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情中心 > 日本的保险股票涨幅

日本的保险股票涨幅

发布时间:2023-06-13 02:49:17

① 日本股市带给我的启示

日本是我们的邻居。

唐朝时向我们学习,清朝后曾侵略我们。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股市也很有意思。

日本经济从60年代开始起步,经济增长每年10%以上(和我国过去十年差不多)。但此时的日本股市却很便宜。因为没人买,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股市是什么呢… 当时的日本依靠便宜的人工,做大量廉价的工业制品出口,劳动力也从农村纷纷前往城市打工,东京崛起。此时,日本股市指数在600点。

就这样发展了20多年。

到了80年代。此时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了一点,到了4-5%(我国目前可以说处在这个阶段)。当时的日本人也非常乐观,认为经济能依然这样高速地发展下去,很多人投资股票、房地产。股市指数一下子达到了38000多点。涨了90多倍。

时间飞奔到90年代。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之际。此时的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主要原因也是美国通过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对出口不利。(真巧!目前我国也在同时经历人民币升值和美国贸易战!)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大量泡沫此时破灭,股指从38000跌到2008年的6994点。跌了82%! 市盈率也跌了10倍!房地产也是一样的跌幅。

不过,2008年以后,物极必反。日本股市开始回弹,到现在2021年的28000点,涨了4倍。(和我们大A股这十几年的涨幅一样)。这十几年,日本经历了低端到高端的改造。也就是日本企业采用了两种增加收入的方法:1. 是改进工艺,减少成本。2. 通过新的创意,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不难想象,日本高端制造的产品是匹配得上这涨了4倍的股市的。

总结下来就是:

日本六七十年代,依靠人口红利+城市化+制造业起家,宛如我们的1980-2000年。

日本八九十年代,在资产高估+泡沫破裂+人口老龄化后经济低迷。然而我国不能走上日本经济破裂的老路。因此目前调控房地产,放开三胎都是在预防这样的情况出现。

而日本最近十几年,在低利率+产业升级中慢慢复苏。我国目前还不在日本那样的低利率时代,但是早晚会出现低利率时代。而产业升级也是目前提倡的。

总之,要想股市有收益,就得国家发展得好。

两年疫情恐怕未来也不会停止,经济也许会一直受到挑战。如何应对?投资怎样的行业,也许是我们每个人也都该考虑考虑的。

② 股市除了中国外,还有那几个国家实行涨跌限制制度

所有的股市都有过涨跌停板。现在大多数股市有类似于涨跌停板的制度设计。比如临时停牌,临时闭市。

③ 保险的投资机会逐渐显现!

保险是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保险股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在准备投资保险股之前,要搞明白几个问题:1.保险行业的发展2.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3.如何对保险公司估值。对于保险行业,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同等重要,如果搞不懂什么是保险,不明白这门生意的本质,而去看保险公司复杂的财务报表和繁杂的专业术语,不仅看不明白,而且很容易陷入误区,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目前市场对保险股存在比较大的认知偏差,本文试图从投资的角度拨开迷雾,认识保险业的真相。

第一部分:认识保险行业

保险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唯一的经济工具,能够保证在未来一个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知的现金。保险做的事情就是规避和弥补未来不可知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变不确定为确定,确定在某种条件或某个时刻,一定有一大笔现金等着你,以防止正常的生活被改变。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张先生,男性,40岁,三口之家,孩子8岁,孩子未来计划出国留学,教育金预算300万。个人年收入80万,家有价值1000万的自住房一套(银行贷款400万,20年还清)。张先生喜欢投资,是一个价值投资爱好者,投资三年录得15%的复合收益率,股票账户从100万本金涨到150万。单位有社保,本人无商业保险。张先生看似幸福的小家庭实际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假如张先生不幸罹患大病同时失去了工作,对这个家庭将是灾难性的,将会面临收入中断、卖房卖股票给自己治病和供孩子上学的窘境。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了风险,但风险却是客观存在的。张先生可以通过保险来规避风险,所买保险要能覆盖张先生的风险敞口:大病治疗及康复费100万、银行贷款400万、孩子教育金300万(或者因为大病让孩子放弃出国的机会),另外还有不能工作了之后20年的收入损失——。张先生至少要为自己购买500万—800万保额的 健康 险才能防止生活被改变。否则,张先生将面临的是:卖股票,复利滚雪球被迫终止;无力继续供房而选择把自住房卖出;因为收入中断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买保险,更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保险、需要买多少。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无法提前感知,人们的购买需求相对被动。中国的大众富裕群体普遍的问题是对保险的认知不够,很多人没有买保险或者买的额度远远不够。我们可以做个调研,从自己和身边人接受和购买保险的程度大概可以感受到保险的空间有多大。中国老百姓的保险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和满足,在面对个体风险和公共卫生风险时常常显得非常脆弱。

从这次新冠疫情来看,国家在医疗支出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截止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总医疗费用13.5亿;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过百万,而这些医疗费用主要靠政府财政解决。疫情中保险业产生的赔付非常有限,面对公共卫生管理,以商业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化解决手段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中国的感染人数是美国的数据,总医疗费用将要放大30—40倍。从 历史 上来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从98年洪水到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2013年的非典疫情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救灾形式是“举国体制”,自上而下,在强调政府和财政作用的同时辅之以 社会 捐助。在历次巨灾损失中,商业保险的补偿比例均不足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地方政府步入“后土地财政”时代,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日剧增将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 社会 治理的现代化已迫在眉睫。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政府,保险都是刚性需求。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已成为政府和 社会 的共识。

中国保险业在过去几十年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为4.3%,保险密度为3046元,与发达保险市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同期日本的保险深度约为8.5%,保险密度3700美元;台湾的保险深度逼近20%,保险密度4900美元。国际上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7500美金-25000美金时,保险需求井喷带动保费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站上了1万美金,未来十年将会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期,中国保险业的保费增速大概可以取得2倍于GDP的增速。

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正处在第二个浪潮即 健康 险的浪潮。2019年全年 健康 险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29.7%。2020年1月,银保监会《关于促进 社会 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 健康 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几年 健康 市场的复合增速将会达到25%。总的来看,中国保险业未来保持10%以上的保费增速是可以期待的。

第二部分:保险业的商业模式

保险是金融三驾马车,其经营核心是基于简单的“价差模式”,在银行是“存贷差”,在寿险是“三差”,即死差费差和利差。保险公司的经营逻辑是收保费形成保险负债,用保险负债投资形成投资资产,投资资产产生投资收益。对于保险公司,实际就是做两端,即负债端和资产端,负债端把保费拿进来,资产端去投资以期取得合理的回报。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一家寿险公司拆解成三个子公司,销售公司、营运公司以及投资公司。销售公司专门负责营销新业务,年终销售公司将这一年营销的所有新业务保单转让给营运公司;营运公司负责过往年份积累的所有存量保单的维护与理赔;同时营运公司又将所有保费收入交由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增值。

销售公司每年创造的价值,叫“一年新业务价值”。营运公司运行维护的所有存量保单的价值就叫“有效业务价值”。营运公司维护的存量保单每年在不断创造价值,同时销售公司又不断拓展业务产生新的“一年新业务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公式:

寿险公司总价值=“寿险总内含价值”+“一年新业务价值”*n。

其中内含价值等于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与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之和。

内含价值是寿险公司的清算价值,就是把公司解散,销售队伍遣散,公司净资产和存量保单的价值。

有效业务价值是存量保单的现金流的折现价值,是寿险公司可投资资产未来总投资收益减去未来需要支付给投保人的应付负债。其中有两个重要假设:投资收益率假设5%,风险贴现率假设11%。个别公司如新华保险假设更加保守,风险贴现率假设11.5%,除投连险外的其他险种投资假设均为4.5%。

销售公司销售保单,公司收入保费形成负债。寿险公司有三种保费收入:原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分别对应三种负债:保险合同准备金、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独立账户负债。

那么保险公司的利润从哪来呢?我们把寿险公司的利源进行拆解:

(1)原保费业务的利润贡献=承保利润+保险负债形成的投资收益。

(2)保户投资款的利润贡献=保户投资款的投资收益-保户投资款的资金成本。

(3)独立账户的利润贡献=独立账户业务收费-保户投资款的资金成本。

(4)其他业务的利润贡献。

寿险公司承保利润=承保收入-承保支出。现实中,寿险公司绝大多数首年业务会出现承保亏损,首年的保费收入不足以覆盖向客户和销售队伍付出的利息和佣金支出以及业务推动费用,当年保费收入对当年业绩并非成正相关关系。我们以太保为例,今年一季度太保首年保费负增长-1%,利润却增长了53.1%,其原因一是续期保费拉动剩余边际摊销,二是投资收益4.5%保持稳定,三是太保一季度比较保守没有搞大增员,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节约了大量费用。寿险公司当年业绩更多受剩余边际摊销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当年业务拉升过猛可能会冲减当年利润。

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是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要尽可能的控制负债成本在合理区间。目前主体上市保险公司 健康 险的成本大概在1.5%-2%之间,传统分红险的预定利率2.5%,年金险预定利率3.5%,个别保险公司在某一时段销售了部分4.025%的产品,体量不大,且都已经不再销售。总体来看,上市险企整体负债成本不高于3%。

谈完负债再看投资。

市场对平安等保险公司的投资诟病较多,客观地说平安历年来的投资表现中规中矩。保险资金的资金性质决定了投资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投资对象等。保险公司向客户承诺了预定利率或保底利率,保险客户基本不承担投资风险,但要求投资收益必须兑现。这样的资金来源造就了保险投资资产的风险厌恶特征,投资风格保守,投资方向以固收类的债券债权为主,以权益类投资为辅。保险的资金性质决定了保险投资必须要确保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负债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越高越稳定,股东回报越高越稳定。

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具体投向哪里了呢?

按持有意图进行分类,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资产、贷款类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按投资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债权型金融资产、股权型金融资产、定期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物业等其他投资。

我们选取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2019年年报作为案例,分析各类型投资资产的占比。

中国平安:债权型金融资产70.1%股权型金融资产14%

定期存款6.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0%

长期股权投资3.8%投资性物业及其他2.5%

总投资资产32088.36亿,总投资收益率6.9%。

新华保险:债权型金融资产65.6%股权型金融资产18.7%

定期存款7.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

长期股权投资0.6%其他投资6.1%

总投资资产8394.47亿,总投资收益率4.9%。

从平安和新华的投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债权资产和股权资产构成了保险公司投资资产的基本盘,债权和股权资产平安占比84.1%,新华占比84.3%。对于股权型金融资产投资,虽然监管要求的上限是30%,但上市保险公司大多都控制在了20%以内,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交易制度的完善,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用一个公式总结,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等于“股的股利+债的利息+投资资产买卖价差-资产减值”,其核心就是债的利息、股的股利以及股和债的买卖价差,因此,理解保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的关键在于理解债市和股市的变化规律。

股市的走势受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债券类资产,保险公司主要是持有至到期,到期实际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水平即债券的票面利率,媒体和市场炒作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的实际收益率影响要比行业外人士预计的小得多。利率下行对新增保单未来的投资收益率影响更大,这部分保险公司会同步传递到负债端,即降低预定利率,降低负债成本。

存量保单都相应匹配了对应的资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抗利率下行的风险。但由于保险负债的久期较长,对应的资产久期较短,负债与资产之间往往存在久期缺口,这是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要压力。保险公司要做的是,尽可能使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等方面匹配。理论上讲,如果资产和负债完全匹配,到期负债由预先安排好的到期资产来支付,就不会有任何利率风险。

但现实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久期普遍低于长期寿险的负债久期。从资产久期来看,平安约8年、国寿6-7年、太保6-7年、新华5-6年;从负债久期来看,平安约14-15年、国寿11-12年、太保15-16年、新华11-12年;则久期缺口分别为平安6-7年、国寿5-6年、太保10-11年、新华6-7年左右。其中,国寿负债久期较短,因此同等资产久期下,久期缺口较小。太保资产久期与同业类似,但负债久期较长,导致资产负债久期缺口较大,也因此决定了其固收资产占比高于同业。固收类资产占比分别为平安75%、国寿76%、太保83%、新华76%。(数据来自方正证券,不同报告期数据会有变动)

而资产与负债的久期缺口需要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进行平滑。对于投资收益的预期,考虑到长端利率以及权益市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保持震荡,在中性情况下,我们假设债券收益率2.8%、非标收益率5.5%、股票+股基收益率5%,则上市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依然可达5%,仍高于目前负债资金成本(不足3%),从而获得利差益。在极度悲观假设下,协议存款和债券收益率长期为2.8%、非标收益率长期为5.5%,只要股票收益率-2%以上,险企长期综合投资收益率便可维持高于负债资金成本(也即3%)以上,潜在利差损风险不大,无需过分担忧。

对于市场比较担心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根据海通证券的分析,基于未来中国GDP增速预测,未来十五年10年期国债利率均值或可维持在3.18%左右。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可以保持在十年期国债收益高出2个点左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主流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大概在3%以内,投资收益可以做到接近5%,利差风险无需过度担忧;

2.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对保险公司总体不利,但整体风险可控,且中国经济不具备长期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基础。

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相对复杂。那么,如何评价一家保险公司是否优秀呢?保险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简言之,就是寿险公司的三个子公司销售公司、营运公司、投资公司都要强。负债端保单成本够低,运营端效率要高,资产端投资收益优秀。从而实现死差、费差、利差三差收益最大化。

以龙头公司中国平安为例,强大的品牌价值让平安获取保单的成本更低, 科技 赋能让运营效率遥遥领先同业,专业的投资团队确保投资收益长期稳健高于投资假设。

第三部分:如何给保险公司估值

给公司准确估值是困难的,给保险公司估值则尤其困难。

传统的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包括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两个基准指标。

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市场普遍用内含价值对保险公司进行估值,内含价值反映了截止评估日的、包含所有未到期保单未来利润的价值,符合寿险业特有的长期业务的特点。

内含价值=经调整的净资产价值+扣除要求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其中有效业务价值是指目前所有保单在未来所能形成利润用一定贴现率贴现到现在的总和。内含价值实际就是保险公司的清算价值。

新业务价值,是指某一报告期所有新保单在签单时的归属于股东的价值之和,是保单未来利润的现值。

我们以新华保险为例,对其进行估值分析。

1.绝对估值法

寿险公司价值=内含价值+未来各期一年新业务价值现值之和

新华保险2019年报告期内,内含价值2025亿,一年新业务价值97亿。假定新华保险未来永续经营,未来每年的新业务价值保持零增长,均为97亿,风险折现率按11.5%,则用绝对估值法,新华保险的估值为:

新华保险估值=内含价值+未来各期一年新业务价值现值之和

=2025+97/11.5%=2025+843=2868亿。

而目前新华保险在A股市值是1421亿,按港股结算总市值只有856亿。

2.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是采用股价与内含价值的比率(P/EV)进行估值。

P/EV=每股价格/每股内含价值

我们按2020年6月10日新华保险港股收盘价27.45以及当日的汇率记算:

新华保险的估值P/EV=27.45/71.82=0.38(当日股价对应股息率6.3%)

显然,从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来看,新华保险都严重低估。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港股市场除了中国平安PEV1.1之外,中国太平PEV0.28,中国人寿PEV0.41,中国太保0.46,普遍估值较低。

第四部分:保险业当前问题与未来展望

当前保险业在负债端和资产端承受双重压力,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过去行之有效的人海战术模式已经终结,保费的驱动因素将从过去的人力驱动转换为人力和产能双驱动,而产能驱动将是重点提升的方向。寿险代理人的平均人均收入长期停滞不前,约为4000元左右,从而造成增员难、留存难。通过产能提升进而拉动销售队伍的收入增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保险公司必须转变增员模式,严格管控、高质量增员。近期银保监会连发两个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严格招聘选材流程,强化代理人管理,加强培训强度(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小时),以实现“提素质、促转变、树形象”的目标。未来人力增长将趋缓,各保险公司必须在产能提升上做文章。

二是资产端利率下行的风险。由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的不匹配,利率下行对利差形成较大压力。就利源而言,上市险企利差占比高达70%,因此利率风险是价值和利润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当前市场对利差风险反应过度,极度悲观预期下估值已被压到 历史 最低位。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企稳回升,股市的预期也在回升,预计保险公司年度可以取得5%左右的收益,利差风险无需过于担心。市场拿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问题和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比,可比性不大。日本保险业在当时销售了大量预定利率6%的产品,但1991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和房市崩盘,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高位的8.2%一直跌到1.8%,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平均不到3%,从而造成了保险公司严重的利差损。日本发生危机的九十年代,日经指数从39000点一路下跌到8000点,跌幅达到80%,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当时日本人均GDP已达28717美元,保险深度达到了9.6%。反观中国 社会 经济和保险业发展的阶段,和同期日本不在一个发展阶段,因此没有可比性。而中国银保监会在控制保险公司利差风险上,监管力度大,有效管控了风险。

三是负债端产品结构以及业务增长的压力。

利率下行资产端的压力必然传导到负债端,产品预定利率将调低,同时要求各保险公司更加坚定地聚焦保障型产品。

今年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疫情结束后保险需求复苏,保险仍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宗需求商品,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老百姓的收入吃紧,这为产品销售带来了压力。

今年部分险企新业务价值可能出现负增长。

展望未来,保险业正处在变革的关口。传统寿险经营主要是简单的“价差模式”,以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为核心的新技术将会深刻影响人类 社会 ,也必将会驱动保险业被动变革。传统保险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产品导向,忽视客户感受,客户体验较差。而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加持下,以 科技 赋能和服务创新,倒逼保险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以及人文关怀。大数据为保险的精准定价提供了可能,而客户服务将成为竞争的核心。用王和博士的话说,未来保险业将从一个“更制度”的平台,走向一个“更技术”的平台。

新形势下,在互联网和 科技 领域布局较深的金融企业将会占得相对竞争优势。中国平安无疑走在了所有金融公司的前面。平安在以“ 科技 赋能金融, 科技 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战略指引下,构建了金融服务、房产服务、 汽车 服务、医疗 健康 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立各种生活场景,获取客户流量,客户交互转化,从而产生价值。 科技 赋能下的生态圈搭建最终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目标。从过去的直接卖产品转向服务提供者,先让客户感受平安的各种服务,形成流量,再对平安的生态圈产生黏性和认同感,最后销售产品变现。客户很难跑出这个圈,这形成了平安区别于同业的强大竞争壁垒。

除了应用 科技 ,在基础 科技 方面,平安成立了8大研究院,包括人工智能研究院、金融 科技 研究院、医疗 科技 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区块链研究院、云计算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8大研究院,60个相关实验室,10万名IT 科技 人员, 科技 布局令人叹为观止。下个十年,平安 科技 的利润要达到集团总利润的一半。

第五部分:总结

价值投资的理论并不复杂,但知易行难。

巴菲特说,投资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知道如何对企业进行估值,第二是正确对待市场波动。

对保险公司的估值很难做到100%精准,因为估值的基础建立在各种精算假设之下,保险业的经营又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目前的内含价值估值法已经包含了对未来盈利的保守假设。内含价值是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价值,而现在的估值是在清算价值基础上再打三折四折出售,包含了对未来预期的极度悲观。从 历史 看,优秀保险公司的合理估值可以给到1.5-2倍,普通保险公司正常估值1.0-1.5倍。保险公司股价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危机杀杠杆,地产金融首当其冲。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资金选择第一时间逃离地产和银行保险类股票,机构很多是被动卖出,股价形成踩踏式下跌。个人投资者最大的优势是钱是自己的,完全不必要选择被动卖出。忽视波动,长期持有,方能成为赢家。

市场往往会悲观过头,也总是会乐观过头,人性亘古不变。我们需要在大众普遍悲观时保有一些乐观,在大众普遍乐观时保有一些悲观。只要中国经济不崩盘,保险业就没有大风险。如果对中国经济没信心,那什么股票也不要投。

市场短期的噪音和扰动比较多,投资者容易受影响。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保险公司财务报表上各种专业术语让非专业人士一头雾水,大多数投资者往往会陷入季度报表中的个别指标以及市场短期的噪音而心绪烦乱。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利润可调节空间较大,季度报表不足以做参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保险股定性比定量更重要。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投资是认知的博弈。认知偏差越大,潜在的收益越大。当然背后也潜藏着风险。当前这个时点投资保险股,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潜藏着我们不知道的风险。

巴菲特说,如果市场总是理性的,我只能沿街乞讨。市场经常定错价,这给了价值投资者绝佳的以低价买入好股票的机会。其代价是,要延迟满足,而这个延迟,有时候可能时间很长。

④ 日元/美元 汇率 1960年后历史走势。谢谢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从85点涨的470点,最大涨幅为453%随后在1953年到1954年出现了37.8%的调整,回落至300多点;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从314点涨到1829点,最大涨幅为483%,随后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里调整44.2%,回落至1000多点;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最大涨幅为415%,随后在1973到1974年出现了37.4%的调整,回落至3300多点;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从3350多点上涨到8000多点,上涨了2.4倍,随后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点;

5、最后的阶段就是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从6000点直上38900点随后进入日本倒退的10年时期,最高的一天市盈率曾高达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发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从上述数据看,即使在一波超级大牛市中,股市上涨之路也会有曲折反复日本股市前4次出现调整之前,股指的最大涨幅在415%~483%

现在中国所处的阶段,与日本股市发展的第3~~4阶段颇为相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民币升值是股市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影响未来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认为A股市场正在经历当年日元升值带来的牛市行情,为了搞清楚本币升值与本国股市的关系,此文中详细分析了1973年-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的走势,以资借鉴之所以选取1973年-1989年的走势,原因有二:一是日元汇率从1971年开始变动;二是1989年后的日本股市走势对目前A股市场的借鉴意义并不大

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相关性不明显

在1973-1989年期间,日元汇率有升有降,但股市整体呈上涨趋势如果将日元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定义为估值水平的提升,则除了1985-1987年外,日元汇率与日本股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币升值能否转化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还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

长期盈利增长推动多数板块分享牛市果实

在1973-1989年期间,市场平均上涨了20.23倍,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64.3倍,最小的消费品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涨幅位于20倍左右,与市场平均水平接近而且,除电信板块外,大多数行业板块的涨幅与其盈利增幅基本相称可见,长期而言,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板块差距并不明显

短期行业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尽管长期来看,板块涨幅差异并不明显,但在不同阶段,行业板块涨幅差异还是相当大的而在第三个阶段,即1985-1989年期间,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水平提升推动,尽管市场涨幅惊人,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反而不到4倍,市场呈明显的普涨特征

不同阶段板块表现出轮涨特征

最后,我们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很少延续,而且往往在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板块,下一阶段涨幅很有可能落后于市场;而在前一阶段涨幅垫底的板块,在下一阶段跑赢市场的概率却很大

一、1960年-1990年的日元汇率走势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排列,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国,美元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日本也不例外自二战后-1970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在360:1的水平自1971年开始,日本官方公布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出现变动,之后日元经历了三轮明显的升值和两次轻微的贬值,详见图1

自1970年-1990年日元经历的三轮升值和两次贬值持续时间以及汇率变动幅度如表1所示其中三轮升值持续时间均是3年左右,但升值幅度在逐步扩大1971年-1973年期间累计升值32.5%,年均升值9.83%;1976-1978年累计升值41.03%,年均升值12.14%;1986-1988年累计升值86.14%,年均升值23.01%经历这三轮升值后,到1988年,日元在18年间累计对美元升值幅度达180.92%,年均升值5.9%后人关注最多的是1986-1988年的升值,因为这一轮升值幅度最大,对股市和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最大

二、日元汇率走势与日本股市比较

为了弄清楚本币升值与股市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股票的定价因素和本币升值对这些定价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是企业盈利增长,二是估值提升本币升值除对少数拥有大量外币负债或原材料以进口为主的公司盈利有正面影响外,对整个经济起到的是紧缩作用,因此对整个市场的盈利应该不会有正面影响如果本币升值对股市有影响,应该是市场的估值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外部套利资金流入导致股市供求关系失衡所致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观察本币升值期间股市估值水平的变化,来判断本币升值对本国股市是否存在前后一致的影响

具体到日本,在1973年-1989年期间,尽管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而且期间日元汇率也是有升有降,但日本股市整体却呈上涨趋势,详见表2

我们注意到,在1973-1979年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基本围绕20倍左右波动,市场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日元升值而得到提升,日本股市的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在1980-1984年的日元贬值期间,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股指在盈利增长的推动下继续呈上涨态势但在1985年-1987年期间,日本企业的盈利增长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期间日经指数的市盈率从20倍迅速提升到70倍1987年-1989年由于日本企业普遍存在交叉持股,之前迅速上升的股指使许多大企业都录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据统计,丰田汽车在日本泡沫后期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占公司盈利的一半以上,因此这一阶段日经指数的估值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股市上升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但这种主要来自股市和地产价格上涨的投资收益,犹如垒在沙丘上的城堡,极不牢固

如果我们提出的“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只能体现为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这一假设成立,那么通过观察1973-1989年期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估值水平提升,得益于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日本国民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刺激下随即跟进,最终导致了那一场影响深远的股市和房市泡沫

三、日本股市不同时期的行业板块走势分析

在日本长达17年之久的大牛市中,不同时期板块之间的走势出现明显差异

1.1973-1979年石油危机下能源一枝独秀

在1973年-1979年期间,日本GDP从3047.6亿美元增长到9653.5亿美元,增长了2.17倍,名义GDP年均增长17.92%,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2843美元增长到8331美元,增长了1.93倍,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期间日本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累计贸易顺差为130.44亿美元;汇率升值38.35%,年均升值4.75%;股市累计上涨76%,年均上涨8.41%,但日经指数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明显

在这一阶段,日本股市中能源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06%,是市场平均涨幅76%的4.03倍,其他如健康医疗、消费品、公用事业、科技和电信行业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银行、地产、原材料和消费服务行业表现则明显弱于市场,详见图2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基本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价格暴涨,日本国内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停滞阶段,以及消费服务行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的产业特征

2.1980-1984年电信独领风骚

在1980年-1984年期间,日本GDP从9653.5亿美元增长到12544.1亿美元,增长了29.94%,名义GDP年均增长3.88%,实际GDP年均增长4.22%人均GDP从8331美元增长到10452美元,增长了25.46%,这一时期日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进入工业化后期,通胀水平得到控制期间日本外贸收支出现方向性变化,在出口的推动下外贸顺差的绝对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均持续扩大,而同期美国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进入失落的10年,日美贸易摩擦明显增加,为日后的日元被动升值埋下了伏笔这一时期,日元汇率贬值7.74%,日本股市却在企业盈利增长的推动下劲升117%,年均上涨16.76%

在这一阶段,日本电信股涨幅最大,上涨了86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7.40倍;银行股表现也很突出,上涨了316%,是市场平均涨幅的2.7倍;此外科技、健康医疗表现也明显强于市场;而前一阶段涨幅居前的能源板块在这一阶段下跌了1%,地产、消费服务、消费品、保险、原材料和公用事业等板块走势也弱于市场,详见图3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板块涨幅反映了投资人对新兴行业电信、科技未来高速增长的预期,以及国内货币供应增加后催生的银行资产膨胀和银行规模的扩大

3.1985-1989年估值泡沫助推地产消费

1985年的“广场协议”成为日本股市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日本股市由之前的经济发展和盈利推动转向估值提升,日本央行由于担心升值对经济的紧缩作用,采取了低利率的扩张政策,结果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明显增速,M2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迅速增长的财富使广大投资人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也为日后的泡沫破灭埋下了伏笔在这一阶段,日本实际GDP仅增长17.19%,但汇率升值了72.17%,股市上涨了456%,市场估值水平由20倍左右提升到70倍左右 在这一阶段,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涨幅居于前列,分别上涨了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经历了前期的低迷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涨幅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在前两个阶段涨幅居前的科技、电信和健康医疗行业涨幅居后;消费品和工业由于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涨幅也落后市场;能源与银行涨幅基本接近市场平均水平可以说,这一阶段行业板块的涨幅体现了明显的资产属性,详见图4

四、日本股市的综合特征

通过分析日本股市在1973-1989年期间长达17年的走势,我们观察到以下特征:

1.盈利增长仍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核心因素

如果将1973-1989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图5和图6可以看出,长期来看,推动行业板块上涨的核心因素仍是盈利增长在这17年中,除了电信板块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明显偏离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增幅与股价增幅基上落在均线两侧附近

2.长期看多少板块均能分享牛市果实由图7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长达17年的牛市后,日本股市整体上涨了20.23倍,其中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上涨了64.3倍,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也上涨了15.4倍,大多数行业的涨幅在市场平均水平20倍左右可见,在一轮大牛市中,多数板块都是可以分享到的,而其中跑得最快的行业一定是在此期间增长最快的行业,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详见图7

3.不同阶段板块涨幅差异明显

尽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各个板块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比如从1973年-1989年期间,涨幅最大的电信板块的涨幅也只有涨幅最小的消费品板块的4.18倍但在不同阶段,各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要比这明显得多其中,在1973-1979年和1980-1984年两个阶段,由于股市上涨主要由企业盈利推动,使板块之间涨幅差异尤为明显,在前一阶段达到20.4倍,在后一阶段达到867倍,即便扣除能源板块在此期间的下跌,这一阶段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依然达到了19.24倍而1985-1989年的股价上涨主要由估值提升推动,板块之间的差距反而没那么大,涨幅最大的板块的涨幅只有涨幅最小的板块的3.93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普涨特征

4.不同阶段热点很难延续

除了板块之间的涨幅差异外,我们还注意到,不同阶段的热点板块很少延续,而前期涨幅居后的板块在后一阶段很有可能涨幅居前比如,在1973-1979年期间领涨的能源板块,在随后的1980-1984年期间成为惟一下跌的板块,而前期居涨幅后位的银行,在第二阶段又涨幅居前;再比如,在第二阶段涨幅居前的电信和科技板块,在第三阶段涨幅垫底,而在前两阶段表现较差的地产板块却成为第三阶段的领涨板块,详见表4

美元不晓得!

⑤ 05年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

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正面效应:

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改革。

有利于解决对外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由于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使中国产品始终保持着“廉
价”的优势。人民币适度、小幅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和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我们的企业长期以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让外国进口商渔翁得利。升值后如提价,可能失去市场;不提价,可能增加亏损。因此,只能提高生产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

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不利影响在于:

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

将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将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食品、服装、文化用品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产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

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将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成本,利用外资可能会呈现逐渐下降局面。

将导致海外游客在大陆旅游的花费增加,可能使他们转往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

对股市:
人民币升值方式对股市及期市影响
时间2010-06-20 18:12来源每经网综合
一、两种升值方式对股市的影响
1。汇改以来人民币与上证指数走势关系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8、1:7大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平,维持在1:6.8的水平,而这段时期内,中国股市也走出了大起大落的行情。笔者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首先,我们看到,从2005年6月开始,股市逐步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当然,正如市场所认为的那样,这波牛市行情要归功于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我们不否认股改是推动本次行情的核心动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人忽略了汇改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先是跌破1:8关口,继而逼近7.6的水平,人民币大幅升值无疑对股市走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汇改和股改几乎出现在同一时点,也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如果仔细分析,此轮人民币升值略早于股市启动,也反映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行情启动有一定的前兆预示。
其次,一直到2007年10月份之前,人民币升值与股市走势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的成分更多。但当股市疯狂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在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顶部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一路狂泻。而此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股市见顶之后,出现了加速升值,一直涨至次年4月份。4月份之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才有所减弱,直至走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股市走熊的过程中,股市的反应明显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股市行情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拐点指引作用。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时股市的表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6.8的水平,处在温和升值的过程中。与前期大起大落的走势相比,这个时期的股市无疑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从时间段上看,人民币汇率走平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稳回升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说明在牛市行情到来前,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征。
整体上看,股市的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互为牵引。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要早于股市的反应,而在熊市行情中则恰好相反,股市的反应要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短期内还是具有利好效应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行情。但这里面有一个人民币兑美元临界值的问题,临界值究竟是1:5还是1:6并不好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个时候就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2。采取一次升值10%的方式对股市的影响
如果采取一次性升值10%的方式的话,就会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投资者多会先采取观望态度,来进一步分析未来人民币走势。这种现象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多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而一旦市场达成共识,投资者在心理上和技术操作上就会形成需要回补的欲望,从而可能改变单边上行的趋势。由此,热钱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憧憬变得谨慎,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热情会迅速降温,而之前已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套利的游资会迅速套现出场,届时股市会遭受一定的冲击,股价会出现下跌。比如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后的日本和1989年台币大幅升值后的台湾,其股市都经历了游资推动冲高而后剧烈回落的过程,不过股市不会一味跌下去,后期会逐步企稳回升。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得部分个股受益,如房地产及商业地产业、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或具有相对垄断性非贸易不动产行业,以及航空板块、进口国外大型电力设备或电信基础设备的个别电力、电信运营板块,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得那些有很大部分负债为国外贷款的企业债务规模降低,企业的净利润相应增加。
3。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股市的影响
无论是一次性升值3%—5%或者是缓慢小幅升值,都将强化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的预期,他们会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内地,推高中国内地的资产价格。而境外资金的流入再加上国内民间资本的共同作用,无疑会给股价带来长期性的利多影响。从目前我国沪深300的走势来看,在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收敛三角形,价格存在向上突破的迹象。从过往人民币升值后的证券走势来看,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突破的可能。
二、两种升值方式对期市的影响
1。一次升值10%对期市的影响
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进出口品种上面,其中大豆、橡胶、铜以及钢铁所受影响最大。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短期会对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形成压力。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后对这些品种的利空影响较大。但根据历史数据统计,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行了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第二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但对期货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确,各品种涨跌不一,大豆下跌2.45%,铜上涨0.39%,橡胶上涨1.76%。
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
但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期货市场外强内弱的局面,国内进口的增加,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橡胶内外盘比价短期走势虽然不明显,但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日本橡胶与上海橡胶比价是持续走低的,由95点下跌到67点,下跌幅度超过30%;大豆在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保持外强内弱格局,比价由2005年7月的3.8下滑到2008年2月份的2.41,下降幅度达到36%;金属铜也保持了两年多的外强内弱走势。不过,人民币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最终商品价格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国内的钢铁价格。目前钢铁行业中有4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到钢材成本的40%—50%。但是对于钢材的出口不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的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价格降低,由于中国目前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钢坯、长材、热卷等钢铁产品,而从国外输入的大都是高附加值的冷板、镀锌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后会使国外钢铁产品价格偏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有率也更高,对国内出口的钢铁会产生挤兑作用,由此会恶化国内钢铁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国内钢铁价格下跌。
2。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期市的影响
采取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短期来看,对进口商品价格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中长期来看,小幅渐进升值会形成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而持续升值预期与持续升值叠加,会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届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因素将被进行新一轮炒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受到进一步支撑,从而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引领作用,其起到的作用与上述人民币大幅升值给期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基本相同,而采取一次性升值3%—5%与大幅升值10%加上波动区间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相同。
对股市及期市的影响
“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国际资金大量涌入,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为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体上。“广场协议”签订后的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从而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着名的日本泡沫经济,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广场协议”签订5年后走向崩溃。
“广场协议”签订后5年日本汇市和股市的涨幅
通过观察1985年—1989年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发现,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上涨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年—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上升,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得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最终引发了股市和房市泡沫。
“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与日经225走势对比
在1985年—1989年日元升值期间,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品、原材料大幅上涨,这一阶段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板块股票涨幅分别为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市场投资机会及风险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后期我国很可能是采取小幅渐进升值或者3%—5%的一次性升值。无论是对于中国市场的分析还是日本“广场协议”后日本股市和期货市场的走势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本国币种升值对股市具有利好效应。
具体到板块,金融股无疑是币种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块,币种升值将支撑金融股持续走强。我们知道,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金融类股票是沪深300最大的权重板块,即金融板块的表现成为沪深300走势的关键。从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联动这个主线来看,人民币升值给股指期货带来的是机遇,投资者可以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把握股指期货的投资机会,但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的临界值,人民币升值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金融市场投资是件好事,但万一超过合理范围,其投资风险就会放大。
对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无论是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还是3%—5%的一次性升值,中长期来看都会形成商品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因此,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择机尝试内外盘的套利操作,即买CBOT大豆抛国内连豆、买伦铜抛沪铜进行套利操作;激进的投资者则可以耐心等待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买入机会以及钢材的卖出机会。不过,由于我们设定的投资机会都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下进行的,因此,一旦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发生转向,市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届时投资者需要及时控制好仓位,规避风险。(期货日报)
航空股等持有外债的上市公司则因为减少实际偿还额而受益;持有人民币资产经营的企业财富效应明显,如房地产业、银行业,这些企业还将受到外资的追捧。”
不过,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说:“对于房地产等板块,如果缓慢升值确实利好;一次性升值之后则会让部分热钱撤出大陆市场,反而利空房地产等板块。”
提到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股,市场几乎都集中在进口型企业、资源型企业以及持外汇的企业上。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在很大程度上亦影响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品种,因为人民币升值以后,海外资产进入中国,必将选择优质的投资标的,那么时下正热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概念股或将继续保持升势。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除公认收益的行业外,业内人士依然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与政策紧密联系的中小盘股。
而东部沿海的外向型企业,未来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正在积极应对。
钱江集团是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所生产的钱江牌摩托车除畅销国内市场外,在欧洲、美国和墨西哥等经济发达国家也占有较大的市场,是国内摩托车出口欧美市场最大的出口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林华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看不出汇率预期变化将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大的影响。在他看来,企业对汇率变化不怕,就是怕起伏大,汇率变化要比较缓慢才好。
林华中说:“对于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与否,我们不能掌控,如果汇率发生变化,我们只是希望能有一个度,比如控制在5-10之间,企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缓慢再缓慢,而且盼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比如退税调整等,让外向型企业能够平稳过渡发展。”
雅戈尔集团董秘刘新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汇率的升值预期对外贸有些影响,但对于雅戈尔集团的预期影响不会太大,在雅戈尔的公司结构里,外贸效益比重不高,公司主打国内市场,注重推广品牌服装,经历金融危机后,公司一如既往注重内销,近期将推出一些新品牌,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上海欧宏投资公司主要是做国际奢侈品生意,公司董事长滕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评估一国汇率问题,一个重要因素是看实际的国际收支状况,特别是一般项目下的平衡状况。欧宏主要业务是做进口生意,出口生意目前占比并不大,相对来说,美元贬值对其更加有利。
更多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外向型企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保持现有的汇率,并一直稳定下去是比较合理的结果,不希望汇率有太大的变化。
被忽略的受益股
除了银行、地产、造纸、航空等老生常谈的行业外,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还有科技、新能源、电力、通讯等行业,本报精选其中个股,供投资者参考。
长电科技 600584
点评:长电科技可谓正宗的物联网概念股。截至去年四季度,长电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有6家为基金,1家为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如果未来人民币升值成为现实,那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产进驻优质的公司。短线该股涨势如虹,建议投资者逢低介入,注意追高风险。
金晶科技 600586
点评:金晶科技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节能新材料基地。未来人民币升值后,一定会削减其引进技术的成本。目前已有QFII持有该公司股权。鉴于业绩向好,天相投资给予“增持”评级。
深南电A 000037
点评:深南电A是一家电力设备公司,未来如果人民币渐进式升值,将逐步减少公司的进口采购国外机组的成本,折旧费也会有所下降。在燃料成本方面,哪怕升值两个百分点,也将减少2400万的成本,利润增厚可期。该股目前已经进入良好的上升通道,值得关注。
天威保变 600550
点评:天威保变是国内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人民币升值预期变为现实,会大大降低公司生产变压器的原材料成本。此外,随着关于新能源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公司投产项目的产能将得到释放,未来新兴行业整体景气的回升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关注焦点。国金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中国联通 600050
点评:人民币升值对电信运营商也有利好效应。中国联通作为国内最大的运营商之一,有大笔的海外银团贷款,如果人民币升值2%-5%能够成为现实,中国联通的海外利息贷款将大规模下降,这对于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是利好。
强生控股 600662
点评:强生控股绝对是海外资金最为青睐的投资标的。根据公司200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中有7只QFII基金,目前,QFII持有该股共计3641.4935万股。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落地,这种原本就受到外国资金眷顾的公司,定会赢得更多的资金介入。此外,公司本身的房地产业务也会受到人民币升值利好。(华夏时报 李叶 应辽产)
造纸行业:人民币升值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
造纸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用汇行业,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遭受汇率损失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影响。综合人民升值对出口和内销的影响,我们测算显示:若人民币升值1%,行业净利润增幅3.25%,若升值3%,行业净利润增幅9.57%。
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
2010年1~2月我国造纸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1414万吨,同比增长27.87%,进口增长19.9%。造纸行业2010年1~2月份行业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分别为13.5%、5.48%,创2009年来新高。造纸行业2010年1~2月份累计利润总额为69.69亿元,同比增长195%,同比涨幅创历史新高。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2月份同比增速为30.2%,超过2007年平均增速,说明一季度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我们预计,2010年造纸行业景气度上半年、下半年增速同比分别为15%、10%。
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
在全球经济回暖,木浆需求回升,国际商品浆供应偏紧,智利地震和芬兰港口工人罢工等因素影响下,国际纸浆制造企业和贸易商不断上调价格。国际木浆价格在2009年4、5月份触底后快速反弹,目前欧洲市场NBSK报价888.8美元/吨和656.0欧元/吨,较2010年初分别上涨10.7%和15.8%。国际木浆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预计在今年二、三季度国际木浆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
在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进口木浆CFR价格已创新高。进口阔叶浆CFR港口报价较年初已上涨14%以上,针叶浆较年初上涨12%以上。国产浆出厂价也随之走高,其中3月份国产针叶浆提价幅度在1000元/吨以上,较年初上涨45%以上,阔叶浆价格也在高位,较年初上涨15%以上。
人民币升值提升行业净利
造纸行业是我国第三大用汇行业,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纸浆进口国。人民币升值,将从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产品出口遭受汇率损失两个方面对造纸行业产生影响。但我国纸及纸板出口占行业总产出的比重较低,2009年纸及纸板出口600.34万吨,同比下降2.87%,占当年总销量的6.46%。
我国造纸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2008年纸浆消耗总量7360万吨,其中木浆占22%,废纸浆占60%,非木浆占18%。进口木浆占我国木浆消耗量的58%,进口废纸占废纸总用量的44%左右。近年进口纤维原料占我国纸浆总消耗量比重维持在39%左右。综合人民升值对出口和内销的影响,我们测算显示:若人民币升值1%,行业净利润增幅3.25%,若升值3%,行业净利润增幅9.57%,行业将受益于进口原材料购买力的提升和较低的出口依存度。
在选股策略上,可遵循两条主线: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的交易性机会,如太阳纸业、博汇纸业、华泰股份;二是关注有资产注入或重组预期的岳阳纸业、福建南纸.(德邦证券)
航空板块存交易性机会 不建议追高
事实上,05年7月中国启动的汇率机制改革催生了A股的一轮大牛市。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虽于7月微涨0.19%,不过在05年7月至07年10月间竟从1004点附近飙升至6124点,期间累计涨幅不仅高达451%,月K线更创出“十连阳”的奇迹。此次央行提推进汇改,会否在A股市场上再刮旋风呢?
长城证券宏观策略师腊博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本来汇改对A股是利好,不过目前股市活跃度已较过去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最新经济数据更映射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担忧。由于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利好是建立在海外热钱流入加速的预期上,但在经济增长预期走弱情况下势必也将推低热钱流入预期。故在市场焦点仍集中于经济基本面大背景下,预计下周A股市场不会受太大影响。尽管如此,板块或多或少将存在一些交易性机会。其中航空板块因企业设备多以美元计价,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势必降低企业成本。这种情况下,下周一航空板块可能会有一波短期行情。
腊博具体解释道,若周一航空板块个股有低开几个点情况,投资者可短期介入,一旦个股有10%涨幅可见好就收;但若航空板块周一高开,伴随个股有4%-5%升幅的话,投资者可回避或逢高减持。建议关注南方航空(600029,收盘价6.72元)、中国国航(601111,收盘价11.02元)等权重股。此外,房地产板块尽管受惠于人民币升值,不过在当前调控政策仍未出完情况下,投资者应谨慎。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周六央行推进汇改消息对A股实际上偏利空,因目前经济形势是增长有放缓趋势,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若进一步升值势必削弱企业出口。这不同于经济高速增长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会带动热钱快速流入,最终推高A股等资产价格。建议关注航空板块,而房地产板块因仍处政策观察期,未必是利好。

⑥ 世界各国股市单日涨跌幅度是多少

可能只有中国限制了每日涨跌幅,正常交易的股票百分之十和ST类公司百分之五,别的国家没有限制单日涨跌幅。
其实股票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它的价格多少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标的公司价值)是多少,并且在内在价值(标的公司价值)上下浮动。
普通商品的价格波动规律就是股票的价格波动规律,供求关系对其价格有影响。
就像市场中售卖的猪肉,当人们要购买更多猪肉的时候,猪肉的供给却跟不上,那猪肉价肯定上升;当市场上的猪肉越来越多,而人们的需求却达不到那么多,供给大于需求,那价格就会下跌。
按照股票来讲:10元/股的价格,50个人卖出,但市场上有100个买,那另外50个买不到的人就会以11元的价格买入,股价随之上涨,相反就会下跌(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将交易进行简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买卖双方的情绪,可能使供求关系变化,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3个,下文将一一讲解。
在这之前,先给大家送波福利,免费领取各行业的龙头股详细信息,涵盖医疗、军工、新能源能热门产业,随时可能被删:【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是什么导致了股票的涨跌?
1、政策
都说行业或产业需要配合国家政策,比如说新能源,现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针对相关企业、产业都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比如补贴、减税等。
这就招来大量的市场资金,对于相关行业板块或者上市公司,都会不断的寻找它们,这些都会影响股票的涨跌。
2、基本面
从长期的角度看,市场的走势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场整体就向好,比如说疫情后我国经济回暖,企业盈利增加,这样一来股市也变得景气。
3、行业景气度
这个很重要,不言而喻,股票的涨跌不会脱离行业走势,这类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是行业景气度好,比如上面说到的新能源。
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到最新资讯,我特地掏出了压箱底的宝贝--股市播报,能及时掌握企业信息、趋势拐点等,点击链接就能免费获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二、股票涨了就一定要买吗?
大部分的新手刚了解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涨势大好,便毫不犹豫投资几万块,入手之后一直跌,被死死地套住了。其实股票的涨跌可以人为地在短期内进行操作,只要有人持有足够多的筹码,一般来说占据市场流通盘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价。学姐建议股票新手,把长期持有龙头股进行价值投资作为首要目标,避免在短线投资中赔了本。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⑦ 日本股票的最高点是多少点呢

日本股市曾在1989年12月29日(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达到历史最高的38597点。近期(2000年后)最高点是2007年2月26日的18300.39点。2008年10月28日到25年来最低的6994.9点。2009年6月26日收于9877.39点。
查询国际股指走势可以从同花顺软件的菜单栏—报价—全球指数报价看。也可以上google财经http://www.google.cn/finance?hl=zh-CN&tab=we

⑧ 保险股票是根据什么涨的

涨跌主要受市场需求,经济背景大环境自己相关政策影响有关。一方面,保险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面临了全方位的改革,行业代理人出现了急据的下降。这使得整个行业的产能下降。此外,中长期利率的下行又使得保险在资产端的收益持续下降。一个就是口罩的反复,很多保险品种是需要代理人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洽谈的,如果形势短期加重,代理人与客户很难面对面沟通,市场担心保险公司的负债端会再次受影响;另一个就是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卜燃埋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段氏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整个金融板块产生了一些压制,保险板块也未型蚂能独善其身。最后,人口老龄化加剧风险,参考上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历史路径,如果人口老龄化未来进一步加速到它们那样的水平,人口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导致缴费的人群降低,赔付的老年人人数增加,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就会显现,到时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还有经济增长降速,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对于保险深度和密度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行业发展。

阅读全文

与日本的保险股票涨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长城科技股票行情查询 浏览:664
买股票的财务数据 浏览:130
股票账户出现非本人交易 浏览:75
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影响因素 浏览:951
当天卖出的股票资金可以买入其他股票吗 浏览:171
如何开盘涨停板股票 浏览:161
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股票 浏览:153
中美贸易争端影响较大的股票 浏览:990
股票中资金主力对倒 浏览:114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49
消费周期动态组合etf的股票成交量 浏览:449
谷歌公司股票历史数据 浏览:454
银行能股票开户 浏览:373
那个股票app能看小国的股票 浏览:859
学股票投资有哪些App 浏览:346
美国苹果股票上市时间 浏览:796
历年美国股票指数数据 浏览:657
日韩疫情会影响中国哪些股票 浏览:121
康普顿科技股票三季度 浏览:355
小米业绩大涨的股票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