两次公债。在此之前。1853年上海苏松太道吴健彰为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向外国洋行赊账雇募船炮,首开中国近代举借外债先河。随后海防借款、军需借款、抵御外侮借款、赔款借款、实业借款、铁路借款、矿业借款,甚至行政经费借款,一发不可收。清晚期共借外债208笔,债务总数为白银13亿多两。(注:《清代外债史论》,第672页,许毅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证券交易市场方面,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最显着的表现是上海众业公所的设立与发展。原先设立的西商上海股份公所1895年以后因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等金币公债,以及怡和、老公茂、瑞记、鸿源等大纱厂新股票的面市,业务发展出现了较大转机。1898年,该所修订了章程,但仍无固定交易场所,证券的交易买卖,多在旧西商总会内或在汇丰银行门前阶沿进行。到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入侵的混乱之际,攫取了中国的开平煤矿,由于这一产权的中外转移,原持有该矿股份的华人纷纷将股票出售或转让,给原来不甚景气的股票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刺激。同年,上海股份公所在旧西商总会租定了部分房屋作为固定的所址。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酝酿改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1904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该所采取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证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会员即扩充为100人,其中西商会员87名,华商会员13名。交易买卖的证券有中国和远东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以及中国政府金币公债,(注:《民国经济史》,第153页,上海银行学会编,1948年版。)后来又增加市政公债。当时进入这个市场开拍的股票先后有:公和祥码头、椰松船厂、公益纱厂和其他一些橡皮股票。1909年又迁址上海外滩1号。
由于西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除为外国在华企业公司在华筹集资金服务外,还是少数洋商投机劫利的工具,完全不顾中国社会经济和投资者的利益,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就是最好的例证。1903年,英国投机商人麦边在中国成立蓝格志拓殖公司,开业后的头几年并没有多少业务,1909年国际市场橡胶涨价,国外经营橡胶园种植业和投资橡胶工业的人获利丰厚。麦边便借此机会,于1910年初大造舆论,宣扬经营橡胶行业可获巨利,并谎称其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大片的橡胶园。为了诱骗人们购买其公司股票,他编造该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奢言年分红可达45%左右。人们不明真相,竞相购买。"仅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标卖,已有以七十两之巨价承购者"。(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史略》,载《银行周报》,第116号。)麦边暗中掀抬股价,橡皮股票价格暴涨。麦加利、汇丰和花旗等外商银行见有利可图,便与麦边勾结,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此举又造成了该公司信誉可靠、实力雄厚、盈利可观的假象。争购者于是更加踊跃,连许多钱庄也都转入其中。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价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史略》,载《银行周报》,第116号。)麦边暗地里趁高脱手,卷款潜逃。其他外商亦步麦边后尘,纷纷抛售手中的橡皮股票。这时,外资银行宣布停办此项股票的押款,(注:《上海钱庄史料》,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骗局败露,人们又争相抛售橡皮股票,但无人购进,橡皮股票价格一落千丈,最后成为废纸。持票者纷纷破产,钱庄也因此倒闭了二十多家,市面极度恐慌,酿成了一场金融风潮。更为严重的是这次风潮使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中国股票市场自此进入低谷
此期的华商证券交易市场较1883年前,交易规模总体上有所后退,但也不乏市场新热点。一方面,随着1895年后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出现,尤其是银行的创办和商办铁路公司的出现,证券交易又渐有起色。银行股票和铁路股票、债券成为交易买卖的新热点。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后,清政府又采取"官商合办"的形式,设立了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省银行和私营商业银行也在此期设立。这些新兴的银行发行了大量的股票,这些银行股票在市场上十分受人青睐。1903年,清政府开放铁路,"寓商于路",提倡商人设立铁路公司,集股筹资承办铁路。于是,1903-1907年,全国15个省份先后成立了18个"官商合办"和"商办"的铁路公司,发行了大量的铁路股票。这类股票一经发行,便成为市场亮点。在银行股票和铁路股票以及其他工矿企业股票发行与交易的带动下,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初步形成。而这时的政府公债由于发行量小,加之政府仍视购买公债为对朝廷的报效和捐助,故当时购入者,也不敢在市场上出售,所以还未形成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组织形式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自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倒闭后,虽先有1904年梁启超提出了组织"股份懋迁公司"(即证券交易所)的倡议,后在1907年又有上海买办商人袁子壮、周舜卿、周金箴等提出仿日本取引所组织公司的要求,但清政府未予重视和采纳。华商证券交易一直处于无组织的状态中。光绪末年,上海买办商人王一享、郁屏翰等在南市关桥开设了专营证券的"公平易"公司,不久,买办商人孙静山在上海九江路渭水坊又开设了另一家专营证券的"信通公司",但规模和功能远不能与原先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相比。除上述专营的证券公司外,许多茶商、钱商、皮货商、古董商和杂货商以及买办也兼做股票买卖。这些股票掮客经常出入茶馆,在经营本业的同时,还洽谈股票生意。约在1910年前后,股票交易买卖活动便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楼,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茶会"时期。
总之,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国最早出现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公司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中国证券市场一开始便存在华洋两个不同体系的市场,这正是旧中国社会性质的写照。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后期的证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全文

与英德法股票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券开户后买股票吗 浏览:468
股票涨多少才可以盈利 浏览:337
海航股票发行时间表 浏览:939
一只股票一天的涨跌幅限制为 浏览:999
打新股票时帐帐户需要有资金吗 浏览:536
辰安科技的股票分析 浏览:820
股票增发通过后走势 浏览:540
股票转移募集资金账户 浏览:14
贝因美香港股票上市 浏览:531
影响股票大盘的因素 浏览:898
还么判断股票有没有主力 浏览:15
怎么查看股票的总资产 浏览:425
中国中车股票未来走势 浏览:798
小市值科技股票一览表 浏览:350
股东投资和发行股票有哪些 浏览:396
股票智app 浏览:177
中国农业银行句股票 浏览:814
巴菲特只投资股票 浏览:994
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质押 浏览:727
股票如何计算盈利点数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