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华谊兄弟股票为什么会跌
你好,华谊兄弟300027在2013年10月10号进行了股票除权,意思可以理解成,投资者手中所持股票的数量增加同时股票的价值下降,
总体价值不变。与此相反的有股票重组。
B. 华谊兄弟股价怎么从80多变20多的
朋友,这是因为公司在2013-10-10进行了股本的高送转,原股东10股送10股,使用股本数量变了2倍,同时摊薄了股价,使得股价变成了原来的一半。如果按照前复权来计算,之前最高价的81.8元就变成了40.8元。
C. 华谊兄弟从当初的龙头公司,到如今的债台高筑,究竟经历了什么
截至2018年年底,华谊兄弟的总资产为185.4亿元,与初期相比下降了8%,净资产为87.03亿元,比初期下降了9.92%。对比华谊兄弟巅峰时期的市值,目前已出现了断崖式的额下跌。
这是华谊兄弟子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巨额亏损。盈利能力下滑和信誉减值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华谊兄弟在1月23日跟阿里签署协议,向阿里借款7亿元,还款期限5年,每年支付利息。上市公司借款度日,可想而知华谊现在的资金问题有多紧张。
要说华谊兄弟的兴起,就离不开冯小刚这个人。1994年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两人合伙成立了华谊兄弟。1997年因为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成功打入电影行业,混得风生水起。随后华谊兄弟开展了电影电视、艺人经纪、音乐、 娱乐 等领域的业务。九年后成立了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开始了华谊最巅峰的时代。
2006年到2008年之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前十的收入中,华谊占了15.57%,仅次于中影集团。2009年华谊兄弟在深交所上市,股票开盘即大涨。截至收盘当天,华谊兄弟的股价为70.81元,上涨了147.8%。
然而风光背后总是暗藏着危机。随着华谊兄弟股票的上涨,就有专家指出华谊兄弟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初的风光也抵不过现实,华谊兄弟早就不是那个市值超800亿的影视巨头了。
其实华谊的危机早就有了端倪。最早出现问题的就是明星业务这一块。曾经的华谊兄弟拥有这影视圈的半壁江山,明星艺人包括黄晓明、李冰冰、周迅、邓超等76位明星,在 娱乐 圈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然而好景不长。先是着名经纪人王军花合约期满带着一批艺人离开了华谊,包括陈道明、夏雨、梁家辉等人。接着在2010年左右,章子怡、李冰冰、周迅等人又纷纷离开华谊自立门户。当家明星的接连离去,给华谊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毕竟艺人经纪和相关的业务收入占到了华谊兄弟总收入的31.1%。将近三分之一的占比,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提到华谊的关键人物就不得不提到冯小刚。王中磊说过:“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影视方面也是华谊兄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收入。2012年,冯小刚的电影《1942》电影票房不理想,华谊兄弟的市值两天内就蒸发了13个亿。随后发行的多部电影都没有出现亮眼的票房成绩。
电影投资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拍好了赚得盆满钵满;拍不好就血本无归。随着电影票房的不理想和众多明星的离开,华谊兄弟开始打算改变过度依赖电影票房的局面。
2013年,华谊兄弟开始推出了自己新的战略计划:去电影单一化。开始发展互联网、实景 娱乐 等业务。实景业务的代表就是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但是文旅项目并不好做,而且占用巨资,短期内都不会有显着的收益。
华谊兄弟的去电影化并不成功,电影方面的发展也陷入困境。2014年华谊的电影发行份额仅有2%,十部电影中最高的一部电影票房只有2.3亿。2015年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好转,仅有一部《寻龙诀》表现较好。同年年底,华谊兄弟开始回归电影行业。
想要重新开始电影,首先要有演员有导演。鉴于华谊之前的当家明星都离开了,华谊开始着手解决演员的问题。首先华谊兄弟以7.5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浙江东阳浩瀚 娱乐 有限公司。华谊花了百倍溢价收购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有多位明星股东,包括李晨、杨颖、冯绍峰、杜淳等。
重新发展电影之后,华谊兄弟在电影方面有了一些起色。《芳华》、《前任3》等电影给华谊带来了几十亿的票房收入。2017年华谊的全年营收达38.7亿元,同比上涨了10.49%。
除了影视、艺人方面,华谊兄弟的股价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6月开始,华谊兄弟的股价就出现了低迷状态,市值跌了110亿元左右。
此前多方面发展不利,2019年华谊兄弟将着手进行资产处置。逐渐剥离发展不良的板块,回笼资金,重新回到影视制作方面,提高作品的内容。
这个问题,给你看张图吧。
10年,华谊的负债从1.62亿增加到100亿,增加了60多倍!
10年,华谊的净利润从5800多万增长到12.18亿,增长了仅20倍,但在近几年开始出现严重下滑, 特别是伴随着负债的进一步降低,净利润竟然就出现了亏损 。
所以, 基本可以得出,前10年的高利润增长是通过高负债、高财务杠杆换来的 。在宏观经济全面去杠杆的环境下,只要一动杠杆,利润必然出现崩跌。
这一点也可以从华谊连年高企的财务费用得到佐证。10年,华谊财务费用从300多万,增长到了3个多亿,增长了100倍。
在这么高的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华谊仍然没有保持一个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反而呈现的是连年下滑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说,华谊这些年,当财务杠杆越加越大的时候,它的赚钱能力反而下降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称它是一家好公司吗?还是行业的龙头吗?
以上是华谊在财务上,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另一方面,会看华谊的 历史 ,也就只有那么几部经典作品,《士兵突击》、《集结号》、《天下无贼》,后来的作品还有几部能达到这几部高度的?
影视业开始刚开放时一窝蜂虚假繁荣景象。现在影视开始回落了。就算你是神仙也无法挽回这种局面。政府稳定压倒一切。自然影响到影视业的投资生存环境。国产片每年几百部都是亏损的。投资 娱乐 公司又有多少钱亏呢?
当下是中国影视业的寒冬,据说曾经几百个项目同时拍摄的横店,现在不到十个项目还在拍摄,好似“死”城一般。
曾经有2万多个影视传媒公司,这一年多来,倒闭了三分之一,而且还在继续不断地倒闭之中。
上市的30来家影视传媒公司之中,除了欢瑞世纪,大多在亏损之中,华谊是中国民营影视公司的老大,目前情况的确很不乐观,特别《八佰》的撤档,真可谓雪上加霜。
3月28日,华谊兄弟(300027.SZ)发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营收35亿,同比下降9.55%;净利润8.08亿,同比下降17.21%。
上市八年以来,华谊兄弟首次出现业绩下降。是偶然的“马失前蹄”,还是积弊终于“显山露水”?
失去“王座”
想要知道谁是电影领域的王者非常简单,只要看当下票房、口碑最旺的几部影片是谁家出品的即可,比如拍出《甲方乙方》、《非诚勿扰》的华谊兄弟。
从2014年开始,华谊兄弟逐渐失去王者地位,集中表现为两点:寄予厚望的大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能“一炮打响”,比如《摇滚藏獒》、《我不是潘金莲》;在产业链中的角色时常显得无足轻重,比如《寻龙诀》、《魔兽》。
2013年
回过头来看,2013年竟然是华谊电影事业的巅峰。《2013年度报告》提到的影片有《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大明猩》、《忠烈杨家将》、《海啸奇迹》、《控制》、《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私人订制》等8部。除《海啸奇迹》之外,7部影片总票房为31.2亿(数据来自《猫眼专业版》)。
2013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总票房分别为31.2亿和23.2亿元,华谊兄弟领先34.5%。
2014年
2014年,华谊兄弟的电影事业出现断崖式下跌。《2014年度报告》提到《私人订制》、《前任攻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人间小团圆》、《白日焰火》、《整容日记》、《有一天》、《一个人的武林》、《撒娇女人最好命》、《微爱之渐入佳境》等7部“主要影片”。此外,华谊兄弟还参与了《整容日记》和《死亡派对》的发行。
2013年7部片子31.2亿票房,2014年10部片子还不到9.9亿。其中,一手包办出品及发行的《有一天》上映15天仅获199.6万票房。
2014年,光线传媒投资发行的12部影片总票房达31.4亿,相当于华谊兄弟的三倍。其中《爸爸去哪儿》、《分手大师》、《匆匆那年》分别为6.97亿、6.65亿和5.89亿,而华谊兄弟全年只拿出一部票房超过2亿的片子。
没想到光线传媒会超越华谊兄弟,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2015年
2014年,华谊丢掉票房冠军而且输得很难看,或许是“大意失荆州”吧。
2015年初,王中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翻篇儿,赶紧翻篇儿!2015年对我来说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在《2015年度报告》中,华谊兄弟提到的影片有13部之多:《微爱之渐入佳境》、《功夫3D》、《奔跑吧兄弟》、《天降雄师》、《失孤》、《少年班》、《栀子花开》、《命中注定》、《三城记》、《前任2备胎反击战》《坏蛋必须死》、《寻龙诀》、《老炮儿》。
13部影片的总票房约为43亿,算是打了个“翻身仗”。
在王中磊期待的2015年,华谊兄弟打的是带引号的“翻身仗”?
首先,《寻龙诀》、《奔跑吧!兄弟》均由万达影视主导,华谊跻身“联合出品”、“联合发行”之列(当时华谊与万达尚未交恶),两部影片对华谊2015年的票房贡献达18.47亿。《微爱之渐入佳境》的8900万票房是2014年的“长尾”。剔除这三部影片,2015年华谊兄弟总票房仅为23.2亿。
其次,光线传媒2015年票房达56亿。虽然光线也有“水分”,但“掺水VS掺水”、43亿对56亿,华谊未能夺回电影票房冠军。
最后,华谊兄弟占主导地位且票房较佳的只有《前任2》和《老炮儿》,两部影片票房分别为2.52亿和9.03亿。而光线传媒一部《港囧》的票房就超过16亿。
2016年
2016年,华谊的几部“重头戏”——《老炮儿》、《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取得较好的口碑,票房却不及预期。《我不是潘金莲》未突破5亿、《罗曼蒂克消亡史》仅为1.23亿(跨年放映)。
《2016年度报告》提到的影片有:《寻龙诀》、《老炮儿》、《纽约纽约》、《灵偶契约》、《奔爱》、《魔兽》、《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等10部,总票房31亿。
在一些媒体上,华谊兄弟号称“全球总票房65亿”。#比光线传媒多1个亿#
华谊兄弟没敢在财报里提这个65亿,因31亿国内票房中,《魔兽》已经占了47.5%,而34亿海外票房基本全是《魔兽》。
剔除这部由环球影业、传奇影业、暴雪 娱乐 们主导的美国大片,华谊兄弟的全球票房还不到17亿。“蹭大片”的粉饰能力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事不过三,华谊已经失去曾经的江湖地位而且看不到翻盘的迹象。
财务数据折射出“去电影化”
2014年之前,华谊兄弟的自身定位是“影视 娱乐 ”公司,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和影院都是一级主营业务,财报会披露每项业务的收入、成本。
2014年之后,华谊兄弟不想只做影视,要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改变公司内外对华谊的认知。于是影视 娱乐 、互联网 娱乐 、品牌授权成为并驾齐驱的“三大主业”。电影及衍生、电视剧及衍生、艺人经纪、电影院成为“影视 娱乐 ”的子项,不再单独披露营收和成本。
2011年到2013年:电影板块举足轻重
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是华谊兄弟的“三驾马车”(后来被统统归入“影视 娱乐 ”板块)。
电影业务不仅带来丰厚收入还为华谊赢得巨大声誉,成为支撑上市公司数百亿市值的核心因素。
艺人经纪业务收益不高,且逐年下降。其实,华谊涉足此项业务不为赚钱,而是想在艺人培养、管理上插一手,多少借鉴了香港TVB(邵逸夫开培训班、办选美、搞艺人经纪)。尽管艺人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帮助、指导,但“家长制”艺人管理模式不一定适于个人利益最大化诉求——华谊的经纪公司能帮助艺人与华谊博弈?
2013年,电影板块营收突破10亿,同比增幅达76.4%。电视剧与电影业务相得益彰。2013年,电视剧板块营收突破5亿,同比增幅36.1%。
在电影业务达到“巅峰”的这一年,华谊兄弟市值于9月创下368亿新高,距创业板第一仅一步之遥。
按照后来的划分,2011年、2012年、2013年“影视 娱乐 ”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91.4%、97.5%、97.6%。
电影产业链很长,电影公司可选择参与一个或多个环节,如出品、制作、发行。出品还是联合出品、发行还是联合发行,显示参与者充当的是主角还是配角。
角色不同,经济效益自然大不相同。
因此,给华谊带来声望和营收的电影业务,在利润方面却有些起伏不定:
2011年,电影业务毛利润仅为6800万,而电视剧业务毛利高达2.37亿;
2012年,电影、电视剧毛利润分别为2.16亿、2.13亿,几乎相等;
2013年,电影业务异军突起,实现毛利润5.94亿。
2012年,华谊兄弟“电影及衍生”业务毛利润率为35.3%,2013年为54.9%。一般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润率升降一二个百分点都是大事儿,电影公司却一下子波动了20个百分点!
感到影视业务“靠天吃饭”或许是华谊多元化的缘由之一,殊不知其它行业也要靠天吃饭,比如网络 游戏 。
2014年到2016年:影视板块权重下降
重新划分后,“影视 娱乐 ”板块的佳作少、票房不理想,与行业影响力下降对应的是营收增长缓慢。
早在2013年,电影、电视剧、经纪、影院四项业务营收合计已达19.67亿。从2013年到2016年,华谊兄弟影视业务营收增长了30.6%,年复合增长率仅9.3%。
“互联网 娱乐 ”曾被寄予厚望,这个板块主要包括以“华谊创星”为平台的多屏互动业务和“广州银汉 科技 ”的手游业务。2014年,华谊兄弟“互联网 娱乐 ”一飞冲天,取得7.78亿营收,同比增长3222%。表现最抢眼的是银汉 科技 ,5月份开始并表,半年报显示收入近7500万元。
2014年11月,华谊兄弟完成36亿元的定向增发,认购者包括阿里(8.08%)、腾讯(8.08%)及中国平安(2%)。
虽然电影业务被光线传媒抢了风头,却同时获得“AT”认可,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015年,互联网 娱乐 板块营收进一步增至8.61亿,同比增幅收窄至32.57%。2016年,营收只有6.76亿,同比下降21.47%。#不知AT投资华谊是看上了电影还是 游戏 ?#
“品牌授权”本质上是影视产品的“长尾”收入,“影视 娱乐 ”板块黯淡,品牌授权业务的想象空间有限。
2016年报显示,“影视 娱乐 板块”收入25.69亿,同比下降9.3%。
2014年、2015年、2016年,“影视 娱乐 ”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50.3%、73.1%、74.0%。
概括地说,多元化努力取得的进展就是将影视 娱乐 营收占比从95%以上降至75%以下。
三大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
2016年“影视 娱乐 ”板块毛利润为10亿元,毛利润率39%。而合并前的2013年,电影及衍生、电视剧及衍生、艺人经纪、电影院等四项业务毛利润共计10.7亿,毛利润率为54.8%。
除了拍电影,在其它领域都是“跑龙套”
1)20次减持掌趣 科技
2010年6月,华谊兄弟以1.485亿元代价获得掌趣 科技 22%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3年5月13日,华谊兄弟所持掌趣 科技 15.73%股权解禁。当天华谊兄弟就减持套现9280万,隔日又套现1.925亿。#完全不顾吃相#
截至2016年末,华谊兄弟累计持减掌趣 科技 20次,合共套现23.77亿元。其中2016年套现12.76亿,确认“投资收益”7.45亿,相当于2016财年净利润的92.2%!
20轮减持过后,华谊兄弟仅持有掌趣 科技 1.4%股权。按掌趣 科技 目前股价,华谊兄弟所持股票市值约为3.4亿,最多还能吃一年老本儿。
除了每年卖些掌趣 科技 换钱,华谊兄弟还于2014年8月出清耀莱影城股权(对价4.64亿)。
发展了N多年,华谊旗下影院才不过19家。饱尝渠道之苦后,华谊兄弟开始加大终端布局力度,计划5年内跻身院线前列并一口气成立“华谊”、“华影“两家电影发行公司。#早干什么去了#
2016年参与10部电影的制作、出品或者发行,整个公司忙了一年才获得10亿毛利润,而12次减持掌趣 科技 却赚到7.45亿净利润。但人们对华谊的尊重、市值对华谊的估值还要看10部片子,而不是12次减持掌趣 科技 。
2)副业不能挑大梁
除了收获,华谊兄弟倒是没有忘忘记耕耘,仅2015年新增投资就有孚惠成长资管中心(投资2亿)、北京华远嘉利房地产开发(投资4亿)、上海刃游网络 科技 发展(增资3000万)、东阳美拉传媒(以1.05亿元收购)、东阳浩瀚影视 娱乐 (以7.56亿元收购)、北京英雄互娱 科技 (1.9亿)。#不知收成如何#
王氏兄弟有商人的精明。收购的华谊浩瀚时与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明星股东签下对赌协议。明星们保证五年内每年净利润9000万和15%的年增长,不足部分需自掏腰包补上。对冯小刚与东阳美拉,则要求每年一亿元净利润和15%的年增长。
失去“影视 娱乐 ”领域龙头地位,凭资金规模和行业经验,华谊兄弟在资管、网游、房地产领域只能充当无足轻重的“小龙套”。
以 游戏 为例,2015 年全产业收入达 1400 亿,其中腾讯、网易分别为 400 亿、150亿,华谊只有不到 10 亿。
即便侥幸获得高于“影视 娱乐 ”的收入,华谊兄弟凭副业也难以赢得尊重及估值上的加分。
洗钱胜利,留下一地鸡毛,佩服
实际上华谊用错了人,冰冰,其实解释一下就是凉凉,何况两个冰冰!不凉才怪!!!!!
D. 盛极一时的华谊兄弟影业现在怎样了
你好,华谊兄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红起来的,已经好几十年了,这些年也没看香 港的片子,估计它也在走下坡路了,没有什么新的、出名的作品了,慢慢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了,谢谢。
E. 深度绑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页
新闻
无障碍
获取全网一手热点
打开
案例|复盘华谊兄弟:从楼起到楼塌,中间经历了什么?
透镜公司研究
2022年7月18日18:00北京透镜公司研究官方账号
关注
从“大院子弟”到“内娱教主”,侦察兵出身的王中军看起来走得十分顺利,仿佛是把苦难都放在了后头。
如今,困境重重的华谊兄弟已不复当初“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的风光,作为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久久在债务和麻烦中间穿梭。2022年6月,兄弟俩连收两份警示函,7月8日,兄弟俩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
看起来,华谊兄弟的风险还在持续,走过了28个年头的华谊兄弟前路几何?
失守电影市场、多元化布局临考验、4年亏损超过64亿元、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比例极高……《商学院》就上述现象及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向华谊兄弟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顺风顺水的开始
冯小刚成为了华谊兄弟的金字招牌,“冯氏喜剧+华谊兄弟”的组合在影视行业几乎是所向披靡。王中磊也评价说:“华谊的江山,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王中军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生活氛围昂扬积极,也不愁吃穿,所以他的人生轨迹总是出乎意料,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
16岁时,王中军“子承父业”参军入伍;4年后被分到国家物资总局,成为体制内的人;25岁时想出来当自由职业者,于是又辞去“铁饭碗”;个体户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经历了出国潮,于是跑去美国留学……华谊兄弟的故事就是从王中军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回国之后开始的。
1994年,34岁的王中军学成归国,他早就想好了要开一家广告公司。这一年,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主要给企业设计LOGO。当时第一个大单子来自中国银行,要完成中国银行15000多个营业点的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识别)标准化设计,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把中国银行的标志全部改成红标、黑字、白底,也因此公司一举成名,此后又先后接下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等大单子。
靠着广告公司,王中军赚得盆满钵满“有个把亿”,在当时已经是富豪级人物了。于是各种机会自己找上门来,其中就包括电影投资。
王中军是大院出来的孩子,当然也有很多大院的朋友,比如当海军之后回来成了作家的王朔;比如写《梦开始的地方》的导演、编剧叶京;比如出演叶京导演的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的张涵予;比如姜文、冯小刚、赵宝刚、葛优……
可以想象,往往在一个朋友聚会上,就聚集了作家、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投资人等各种角色。看起来很偶然的电影转型,似乎也不那么令人惊讶。
1998年,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华谊兄弟投资几百万元,“躺赚”5000万元。这部电影基本奠定了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商业合作模式,王中军对冯小刚说:“以后你也不要到处去找钱了,你的电影我都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想干什么都能干成”的王中军带着弟弟,和才华横溢的冯小刚组成了一个尽显峥嵘的“铁三角”,在影视行业闯出了不小的名堂。
此后由华谊兄弟制作,冯小刚执导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贺岁电影,无一例外成为贺岁档票房冠军。另外还有《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知名电影,也是华谊兄弟出钱,冯小刚出力,合作双赢。
到2000年,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公司。
冯小刚成为了华谊兄弟的金字招牌,“冯氏喜剧+华谊兄弟”的组合在影视行业几乎是所向披靡。王中磊也评价说:“华谊的江山,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两大猛将脱离
王京花携大批明星从华谊出走,该事件在当时被称之为“地震”级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的演艺经纪业影响深远。
除了冯小刚,王京花是华谊兄弟早期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她被称为“内娱第一经纪人”,带出过无数明星大腕。
据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王京花在华谊兄弟的5年(2000年~2005年)时间里,除了培养出李冰冰、范冰冰等明星,还签下了胡军、夏雨、佟大为、任泉等艺人。华谊兄弟官网也指出,在艺人经纪的早期发展阶段中,用作品附加明星价值,培养出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黄晓明等国内一线艺人。
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2年港星关之琳与华谊签订合作约定,成为继刘嘉玲之后又一位加盟内地影视公司的香港影星。而这些港星的加入也是在王京花的任职期间。
通过王京花打理的明星经纪业务,华谊兄弟完全可以自己捧自己的艺人,然后冯小刚在明星的基础上打造经典电影,进一步发展艺人的名气,形成良性循环。那时,华谊兄弟是国内少有的电影和艺人经纪双重发展的公司,几乎顺利成章地成为了影视圈的老大。
不过,在电影业务上有冯小刚,在艺人经纪业务上有王京花的华谊兄弟,接下来迎来了两大猛将的脱离。
2004年,冯小刚出走华谊。王中军在访谈节目《酌见》中提到,那时候冯小刚的离开是因为有人给出了更高的价格来招揽,冯小刚来告知他们自己准备“创业”的时候,已经和对方都谈好条件了。
到2005年,艺人经纪的“当家主母”王京花与华谊兄弟5年合约期满,也离开了华谊。新京报报道指出,王京花携大批明星从华谊出走,该事件在当时被称之为“地震”级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的演艺经纪业影响深远。有专家向《商学院》记者肯定了这一观点,表示当时的“出走”事件“几乎掏空了大半个华谊兄弟”。
不过,王中军在公众场合总是一遍遍地强调“离开的艺人没有几个”,说王京花于华谊公司而言只是一个公司的经纪老总,离开的影响并不大。
深度绑定明星
对华谊兄弟本身来讲,深度捆绑明星在短期内或许会节省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华谊兄弟付出了巨大的股权代价和巨大的商誉代价。
好在,冯小刚“出走”1年后又重归华谊兄弟,回来的冯小刚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产出经典电影《天下无贼》。
但这两人的“出走”经历给华谊兄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甚至直接改变了华谊兄弟与导演艺人的合作方式,让华谊兄弟在另外一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脱离”1年,冯小刚重回华谊兄弟,不仅身价翻倍还拿到了股权,从“一个厉害的导演”变成了导演兼公司股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华谊兄弟不仅深深捆绑了冯小刚,而且用同样的方式开始深度捆绑旗下明星艺人,开启影视行业深度绑定明星的先河。
2013年9月,华谊兄弟花费2.52亿元,收购张国立名下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溢价接近36倍。
此时这家公司成立才3个月。
2015年10月,华谊兄弟花费7.56亿元,收购明星股东持有的东阳浩瀚70%股权,溢价高达75倍。此时东阳浩瀚成立仅1天,而这些明星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豪掷10.5亿元,收购冯小刚名下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此时东阳美拉刚成立2个月,亏损5500元,而华谊兄弟给的估值是15亿元。
除此之外,华谊兄弟还以分股权的方式,将股权分给了李冰冰、黄晓明、张纪中、邓超等明星大腕。
上述收购案例无一不是豪赌,背后也确实跟随着一份份对赌协议。只不过,签下了对赌协议依然有不少业绩爽约。
比如冯小刚承诺,2016年至2020年,美拉传媒承诺每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每年增长15%。最开始的两年,冯小刚“踩线及格”,到2018年只完成6501.5万元业绩,冯小刚补偿6821万元;2020年只完成552.38万元业绩,比承诺数少1.75亿元。原本看似万无一失的对赌,冯小刚赔付了一定的现金,但华谊兄弟面临的还有商誉等资产大幅减值。
撇开对赌后续不谈,在当时的背景下,深度捆绑无疑是华谊兄弟的又一模式的创新,但也让华谊兄弟一步步走上了“玩资本游戏”的道路,甚至让整个影视行业风气都为之变化。
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指出,当时华谊兄弟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砸知名导演、砸流量明星、砸知名IP。那时候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流量虚高和片酬畸高的现象非常严重,看起来是锁定未来的利润有效降低片酬的支出,但实际上深度捆绑吃了很多亏,这种风气也让当时的影视行业不顾流量“虚胖”盲目追求流量明星。
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也表示,通过股权捆绑艺人的举动,可以说是华谊兄弟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的开始。
“因为这极大地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艺人成本。当明星艺人们能够通过股权,通过资本工具去获取收益的时候,片酬就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收益了。所以导致整个行业的艺人成本水涨船高到了一种令行业难以承受的程度。”况玉清解释道。
况玉清表示,对华谊兄弟本身来讲,深度捆绑明星在短期内或许会节省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华谊兄弟付出了巨大的股权代价和巨大的商誉代价。正是这些巨额的捆绑收购造成的商誉减值,成为了后续华谊兄弟连年亏损的主要来源。
从深度捆绑明星开始,华谊兄弟一步步加码资本手段,华谊兄弟越是体量膨大,越是被勒住脖颈。
失守电影
华谊兄弟处境极为尴尬——一边是多元化布局还未见成效,另一边就已经失守电影市场。
平心而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乃至开启豪赌的深度捆绑明星模式之后,华谊兄弟依旧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2005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2009年,华谊兄弟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影视文化企业,号称“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2013年,华谊兄弟电视剧业务实现收入5.18亿元;2014年,阿里、腾讯、平安和中信建投定增36亿元,成就华谊兄弟的超豪华股东阵容;2015年,华谊达到了市值顶点,接近900亿元……
华谊兄弟的风光不止于此。比如在多元化方面,华谊兄弟依靠外延式并购疯狂扩张,收购唱片公司、布局游戏产业,搭建起电影、音乐、游戏“三驾马车”。例如手游公司银汉科技、英雄互娱、上海刃游、自在传媒等都被华谊兄弟收入囊中或持有股权。
然而危机正在悄悄逼近。在明星经纪、音乐、游戏等多个领域强势闯入的华谊兄弟,似乎在电影市场慢慢力有不逮。
首先是“冯氏喜剧”失灵。2012年,冯小刚一改往常的喜剧风格拍摄了逃荒片《一九四二》,叫好不叫座。这部华谊兄弟投资高达2.5亿的电影票房不足4亿,电影上映之后,直接让华谊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蒸发了13个亿。
当时业界对此的形容是:冯小刚打个喷嚏,华谊兄弟就感冒。
而与此相对的,是更多喜剧风格的崛起。比如不得不提的“喜剧之王”周星驰系列电影和成龙的功夫喜剧,比如姜文讽刺喜剧,比如宁浩的黑色幽默喜剧,比如徐峥的囧途喜剧,韩寒的文艺喜剧,以及后来居上的陈思诚探案喜剧、沈腾的开心麻花喜剧电影……
其次,是明星效应失灵。华谊兄弟捧红了那么多的一线明星,但说好的深度捆绑似乎也不长久,明星艺人陆续流失。自2010年起,李冰冰、黄晓明、杨颖、邓超等纷纷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许晴、周迅等也已经跳槽,连颇受重视的葛优也在2011年离开华谊兄弟。
王中军也曾公开表示,发掘新演员也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艺人现在的流动性太强,演员选择的余地也不像我们创业那个时候了——只有几个公司拍戏,一年好戏不超过5部。现在的演员一待着就有50部等着他拍。”
接着是电影市场份额下降。艺恩发布的《2015年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以后,华谊兄弟的电影事业急转直下,电影发行份额呈断崖式下跌,从2012年的13.6%滑落至2015年的4.5%,被五洲发行、光线影业、博纳影业和乐视影业反超。
2013年以后,华谊兄弟失去了把持多年的国内民营电影公司票房第一的位置。在2015年,华谊兄弟票房12.2亿元,排名第七,而当时排名第一的五洲发行票房达到67.5亿元。
图片来源:艺恩《2015年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白皮书》
这个时候,华谊兄弟处境极为尴尬——一边是多元化布局还未见成效,另一边就已经失守电影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况玉清认为,华谊兄弟多元化进军实景娱乐的举动,其实从长期来看这个大赛道和趋势并没有问题,但是短期内问题却很大: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实景娱乐并不好做,二是这是一个重资产业务,需要巨额的投入,而华谊兄弟当前最缺的就是钱。
由盛转衰
2022年7月12日收盘,华谊兄弟总市值76亿元,相比于2018年近900亿元的市值高点,可以说是十不存一。曾经在影视圈呼风唤雨的华谊兄弟正在被抛下。
谈起华谊兄弟的颓势,有人说是从2005年王京花携艺人出走开始的;有人说是2010年以后从多位明星大腕纷纷离开开始的;有人说是从2012年底《一九四二》票房惨败,“冯氏喜剧”失灵开始的;有人说是从2013年大肆用股权绑定明星,将影视资本化开始的……但最明显的转变大概是从2018年“手机事件”开始的。
王中军回忆华谊兄弟这几年,只觉得“前些年比较顺”,直到2018年“手机事件”出现。
“手机事件”实在是说来话长。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手机》上映,剧中有个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崔永元还曾受邀参与前期创作。但崔永元没想到,该角色在剧中还有婚外情的戏份,电影播出后崔永元饱受流言蜚语,并与冯小刚等愤然决裂。
15年后,冯小刚再拍《手机2》,编剧刘震云表示不会再用“手机”这个名字,但事实证明电影并未换名字。崔永元怒而发文“手撕”《手机2》,矛头直指《手机2》的导演、编剧和主演的女明星,牵连出娱乐圈“阴阳合同”事件,被称作是“娱乐圈的原子弹”,影响之深、范围之广震惊娱乐圈,至今仍有余悸。
王中军说这是华谊兄弟真正的转折点,“也是在完全没有任何防备的状态下,受到整个社会媒体的极为负面的攻击。”
2018年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实在艰难。《手机2》变手雷,旗下艺人被波及,后来税务局对范冰冰开出了8亿的罚单。与此同时,娱乐圈进入寒冬。
据多家媒体报道,“手机”事件爆发后,2018年6月4日“冰冰概念股”唐德影视、华谊兄弟跌停。与6月3日股价相比,华谊兄弟开盘跌停,市值蒸发22.755亿,唐德影视蒸发6.6亿,当日有40只传媒娱乐个股下跌,影视传媒股当天市值蒸发上百亿。
2018年,华谊兄弟首次出现亏损,并且往后再也没能扭亏为盈。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华谊兄弟分别亏损11.69亿元、39.78亿元、10.48亿元和2.46亿元,4年来累计亏损超过64亿元。到2022年第一季,华谊兄弟再度亏损1.32亿元。
图片来源:《商学院》根据华谊兄弟财报数据整理
截至2022年7月12日收盘,华谊兄弟总市值76亿元,相比于2018年近900亿元的市值高点,可以说是十不存一。曾经在影视圈呼风唤雨的华谊兄弟正在被抛下。
不过,在况玉清看来,“手机事件”其实并不是华谊兄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应该是触发其危机爆发的一个触发点。他真正的转折点还是在于多年前大手笔地溢价收购明星旗下的公司,用股权深度捆绑明星。
“从他开始动用资本工具去进行短期扩张的时候,这个危机就已经埋下了。”况玉清总结道。
困境重重
王中军兄弟股权质押即将到期,从目前公开情况来看他们应该是不具有偿还能力的。这意味着如果股权被公开拍卖的话,华谊兄弟可能会出现实际控制权的变更,面临“易主”风险。
从经营利润上看,华谊兄弟的亏损已经逐年收窄,但从创始人兄弟的种种举动来看,华谊兄弟依旧困难重重。
“影视行业是一个很残酷的行业。”王中军曾表示,从前投七八百万拍电影的时代早已经不在了,现在投资七八千万的是低制作,投资两三亿的也只是中制作。
当华谊兄弟遭受困境,票房走低、连年亏损、负债累累、市值缩水,“缺钱”变成了最大的难题。于是王中军兄弟不停地去找钱,包括大幅度地进行股权质押,借此融资回寰,包括卖画还债,也包括找朋友借钱。
华谊兄弟有难,着实也有不少人伸出援手。据了解,史玉柱、柳传志等都曾借钱给王中军。
2020年4月底,华谊兄弟非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老朋友们纷纷解囊,募得资金22.9亿元。其中,非公开发行对象包括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阳光人寿、象山大成天下、豫园股份、名赫集团、信泰人寿、三立经控、山东经达9家公司,雪中送炭。
但王中军兄弟的压力依旧不小。截至2022年7月8日,王中军质押华谊兄弟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高达98.53%,王中磊质押华谊兄弟股份比例也达到87.14%。
图片来源:华谊兄弟公告
现在,王中军兄弟俩还有对应融资余额为6.99亿元的质押股权将在半年内到期,有对应融资余额为7.29亿的质押股权将在1年内到期(含半年内到期),公告提示:其质押股份有部分合约正在协商续期中,存在一定平仓风险。
风险还在继续。从2021年起,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已经多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022年7月8日,华谊兄弟更是首次传出王中军、王中磊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消息。不过,华谊兄弟表示,涉事双方已签署和解协议。
对此,况玉清指出,王中军兄弟股权质押即将到期,从目前公开情况来看他们应该是不具有偿还能力的。这意味着如果股权被公开拍卖的话,华谊兄弟可能会出现实际控制权的变更,面临“易主”风险。
而更令人忐忑的其实是创始人兄弟不断减持的举动。雪球数据显示,从2020年以来,王中军累计减持华谊兄弟股票47次,共计减持1.3亿股;王中磊累计减持52次,共计减持0.75亿股。且进入2022年之后,两人减持行为更加频繁,甚至有投资者开启了“每日竞猜”模式,嘲讽王中军、王中磊“今天减持多少?”
向凯直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控制人王氏兄弟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并不是自救,而是套现。无论初心是什么样的,现在他们的一系列动作都变成了面子工程,深深套牢了股民和资本。
大厦危已?
如果华谊兄弟只坚持做电影,只出品电影或者做影视长视频,那华谊可能还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最起码还能维持生存,扛过眼前的困难。但是华谊的多线产业似将耗尽了他的最后一滴血。
王中军的大半生似乎都不受什么限制,自由洒脱又真的能吃苦,想干什么都能干成。这也让华谊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总是展现出行业领袖的气质,总是成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在酒桌上对冯小刚许下“以后你的电影我都投的承诺”,电影合约制就这么出现了;比如从第一家民营电影公司走到第一家电影上市公司,完全靠作品说话;比如电影公司发展明星经纪业务,形成“影视制作+艺人经纪”双轨道路;比如摸索出“影视公司+当红明星+大IP”的模式,被争相效仿……
除此之外,华谊兄弟最先开始提倡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强调大手笔的制作和宣发,也是华谊兄弟最先开始发力海外渠道,把电影《大腕》变成中国第一部实现全球票房的影片。
华谊兄弟在影视行业掀起过无数次风潮,但是王中军“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气质却没能延续到最后,连带着从最开始就顺风顺水、后续发展一路走高的华谊兄弟也步入惨淡的结局。
对此,向凯表示,时至今日华谊兄弟其实是陷入了各种问题导致的“综合病发症”——其面临的不是单单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华谊兄弟的阴阳合同、深度捆绑明星艺人、大跨步的多元化发展、电影市场的变化、监管趋严乃至疫情防控,以及老旧的管理思想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最终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轰然倒塌。
有业内人士告诉《商学院》记者,华谊兄弟当年成长起来的很多支柱都已经倾塌了,前景堪忧。而华谊兄弟原来打造的新的增长曲线,受制于防疫常态化,很多项目也很难被看好。再加上内容制作的过审风险、监管对流量经济的整肃,也影响到华谊兄弟IP衍生效应的发挥,更别提股权绑定明星的机制,也不是政策所倡导的,“整体来说,不管从虚的还是到实的,华谊兄弟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向凯表示,华谊兄弟这些年来给行业带了很多好头,也为中国影视行业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也有过一些错误的举措,成为反面教材。
比如在管理方面,华谊兄弟一直是高举高打的作风,一般只愿意和大牌的导演和大牌的演员合作,也不会“降低格调”去和新的团队、艺人、编剧、导演合作,不会去做底层的IP开发。所以看似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际上基石松散,底层和中间力量没有培养起来。
比如在多元化方面,向凯认为华谊兄弟思想太活跃,步子迈得太大——他觉得自己是行业的老大哥,觉得自己能一直撑起整个电影的半边天,觉得自己可以发展成整个电影公司的典范,但是后来他又做艺人经纪又做音乐又做游戏又做文旅,概念丛生,难以成事。
“如果华谊兄弟只坚持做电影,只出品电影或者做影视长视频,那华谊可能还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最起码还能维持生存,扛过眼前的困难。但是华谊的多线产业似将耗尽了他的最后一滴血。”向凯表示。
况玉清认为,如果华谊兄弟还有出路的话,一定不是在实景娱乐上,因为华谊兄弟等不起。最后的希望可能还是在于其核心业务——影视板块上面。如果疫情防控情况乐观,如果华谊兄弟又能抓住这波机会在主营业务上有所建树,或许有可能迎来扭亏。
不过,在向凯看来,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企业,没有上亿元的保底资金是很难支撑一部新电影的拍摄的。而华谊兄弟目前却是处于要资金没资金、要内容没内容、要团队没团队的“三无”情况,窟窿太大难以填补,几乎很难有巨大的转身。
漫漫28载,华谊兄弟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一直在创新前沿奔跑奋斗,不停地进入新战场;最后也像是跑错方向的犀牛,曾经一步踏错,就慢慢失去方向,被时代抛下。
回望过去,曾经那个16岁的尖子侦察兵果决勇敢、英武蓬勃,而现在的王中军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纪依然要为债务奔波,大厦危已、名将白头,令人唏嘘。
透镜公司研究
经典回顾
广誉远:货真卖出去了?款真能收回来?坏账计提到位了?
华晨翻车:强行并表BMW刷评级,背后藏着一个极品型债券陷阱
广州浪奇:存货“失踪”后,应收款安全系数几何?
贵州茅台中报真增长还是伪增长?今年茅台酒还会一瓶难求吗?
瑞幸第二?神州优车涉嫌虚增1/3收入?
易见股份:数据好得不真实,百亿保理贷款藏着多少秘密?
贵州茅台:是否隐藏利润?如何隐藏?隐藏了多少?
华谊兄弟商誉化解术:满分财伎四两拨千斤,10亿商誉遭隐藏
华谊兄弟离“海航式缩表瘦身”还有多远?
联合资信评级“翻车”复盘:方正集团违约前夜3A评级是如何出炉的
格力混改交易架构分解:董明珠如何巧设杠杆实现少数派当家?
海信老矣,尚能饭否?
佳兆业尴局:昔日利润调节神器今成累赘,离卖血还债有多远?
谁缔造了兰生股份十年业绩神话:炒股高手?OR会计高手
解码美的资本运作神迹:40亿回购如何精准护航144亿并购?
解构铁汉生态神话:举债烧钱扩张20倍,资金链还能扛多久?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广告
血糖7.0以上,饭后一个习惯,血糖高连夜改善!
全部评论
打开腾讯新闻参与讨论
修昔底德井不深
有梦想,是好事。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梦想都是推动自身进阶的核心源动力之一,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华谊兄弟却没有走出如同华纳兄弟和迪士尼般稳健的足迹。在资本的诱惑下,华谊兄弟的步子越迈越大,逐渐偏离原来的轨迹,最终使得自己的电影根基摇摇欲坠,从而陷入一场大败局。
...
展开
湖北网友
7月20日
回复
打开
腾讯新闻
参与讨论
1
血糖7.0以上,饭前用它,有效改善血糖困扰!
广告
长兴
意见反馈
举报中心
隐私政策
Copyright© 1998-2022 Tencent.All Rights Reserved
F. 华谊兄弟千万市值成泡影,为什么网友喊话感谢小崔
因为正是有了小崔的爆料才会有华谊兄弟今天的狼狈场面,崔永元把娱乐圈的大小事宜全部爆料出来其实也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的,现在娱乐圈的偷税漏税现象也的确是非常严重,不知道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处理。
此前,崔永元在周日发文称终于明白为啥你们不还嘴,原以为是反思喝闷酒。实际上是怕股票跌,还真是把股票当爹。把股民当啥?韭菜?傻子?我不懂股票,上条把华谊集团当成华谊兄弟了,在此郑重向华谊集团致歉!但如果有坏消息就会跌,我保证,这错不了。现在,真的把华谊兄弟甚至是整个影视板块搞崩盘,一下子打掉了华谊兄弟100多个亿!那么,华谊兄弟和范冰冰等会不会反击呢?我们拭目以待!
G. 华谊兄弟千万市值成泡影,是不是这里有冯小刚、范冰冰的功劳
我觉得他们都有责任,不能说只让一个人背锅,没有谁是无辜的,华谊兄弟和范冰冰还有冯小刚,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出了事那就是每个人都有错,华谊兄弟能有今天,一方面是自己作死,另一方面,范冰冰和冯小刚等人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华谊兄弟面临今天的股价大跌,落到几天这般田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幕后的兇手,是他们自己一步步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H. 华谊兄弟3年巨亏62亿,股价跌去9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华谊兄弟3年巨亏62亿,股价跌去9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1.华谊兄弟业绩出现大亏,基本面出现问题,股价下跌很正常;
2.华谊兄弟处境艰难没有好的电影资源,这导致业绩没有办法提升,从而股票被市场抛弃;
3.华谊兄弟出现连续亏损可能会被强制退市,大家都不敢参与,下跌也成为必然。
资本市场的残酷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当年的乐视风光无限,最后被迫退市,后来的华谊兄弟巅峰时期,大半个娱乐圈都需要他们的资源,疫情的到来让电影行业遭到严重打击,华谊兄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没有办法幸免。华谊兄弟3年巨亏62亿,股价跌去9成,主要原因还是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业绩出现连续亏损,如果不能够扭亏为盈,公司可能直接被强制退市,这是股票大跌的主要原因。
三、华谊兄弟可能会退市这让投资者感到害怕
华谊兄弟是创业板的股票,如果连续亏损三年以上,可能会被强制退市,如果接下来华谊兄弟不能够扭亏为盈,华谊兄弟大概率面临退市的危险,这让投资者感到害怕,卖出股票保证资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华谊兄弟股价下跌的原因。
I. 万达厉害还是华谊厉害
万达。
据中国财经报2098版指出:截止于2021年2月25日,华谊兄弟的股票早已从市值超800亿的“大财主”,变成了股价5.3元市值仅仅140亿的“贫困户”。而反之万达影视则在2018年的一路下跌之后2020年1月31日终于触底反弹,截止于2021年2月25日,股价已经回升至22.2元,市值391.9亿元。成功反超华谊。
万达一般指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创建于1988年,现已发展成为覆盖港口物流、石油化工、橡胶轮胎、国际贸易等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J.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从去年10月开始华谊兄弟的股票走势啊,并且说明现在应该买入还是怎样。
你把该股前复权看看走势就明白了。目前不适宜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