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TCL股东误操作卖出500万股又买回一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一些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一些股份是非常值钱的,然而股份当中也是大有学问的,在股份这一方面,买出和卖出是要讲究时机以及一些价格的。因为股市的发展总是飘忽不定的,所以说一些老手,他们很可能也会在一些方面吃亏,也很可能会造成自己的一些判断不准,所以导致自己的一些股票卖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些经济效益。然而在热点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TLC的股东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性的操作,把自己的股票卖出了五百万股。然后在卖出之后却又自己买回。网友们对于这一件事情也是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都非常关注这一件事情的一些后续。以下所述就是我对这一件事情的看法。
B. 阿里巴巴减持到底是乌龙还是确有其事
7月17日,多家媒体报道阿里巴巴7月14日以平均每股22.6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1.54亿股阿里健康股份,一度沸沸扬扬。 但是又不知道事情的真假,网友们都纷纷猜测阿里巴巴是否遇到了经济难题。一时市场都很纳闷:到底有没有减持?难道港交所闹乌龙 ?面对这个问题,阿里巴巴也给出了回答。7月18日,阿里健康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有关阿里巴巴7月14日减持阿里健康1.54亿股股份等信息为谣言 。
C. 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解决办法
积极研究完善相关风险的前端防控制度
此次事件中,市场对于交易所为何没有对券商自营席位交易数量、金额进行前端控制也颇有疑问。对此,上交所表示,从境外经验看,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对证券交易进行前端控制。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实行一级证券账户体系,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掌握投资者的证券数据,故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在卖出证券上增加了前端控制机制。同时,根据现行证券法的规定,投资者的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因此证券买入的前端控制,由掌握投资者资金信息的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负责。此外,登记结算公司建立了最低结算备付金制度,要求证券公司缴存结算备付金,并在交易结束后的次日缴足结算资金,以完成交易的交收。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证券公司的自营交易是“超额买入”或“信用交易”。
虽然交易所市场监察系统具有相关交易预警指标,能及时发现异常交易,但毕竟是在交易达成后,只能进入事后处置环节,无法进行有效预防。为此,上交所将在监管机构统筹组织下,积极研究完善相关风险的前端防控制度和措施。
进一步研究论证熔断机制和“T+0”机制
此次事件发生后,证券交易的熔断机制和“T+0”制度再次成为市场呼吁的热点问题,对此,上交所发言人指出,证券交易的熔断机制,是指当股市大盘或个股波动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时,触发交易中断或暂停的机制。事件发生时,部分欧美市场采用了这一机制。中国证券交易没有建立熔断机制,但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
在谈及此次事件中的跨市场监管真空和人为设置的不平等套利机制问题如何解决时,上交所表示,跨市场监管并不处于“真空”状态,此次事件中,上交所在11时10分便与中金所联系,启动了跨市场监管。通过此次事件,交易所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抓紧研究论证股票“T+0”交易制度。
对交易所的运营与监管也做了一些思考
对于市场比较关心的光大证券是否借ETF卖股票的问题,上交所发言人表示,通过对光大相关证券账户进行的重点监控,截至2013年8月23日收盘,相关账户未有减持行为。发言人进一步表示,通过该事件,上交所结合市场的意见和建议,对交易所的运营与监管也做了一些思考,加深了相关认识:第一,交易所的市场运营以法律、规则为导向。第二,交易所的市场秩序以市场各方归位尽责为基础。第三,交易所的市场监管以强化事后追责为保障。第四,交易所的市场发展以效率与安全的平衡为目标。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线监管,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规则,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市场安全有效规范运行。
D. 信披违规致股票增持行为无效真假
本文由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律师张明君原创。
近日,一则宝能系持股万科被判行为无效的新闻引发媒体和网友的大量转载,面对万宝之争止戈的消息,不少人“热切”地留言发表自己对这场战役结果的见解,一时间老话题重登舞台又火了一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股东权利的限制,我国《证券法》第213条规定,收购人未按照本法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在改正前不得就收购股票行使表决权。理论和实务中,“收购人”含义的认定颇受争议。“收购人”是否必须带有收购目的?还是仅从客观上持股比例超过5%就可认定为“收购人”?
类似的司法案例有*ST新梅原股东诉开南系的举牌信披违规,要求判令开南系不享有股东权利,被上海一中院驳回。
综上,宝能在二级市场的增持行为是完全有效的,涉及到的信披违规,则可能会引发相关行政处罚。有关宝能股东权利的限制,先前“*ST新梅”案生效判决的压力,对于万科诉求的实现是个障碍。
张明君律师,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为多家大型企业、金融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影视公司及艺人提供法律服务。
E. 中国茶叶股票代码
常见的中国茶叶股票代码:
1. 青岛海尔(600690):该公司是一家集茶业、农业、电器答晌态、房地产等多元化产业的大型企业,旗下有雄安集团、秦岭乌龙茶等知名品牌。
2. 中国国际茶文化(834131):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茶叶文化传播的企业,主要经营茶文化产品、茶文化体验、茶文化旅游等业务。
3. 苏州固锝(002079):该公司旗下有茶叶产业链板块,主要从事茶叶加工、销谨哗售等业清源务。
F. 原董事长“职务侵占犯罪”系乌龙,皖通科技迎来“85后”神秘股东
9月10日,沪深两市双双下挫,皖通 科技 (002331.SZ)的表现却是逆势涨停,而这背后或许与短期内围绕皖通 科技 的诸多变数有关。
半年报之后,皖通 科技 又生变数。
首先是皖通 科技 原董事长刑事立案最新进展出炉,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出具了《撤销案件决定书》,内容显示公司原董事长周发展涉嫌职务侵占一案,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认为因犯罪嫌疑人周发展无职务侵占犯罪事实,不应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之规定,决定撤销此案。
此立案撤销之后,周发展方面还有什么进一步的动作?南方银谷副总经理周璇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新的想法,而且最新的股东大会南方银谷方面也没有提名。周璇提及的最新的股东大会即是将在9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有6项,其中还涉及选举陈翔炜为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资料显示,周发展控制着南方银谷,南方银谷又持有皖通 科技 18.48%的股份,系第一大股东。2019年4月8日,经皖通 科技 第四届董事会2019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曾选举周发展为公司董事长。2020年3月4日,经皖通 科技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罢免周发展公司董事长职务;2020年6月23日,经公司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又罢免周发展公司非独立董事职务。至此,周发展未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当时提出罢免董事长职务的是董事李臻、王辉、周艳等三名董事联名,提出罢免董事职务的是股东梁山、王亚东联合发声。
说起来,皖通 科技 的董事长之位还有一番波折,在罢免周发展之后,皖通 科技 曾选举了廖凯任董事长,周发展当时投出过反对票;之后廖凯辞职,李臻当上董事长,61天变出三任董事长,皖通 科技 上演了“帽子戏法”。
而在李臻当任董事长时,周发展曾明确发声:“李臻在担任副董事长两个月内(1)涉嫌收买行贿二级公司会计人员;(2)刚当上副董事长,就筹划贱卖上市公司资产。这样的职业操守一旦当选董事长,将会把皖通 科技 带入深渊。对公司经营及中小投资者将是巨大的伤害”,相应的,周发展还搬出了自己的证据。另外周发展还认为“李臻完全没有管理大型企业经验,能力极度不匹配。能力不足,德不配位”。
除了管理层动荡之外,皖通 科技 也在8月22日曾宣布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状态,原因则是公司任何一名股东均无法凭借其实际支配的股份单独对公司的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无法通过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任一股东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都无法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对公司实际控制的要求。而在此之前,南方银谷是皖通 科技 的控股股东,周发展系实控人。
之所以发生了变化,还在于2018年12月12日由南方银谷和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签署的的《表决权委托协议》到期终止,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为一致行动人关系。到期前南方银谷自己持有13.73%的股份,再加上王中胜等3人的委托,以及一致行动人安华企管的持股,能控制超20%的话语权;到期后,自然就只剩下南方银谷和安华企管,合计18.48%,王中胜等3人则可支配9.49%的表决权。
这之后的7月2日,王中胜就抛出了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的计划,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最后还真在8月份实施完毕,减持了1%,3人合计持股从9.49%掉到了8.49%。又过了1个月,动静再起,9月8日,王中胜和杨新子各自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1%,合计2%,3人的合计持股降为了6.49%。这2%是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被一个神秘自然人王晟接走。
不但如此,同样是在9月8日,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等三人和王晟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将其所持公司合计2672.59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49%)的表决权委托给王晟行使。如此一来,王晟就手握2%的股权以及8.49%的表决权,一口气跻身新的第三大股东。
9月9日,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等三人和王晟再度签署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将其所持公司合计2672.59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49%)协议转让给王晟。协议转让完成后,王中胜、杨世宁、杨新子等三人也将退出皖通 科技 的舞台。该协议转让的价格为10.86元/股,转让需要花费2.9亿元。至于此前的2%,交易价也为10.86元/股,动用资金8948.64万元。根据公告内容,协议转让的资金来源于王晟的自有资金,这个王晟一出手就不凡。实际上在9月3日时,王晟还曾在集中竞价时小试身手,以10.79元的价格买过1.34万股。
G. 亚星的股该怎么办
7月5日,ST亚星(600213.SH)股改复牌,当天大涨308.81%,收于7.89元;7月6日,下跌14.83%,收于6.72元。
连续两天不设涨跌幅限制,这是A股市场破天荒的“乌龙”事情。
“所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具体的解释,我现在也无法接受你的采访。”7月6日晚间时分,本报记者终于拨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新闻发言人的电话。
他明确告诉本报记者,对于市场关心的ST亚星连续两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流通股股东股改中获得的转增股份在公司股改复牌第二个交易日才上市的疑问,上交所目前无法给出答案。
当日,上交所上市部负责人周国庆秘书曾试图联系有关负责人对此事做出解释,但截止发稿时,她没有给本报发来任何声明。
7月6日,上证指数强势反弹,上涨165点,收于3781点。作为沪、深两市惟一的一只无涨跌幅限制的股票,ST亚星14.83%的跌幅格外引人瞩目。
对于ST亚星的流通股股东们来说,这一天注定不会平静。
此前一天,ST亚星经过14个月零8天的等待后,被上交所核准恢复上市交易。按照上交所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当日交易无涨跌幅限制。7月5日,ST亚星股价从停牌前的1.93元,最高冲到9.8元。
而7月6日ST亚星发布的公告称,公司于2007年5月21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用资本公积金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定向转增股本,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得5股转增股份,该转增股份(3000万股)将于2007年7月6日上市流通,当日公司股票不设涨跌幅限制,股票简称为“NST亚星”,2007年7月9日起恢复简称“ST亚星”。
“这就是说,7月5日,所有流通股股东的账面上都没有收到公司股改对价转增的股份。换句话说,股改对价转增股份的流通权在公司股票复牌当日是无法实现的。”持有ST亚星股票的一位投资者表示。
但根据ST亚星6月4日发布的股改实施公告,流通股股东获得的转增股份上市交易日是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首个交易日。
6月27日,ST亚星的股票恢复上市公告也明确指出,上交所上证字【2007】132号《关于同意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申请的通知》的主要内容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2.1、14.2.10、14.2.14条的规定,本所对你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进行了审核,决定同意你公司被暂停上市的9000万股无限售流通A股在本所恢复上市流通。”
公开资料显示,ST亚星股改实施以前,无限售流通A股的股份是6000万股,而不是9000万股,也就是说,9000万恢复上市的股份中有3000万股是股改对价转增股份。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ST亚星股改转增的股份没有在公司股票恢复上市首日就到达流通股股东手里?
“按照《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首个交易日,流通股股东获得的转增股份就可以上市交易。”7月6日,平安证券一位投行高层告诉本报记者,出现股改转增股份在公司股票上市第二个交易日才上市的情况确属罕见。
该高层曾亲自操刀过某家同样以公积金转增的方式支付股改对价的上市公司的股改业务。
在他看来,上市公司、交易所以及股权登记结算中心都有可能是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责任方。
“肯定不是我们的原因,但是谁的原因这个不好说,我也不知道是谁的原因。”采访中,中证登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士在电话中首先否认是已方的原因导致ST亚星股改对价转增股份没有及时划转到投资者手中。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证登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能不能划转股份事实上完全由交易所决定,他们只是手工操作而已。
中证登公司办公室有关人士却表示,此事还在调查之中,尚无结论。
“不管是谁,现在的现实是,公司股改对价转增股份晚一天上市交易的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投资者。”上述持有ST亚星的投资者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有关部门不出来对此次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很难打消投资者心中的疑虑。
他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流通股股东开始在网络论坛上挑起集体诉讼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