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三板重组成功的股票有哪些
老三板重组成功的股票案例包括:兰生股份、飞乐股份、博深股份、翠微股份、数源科技、华通医药、鲁北化工、闻泰科技、中装建设、北能股份、泰和新材、哈高科、劝业股份、新界泵业和矩子科技。
股票重组成功后,对上市公司基本面通常带来利好影响。当公司规模庞大导致效率低下、效益不佳时,重组成为其剥离亏损或成本、交易不匹配业务的手段,助力公司良性发展。反之,对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公司,重组中的收购、兼并策略可帮助它们开展多种经营,降低运营风险。
例如,兰生股份通过重组优化了资产结构,提升了盈利能力;飞乐股份通过收购优质资产,实现了业务的转型升级;博深股份则通过兼并同类企业,扩大了市场份额。这些案例表明,重组不仅是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⑵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有哪些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有:阿里收购吉鑫控股,网络收购YY直播。
1、阿里收购吉鑫控股。
公告时间:2020年10月19日。
交易金额:280亿港元。
阿里巴巴宣布淘宝中国拟280亿港元约36亿美元收购吉鑫控股有限公司70.94%股权。股份购买后,阿里巴巴连同其关联方将持有高鑫约72%的经济权益,成为控股股东。
这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最大一次并购交易。由于高鑫零售是将大润发中国业务与欧尚中国业务“打包”联合上市。
2、网络收购YY直播。
公告时间:2020年11月17日。
交易金额:36亿美元。
网络公司宣布,与欢聚集团签署最终约束性协议,全资收购欢聚集团国内直播业务即“YY直播”,总交易金额约为36亿美元,交易预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据了解,收购部分包括但不限于YY移动应用、YY.com网站、YY PC客户端等。
⑶ 股票完成回购之后,一般股价会下跌吗
一个公司回购了自己的股票之后股票的价格会下跌吗?一个公司如果愿意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那么说明他是看好这个股票的价格会上涨的,那么自然公司自己都看好自己价格上涨,那么大家也是会认为他会上涨的。
比如说苹果手机,某一个苹果手机的商家,在某一个时间内大量的购买苹果手机,并且囤货,你说这个商家是看好苹果手机的价格上涨呢还是看好苹果手机的下跌呢?那他肯定是看好苹果手机价格会上涨,所以说他才会购买定制更多,如果说他认为苹果手机的价格会下跌,那么他现在买到后面岂不是要亏钱吗?那么这个股票的回购也是一样的道理的,如果说他在五块钱的时候回购自己的股票,他的认为是会跌到三块钱,那么为什么他不等到三块钱的时候再回购,而是要直接带五块钱进行回购呢那肯定会导致他的亏损呀,所以说他必定是认为自己的公司会上涨,所以才会进行回购的。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⑷ 敌意收购的经典案例
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恶意收购仁科案就是一例。当天,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仁科同意以每股26.50美元现金、合总额103亿美元的价格被甲骨文收购。从收购过程来看,从正式决定收购完成,甲骨文先后对收购价格进行了5次调整,从最初的63亿美元调整至73亿美元,然后调至94亿美元,又到77亿美元,而最后以103亿美元成交,前后历时18个月。
欧洲企业界最大敌意收购战,当法国制药巨头塞诺菲宣布斥资480亿欧元收购竞争对手安万特,在全球制药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的时候,却有另外两家看似与此无关的公司从中受益。它们就是石油巨头道达尔和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石油巨头道达尔(TotalSA)和化妆品集团欧莱雅(LOrealSA)这两家大型法国公司都持有塞诺菲的大量股权。不管收购结果如何,它们都能最终获利。如果塞诺菲能够成功地以480亿欧元出价收购安万特,道达尔和欧莱雅就会更容易兑现它们所持新制药巨头的股票。如果塞诺菲落败,自己就会一夜之间成为被收购的目标,那么道达尔和欧莱雅所持的塞诺菲股票就会增值。
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挂出大股东中钢集团的声明,截至7月10日,中钢总计持有Midwest股份已达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达到50.97%,获得了Midwest的控股权。分析人士称,此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海外敌意收购尝试,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已无需澳官方再行审批。对于鼓舞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中国证券史上,90年代宝安、延中的控股大战以及大飞乐、小飞乐的收购案都是恶意收购的经典案例,且大多成功。
在美国证券史上,此类恶意收购也层出不穷,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恶意收购仁科案就是一例。当天,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仁科同意以每股 26.50美元现金、合总额103亿美元的价格被甲骨文收购。从收购过程来看,从正式决定收购完成,甲骨文先后对收购价格进行了5次调整,从最初的63亿美元调整至73亿美元,然后调至94亿美元,又到77亿美元,而最后以103亿美元成交,前后历时18个月。
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挂出大股东中钢集团的声明,截至7月10日,中钢总计持有Midwest股份已达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达到50.97%,获得了Midwest的控股权。分析人士称,此项目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海外敌意收购尝试,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已无需澳官方再行审批。对于鼓舞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位熟悉中钢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中钢在澳洲对中西部公司的成功收购,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成功完成的“没有被邀请的要约收购”(unsolicited takeover),也就是大家所称的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此项目仅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第三次海外敌意收购尝试,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其他中国公司很有可能会受此鼓舞,更加积极地实施他们的海外扩展计划。