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当股神“割肉”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股市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最为典型的就是的被誉为“股神”巴菲特的基金产品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通过目前其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亏损了497.46亿美元,这相当于亏损了3500亿左右人民币,在这之前巴菲特的在各种公共场合或者股东大会上称看好航空股,并且的自己旗下的产品大量买入的航空股。
而本次的疫情下对航空股的冲击最大,美股蓝筹的航空股,比如达美航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造成了巴菲特的旗下公司出现巨大的亏损,甚至在4月份初巴菲特出现割肉航空股的情况,这是市场开始大量关于“股神”割肉航空股的原因,还有各种讨论巴菲特的策略问题,特别当股神巴菲特出现割肉的情况,大家是怎么想,肯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具体那些他们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和看法,主要从几个方面讲解。
‘贰’ 牛市才关注股市的人,最好还是别炒股了
上半年最后一天,上证指数收2984点,但仅过了9天,上证指数就攀爬了将近500点,来到最高3456的位置,涨了15.8%。
这里面,“牛市启动机”证券板块在7月2、3、6日从778点狂飙到988点,三个交易日涨幅高达26%。
市场如此疯狂的涨幅,自然引歼慎发一阵阵“牛来了”的呼喊声。那些在2600点哭着喊着这辈子再也不炒股的人,又挥舞着钞票冲了进来,准备在牛市里大捞一票。
此外,那些此生一股都没买过的小白,也不想错过这场赚快钱的盛宴。投一万块,什么都不用干,十天就可以赚一两千。这样躺着赚钱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成交量说明了一切,上周五个交易日,A股的成交量连续5日突破了1.5万亿,周五当日成交金额达到1.62万亿,这种单日成交量,已经接近15年牛市的时的水平了。
所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再按照自媒体嘲弄韭菜的狂欢惯例,你必然会觉得,我写这文章是来劝退的?
毕竟股市七亏二平一赚,大部分想冲进来赚快钱的人,最后只会沦为韭菜,所以,靠炒股实现财务自由只是一个骗局,努力挣钱才是王道?
妖魔化股市,其实跟神话股市一样可恶,一样走向了极端,只不过符合大众痛恨股市的政治正确而已。
当过韭菜的需要发泄,没当过韭菜又不敢入市的需要优越感,剩下的那10%赚钱的人,在这些自媒体文章面前完全没话语权,自然只能听任股市被疯狂妖魔化了。
但事实上,股市是真的可以稳定赚钱的。在我看来,无论你想不想财务自由,都必须将证券投资当作一种基本的理财技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他的名着《股市长线法宝》里有统计过,自1802年-2012年的210年时间里,一个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资组合的年平均真实收益率为6.6%,相比之下,债券(3.6%)、短期国债(2.7%)、黄金(0.7%)、美元(-1.4%),均远不如股票。
也就是说,在1802年买入1美元的股票,在2012年就会变为704997元。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可是美股啊,道琼斯指数从1906年的100点,涨到现在26000点,114年翻了260倍,而a股的上证指数十年了还一直徘徊在3000点,咱们的股市,能跟人家的股市比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但是,上证指数本身就是失真的,里面包含了st股及b股,价值有限,拖了后腿。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 历史 年涨幅8%,中证500则为9.2%,15年翻了6.7倍,看起来,是不是正常多了?
股市本身是经济的晴雨表,因此从长期来讲,注定是稳步上涨的。 巴菲特说,股票实际上就是企业发行的,年收益率达到12%的债券。
约翰·伯格也在他的《共同基金常识》里提到,股市的回报率≈初始股息率+盈利增长率+市盈率变化率。这就是股市长期增长扰告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逻辑。
所以,普通人要不要炒股?绝对要。不炒股,你就失去了躺着让财富增值保值的绝佳机会。
按照72法则,缓改明年收益率达到12%,每6年就可以实现资产翻倍,即6年2倍,12年4倍,18年8倍,24年16倍,30年32倍……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28岁的时候投入10万元,年收益率12%,58岁的时候,这笔钱就会变成320万。而如果是存放定期的话,则大概是30年才能翻倍,即30年后,10万不过是变成20万。
这时候,你可能又要问,既然股市的钱这么好赚,为什么还会七亏二平一赚,身边个个炒股炒到血本无归。
巴菲特一早就看透了真相:因为没有人想要慢慢变富。
6月初,股市还未大涨,我今年的收益率大概是8个点。15年借信用贷炒股血本无归的同学听了之后,不屑地说:“8个点?这么少?我一天就要涨停10个点。”
30年实现32倍?我一个月就要。
所以,如果你长期投资股市,就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规律:熊市的时候,股市无人问津,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圈钱割韭菜的 游戏 。牛市一来了,那些连户怎么开都不知道的人便纷纷冲了进来。
几年后,你问他们15年是多少点入市的,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是四千多点,而不是两千多点。
并且,这里面还有不少人是去借信用贷、搞融资融券,最后血本无归,欠下一身债。
毕竟,他们并不想分享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盈利收益率增长的红利,只是把股市当作赌场,希望短期内从中大捞一笔,一夜暴富。
问题是,股市长期的收益率有规律可循,短期却是无规律地剧烈波动的。
中证500年回报率约9.2%,但是,该指数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一年时间几乎翻了三倍,此后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腰斩。
股票的短期波动,受资金、消息、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人能够收集到市场所有的信息,又精准评估这些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并且,这些信息会严重影响市场情绪,导致股价剧烈波动。而情绪这种东西,更是无法精准量化的。牛顿炒股失败后就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规律,却算不出人性的疯狂。”
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大师也都会告诉你,价格在短期内都是无法预测的,他们在长期的投资生涯里,都遭遇过滑铁卢。巴菲特在3月份抄底达美航空,亏损近50%。
事实上,如果股价的短期波动真的可以精准预测,绝对会有人在底部将全部身家押进去,然后精准逃底,实现一夜暴富。
但是,国外的投资大师的年华收益率,很多都在20%-30%期间,巴菲特投资生涯50多年,年回报率超过50%的屈指可数。
他们都知道,股价短期剧烈波动,长期却一定会发生价值回归。
对此,有一个很精妙的比喻。
股市就像牵着绳子遛狗,狗有时跑到前面,有时又在后面,但终会回到人的身边。短期就是狗,长期就是人。
我们还可以用抛硬币来想象这个问题。抛一万次,正反面的概率绝对接近于1:1,但如果只抛10次,完全有可能全部都是正面,或者全部反面。
选择正确的标的,长期持有,就相当于抛硬币一万次;企图在牛市来临时大捞一笔,就像希望只抛一次硬币,却赌中正面一般。
如果你把股市当作赌场,股市也会回报你以赌场的获胜概率。
我周围有一些人买六合彩、四四彩一夜暴富到买房买车的,但是,最后他们不仅把赌赢的钱全亏了,还欠下了跟原先赌赢的钱那么多的赌债。
道理很简单。人是无法赚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钱的,如果赚到了,那就是运气,而你的运气不会一直好,靠运气赚的钱,最后也会全部亏回去。
你大概也见过,15年四千多点进去,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但从5100点断崖式下跌后,这些人就欠下了巨额的债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然会有追涨杀跌的赌徒行为。
为什么15年有很多人4000多点入市?不就是追涨杀跌吗?
问题是,4000多点不是2000多点涨起来的吗?为什么2000多点的时候,你不去收集便宜筹码,反而要到涨快完时才去跟风呢?
因为2000多点的时候,他们担心市场会继续往下跌,所以割肉离场。
就像3月份疫情大爆发,上证指数从3070一路跌到2600点的时候,办公室很多同事都在说,要等2500点,甚至2000点再入场。还有一位网友在评论区里评论,这次下跌可以媲美15年的股灾。
涨的时候贪婪,跌的时候恐惧,所以才总是追涨杀跌。
但是,你总是在苹果一斤十块的时候买入,一斤五块的时候卖出,不亏钱才怪呢。
事实上,股市并不是只有牛市才可以赚钱。中证医疗在今年1-6月份涨幅已经达到55%,消费、白酒同样表现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格雷厄姆说,股票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既然如此,那些真正“重”的公司,哪怕是在震荡市甚至熊市,都会逆势上涨。
所以,你可以炒股,也必须炒股,但炒股之前,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然后像学游泳一样,在下水体验的过程中增长技术。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只在牛市才入局的市场里,只要拥有常识,就已经战胜了大多数人。
彼得林奇说过,不做投资的研究,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不少投资者选购股票的认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费购物,如果把购物时货比三家的认真用于选股,会节省更多的钱。
牛市才冲进去的人,有几个认真看了牌面,又有几个像日常购物一样认真地选股了?
‘叁’ 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
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
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2021年三大航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量大约恢复至疫情前的67%,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
3月30日晚间,三大航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收2433亿元,且各自营收同比2020年均有所增长,增幅在7%-15%之间;共录得亏损额410亿元,相比2020年多亏损近39亿元。
其中,国航(601111.SH)亏损依然最为惨重,净亏损额166.42亿元,且净亏损增加最多,相比2020年增长22.33亿元;南航(600029.SH)亏损额相对较少,为121.03亿元;东航(600115.SH)净亏损122.14亿元,相比2020年增加3.79亿元,亏损增幅最小。
机票价格回升,拉高客运收入
根据三家航空公司披露的客座率数据,国航2021年客座率为68.63%,东航和南航客座率分别为67.71%和71.25%,与2020年相比均有所下滑,反映出三大航过去一年产能利用率并不乐观。
不过,航空公司客运收益不仅要看客座率,更要考虑运价水平的起伏波动。
客公里收益是航空公司一定时期内客运收入与旅客周转量之比,表示航空公司运输每名旅客每公里带来的收入,是判断机票价格高低的重要指标。
国航财报披露,2021年每客公里收益0.5574元,相比2020年的0.5074元增长9.85%,虽然单位数值变化看起来微小,但反映到机票价格及客运收益上却有显着拉动作用。
2021年,国航实现客运收入583.17亿元,同比增加25.90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12.91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13.52亿元,但是因收益水平上升,却增加客运收入52.33亿元。
反映到现金流上,2021年,国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28.88亿元,而2020年仅为14.08亿元,同比暴增815.21%,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以及退票量下降的影响。
东航客运公里收益由2021年的0.492元上涨至0.531元,涨幅为7.93%;南航客公里收益平均为0.49元,2020年为0.46元,同比增加6.52%。
从客运总收益来看,报告期内,东航客运收入为541.05亿元,同比增长10.13%,占公司航空运输收入的83.84%;南航客运收入为75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58亿元,同比增加6.89%,占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6.52%。
南航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0.49亿元增加47.76%,主要是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所致。
挖掘高端旅客价值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三大航客运收益提升的背后,还离不开各家航空公司对高端旅客价值的持续挖掘。
国航年报中称,截至报告期末,常旅客贡献收入占公司客运收入的56.8%,贡献收入比重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国航APP注册用户突破1420万人,且平稳快速增长,2021年新开发大客户407家,有效大客户数量达到3861家。
此外,国航凤凰知音会员已超过7206.56 万人,为在疫情常态化下稳定高端会员队伍,适时推出分阶段的适应性保级方案。
东航2021年通过加密高收益航线、优化低收益航线稳定收益水平;强化销售激励机制,国内市场两舱旅客人数和收入分别同比上升19.2%和30.1%。
此外,充分利用国内航线客票运价改革政策,全年上调158条航线的经济舱公布运价;积极扩展与境内外航司合作,新增与川航、吉祥、厦航等航司超过1100个代号共享合作航班,加强与法荷航、达美航空等境外航司合作互售,促进收益提升。
南航未披露会员数量或者两舱收益情况,但是年报中提到,本集团紧盯疫情变化,全力提升经营效益,坚持积极灵活的经营策略,突出“两匹配两加强”,即运力与市场匹配,运量与运价匹配,加强收益管理,加强客户基础。
员工薪酬逐渐恢复,飞机引进数量增加
三大航营收回升的同时持续亏损,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
航油成本向来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项,三大航去年三季报就曾指出,由于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同时航空运输量增加、用油量增加,导致成本负担陡增。
国航此次发布的年报显示,受航油价格及用油量上涨的综合影响,国航2021年航空油料成本207.03亿元,同比增加58.86亿元,比2020年航油成本多出近40%。
东航2021年飞机燃油成本为205.93亿元,同比增长48.79%,主要是由于平均油价同比增长34.38%,增加航油成本54.17亿元;加油量同比增长13.84%,增加航油成本19.16亿元。同时,东航通过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减少航油成本5.80亿元。
南航2021年航油成本同比增长幅度也接近40%,为255.05亿元,航油成本支出相比2020年多出67.08亿元。
航油成本之外,员工薪酬也是占比较高的成本构成项目,2020年不少航司员工到手薪酬大打折扣,进入2021年,随着航空运输量增加、工作时长向正常年份靠拢,航空公司员工薪酬水平也在逐步回归正常。
国航财报中提到,本期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加19.14亿元,为189.67亿元,上涨比例11.22%,主要受生产运行投入增加以及上年社保减半征收政策调整的影响。
东航职工薪酬支出相比2020年增长2.83%,薪酬支出金额为168.78亿元;南航2021年职工薪酬费用202.67亿元,同比2020年增加9.21%。
此外,作为航空公司重要的生产资料,每年航空公司都会引进一定数量的新飞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不少公司放缓飞机引进速度,进入2021年,该情况明显缓解。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国航2020年引进飞机只有14架,2021年增加至43架,这一引进数量已与疫情前的2019年基本持平。与此同时,由于机队规模扩大,国航2021年折旧金额也同比增加7.48亿元。
2021年,东航围绕新型主力机型共引进飞机合计33架,退出飞机6架,该引进数量与2019年的44架相差不远,而2020年东航围绕主力机型引进飞机数量仅为13架,退出飞机11架。
东航提及飞行事故影响、南航证实A380退役计划
三大航在年报中还披露了2022年至今公司备受关注的事项。
3月21日,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失事,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全部不幸遇难,即“3·21” 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
东航在年报中回应了此事故对集团业绩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表明,“3·21”飞行事故发生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工作。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集团将密切跟进调查的后续进展,评估其对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南航则在年报中侧面证实了机队中A380退役的计划。2月中旬,界面新闻报道提到,据知情人士透露,南航5架A380中的两架,即注册号为B-6136和B-6137的A380于今年2月24日退出,剩余的三架,即注册号分别为B-6138/6139/6140的.三架A380,将在2022年内陆续退出。
南航年报中“本集团飞机交付和退出计划“部分提到,截至2021年末,南航拥有A380系列飞机5架,2022年计划退出5架,到2022年末该系列飞机数量为0。
受疫情重创航空业持续低迷,2021年三大航整体亏损幅度扩大。
3月30日晚三大航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其中,中国国航(601111.SH)亏损166.42亿元、南方航空(600029.SH)亏损121.03亿元、中国东航(600115.SH)亏损122.14亿元。
三大航2021年合计亏损409.59亿元,而2020年合计亏损金额为371亿元,呈现出营业收入增长,但亏损幅度加大的趋势。
客运量、货运量均回暖,但亏损增加
2021年三大航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中国东航营收增长幅度最高,为14.48%;中国国航营收增长幅度最低,为7.23%。从营收来看,南方航空营收仍远超另外两家航空公司。
从经营层面来看,航空业全年呈现出旅客运输量恢复缓慢、货运需求增长强劲的态势。
2021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5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2020年提高7.3%、5.5%、8.2%,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66.3%、66.8%、97.2%。
也就是说,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量大约恢复至疫情前的67%,而货运量接近完全恢复。受疫情影响,货运需求尤其是国际货运需求旺盛,三家航空公司均有在“客改货”方面做出努力。
年报显示,2021年南方航空货运收入为198.98亿元,为三大航之首;中国东航货收入增幅为69.74%,为三大航最高。
尽管“客改货”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航空公司的业绩,但对整体营收贡献终究有限。报告期内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货运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5%、20%、13%。至于未来航空业能否扭亏,仍要关注出行需求对客运量的影响。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认为,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下调为谨慎乐观,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同比增长16%,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3成。
国际航协也称,预计全球航空业2022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形势依然严峻,但鉴于旅客的积极出行意愿,行业有望持续复苏。
航油涨价、汇率变动令三大航运营成本增加
航油成本、汇率变动两大因素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南方航空在今年年报中表示,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变,若报告期内平均燃油价格每上升或下降10%,将导致营运成本上升或下降25.51亿元。2021年全年油价持续上涨,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大幅增加。
南方航空大部分航油消耗须以中国现货巿场价格在国内购买,因此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变动可反映出航油成本的变动。iFind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震荡上行。
图:2018年至今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变动 图源:iFind
落到对航空公司的影响,2021年三大航的航油成本上涨均在40%左右。南方航空期内航油成本为255.05亿元,同比增加35.69%;中国国航期内航油成本为207.04亿元,同比增长39.73%;中国东航期内航油成本为205.93亿元,同比增长48.79%。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至今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仍在上涨,近期已达2018年12月以来的新高。若航油成本持续上涨,今年航空公司成本或将进一步增加。
汇率方面,2021年汇率波动仍为三大航产生正收益,但金额较2020年大幅下降。
航空公司对汇率变动十分敏感。航空公司拥有大量外币金融负债和外币金融资产,在汇率波动情况下,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同时汇率波动还将影响公司飞机、航材、航油等源于境外的采购成本及境外机场起降费等成本的变动。
2021年,中国国航汇兑收益为12.35亿元,同比减少23.68亿元;南方航空汇兑收益为15.75亿元,同比减少19.10亿元;中国东航汇兑收益为16.19亿元,同比减少8.75亿元。
两家航空公司盈利,但主业依旧亏损
在民航持续低迷的2021年,有两家航空公司实现扭亏,分别是廉价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601021.SH),以及刚刚完成重整的*ST海航(600221.SH)。
春秋航空靠财政补贴实现盈利,其主业仍在亏损。其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最高5200万元,同比扭亏;但扣非净利润为-1.3亿元至-7000万元,续亏。公司也表示,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收到财政补贴等。
*ST海航则是靠重整实现盈利,主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其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最高62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为-88亿元至-105亿元。公司直言,业绩扭亏主要是重整所致,影响金额为160亿元-176亿元。
其余的航空公司,华夏航空(002928.SZ)预计最高亏损1.05亿元,吉祥航空(603885.SH)预计最高亏损4.2亿元。
航空业的不景气同样带崩了机场板块。2021年,上海机场(600009.SH)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4亿元,亏损幅度增大;白云机场(600004.SH)预计亏损4.65亿元-3.81亿元,亏损幅度同样增大;深圳机场(000089.SZ)预计亏损2550万元-5080万元,由盈转亏。
过去一年,国内主要航司仍未走出巨额亏损的阴影,疫情对民航业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
3月30日晚间,国有三大航司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相继披露年报。2021年,三大航司均出现百亿规模亏损,且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整体来看,三大航合计亏损金额达409.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东航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3月21日,公司下属东航云南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失事。飞机失事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工作。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公司将密切跟进调查的后续进展,评估其对本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东航云南实现营业收入65.95亿元,同比增长9.04%,亏损10.2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61亿元;旅客运输周转量为12382.58百万客公里,同比增长3.66%,承运旅客98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22%。截至2021年末,东航云南共运营B787-9和B737系列机型飞机合计82架。
三大航去年合计亏逾400亿
三大航的年报显示,中国国航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45.32亿元,同比增长7.23%;净亏损166.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4.1亿元。实现客运收入583.17亿元,同比增加25.90亿元。
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12.91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13.52亿元,因收益水平上升而增加收入52.33亿元。主要经营指标显示,公司2021年每客公里收益由2020年的0.5074元上升至2021年的0.5574元,同比增加9.85个百分点。
南方航空去年业绩亦再度下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44亿元,同比增长9.81%;净亏损121.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42亿元。
同样受疫情、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东航2021年净亏损达122.14亿元,同比增亏3.8亿元。从盈利水平看,中国国航在三大航中排名垫底,并再度刷新公司历史上的最差业绩。由于中国国航在我国航司中的国际航线占比最高,其所受冲击也更为直接。
此外,中国国航持股的山航B也于3月30日晚间发布年报,2021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8.14亿元。尽管该数字较2020年的亏损额(23.82亿元)有所减少,但连续两年的亏损已使山航陷入资不抵债。截至2021年末,山航B净资产为-9.18亿元。
同日,山航B还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复牌公告。该股将自3月31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4月1日起复牌,并自当日开市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 由“山航B”变更为“*ST山航B”
总体而言,2021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第二年,国内民航业仍面对境内疫情局部聚集和多点散发、境外疫情蔓延扩散的严峻复杂形势。其中,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头部航司的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叠加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航司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难度。
从头部航司近期发布的2月经营数据来看,国内民航业2月供需同比改善,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在旅客运输量、客运运力投入、客座率、旅客周转量等主要指标上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增长。
中国东航在年报中表示,经营数据的改善也使业内期待航空板块困境反转的机会,不过,由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航空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短期疫情反复会对服务消费乃至国内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市场或呈现“慢复苏”的态势。
此外,根据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业2022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形势依然严峻,但鉴于旅客的积极出行意愿,行业有望持续复苏。
东航飞行事故遇难者家属目前已获赔1485万元
“3.21”东航MU5735航空飞行器事故后,中国银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指导。事发次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行业主动排查承保客户信息,充分尊重家属意愿,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同时严禁借机炒作。
该事故的保险理赔工作已迎来进展。银保监会于3月30日公告,3月22日,银保监会指导飞机机身主要承保公司人保财险做好预付赔款相关工作。3月23日,人保财险先行向东方航空公司预付保险赔款5000万元。目前,相关保险公司都已做好赔付准备工作,在合同责任范围内,应赔尽赔快赔。
截至3月29日,财产保险方面,承保飞机机身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合计向东方航空公司预付保险赔款1.16亿元。人身保险方面,相关保险公司根据客户报案情况,积极开展保险理赔工作,目前已有11家公司向遇难人员家属支付14笔赔款,金额合计1485万元。
据披露,下一步,银保监会作为“3.21”东航MU5735航空飞行器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善后处置工作组成员,将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保险行业进一步细化理赔方案,优化理赔流程、把握关键环节、注重方式方法,妥善做好后续保险理赔服务工作。
‘肆’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
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苹果跌3.93%,微软跌2.91%,亚马逊跌2.56%,奈飞跌2.31%,脸书跌1.98%,谷歌跌1.36%。
银行股集体上涨,富国银行涨2.66%,美国银行涨2.39%,高盛涨1.86%,摩根大通涨1.56%,花旗涨1.33%,摩根士丹利涨0.83%。
航空股全线走低,联合航空跌3.49%,美国航空跌2.77%,波音跌2.35%,达美航空跌2.21%,西南航空跌1.45%。
拓展资料:
一、美股三大指数分别是指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道琼工业指数:可以将其作为总体市场成绩的指标来参考投资。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美国科技市场和整体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
标准普尔500指数:能更好地反映美股市场的变化和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
1. 纳斯达克指数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主要由美国的数百家发展最快的先进技术、电信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英特尔、美国在线、雅虎这些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为美国“新经济”的代名词。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是代表各工业门类的市场价值变化的晴雨表。因此,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更具有综合性。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包括5000多家公司,超过其他任何单一证券市场。因为它有如此广泛的基础,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指数之一。
2.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英文简写为S&P 500 Index,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覆盖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国主要交易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与道.琼斯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风险更为分散,能够反映更广泛的市场变化。
3. 道琼斯工业指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是由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公司创建者查尔斯·道创造的几种股票市场指数之一。这个指数作为测量美国股票市场上工业构成的发展,是最悠久的美国市场指数之一。 时至今日,平均指数包括美国30间最大、最知名的上市公司。虽然名称中提及“工业”这两个字,但实际其对历史上的意义可能比对实际上还来得多些——因为今日的30间构成企业里,大部分都已与重工业不再有关。由于补偿股票分割和其它的调整的效果,它当前只是加权平均数,并不代表成分股价值的平均数。
‘伍’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着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3月A股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703笔减持,485笔增持,减持与增持的比例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兴业银行25日晚间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77.9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着,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10474.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陆’ 巴菲特身家暴涨超500亿元,他究竟投资了哪些产业
巴菲特身家暴涨超500亿元,他究竟投资了哪些产业?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这4只个股巴菲特分外看中!巴菲特的身家有九成多是来源于伯克希尔,但他本人此外持有少许别的企业的股权,包含富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房托SRG及IBM。
‘柒’ 使用思维导图分析巴菲特买入台积电股票的原因苹果
新闻原文:11月1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其持有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约6010万股ADS,超过41亿美元,这是巴菲特对科技行业一次罕见地大举进军。
巴菲特给大家的印象是价值投资,对于科技股,大家一般都是嗤之以鼻的,认为巴菲特错过了特斯拉,高科技股只有苹果支撑门面。那么这一次巴菲特为何买入高科技的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龙头护城河优势
台积电的护城河是它在半导体代工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占到了全球的59.5%的市场份额,被他甩在身后的还有英特尔、三星、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财务指标来看,台积电的营业利润率都在40%以上,比同行业半导体代工1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很多。
台积电还有其高科技制造的护城河属性。台积电在领先世界的先进制程,有高通、英伟达等大客户加持,未来几年5nm市占率在90%左右,3nm则介于80%-90%,打遍业内无敌手。
和我国的半导体制造龙头中芯国际相比,工艺水平方面,台积电目前是已经量产4nm,预计2022年年底会进入3nm的量产。而中芯国际目前能够量产的是14nm。从14nm到4nm中间还隔了10nm、7nm、5nm三代工艺。
而体现在工艺方面的,台积电主要靠先进工艺赚钱,55nm及以上工艺贡献的份额只占18%,而5nm贡献19%、7nm贡献31%、16nm贡献14%,这里就合计占了64%了。另外28nm贡献11%、40/45nm贡献7%。
而中芯国际主要靠成熟工艺,55nm及以上工艺贡献的,占比达到70%,然后FinFET/28nm贡献15%、40/55nm贡献15%。所以我国的半导体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半导体周期下行结束
这张图是半导体市场规模,可以看到高高低低,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中比较小的起伏都是因为库存周期导致的,也就是在半导体上行周期中加大产能,但是在产能释放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周期下行的情况,因此出现库存积压被迫降价。但是比较巨大的下行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比如2008年。
半导体产生周期性的原因是供需错配,也就是当半导体需求增加的时候,这些芯片厂商一般会下单给台积电去制造,那么台积电制造需要一个时间的间隔。这段时间之后,很可能芯片的市场就降温了,从而产能就过剩了,多出的芯片卖不出去,只能降价,从而进入下行周期。上行周期是一样的,也就是大家都缩减产能,然后芯片慢慢的供给缩减,价格开始上升,然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周期。
现在半导体不仅处在库存周期的下行,而且还遇到了美国继续加息导致的经济衰退。那么半导体周期何时重新上行呢?
据SIA数据和中信证券的研究,2022Q2,全球半导体库存天数约为108天左右。从半导体行业库存水平来看,大概率已经在今年的Q3见顶开始回落,因此股价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产能去化后会见底回升。不过我查询了半导体的库存天数,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规律,所以半导体的周期是挺难把握的。
另外,美股半导体的业绩依然是处于下行周期,美股的主要半导体企业的业绩一致预期,开始进入下调区间。
尽管现在半导体的企业的估值和2018年底下行周期的底部水平比较相似,但这些更多的是因为2020年之后,美联储QE带来的放水式的业绩提升,那么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回收流动性,这些因为放水多出来的业绩会被回收回去,所以这个估值是有一定水分的。
并且本次半导体的下行遇到了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激进加息。苹果砍单潮影响的就是消费电子所使用的半导体,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就是经济衰退的体现,也会负面影响半导体销量。
利率和2008年引发次贷的利率相近,所以本次半导体受到了需求端的扰动,那么股价能否快速的上行依然是比较不确定的。
因此,中信证券的研究指出,尽管可能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半导体走出反弹,但是本轮的反弹的幅度一定是因为需求萎缩而较小的。
总结:半导体周期接近底部,但仍需确认。不过目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虽然我还是比较谨慎,但是再过半年半导体大概率能够触底。
和苹果、科技发展的联系
台积电是苹果最大供应商之一,可以说,iPhone的普及带来了半导体销售的放量。苹果公司2007年发布iphone,从此智能手机取代诺基亚的板砖手机,带动了半导体的销量,从而使半导体的主要客户从个人电脑转向智能手机。因此,09到18年,半导体企业的业绩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三倍。
相对于被担忧用户见顶的互联网公司,半导体可以说是数字化科技之母。从曾经的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到现在的新能源车,无一例外的需要使用半导体作为原料。例如新能源车需要的功率半导体。所以,随着科技的进步,半导体的业绩大概率能够稳健增长。
另外,半导体还被用于高性能计算,例如英伟达的显卡大多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因此,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半导体带来的数字化。
晶圆厂扩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准备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建设晶圆代工厂,这将会为未来的芯片供给提供放量,从而能够带动业绩的提升。
这些产能释放后,结合届时经济很有可能已经反转,将会为芯片半导体带来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这有助于带动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增长。
根据机构的预测,这些晶圆厂的扩产将会在未来为台积电带来年复合19%的增长率。
估值
台积电市盈率是13.15倍,目前处于较为低估的位置。同时,台积电的股息率也达到了惊人的2.61%,这对于一家成长股来说非常的不容易。
总结
台积电拥有半导体代工的龙头护城河优势,同时半导体的周期下行有望结束,重回上行,同时也是巴菲特最大的苹果的最大供应商之一,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台积电本身也积极的扩产,有望受益于未来的需求爆发,估值也处在低位,所以巴菲特可能因为这些原因去选择建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