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2017美国股票市场走势

2017美国股票市场走势

发布时间:2023-05-14 10:05:07

⑴ 美联储要加息吗

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如下:1。美联储加息,银行里的存款会增加,所以用于市场消费的金额会减少,间接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的销量减少;2.如果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升值,那么货币市场上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国家货币会短期贬值,人民币贬值会直接导致中国资金外流加剧;3.随着美元的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下跌。比如国外油价会下跌,间接对我国油价的调整产生反作用力,不得不下调。4.长期来看,如果美联储在一定时期后加息,也将进入降息周期,那么人民币对美元会上涨,人民币等外币会上涨,大量资本会流入中国。华泰证券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张乐财富通”可以了解行业资讯和股市动态。华泰证券,贴心管家,你想要的。

⑵ 2017年美国股市为什么一再创出新高

这一轮美国股市牛市形成有其客观因素。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行多轮量化宽松和几乎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给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低利率也带来经济刺激的充分利好,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开始出现罕见的经济集体向好态势;同时,苹果、谷歌、微软等强劲营业收入、可观净利润和天量的现金储备,无疑都是实实在在的基本面支撑,这一切正是美国股市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强劲上涨的理由与依据。同时,2016年特朗普爆冷击败希拉里成为总统,其承诺的减税、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和增加军费等诸多施政纲领,无疑给美国经济和股市注入一针强针剂,彻底点燃美国股市多头做多的热情。于是乎,股市便已发不可收拾,直上云霄,让人高处不胜寒。

⑶ 回顾三轮股市大潮:为何牛市多亏钱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股市,一个牵动人心,让人爱恨交织、欲罢不能的博弈场。

有人通过它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却因它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在这里,有镰刀,有韭菜,有对抗,有收割。

在这里,资本不眠,时刻上演着惊心动魄的财富故事。


一剂良方


“受命危难之时,运筹帷幄之中。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望闻问切,用一剂良方医治多年顽疾。”

这是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会,给尚福林的颁奖词。

所谓的“一剂良方”则是他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而这剂良方也是2006-2007年A股牛市的重要推手。

尚福林是在2002年出任第5届证监会主席的,在此之前他长期在人民银行工作。而在他上任之际,中国股市还没有从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中走出来。

不过,外围市场的冲击,并不是影响中国股市的核心因素。股权分置这个 历史 遗留问题才是主要症结所在。

股权分置,字面理解就是股权分裂而置,上市公司的两种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对应的权利不一致。

当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所拥有的股份大部分是非流通性质的,而中小投资者拥有的股份主要是流通股。

由于两者拥有的股票权利不对等,所以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对于公司经营和维系股价的诉求较低,而这与中小投资者(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目标相背离,这使得投资者情绪比较低迷。

在股权分置问题的阴影下,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3年的漫漫熊市。在此期间,国内也发生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券商倒闭潮,昔日的华夏证券、南方证券等都没能顺利地走出股市的寒冬,倒在了黎明之前。

直到2005年4月,在尚福林主席的操刀下,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把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算是开始逐步落地。

而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这把“锋利之剑”也熔化为“犁”,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其意义重大不亚于证券市场的成立。

到了2005年底,市场上已经有1/3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而此时此刻,嗅觉灵敏的聪明清歼钱已经开始进场了。

这些聪明钱中不仅包括国内机构资金,也包括国际资本。

不过,推动国际资本快速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不止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还有人民币的升值。

自2005年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变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在巨额贸易顺差下,国内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海外资本加速涌入国内抢夺优质人民币资产,而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自握侍然也在其中。

就这样,一场因股改和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徐徐展开了……


基金一哥


早在易方达张坤成名十年前,股市中就已经有一个老股民们人尽皆知的名字——王亚伟。

2005年12月,在这轮股市上升浪启动之际,王亚伟从沃顿商学院学成归来,同时被任命为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

当时的他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会在2006年崭露头角,并先后获得2007年基金冠军,2008年股基亚军、答皮冲2009年基金冠军,而自己也被称为“基金一哥”。

毕竟,在2005年的时候,王亚伟管理的华夏成长和社保基金收益表现还都非常一般。当时,已经是王亚伟做投资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

在这之前,作为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的王亚伟,获得清华大学双学位后,先是在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的研究部,从事研究咨询工作。

当时,王亚伟就对股票研究非常感兴趣,没有把工作停留在简单的股评上,而是从企业基本面出发挖掘投资机会,为客户推荐好的股票。

正是因为如此,没过多久,王亚伟就担任了研究部经理,营业部还给了他一个2000万的自营账户去操作,这也算是他的第一个“基金”。

后来,在1998年的时候,他的领导负责组建华夏基金公司,王亚伟也跟着过去了。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迎来了第一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公募基金产品。

在华夏基金公司,王亚伟就从基金经理助理做起,并逐渐管理基金产品。但是整体来看,在2005年之前,他的投资业绩平平,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过人之处。

直到2005年底,他在美国经历了3个多月的学习与静心思考,再次回国操刀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时,业绩表现开始了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由于当时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关键期,王亚伟对未股改的股票、重组股、资产注入概念股等冷门股进行了发掘,并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这使得他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2006年以150%多的收益率,位列股票型基金第12名。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基金经理而言,一年优秀的业绩表现并不能代表什么,将王亚伟推向神坛的还是接下来几年持续的业绩表现。


死了都不卖


进入2007年,在经历了2006年的快速上涨后(大盘涨幅高达130%多),股市的上涨势头似乎并没有停歇之意。

如果将每一轮股市轮回看作是吹泡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形成、扩张、急剧膨胀和崩溃四个阶段,那么2007年股市应该进入了扩张和急剧膨胀的状态。

从2007年1月份开始,央行就开始不断地收紧流动性,但是沪深两市却依旧一路高歌猛进。大盘从1月份的2600多点,势如破竹般地急剧攀升,到10月份竟站上了6124点的高峰。

当时,一首套用歌曲《死了都要爱》乐曲翻唱而来的《死了也不卖》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其中,歌词是这么写的“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投资中国心永在”。

可以说,这首改编而来的“股票歌”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股民的狂热情绪。

不少股民眼中已经没有了风险可言,一味地沉浸在股市泡沫加剧膨胀的欢乐中,却不知道是泡沫,就终究会有破灭的一天。

有些股民看着别人都赚了钱,按捺不住急慌慌进场,站在了山岗上。

有些股民前期赚了钱,感觉涨得太多从股市中撤了出来。但是之后看见别人没有撤,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自己又忍不住入场,结果把前期赚的钱也赔光了。

这场惨痛教训,成为大多数刚入市的60后、70后股民,所交的“第一笔学费”。

自A股站上6124点高峰后,便开始了震荡下行的走势。再加上当时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演变成了金融危机。

受此影响,全球股市开始了单边下跌,A股自然也不例外。一年下来,在2008年10月份,大盘重新回到了2000点以下。

纸醉金迷的资本盛宴终究是走向了终结。

一切好似尘归尘,土归土,又回到了起点。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则就有所不同了,有些人暗自庆幸自己跑得快,有些人则含泪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进入股市了!”

对于王亚伟而言,他凭借自身的选股能力和仓位控制能力,似乎“一剑封神”,成为基金一哥。不过,相比于他后续10年的业绩表现,当时似乎也是他投资生涯中的一个最高峰。

话说过来,谁又能够保证自己在下一场资本盛宴中避免之前犯过的错误呢?

对于A股市场而言,下一次的资本盛宴便是2014-2015年的大牛市了。


“壳”疯狂


在经历了2006-2008年这轮气势恢宏的股市牛熊轮回后,A股市场也曾因“四万亿刺激”政策在2009-2010年出现过明显的上涨行情。

但2011年之后,A股市场又进入了漫漫熊市。

不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出自《易经》的至简名言,似乎精准地概括了股市的运行规律。

在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下跌之后,从2013年开始,股市迎来了结构性牛市。这个结构性牛市是指部分股票上涨的行情,当时主要体现在小盘股(规模比较小的股票)的大幅上涨。

当然,小盘股行情的爆发也绝非没有苗头可循。

在2013年的时候,因为IPO(首次公开募股)被暂停,并购重组取代IPO成为了企业上市的主要渠道。

再加上当年10月份,并购重组的审核门槛和审核环节明显降低,于是国内掀起了一场并购重组的浪潮。

由于2013年恰逢移动互联网崛起,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应用端的手游和传媒公司便成了这次并购重组浪潮中的弄潮儿。

而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只要搭上了手游或者传媒这些香饽饽,股价便可以快速翻几番。

一家上市公司随意出资200万元到300万元收购一个小手游公司股权,即使在主业亏损的情况,公司的市值都可以达到近百亿元,比收购前的市值翻好几倍。

所以,在当时有一则笑话“中国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材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都变成了影视和 游戏 公司。”

因为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好似任何主业业绩的增长对股价带来的效应,都不如收购一家影视或者手游公司来得快。

这些股票本身的业绩增长一般,但是有手游或者传媒等新型经济相关的资产注入预期,被形象地称作“壳”。

由于炒作注入预期,所以很多“壳”公司的股价会因一丁点的风吹草动而发生较大的异动(翻好几倍)。

与此同时,在IPO方式受堵,并购重组格外受欢迎下,这些没有业绩增长的“壳”公司由于提供了上市渠道,所以也显得格外珍贵。

一时间,“壳”买卖和“壳”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买卖都变得异常活跃,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壳”疯狂。

而这场“壳”疯狂也为2015年的大牛市埋下了伏笔。


配资、配资


在2013年小票行情进行地如火如荼之际,大盘的表现其实并不好。到2014年,大盘已经下跌到2000点左右了,市场投资者情绪也非常低迷。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市场上的很多股票已经非常便宜了,像贵州茅台的市盈率都不到10倍了,可谓是遍地黄金。

但是,市场投资者情绪还尚未从熊市的阴影中走出来,悲观的情绪让大家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少数勇敢的投资者开始进场抢夺便宜筹码。

而正如巴菲特所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确是绝佳的买入时点。

2014年11月,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市场压抑已久的做多热情终于一触即发,股市如脱缰的野马般开始疯狂地上涨。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进来,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

而看着别人进入股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有更多的人按捺不住了,大家纷纷跑步入场,甚至有大批量的人觉得自己的本金不够,选择配资(简单理解,就是借钱炒股)。

有需求就有供给,在股票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配资平台。

“大盘都涨成这样子了,你还不来配资,怎么着你家里有矿?”等配资平台揽客的广告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上与日俱增。

这些场外配资平台可以给与5-10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杠杆。

以1:5倍杠杆为例,10万本金可以借到50万元,如果都投入股市中,这意味风险和收益都在成倍数扩大。

然而,投资者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杠杆”的危害,只是觉得“股市会涨,我的收益要翻好几倍”。

当时,甚至有大把的投资者先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从银行借钱作为本金,再去配资获得更多的资金。

2015年,在各路配资资金疯狂流入股市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疯狂上涨,其中有“互联网+”等新兴经济相关的小票涨幅更为突出。

人虽然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但 历史 总是惊人相似。正如2007年一样,是泡沫就有破裂的一天,不合理的估值终究要回归理性。

场外配资被严查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各类杠杆资金开始加速“爆仓”。

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国家队入场轮番上演,股票市场加速下跌,“杠杆牛”落下来帷幕。


私募一哥


就股票市场而言,如果历经一场牛熊轮回,重新回到原有起点时,那么,对于场内的投资者而言,这便是一场零和博弈。

有人赔钱,必然有人赚钱!

而这就是韭菜与镰刀的区别所在。

在2015年这轮“杠杆牛熊市”中,有一把锋利的镰刀,那便是徐翔。

尽管,作为私募界“一哥”的他,因操纵股市的罪名,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不禁令人唏嘘。不过,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却是不能否认的。

1976年出生的徐翔,在他17岁的时候,就带着三万块钱进入了股票市场,算得上是骨灰级的股民了。

经过长期的摸爬打滚,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炒股风格。

他擅长短线,常以凶狠凌厉的操作手法追涨杀跌,也因此被称作“宁波敢死队总舵主”。

到2009年底时,徐翔已经通过股票市场完成了原始积累,并转型私募,创立了泽熙投资。

公司所发的首个产品泽熙瑞金1号初始规模就高达10亿元,远超当时市场上许多私募基金规模,而这其中有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徐翔过去十年的原始积累。

由于徐翔非常熟悉散户心理,并通过“一字断刀魂”的惯用手法收割了不少散户。

像泽熙最早投资的一些股票,在泽熙完成建仓后,股价会出现快速的拉升与回落,此后呈“一”字横盘。

对于散户而言,他们期待后续反弹,在横盘期间不断买入。然而,泽熙却会悄然出货。这样的操作手法被市场形象地称作“一字断刀魂”。

在这样的操作手法下,泽熙的产品回报在市场上一枝独秀。

受益于产品优秀的业绩回报,泽熙投资的管理规模也飞速扩张,到2012年底,公司管理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仅次于当时的第一名重阳投资。

不过,除了凌厉的操控手法,徐翔自身对于股票市场的变化,也是非常灵敏的。

这一点在2015年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5年,他在意识到市场的疯狂之后,从5月份开始就逐渐减仓,到6月份的时候,泽熙管理产品的仓位已经很轻了,算是做到了成功逃顶2015年的股灾。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操纵市场、涉嫌内幕交易的罪行,最终还是被监管层找到了证据。

2015年11月,徐翔被捕,至今仍被关在狱中。

而徐翔的落幕也象征着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基金狂潮


自2015年之后,中国股票市场至今也没出现一轮快速上涨的全面牛市。

然而,结构性的牛市行情却始终存在。

与2015年有所不同的是, 市场抛弃了原来的小票风格,以“酱香型 科技 ”为代表的白马龙头股,成了市场追逐的焦点。

从2016年开始,贵州茅台的股票价格从200多块,上涨至2000多块,股价翻了有10多倍。

一直持有贵州茅台股票的投资者,暗自庆幸“酱香型 科技 才是真 科技 ”。

而对茅台的股价和估值产生质疑,一直没有上车的投资者,只能:

“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 科技 加满仓;年少不知白酒好,错把医药当成宝;

年少不知白酒醉,错把证券当安慰;年少不知酒可贵,一把鼻涕一把泪。”

当然,从2017年开始,除了贵州茅台,也有五粮液、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宁德时代等优质龙头股的股价迭创新高。

这一特征在2020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2020年,因疫情冲击,全球央行放水,优质风险资产受到追捧,A股市场上的白马股股价一路上扬。

然而,与此同时,一众小票却连续下跌,股票市场二八分化极其严重,所以也被网友戏称为“熊牛市”。

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沉浸在前期市场风格,靠炒小票赚钱的投资者,就十分痛苦。

而以消费龙头白马为主要持仓的基金,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所以,与2007、2015年散户跑步入场股市不同,2020年“基金”一词反而频上微博热搜,市场迎来了“基金购买热潮”。

其中,易方达的基金经理张坤,因所管产品业绩优秀,受到了市场上投资者的追捧。这些90后新生代投资者,还给张坤组建了后援会。

基金经理“饭圈化”成了当前市场一道新的风景线。

不过,也并非所有基金产品的收益回报都表现好,市场上存续的基金产品之间也存在二八分化效应。

买了消费主题基金,和买了 科技 主题基金的投资者的收益相差甚远。

那些头脑一热,高点申购基金的投资者的收益,自然与低点买入,长期持有的投资者相差甚远。

所以,如何购买基金也是一门投资艺术。


站在当前时点,回看过往三次股市轮回,无论是全面牛市也好,结构性牛市也罢,每一轮股市的上涨都离不开资金和情绪的推动。

不过于很多散户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缺乏专业的长期跟踪能力,不管是购买股票还是申购基金,进场时间往往已经是上涨末期。

纵使有些散户进场时间挺早,但是耐不住人性的考验,容易追涨杀跌,卖在了低点,又重新买回在了高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散户牛市多亏钱”的情况。

究其根本,人性使然罢了。

然而,投资却终究是一门逆人性的艺术。

在当前,全球央行仍在大放水,资本盛宴尚未终结之际,可能大家并不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盛宴结束之前,大家尚且可以追随大势。

毕竟,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但当拐点到来时,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耐住波动的考验,不要贪恋最后的美酒。

⑷ 美股和中国的股票有什么区别

美股和中国的股票差异

1、设立背景差异:

中国股市:为解决国企的融资问题,是由顶层向下设计的,受政策影响较大。

美国股市:起初并没有过多的监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场的力量占据主导。

2、市场主体差异:

中国股市:以散户为主体,投资跟风、追涨杀跌,市场不够有效。

美国股市:以机构为主体,主体倾向于价值与长期投资。

3、公司上市要求差异:

中国公司:上市为核准制,企业要上市得经过发审委的批准。

美国公司:股市没有监管的历史,企业上市为核准制,保证纰漏信息真实完整即可。

4、交易时间差异

美国股市:交易时段为美国东部时间的上午9:30至下午4:00,没有午间休市。在美国夏令时期间,也就是4月到11月初,对应北京时间的晚上9:30至凌晨4:00;在美国冬令时期间,也就是11月初到4月初,对应北京时间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

中国股市:交易日为每周一至周五。采用竞价交易方式的,每个交易日的上午9点15分至9点25分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上午9点30分至11点30分、下午13点00分至15点00分为连续竞价时间。

5、投资门槛差异

美国股市:每笔交易不限股数,只买一股也可以操作。
中国股市:一手起步,一手即100股,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交易100股。

6、买卖时效性差异:

美国股市:可以做日内交易,即当天买入的股票可以当天卖出,而且没有涨跌停限制。

中国股市:实行的T+1制度,当天买入的股票要等第二天才能卖出。

:此处中国股市一般指A股。

补充资料:

美股,即美国股市。广义:代表全球股市。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总体上美股和中国期货市场的区别有很多,主要包括:保证金的不同、交割时间的不同、波动幅度的差异等,是不同的两个市场,交易规则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谈不上类似,虽然看上去也是开盘收盘,也是K线,也有相同的指标,但两个市场的区别很大。

参考资料:网络 美股网络 中国股市网络 A股

⑸ 如何看待2017年大盘走势

决定A股走势的四大要素分析:一是资金、二是政策及消息面、三是估值,今天我们从这三要素综合分析2017年A股。

一、资金面

1、截止2016年12月31日;流通市值39.06万亿;总市值55.59万亿;

2、新股IPO:美国市场117年发行股票5千只,A股26年发行3千只;近期每天3只,按这样节奏,2017年新股有望突破600家,属于超级扩容节奏,中国将制造一个新世界纪录,3年内超越美国证券市场;预计融资3000-4000亿;

3、解禁:2016年合计解禁市值为22950.64亿元,占解禁公司A股总市值95813.06亿元的13.85%;2017年29464.29亿元的解禁市值,比2016年增加22%左右;

4、大小非套现:2015大小非减持4566亿元,2016由于股灾限售,年初减持较少,四季度减持疯狂;2017套现预计超过8000亿,如果证金等逐步退出,则有望突破1.3万亿。

5、定增:2016年定增1.63万亿市值,近期管理明确控制再融资,预计2017将会有30%左右萎缩;但一些中概股回购、H股回归,其中360、万达等大市值的个股回归,都是千亿级别的;本来是通过借壳解决上市问题,现在转移到IPO市场,这里只是转移,而不是减少。

6、印花税、佣金:2016年1247+504亿=1751千亿;2017年不会有股灾,市场活跃度加强,这块额度还将增长。

7、公、私募基金:公募2016增长2057千亿,预计2017增长3000亿水平;目前公募基金规模9万亿;2016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有望在年底突破10万亿元,近几个月每月五千亿递增,预计2017年规模会到13-15万亿左右规模;私募队伍不断强大!

8、沪深港通:截止2017年1月3日,北向净流入1477亿元,南下香港3873亿,净流出2396亿;由于人民币贬值等预期存在,2017年依然会有2000亿左右的资金净流出。

9、养老金:预期第一阶段2000亿;

10、其他融资需要:PPP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新三板转板

11、其他资金供给:企业年金、房产炒作资金转向、普通散户增量资金、

总结:从2017年资金供求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资金需求约3.5万亿,如果证金等退出,则需要5万亿左右资金需求;资金供给约4万亿规模。

二、政策及消息面

1、2017经济数据预期:预测GDP增6.3-6.5%左右,M2增12%;房产占GDP大部分,一旦2017房产在调控影响下走弱,那么GDP增长率将受较大影响;M2代表印钞票速度,预计2017将新增16-18万亿的货币,货币超发问题严重,资产泡沫,转变成维持泡沫。

2、人民币:预计2017年人民币汇率维持在6.7-7.3波动;央行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自然人客户20万以上跨境转账需报送;控制资金流出;

3、外汇储备:管理层提出保持3万亿美金的底线,2年内外汇减少9000亿,加上本来3000亿增长规模,也就是2年内中国减少了1.5万亿左右外汇储备,中国经济面临资金严重外流影响。

4、货币供应量:2016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其中45%流向房产按揭,另有20%变相流入地产;由于房地产调控等因素,预计2017新增贷款中流入房产的资金将减少20-30%;

5、MSCI:国家队没有退出之前,我认为都很难加入;

6、美联储加息:目前美元指数已经上100,全世界的资金都向美国流动;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影响最大

7、某余: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这句话,可以很明确得到结果,2017年A股依然是震荡,管理层不希望股市大涨大跌,只要稳定,接着完成大量融资需求即可;

8、2017最不稳定因素:美国总统特朗的政策、局部战争

总结:政策是A股不稳定的主因;中国经济2017依然困难重重,靠地产支撑经济不可持续;管理层必须有效抑制资金外流,建立好吸收货币的池子,股市是目前唯一具备冲到蓄水池的标的。

三、估值

1、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15.94倍;深圳市场平均市盈率是41.21倍;其中深圳主板平均市盈率是25.73倍,中小板50.35倍,创业板73.21倍;

2、2016年12月31日香港恒生指数股票平均市盈率为10.19倍,恒生中资企业股票平均市盈率11.25倍,香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是12倍左右;

3、通过上述两个数据对比,A股的估值偏高,同时12月31日公布的AH股溢价指数为122.3%,意味同样的公司,A股比香港贵22.3%;银行股拉低了A股市盈率,如果剔除银行,那么A股溢价率更高。

4、新三板903家创新层的公司2015年业绩增速53%,好于创业板(26%)和中小板(10%);测算创新层市盈率为26.0倍,显着低于目前创业板市盈率73倍。

5、总结:从价值投资角度分析,A股估值远高于香港,泡沫较大;一旦注册制或者新三板交易门槛放开,中小板、创业板仍有估值修正空间;

四、2017市场机会分析

1、房地产:2017调控力度加强,地产属于全球最大泡沫,是货币泛滥的结果,一旦破灭,将是一场危机,这需要管理层拿出壮士断臂的决心,若继续吹大泡沫,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更是一种打击;利空地产、银行。

2、环保板块: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大气治理,这些题材会有长期炒作机会;2016年底,北方雾霾继续加重,健康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唯有健康,发展才有意义;投资者依然可以环保股的长线投资机会。

3、国资混改:参照2015年的一带一路炒作思路;央企改革、上海、深圳等地方国资改革均是轮动机会;两会前后,主线就是国资混改;

4、二线蓝筹:低估值、高成长、高分红等,属于价值投资的范畴,将是市场一颗明星;新股加速,壳资源等题材股的炒作将得到压制,价值投资者将是最佳理念;

5、主题投资:这个结合市场热点操作,属于事件驱动,投资者结合政策消息面把握。

六、总结:

1、A股有望成为新的蓄水池,但供求关系依然不平衡:新股IPO、债转股、PPP资产证券化、定增等多重压力;养老金、MACI、地产资金等仍然属于预期,决定2017年不会有牛市,仅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

2、2017年一季度属于“小阳春”行情,二月起,有一个半月左右的吃饭行情预期;春节后消息面将会偏暖,属于每年“两会”前后波段机会;

3、指数运行区间2900-3600点,牛市依然遥远,阶段性反弹可以预期;看好一、三季度及四季度上半场;

4、创业板估值高,泡沫大,依然有10-20%左右的下跌空间;个股下跌幅度还会大一些。

5、关注四大机会:一是国企混改,优选低位、低价、横盘筹码密集个股;二是高分红、持续高增长、低市盈率的优质蓝筹;三是环保,环保是未来;三是结合市场热点,寻找事件驱动的主题投资机会。

⑹ .2017年股票走势会怎么样呢

个人觉得应该是先抑后升。上半年看点不大,中小创继续寻底以获得有力支撑。主板(特别是沪市)维稳市场保证新股上市。
下半年相对机会可能会慢慢显现。

⑺ 巨丰投顾:对比美股和港股 A股走牛还需要哪些因素

通过对比美股与香港恒生指数近几年走势看出,资本市场若想走好,起码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特征:

1、股份回购规模增加,推动股指上涨

在成熟资本市场,回购已成为常用的资本运作手段之一。

以美股标普500指数看,在2009年之后股份回购规模开始逐年递增,股指也同向逐年走高。

香港恒生指数方面,其2007~2008年以及2015年至今,这两个时间区间,股份回购规模最大。2017年港股回购规模263亿港元,2018至今回购231亿。近几年股指走势也与回购规模趋同。

可看出,回购是两个市场走牛的动力之一。

2、低利率

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中国香港持续降息旅散,致使资金面明显呈现宽松状态。低利率本身就会对资本市场形成正面刺激,同卜镇带时又因为低利率使融资成本降低,所以也会刺激上市公司通过债务融资回购股份。

而股份回购后,流通股逐步减少,降低分红股本,从而达到提升每股收益、上市公司价值,最终推动股价。可理解为低利率也是刺激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的因素之一。

但如果进入加息周期,资金成本抬升,股份回购就会受到影响。

3、低税率

以美国为例,主要的几次减税中,除了2001~2003年小布什时期减税实行后出现了一定的行政时滞延迟外,标普500指数在减税期间都呈现上涨趋势。

而香港方面,在营商环境上一直以低税制闻名世界,主要的利得税率16.5%,相当于国内的企业所得税。

并在2017年10月中旬推出港版税改,继续减少小企业的税务负担。新规定中,将企业前200万港元利润的利得税率由原来的16.5%降至8.25%,即利得税的一半,其后的利润则继续按照标准税率16.5%扣税。这个改革将减轻中小企业和初创企型芦业的税务负担,将可惠及数十万中小企业。

A股目前关于以上三点的情况对比:

利率

当下,外围市场进入加息周期,但我国大陆货币政策稳中向松,可以理解为变相低利率。宽松程度上,目前中国大陆稍占优势。后续货币、财政政策可能还有变动,具体要重点留意。

税率

目前我国税收结构中,企业缴税占比超过80%,相比发达普遍低于50%,中国企业税负明显偏重。企业税负中,间接税占比超过70%,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占比47%。同时,我国16%的增值税基本税率,在间接税为主的亚洲中也居于高位。

在增值税改革方面,今年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档并两档”、“减税8000亿”,9月底财政部长提及“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令市场对增值税税率调整预期逐渐升温。

关于减税的趋势已经确立,但相关细则仍需等待落实。

回购规模

2014~2017年,我国A股上的回购主要还是被动回购为主,占比93%,主动回购只占7%左右。其中主动回购总金额占同期现金红利金额比例为1.5%。相比美国、英国这些发达的资本市场看,美国回购总金额占同期现金红利为43.57%,而英国是49.5%,与我国相差了40多倍。

在股份回购方面,2018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激增,全年回购金额已近800亿,当相比美国2009年谷底时20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政策上,公司法中关于回购的条款已经进行了修改,放宽回购范围、延长库存股周期,这会刺激A股回购规模在未来继续增加。

目前A股今年已经实施股份回购,且回购金额、规模较大个股主要有: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对于A股来说整体经济、政策上的环境已在明显改善之中,相应的问题正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再加之近期政策利好不断,2449政策底的确立,希望投资者不应太过悲观。

只需待以上三个特征逐步明朗即可。

(文章来源:巨丰投顾)

⑻ 今年国庆节,美国股涨,买美国基金咋计算

每逢国庆股市涨?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进门财经
首席分析师助你选股
每逢国庆股市涨?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13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12 分钟
中秋节已经过去,国庆节即将到来。因为中秋节时间较短,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选择并不太纠结。但国庆假期长达七天,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一直都是一个不容易选择的问题。尤其是今年行情持续低迷,面临和往年不一样的更多的新变量。那么回顾A股历史表现,到底是持币还是持股过节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一、 中国股市存在节日效应

人们常说五穷六绝七翻身,但转眼已是金九银十秋收季。每逢佳节股市涨,中秋前这几天,A股真的涨了,接下来又是国庆节,股市还会涨吗?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存在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陆磊、刘思峰在《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节日效应”吗?》论文中,总结了1996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数据三个阶段(节前、节后和其他交易日)的统计结果,从中得到三点启示。

1、中国股市存在节日效应,即不但有节前效应,而且有节后效应,依据是不仅在节前,节后的收益率均值也比其他交易日收益率均值大得多。

2、中国股市的节日效应可能主要体现在个别节日上,依据是节日与节日之间的收益率均值有很大差距,甚至个别节日出现负的收益率均值。

3、中国股市节日前后的高收益率可能与风险有关,依据是节日前后的收益率与其他交易日的收益率有很大差异的同时,它们的收益率标准偏差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节后,其标准偏差都比其他交易日的标准偏差大。那么节后的高收益可能是对高风险的补偿。

二、 中秋、国庆月份上涨概率过半

9月已过大半,股市仍然低迷,中秋临近,这周似乎验证了节日效应,国庆的节日效应是否会应验呢?我们统计了最近15年A股9月和10月的表现,发现上涨概率过半。9月上涨概率是53%,10月上涨概率是60%,9月和10月涨跌同步的概率是53%。这15年当中,2006、2009、2012、 2017年四年中秋和国庆节是重叠的,除去这四年,9月上涨概率略大于10月。A股9月没几个交易日了,看来要加油表现了。

三、 除了双节,A股四季度看什么?

其实除了9、10月份的中秋节,四季度还有几大看点包括重要会议和年底博弈。

每年的9-11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每五年的10-11月召开党代会。党代会全称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选举出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召开的全体会议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X届全体会议,简称X中全会。

从1997年以来历年的会议看,两次党代会间一般要召开7次中共中央全会,其中一中全会于党代会结束后立即召开,选举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决定中央其他部门人员;二中全会一般于次年的二月召开,进行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换届选举;三中至六中全会从二中全会召开的当年起,一般于每年的9-11月召开,主要审议决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事务;七中全会于新一届全国党代会前夕召开,主要任务是为大会召开做好准备工作。

从行情表现来看,回顾1997年至今党代会及较受股市关注的三至六中全会前后上证综指表现,党代会开幕(T1)前15天与闭幕后(T2)后15天上证综指平均涨幅分别为2.6%与-3.6%,三至六中全开幕(T1)前15天与闭幕后(T2)15天上证综指平均涨幅为1.6%与0.6%。

每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它的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势,制定来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举行,持续3天左右。由于该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投资者对此会议非常关注。

回顾1997年至今会议前后股市表现,会议开始前上证综指往往震荡走平,至会议开幕前两天开始上涨,会后行情受到年底利率抬升影响,往往会有调整。

统计2012-2017年前三季度领涨的前5个行业、以及领跌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的超额收益表现,发现除了2014、2015年以外,其他时期这些行业在四季度的平均超额收益都不明显:2012-2017年前三个季度领涨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平均跑赢上证综指-6、-9、-34、19、-1、4个百分点,仅15年相对收益较好;前三个季度领跌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平均分别跑赢上证综指-9、-1、9、-2、-1、-7个百分点,仅14年出现明显的补涨行情。

四季度行情多异动

除14、15年以外的几年年底反转行情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这几年为震荡行情,行业的涨跌幅与盈利相关性更强,前三季度领涨的行业主要源于业绩改善,领跌的行业大部分源于盈利下滑。而到了四季度,前期涨幅偏中等的行业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更高,在政策或事件的催化下反而更容易出现结构性行情,如12年12月的银行,13年8-9月的自贸区、16年11月的建筑。

博弈行情的主要诱因是四季度公募机构进入最后一个考核季,前期业绩好的产品担忧未来表现的延续性,而业绩平平的产品则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积极调仓换股。统计2013年至今的数据,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后25%的基金通过第四季度逆袭进入全年业绩前75%的比例达25%,而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前75%却在第四季度后掉队落入全年业绩后25%的行列中的基金比例达8%。

回顾过往年底市场表现,A股频繁出现某些行业的短期逆袭。近几年年底主要出现过以下变化:

1、2012年12月的银行。受益于机构配置比例较低和市场风险偏好提高,银行股在2012/12/4-2012/12/31期间大涨24%。

2、2013年8月-9月的自贸区主题。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推进改革重大举措,自贸区主题应声而起,8月27日-9月24日一个月内上海自贸区指数大涨105%。

3、2014年11月-12月的一带一路、券商大涨。

4、2016年11月的建筑。16年11月17日安邦举牌中国建筑,11月份中国建筑大涨50%,带动建筑板块11月份大涨15%,而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仅5.6%。

9月过半,今年的四季度要关注什么?哪些行业会出现逆袭?9月27日晚20点,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做客进门财经,分享四季度决战策略。

四、 除了节日效应,A股还有季节性轮动

除了9、10月份的中秋国庆,四季度的重要会议和年底博弈,历史数据还表明,A股的季节特征非常明显。

一年中每个阶段的关注点不同。年初至3月投资者往往会关注开年情绪高涨带来的春季躁动行情,由一号文刺激的农业板块行情,以及3月两会带来的会议行情。4月是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验证期,投资者对新一年的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面的判断更明确。5-10月海外市场通常有“Sell in May”效应,统计上A股这个阶段表现也相对平淡。每年9-11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每五年10-11月召开党代会,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12月受年底基金排名影响,博弈行情频现。

1-3月:春季躁动+一号文+两会

回顾2005 年至今每年岁末年初市场表现,从空间上看,2005年以来春季躁动时上证指数平均最大涨幅为17.4%,剔除处于牛市中的06、07、09、15 年,上证综指平均最大涨幅为13.5%;躁动后上证综指平均最大回撤13.8%,剔除牛市后平均最大回撤16.2%。

从时间上看,春季躁动行情,启动有早有晚,早的12 月上旬、晚的2 月初,平均持续36.2天,剔除牛市影响后平均持续36.8天;躁动后平均回撤25.2天,剔除牛市后平均回撤32.8天。

从行业来看,春季躁动的特征就是行业轮动快,以2018年的躁动行情为例,8个交易周中每周领涨和领跌的行业都不同且轮动明显,如家电行业在2017/12/25-12/29的跌幅为2%,位列跌幅第三,在2018/1/1-1/5和1/8-1/12分别以4.4%和5.6%的涨幅领涨,在2018/1/15-1/19下跌3.2%,在2018/1/22-1/26又补涨5.5%。躁动行情缘何而起?主要由于开年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且流动性宽松,而1-2月基本面数据少,全年主线尚不明朗,因而政策和事件成为行情的主要驱动力。

为什么会春季躁动?

年初时经济走势不明晰,一年新开工的计划都是在两会之后才完全推开。在这之前,新开工比较低,而且民工都是在元宵节以后才慢慢返回,1、2月的经济数据本质上不能反映全年的经济状况。企业盈利预测调整四月份之后才开始,根据一季报或是一季报的盈利预期,才进行调整。 在整个一季度整个经济走势或是基本面的状况,看不大清楚 。 两会之前,政策方向往往不够明晰。但是这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提案、议案,市场也会有很多预期,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环境对政策的敏感程度也会特别强。

综合来看,A股的特征就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年初会出现所谓的“春季躁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出现真正的“证实”或者“证伪”,如果是证实,那么全年就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整体的向上趋势;如果是证伪,那么年初在“春季躁动”中获利的人在之后可能都会有所损伤。

4月:基本面验证期

4月前的市场处在由短期政策或事件引导的躁动行情,因为4月以前经济基本面与宏观政策面不太明朗。4月之后,3月的宏观数据逐步公布,微观企业的年报及一季报也开始披露,基本面逐步明朗,全国两会开完,宏观政策形势也更明朗,因此在4月投资者可以对行情做出更明确的判断。回顾11年至今的4月股市情况,11、14、16、17年4月股市下跌,13、15年4月股市上涨,12年4月股市短期上涨后5月开始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差时,4月后市场下跌。2011年年初,为了控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国八条”等调控政策密集出台,11年4月为控制过高的通胀,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产和货币政策从2010年开始逐步收紧,累积到11年4月,市场最终出现熊市大跌,这次是政策面紧最终带动基本面变差,股市出现杀估值、杀盈利的戴维斯双杀。

2012年4月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全部A股12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13.4%大幅下滑至0.5%,虽然当月因为金融改革上证综指有所上涨,但5月后指数依旧大幅下跌。2014年上半年行情的焦点仍然在创业板,4月创业板指1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28%下滑至22%,2013年的利润增速回升的趋势被逆转,创业板指下跌。12、14年是非常典型的基本面恶化导致股市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好时,4月后市场上涨。2013年市场的焦点是创业板,经历12年底到13年初的反弹后,4月初市场对创业板分歧很大,季报显示创业板指13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17%增至24%,创业板指最终突破向上,走成牛市形态。2015年4月央行降准,同时人民日报发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投资者情绪高涨,股市上行。13年创业板行情是非常典型的盈利改善的基本面推动,15年全面牛市与政策面偏暖有关。

5-10月:Sell in May 效应

“Sell in May”效应源自海外。"Sell in May "这一说法源自华尔街,最早书面记载于1964年《英国金融时报》,所表达的是每年5月前后市场往往开始走弱。2002年Bouman 和Jacobsen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文章,对37 个成熟与新兴市场1970-1998年的MSCI 再投资指数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当年5-10月和当年11-次年4月的指数涨幅,他们发现除阿根廷和新西兰外,其他35 个市场都存在"Sellin May"效应。

关于此效应,海外专业研究认为季节、假期等对情绪的影响是"Sellin May"效应的主因,如Bouman 和 Jacobsen (2002)发现夏季假期更长的国家"Sellin May"现象更为明显,认为假期因素可能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或流动性产生影响;Kamstra,Kramer and Levi (2003)研究发现"Sell inMay"效应与季节性情绪扰乱有关,白昼时间的缩短使得投资者情绪低,增加风险厌恶情绪,因而夏季与秋季股票收益率更低;Caoand Wei (2005)研究认为温度的变化使得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股票收益率表现。

1991年至今上证综指5-10月/11 -次年4月涨幅历年均值分别为4.6%/20.1%,2000年至今万得全A指数5-10月/11-次年4月涨幅历年均值分别为0.1%/15.5%,可见5-10月这半年股市收益明显差于11-次年4月。为何会有“Sell in May”效应?

海外市场的"Sell in May"效应源于假期、季节等因素对情绪的干扰,而A股出现"Sell in May"行情主要跟我国每年的政策周期有关:每年1-2月地方召开“两会”、国家多部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3 月召开全国“两会”,10-11 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12 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而言,5-10 月份是政策淡季,对股市刺激较少。4、5 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明朗,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和一季报,市场进入验证期,而在这之前市场已躁动过,因此只有数据持续改善且好于预期,市场在5-10月才有继续上涨动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胜率角度看,“Sell in May”效应并不必然出现,往年数据显示,1991年至今上证综指5-10月/11 -次年4月的胜率分别为48.1%/51.9%,2000年至今万得全A指数5-10月/11-次年4月的胜率分别为50%/38.9%。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每年的2月和11月股市表现均较好,这两个月的样本拉高了11月至次年4月的收益率,因此投资者无需在五月过于担忧市场下跌。

自1990/12月以来中国股市总共经历了5轮牛熊震荡市,其中牛市占了37%(116个月),平均每轮牛市持续19个月,熊市占20%(64个月),平均持续10个月,震荡市占43%(135个月),平均持续24个月。考虑到97年之前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设置涨跌停板,我们主要考虑97年以后的五轮震荡市,震荡区间分别为1997/5-1999/5、2002/1-2004/9、2009/8-2011/4、2012/1-2014/7、2016/01底至今,统计得到震荡市中当年11月-次年4月收益率均值为2.6%,而在当年5-10月为-6.0%,可见震荡市中"Sell in May"效应较显着。

至于10—12月的焦点,就是文章一开始介绍的中秋、国庆双节和两个重要的会议。这样,全年A股的日历效应就已经清晰呈现了。

编辑于 2018-09-25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 · 申请转载
分享到



金融
股票
日历
评论

添加评论...
推荐阅读
A股30年涨跌史一览
关注我,每天一点不一样 本文首发:知行合一的阿莫 前言以史为鉴,…
知行合一的文章 · 5 赞同
明天,迎接A股暴跌时刻!
终于,在休假闭市10天之后,A股要迎来重新开张的日子。由于肺炎疫情的蔓延,春节后A股的行情变化,超过了很多朋友的预期。 节前我在1月19日晚的文章《 今年可能是锁仓过节了》曾经为大家统…
股市药丸的文章 · 25 赞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读 下周A股将开启震荡下跌模式!
欢乐孤烟的文章 · 75 赞同
定啦!期待已久的会议即将召开,哪些板块有望站上风口
老司基一...的文章 · 10 赞同
A股暴跌日与九次熊市全纪录
还记得前些天,10月8日,A股迎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便遭遇“开门黑”, 沪指跌逾3%失守2800点。黑色经历过去才两天, 10月11日,受美股暴跌影响,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暴跌逾5.22%,…
Valu...的文章 · 7 赞同
A股过去一年都经历了什么?
五一放假期间,A50期货暴跌5%,很多小伙伴又惴惴不安,十分担心五一开盘之后再次暴跌。 看看过去一年,我们投资都经历了什么?难道还没习惯暴跌的节奏吗? 01 | 三次贸易战升级这次是传闻欧…
定投君的文章 · 37 赞同
收好不谢!6月基金投资全攻略来啦
老司基一...的文章 · 23 赞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读:券商板块再传利好!明日A股或将迎来冲高回落
欢乐孤烟的文章 · 45 赞同
A股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周一文章说…
布衣书生的文章 · 71 赞同
A股每月固定热点规律
固定热点板块的炒作规律按照时间排列,如下: 一月行情:年报行情…
量俊学堂的文章 · 12 赞同

⑼ 在局势动荡的情况下,股市一般会有什么走向

十月股市开门红,创业板距离年内突破3000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北向资金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净流入近136亿,创7月7日以来的净流入新高,之后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更重要的是:北向资金成交总额占两市成交总额的比例再度提高了,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25%很可能是北向资金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

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新兴股市跨境资金的成交金额占比接近或超过25%的时候,即量变到质变,或将开启大动荡模式。

最早的股票投资理论是道琼斯指数的创立者道先生的理论,在道先生1902年辞世后,由后人(哈密顿和雷亚)总结归纳而成为“道氏定理”:

1.市场趋势有三种,短期、中期、长期。短期趋势持续数天或数周;中期趋势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趋势持续数周或数年。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差别,往往是参与的不同趋势的时间周期不同。

2.牛熊周期有长短,可以做多亦可做空。空头市场趋势向下,多头市场趋势向上。每一个牛市或熊市又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有修正(Corrections),有反弹,也有暴涨暴跌。

3.空头市场三阶段,第一阶段股市恐慌,投资人不再追高;第二阶段经济衰退,企业盈利减少;第三阶段悲观失望,逐渐走向均衡,投资人对利空消息有了免疫力。

4.多头市场也有三阶段,平均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第一阶段信心逐渐恢复,第二阶段企业盈利提升,第三阶段投机风潮再起。

5.牛市、熊市都有拐点,但准确判断折返拐点非常困难。逾60%的拐点的回撤或回升幅度为前一波段走势的30-70%,每一次级折返都包含着股市的暴涨暴跌。

道氏定理站在股票市场的宏观层面,重点研究股票投资的趋势和波段,不同于格雷厄姆-巴菲特倡导的“微观研究+长期价值”。两种研究思路都有价值,从道氏定理看当前股市,股市研究应该像地震预测学一样,把牛熊周期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等级,这就有了一个新的投资学概念:大动荡。人们心目中的牛市和熊市其实都有一个量化的“锚定”:牛市是20%-25%年度涨跌区间;“大动荡”的标准则是:涨则翻番,跌则腰斩,叠加在牛熊周期之上。


台湾地区股市的大动荡“范例”

股市“大动荡”可追溯到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前后数年,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还有1988-1991年的日本股市和1986-1990年的台湾地区股市等。

可以说,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全球股市进入了“动荡年代”。

1986年10月17日,台湾地区股市首次突破1000点后,一路飙升,至1987年10月1日达到4673点后急转直下,两个月内腰斩;再从2230点爆炸性上涨,1988年9月达到8790点后暴跌逾40%;又从5119点起跳,1990年2月狂飙至12680点,之后上演了从巅峰到瀑布的股市奇迹:1990年10月跌到2485点,最大跌幅逾80%!如果把台湾地区股市的“大动荡”删除,1986年10月突破1000点到1990年10月的2485点是一个很平和的股市上涨,然而在这两个10月之间的4年间,台湾地区股市历经三次巅峰,堪称股票市场的“通古斯大爆炸”,2008-2009年的次贷危机和今年美国股市“大动荡”都难以望其项背。

按照上述标准,中国A股2005年跌破1000点到2007年10月(也是10月)冲上6124点,之后暴跌到1664点,也是一次股市“大动荡”。和台湾地区股市不同的是:2005年到2008年的A股“大动荡”没有跨境资金流动的推波助澜。今年美国股市也经历了一次“大动荡”,2020年2月22日到3月23日,道指从29500点暴跌至18200点区间,之后半年内反弹到29000点之上,也不能“锚定”在年度涨跌幅度20%-25%的牛熊周期概念中。


看懂大动荡,要深刻理解投资行为学的“助推”概念

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投资行为学概念:助推(NUDGE)。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乍得·塞勒创造了一些投资行为学概念,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是禀赋效应,二是助推效应。

助推效应何来?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站在峭壁边缘,自杀,未必是有意识的,而是在那一瞬间的“无意识行为”。行为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引入投资决策,解释了投资人群体“非理性冲动”的助推效应。

股市大动荡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说基本面是内在价值,环境就是外在因素。任何一个投资人群体的一致行动,相对于其他投资人群体而言就是外部“推动”,换句话说就是“助推”。从这个角度看A股市场的北向资金,作为A股市场上新的投资人群体,北向资金的资金量逐渐增大,可能“助推”的资金量更大。

由此演绎,股票市场的开放性也是一种趋势,而在股市开放的过程中,外部增量资金的流动是重要“推手”。基于新兴股市的有限数据分析,外部资金的交易量占比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观测指标。在此提示:北向资金的交易量占比提升到25%以上,有可能是A股市场再次发生大动荡的导火线。

股市大动荡和牛熊周期不同,在牛市情绪占主导的阶段,“助推”的力量可能驱动牛市的情绪性溢价翻番。反之,在熊市情绪占主导的阶段,尤其是在牛转熊的拐点之时,突发性暴跌本身会触发断崖式暴跌。这就是台湾地区股市1986-1990年大动荡的启示,也可以解释中国A股2005-2008年暴涨暴跌之谜。





阅读全文

与2017美国股票市场走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远洋股票69 浏览:203
股票强盛时明天必涨停 浏览:764
胡立阳股票投资100招读后感 浏览:216
中国股票为何不让卖空 浏览:837
股票牛牛app 浏览:755
明天有哪些股票可冲涨停 浏览:361
今日股票行情大富科技 浏览:111
先健科技股票走势分析 浏览:766
股票代码多伦科技 浏览:188
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股票业务 浏览:451
股票趋准指标 浏览:377
东方证券股票官网下载 浏览:220
股票k线一线天图 浏览:120
明晟指数的中国股票 浏览:481
怎样根据股票历史数据 浏览:423
股票投资模拟分析 浏览:978
股票钱怎么提现金吗 浏览:404
中国银行2018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浏览:334
价值投资知名博主推荐的股票 浏览:81
股票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